六年级科学上册铁钉生锈了
六年级上册科学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课外作业:
1、认真观察铁钉的变化,并填写好 观察记录表。
2、观察家中的金属制品,了解人们 是如何防锈的?(可上网查找资料)
铁锈的危害
结论
铁钉生锈的原因
我猜想如果把铁钉放在( ) 里,那么铁钉可能会生锈。
实验要求:
1、小组分工合作,安全操作。 2、按实验方案的步骤完成实验。 3、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器材。
课外观察记录表:
铁钉 所在 环境 天数 1 2 3 4 5 6 ……
生锈 情况 我的 结论
延伸小知识:
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铁锈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得更快。
……
……
……
新知识:
铁生锈就是其氧化的过程, 铁先与氧反应生成氧化亚铁(黄色), 然后再继续与氧反应成为三氧化二铁(红褐色)。
铁锈是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它是暗红色疏松 的物质,容易剥落,它是一种新的物质。
请说一说铁钉可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设计实验方案:(猜想1、猜想2、猜想3……)
研究问题
猜想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六年级科学上册
铁钉生锈了
观察这两包铁钉,你有什么发现?
没生锈
生锈了
没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有什么不同?
没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有什么不同? 观察要求:
1、小组分工合作,安全操作。 2、按观察记录表要求进行观察,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3、观察完后把实验器材整理好实验器材。
不同点 颜色 光泽 软硬
没生锈的铁钉 生锈的铁钉
小学科学12《铁钉生锈》(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12《铁钉生锈》(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12 《铁钉生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的性质,知道铁常见的特点和用途。
2. 了解铁因接触到水和空气会发生生锈的现象。
3.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4. 发展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铁钉、透明塑料杯、水、盐水、醋、塑料布。
2. 实验材料:白纸、铁钉。
三、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一根铁钉,让学生描述铁钉的特征和用途。
2. 提问学生:铁是什么材料?它通常用来做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铁采用特殊处理后,会不会发生改变?实验过程:1. 给每组学生发放实验用具:铁钉、透明塑料杯、水、盐水、醋、塑料布。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a. 将铁钉分别放在不同的杯子中,一杯水、一杯盐水、一杯醋,再加一杯不放任何液体的作为对照组。
b. 盖上塑料布,观察实验杯子内的变化,记录下来。
总结:1.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发现铁釉是否生锈。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铁会生锈?生锈过程是怎样的?归纳:1.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实验中铁生锈的过程和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在白纸上。
2. 学生将归纳总结的结果展示给全班,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
解决问题:1. 让学生提出如何预防铁生锈的方法,并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2. 给予学生反馈,让他们认识到使用铁器具时的注意事项。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铁因接触到水和空气会发生生锈的现象,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进行了观察、记录、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我没有提供足够多的背景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对铁的了解比较浅显,这导致他们在讨论时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思考和发现。
其次,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归纳总结,导致他们的总结过于简单和片面。
最后,虽然学生进行了解决问题的环节,但我没有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充分的引导和讨论,错失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机会。
小学科学苏教六年级上册单元 物质在变化铁钉生锈了

《铁钉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物质在变化》单元的第2课,主要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的措施。
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实验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是和接触空气、水分等有关,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铁生锈条件基础上,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锈方法,并根据防锈方法,懂得怎样使我们的铁制品经久耐用,为我国节省更多的铁矿资源。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小学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两级分化很明显。
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后进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1)了解铁生锈与铁的不同,知道是铁变化后变成新物质。
(2)知道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3)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4)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研究铁生绣的原因。
( 2)难点: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懂得如何防止铁生锈。
五教学准备:生锈的铁钉,没有生锈的铁钉,其他生锈的铁制品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观看一个小视频。
学生观察视频之后,教师提出:我们刚才观察到的物品都是由那些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有啥特点?由此进行新课导入: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关于铁的一些相关知识,然后,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
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上《铁钉生锈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铁钉生锈的现象,他们可能有所了解,但不一定能深入理解其原理。
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对于实验操作充满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细节,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此外,学生们在进行实验时,可能会有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究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铁钉生锈的原因。
2.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铁钉生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铁钉生锈原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铁钉生锈原因: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3.总结铁钉生锈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铁钉生锈的原因。
4.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铁钉生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提出问题:铁钉为什么会生锈?2.设计实验: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3.实验结果:铁钉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锈4.分析与总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与氧气和水接触5.应用拓展:如何防止铁钉生锈?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提出问题、参与实验、讨论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2-铁钉生锈了

会生锈。
铁锈又松又软,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
铁烂的更快。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膨大8倍。 还有不少原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酸、碱、
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等。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1.擦去水分2.覆盖搪瓷 3.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4.加入其它物质,制成不锈钢 5.喷漆
谢谢
研究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1号
2号
3
实验结果
号
1号:试管中,铁钉生锈
2号:试管中,铁钉没生 锈
3号:试管中,铁钉没生 锈
研究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铁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 最容易生锈
知
化学家们证明: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
识 放几年也不会生锈。另外,光有水也不会使铁
宝 库
生锈。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块铁放在 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并不会生锈。 只有把铁放入有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
六年级科学上册
铁钉生锈了
*学校,你在哪里看过铁锈
想想看,你在哪里看过铁锈
比较铁和锈有什么不同
比较铁和锈有什么不同
银白色 有光泽 坚硬
暗红色 无光泽 松软
研究铁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1号
2号
3号
1号:试管中,水没过 铁钉一半
2号:试管中,水没过 铁钉,水上面放油
3号:试管封口,里面 只放铁钉
六年级科学上册铁钉生锈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铁钉生锈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锈情况,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二、实验材料
铁钉若干、三个杯子、水、食用油、干燥剂。
三、实验步骤
1.将三个杯子分别编号为1、2、3。
2.在杯子1 中倒入适量的水,将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3.在杯子2 中放入一些干燥剂,再放入一枚铁钉。
4.在杯子3 中倒入少量水,使铁钉一部分浸没在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5.将三个杯子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铁钉的变化。
四、实验现象
1.杯子1 中的铁钉:经过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出现铁锈,且铁锈越来越多。
2.杯子2 中的铁钉:铁钉没有生锈。
3.杯子3 中的铁钉:铁钉在水与空气交界处生锈最为明显。
五、实验结论
铁钉生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有水和空气。
杯子 1 中有水,满足了生锈的一个条件,所以铁钉生锈;杯子 2 中只有干燥剂,没有水和空气,所以铁钉不生锈;杯子 3 中铁钉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在空气中,同时满足了有水和空气这两个条件,所以铁钉生锈,且在水与空气交界处生锈最为明显。
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实验

六年级科学铁钉生锈实验1. 实验目的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了解铁钉是怎么生锈的。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要让大家对科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可以看到铁钉在不同条件下是如何变化的,简直就像看魔术一样!2. 实验材料2.1 基本材料1. 铁钉:选几根干净的铁钉,最好是没经过涂层的那种。
2. 水:用来制造湿润环境。
3. 盐:盐水会加速生锈过程,就像催化剂一样。
4. 纸巾:用来擦拭铁钉,保持干净。
5. 玻璃杯:用来盛放水和盐水。
2.2 辅助材料1. 透明塑料袋:可以用来遮盖实验容器。
2. 温度计:虽然不是必须,但可以帮助你记录温度变化。
3. 计时器:为了准确记录时间,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3. 实验步骤3.1 准备阶段首先,把铁钉擦干净。
你可以用纸巾把它擦得一尘不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
接下来,准备三个玻璃杯,每个杯子里倒入不同的液体:一个是清水,一个是盐水,一个是混合了盐的清水。
不同的液体将会影响铁钉的生锈速度。
3.2 实验阶段把一根铁钉分别放进每个杯子里。
然后,用塑料袋把杯子盖住,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
如果有温度计,可以把它放进去测量温度。
设置计时器,每隔几天观察一次铁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4.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你会发现铁钉的变化就像时光机一样神奇。
最初,铁钉可能没有任何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铁钉表面逐渐出现红褐色的锈迹。
如果铁钉在盐水中更快生锈,那是因为盐加速了铁与水的反应,正所谓“盐分过多,生锈更快”。
4.1 生锈情况对比观察一下不同液体中的铁钉生锈情况。
如果盐水中生锈最严重,可以总结出盐水对铁的腐蚀效果最佳。
如果清水中也有生锈,但速度较慢,那说明水本身也会引发生锈,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4.2 温度影响如果你有记录温度的习惯,还可以比较一下不同温度下的铁钉生锈情况。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生锈速度越快。
就像人热了会出汗一样,铁也会在高温下加速腐蚀。
5. 总结与反思这个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1

2.铁钉生锈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能区别铁和铁锈的区别,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锈的铁制品、铁钉、试管、油、水。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铁钉生锈了1.(拿出一块生锈的铁片和一块不生锈的铁片),这两个都是铁片,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学生汇报观察的方法。
(1)颜色上观察;(2)光泽上观察;(3)利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空隙;(4)用手摸摸;(5)用锤子击打;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触摸,来发现贴于铁锈的不同,引入课题。
二、探索铁生锈的原因1.在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2.生汇报:铁器可能放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则不易;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容易生锈,而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
3.由此可见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每一小组来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吧?(1)分组研究活动。
(2)汇报阐述,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铁片和铁锈的不同点,得出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
(3)小组设计实验。
(4)讨论后学生总结:①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我们想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②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我们猜测是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③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了解了铁于铁锈的不同之后,知道铁生成铁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并能提出合理的猜测铁生锈的原因。
5.那如何证明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6.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设正确,则在干燥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第二个假设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说法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回答问题: 1试管(3)中加入的水煮沸几分钟,其目的 是 : 除去水中的空气;
2、你认为铁生锈不可缺少的物质是
3、为什么(4)中的铁钉比(1)中的铁钉生 锈更多,请提出你的看法
盐水会促进金属锈蚀;
4、通过该探究实验,请提出你在保护金属资 源的建议:
应尽量使金属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尤其是盐水
生活中,人们怎样防止铁生锈、减 缓铁生锈的速度?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
• 11.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 壁上生成了一层﹙小水滴﹚,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 成。
• 12. 燃烧蜡烛,将内壁涂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 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 ﹚和石灰水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这说明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13.树叶颜色的改变,把白糖加热至焦黑,﹙颜色﹚改 变了,属于﹙化学﹚变化。
看了下面的实验记录单,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铁生锈的快慢
小组讨论: 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 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铁钉放置在空气中
铁钉放置在潮湿的 餐巾纸上
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铁
铁钉一半浸在盐水里, 一半暴露在空气中
铁钉生锈观察记录表
放置位置 空气中 潮湿处 生锈速度 我们的结论
• 18.空气进入人体后,它发生的变化是﹙产生﹚新物质 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19. ﹙蜡烛受热熔化﹚、﹙水变成冰﹚、﹙压扁饮料罐 ﹚属于物理变化。
• 20.﹙蜡烛燃烧﹚、﹙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盐酸滴 在是石灰石上﹚属于化学变化。
苏教版六年科学上册
铁钉生锈了
1.铁锈与铁的不同点。
• 不同点 • 颜色光泽 •铁 • 铁锈 • 软硬 • 银 灰 暗红色 有光泽 无光泽 坚 硬 松软
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 锈的?
• 2.铁钉生锈了
• 1.铁在____和____的情况下最容易生 锈。
• 2.铁变成了铁锈,生成了其它的物质,属于__ __变化。
• 3.铁锈是____色的。
• 4.坐对比实验时,应该只有____条件发生变 化,其它的条件完全不同。
• 5.在铁中加入一些其它物质,做成____,就 不容易生锈了。
•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白色沉淀﹚,说 明石灰水变成了别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 15.生鸡蛋放入白醋,碱中倒入少量白醋,盐酸滴在石 灰石上,有﹙气泡﹚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16.点燃火柴,会有﹙发光发热﹚现象,属于﹙化学﹚ 变化。
• 17.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性质﹚改变 了,属于﹙化学﹚变化。
• 7.把白糖加热至变黑,白糖变成了别的物质,是﹙化学 ﹚变化。
• 8.电灯通电发光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 化。
• 9.蜡烛加热后从﹙固﹚体转化为﹙液﹚体,冷却后﹙液 ﹚体转化为﹙固﹚体,只是从﹙形态﹚发生变化,没有 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 10.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 ﹙化学﹚变化。
是否产生新物质﹚。
3. 水的三态变化︰水→水蒸气,水→冰,无论水是哪种
状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4. 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5.
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是﹙物理﹚变变成了液态,没有变
1.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
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叫做化
学变化,如﹙蜡烛燃烧﹚。
2.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是看﹙
水中
盐水里和 空气中
• 实践与实验:取4根相同的干净的铁钉和4支试管,其中两支试 管配有软木塞,将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 试管①:加入雨水,使铁钉的下半部浸在雨水中,上半部接触 空气,这是参照试管; 试管②:放入无水氯化钙或硅胶,用软木塞住试管口,铁钉接 触空气,但不接触水分; 试管③:加水并煮沸几分钟,并在水面上倒些油,形成一个密 封层,铁钉接触水,但不接触空气; 试管④:加入盐水,铁钉的下半部接触盐水,上半部接触空气;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②和③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试管①和 ④中的铁钉生锈了,且④中的铁钉生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