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_张国运
茶皂素研究进展

茶皂素研究进展李国武;郭晨;段一凡;肖文军【期刊名称】《茶叶通讯》【年(卷),期】2016(43)1【摘要】茶皂素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日化、建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茶叶籽及茶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茶皂素,但因其不是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主要成分而相对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
本文从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生物活性、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叶籽与茶叶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Tea saponin is an biological activity material of the same class.widely exist in Theaceae Camellia plant. Which has expa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spect in Food. Daily use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s ifeld etc Tea seed and tea have high content Tea saponin, but it has l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cause it is not the main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tea product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tea sapon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preparation technics, analytical method, biological activity,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attempt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a saponin of tea and tea seed.【总页数】6页(P14-18,22)【作者】李国武;郭晨;段一凡;肖文军【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相关文献】1.超声-水浸提茶皂素及茶皂素水溶液应用研究 [J], 戚晓阳;张颂培2.茶皂素活性羟基保护中间体——茶皂素乙酸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J], 张龙;曹阳;刘彤;郭妤;高瑞晗;唐婷;廖雄3.茶皂素在血吸虫防治上应用的研究Ⅰ.茶皂素对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杀灭效果[J], 张楚霜4.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Ⅴ.茶皂素的溶血性与鱼毒作用 [J], 朱全芬5.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成品中茶皂素含量的测定 [J], 谢秋英;黄玉英;宋振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皂素的提取及应用

茶皂素的提取及应用摘要:本研究利用醇水溶液法,从茶籽中提取茶皂素,通过实验发现,与其它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相比而言,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所得产品颜色浅,含量及得率较高等优点,能完全适用于工厂生产操作。
关键词:茶皂素;提取;应用;醇水溶液法Abstract: By the method mellow watery solution law, this research distilled the tea spooning from the tea se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is method with much merit: the craft simply, the cost lower, the product obtained light-colored, content and rate much higher. It was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the plant production operation.Key words: Tea Spooning, Withdraws, Using, Mellow watery solution law茶皂素(Tea Spooning),又称茶皂甙,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甙化合物,它是由配基(C30H50O6)、糖体和有机酸的基本结构构成的一种五环三萜类皂素。
在茶籽、茶叶、茶树茎及根系中均有分布, 尤以茶籽中含量最多。
茶籽中含茶皂素12%-15%,无味、无色、微粒状结晶体,天然的茶皂素是无色的微细柱状晶体, 具有吸湿性, 味苦辛辣, 同时具有刺激鼻粘膜的特性[1,2]。
对甲基红明显呈酸性。
茶皂素能溶于水、水甲醇、水乙醇、正丁醇、冰醋酸、醋酰和吡啶中, 但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石油醚等。
提纯后的茶皂素是一种无色微细状晶体,分子量1023,分子式C57H90O26,元素分析值C=59.93%,H=7.09%,水溶液呈茶褐色,为不溶物。
茶皂素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extrac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tea saponin
XIONG Daoling,ZHANG Tuanjie,CHENJinzhou,XU Guanghui,CHENChao,LUOi,WANG
(School ofM etallurg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Science& Tecl1Ilo1ogy,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资源开发利用提供 了科 学性指导 。
关键词 :茶饼 ;茶皂素 ;表 面活性剂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0—6613(2015)04—1080—08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5.04.031
· 1080 ·
化 工 进 展 CHEM 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5年 第 34卷 第 4期
茶皂素提取及应用研 究进展
熊道 陵 ,张 团结 , 陈金 洲 ,许光辉 ,陈超 , 吕琪 ,汪扬
(江 西 理 工 大 学 冶 金 与 化 学 工 程 学 院 ,江 西 赣 卅I 341000)
目前我 国油茶种 植面 积为 5500万亩 ,占我 国木 本 食用 油料 面积 的 80%以上 ,油 茶籽 产量 达到 8O 多 万吨 ,压 榨后 茶饼产 量可 达 50多万 吨 。茶饼 价值 高 ,茶饼 中含 有脂 肪、茶 皂素 、蛋 白、纤 维、多糖 、 淀 粉 、单 宁 、咖啡 因等 有用成 分 J,利 用价 值 高 。 茶 饼 中的茶 皂素是 一种 五环三 萜类 皂甙 ,不仅 具有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在洗发液中的应用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在洗发液中的应用研究茶皂素是从茶叶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和清洁功效,在化妆品和洗发液等产品中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茶皂素的纯度和提取效果,需要进行提取、纯化和应用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提法和超临界流体提法等。
其中,水提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流程主要包括茶叶研磨、浸泡、过滤和浓缩等步骤。
水提法简单易行,不会引起环境污染,且提取效果较好。
有机溶剂提法则是将茶叶与有机溶剂(如醇类溶剂)进行浸提,再通过蒸馏或冷冻浓缩得到茶皂素。
超临界流体提法是将茶叶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进行接触和提取,提取效果较好,但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提取后的茶皂素需要进行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有结晶法、直接冷冻脱水法和吸附剂法等。
结晶法通过调节物料的溶解度、温度和浓度等条件,使茶皂素溶解和结晶,从而得到纯化的产物。
直接冷冻脱水法通过将茶皂素溶液冷冻并脱水,使茶皂素和其他杂质分离。
吸附剂法是通过将茶皂素溶液通过吸附剂柱,去除杂质,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化的产物。
茶皂素在洗发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清洁和抗菌功效上。
茶皂素可有效去除头皮上的污垢和油脂,保持头皮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去屑效果。
茶皂素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头皮上的细菌和真菌生长,减少头皮屑和痒症。
此外,茶皂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头皮和头发免受自由基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持头发的健康。
在洗发液中添加茶皂素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溶解度。
茶皂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常需要使用一些增溶剂或乳化剂来增加其溶解度。
同时,茶皂素易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容易分解和氧化,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添加剂保护和包装。
此外,茶皂素的添加量也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和使用效果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和应用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通过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茶皂素产品。
同时,在洗发液等化妆品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发挥茶皂素的抗氧化、抗菌和清洁功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茶皂素提取研究进展

52( 沉淀除杂冷却后, 再用质量分数为 8*4 的乙醇转萃提纯的一种方法 " 用该法生产茶皂素的收率 # 67’ )& ,
易的树脂将是该法能否工业化的关键 ! ) ! * + 膜过滤法 [)%] 曹万新 较早提出了超滤膜法 ! 他利用该法进行了小试, 产品纯度达 #(& 以上, 精制皂素具有较好的 质量 ! 但该法的缺点是膜易受到污染, 超滤前常需用其它方法对其净化, 且滤膜的再生也是一大难题, 但总的 来说, 该法优点颇多, 适于工业化, 已见申请了专利!
[!& ] 蛋白质含量也高 & , * 个百分点" 刘大川 报告了丙酮 : 己烷 : 水混合溶剂的粘度、 密度、 三元溶剂相互之间
的混溶性, 并对该混合溶剂与棉籽油的混溶性及三元体系在室温下的相图等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 论证了该 混合溶剂用于棉籽油浸出和脱除棉酚的可行性 "
#$
纯$
化
#" !$ 沉淀法 铅盐沉淀法: 原理是利用酸性皂苷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中性皂苷可被碱性醋酸铅沉淀而将两者分离, [& ] [!+] 此法现已很少用" 冯志明 对用絮凝剂沉淀除杂, 再用高分子化合物沉淀茶皂素进行了研究" 杨坤国 将乙 醇提取的浓缩液与丙酮混合以除掉残留茶油及有色物质, 并同时也对胆甾醇沉淀法进行了探讨, 原理是利用 皂苷能与胆甾醇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这一特性, 使其与其它水溶性成分分离" # " # $ 萃取法 [!’, !*] 卢仁杰 利用茶皂素溶于热无水乙醇而难溶于冷无水乙醇的特性, 对块状粗茶皂素进行提纯, 可得 到含量 8+4 左右浅黄色至白色粉状茶皂素" 他还利用低级醇通过连续提取的方法提纯粗茶皂素, 无论是从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茶皂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对于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方法。
1.茶皂素的提取方法2.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在茶皂素的提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提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种类及浓度、茶叶粉末颗粒度等。
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3.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我们需要对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提取工艺参数对茶皂素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
4.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可以通过正交设计或单因素实验进行,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
实验结果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等。
5.研究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6.提取工艺的优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提取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
优化可以包括工艺参数的进一步调整、反复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或者引入新的辅助技术来提高提取效果。
7.提取工艺的应用前景茶皂素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提取工艺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需要对提取工艺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如茶皂素的制剂开发、茶皂素的应用领域拓展等。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对于茶叶的综合利用和茶叶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我们可以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为茶叶的加工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茶皂素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茶叶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国内茶皂素应用研究进展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8年第 47卷
国内茶皂素应用研究进展
尤 龙1,张 营1,范传海1,任士伟1,2
(1.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700; 2.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山东 临沂 276700)
摘要: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能被加工成多种高值产品。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消炎、镇痛等作 用,已被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对国内茶皂素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归类,包含日化、农业、医药、环境等行业,并对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茶皂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7-0064-02
杨云秋等 [6]考察 了 茶 皂 素 联 合 联 苯 菊 酯 对 白 蚁 进 行 灭 治 是否具有增效作 用,采 用 浸 纸 法 分 别 测 定 茶 皂 素、联 苯 菊 酯 及 不同比例、浓度的混剂作用于圆唇散白蚁的毒力活性。结果表 明,茶皂素对联苯菊酯防治白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3 茶皂素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李运涛等[2]通过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并将其与过硼 酸钠进行复配进而制取性能良好的洗涤助剂。研究了不同提 取工艺的影响因素,考察了产品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制得的洗涤剂 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冯章明等[3]以含氢硅油与不饱和聚醚进行硅氢化反应,再 与茶皂素进行酯化反应,与叔胺盐酸盐反应制得茶皂素改性有 机硅季铵盐,其转化率分别达到 95%、90%、95%。应用在洗发 香波中,最佳用量为 0.1% ~0.4%(质量分数)。讨论了茶皂素 和季铵盐含量对香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当 n(茶皂素):n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作者:赵文净吴明霞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20年第07期摘要:茶皂素是一种天然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工、农药等方面有广泛地应用。
对茶皂素的提取方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和微波辅助)、生物提取法、索式提取法等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茶皂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饼粕;茶皂素;提取;工艺;综述中图分类号:TS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20)07-0093-04Abstract: Tea saponin is a kind of natural excellent nonionic surfactant,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chemical industry and pesticides. The extraction methods of tea saponin wer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ater extraction,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assisted extraction (ultrasonic-assisted and microwave-assisted), biological extraction, and Soxhlet extraction were introduced,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ea saponin.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cake; tea saponin; extraction; technology; review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油茶、阿萨姆茶、山茶花、茶梅、茶树等)器官中的一类具有齐墩果烷型结构的五环三萜类皂甙物质,由苷元、糖体和有机酸3部分组成,是一种天然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工、农药等领域有广泛地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茶皂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茶皂素有去污 、 杀菌 、 消炎 、 去头屑 、 止痒等功 能[ 14] , 在日用化学品中用于配制高档洗发香波 。 该 产品具有洗发护发双重功效 , 洗涤后头发光亮 , 手感 爽滑 、 松软 , 易于梳理 , 对皮肤无毒害和致敏作用 。 还可开发茶皂素洗涤剂 , 既能洗头 , 又能洗浴 , 具有 养发护肤功能 , 特别是伸长弹性和摩擦系数优于其他 产品[ 15] 。 高档洗发香波基础配方见表 1 。茶皂素还可 作头发生长促进剂 , 每天服 20 mg 茶皂素 , 可使头发 茂盛 , 一年之内可使 50 %白发变黑[ 16] 。
剂, 而后于浸提液中 加入一定比例 的絮凝剂 Al2(SO4)3 , 沉淀除杂冷却后 , 再用质量分数为 95 %的 乙醇转萃提纯的一种方法[ 8 -10] , 用该法生产茶皂素 的收率为 15 %~ 16 %, 纯度为 95 %。 其提取工艺流 程图如下 :
1.5 吸附树脂分离法[ 11]
由于茶皂素是一种非离子型极性物质 , 而且其中 主要杂质单宁 、 黄酮及糖类物质也是非离子型的 , 所 以较适合使用中性大孔树脂分离 。 从茶籽饼化学成分 来看 , 蛋白质在浸提过程中由于不溶于浓乙醇而被除
茶皂素具有泡沫低 、 酸性弱 、 扩散快 、 易清洗 、 挥发快的特点 。 用它配制的洗涤剂 , 符合毛纺织物的 洗涤要求 , 且洗涤后的织物在色泽鲜艳性等方面优于 国产合成毛纺洗涤剂 。其优良的去污 、 起泡 、 稳泡等 功能 , 使其对毛 、 丝 、 羽绒等洗涤方面充分发挥优越 性 , 如剥色能力小 , 不使织物产生缩绒现象 , 又能保 持织物艳丽的色彩 , 既能延长毛丝织物的使用寿命 , 还不损坏织物上的染料色素等 。经茶皂素洗涤后的织 物柔软 、 光泽好 、 白度高 、 柔软膨松 , 无毡饼现象 , 残脂率和残碱率合格 , 各项综合性能均能达到冼净毛 的标准 。将质量分数为 0.2 %茶皂素作为化纤织物的 活性染料用于印花漂洗 , 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国家标准 的规定 , 在白度和鲜艳度上优于雷米邦 A 。
水提法是最早开发的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 该方法 工艺简单 、 成本低 、 投资少 、 见效快 , 易为小型工厂 接受 , 但是蒸发量大 , 能耗高 , 生产周期长 , 用该法 生产的茶皂素只能用作农药 、 沥青乳化剂 , 不能用于 化妆品 、 增溶 、 胶粘 、 起泡 、 生产试剂等方面 。 有机 溶剂法溶剂 消耗大 , 成本高 , 工艺复杂 , 设备要求 高 , 用该法生产 的茶皂素可用作生化试 剂和医药原 料 , 可供出口 。 水提 -沉淀法较有机溶剂法简单 , 但 产品纯度依然较低 。水提 -醇萃法具有 工艺较为简 单 、 投资少 ,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生产工艺 。 树脂吸附 法 , 具有物化稳定性高 、 吸附选择性好 、 不受无机物 存在的影响 , 且再生简单 、 解吸条件温和 、 使用周期 长 、 易于构成闭路循环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 而
1.1 水浸法[ 3 , 4]
我国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有人对水浸法提取茶 皂素进行过研究 , 其原理是利用茶皂素溶解于热水的 性质 , 用热水作为浸提剂提取茶皂素 。 用该法生产茶 皂素的收率为 12 % ~ 13 %, 纯度为 70 %。 其工艺流 程如下 :
1.2 有机溶剂法
常用含水甲醇或含水乙醇作浸提剂 , 有时也用正 戊醇为辅助试剂 。由于甲醇毒性的限制 , 大多用乙醇 作为浸提剂 。 有人设计了用单一的含水 低碳醇[ 5, 6] , 采用梯度浸取方法 , 一步提取饼粕中的 油脂和茶皂 素 。用该法生产茶 皂素的收率为 18 %~ 19 %, 纯度 为 95 %。其工艺流程为 :
· 175 ·
专论与综述 日 用 化 学 工 业 第 36 卷
种有机酸组成多种化合物 , 其中糖基在受热时易发生 焦糖化 , 与萘酚反应生成紫色物 , 苷链可被酸 、 碱或 酶水解成糖与皂苷单元[ 12] , 由于带羟基而显弱酸性 , 其水溶液 pH 值为 5.7 。 茶皂素结晶易溶于含水的甲 醇 、 乙醇 、 正丁醇及冰醋酸中 , 能溶于热水 、 热醇 , 难溶于冷水 、 无水乙醇 , 不溶于乙醚 、 氯仿 、 石油醚 及苯等 。茶皂素分子结构中 , 糖体一端为亲水基团 , 通过醚键与另一端疏水基相连接 , 疏水基团有以酯键 形式相连接的苷元与有机酸构成 , 因而具备了能起表 面活性作用的条件 。 茶皂素具有乳化 、 分散 、 润湿 、 去污 、 发泡 、 稳泡等多种表面活性 , 是一种性能优良 的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茶皂素的 cmc 为 5 mmol/ L 左右 , 其起泡力强 , 比油茶皂素 、 皂荚皂素都强 , 且 几乎不受 水质硬 度的影响 。 在pH 4 ~ 10 发泡 正常 , 泡沫稳定性相当持久 , 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 质量分数 为 1 %以上时 , 接触角 0°<θ<90°, 为浸渍润湿 ;对 固体微粒分散作用明显 , 茶皂素的亲水 亲油平衡值 HLB 为 16 , 是制备水包油型的良好乳化剂 ;茶皂素还 有良好的去污性能[ 13] 。 由于茶皂素的上述性能决定 了它在化妆品 、洗涤剂 、纺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
表 2 丝绸 、 毛料专用洗涤剂配方 Tab.2 Special detergent culture medium of silk and woolen
原料
茶皂素 6501 AES 烷基苯磺酸钠 CMC 香精 去离子水
w/ %
2~ 3 6~ 8 7~ 9 5~ 6
1 适量 适量
3.3 茶皂素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1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
天然茶皂素是由各类茶籽(茶 、 山茶 、 油茶)榨油 后的茶籽饼中提取而成 , 茶籽饼又称茶枯 、 茶籽渣 。 我国于 1979 年首次以工业方法从脱脂茶籽饼中分离 出茶皂素 , 1980 年投入生产 。目前国内外提取茶 皂 素
的方法主要有水浸法和有机溶剂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推 广开来的新方法 。
茶皂素是一种纯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它的 分子中有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配基团 。 因此 , 具 有乳化 、 分散 、 润湿 、 去污 、 发泡 、 稳泡等多种表面 活性 , 尤其具有很好的发泡和稳泡能力 , 且不受水质 硬度的影响 , 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 、 农药 、 医药 、 食 品 、 建材 、 冶金和金 属材料 加工等领 域 。 1931 年日 本学者青山新次郎[ 1] 首次提取出了茶皂素 , 但当时没 有得到纯结晶 。1952 年日本东京 大学的石镐守山和 上田阳[ 2] 才分离出茶皂素的纯结晶体 。 国内对茶皂素 的研究起步较晚 , 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 到 80 年 代才有较大的进展 。 现在全国有 10 t/a 茶皂素的能 力 , 近年来 , 各地对茶皂素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越来越 重视 , 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及工艺 。 作者就目 前国内外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工艺及其用 途作一系统阐述 , 以便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
表 1 高档洗发香波配方
Tab.1 Culture medium of high -grade shampoo
原料
茶皂素 6501 AES BS -12 硼砂 羊毛脂 甘油 硅油 柠檬酸 香精 去离子水
w/ %
2~ 3 6~ 8 8~ 10
4 5 1 1.5 0.5~ 0.8 适量 适量 余量
· 176 ·
1.3 水提取 -沉淀法
水提取 -沉淀法是用热水作为浸提剂 , 并在浸提
剂中加入一 定量的沉淀剂 CaO , 使 茶皂素转 化为沉
淀 , 从而与杂质分离 , 再将分离出的沉淀物用离子转 换剂转沉淀 , 释放出纯的茶皂素[ 7] 。水提取 -沉淀法
收稿日期 :2005 -08 -29 ;修回日期 :2006 -02 -19 基金项目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BJ05 -3) 作者简介 :张国运 (1970-), 男 (汉), 陕西周至人 , 硕士 , 电话 :(0910) 3579787 , E -mail :zhangguoyun @ 。
(1.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 陕西 咸阳 712081 ;2.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陕西 咸阳 712081)
摘要 :介 绍了从茶籽饼提取茶皂素的生产工艺以及茶皂素 的化学组成 和理化性 质 , 并重点综述 了其表面 活 性 、 生物 活性 、 药 理活性及其在化妆品 、 洗涤剂和纺织工业等 领域的研 究和应用 ;就目 前的生产 和使用 情 况提出了一些看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茶皂素 ;提取工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Q4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803(2006)03-0174-04
2 茶皂素的性质
茶皂素是从茶籽饼粕中提取出的一种皂类 , 基本 结构由三萜皂苷 、 结构糖 、 结构酸组成 。纯的茶皂素 为乳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无定形粉末 , 熔点为 223 ℃~ 224 ℃, 分子式为 C57H90O26 , 相对分子质量为1 203 。 茶皂素水解后的皂苷单元的碳原 子数为 30 , 皂苷配 基(sapgening)有 7 种 , 分别与四种配糖体(agiycon)和两
3.2 茶皂素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茶皂素是天然表面活性剂 , 易生物降解不会污染 环境 , 是日用化工行业难得的表面活性剂原料 。 民间 早有使用茶饼粕泡水洗衣 、 洗发的习惯 , 这就是茶皂 素去污洗涤性能的具体应用 。 茶皂素性能柔和 , 其水 溶液呈微酸性 , 以茶皂素为表面活性剂配成的洗涤剂 其起泡力优于上等肥皂或合成洗涤剂[ 17] , 是毛纺品 、 丝织品 、 棉纺品的优良洗涤剂 。丝绸 、 毛料专用洗涤 剂基础配方见表 2 。
且洗脱液廉价易得 , 生产周期短 , 降低了精制茶皂素 的成本 , 该法所得产品色泽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 作者 认为上述 5 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 随着日化工业对产 品外观质量及低能耗的要求 ,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 同的用途和经济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 也可 以将其中几种工艺进行组合 , 或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 生产工艺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