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类药用辅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

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综述李月丰(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本文综述了改性淀粉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改性淀粉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改性淀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改性淀粉;应用;研究进展0、前言淀粉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是自然界来源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物质,可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其水解的终产物为葡萄糖。

改性淀粉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酶处理法, 改良其原有性能的淀粉,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皮革、铸造、造纸、纺织、水处理等行业。

1、改性淀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1、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改性淀粉由于耐热、耐酸,具有良好的黏着性、稳定性、凝胶性和淀粉糊的透明度,较好的弥补和改善普通淀粉的不足,在食品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

交联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增稠剂中, 尤其是需要粘度稳定性很好的浓溶液中。

低交联度的淀粉可以在水果馅饼中用作填充料,加入罐头中可使其耐灭菌处理。

酸法变性淀粉则大大提高了淀粉的凝胶性,用于果冻、夹心饼、软糖的生产。

淀粉衍生物醋酸淀粉酯在食品工业中用作耐酸粘合剂。

Hung, P. V. 和Morita, N.(2004)研究还表明[1-2]:交联键能加强淀粉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 使之较稳定存在, 从而糊液有较好的流动性。

李文钊等[3]将一种T0098 预糊化淀粉应用在面包中,可延缓老化, 使烘焙制品保持柔软蓬松, 延长保存期。

王玉田等人[4]将玉米改性淀粉应用于灌肠制品中,发现灌肠制品在弹性、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及贮藏方面均有很大改善,并具有较高的成品率和经济效益。

1.2、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改性淀粉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水处理剂,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尽管作为絮凝剂直接投加于天然原水中效果并不佳,但作为助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配合使用,它们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方面体现了很好的助凝性能。

而环状糊精则多用于对水中有机杂质的吸附去除。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疏水化改性研究进展

淀粉及其衍生物的疏水化改性研究进展
2淀粉及其衍生物的疏水化改性及性能研究
2.1原淀粉的疏水化改性及性能研究 苄基淀粉醚早在1922年就有合成的报道,通常以
苄基氯为原料,在碱存在下向淀粉中引入苄基¨以11】。 苄基化使淀粉具有疏水性质,降低了淀粉的水溶性、黏 度以及透明度。低取代度的苄基淀粉黏度及凝胶化温 度均较原淀粉有所降低。随着取代度的增大,水溶性 大大降低,几乎没有黏度,但同时醇溶性增加。取代度 超过0.1时苄基的疏水性显著,由于具有疏水性质,苄 基淀粉能与含油物质形成水性乳液。苄基基团能降低 衍生物的水溶解度,较高取代度的苄基淀粉醚可溶于 丙酮、乙醇以及芳香烃中。
1疏水化方法
目前淀粉疏水化改性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改性法和 化学反应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包括酯化、醚化、接枝¨1 等方法。用化学法疏水化改性常用的疏水化试剂为含 有较高反应活性基团的长链烷烃或芳烃,如环氧化合 物、卤化烃、脂肪族酰氯、异氰酸酯、胺类化合物、烯烃、 对甲基苯磺酸、脂肪酸酐类等,一般都含有C。一C篮的 烷基或者芳香基团。
用卤代烷烃做疏水化试剂也可以得到较好的疏水 改性产品。长链溴代烷烃与一定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作用可制备部分疏水化的羧甲基淀粉瞳’1引,产品具有 一定的表面活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 使季铵盐阳离子淀粉分别与氯代正丁烷、氯代正戊烷 和氯代正辛烷作用一],可得到不同的疏水改性产品。
也可以通过酯化向羧甲基淀粉分子中引入烷基长 碳链。文献[19]报道直接在碱性水溶液中以烷基酰 卤化合物为反应试剂,进行低温酯化合成羧甲基淀粉 酯,碱性水溶液中羧基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从而不会 干扰淀粉羟基的酯化,反应式如下:
淀粉和具有a环氧基的环氧烷烃作用¨2’131,或者 与长碳链碘代烷烃醚化¨4|,可得到含有长链烷基的疏
收稿日期:2008-01—2l

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

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

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刘兴孝(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兰州,730124)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改性淀粉的特点,阐述了改性淀粉的研究及应用,展望了改性淀粉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改性淀粉;研究应用;发展前景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hibitions of modified starchXingxiao Liu(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730124)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starch, elaborates modified starch’s research and it’s prospects.Keywords modified starch;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前言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可降解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可再生的物质。

天然淀粉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引入某些化学基团使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淀粉衍生物。

未改性的淀粉结构通常有两种: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聚合的多糖类物质。

通常因为水溶性差,故往往是采用改性淀粉,即水溶性淀粉。

可溶性淀粉是经不同方法处理得到的一类改性淀粉衍生物,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溶于或分散于沸水中,形成胶体溶液或乳状液体。

改性淀粉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酶处理法。

改良其原有性能的淀粉,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皮革、铸造、造纸、纺织、水处理等行业。

改性淀粉的特点变性淀粉的品种、规格达两千多种,变性淀粉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处理方式来进行。

加工精白淀粉,必须选用淀粉含量高的白薯品种。

经加工后的淀粉虽选用了天然原料,但经人为加工,改性淀粉也就不可能算是天然的了。

淀粉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淀粉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淀粉化学改性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研究淀粉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廉价、无毒、易生物降解,在化学应用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若经过化学改性,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能,便可控制淀粉的溶解度和黏度。

淀粉分子中含有糖苷键和易于发生化学反应的羟基,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一性质是制备性能优异材料的理论依据。

本文综合介绍了淀粉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开发概况。

【Abstract】:With the strengthen of enviromental protection,about starch research had get more and more focus.Via chemical modified we will develop new function of starch and make better future!【关键词】:淀粉;化学改性; 相关应用。

【Keywords】:Starch; Chemical modified; Abhibition.【引言】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但由于天然淀粉物理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近代食品、纺织、造纸和其他工业的需要,例如食品工业中希望能有粘度稳定,冻融稳定性好的食品添加剂,造纸业希望能有新型的施胶剂,以提高纸张的湿强度、耐折度、并能增加纸张产量,纺织业希望能采用在粘度,成膜性,浆膜的机械性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性能的浆料等。

为了满足新要求。

就必须改变淀粉的性状。

一般可以利用化学改性、物理改性、酶改性、基因或生物技术改性等改变天然淀粉的物化性质,主要是通过淀粉本身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由于它改变了天然淀粉的原有性质,使之更能适应许多部门的要求,因此自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注目,已在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新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

本论文着重从化学改性进行介绍。

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及载药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及载药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及载药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生物降解材料作为替代传统塑料的绿色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玉米淀粉是常见的生物降解材料之一,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脆性、水溶性差等。

因此,对于玉米淀粉进行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旨在提高玉米淀粉的力学性能和药物吸附性能,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2. 研究内容与方法:(1)制备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采用球磨和交联两种改性方法,对玉米淀粉进行结构改变和物理交联增强,制备出具有更好物理性能和稳定性的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

(2)评价玉米淀粉的改性效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结构、晶型等进行分析和表征,评价改性效果。

(3)研究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载药性:以伊布前列素为模型药物,研究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药物吸附性能、缓释性能、药物释放规律等。

3. 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制备、结构和载药性能的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制备出具有更好物理性能和稳定性的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

(2)评价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结构特征和晶型等表征信息,阐明了改性效果。

(3)探究球磨-交联改性玉米淀粉的载药性能,研究药物吸附性能、缓释性能、药物释放规律等,为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为生物降解材料开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4. 研究进展:目前已完成对玉米淀粉样品的基础性质测试和表征,明确了改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下一步将展开改性过程及其对玉米淀粉结构和药物载体性质的影响研究。

淀粉_植物纤维改性的研究现状_刘鹏

淀粉_植物纤维改性的研究现状_刘鹏
物理增塑淀粉的物理增塑是指淀粉微细化通过借助热机械力物理场等物理手段破坏淀粉结构或添加偶联剂增塑剂结构破坏剂等改性剂同时改性剂本身与淀粉的羟基发生络合反应破坏淀粉结晶区使其刚性结构消失塑性增强以提高淀粉的疏水性并增强淀粉和合成塑料的相容性从而实现了淀粉塑化改性21机械活化能显著提高玉米淀粉乙酰化反应的取代度反应时间缩短反应温度降低对催化剂和醋酸酐用量依赖性降低
在淀粉 / 植物纤维基材料中,淀粉主要起粘结剂的作用,也 是重要的基体,约占混配干料质量的 20% 。由于淀粉结构单 元上存在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见图 1,图 2) ,因此,淀 粉一般存在有 15 % ~ 45 % 的结晶,由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与 分解温度非常 接 近[1],所 以 淀 粉 本 身 不 具 有 可 塑 性。 为 增 强 湿料的流变性能,提高淀粉与植物纤维间的嵌合能力,在保证 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的成型难度,对淀粉的改性 处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植物纤维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开发利用,既可充分利用生物 资源,又能减少不可降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的用量。但是,由 于植物纤维细胞壁特殊成分结构使其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比 较差,复合材料常因植物纤维的分散不佳导致其力学性能难以 满足市场要求。因此,对植物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提高纤维 复合材料的物理强度,同时改善二者的界面相容性,成为制备 性能优良复合材料的关键。
0前言
1 淀粉改性
在越来越大的 环 境 压 力 下,绿 色 材 料 成 为 研 究 发 展 的 趋 势,其中淀粉 / 植物纤维基材料因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环 境友好等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材料以淀粉、植物纤维为主 要原料,并添加助剂发泡而成。具有工艺简单、全生命周期无 污染、防震隔震性能好等优点,不仅可以制作防震内衬,也可替 代 EPS 制作填充颗粒物体,是 EPS 发泡塑料的理想替代品。

淀粉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

淀粉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
随着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关注度提升,可再生资源成为研究焦点。淀粉,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可再生能源,仅次于纤维,其功能性改性在造纸、医药、食品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原始淀粉存在易老化、表面不稳定、不溶于冷水等缺陷,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改性技术提升淀粉性能成为必要。物理改性利用磁场、力场、电场等手段改变淀与淀粉反应,产生氧化或脂化,提高活性,但使用范围受限且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物改性,包括酶法改性,以其独特优势在淀粉改性中占据重要地位。改性淀粉在造纸业可替代高成本原料,减少树木消耗;在医药领域作为无毒载体使用;在食品行业则作为重要添加剂,提升食品质量与口感。展望未来,随着改性技术的不断进步,淀粉的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净水、建筑、设备生产、服装制造等多个领域。

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及其产物性质和应用研究

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及其产物性质和应用研究

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及其产物性质和应用研究随着玉米淀粉的广泛应用,如何改性玉米淀粉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已经成为当前科技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里,我们介绍了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了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的产物性质及其应用。

玉米淀粉是一种天然多糖,它通常归类为糊精,是化工工业中最常见的原料之一。

它由多种碳水化合物组成,具有低温聚合、安定性和防止结块的能力。

由于它的独特优势,玉米淀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如制造抗生素、糖浆、食品添加剂、牙膏、糖果、面包、饼干、果冻、フロトなど。

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淀粉的性能,使其更有利于应用。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玉米淀粉经过微细化改性后,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更高的抗酸度和更低的溶解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淀粉的应用性能。

通常,微细化改性玉米淀粉可以采用化学、物理和微生物法,例如氧化反应、酸洗、油煎、胶体交联、超声波处理、电解析等方法。

经过微细化改性后,玉米淀粉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干燥时间减短,湿体稠度增大,以及悬溶性和可溶性改变。

此外,改性后的玉米淀粉具有更高的耐热稳定性,耐pH稳定性和紫外稳定性。

这些性质均有利于改变淀粉在各种应用场合下的特性,因此玉米淀粉改性是当今食品工业的一种重要技术。

玉米淀粉的改性可以有效改变食品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食品的特殊性能需求。

例如,用微细化改性玉米淀粉制备的膨化食品,可以提高口感,使其变得更加柔软、有嚼劲和轻薄,并且具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玉米淀粉改性后还可以用于制备奶酪、乳酸饮料和乳脂肪增稠剂等。

综上所述,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淀粉的性质,从而改善淀粉的应用性能。

此外,玉米淀粉改性还能够满足食品行业对性能特殊性的需求。

未来,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将在食品工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食品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结论经过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玉米淀粉微细化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淀粉的性质,从而改善淀粉的应用性能并满足食品行业对性能特殊性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类药用辅料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慧聪制药工业网首页> 资讯中心> 首页要闻推荐> 正文2010/6/13来源:国际药用辅料网作者:蔡丽明,高群玉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关键词:淀粉;药物赋形剂;辅料;改性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也是自然界来源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物质,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部分组成,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由谷物和薯类等农作物生产出来的淀粉产品未经改性处理,称为原淀粉(nativestarch)。

原淀粉为白色无定型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很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吸湿但不潮解,遇水膨胀,遇酸或碱在潮湿状态或加热情况下会逐渐被水解而失去其膨胀作用。

由于原淀粉安全无毒、制备容易、价格低廉,可广泛应用在片剂中充当填充剂、崩解剂和湿黏合剂。

原淀粉作为药物辅料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容易吸湿成团块、流动性差、对润滑剂敏感等。

这限制了它在片剂中的用途,所以要对原淀粉进行变性,提高其压片和控释的能力。

变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

1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加热或机械挤压使淀粉的葡萄糖分子长链部分断裂,从而成为一种胶状物质。

物理变性不使用化学试剂,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污染等优点。

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starch)也称为可压性淀粉。

它是淀粉经物理或化学变性,在水存在情况下淀粉颗粒全部或部分破坏的产物。

为干燥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性质稳定,不溶于有机溶剂,10%~20%可溶于冷水。

预胶化淀粉是一种新型药用辅料,口服无毒安全,在片剂中有诸多用途。

预胶化淀粉由于其中游离态支链淀粉润湿后的巨大溶胀作用和非游离态部分的变形复原双重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崩解和溶出性能。

预胶化淀粉本身具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少润滑剂量;粘胶性低,生产过程中会改善粉末混合物与机器金属部分的粘胶作用。

另外,预胶化淀粉可用作胶囊剂的填充
物⋯,能降低填充量变化系数和胶囊中药物的溶出时间。

大量使用预胶化淀粉可以改进溶解度差的药物的溶出,而不影响到胶囊的最大填充量。

国外现有专门的预胶化淀粉商品Starch1500,在生产过程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问的氢键部分断裂,所以产品中含有5%的游离态直链淀粉,15%游离态支链淀粉,80%非游离态淀粉。

不同物理状态的三种淀粉的配合,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自身润滑性,制成的片剂具有较好的硬度,崩解性能好,可改善溶出速率,改善成粒性能,适于流化制粒及粉末直接压片。

但Starch1500对碱性硬脂酸盐润滑剂非常敏感,应避免或少量使用此类润滑剂,否则会影响片剂的硬度和药物的溶出。

糊精(dextrin)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微溶于水,能溶于沸水中成黏胶状溶液,不溶于醇和醚,在片剂生产中,经常与淀粉、糖粉混合用作填充剂。

应用时要严格控制糊精和润湿剂的用量,否则易使颗粒过硬而造成片面出现麻点、水印等现象,影响片剂的崩解。

在用作药片黏合剂时,需要快速干燥、快速散开、快速黏合,要求具有再湿可溶性,可选择白糊精或低黏度黄糊精产品。

2 化学法
化学方法是主要的淀粉改性方法,它是用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淀粉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其性质。

化学法包括交联化、乙酰化、磷酸化和复合变性等,得到的变性淀粉统称为淀粉衍生物。

高直链交联淀粉(CROSS—linkedhighamylosestarch)高直链交联淀粉已经发展成为赋形剂并广泛应用在片剂配方中,具有良好的黏合崩解性能。

与其他赋形剂相比,高直链交联
淀粉是一种亲水性辅料,性价比高,工业生产工艺简易可行,具有较高的药物装载量,并且对大多数药物都可能完成近似零级方式释放。

高直链交联淀粉的交联程度和化学结构对其性质影响很大。

提高交联程度,能提高吸水率,加快药物释放速率,并增大平衡溶胀。

结构参数如结晶度则直
接关系着淀粉产品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当结晶度中等偏下,V一型和B一型两种结构在无定形区共存时,由其制成的片剂具有最好的释放特性和最高的机械硬度。

另外,由高直链交联淀粉制成的片剂,性能非常稳定,当药片形状或压片压力改变时,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很小_ljj。

淀粉醋酸酯(starchacetates)淀粉醋酸酯由原淀粉与乙酸酐制备而成,是一种多功能的直接压片赋形剂,在直接压片药方中可充当填充黏合剂,并具有控释效果,可适用于一些新颖的药方设计。

淀粉醋酸酯有着与原淀粉不同的溶解性能,较其他变性淀粉的亲水能力弱。

乙酰基取代的程度对其物理和机械性质影响非常大,同时也会影响到片剂的硬度和药物的释放性能。

所以,通过选择特定取代程度的淀粉醋酸酯就可能获得所需要的药物释放特性。

另外,由于相邻淀粉醋酸酯分子链间的强作用力,由其制成的膜具有密集结构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水蒸气和药物渗透能力弱,非常适合作为药物包衣的成膜材料。

羧甲基淀粉钠(sodiumcarboxymethylstarch)也称为淀粉乙醇酸钠,系淀粉羧甲基化衍生物。

羧甲基的引入使淀粉粒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吸水膨胀性。

故可用作优良的片剂崩解剂。

羧甲基淀粉钠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可改善片剂的成型性,增加片剂的硬度而不影响其崩解性。

既可用于直接压片,又适用于湿粒法压片。

一般用量较少就可以显示出优良的崩解性能。

对于疏水性药物用量就更少,用量过多会延长崩解时间。

另外,羧甲基淀粉钠水溶液有较高的黏度,还可以用作增稠剂。

3 酶法
酶对于淀粉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酶法变性主要是通过酶的作用,破坏淀粉原有的结构,产生新的结构和性能。

酶法制备安全无毒,产率较高。

一些低聚糖类药物辅料如葡萄糖,也可通过酶水解淀粉来制取。

麦芽糊精(mahodextrin)麦芽糊精是由淀粉经高温液化酶作用,再经提纯、干燥而成,具有甜度低、溶解性好、耐热性强、吸湿性小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药用糖的增稠剂和稳定剂,也可作为片剂或冲剂的赋形剂和填充剂。

喷雾和
流化床干燥的麦芽糊精,对润滑剂敏感。

当润滑剂浓度增大,药片会因为粒子问黏结性减弱变得疏松,硬度也随之下降。

而滚筒干燥的麦芽糊精因为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密度,对润滑剂相对不敏感,依然保持较强的压塑性。

环糊精(cyclodextrin)淀粉经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产生的糊精两端的葡萄糖分子以q一1,4糖苷键相连,形成立体的闭合的中空筒状结构,称为环糊精。

常见的环糊精包括q一环糊精、p一环糊精和^y一环糊精三种类型,目前应用较多的为B一环糊精。

B一环糊精是一种新型辅料,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由于其水中溶解度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有利于获得包合物,且空穴大小较适合药物分子,故常用于药物的包合。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适用于包括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在内的各种处方,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降低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及副作用。

极限糊精(amylodextrin)极限糊精(也称直链糊精)是一种改性淀粉聚合体。

它在水中不溶胀,有很好的黏合性,可充当黏合剂。

VanderVeen等人实验表明纯极限糊精制成的药片在水中不会崩解,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突释效应,适当地加大压片压力,在药物含量75%时也可以得到稳定的药物释放。

片剂的释放速率可以通过改变药片的厚度来调整,也可以用添加易溶的乳糖或疏水的滑石粉进行调节。

RobS等人认为水分会影响极限糊精的黏弹性和压制性”o’j。

虽然水分含量低,由其制成的片剂疏松度小,可以增加硬度,但可获取的最大片剂硬度会因为粒子间成键的减少和弹性系数的降低而减小。

同时水分会引起释放速率的变化,疏松度大,药物释放快,很快溶出。

在足
够的压力下,由10%~17%水分含量的极限糊精制成的片剂保持持续的释放速率。

所以应控制适当的水分含量才能使片剂具有合适的疏松度、硬度和溶出性能。

另外,极限糊精也具有润滑作用,会减弱疏松度的影响,改善片剂的稳定性。

部分脱支淀粉(partlydebranchedstarches)部分脱支淀粉是一种多功能的药用赋形剂,可以充当黏合剂、填充剂和崩解剂。

Wai—chiu等人对支淀粉含量90%以上的淀粉酶解脱支,得到的混合物含有游离支淀粉,部分脱支淀粉,以及这两种淀粉的结合物,另外还含有占质量20%以上的短直链淀粉”。

这些短直链淀粉由5~65个不等的q一1,4葡萄糖苷键组成。

干燥后,产品具有明显的可压性,能够吸湿,有润滑助流作用,制成的药片表面光滑。

4结束语
目前,纤维素类药物辅料的价格比较昂贵,选择价格相对低廉、性能同样良好的淀粉类药用辅料,无疑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所以,在许多片剂的制备中,人们已经全部或部分应用于淀粉类药用辅料。

相信随着淀粉辅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特别是新型淀粉辅料的出现,其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并有望提高现有药剂的质量,推进制剂技术的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