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一年级:小小科学家

合集下载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实验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实验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实验小学生作为小小科学家,可以通过进行简单实验来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简单实验,并为他们提供实验步骤和材料清单。

实验一:水的魔力材料:- 两个透明玻璃杯- 自来水- 盐步骤:1. 将两个玻璃杯摆在桌上,并用打上标记,一个标记为“无盐”,另一个标记为“有盐”。

2. 在“无盐”杯中倒入一杯自来水。

3. 在“有盐”杯中倒入一杯自来水,然后加入一勺盐并搅拌均匀。

4. 观察两杯水的样子和颜色有何不同。

实验二:变色的鲜花材料:- 白色的鲜花(例如菊花或百合花)- 高质量彩色墨水- 清水- 三个透明玻璃杯步骤:1. 在三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清水,确保水的高度一致。

2. 在第一个杯子中不加入任何墨水。

3. 在第二个杯子中加入红色墨水,并搅拌均匀。

4. 在第三个杯子中加入蓝色墨水,并搅拌均匀。

5. 将鲜花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让花茎完全浸泡在水中。

6. 观察几个小时后,观察花的颜色有何变化。

实验三:膨胀的气球材料:- 一个干净的空牛奶袋- 醋- 小苏打粉- 橡皮筋步骤:1. 将一杯醋倒入空牛奶袋中。

2. 将两勺小苏打粉倒入另一个塑料袋中,并用橡皮筋将袋口扎紧。

3. 将小苏打粉的袋子迅速放入醋的袋子中,然后迅速将整个牛奶袋口扎紧。

4. 观察牛奶袋的膨胀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5. 为了给牛奶袋留下足够的空间,可以将两个袋子部分打开并让气体逃逸。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小学生可以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除了以上提到的实验,小学生还可以通过搜索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实验项目,例如如何制作火山模型、如何生成彩色火焰等等。

总结小学生进行简单实验是一种培养科学能力和获得乐趣的方式。

通过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思考结果,他们可以对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鼓励小学生进行简单实验,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术发展,也能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希望小学生们能够尽情探索科学的奥秘,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小学班会课件-小小科学家

小学班会课件-小小科学家

XX
PART FIVE
小小科学研究:成为专业的科学家,从 事科学研究工作
教育传播:成为科普作家、教师等, 传播科学知识和理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创新:成为工程师、设计师等, 从事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
政策制定:成为政策制定者,为科 学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意 见
小小科学家的未来职业选择
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探索未知 领域
医生:运用医学知识治病救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工程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教师: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下一代 小小科学家
小小科学家对未来的影响和贡献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促进他们在科学领域的发展 和成长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 情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观察、实验、 推理等方法,培 养孩子的科学思 维。
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孩子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和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孩子参与科学 实验,提高他们 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的 培养:让孩子参 与团队合作,培 养他们的沟通能 力和团队精神。
科学制作和发明活动
制作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玩具,如自制陀螺、自制火箭等 参与学校组织的科学制作和发明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习科学原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制作简单的净水器、自制太阳能小车等
科学交流和展示活动
科学实验:展示学生的科学实验成果 科学报告: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学发现和研究 科学竞赛:组织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学展览:展示学生的科学作品和发明创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1.1 小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熟悉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熟悉到咱们也能做科学。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珠、斜坡板、绒布四、教学进程(一)师生讨论: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介绍科学家的工作。

(二)师生实验:做滚小球的实验,带学生体验实验的进程。

(三)小组交流:拓展一: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四)视频实验:拓展二:三个生活小实验视频:吹乒乓球、电线圈、干冰。

(五)教师讲述: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这与组成大树的细胞有关,细胞割裂和细胞生长带来了大树的不断成长)闪电是怎么发生的?(六)教师讲述: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

(七)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参考资料:闪电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中)。

一般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随着云移动。

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

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乃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

庞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敞亮夺目的闪光。

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猛烈膨胀。

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作声音。

珍妮·古道尔珍·古道尔(英国),活着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她二十多岁时前去非洲的原始丛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小小科学家中小学自然科学科普

小小科学家中小学自然科学科普

小小科学家中小学自然科学科普自然科学是指通过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来获得知识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且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小科学家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本文将主要介绍几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项目,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

一、水的沉浮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几个水果(比如苹果、橙子、葡萄等)步骤:首先,将玻璃杯装满水。

然后,将水果一个一个地放入杯中观察。

你会发现,有些水果会浮在水面上,而有些水果则会沉到水底。

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有些水果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会沉底呢?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越大,就越容易沉没。

而物体的密度越小,就越容易浮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水的浮力以及物体的密度对浮沉的影响。

二、蜡烛和气球实验材料:一支蜡烛、一个气球步骤:首先,在一个平坦的桌面上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然后,将气球慢慢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

你会看到,气球会被热气膨胀并且逐渐充满。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气体的性质和膨胀原理。

当气体受热时,分子会加速运动,占据的空间也会增加,从而使气体膨胀。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气球在受热后的膨胀现象,进而了解到气体的性质。

三、植物的观察材料:一盆室内盆栽植物步骤:选择一盆室内盆栽植物,将其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注意观察植物的茎、叶和花朵的变化。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植物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阳光能量为化学能,并且吸收水分和养分来生长的。

同时,他们也能够观察到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从而明白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通过这几个简单的实验和观察项目,我们可以激发中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和神奇之处。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

小小科学家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小小科学家——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他们打下科学实践的基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

一、植物实验1. 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纸巾、种子、透明盖子、透明塑料杯。

实验步骤:1)将纸巾叠成一定大小的小方块,然后加水浸湿。

2)将湿纸巾放置在透明塑料杯底部,然后将种子放在纸巾上面。

3)用透明盖子盖住塑料杯,并放置在室内温暖的地方。

4)观察每天种子的变化情况,记录下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高度。

实验结果:种子在潮湿环境下会发芽,并不断向上生长。

二、化学实验1. 酸碱中和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碱溶液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实验材料:醋、苏打粉、红色青柠檬酸酸盐指示剂、透明玻璃杯。

实验步骤:1)将适量的醋倒入玻璃杯中。

2)加入少量的红色青柠檬酸酸盐指示剂。

3)用小勺慢慢加入苏打粉,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持续加入苏打粉,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转为中性。

实验结果: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在一定比例下进行中和反应,产生中性溶液。

三、物理实验1. 冰融化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冰的融化过程,了解物质的相变现象。

实验材料:冰块、盐。

实验步骤:1)将冰块放在一个容器中。

2)在冰块上撒上适量的盐。

3)观察盐对冰块的影响,记录冰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果:加盐后,冰的融化速度加快,因为盐的存在降低了冰的融点。

四、生物实验1. 昆虫观察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习性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

实验步骤:1)找到一只昆虫标本,使用放大镜观察它的结构。

2)研究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栖息地、繁殖方式等。

3)将观察结果用画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昆虫,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结构、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材目录)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材目录)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巩固练习 我们也来做实验:滚小球 学生两人一组做滚小球实验,把小球放置在斜面的不同位 置,观察小球滚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 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 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 会有科学。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五、布置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 10 个科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袁隆平 爱迪生 伽利略
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 机,电饭煲灯日常用品,也是工程师发明的。工程师的性质 是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而科学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发现自 然的秘密。这两个 显然是不一样的。 活动三:学做小小工程师 1、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一直短的铅笔不好写了 怎么办?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材料: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 废旧纸张、剪刀、胶带……,小朋友们能不能来做一个铅笔 加长器? 【设计意图】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第一 个就是给小朋友们的铅笔头要足够的短,因为只有足够的 短,在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铅笔加长器的公用性。 4、学生汇报,师讲解铅笔加长器的做法: 可以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也可 以选择合适的管管径的粗细管或塑料管直接套在铅笔的一 端。还可以利用一次性筷子或小木棒古城铅笔周围形成加长 笔筒。 5、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请小朋友交流自己做得铅笔加长器 7、观察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哪个好?老师这里 有买 来的现成的铅笔加长器,同学们你们看看,与你们自己做的 有什么不同?他们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比较的时候不是一味的说买来得好,如果是那

苏教版一上科学教案小小科学家

苏教版一上科学教案小小科学家
1.观察教材中森林的图片,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
2.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3.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大小?
三、耳朵
用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
1.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雨滴、照相机、小鸟、救护车、沸水、风声、狗叫、课间的吵闹声……)
2.竖起耳朵,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3.声音好听吗?大声吗?你觉得大概是发生了什么事?
4.使用买来的铅笔加长器,说说商店买来的有什么独特的设计,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在比较铅笔加长器时,买来的铅笔加长器漂亮、结实、实用,但是自己做的环保、节约、经济,比较时也不是一味地买来的好,那样就失去了设计制作的意义了。
四、小结
课堂
练习
内容
教学
探讨
反思
课题
3、上好科学课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
教学
难点
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教学
准备
短铅笔、吸管、小木棒、剪刀、胶带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认识工程师
1.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工程师正在做什么。
2、出示一些工程师工作的场景图。交流在你周边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3.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方法二:再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三:找两个同样的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4.实验过后。教师回顾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在刚才的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结合活动手册,明辨图片上的这些同学的做法,哪些做的对,哪些做的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

科学《小小科学家》教学反思(两篇)

科学《小小科学家》教学反思(两篇)

科学《小小科学家》教学反思(一)本课,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有这么三条:第一条,能够在滚小球中做科学,并且在滚小球活动当中有所发现;第二条,就是意识到不仅仅是科学家能做科学,我们小孩子做的也是科学,这意味着科学家已经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但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

那么,本课的重点就是小孩子的滚球活动,这是认识科学家的这个工作,知道自己能够像科学家那样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

这个难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小朋友们虽然会滚球,但是他并不意识到自己的滚球也是在做科学。

我们上课的过程当中,你会看到我们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有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珍妮古道尔是研究黑猩猩的一个专家。

她年轻的时候就从事这一方面的生物研究,一直几十年下来,解开了猩猩社会的无数的奥秘。

第二幅图,那就是我们中国的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另外呢,还有呈现了天文学家观测观察星空的图片,生物学家做科学实验的这个图片,还有地质学家采集岩石的图片。

通过这些,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科学家在做的很多事情。

当然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开来,我们不一定说只注重课堂当中的这五张图片,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些新的图片,比如像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的这些图片,可以尽可能的展示给学生看。

那么第二个活动,就是我们来研究滚小球。

在桌上实际上有一块有刻度标志的这样一块绒布,有个斜坡可以架在绒布的一端。

将小球先从斜坡上一个较低标志的那个绿色的标志物地方滚下,然后记下小球在绒布上滚下的位置。

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红色标志的位置滚下,记下绒布上停止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这就是滚小球的活动,学生应该意识到小球越滚越快,最后滚下来以后越滚越慢。

他还会发现,绿色位置的小球滚得比较近,红色位置的那个小球滚得比较远,这就是他们的发现,这就是小朋友们的发现。

那么小朋友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呢?那么下面有个科学阅读,就是四百多年前,有位科学家也在斜面上滚过小球,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那么是不是就完了呢?没有啊,这位科学家是谁呢,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可以数得上的几个聪明的大脑袋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一年级资料
第1单元走进科学
单元目标:
1. 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

2.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

3. 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4. 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5. 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

1.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有不同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

2. 让小学生也来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

3.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课前准备:搜集科学家的故事,练习讲一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1. 观察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ppt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

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二、动手试一试
1. 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 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 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 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 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三、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1. 学生先说说教材中问题的答案。

2. 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 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 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