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2)

《药物相互作用》PPT课件 (2)

医学PPT
8
影响药物吸收相互作用 口服给药影响因素: (1)甲氧氯普胺→胃肠蠕动↑→吸收↓→ 疗效↓。
(2)抗胆碱药→胃肠蠕动↓→药物在吸收 部位潴留时间↑→吸收↑,疗效↑;
医学PPT
9
(3)消化液及其pH改变 硝酸甘油(含服)需唾液溶解和吸收。 抗胆碱药→唾液分泌↓→吸收↓。
医学PPT
10
弱酸药在pH较低时吸收好,并用
医学PPT
20
4、诱导药物代谢酶(酶促作用) 肝药酶诱导药→其他药代谢↑→效应↓。 酶促药使前体药转化为活性物→效应↑。
医学PPT
21
肝药酶诱导药:
巴比妥类、卡马西平、乙醇、氨鲁 米特、灰黄霉素、氨甲丙酯、苯妥 英钠、格鲁米特、利福平等。
医学PPT
22
竞争排泌 1、肾排泄 许多药物或其代谢物经肾小球滤过, 或经肾小管分泌入原尿。原尿内药物一 部分由肾小管重吸收入血,大部随尿排 出。
医学PPT
23
2、竞争排泌 两相同机制排泌药联用→排
泌部位竞争。易排泌药占了孔道, →不易排泌药排出↓→效应↑。
丙磺舒→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排 泄↓→效应↑;
丙磺舒→甲氨蝶呤(MTX)排泄 ↓→毒性↑。
医学PPT
24
影响药物重吸收
1、弱电解质分子透膜重吸收
进入原尿药,多数以被动转 运重吸收。被动透膜与药物分子 电离状态有关。离子态药物脂溶 性差,易被细胞膜吸附,不能透膜 重吸收,分子态则能。
学反应→药物作用改变。
医学PPT
4
2.药动学相互作用:
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在体内 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受 到另一种药物影响,使其在作用部 位浓度↑或↓ →药效改变或产生ADR。

二--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PPT课件

二--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PPT课件

药物分子络合物主要靠分子间力、氢键及电荷 转移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种类: 传荷络合物 氢键络合物
特点:
键能较小,属于弱键型的络合物
.
11
药物传荷络合物
传荷络合物(charge transfer complex, CTC):在电荷转移 体系中,电性差别较大的两个分子间,多电子的分子(电子供体) 向缺电子的分子(电子受体)转移电 子(或迁移负电荷),这 两个分子之间产生电荷迁移力,因而结合成分子络合物,称传荷 络合物。.Biblioteka 13 络合物在制剂中的应用
络合物在制剂中 的应用
助溶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少量咖啡因↑苯佐卡因在水溶 液中的稳定性。(传荷)
吡唑酮类物质抑制核黄素光照 分解。(传荷与氢键)
菸酰胺、咖啡因、吡多辛等可 防止氯丙嗪的光照分解。(传 荷)
改变药物的溶解度: 加入络作剂,生成可溶性络合 物,可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五、疏水相互作用
胶束(表面活性剂章节)
.
15 第二节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对药物及制剂性质的影响
溶解度
稳定性
熔点、 沸点
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
16 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有分子间氢键的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比没有氢键的
同类化合物为高。
例: HF, HCl, HBr和HI中哪个物质熔沸点最高? HF的熔、沸点最高。
1
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
2 第一节 药物的物理化学 相互作用类型
一、范德华力
二、氢键
三、传荷络合作用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
五、疏水相互作用
.
一、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

药物相互作用 PPT

药物相互作用 PPT

补钾剂
保钾利尿药
高钾血症
2.拮抗作用
❖ 指两药联合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用 其中一种药物的效应。
❖ 分类: 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药理 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 生理性拮抗
这种作用基于两药有相反作用,因此合并用药 后可以相互抵消作用。
❖ 例: 吗啡中毒时所导致呼吸严重抑制,可被呼
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所对抗;氯丙嗪与肾上 腺素合用,氯丙嗪具有α受体阻断作用,可以 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范某,患慢性肝病、糖尿病,空腹血糖1012mmol/L。口服格列本脲 2.5mg tid, 一个月后, 因心率加快而加用普萘洛尔10mg tid, 一周后患者 突然昏迷,测血糖仅0.11mmol/L
不合理的多药联用(2)
多科治疗、多渠道给药
史某,男,70岁。主诉头晕并昏倒多次, 神经科诊 断为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口服尼莫地平,乙酰水杨 酸,后因冠心病、早搏,内科医生给予地尔硫卓及 长效硝酸异山梨醇,上述药同服后患者感全身发热, 晕倒次数增多
Drug B + Drug A
结果 Drug A
pH 胃排空、肠运动
复合物形成
较快或较慢 不完全或更完全
吸收
胃肠道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 ① 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相互作用
药物合用在胃肠内可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或复 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 例如:钙盐可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铁剂可降低四环素及青霉胺的吸收;氢氧化铝凝 胶影响乙胺丁醇、地高辛的吸收。
❖ 注意:
地高辛特别是地高辛缓释制剂,在肠道内溶解度 小而慢,与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合用(丙胺太林), 可促进其吸收,可使其浓度提高30%左右;如与促 肠蠕动的药物合用(胃复安)合用,可减少其吸收。 可使其浓度降低。 但是,如口服地高辛溶液,则丙胺太林对其吸收无 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和处理方案【共46张PPT】

药物相互作用和处理方案【共46张PPT】
服用诺氟沙星前,Pa:+,3天后,痰检Pa:++,8天后, Pa: ++;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停用诺氟沙星。 改静脉注射头孢磺啶钠1g。
临床症状改善,白细胞计数和血沉检查、体温均恢复正常。
(4)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食物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减少药物的吸收。 有时食物可以延缓药物的吸收,而吸收总量不变。 食物中的脂肪可以增加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茶碱控释胶囊 0.1g*48粒 改变电解质平衡的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则必须空腹服用才可达到理想的吸收
解决办法
软质塑料容器、静脉 禁用PVC输液器和丙酸纤 输注装置及塑料导管 维素容量控制器,宜用玻 能大量吸附地西泮, 璃容器或半硬质聚烯烃塑 多达38%~55%,降 料容器
低地西泮的治疗量
硝酸 甘油
硝酸甘油可被PVC塑 宜用玻璃容器中稳定,或
料输液器装置表面吸 用聚乙烯及聚烯烃塑料容
附80%左右
器。
一般来讲,合用的两药无论它们作用于同一环节还是不同环节,只要产生相同的生理活性,总的药理作用增强,否则减弱。
酶促作用须连续用药3-5天,最大效应在用药1-2周后出现,停药后可能维持数天乃至数周。
(3)药物结合或螯合的影响
实验证明,约200 种以上的药物可增加或抑制 1、主要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塑料对下列药物有较大的影响,这些药物是:地西泮、利多卡因、硫喷妥钠、某些吩噻嗪类、胰岛素和华法林等。 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收较好 2、主要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2)消化系统药物 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胃肠解 痉药如澳丙胺大林、颠茄合剂;助消化药如多酶片、乳酸菌素等;胃
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空腹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其他

药物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药物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pH
0h
0.5h
1h
2h
3h
4h
色泽
淡黄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4.0
含量(%) 36.92 6.27
0.64
0.18
0.05
0.01
色泽
微黄 淡紫红 紫红 紫


5.0
含量(%) 68.97 56.54 39.76 18.78 10.85 4.92
色泽

淡蓝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6.0
含量(%) 67.59 65.74 58.19 53.06 44.18 41.63
PH范围
3.2-5.5 3.5-5.5 4.5-7.0 4.5-7.5 6.0-7.5 3.6-6.5 5.0-7.0
备注
含Ca2+ 含Ca2+ 含C媒的影响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属于酸性溶液, 一些碱性药品不能加入到葡萄糖液中。
如: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制剂,碱性较高, 不得使用GS、GNS等偏酸性的溶媒输注,宜选用NS为溶 媒。
色泽



淡紫 淡紫 淡紫
7.0
含量(%) 98.97 98.70 98.12 98.89 98.86 98.81
色泽





淡紫
7.5
含量(%) 98.13 99.28 97.99 97.13 97.96 96.99
色泽






8.0
含量(%) 99.65 98.29 98.42 98.01 96.87 97.35
PPT课件
14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精品医学课件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精品医学课件
• 药用玻璃:药用中性硅硼玻璃
• 金属:锡、铝、铁、铅
第四节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部位
第四节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二、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K
Db
Df(P t Db)
三、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制
GM HM T SM
四、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光谱法、X射线晶体衍射法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第一节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类型
一、范德华力 1. 取向力 3. 诱导力 4. 色散力
二、氢键
❖ 分子间氢键
❖ 分子内氢键
三、传荷络合作用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
(一) 离子键
(一) 离子-偶极作用力和离子-诱导偶极作用力
五、疏水相互作用
第二节 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及制剂性质的影响
(二) 吸附
• 容器对药物的吸附造成有效含量的下降
二、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
(一) 建立适宜的药物相容性评价方法
审批新药时一并审批该新药的包装材料以及安全性相容资料 • 玻璃材料药包材
• 塑料材料药包材
• 橡胶材料药包材
• 金属材料药包材
二、影响因素和处理方法
(二)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
• 丁基橡胶 覆膜胶塞、无硅化胶塞、超纯净配方胶塞
第四节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五、药物与蛋白质结合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1、药物以游离状态才能穿过毛细血管内皮 2、对透过体内特殊生理屏障的影响
(二)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三)对药物药理作用的影响 (四)对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 (五)对抗生素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2019/3/26
2019/3/26
23
玻璃容器相容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



玻璃中碱性离子的释放对药液pH的影响 有害金属元素的释放 不同温度(尤其冷冻干燥时)、不同酸碱 度条件下玻璃的脱片 含有着色剂的避光玻璃被某些波长的光线 透过,使药物分解 容器密封性
2019/3/26
2019/3/26
2019/3/26
10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离子-偶极作用力
离子与极性分子作用

离子-诱导偶极作用力
离子与非极性分子作用
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出等。
2019/3/26
2019/3/26
11
NaCl的形成示意 图 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0 0 +1 -1
2Na+ Cl2 = 2NaCl
物质的熔点、沸点比同系列氢化物的高。
分子内氢键:熔、沸点常降低。 分子内形成氢键,那么相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会减少, 分子内氢键会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2019/3/26
8

对粘度的影响
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粘度较
大。例如甘油、磷酸、浓硫酸等多羟基
化合物,由于分子间可形成众多的氢键,
这些物质通常为粘稠状液体。
面张力使其发生相互的粘附,会阻碍固体物料的
混合。因此常采用交互加入少量水润湿药物或适 量表面活性剂来提高混合的效果。
2019/3/26
2019/3/26
20
三、其他


包合物
固体分散体

无定型药物系统 离子交换树脂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提高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稳定释药等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课件课件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课件
第1页,此课件共95页哦
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多药并用。 老年患者,每天同时服用4~5种药的情况极为普遍。 ADR, 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DDI/drug-drug interaction)所致的
ADR因此而日趋严重。
处方医师、药师和患者必须认真考虑这一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须合用 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24
第24页,此课件共95页哦
▪ 胃肠运动的影响:
药物吸收主要部位:小肠上部 影响因素:
胃排空、肠蠕动速率
4 10
28
54
6
第6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临床联合用药意义: 1 提高药物疗效;
2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3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延长疗
程,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7
第7页,此课件共95页哦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强:疗效提高,毒性也可加大 减弱:毒性减轻,疗效也可降低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舒普深、特治星、特美汀、强力阿莫仙等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 泰能 磺胺甲恶唑+TMP 复方新诺明(SMZ-Co)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 海捷亚
10
第10页,此课件共95页哦
临床应避免产生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毒性加大和/或疗效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effect) :非极 性分子在极性水中倾向于聚集的现象。
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在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 胶束的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9/7/23
2019/7/23
115
&2 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我们知道胶束的形成是通过疏水作用力; 在溶液剂设计加入助溶剂其原理是通过与
2019/7/23
110
对粘度的影响
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粘度 较大。例如甘油、磷酸、浓硫酸等多 羟基化合物,由于分子间可形成众多 的氢键,这些物质通常为粘稠状液体。
2019/7/23
111
三、传荷络合作用
概念:电性差别比较大的两个分子相互接 触时,电子多的分子(电子供体)缺电子 的分子(电子受体)转移部分电子而结合 成稳定的络合物,称为传荷络合物;或称 电子转移复合物(CTC)
119
二、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制剂成型的影 响
(一)对液体制剂成型性的影响
1.低分子溶液剂 利用助溶、潜溶制备低分子溶液剂
复方碘溶液
2019/7/23
2019/7/23
220
2.混悬剂、乳剂
由于粒子及液滴的相互作用使混悬 剂及乳剂发生聚集,造成不稳定。
需加入絮凝剂、助悬剂等稳定剂
3.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
2019/7/23
3
&1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类型
一、范德华力 二、氢键 三、传荷络合作用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 五、疏水相互作用
2019/7/23
2019/7/23
4
一、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 )
1.取向力(dipole-dipole attration )
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非极性分子 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2019/7/23
2019/7/23
7
二、氢键
(hydrogen bond)
分子间氢键
分子内氢键
2019/7/23
2019/7/23
8
氢键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 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分子的极性越大,分子间的取9/7/23
5
2.诱导力(induction force )
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还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2019/7/23
2019/7/23
6
3.色散力(dispersion force )
色散力与相互作用的分子变形有关,变 形越大,色散力越大。
2019/7/23
222
三、其他
包合物 固体分散体 无定型药物系统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离子交换树脂
提高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稳定释药等
2019/7/23
223
&3 药物与包材的相互作 用
药物分子内形氢键,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减小, 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
2019/7/23
2019/7/23
117
2对药物沸点和熔点的影响
分子间形成氢键时熔点沸点增高 要使液体气化,破获分子间的氢键,需消耗
更多的能量,要使晶体破坏,也要破坏一部分 分子间氢键。 分子内形成氢键时药物的熔点、沸点降低
00
+1 -1
2Na+ Cl2 = 2NaCl
得到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Na +11 2 8 1
e-
Na+ +11 2 8
Cl +17 2 8 7
2019/7/23
2019/7/23
Cl- +17 2 8 8
Na+ Cl-
14
114
五、疏水相互作用
疏水性(Hydrophobicity Hydrophobicity): 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与水混 合时会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即非极性分子有 离开水相进入非极性相的趋势。
分子内形成氢键,则会使药物的熔点、沸 点等物理性质降低,主要是由于分子内氢键的 形成消弱了分子间范德华引力和氢键力。
2019/7/23
2019/7/23
118
3.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制成络合物提高药物稳定性 维生素B2与吡啶类络合抑制维生素B2降
解 苯佐卡因与咖啡因配伍
2019/7/23
2019/7/23
传荷络合物的意义:在药物配伍中可以助 溶,增加水溶性,提高稳定性。
2019/7/23
2019/7/23
112
四、离子参与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离子-偶极作用力
离子与极性分子作用
离子-诱导偶极作用力
离子与非极性分子作用
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出等。
2019/7/23
2019/7/23
113
NaCl的形成 示意图 失去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 件有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
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
用!
.
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2019/7/23
2019/7/23
2
教学目标
掌握 药物分子间作用力类型; 熟悉 分子间作用力对药物性质、制剂 成 型性的影响; 了解 药物与包材、蛋白的相互作用。
2019/7/23
药物发生络合作用; 因此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多种制剂的成型均
存在较大的影响。
2019/7/23
2019/7/23
116
一、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药物性质的影响
1.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
药物在溶剂中溶解规律“结构相似者相溶” 结构相似:分子的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以及 分子相对大小等结构性质。
溶质和溶剂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则溶解度增加 水和乙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HF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2019/7/23
2019/7/23
9
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物质熔点、沸点升高。 物质熔化或气化时,要克服纯粹的分子间力外,还 必须提高温度,额外供应能量来破坏分子间的氢键, 所以这些物质的熔点、沸点比同系列氢化物的高。 分子内氢键:熔、沸点常降低。 分子内形成氢键,那么相应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会 减少, 分子内氢键会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2019/7/23
221
二、对固体制剂成型性的影 响
固体制剂大多由微粉加工 · 干燥状态下固体粒子相互接触产生的范德
华力、静电力以及粉粒间接触点吸附液体薄膜 的表面张力使其发生相互的粘附,会阻碍固体 物料的混合。因此常采用交互加入少量水润湿 药物或适量表面活性剂来提高混合的效果。
2019/7/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