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合集下载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及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一、菌种冻存液的制备含有足量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离心后在沉淀中加入等量40%甘油,—80o C冻存。

二、培养基制备LB培养基配方(胰化蛋白胨(Trypton):10 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g/L;NaCl:10g/L;pH7.4)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 10。

0g酵母粉 5。

0g氯化钠10。

0g水 1000mlpH 7。

4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1.5%-2。

0%的琼脂三、平板的制备1)称取胰化蛋白胨10。

0g,酵母粉5。

0g,NaCl 10.0g,加入800mL二次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1mol/L的NaOH调pH至7。

4左右,定容至1L,调pH 7.4(若溶液pH大于7。

4,用1mol/L HCl回调).2)分装在锥形瓶中,每瓶量不宜太多,没过瓶底一指左右。

如需固体培养基在分装后的液体培养基内加入约2%的琼脂(150mL液体培养基加入2.5g琼脂)。

3)在锥形瓶口依次覆盖带滤纸通气小孔的塑料膜和硬质纸,用皮筋捆好。

所有锥形瓶如上述操作。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

4)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oC灭菌15min。

5)灭菌后的培养基取出置电热鼓风干燥器内60oC烘干,待锥形瓶的封口纸干燥后取出.液体培养基可直接保存或使用,此时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不会凝固,可在预先紫外杀菌30min以上的无菌操作台上,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培养基约10—15mL(直径90mm),在培养皿中厚度大约4mm左右。

将平皿叠放在无菌操作台上,放置10min左右,待琼脂基本凝固可涂平板。

6)若平板不直接使用,灭菌后将培养基在锥形瓶中保存,待需制备平板时,微波炉中火加热约3min,使琼脂熔化,室温冷却20min至不烫手可制备平板。

四、接种大肠杆菌1)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冻存液,管口用酒精灯灼烧,打开离心管。

2)接种方法一:用灭菌枪头蘸取冻存液在平板边缘上划横条,每三道为一组,旋转平皿一圈,最后中间划之字;接种方法二:用移液枪吸取100uL溶液于平板上,用酒精灯灭菌厚的涂抹棒划十字,涂布平板。

大肠杆菌的复壮

大肠杆菌的复壮
一是划破后会造成划线不均匀,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二是存留在划破处的单个细胞无法形成规矩的菌落,菌 落会沿着划破处生长,会形成一个条状的菌落
2.3.2稀释涂布平板法
操作方法
•梯度稀释
•涂布分离
问题: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 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复壮 (培养、分离与提纯)
实验目的
1.了解菌种的保藏与复壮。 2.掌握大肠杆菌固体平面培养基的配制。 3.进行大肠杆菌的培养、分离(复壮),
用固体平面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划线培养。
1. 基础知识 1.1.菌种的保藏与复壮 1.2.细菌培养基 1.3无菌技术
2. 微生物实验所需的操作技术
纯化分离 培养保存
放斜面 倒平板
培养接种用菌种
固体培养基置于试管中灭菌后,斜靠在平放铅笔上,冷却 超净台和双手消毒 点燃酒精灯创造无菌环境
倒平板操作
倒平板操作
倒平板操作中的问题讨论
倒平板操作中的问题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 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 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 度也比较大,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 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 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一、大肠杆菌如何培养1.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2. 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 3. 大肠杆菌菌种的复苏二、大肠杆菌对人体益处和危害三、什么是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如何培养
1、大肠杆菌如何培养1.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入热水中,牛肉膏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1.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1.3、调pH 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lmol/L 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1.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1.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2、大肠杆菌的保存方法
2.1、常用的长期保存法有:液体石蜡法、硅胶保存法、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D)等保护剂。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实验一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操作时右手无名指和小指 夹住封口膜,另外三指持 三角瓶,左手拿培养皿并 打开上盖的一边,在酒精 灯火焰旁操作。
.
19
(三)大肠杆菌的接种
将斜面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灭菌后的LB液 体培养基中,将三角瓶的封口膜和斜面的棉塞复原。
注意事项: 1.在火焰旁从斜面上用接种环取菌; 2.取菌前接种环要用酒精灯灼烧 灭菌,冷却后方能取菌; 3.接种时右手拿着接种环,右手 无名指和小指夹住斜面的棉塞和 三角瓶封口膜; 4.取菌后封口膜和棉塞复原.
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液5g/L,
氯化钠10g/L。
(可用于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配制50mL的LB培养基:蛋白胨0.5g,酵母提取物0.25g,氯化钠 0.5g,加50mL水溶解。
LB(Luria-Bertani)固体培养基:50ml LB(Luria-Bertani)液 体培养基中再加入1g琼脂制得。(可用于大肠杆菌的划线分离) 固体培养基可根据需求制成平面或斜面。
培养基:一般 121℃灭菌15min 有葡萄糖:500g/cm2(90℃以上)灭菌30min 有尿素等不能加热的物质:G6玻璃砂漏斗(玻璃砂漏斗用
后需用1mol/L的HCl浸泡,抽滤去酸)
进行操作时,注意瓶口、壁上等不能沾有培养基,否则易发生污染。
.
1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操作步骤
.
12
• 实验器材
.
20
(四)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
三角瓶在37℃,每分钟200转的摇床上振荡培养12h。
.
21
(五)大肠杆菌的划线分离
1、操作步骤 (1)灼烧接种环; (2)接种环冷却后,从在摇床上培养了12h的菌液中蘸取菌液; (3)在近火焰处,用带菌液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大肠杆菌实验总结

大肠杆菌实验总结

分离划线分离:方法简单,但单菌落较难分开。

涂布分离: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一)制备LB培养基(通用的细菌培养基)1、配方:蛋白胨10.0克,牛肉膏5.0g,氯化钠10.0克,水1000ml(配固体培养基再加琼脂20克)2、流程计算称量溶解调pH分装加塞,包扎灭菌倒平板培养基配制(特)培养基应现配现用,每次配置350ml,一次性使用完毕。

1、按下表称取物资配置LB培养基到500ml锥形瓶中:2、用双层铝箔和棉绳对锥形瓶进行封口,摇晃锥形瓶以使各物质迅速、均匀、完全、溶解。

待灭菌。

①分装: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因此在将培养基转移到三角瓶或试管中时必须用___三角漏斗 _。

②加塞:试管用塑料盖或__棉花塞___;三角瓶口用_封口膜__或_6层纱布封口,再用__牛皮纸__或报纸封口。

③包扎:用_牛皮纸__或报纸④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 1)加水: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加水的要求是不触及内胆 _.2)装锅:物品放置的要求__整齐、稳定、留出空隙:加盖: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_排气槽__内。

再以__两两对称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3)加热排气: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4)保温保压:当锅内压力升到1_kg/cm2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15 _min。

5)出锅: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降至_0_时,打开_排气阀__,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否则会因锅内压力较高,打开气阀后造成的压力差可能使容器内的培养基喷溅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甚至使容器爆炸。

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 ℃_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避免引起_污染_。

⑤倒平板、制斜面操作平台:超净台灭菌好的培养基和实验器具置于超净台上打开__紫外线 _和_过滤风,灭菌30min.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__60_ ℃时,将每只培养皿倒入_10~12_ml未凝固的固体培养基,置于_水平_位置上,轻轻晃动使其均匀铺满平皿底部,待凝,使之形成平面。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

大肠杆菌培养步骤方法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细菌,它在实验室中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

下面是大肠杆菌的培养步骤方法,共50条,并展开详细描述:1. 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及试剂,包括琼脂、培养基粉、蔗糖、牛肉膏、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磷酸二氢钾等。

2. 将琼脂及培养基粉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腾,然后灭菌。

3. 将灭菌后的琼脂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固体琼脂。

4. 取出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用无菌吸管从存储容器中取出适量菌液。

5. 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琼脂培养皿表面,待其吸收后轻轻晃动培养皿使其均匀分布。

6.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倒置放入孵化箱中,以37℃恒温孵育。

7.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形成情况,选择合适的菌落进行分离和培养。

8.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有任何异常,如细菌变异、污染等情况。

9. 定期检查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0. 当需要保存大肠杆菌菌株时,可以将单一菌落悬浮在无菌离心管中,并添加10%甘油保藏在-80℃低温库中。

11. 每次操作前要做好无菌操作,以避免外源菌的污染。

12. 大肠杆菌培养时,应严格控制氧气供应,可以选择静态培养或者摇瓶培养。

13. 在摇瓶培养中,要保持培养液的充分通气,防止细菌缺氧而死亡。

14. 对于含氧厌恶的大肠杆菌菌株,可以选择在含葡萄糖并定期通氮气的缺氧箱中进行培养。

15. 大肠杆菌培养皿观察时,可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等特征。

16. 对于选择性培养基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抗生素或者其他选择性物质来筛选感兴趣的菌株。

17. 在进行大肠杆菌培养时,要注意控制培养基的含盐量和碳源,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添加。

18. 可以通过PCR或者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鉴定大肠杆菌的种属和亚种属。

19. 在大肠杆菌的培养中,要注意排放生物危害废弃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0. 大肠杆菌培养时,要做好相关记录,包括菌种信息、培养条件、观察结果等。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大肠杆菌, 培养, 保存一.菌种的保存重组DNA 分子(质粒、噬菌体、粘性质粒)必须导入宿主菌中,通过细菌培养来扩增所需的重组DNA。

通常采用宿主菌是大肠杆菌,根据不同载体需求,选用不同品系大肠杆菌1. 概述:大肠杆菌其它微生物一样,都具有稳定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性,保证微生物本身特征的相对稳定,即无性繁殖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的性状,为菌种保藏提供了有利因此,而变异性,使微生物的性状在繁殖过程中出现某些改变,给菌种保藏带来了困难。

由于存在变异,即菌种常出现所谓的退化,主要指理想性状的丧失,从而导致发育缓慢,存活率和产质量降低等现象,菌种保藏工作就是使菌种的变异降低至最小水平,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优良生产性能、形态特征以及不污染杂菌。

能够长期在研究上应用。

2. 微生物的变异速度,通常情况下,与其新陈代谢速度有关,微生物代谢活力旺盛,它的变异速度快,代谢活动微弱,变异速度就慢。

并且在多次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变的积累。

人们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创造各种条件,使微生物活动处于微弱活动或不活动状态,以减少变异的发生。

3.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低温、干燥、隔绝空气和断绝营养等手段,以达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的代谢强度,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由于菌种的代谢相对静止,生命活动将处休眠状态,从而可以保藏较长时间。

要求保存的菌种在复苏后vf fv 的生活与繁殖能力、不发生形态特征、生理状态及遗传性状的改变外,还不允许污染任何杂菌。

此外,在保存前应确保菌种的单纯性,先分离单菌落后进行鉴定,然后再繁殖保存。

4. 常用的长期保存法有:液体石蜡法、硅胶保存法、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D)等保护剂。

5. 甘油低温保存法(-70℃—-196℃)的特点i.甘油菌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是:在-70℃或液氮中冻存,细菌内的酶活性均己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期保存。

在0℃—-70℃温度范围内,水晶呈针状,极易招致细菌的严重损伤。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 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_和 _,加琼脂后灭菌,制成
本图来自十一学校
二、实验流程 配制培养基
包器材
灭菌
倒平板(或斜面)
接种扩大培养 分离
单菌落培养
接种保存
细菌的分离方法
1.种类: 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划线分离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画线的操 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
2.作用: 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 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实验一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微生物
定义:结构简单、形体微小的单细胞、多细胞或没有 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 生物和某些真菌。
曲霉



草履虫
细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结构组成: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分裂方式:二分裂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 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 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培养基中的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正放培养 皿会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落入培养基的表面并 且扩散,菌落中的细菌也会随水扩散,菌落间相互 影响,很难再分成单菌落,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1.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 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1菌种的保存
菌种的保存通常采用甘油低温保存法
1.1基本原理:在-70℃或液氮中冻存,细菌内的酶活性均己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期保存。

在0℃—-70℃温度范围内,水晶呈针状,极易招致细菌的严重损伤。

用电镜观察,可见细菌的核膜上有大量针尖样小孔。

因此,为了避免0℃—-70℃冰晶的形成和细菌膜两侧离子平衡的破坏,需要加保护剂。

甘油可降低冰点,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菌内水分在冻结前透出细菌外。

贮存在-70℃以下低温中能减少冰晶形成,甘油对细菌无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菌。

1.2使用浓度范围为15%-50%,一般常用30%。

在保存瓶中按1:1加入60%的甘油和菌液,混匀后液氮速冻,然后放入-70度超低温冰箱贮存。

2菌种的复苏
复苏菌种时,用接种环或牙签挑取少许冻结的菌种到平皿上,37℃培养8-12小时即可。

甘油菌从冰箱取出使用时应置于低温或0℃冰浴中,用完尽快放回,接种时挑取表面已融化部分即可,不可全溶,因反复冻融会导致细胞壁破裂。

切记:接种过程中不得使保存瓶中的菌液融化。

3大肠杆菌培养
3.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从形态上分为液体与固体培养基。

根据有无抗生素和其他选择性药物分为普通与选择培养基,常用LB培养基。

3.1.1 LB(Luria-Bertain)液体培养基配制
蛋白胨 1.0%
酵母提取物0.5%
氯化钠 1.0%
称重后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5M NaOH调pH至7.0,高压灭菌20min。

3.1.2含琼脂的固体培养基配制
(1)普通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1.5%琼脂制成,先配液体培养基,然后加入1.5%琼脂,高压灭菌20min,取出后再无菌状态下铺平板
(2)选择性培养基:将消毒好的固体培养基置室温下冷却50℃时加抗生素,摇匀后倒入灭菌皿中厚度2-3mm, 室温固化。

(抗生素用三蒸水溶解后,用无菌滤头过滤到无菌瓶中, 氨苄青霉素终浓度50μl/ml)。

然后4℃保存备用。

3.2 液体细菌培养
3.2.1小量培养:
(1) 取灭菌16 或18mm 口径培养管,加3-5mlLB 培养基,再加50mg/ml 氨苄青霉素3-5ul(宿主菌不加抗生素)
(2) 无菌牙签挑取单菌落,送入培养液中,或取菌液5-10ul,转入培养液中,封好管口
(3) 37℃摇床培养100-200r/min 至生长饱和,约6-12 小时
3.2.2大量培养: 取500ml 培养瓶内装培养基100-200ml,及相应抗生素。

以0.5-1%浓度接种菌液,37 度摇床培养100-200r/min至OD值0.6-0.8。

3.3 固体细菌培养: 用于单一菌落的挑选,转化后抗性菌落的筛选。

方法:采用划痕接种法。

用接种环从菌种中沾取少量菌液,划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