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

合集下载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
化遗产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代代相传,成为陕北地区文化的瑰宝。

以下将介
绍陕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是陕西地方宫廷乐队。

西安鼓乐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一种。

西安鼓乐包括鼓乐队、管弦乐队、舞蹈队、吹奏乐队等多种表演形式,具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西安鼓乐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是中国古典音乐宝库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其歌词和曲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感和思想。

陕北民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闻名,被誉为“陕北人民
的心声”。

3. 西安剪纸
西安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

西安剪纸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图案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剪纸艺术的明
珠”。

4. 甘泉皮影
甘泉皮影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甘泉皮
影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丰富的故事内容而闻名,被誉为“陕北地区的艺术瑰宝”。

陕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这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
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宝
贵的文化遗产,让世人共同欣赏和传承。

陕北十大旅游景点

陕北十大旅游景点

陕北十大旅游景点
陕北的十大旅游景点包括:
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市华阴县,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陕西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帝王陵墓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是中国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市,是纪念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

香炉寺:位于陕西省佳县,因山门、石牌坊、配殿等建筑和香炉峰而得名。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东晋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所建的夏国都城遗址,也称为白城子。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35公里处,是中国古代皇家温泉浴池,环境优美,是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是黄
河上最壮观的瀑布之一。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以上是陕北的十大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背景,值得游客前去一探究竟。

陕北的十大景点

陕北的十大景点

陕北的十大景点
陕北是中国众多旅游胜地中最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区之一。

以下是陕北的十大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文化价值。

1.华山-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登山胜地之一。

它的奇峰峻岭、流水飞瀑、云海日出,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和游客。

2.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一座交织着中国所有历史时期的历史博物馆,包括这些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等领域,将向您展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中国历史。

3.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兵马俑博物馆展示着一座庞大的汉代皇帝陵墓,1965年被公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4.咸阳-咸阳是中国西部最古老而且现存的首都之一,也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地区,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5.延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城市,以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而著名。

6.潼关关中古镇-潼关关中古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文化遗产,是一个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的古老小镇。

7.太白山-太白山曾是中国五岳之一,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具有宏伟的自然美景,而且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8.渭南城墙-渭南城墙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唐代古城墙之一,以
其唐代建筑风格而著名,是一座集防御、文化、历史于一体的古代城
市遗址。

9.红色旅游胜地-陕北是中国革命时期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这里
有着许多中国革命历史的遗迹和博物馆,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革
命纪念馆等。

10.药王山-药王山是陕西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以传说中的神奇
药王而著名。

这里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地方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地方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早在3万多年前,这里就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

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深厚,孕育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和文化现象。

陕北,陕西北部也。

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

镶嵌着延安和榆林两颗耀眼的明珠。

用美国记者斯诺的话来说:“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

”的确,正是陕北的贫瘠和落后,才孕育出陕北人吃苦耐劳的人文品格,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

陕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

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黄帝陵、万里长城、黄土地,在这里神奇地融为一体。

历史上,陕北文化有过几次辉煌。

第一次是轩辕黄帝时期。

黄帝作为人文初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第二次是战国后期至秦朝初期。

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修筑了长城,修筑了直道,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

第三次是东汉时期。

目前在陕北境内出土的大量的东汉墓葬画像石、画像砖,表明陕北的文化和经济在汉代曾经拥有一个发展高峰期。

第四次是明朝末年。

陕北人十有八九投入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写下了中国农民运动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我们不能不说这是陕北文化显示的巨大力量。

第五次当属20世纪。

1935年10月19日,是个不平常的日子。

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刚刚踏上这片土地,便给陕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此,陕北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延安时代。

延安时代,一批批文人通过重重封锁线奔赴延安,“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便是当时大多数文人的心里写照。

文人们来到延安,自由地学习,自由地工作,自由地思想。

这里的天是蓝的,水是甜的,窑洞是冬暖夏凉的,人是纯朴、亲密无间的,相对于国统区来说,犹如天堂一般。

延安成了文学艺术的乐园。

各种文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了。

延安时代,群星灿烂。

作家有丁玲、萧军、欧阳山、茅盾、柳青、高士其、陈明、陈学昭等,诗人有艾青、柯仲平、何其芳、李季、郭小川、严辰、刘御、贺敬之等,音乐家有冼星海、吕骥、贺绿汀、马可、张寒晖等,版画家有古元、力群、彦涵、罗工柳等。

陕北

陕北
陕北
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01 地区简介
03 行政区划 05 方言
目录
02 称号来源 04 历史沿革 06 农业发展
07 工业发展
09 地理文化 011 革命胜地
目录
08 自然景观 010 民俗风情
陕北地区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 所以称作陕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 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 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欧新黔在听取情况汇报后说,延安市在规范石油开采秩序、保护环境和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 作,依法打击和取缔了一些非法开采企业和土炼油,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石油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她同时指出,陕北石油开发还存在着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延安市各有关部门对此也提 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调研组将认真汇总这些建议,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上报国家有关部委进行研究。
地区简介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 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 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市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 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 长市、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塞县抓住今春雨水充沛、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集中时间、 劳力和苗木,对历年来工程实施质量不合格,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低的小班和地块进行了全面弥补完善,退耕还 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发展。完成新造林2.1万亩,补植造林20.4万亩,绿化道路116公里;实施中幼林抚育46 万亩;育苗2132亩。继续推行工程造林机制,认真实施延靖高速公路百里绿色长廊、城区绿化和石油企业义务植 树基地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绿化面积6300亩,栽植各类大苗52万 株。

浅说陕北文化

浅说陕北文化

浅说陕北文化陕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早在3万多年前,这里就已有晚期智人“黄龙人”生息。

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深厚,孕育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和文化现象。

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

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

黄河由府谷县北折向南流,萦回曲折,在东部形成与山西省的天然分界。

境内有无定河、洛河、延河、秀延河、大理河等诸多水系,有桥山、子午岭、雕阴等诸大山脉。

陕北,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区。

在周秦汉唐等朝代,陕北是周京沣镐、秦都咸阳、汉唐长安的屏障;就是在宋金元明等时期,陕北也是军事要冲、边防重地。

历代王朝为了经略陕北这块土地,曾付出了很多代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

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

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

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

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

”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陕北:陕西北部也。

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镶嵌着延安和榆林两颗耀眼的明珠。

用美国记者斯诺的话来说:“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

”的确,正是陕北的贫瘠和落后,才孕育出陕北人吃苦耐劳的人文品格,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

陕北方言

陕北方言

四、 陕北方言的助词
陕北方言的助词在陕北绥德,米脂, 子洲,佳县,清涧,横山等地口语中表达比 拟义的词语,不用北方方言常用的比拟助词 “似的”,“一般”等,而用类似的近代汉 语的“也是的”一类词。
陕北话对应于现代北方方言“似的”有好几个词, 根据语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也是”中的“是”一律读为【shi】,“也是” 中的“也”则有三种语音形式:1.[ia]2.[a]3.合音于前字, 使前字韵母的最后一个音素延长。2.3两种形式是1的弱 化形式:[ia]弱化而失落介音,就成为[a];[a]再进一步 弱化而失去音节身份,就并入前一音节,使之变为长音。 这里不同的读音只是因为说话注意程度,语流速度不同 而发生的弱化语流音变,因而可以互换。下面例句写作 “也是”的,都有这三种语音变体,不一一注明。 1、这娃娃乖得和个猫也是。 2、可疼叻,像蝎子蛰上得也是。 3、肚子胀得和个鼓也是。
(五)是么 用在疑问句末尾。“是”表反问的语气;“么” 表强烈的埋怨、指责语气。含有“为什么 要……”的意思。如: 1、你给他说是么?/ 你为什么要给他说? 2、你不做(打)他是么? 3、你惹那(他)是么?
(六)着么 用在祈使句末尾构成一定的格式。“着”表示希 望、劝阻的语气;“么”表示期望、恳求的语气,并 有强调作用。整个句式含有“等……再……”的 意味,通常用来劝阻别人做某事。如: 1、忙甚(什么)嘞,等我吃哩饭着么! /忙什么呢,等我 吃完饭再……嘛! 2、先不要说,等那(他)回去着么!
五、方言的是非疑问句
(一) 是非问句的分类及由来
陕北方言没有“吗”字是非问 句,但有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特殊问句类型, 我们将其定为正反是非问句,我们探讨该类 问句的特点,分析结尾的“不”,“没”的 语义语用特征,并验证了普通话的“吗”字 一句来源于早期的正反问句的观点。

描写陕北地区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陕北地区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陕北地区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陕北地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着各地游客的目光。

下面是我精心创作的50句描写陕北地区唯美的句子,希望能够带领读者深入体验这片美丽的土地。

1. 晨曦洒在陕北大地上,一缕缕金光抚摸着青山绿水。

2. 山川叠嶂,如画的陕北,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3. 清晨的陕北,细腻的露珠如钻石般闪耀,给大地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美感。

4. 春日里,陕北的田野披上了一层金黄,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礼物。

5.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陕北的草原上,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起来。

6. 秋天来临时,陕北的百姓开始丰收,金黄的稻谷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农耕的成果。

7. 高耸的黄土高原,犹如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8. 春天的陕北,繁花似锦,各种色彩在山间交织出绚丽的画卷。

9. 陕北的泉水,清澈透明,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礼物。

10. 山峦起伏的陕北,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迷宫,触摸着自然的心跳。

11. 遥远的天空,似乎和陕北的大地相融合,给人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

12. 展翅飞翔的雄鹰,在陕北的天空中划过美丽的弧线,彰显着自由的力量。

13. 陕北的村庄,静静地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宛如世外桃源。

14. 黄土高原上的陕北,虽然贫瘠,但富有生命力的绿植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

15. 夜幕降临时,陕北的星空闪烁着点点繁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16. 陕北的风,犹如温柔的拥抱,轻轻吹拂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心灵。

17. 手捧一杯陕北的美酒,尝尽的是这片大地的浓浓情怀。

18. 陕北的小河静静流淌,还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一片碧绿的衬托。

19. 陕北的雨水,温柔地滋润着大地,呵护万物的成长。

20. 夏日的陕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向大地,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斑驳光影。

21. 春风吹过陕北的大地,带来了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香气。

22. 陕北农田里金黄的麦浪,像是一幅浩渺壮丽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 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 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汉高祖 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 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都为翟王,二年翟 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七年(公元前 200年)置西河郡(郡址在内蒙古境内), 领言阴、言阳(神木县秃尾河两岸)和榆 谷(府谷县北河套中)三县。其时定边县 属北地郡马岭县地。
陕北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使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陕西省 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然而,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但没有使 当地百姓迅速脱贫致富,还带 来了陕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 备受摧残的结果。
陕北佳县是陕北整体科技扶 贫中一面鲜亮的旗帜,在陕北 的其他地区,如安塞、志丹、 吴旗等县,在"科技扶贫"工作 的支持下,县市和农村经济得 到了快速的发展,老百姓的生 活逐渐从温饱走向小康。
——学前161吕凡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长江中游,东隔 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 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全省地域南北长、 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由于南北狭长,陕西省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历史、文 化、气候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关中、陕南。其 中陕北的地形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历史上是游牧 民族的领地,语言为汉语的晋语方言,气候为温带半干 旱气候,代表城市是革命圣地延安;关中的地形是渭河 平原和台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历史上是 中国中心文明的发祥地,历朝历代的建都首选,是中国 北方重要的产粮区,语言为汉语的官话方言中原官话片 区,气候为温带半湿润气候,代表城市是十三朝古都西 安;陕南的地形是“两山夹一川”的秦巴山地及其中的 汉水谷地,历史上是汉族发祥地,是中国南方的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