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董明珠的抉择和管理能力

合集下载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董明珠是中国著名企业家,董明珠说是她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该节目不断探讨管理心得和对企业经营的认识与坚持。

观看这个节目,教会了我很多有关于管理和经营的方向和思路。

首先,我认为董明珠把管理看作是一种文化。

在她的眼中,管理不单单是一些硬性规定,而是一种氛围和精神。

她在节目中强调了公司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点。

她让员工们明白了“认真是一种文化”的理念,产生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自我激励的动力。

公司文化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沉淀和培育。

其次,在节目中董明珠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

她认为成功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强势和有理想的领导者,除了激励员工之外,领导者还有义务为公司的未来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领导者必须时刻不放松地关注市场的动态,随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让公司始终处于一个竞争优势的地位。

此外,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她认为创新和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关键,公司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创造行业差异化,实现独特的竞争优势。

同时还需要严格的成本控制来确保企业的长期盈利,因为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最后,董明珠说凸显了团队的重要性。

她认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作支持,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减少风险,提高效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转变工作方法,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转移到团队合作和交流。

通过合作和交流,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优势。

总之,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值得我们学习,她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可以启示我们在管理和经营中取得成功。

不断提高管理素质、强化公司文化、把握市场动态和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需要将资源优化地分配到各个部门,形成高效率的团队。

这样才真正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董明珠说管理》观后感

《董明珠说管理》观后感

《董明珠说管理》观后感《<董明珠说管理>观后感》最近看了《董明珠说管理》,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呐!董明珠,这位商界的女强人,在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魄力。

她所展现出的那种坚定、果断和智慧,让我不禁对管理这个看似枯燥的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节目中,董明珠提到了很多关于管理的实际案例和经验。

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对于员工的严格要求和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

她曾坚决地处理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哪怕这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让我明白了在管理中,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和马虎。

她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也让我深思。

董明珠强调,管理者要有担当,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发号施令的领导,而是深入基层,了解员工需求,与员工共同奋斗的实干家。

这让我想到了我曾经的一段工作经历。

那时候,我在一家小公司工作。

我们的老板,和董明珠比起来,那可真是天壤之别。

他对公司的管理简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

先说工作分配吧,那叫一个随心所欲。

今天让你干这个,明天又让你去弄那个,完全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分工。

搞得我们员工每天都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啥。

而且,他从来不给我们提供任何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就好像我们天生就应该什么都会似的。

记得有一次,公司接了一个重要的项目。

老板在分配任务的时候,就简单地说了几句,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琢磨。

结果,大家因为对任务理解不一致,做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根本没法整合在一起。

这可把客户给气坏了,差点就取消了合作。

再说说对员工的关心吧,那更是几乎没有。

有同事生病了,想请几天假休息,老板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很难看,好像人家请假是犯了多大的罪似的。

还有,公司的福利待遇也差得要命,工资经常拖欠不说,就连基本的办公设备都舍不得更新。

我们用的电脑还是那种老掉牙的,运行速度慢得像蜗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公司的员工流动性特别大。

大家都觉得在这里干没前途,也没什么幸福感。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

董明珠说管理心得体会董明珠是中国家电行业的杰出代表,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

她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业精神,在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她多年的管理实践中,董明珠总结出了一些管理心得体会。

本文将结合董明珠的发言,探讨她在管理方面的独特见解。

1. 不断学习的态度董明珠一直强调重视学习的态度。

她认为,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她说:“管理者要有求知欲,要善于学习,要有新知识新理念的吸收。

”董明珠本人非常注重自我提升,她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持续学习,管理者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的成功做出更多贡献。

2. 善于倾听和沟通董明珠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她认为,有效的沟通是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的基础。

她说:“管理者必须善于与人沟通,要懂得聆听和倾听。

”董明珠重视与员工的互动交流,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她还开设定期的员工座谈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反馈。

通过良好的沟通,董明珠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困难,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3. 着眼长远,讲求实效董明珠在管理中注重着眼长远的发展和实际的效果。

她认为,管理者应该远见卓识,制定并执行长期战略。

她说:“管理者要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不做临时应急。

”董明珠鼓励员工注重细节,提高工作执行力。

她强调结果导向,关注实际业绩和效益。

通过注重长远规划和实际效果,董明珠能够带领企业取得持续的成功。

4. 肯定和激励团队董明珠非常重视团队的作用和价值。

她认为,管理者应该肯定和激励团队成员,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她说:“管理者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董明珠注重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奖励制度和培训计划,激励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5. 勇于改变和创新董明珠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改变和创新。

她认为,管理者应该灵活应对变化,敢于打破陈规,追求创新发展。

“董明珠说管理”有感

“董明珠说管理”有感

看“董明珠说管理”有感
“董明珠说管理” ———说的是管理,讲的是人生。

从这个视频中,我看到了董明珠从外出做业务员、到做经营部部长、到最后成为格力集团董事长的创业史。

其中有几点深深地震撼了我:
第一:董明珠坚强面对失去亲人,依然南下打工,对生活充满无限希望;
第二:在做业务员时工资已经非常高了,但她毅然选择了做经营部部长,说明她对自己有非常好的定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第三:在企业获得非常大的成功后,她不忘回报社会和员工,积极投入环保事业,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成长环境。

因此,无论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必须要有以下的意识:
1、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一定不能被困难所压倒,要有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2、人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要给自己定好位,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有计划地一步步去实现;
3、把现有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站在管理的高度看问题,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个细节做好,工作才算做好了。

同时在工作中可以不断地积累经验和知识,为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白沙埠学习董明珠事迹有感

白沙埠学习董明珠事迹有感

学习董明珠浅谈超市管理学习董姐管理中坚韧坚硬、与众不同的铿锵、爱憎分明的对立,心有感触:一、管理者不可以犯错。

唯有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

管理中如何才能不犯错?董姐名言---“我从来不犯错”让人汗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工作上我至今没有犯过错,我也绝不允许我犯错。

”董明珠说这话的时候再次显露出她的铁娘子铮铮霸气。

工作中难免有错,或者不能十分到位。

为什么董姐敢这样说呢?02年,某企业招标50套一拖四多联机,即一台主机能够带动四台空调。

竞标的企业有美的和海尔,当时格力只能生产一拖二的多联机。

董明珠考虑,不就是在一拖二的主机上多加两台分机吗?对技术满怀信心的她也参与了竞标。

凭借在当地空调行业的占有率,格力顺利接下了这单生意。

但问题马上摆在了董明珠眼前:一个月之内,凭格力当时的技术无法制造一拖四多联机。

为了如约完工,董明珠只得向某日本企业购买了50套多联机,贴上格力的商标交付对方。

如此一来,格力亏损了几十万。

然而,这却让格力在8个月之内,研制出世界先进的一拖四技术。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其实不犯错不是不走弯路。

董姐这样说,显示了自己的光明磊落、自信自豪。

工作中不犯错就是不去违反制度纪律,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判断,就是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力量,就是有问题及时调整的光明磊落,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正道直行。

一块长势旺盛的玉米地怎么容得下杂草?一个永不言败的人如何懂得退缩?一个充满霸气与拼命工作的人怎么会允许自己犯错?不是不犯错,而是不允许自己犯错,不敢犯错误。

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唯有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才能不犯错误。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

同样的,一天不犯错误容易,一辈子不犯错误不容易啊。

说自己从不犯错误,亮出自己让公众监督,这需要何等的气度与豪迈?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坚韧不拔之志!犯错后如何对待错误呢?竞标的失误让董明珠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到日本企业买技术。

董明珠事迹感悟

董明珠事迹感悟

董明珠事迹感悟
董明珠是中国知名企业家,格力电器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她的事迹令人敬佩,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

首先,董明珠的坚持和拼搏精神令人钦佩。

在创立格力电器初期,她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阻力,但她从不轻言放弃。

她坚信自己的理念和产品,不断探索创新,最终将格力电器打造成了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

这种坚持和拼搏精神让我深受鼓舞,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董明珠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很强。

她在带领格力电器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包括推行全员营销、高速增长和差异化战略等。

这些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我意识到,作为领导者,要高效地进行决策和管理,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决策负责,为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此外,董明珠对待品质的追求和用户至上的原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家,她一直坚持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并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

这种注重品质和用户体验的理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也促使格力电器持续增长。

我认识到,无论在什么行业,只有不断追求品质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董明珠的事迹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鼓舞。

她的坚持与拼搏、领导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对品质的追求和用户至上的原则,都成为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参考。

我希望能够像
董明珠一样,勇敢面对困难,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学马云董明珠的管理魄力,五要三狠

学学马云董明珠的管理魄力,五要三狠

学学马云董明珠的管理魄⼒,五要三狠⼀,表达⾃⼰的勇⽓,能够直⾯陈述⼰见,勇于表达⾃⼰意见,尤其是当众表达,我相信这是⼤部分⼈都感觉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你就好像突然在⼈群中暴露了⾃⼰,变成众⽬睽睽之下的焦点,接受⼤家的评论与判断,这对你的个⼈表现和能⼒是⼀个即时的反馈,来的直接和缺少回旋余地。

每当我们遇到那些我们其实并不是⼗分赞成的观点,或者⾄少是我有更好看法时,我们⼤部分⼈都想着多⼀事不如少⼀事,何必要去争辩。

其实,如果你不赞成,⽽因为没有表达了⾃⼰的意见⽽最后只好跟从,你⾃⼰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不只,你的不满情绪会⼀直跟随着你,在以后通过各种途径发泄出来,反⽽会造成更⼤的伤害,最后得不偿失。

⼆,⾯对真相的勇⽓,每个⼈都会犯错误,⼤部分⼈犯了错误的第⼀反应就是掩盖或不说。

其实,很多时候你不说⼤家也知道,这时候,如果你勇于承认错误并且采取⾏动,你的上司,同事或下属的反应会觉得你傻吗?不会吧,正因为⼤部分⼈做不出,当你做出来,你会获得的是信任与佩服,因为你没有掩盖真相的⾏动让⼤家觉得你是诚实有担当和可信赖的。

在公司⾥,你可以拥有的最宝贵财富之⼀就是别⼈对你的信任。

我们这些年已经见过了太多社会公关危机事件,很多都是明明犯了错误却依然迟迟不承认诸多借⼝,结果酿成了更⼤的负⾯连锁反应。

⽽那些⼤公司的召回⾏动⼜真正有⼏个影响了品牌,反⽽增强了品牌价值。

做领导者也⼀样在经营⾃⼰的个⼈品牌,诚信的价值远远⼤于其他品质。

三,勇于⾏动的勇⽓,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领导者平时⼯作中勇于进取,信⼼满满,可⼀旦⾯对表现不佳的下属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尤其是需要当⾯提供负⾯的改进反馈意见时,或者需要采取纪律⾏动时,能拖就拖,能回避就回避。

“我曾经有个⼀个下属,表⾯他做的都很好,你说的他什么都说对,但结果他不承担责任,什么都推给你,这让⼈很难受,但如果换⼈,⼜很敏感。

这是公司重要领导之前招的⼈,如果我把他换下来会让别⼈想:你是不是想搞事啊?但我如果不换掉他,这个事没法弄,他完全不承担责任。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在2014年02月10日的员工学习会上,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董明珠说管理》的演讲视频,通过对《董明珠说管理》演讲视频的观看学习,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对我在公司的工作心态和工作目标都让我更加明确了,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学习心得:1、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和理念。

董明珠总裁在视频的开篇里就提到:“无论如何的进行变革和创新,有一个理念是不能变的,即不能考虑消费者能给我们什么,而要考虑我们能给消费者什么。

”针对这一点王总在随后02月12日公司采购部进行的材料招标会上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当采购部韩克亮向王总汇报此次招标共通知了6家单位时,王总当即提出了批评,并说道“通知6家单位来投标,但我们此次的工程量并不大,可能最多也就需要2家的供货单位,那剩余的几家单位是不是就会白跑一趟,而且他们都是聊城那边的供应商,先不说住宿的费用就是这一来一返在路上的开车,往大了说会增加污染、破坏环境,往小了说会给开车的人和路上的其他人增加出行的安全风险。

”并在随后的招标大会上亲自向前来投标的各家单位代表表示歉意,在投标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点左右的才结束的情况下特意让办公室在绿洲安排了午餐,让大家吃完了再走。

作为一名业务部的员工,我需要经常地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会面对客户提出的种种问题和要求,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真正的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那么可能在我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就无法达到一致,从而无法让客户从内心里对我们的公司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我们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

正如文章《幸福给予》中所说的那样:“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帮助别人搬开脚下的石头,并不是在自找麻烦,更多的时候也恰恰是在给我们自己铺路。

”2、做人做事一定要讲诚信、守规矩。

在视频中,董明珠总裁曾不止一次的提到: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诚信也许会让你损失一些利益,但是会让你得到更多东西。

并举了因为国美的私自降价,导致格力失信于自己的经销商,董明珠总裁直接从国美撤柜,与国美决裂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董明珠的抉择和管理能力
董明珠是一个我比较佩服的人,她的人生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下面从我知道的故事中摘选一部分给大家学习一下。

在2015年,空调市场失速下滑,库存爆仓的格力不得已下调价格,最终营收大跌400多亿,回到千亿以下。

外界开始质疑董明珠的经营能力,称她错误地挑起价格战,2018做到2000亿的目标也是“天方夜谭”。

其实,这一年,格力虽然收入大跌,但市场份额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接近50%,净利润率也由6%升至12.55%,所以他们依然保持了90亿的分红金额。

所以董小姐对股东说“你去看看,哪个企业给你们这么多”,是有底气的。

但格力80%以上的营收都靠空调,也就在这一年,多元化的美的开始大幅领先“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的格力。

此前,董明珠也在努力奔向多元化,从2012年接任朱江洪成为格力电器董事长开始,她就在试图改变格力单一的“空调结构”,但努力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

董明珠最先布局的是智能制造和小家电。

前者因为坚持自主研发,一时难见成效;后者则始终未成气候,对格力营收的贡献就从来没超过2%。

2016年,董明珠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10月18日,珠海国资委以上市公司和所属集团的董事长不能兼任为由,免去了董明珠的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

这意味着,她失去了第一大股东的话语权。

收购银隆搁浅后的“野蛮人”敲门,虽然被监管层及时制止,董明珠估计也吓出了几身冷汗,不然不至于高喊“谁破坏中国制造,谁会成为罪人”。

这一年年底,董明珠感叹朋友都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人少。

总有人,撞到南墙也不会回头,要么毁墙而行,要么守墙而亡。

董明珠就是这样的人,“当你决定正确的时候,即使别人不理解你,也要坚守下去。

你应该敢于用结果告诉他,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直坚信自己不会犯错的董明珠自然要坚守下去。

当被问到是否放弃银隆时,她回答:“决不。

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清洁能源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正是需要支持的时候。


她要放手一搏,赌黎明。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董明珠押上全部身家并举债,还再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等人,以私人投资方式入股银隆,并一路增资,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

也许是她的执着感染了中小股东们,去年初的股东大会上,以98.7%的高票通过了格力与银隆的200亿优先互采协议。

格力的智能家居链着眼的是节能,但缺少一个核心:储能。

银隆刚好有,至少基础不错。

于是董明珠设想,银隆的钛酸锂电池帮助格力打通从创能、储能到家电能源管理等整个系统,同时还可以切入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动力电池中,特斯拉使用的三元锂电池,是日韩的主攻方向;比亚迪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是中美的主攻方向。

董明珠则赌了最冷门的钛酸锂电池,因为它的三个优势:一、使用寿命超长,具备30年循环使用寿命,是其他电池数倍;二、安全性能最高,不起火不爆炸;三、充电速度最快。

已经运营的银隆公交车十分钟即可充好电,其他电池车则需要两到三个小时。

既然是赌,还是大赌,当然就有大风险。

钛酸锂最大的风险点是:能量密度最低。

这意味着它至少目前还不适用于小汽车。

另外,它的成本也是其他电池的两到三倍。

董明珠清楚这两个短板,但她认为这可以改变,一旦改变,还将是改变世界的改变。

“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把储能完全垄断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创新的最好时候。


董明珠不仅给银隆带去了资金,还有资源和品牌。

银隆迅速蹿红,在董明珠的四处奔波和站台助威中,它的扩张速度也令人咋舌。

不到一年时间,它就在南京、洛阳、兰州等地要投资建设7个新能源产业园,总资金需求800亿。

虽然是分阶段投入,也不是银隆一家出资,但还是有点冒进。

前段时间,银隆同时被曝拖欠货款逾12亿元、河北工厂涉嫌骗取新能源补贴,一时风声鹤唳,甚至有人将它比作乐视,将创始人魏银仓比照贾跃亭,将董明珠比照孙宏斌。

对这些问题,银隆方面给与了否定性的澄清。

对于打横幅讨债的供应商,银隆称其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缺失,目前双方正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纠纷。

也就是你们说的问题不存在,但我们的确有问题。

问题来自管理,甚至文化的磨合。

据澎湃报道,格力系管理团队目前已全面进驻银隆,并以雷霆手段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冲击。

“一辆电动大巴车整车能找出数千个质量问题,用格力造空调的标准来要求客车。

”一位供应链管理者说。

而且,银隆还要求供应商重新签订质保协议,预留质量保证金,“他们比一些合资主机厂都强势”。

魏银仓也曾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董明珠的到来,让银隆真正领会到了格力对完美的追求,也让上万员工都感受到了压力。

魏银仓说,他懂而且欣赏董明珠的严苛,但希望董明珠给他一点时间。

“这个时间不能给,现在必须是奔跑。

不睡觉不吃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细节管理上,一定要有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标准以及检测手段。

”则是董明珠对他面对面的回应。

当主持人问魏银仓,要把从前的走路变成跑步甚至冲刺,能胜任得了吗?魏银仓回答:“尽力而为。

”一旁的董明珠再次毫不留情:“什么叫尽力而为?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必须胜任。

除非你不在其位。

在其位,谋其政,你一定要用极致的眼光来要求你的队伍。

这没有什么尽力而为的事情。


当别人质疑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时,魏银仓也曾拍案慷慨陈词,但在董明珠面前,他只能尴尬地一笑了之。

如今,魏银仓已辞任董事长。

虽然他回应是因为身体原因,但是真实原因各有猜测。

通过以上的讲述,可以看出几点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第一,当某类产品市场出现饱和时,董明珠是怎么考虑的?她考虑的是降低销售价格去抢占市场份额,当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只有扩大市场份额,也就是所谓的以量取胜,薄利多销的手段来提高利润。

第二,市场饱和并不是市场上产品没人要,而是现在的物质生活提高,居民需求也在提高,智能化和专业性要求更高,所以自主创新是董明珠必须的选择,而为了这一选择,董明珠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也是越来越高,2012年至2017年,格力累计申请专利32178项,是过去21年总和的6.7倍。

2016、2017连续两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中国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格力的发明申请量、发明授权量均进入全国前十,稳居家电行业第一,所以才有了格力的宣传语: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第三,多元化发展,多条腿走路。

董明珠坚持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而且对篮子的选择也有很高的标准,这就促使她选中了银隆,银隆的产品既是高效节能,也是用途广泛,对于实力雄厚且眼光独到的董明珠而已,这是一个值得赌上全部身家的选择。

第四,管理的专业化和细致化,董明珠进驻银隆后,对银隆的产品和管理提高了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增加了时效性,显示了董明珠做事的雷厉风行,这也是对执行力的高要求。

第五,在其位谋其政,管理需要的是极致的眼光,完美的要求,需要对工作的积极推进,不能畏惧困难,也不能畏首畏尾,在现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代,只要技术突破慢一步,市场就会被迅速蚕食。

所以时不我待,必须抓住时机,永远跑在别人前边你才能活的更长久。

至于董明珠的其他故事,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在此我就不一一解读了,希望以上的故事和我的总结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靳利超
2018.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