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台湾文学(五)台湾现代派小说 PPT
合集下载
现代台湾文学导读―散文中的地域风情PPT课件

7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接著作者談起「大姑陷」怎麼變成「大嵙崁」又怎 麼改為「大溪」。一個名字,一種政權。
離開昔日的「大姑陷」河岸,那條如今已淤積幾近 消失的大嵙崁溪上游,記憶著泰雅族人血淚斑斑的 歷史,被驅趕到離大嵙崁溪很遠的觀音、復興、巴 陵的族群,一如台灣島嶼各族的原住民同樣的困擾 --年輕的族人到平地漢人的社會討生活,老人與 小孩留在山上的家園,循環依序,一如山風雲影下 難掩的孤零。
現代台灣文學 導讀
散文中的地域風情
1
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作者:林文義
林文義,1953年生於台北大龍峒,國立台灣藝術專 科學校廣電科畢業,曾任書評書目出版社、《文學 家》雜誌總編輯,《自立晚報》本土副刊主編,綠 色和平電台、民視〈福爾摩沙〉八大〈台灣風情〉 等節目主持人。十八歲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 畫知名於文壇,曾以漫畫描繪台灣四百年簡史,集 為《唐山渡海》。近年更致力於小說及新詩創作。 出版有散文集《記憶的河流》、《母親的河 ── 淡水河記事》等合計二十餘種。
8
從大姑陷到大溪
寫大溪老街的沒落。 坍落敗壞的西洋雜大正式建築,剝落的白瓷磚外牆
以及精緻的雕飾;漢英文字還清楚的鐫刻著「建成 商行」四字,大溪老街實在很寂寥。
建成商行,富商簡阿牛的住所 走一趟大溪老街,除了美食 ,用文化之旅的方式。
9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循著這條狹窄卻筆直的老街試圖走向河岸,如果時 光倒流百年,應該看到的,不就是郭雪湖筆下,彩 麗的大帆船。
5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我們並不是世居觀音鄉的人,我們的家園原來 就在大嵙崁溪上游,還沒有建築水庫的從前,鱒魚 可以從角板山直下大嵙崁到淡水河,水庫的完成把 一切都阻隔了,甚至於日據時代所遺留的魚梯,整 個家園都滅絕,就在集水區深達數百公尺的水 底……。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接著作者談起「大姑陷」怎麼變成「大嵙崁」又怎 麼改為「大溪」。一個名字,一種政權。
離開昔日的「大姑陷」河岸,那條如今已淤積幾近 消失的大嵙崁溪上游,記憶著泰雅族人血淚斑斑的 歷史,被驅趕到離大嵙崁溪很遠的觀音、復興、巴 陵的族群,一如台灣島嶼各族的原住民同樣的困擾 --年輕的族人到平地漢人的社會討生活,老人與 小孩留在山上的家園,循環依序,一如山風雲影下 難掩的孤零。
現代台灣文學 導讀
散文中的地域風情
1
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作者:林文義
林文義,1953年生於台北大龍峒,國立台灣藝術專 科學校廣電科畢業,曾任書評書目出版社、《文學 家》雜誌總編輯,《自立晚報》本土副刊主編,綠 色和平電台、民視〈福爾摩沙〉八大〈台灣風情〉 等節目主持人。十八歲開始文學創作,以散文、漫 畫知名於文壇,曾以漫畫描繪台灣四百年簡史,集 為《唐山渡海》。近年更致力於小說及新詩創作。 出版有散文集《記憶的河流》、《母親的河 ── 淡水河記事》等合計二十餘種。
8
從大姑陷到大溪
寫大溪老街的沒落。 坍落敗壞的西洋雜大正式建築,剝落的白瓷磚外牆
以及精緻的雕飾;漢英文字還清楚的鐫刻著「建成 商行」四字,大溪老街實在很寂寥。
建成商行,富商簡阿牛的住所 走一趟大溪老街,除了美食 ,用文化之旅的方式。
9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循著這條狹窄卻筆直的老街試圖走向河岸,如果時 光倒流百年,應該看到的,不就是郭雪湖筆下,彩 麗的大帆船。
5
本文-林文義〈記得大嵙崁〉
--我們並不是世居觀音鄉的人,我們的家園原來 就在大嵙崁溪上游,還沒有建築水庫的從前,鱒魚 可以從角板山直下大嵙崁到淡水河,水庫的完成把 一切都阻隔了,甚至於日據時代所遺留的魚梯,整 個家園都滅絕,就在集水區深達數百公尺的水 底……。
第五章 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台湾文学教学课件

第二次浪潮: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和兴盛。 1956年9月,台大外文系的夏济安教授领衔和本系一 些师生一起创办了《文学杂志》。引导了白先勇、欧阳 子、陈若曦、王文兴、丛苏、叶维廉等一批以台大外文系 为主的青年人步入了文坛。随后, 这批文学青年自发组 成“现代文学社”,并在1960年 3月,以白先勇为主编, 《现代文学》杂志创刊。
植,而非纵的继承。”
#
白先勇:“现代主义是对西方十九世纪的工业文明以 及 兴起的中产阶级庸俗价值的一个大反动,因此其叛逆性特 强;又因经过两次大战,战争瓦解了西方社会的传统价 值,动摇了西方对人类、人生的信仰及信心,因此西方现 代主义的作品中对人类文明总持着悲观及怀疑态度。事实 上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所经历的战争及革命的破坏,比起西 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的传统社会及传统价值更遭到 空前的毁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文化危机跟西方人的 可谓旗鼓相当。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叛逆的声音、哀伤的 调子,是十分能够打动我们那一群成长于战后而正在求新 望变彷徨摸索的青年学生的”。
加中国小说的身份,总之,我们得靠自己的努力。”“我们有感于
旧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足于表现我们作为现代人的艺术情感。所
以,我们决定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我们可能失
败,但不要紧,因为继我们而来的文艺工作者可能会因我们的失败
的教训而成功。胡适先生当初倡导白话文和新诗,我们无理由要求
胡适先生所写的一定是最好的白话文和新诗。胡先生在中国文化史
上灿烂的一笔是他‘先驱者’的历史价值。同样,我们希望我们的
试验和努力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尊重传统,但我们不必模仿
传统或激烈地废除传统,不过为了需要,我们可以做一些‘破坏的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始作诵者现代派诗人纪弦在他
Get清风第七讲 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与代表作家港台文学专题讲座 教学课件

2、现代派小说的发端
台湾现代派文学发端于诗歌领域。 1953年诗人纪弦创办了?现代诗?杂志,到了五 十年代中期,在?现代诗?的根底上成立了?现代诗 社?,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派阵容, 现代主义的浪潮不久就从诗坛扩大到文学的其 他领域,受影响最大的是小说。对现代派小说的产 生和开展起作用的是?文学杂志?、?现代文学?、? 笔汇?、?文星?、?皇冠?、?小说新潮?、?中外文学? 等刊物,其中?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的作用尤为 重要。
第七讲 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与代表作家港台文学专题讲座 小说创作在台湾文学史中的 地位,掌握代表作家们的创作成就与特色。
五十年代,台湾当局在思想上采取钳制政策, 禁止五四以来大陆的进步文学作品进入台湾。这就 割断了青年一代继承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而“反 共、抗俄、复国〞的“战斗文艺〞却笼罩整个台湾 文坛。
另外,?现代文学?还刊登了一些现代试验性作 品,如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丛甦的?盲猎?、欧阳 子的?秋叶?、王文兴的?黑衣?、?寒流?、七等生的? 我爱黑眼珠?、张系国的?香蕉船?等。同时,?现代 文学?对台湾乡土文学的小说也并不拒于门外。
?现代文学?使现代派小说获得较大的开展,成 为六十年代的小说主潮,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作 家,他们先后成为台湾文坛的重要作家或文学理论 家。
?文学杂志?除了重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介 绍外,更倾向于现代主义的传播于试验,表现出明显 的现代主义色彩。
它曾大量刊登西方现代派作品,广泛介绍西方现 代派作家,竭力推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为现代 主义“试验性作品〞提供发表的园地,培养了一批以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生为主的现代派小说作者群。
夏济安教授的原宗旨虽然未能实现,但?文学 杂志?却为台湾现代派文学的兴起、为现代派小说的 成长创造了条件,活泼了台湾沉闷的文学创作,同 时对那些毫无文学价值的反共政治文学、色情庸俗 文学也给予了有力的冲击。
台湾文学第五节

三 现代派小说 (一)现代派小说的崛起
《现代文学》是台湾小说现代派的大本 现代文学》 其主要贡献之一是为文坛造就了白先勇、 营。其主要贡献之一是为文坛造就了白先勇、 陈映真、黄春明、陈若曦、王拓、欧阳子、 陈映真、黄春明、陈若曦、王拓、欧阳子、 王文兴、王祯和、於梨华、七等生、 王文兴、王祯和、於梨华、七等生、丛 、水 施叔青、李昂等一大批作家。 晶、施叔青、李昂等一大批作家。
受西方浪漫派的启发; 受西方浪漫派的启发; 二是西化实验时期(1958二是西化实验时期(1958• 1960),1958年余光中赴美学习美 ),1958 1960),1958年余光中赴美学习美 国文学和现代绘画史, 国文学和现代绘画史,受到西方文 学艺术的影响, 学艺术的影响,并卷入当时台湾现 代诗的潮流; 代诗的潮流; 三是反对西化提倡古典主义时 1961-1964), ),他与全盘西化论 期(1961-1964),他与全盘西化论 者曾有激烈论争, 者曾有激烈论争,逐渐回归中国古 典诗歌的传统; 典诗歌的传统; 四是民主写实时期(1965年至 四是民主写实时期(1965年至 ),以 在冷战的年代》 今),以《在冷战的年代》、《白 玉苦瓜》 与永恒拔河》 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诗为 代表。 代表。
(1974年 (1974年) 似醒似睡,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 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 日磨月磋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创作特点1港台文学专题讲座 教学课件

自《芝加哥之死》以后,白先勇后期的小说创 作逐渐成熟,《台北人》标志着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白先勇的创作从中国传统文学起步,中间“西 化”,后又回复传统,并能娴熟地融铸中西文化, 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创作风格,也因此奠定了他在 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2、白先勇小说创作成就与特色
(1)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白先勇的小说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描写国民党官僚的晚年生活的没落和资产 阶级的兴起,揭露台湾上流社会种种丑陋的内幕, 如《国葬》、《梁父吟》、《思旧赋》、《游园惊 梦》、《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等;二是描写台湾下层人民生活的,如《孤恋花》 等;三是描写乡愁的,如《花荣桥记》、《芝加哥 之死》、《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等。
从存在主义去理解作品,便可以解决我们从伦 理角度难以理解的问题。
李龙第想:“我必须选择,在现况中选择,我 必须负起我做人的责任,我不是挂名来这个世界获 利益的,我需负起一件使我感到存在的荣耀之责 任。”他因依靠妻子生活而觉得自己责任的缺失, “在现况中选择”使得他实现了自己存在的自由和 责任,而对岸的妻子在他看来是隔着一条鸿沟的理 想。作者曾说:“我个人认为‘抉择’是那篇正文 更为恰当的主题……也许可以目为‘存在’。”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白先勇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台湾大学。但是 因为他热爱水利,想在长江三峡建立一个大型的水 利工程,于是他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水利工程。 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61年毕业。1963年 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作研究, 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 分校任教,讲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小说通过钱夫人的命运 和爱情悲剧,表现了人性和理性的冲突,揭露了封 建观念和金钱物质对人性和爱情的扼杀。
台湾文学概况PPT课件

11
二、台湾文学特色
1、民族性
2、本土性
3、融合性
12
第二节 台湾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从“五四”至抗战胜利,称为日据时代的文
学 二、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至今称
为光复以后的文学。
13
一、台湾日据时代文学又可分为: (1)20年代摇篮时期 (2)30年代成熟时期 (3)抗战爆发后的低潮时期
示等手法。
37
钟理和(1915-1960)
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原籍广东梅州, 世居台湾高雄市屏东。只读过小学,18岁起在父 亲办的农场当助手。不久与农场女工钟台妹恋爱。 因当地风俗不准同姓结婚,钟理和即于1934年离 家出走,到沈阳学驾驶,两年后将钟台妹接到沈 阳结婚。1941年,迁居北平,并开始学习创作。 1945年在北平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夹竹桃》。 1946年举家迁回台湾。当过教员,患肺病疗养3年, 家庭经济日趋恶化,长子营养不良跌成残废,次 子在贫病中夭折。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18
2010年末,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首次在大 陆结集出版,浦一出版即一片叫好。白越 来越多地被大陆观众所熟知。他是台湾当 代高产的作家,从《寂寞的十七岁》到 《台北人》、《纽约客》,他塑造了一个 又一个性格鲜明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 物。由于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 版《牡丹亭》的制作人,其人其书一时成 为媒体追捧的热点。
14
二、光复后的文学大致可分为:
1、50年代的反共怀乡文学 2、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 3、70年代的乡土文学 4、80年代以后的多元文学时期
15
成就: 1、强大的作家队伍 2、一批好的作品 3、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方法比
较多样。
二、台湾文学特色
1、民族性
2、本土性
3、融合性
12
第二节 台湾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从“五四”至抗战胜利,称为日据时代的文
学 二、从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至今称
为光复以后的文学。
13
一、台湾日据时代文学又可分为: (1)20年代摇篮时期 (2)30年代成熟时期 (3)抗战爆发后的低潮时期
示等手法。
37
钟理和(1915-1960)
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原籍广东梅州, 世居台湾高雄市屏东。只读过小学,18岁起在父 亲办的农场当助手。不久与农场女工钟台妹恋爱。 因当地风俗不准同姓结婚,钟理和即于1934年离 家出走,到沈阳学驾驶,两年后将钟台妹接到沈 阳结婚。1941年,迁居北平,并开始学习创作。 1945年在北平出版了中篇小说集《夹竹桃》。 1946年举家迁回台湾。当过教员,患肺病疗养3年, 家庭经济日趋恶化,长子营养不良跌成残废,次 子在贫病中夭折。但他仍然坚持创作。
18
2010年末,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首次在大 陆结集出版,浦一出版即一片叫好。白越 来越多地被大陆观众所熟知。他是台湾当 代高产的作家,从《寂寞的十七岁》到 《台北人》、《纽约客》,他塑造了一个 又一个性格鲜明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人 物。由于他致力于昆曲的推广,担任青春 版《牡丹亭》的制作人,其人其书一时成 为媒体追捧的热点。
14
二、光复后的文学大致可分为:
1、50年代的反共怀乡文学 2、6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 3、70年代的乡土文学 4、80年代以后的多元文学时期
15
成就: 1、强大的作家队伍 2、一批好的作品 3、题材、体裁、风格、流派、创作方法比
较多样。
第一章台湾文学(五)台湾现代派小说 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但是因为他热爱水利,想在长江三峡建立一个大 型的水利工程,于是他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水利 工程。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61年毕业。 1963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 作研究,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 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讲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
❖ 白先勇常常在小说中借用古诗词入文,增添了小 说的传统韵味,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 (4)语言特色
❖ 白先勇的小说语言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一方面 来自方言的魅力,经过他自己的创造,使得他的小说语言 “揉和文言与白话”,有一种明快、优雅、流利的语言风 格。
❖ 小说语言中潜隐着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经历和美学情趣。 动荡年代的生活经历在他的个性气质和审美情趣方面打下 了烙印,创作时便化为笔下的“言语”。沪腔儿、川味儿、 台湾方言等的介入,都使得小说避免了沉闷与单调,丰富 了小说多彩的品质。
❖ (2)人物形象塑造
❖ 白先勇小说成功地塑造出“最后的贵族”的人物 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填补了空白。
❖ 他继承了《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又恰当地 运用西方文学中的意识流、象征等手法来塑造人 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如尹雪艳的肖像 描写表达出人物冷艳逼人的个性特征;《游园惊 梦》中四个贵妇人的肖像描写,赖夫人“高傲”、 窦夫人“吟贵”、蒋碧月“放荡”、钱夫人“伤 感”,恰切地显示出她们的身份、地位、个性与 风格特征,将人物性格和命运变化鲜明生动地展 现出来了。
❖ 余光中对白先勇小说特点的阐述与评价:“白先勇 的小说……在主题上可以说为当代台湾中上层社会 塑下了多面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中国古典小说 和西洋小说于一炉。……小说家白先勇是现代中国 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最具历史感。……出身 外文系,复由留学生变成旅美学人的白先勇,竟是 不折不扣的一位中国作家。”
第一章台湾文学(四)台湾乡土小说(下)

❖ C、反省时期
❖ 1966年至1975年,陈映真开始对自己、对当时流 行的思潮进行反思与批判。
❖ 由于突然入狱,7年的铁窗生活,促成了他创作 思想的转变,他后来写了《试论陈映真》剖析了 自己的创作经历。通过乡土文学的论战,他的思 想深度均超过了前两期。出狱后写的《永恒的大 地》、《缪一个日午》、《贺大哥》、《夜行货 车》、《华盛顿大楼》等系列小说,以及《上班 族的一日》、《云》、《万商帝君》等都充分体 现了他的创作新理念——弘扬民族文化。
第二节 标准的乡土作家 ——黄春明
一、黄春明创作概述 1、作家介绍
❖ 黄春明(1939-)台湾宜兰县人,台湾当代文 坛公认的“标准乡土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
❖ 黄春明珍视并拥抱小人物的生活,擅长写“受 屈辱的一群”人的悲苦和奋斗,为“无告的人”代 言,告诫人们不要“以忘恩负义的心态来轻视孕育 你供给你乳汁与蜜的土地和人民”。他对小人物的 同情缘于初中时的一段经历。生活的困窘使得他养 成了不屈不挠的倔强的性格,为此他挨过家人、伙 伴、甚至于老师的打骂,这些都成为以后的创作素 材。
❖ 《小林来台北》对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进行尖锐 的批判。《素兰要出嫁》揭示了造成不幸遭遇的 社会背景。《香格里拉》写寡妇阿缎是台湾城市 资本主义吞噬偏远农村而产生畸形土壤的受害者 和牺牲品。在《玫瑰玫瑰我爱你》中,作者将那 些见利忘义、不惜拿自己同胞姐妹的身体向以台 湾岛为度假基地的侵越美军来换取硬通货、而一 夜成为暴发户的败类,推向了民族审判台,把作 者鲜明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情感袒露给了读者。
❖ 1968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拟赴美 参加写作研究,行前,被台湾当局以“阅读毛泽东、鲁迅 著作”与“涉嫌叛乱”的罪名逮捕。1975年获释。7年中, 他在政治犯监狱备受磨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芝加哥之死》以后,白先勇后期的小说创作逐渐成熟, 《台北人》标志着他创作的一个高峰。
❖ 白先勇的创作从中国传统文学起步,中间“西化”,后又 回复传统,并能娴熟地融铸中西文化,形成自己独特鲜明 的创作风格,也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2、白先勇小说创作成就与特色
❖ (1)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 《文学杂志》除了重视对中国古典文 学的研究和介绍外,更倾向于现代主 义的传播于试验,表现出明显的现代 主义色彩。
❖ 它曾大量刊登西方现代派作品,广泛 介绍西方现代派作家,极力推崇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为现代主义“试 验性作品”提供发表的园地,培养了 一批以台湾大学外文系学生为主的现 代派小说作者群。
❖ 白先勇曾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伤怀的追掉, 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的人世沧桑 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好了歌’ 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
❖ “台北我是最熟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 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 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 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于中 国的记忆的总合,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
(包括十四个短篇: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岁除/金大班的 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梁父吟/孤恋花 /花桥荣记/秋思/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游园惊梦/冬夜/ 国葬)最具代表性,成为台湾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 白先勇的创作以1964年在美国创作的《芝加哥之死》为界, 分前期和后期。
❖ 其前期创作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很大,有浓重的个人 色彩和主观幻想成分;作品中人物多是畸形的、病态的, 热衷于性爱冲突和同性恋;艺术上尚不成熟。代表作有 《金大奶奶》和《玉卿嫂》。
❖ 总的来说,白先勇的小说创作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 涵,传达出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无常感。
❖ 白先勇的小说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 一是描写国民党官僚的晚年生活的没落和资产 阶级的兴起,揭露台湾上流社会种种丑陋的内幕, 如《国葬》、《梁父吟》、《思旧赋》、《游园惊 梦》、《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等;二是描写台湾下层人民生活的,如《孤恋花》 等;三是描写乡愁,特别是“文化乡愁”,如《花 荣桥记》、《芝加哥之死》、《那片血一般红的杜 鹃花》等。
❖ 五十年代,台湾当局在政治上虽然施行高压政策, 但在经济上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措施。到六十年代中 期,台湾的经济结构由保守封闭的农业经济转化为 开放的资本主义经济。随之,西方的各种文化、文 艺思潮也进入到台湾。
❖ 美籍台湾文学评论家李欧梵对这个时期的 社会、文化背景作过这样的论述:“‘国 民’政府是根据一种政治神话——他们将 ‘收复大陆’——进行统治的。国民党政 府全面树立权威的手腕,不是使人悚惧无 言,就是进一步导致人们政治上的淡 漠……无论是从大陆来的还是台湾本地的 作家,都逐渐内向起来,沉浸于个人感觉 的下意识的和梦幻的世界之中。”
一、白先勇现代派小说创作
1、白先勇现代派小说创作概述
❖ “现代文学社”的成员是一批富有生机、壮志的年轻 大学生,他们以创建和实验现代派文学为使命,向 台湾文坛拓荒挺进。
❖ 他们的创刊宗旨是: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近代艺 术学派与潮流,批评思想,并尽可能选择其代表作 品;试验、摸索,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表现 作为现代人的艺术感情;用试验和努力得到历史的 承认;尊重传统,但不模仿传统或激烈地废除传统, 不过为了需要,可以做一些“破坏的建设工作”。
❖ (2)创作概述
❖
白先勇被台湾文学史评论家夏志清称为是“当今文坛留下
几篇值得后世诵读的作品”的重要作家。
❖ 他自1958年发表处女作《金大奶奶》开始,现已出版短篇小说 集《寂寞的17岁》、《谪仙记》、《纽约客》、《台北人》、 《游园惊梦》、《孤恋花》、《骨灰》等,长篇小说《孽子》、 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指》等。其中《台北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但是因为他热爱水利,想在长江三峡建立一个大 型的水利工程,于是他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水利 工程。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61年毕业。 1963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 作研究,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 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讲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
台湾现代派小说创作与代表作家
❖ 重点 ❖ 正确理解现代派小说创作在台湾文学史中的
地位,掌握代表作家们的创作成就与特色 ❖ 第一节 现代派小说创作概况
❖ 一、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历史发展 1、历史文化背景
❖ 台湾现代派文学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 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于五十年代初,兴于五 十年代末,盛于六十年代。
❖ 2、现代派小说的发端 ❖ 台湾现代派文学发端于诗歌领域。 ❖ 1953年诗人纪弦创办了《现代诗》杂志,到了五十年代
中期,在《现代诗》的基础上成立了《现代诗社》,从 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派阵容,
❖ 现代主义的浪潮不久就从诗坛扩大到文学的其他领域, 受影响最大的是小说。对现代派小说的产生和发展起作 用的是《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笔汇》、《文 星》、《皇冠》、《小说新潮》、《中外文学》等刊物, 其中《文学杂志》、《现代文学》的作用尤为重要。
No Image
白先勇(1937——)
一、白先勇现代派小说创作
1、白先勇现代派小说创作概述
❖ (1)作家介绍 ❖ 白先勇(1937年父亲白崇禧是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马佩璋出身 于广西富商家庭。他的童年经历中日战争、国共内战,先后迁徙流 亡于桂林、重庆、南京、上海、香港等地。1948年到香港上小学, 1952年去台湾上中学,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台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