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熔炼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广泛应用于金属制造、化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编写一份熔炼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熔炼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结构,并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熔炼前准备工作1.1 确定熔炼材料:根据生产需求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等。
1.2 设计熔炼方案:根据熔炼材料的性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熔炼方案,包括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等。
1.3 准备熔炼设备:确保熔炼设备完好无损,包括熔炼炉、熔炼罐等,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二、熔炼操作步骤2.1 加热熔炼设备:根据熔炼方案,逐步加热熔炼设备,将炉温升至设定温度。
2.2 加入熔炼材料:将预先准备好的熔炼材料逐步加入熔炼设备中,确保加入的量和顺序符合熔炼方案。
2.3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根据熔炼方案,控制熔炼设备的温度和熔炼时间,确保熔炼材料充分熔化和混合。
三、熔炼过程控制3.1 监测温度和压力:在熔炼过程中,定期监测熔炼设备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2 调整熔炼参数:根据温度和压力的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熔炼参数,确保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3 处理异常情况:一旦发现熔炼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压力异常升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熔炼后处理工作4.1 倒出熔炼材料:根据熔炼方案,将熔炼完成的材料倒出,并进行必要的冷却处理。
4.2 过滤和清洁:对熔炼后的材料进行过滤和清洁,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确保产品质量。
4.3 检测和分析:对熔炼后的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分析,包括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熔炼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等。
5.2 防火安全措施:在熔炼作业现场,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性。
5.3 废气处理:对于产生的废气,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压铸镁合金熔炼作业指导书

序号重要度1一一级回炉料1.1B 二级回炉料1.2B 1.3A炉料名称重量预热温度180℃~250℃二镁锭<7kg/块 涂料名称浇勺涂料镁锭<5kg/件涂料厚度1㎜~1.5㎜610℃0.1%~0.2%650℃炉内精炼反应时间5min~10min 加料方案230℃~290℃5min~10min 700℃炉内氮气压力>0.4Mpa 650℃保护气压力>0.04Mpa650±10℃630℃~700℃2.4A 2.5A 2.6A 2.7A2.8B 三3.1A 3.2B 3.3B1次/班5100%41次/周3100%2频次保护气体氮气辅料名称会 签处数签字一级回炉料一车(100kg)加料方案AAA 加料:按分别加入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的顺序进行加料;根据现场炉料情况,选择下面所列配料方案进行加料;料斗车装满炉料后进行称量,一次称量后,后续加料可根据料斗车装料情况按经验加料;炉料检查:加料前检查镁锭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选出、单独摆放整齐并打捆后退回库房;对回炉料进行检查,将回炉料中的杂物选出,严禁将含铁杂物混入镁料中投炉。
二级回炉料镁锭一炉(500kg)序号方案1目视方案2控制要求炉前镁锭每捆镁锭表面应清晰地标明合金牌号或代号、炉号;表面整洁,不允许有霉斑、油污、水渍、熔渣及外来夹杂物。
质量检查项目一车(80kg)一车 (200kg)标 准 化批 准日期2.12.22.31更改文件号编 制校 对审 核回炉料回炉料不得含有氧化杂物。
目视检查方法100%炉前分析符合材料的成分要求光谱分析仪镁液含氢量≤0.25ml/100mg测氢仪检测按《高频熔解炉维护保养规程》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清洁整理熔炼设备、工具和生产现场,按现场5S管理要求将工具定置摆放。
镁液温度达到生产温度时,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镁水不能溅到地面上。
二次精炼除气:按2.3条处理后,按工艺要求进行二次精炼除气(针对质量工程部和保全工艺部出通知要求的产品)。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熔炼作业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原料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性能。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熔炼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熔炼作业。
二、材料准备1. 原料: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金属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辅助材料:根据需要,准备熔炼过程中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熔剂、保护气体等。
三、设备准备1. 熔炼炉:确保熔炼炉的设备完好,温度控制准确,炉膛清洁。
2. 熔炼工具:准备好所需的熔炼工具,如铲子、夹具等。
四、操作步骤1. 清洁炉膛:在熔炼前,先清洁炉膛,确保没有杂质和残留物。
2. 加入原料:根据熔炼配方,将准备好的金属原料加入炉膛中。
3. 加入熔剂:根据需要,将熔剂加入炉膛中,用于促进熔化和除杂。
4. 加热炉膛:启动熔炼炉,将炉膛加热至所需温度,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均匀性。
5. 熔炼过程:当炉膛达到所需温度后,开始熔炼过程。
根据熔炼配方和工艺要求,控制熔炼时间和温度。
6. 浇注:当金属彻底熔化后,根据需要,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或者其他容器中,进行浇注。
7. 冷却:待金属冷却至适当温度后,进行冷却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
8. 清理炉膛:熔炼结束后,清理炉膛,清除残留物和杂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2. 严禁在熔炼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3. 注意熔炼炉的温度,避免烫伤。
4. 严禁将湿物品投入炉中,以免引起爆炸。
5. 在熔炼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六、质量控制1. 在熔炼前,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在熔炼过程中,定期取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保熔炼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3. 对熔炼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
七、故障处理1. 熔炼过程中,如发现温度异常、炉膛漏气等故障情况,应即将住手操作,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熔炼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环境1. 熔炼设备:熔炼炉、熔炼罐等。
2. 熔炼材料:金属、合金等。
3. 作业场所: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区域清洁整齐。
三、作业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熔炼设备完好无损,炉体、炉底、炉盖等部位无渗漏。
2. 准备熔炼材料:按照配比准确称量所需的金属、合金等材料。
3. 准备熔炼辅助工具:包括铲子、铁夹等,确保工具干净、无杂质。
四、作业步骤1. 安全措施a.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防火服等。
b.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烟尘积聚。
c. 禁止在作业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
d. 熔炼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2. 加热炉体a. 打开熔炼炉的电源,调整温度控制器至所需温度。
b. 等待炉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关闭加热器。
3. 加入熔炼材料a. 将预先准备好的金属、合金等材料逐一加入炉内。
b. 注意控制加入速度,避免溅射和喷溅。
4. 搅拌熔融材料a. 使用铁夹等工具,搅拌炉内的熔融材料,确保均匀受热。
b. 搅拌过程中要保持稳定,避免破坏炉体结构。
5. 温度控制a. 根据熔炼材料的特性,调整炉体温度,确保熔融材料达到所需温度。
b. 定期使用测温仪器对熔融材料进行温度检测,确保温度稳定。
6. 炉体清洁a. 在熔炼结束后,关闭炉体电源,等待炉体冷却至安全温度。
b. 使用铲子等工具,将残留在炉内的熔融材料清除干净。
c. 清洁炉体表面,确保炉体无杂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单人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熔炼作业。
2. 在熔炼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挨近炉体,避免烫伤。
3. 熔炼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炉体温度异常升高、炉体渗漏等,应即将住手作业,并通知相关负责人。
4. 熔炼过程中应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放,防止发生意外。
5. 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作业区域,确保安全。
镁合金熔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镁合金熔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镁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重要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其熔化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并执行镁合金熔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镁合金熔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示范,可供参考:一、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操作经验。
二、在进行镁合金熔炼之前,需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确保操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性。
三、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面罩等,以防止熔融镁溅出造成烧伤。
四、选择适当的炉具和炉料,确保炉具的材质和结构能够承受高温和腐蚀作用。
五、加热和熔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警惕,严禁离开操作区域,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六、镁合金在加热和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因此应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七、熔化过程中,应按照工艺要求定期测量温度,并及时调整加热功率,以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八、在必要时,应加入熔剂和其他合金元素,并注意其添加顺序和比例,以避免对熔炼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九、熔化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炉体和设备的状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十、熔化完成后,应将熔融镁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应避免倒入过大量的镁合金,防止溅出。
十一、熔化过程后,要及时对操作区域进行清洁,清理残留的镁合金和废料,以确保操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以上是一份关于镁合金熔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示范,其中包括了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以及操作后的清理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熔化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熔炼作业是一项涉及高温、高压等危(wei)险因素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熔炼作业指导书是对熔炼作业过程中所需遵守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
本文将从熔炼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措施和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工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熔炼设备的状态:检查熔炼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2 准备熔炼材料:根据作业需求准备好所需的熔炼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1.3 确认作业人员:确定参预熔炼作业的人员,确保每一个人都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操作流程2.1 启动熔炼设备: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熔炼设备,调整设备参数至合适的工作状态。
2.2 加入熔炼材料:根据熔炼作业的要求逐步加入熔炼材料,注意控制加料速度和顺序。
2.3 监控熔炼过程:密切监控熔炼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熔炼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3.2 防止烫伤和爆炸: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烫伤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3 避免操作失误:在熔炼作业中要保持专注,避免操作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误操作设备、加料过量等。
四、应急措施4.1 紧急住手设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即将住手熔炼设备的运行,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 报警求助:在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者专业人员求助,协助处理紧急情况。
4.3 安全疏散: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迅速疏散作业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五、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工作5.1 关闭设备:在熔炼作业结束后,及时关闭熔炼设备,清理作业现场。
5.2 清洁设备:对熔炼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3 归档记录:对熔炼作业的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熔炼作业指导书

熔炼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熔炼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液化,以便进行后续的铸造、锻造或者其他金属加工过程。
为了确保熔炼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熔炼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干燥、通风良好,并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
2. 检查熔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温度计、压力计、电源等设备的功能性和准确性。
3. 准备所需的金属原料、熔炉炉料和辅助材料,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准确的称量和配比。
三、操作步骤1. 将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并确保炉料的均匀分布和充分堆积。
2. 启动熔炉,按照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并确保温度的稳定性。
3. 监测熔炉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加热功率和进料量,以保持熔炉内的温度和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当金属原料彻底熔化并达到所需的熔化温度时,进行炉内温度的均匀分布和温度的稳定化。
5. 根据工艺要求,加入适量的炉渣剂和其他辅助材料,以调整熔炉内的化学成份和金属液体的纯度。
6. 进行金属液体的测温和化学分析,确保金属液体的温度和成份符合工艺要求。
7. 根据需要,进行金属液体的过滤和除杂处理,以去除杂质和不溶性物质。
8. 完成熔炼作业后,住手加热并关闭熔炉,确保熔炉内的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严禁在熔炉周围堆放可燃物品,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3. 在熔炉作业期间,严禁离开作业岗位,必要时可由其他人员代替。
4. 熔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应即将住手作业并上报相关负责人。
五、质量控制1. 对金属原料、炉料和辅助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2. 在熔炼作业过程中,进行金属液体的温度和化学成份的监测和分析,以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压铸镁合金熔炼作业指导书

A
二 作业中
2.1
炉料检查:加料前检查镁锭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选出、单独摆放整齐并打捆后退回库房;对回炉料进行检查,将回炉料中的杂 物选出,严禁将含铁杂物混入镁料中投炉。
A
加料:按分别加入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的顺序进行加料;根据现场炉料情况,选择下面所列配料方案进行加料; 料斗车装满炉料后进行称量,一次称量后,后续加料可根据料斗车装料情况按经验加料;
A
。除渣后关紧炉门,避免漏火损伤炉体。
2.4 炉前分析:操作工接班时立即通知炉前分析人员进行炉前镁水分析,熔炼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生产。
A
2.5 镁液温度达到生产温度时,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镁水不能溅到地面上。
A
2.6 二次精炼除气:按2.3条处理后,按工艺要求进行二次精炼除气(针对质量工程部和保全工艺部出通知要求的产品)。
2.2 加料方案
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
加料方案
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
A
方案1
一车 (200kg)
一车(100kபைடு நூலகம்)
一车(80kg)
方案2
一炉(500kg)
炉内精炼:每班必须进行一次炉内精炼并作好记录,当熔炼炉保持室镁液达到打渣温度后,将粉状精炼剂加入打渣工具,打开
2.3 氮气阀门,调节氮气压力和流量,,炉内精炼5min~8min。将精炼剂均匀撒在金属液面上,搅拌镁渣静置10min~15min后出渣
压铸镁合金熔炼作业指导书
产品类别 页码
镁合金压铸件 共1页 第1页
序号
作
业
内
容
重要度
一 作业准备
1.1 按《高频电炉熔解炉操作规程》、《生物颗粒熔解炉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顺序开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合金熔炼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
1.0目的
为了能够保证员工的安全、产品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须严格按本指导书执行。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镁合金的熔炼。
3.0职责
3.1技术部是本制度的制定部门;
3.2生产部是本制度的执行部门;
4.0内容
4.1开炉准备
4.1.1检查针对镁合金安全防护的消防灭火物品及数量是否准备到工作现场。
4.1.2检查镁合金原材料表面是否有油污、氧化物、潮湿。
检查保护气体氮气、SF6压力2bar-4bar。
检查清泵、打渣工具是否齐全并准备到现场。
4.1.3检查熔炉电缆是否有裸露,三相电源是否是AC380V。
供气5分钟检查各气路混合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漏气、检查密封件。
4.1.4检查熔化室、保温室、浇注室内是否有水、油、干沙或铁锈。
4.1.5检查镁炉熔化室、保温室、浇注室炉盖、出料口是否用耐火棉密封好。
4.1.6检查给料泵手动转动是否顺畅。
操作面板各开关有效。
4.2开炉
4.1.1合上供电电柜、熔炉主电源开关及0转到I。
4.1.2调节各压力到正常:氮气2bar-4bar,六氟化硫2bar-4bar,SF6压力大于N2压力0.2Kgf/cm²。
4.1.3主进气源压力不能大于0.8Mpa,会对控制柜气路有损坏。
4.1.4因镁合金熔炉镁液容量大小不一需要的混合保护气流量大小不一样,适镁锭杂质,预热情况,密封情况,气源纯度而定。
(注:依镁液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膜为准,无氧化,无着火,检测方法打开加料盖20--30秒看是否氧化,着火。
)
4.1.5镁合金熔炉应用于压铸混合比例SF6N2(千分之2-3),要求使用纯氮;纯度99.9℅六氟化硫纯度99.9℅.因地区差异使用其它气体要告知厂商。
4.1.6镁合金镁液温度580℃以上禁止停止保护气或缺少保护气。
4.1.7熔炉保护气管炉内有氧化镁堵塞时保护效果差可以把气管堵头拆下疏通。
4.1.8保护气管因风化或其它原因损坏要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气体消耗大或炉内氧化严重造成损失
4.1.9保护气管道要定时检查有无泄漏;方法用洗洁精配水形成泡沫涂在管道上看有无气泡。
检查后用干净布擦干净。
4.1.10升温加热过程中,每小时检查一次温度、压力流量值,做好记录。
4.1.11工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熔炉温度,检查气体的压力、流量。
随时对熔炉密闭性进行检查做好防范工作。
4.1.12坩埚内料液液面离炉盖不低于20mm。
4.1.13加料时镁锭应先进行预热到150℃并沿炉壁倾斜慢慢划入料液内。
每次
加入镁合金锭及除渣时炉门打开的时间应尽量短。
4.3镁合金熔炉传输管日常作业维护保养
4.3.1每次开机之前检查传输管液位是否正常,管内是否有氧化镁堵塞。
4.3.2传输管出液口料杯正常每班清理2次;把管内氧化镁清理干净。
注(未按要求清理,传输管出液口会被氧化镁堵住,造成堵料或定量不准确)。
4.3.3传输管六处锁紧螺母在每次降温再升温时用150N力均匀打紧(注:非常重要不锁紧会造成传输管与发兰结合处漏液)。
4.3.4传输管内镁液温度高于350℃一定要通入保护气保护(混合气N2+SF6)。
4.3.5熔炉水平状态工作时液位在传输管出口2—3cm,熔炉停止工作时(1)松动熔炉锁紧装置后退熔炉,(2)通过倾斜手轮上仰调整传输管角度,使镁液回到离传输管出口5--6cm,(3)用石棉塞住料杯出口,直到350℃以下方可停止供保护气。
4.3.6熔炉传输管禁止有水、有油滴入。
4.3.7熔炉传输管禁止重力撞击或敲打。
4.3.8更换传输管镁液温度低于600℃以下;坩埚口温度580℃;松掉6个压紧螺母;用力摆动传输管是否脱掉;没有脱落可以用瓦斯对传输管与法兰接合处加热直到可以脱掉。
4.3.9法兰出口残留镁液一定清理干净;石墨垫片残留的也要一样清理干净。
4.3.10装传输管时一定要装石墨垫片并涂被覆剂;法兰上6个螺丝也要涂被覆剂;注意传输管弯头角度;用150N力均匀打紧6处锁紧螺母注意要对角打紧。
4.3.11新的传输管装好后要检测一下热电偶与发热丝是否对应
4.3.12新的传输管装好后温度设100℃预热30分钟;然后升100℃保温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