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1窃读记学习目标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第一课时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认读生字词.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文档,抱歉。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案五篇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案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4.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PPT,朗读视频,生字卡。
2、学生准备:搜集读书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记得第七册时,我们学了一个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剧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生:喜欢) 同学们在假期都读过哪些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给大家讲一讲。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齐读课题)仔细观察这个字,“窃”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生举手回答)看到“窃”字,我们马上想到“偷窃”。
课题《窃读记》的“窃”字是什么意思?老师在课前查了字典,“窃”的含义有三种: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
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二种)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生说说课文的内容)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为什么要‘窃读’?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要窃读?怎么窃读?对有什么影响或改变?)第二,从第一次阅读开始,我就能了解阅读的内心,清除文字的障碍。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全册书由六个单元构成,后面附有生字表,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45个。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文化主题来安排学习,分别由五篇课文、一个阅读链接和一个综合学习组成。
五篇课文按照三篇精读穿插两篇略读组成。
综合学习依旧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等基本环节组成。
二、各单元文化主题。
第一组:享受自然——体验和谐与博爱第二组:追求真我——体现生命与价值第三组:情思满怀——领悟真爱与感恩第四组:人生启迪——思考道德与人格第五组:科学奋进——体会执着与求真第六组:多彩文化——欣赏多元与内涵三、全册训练主题。
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重视课后练习中的范写和巩固练习。
2、关注学生的默读,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
3、通过布置与监督,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在课上通过阅读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及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大意,揣摩文章表达顺序。
5、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通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结合资料,品味语言,想象画面等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文章表达效果。
6、固定、确保课外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引导学生读说结合。
7、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习作努力做到如实、客观、具体的反映生活。
注重多元积累,提高写作质量。
8、创设课堂口语交际气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际的能力,并且延伸课外,拓宽交际渠道,培养文明礼貌素养,使学生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四、训练主题与各单元文化主题的融合。
第一组:享受自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捕捉有特点的词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第二组:追求真我——运用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索。
第三组:情思满怀——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体验作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的涓涓情意第四组:人生启迪——学习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体会品格的力量第五组:科学奋进——整体把握,学习不同的表达顺序;捕捉细节,感受崇高的科学精神第六组:多彩文化——想象画面,欣赏丰富文化内涵,品味积累生动的语言(一)单元整体设计一、预习安排。
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
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
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一)看兰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学习第二句(一)闻香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二)品香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篇转眼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下面小编带来的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
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一)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25人。
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
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合格率65%,20%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式•朗读课文,了解语言节奏和语调变化•了解《诗经》和诗歌的基本特点1.2 过程与方法•改正发音错误,提高朗读水平•借助课外阅读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拓展知识•通过课内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二、教学内容2.1 课程内容本教学单位共分为以下三个课本:•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2.2 课文简介2.2.1 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蒲松龄成为作家的故事,启发学生从中感悟“努力追梦,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
2.2.2 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本节课主要描述了小学生李架子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2.3 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本节课讲述的是作者巴金童年时在江南欣赏花朵的经历,并介绍了《江南》一诗的主题、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课:《蒲松龄的快乐》3.1.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插图,简单介绍蒲松龄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1.2 新课讲授通过阅读课文,讲述蒲松龄的奋斗历程、成功经验以及追梦的道理。
3.1.3 重点讲解强化以下语言点:•词语:笔耕不辍、耳濡目染、津津有味、浩然正气等•句式:虽然……但是……,总是……,既然……就……3.1.4 练习和巩固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辩证练习题2.进行语音练习,纠正常见错音和母音混淆的问题3.2 第二课:《我家有只小神童》3.2.1 导入通过老师讲述,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成绩的秘密”是什么。
3.2.2 新课讲授通过阅读课文,讲述小学生李架子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文明乖巧、学习进步的优秀学生的经历。
3.2.3 重点讲解强化以下语言点:•词语:心无旁骛、恒心、自觉、珍惜等•句式:不仅……而且……,一切从简3.2.4 练习和巩固1.学生背诵李架子的名言警句2.学生根据自己的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3.3 第三课:《春花的故事——古诗《江南》》3.3.1 导入通过老师的讲述,启发学生思考古代诗歌的特点。
(语文教案)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一起看看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送查阅!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品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授: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
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局部(1-2),让我们随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3、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美丽如画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
〞小外甥淘气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
齐读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
(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5篇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材分析:《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
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
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 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
赖。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 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
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大
鸟 信赖
探脑袋 珍珠鸟—
———人屋里飞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课 时 目 标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引入
齐读课题
、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 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 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 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 是什么吗?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 信赖谁呀?(珍珠鸟的雏儿信赖作者冯骥 才)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
1 至 5
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 一点点?
(熟
齐读——“信赖,往往 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