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法测定 总氮 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

减空白后吸光度(A)
样品浓度
(mg/L)
回归
方程
截距 斜率 相关系数
绘制时间
回归
方式
□浓度~吸光度(比色时定容体积:ml);
□绝对量~吸光度;□体积~吸光度(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计算公式:总氮(mg/L)= 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含氮量(μg);V:所取水样体积
备注: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精密度检查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
检出限
参比液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有效期
仪器溯源方式
测定波长
(nm)
显色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in)
比色皿厚度(cm)
显色温度
(℃)
序号
样品
编号
取样体积
V(ml)
稀释倍数f
稀释后取样体积V1(ml)
吸光度
(A220)
吸光度(A275)
A220-2A275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质控样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mg/L)
回归
方程
截距 斜率 相关系数
绘制时间
回归
方式
□浓度~吸光度(比色时定容体积:ml);
□绝对量~吸光度;□体积~吸光度(标准使用液浓度:mg/L)
计算公式:总氮(mg/L)= 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含氮量(μg);V:所取水样体积
备注: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精密度检查
总氮测定原始记录表
采样日期
年月日时
分析日期
年月日时
仪器名称及型号
分析方法名称及编号
检出限
参比液
仪器编号
仪器溯源有效期
仪器溯源方式
测定波长
(nm)
显色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in)
比色皿厚度(cm)
显色温度
(℃)
序号
样品
编号
取样体积
V(ml)
稀释倍数f
稀释后取样体积V1(ml)
吸光度
(A220)
吸光度(A275)
A220-2A275
()
回收率
(%)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分析人:复核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平行样
样品编号
样品浓度
()
样品浓度()
样品浓度()
均值()
均值()
均值()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合格
□是□否
准确度检查
质控样样品编号
容量法测定 总硬度 原始记录

计算公式
ρ(CaCO3)-总硬度以CaCO3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1-滴定中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空白滴定所消耗Na2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9-与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EDTA=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总硬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最多不超过三位有效数字
最低检测质量
0.05mg
最低检测浓度
1.0mg/L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V
(m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mg/L)
测定结果
(mg/L)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硬度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V
(m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m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硬度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硬度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5750.4-2006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滴定管
使用仪器编号
××/H×-086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ρ(CaCO3)-总硬度以CaCO3计,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1-滴定中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空白滴定所消耗Na2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00.09-与1.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EDTA=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总硬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最多不超过三位有效数字
最低检测质量
0.05mg
最低检测浓度
1.0mg/L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V
(m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mg/L)
测定结果
(mg/L)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硬度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V
(m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m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硬度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硬度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5750.4-2006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滴定管
使用仪器编号
××/H×-086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容量法测定 总氯 原始记录

容量法测定总氯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氯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HJ 585-2010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滴定管
仪器编号
××/HY-086
电子天平
××/HY-004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依HJ 585-2010进行配置与标定
V5-校正氧化锰和六价铬干扰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若不存在氧化锰和六价铬,V5=0 mL;
70.91-Cl2的分子量。
当测定结果小于10 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大于等于10 m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样品编号
取样量
(பைடு நூலகம்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样品处理情况
依HJ 585-2010对样品进行处理。
检出限
本标准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2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8mg/L~5.0mg/L
空白消耗量
/
计算公式
式中:C3-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浓度(以Cl2计),mmol/L;
V0-实际水样体积,mL;
V4-测定中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消耗标液体积V(mL)
测定结果
(mg/L)
报出结果
(mg/L)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氯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mL)
定容体积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氯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HJ 585-2010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使用仪器及型号
滴定管
仪器编号
××/HY-086
电子天平
××/HY-004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依HJ 585-2010进行配置与标定
V5-校正氧化锰和六价铬干扰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若不存在氧化锰和六价铬,V5=0 mL;
70.91-Cl2的分子量。
当测定结果小于10 mg/L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大于等于10 mg/L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样品编号
取样量
(பைடு நூலகம்L)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
(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样品处理情况
依HJ 585-2010对样品进行处理。
检出限
本标准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2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8mg/L~5.0mg/L
空白消耗量
/
计算公式
式中:C3-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浓度(以Cl2计),mmol/L;
V0-实际水样体积,mL;
V4-测定中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液的体积,mL;
消耗标液体积V(mL)
测定结果
(mg/L)
报出结果
(mg/L)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氯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mL)
定容体积
容量法测定 总氮 原始记录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Hale Waihona Puke 测定值( g/100g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c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字,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与1.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M (HCl)=1.000mol/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检出限
/
定量限
/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附BZRY: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CHcl=
样品处理情况
依SB/T 10371-2003处理
计算公式
X4-样品中总氮的含量(以N计),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V5-滴定样品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6-试剂空白试验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氮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SB/T 10371-2003
检测结束时间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Hale Waihona Puke 测定值( g/100g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c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字,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与1.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M (HCl)=1.000mol/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检出限
/
定量限
/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附BZRY: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CHcl=
样品处理情况
依SB/T 10371-2003处理
计算公式
X4-样品中总氮的含量(以N计),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V5-滴定样品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6-试剂空白试验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氮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SB/T 10371-2003
检测结束时间
肥料检测原始记录

共 页第 页肥料检测原始记录XXXXXX 化肥有限公司(肥料)全氮含量检验原始记录主检: XXXXXX 化肥有限公司校核:肥料检测原始记录共页第页(有肥料)全磷含量检验原始记录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XXXXXX化肥有限公司(肥料)全钾含量检验原始记录肥料检测原始记录共页第页主检: 年月日校核:XXXXXX化肥有限公司有机质检验原始记录肥料检测原始记录XXXXXX化肥有限公司主检: 年月日校核:(肥料)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肥料检测原始记录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XXXXXX 化肥有限公司(肥料)速效磷含量检验原始记录页第样品名称样品编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编号检验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检验依据空称量瓶烘干质量(g)空称量瓶恒重质量W 0 (g)样品+空称量瓶恒重质量 Wi (g)(g)样品烘干温度烘干后称量瓶+试样质量(g)称量瓶+样品烘干后恒重 W 2 (g)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平均值,% W- (W- W )X = -------------------------- X 100%共页第 页平行平行样1平行样2项目2修约值,%备注肥料检测原始记录主检:年月日校核:年月日XXXXXX化肥有限公司复混肥速效钾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样品名称样品编号主检: 年 月 日 校核: XXXXXX 化肥有限公司氯离子检验原始记录年 月 日共页第 页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主检: 年月日校核:。
磷化工检验磷酸一铵总氮含量的测定原始记录

磷酸一铵总氮含量的测定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测定人
样品编号
校核人
天平编号
滴定管号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浓度(mol/L)
水温
温度校正系数
项目测定次数
1#
2#
称取磷酸一铵的质量(g)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所消NaOH标准的体积(mL)
△V滴定管校正
△Vt温度校正(mL)
滴体积(mL)
△V滴定管校正
△Vt温度校正(mL)
空白所消NaOH标准的有效体积(mL)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
总氮含量平均值(%)
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
标准规定极差
≤0.20%
本次标定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备注
审批人:检验员(班级、学号、姓名):
样品名称
测定人
样品编号
校核人
天平编号
滴定管号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浓度(mol/L)
水温
温度校正系数
项目测定次数
1#
2#
称取磷酸一铵的质量(g)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所消NaOH标准的体积(mL)
△V滴定管校正
△Vt温度校正(mL)
滴体积(mL)
△V滴定管校正
△Vt温度校正(mL)
空白所消NaOH标准的有效体积(mL)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
总氮含量平均值(%)
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差值(%)
标准规定极差
≤0.20%
本次标定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备注
审批人:检验员(班级、学号、姓名):
98土壤全氮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平均浓度
( :mol/L
取用体积V4:25.00mL
标定结果计算公式:c=p×v4/v
盐酸标准贮备溶液滴定读数
V5=mL; C1= mol/L
V6= mL; C2= mol/L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计算公式: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质量控制表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空白试验
V1(ml)
V2(ml)
是否合格(空白样品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应小于0.80ml)
是否
是否
平行样测定
样品编号
测定值
(mg/kg)
平行样编号
平行样测定值(mg/kg)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平行双样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应在15%以内)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加标回收测定
加标样品编号
加标液浓度(mg/l)
加标体积(ml)
加标量(μg)
加标前测定含量(μg)
加标后测定含量(μg)
加标回收率(%)
是否合格(加标回收率应在75%-115%内)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质控测定
质控样编号
保证值
(mg/kg)
实测值
(mg/kg)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采(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名称
及编号
检出限
滴定管规格名称
及编号
溯源方式
检定校准
滴定管有效期
环境条件
( :mol/L
取用体积V4:25.00mL
标定结果计算公式:c=p×v4/v
盐酸标准贮备溶液滴定读数
V5=mL; C1= mol/L
V6= mL; C2= mol/L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计算公式: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质量控制表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空白试验
V1(ml)
V2(ml)
是否合格(空白样品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应小于0.80ml)
是否
是否
平行样测定
样品编号
测定值
(mg/kg)
平行样编号
平行样测定值(mg/kg)
相对偏差(%)
是否合格(平行双样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应在15%以内)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加标回收测定
加标样品编号
加标液浓度(mg/l)
加标体积(ml)
加标量(μg)
加标前测定含量(μg)
加标后测定含量(μg)
加标回收率(%)
是否合格(加标回收率应在75%-115%内)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质控测定
质控样编号
保证值
(mg/kg)
实测值
(mg/kg)
是否合格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第 页 共 页
采(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名称
及编号
检出限
滴定管规格名称
及编号
溯源方式
检定校准
滴定管有效期
环境条件
7 记录表格—水质手工监测分册

目 录
国家环境监测网 监测原始记录表格 主题:水质手工监测分册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记录编号 GJW-04-2016-YS-SZ-021 GJW-04-2016-YS-SZ-022 GJW-04-2016-YS-SZ-023 GJW-04-2016-YS-SZ-024 GJW-04-2016-YS-SZ-025 GJW-04-2016-YS-SZ-026 GJW-04-2016-YS-SZ-027 GJW-04-2016-YS-SZ-028 页 版 码:第 2 页,共 2 页 次:2016 版,第 0 次修订
《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土壤监测分册) 》 编写人员
负 责 人:何立环 主要编写人员:赵晓军 何立环 陆泗进 李爱民 王英英 孙文静 王 王 伟 邵昶铭 卢 雁 米方卓 夏 新 参加编写人员:王在峰 马 宁 马广文 王晓斐 牛 毓 冯 丹 斌 王 静
《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水质手工监测分册) 》 编写人员
纯度(%) 比重 溶剂 称取量/ 取样体积 ( ) 定容体积 ( ) 配制浓度 ( ) 有效期
配制日期
标准物质 名称
生产厂家 及批号
再稀释情况 储备液取用量 ( ) 定容体积 ( ) 有效期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接样日期 (年月日时)
样品 编号
数量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冷藏□ 避光□
第
页 共
页
GJW-04-2016-YS-SZ-004 监测机构名称: 监测任务名称:
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氮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SB/T 10371-2003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名称及型号
SKD-2082红外智能消化炉
仪器编号
××/××-033
SKD-800自动定氮仪
××/××-032
ME204E电子天平
××/××-004
c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字,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与1.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M (HCl)=1.000mol/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检出限Hale Waihona Puke /定量限/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附BZRY: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CHcl=
样品处理情况
依SB/T 10371-2003处理
计算公式
X4-样品中总氮的含量(以N计),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V5-滴定样品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6-试剂空白试验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续表)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稀释倍数(A)
分取试液体积V1(mL)
消耗标液体积V2(mL)
测定值( g/100g )
容量法测定总氮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检测项目
总氮
检测开始时间
年月日
检测依据
SB/T 10371-2003
检测结束时间
年月日
检测方法
/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名称及型号
SKD-2082红外智能消化炉
仪器编号
××/××-033
SKD-800自动定氮仪
××/××-032
ME204E电子天平
××/××-004
c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字,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140-与1.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M (HCl)=1.000mol/L]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检出限Hale Waihona Puke /定量限/
空白消耗量
V0=
样品编号
取样量
(g)
定容体积
()
测定结果
(g/100g)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核人:
标准滴定溶液来源
附BZRY:
标准滴定溶液浓度
CHcl=
样品处理情况
依SB/T 10371-2003处理
计算公式
X4-样品中总氮的含量(以N计),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V5-滴定样品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6-试剂空白试验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