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博资料
1 上实 康邓 讲稿世博低碳

月平均耗电为
214.26万度
与运行方案耗电测算比较, 每月耗电差额为: 230.35 — 214.26 = 16.09万度
5月至9月共节约耗电:80.45万度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强电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保护及电能管理系统采用智能 化、网络化、单元化、组态化系统,以智能电力 监控装置、提供变配电系统极详尽的数据采集、 运行监视、事故预警、事故记录和分析、电能质 量监视和分析等功能。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节能数据统计: 5月至9月共耗电10712989.57度
世博会搭建了一个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平台。 我们在世博轴的物业管理中,也践行了这一理念。 我们相信,在后世博的物业管理中,我们会为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建设做 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Here comes your footer
上海上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三、着眼于新,低碳实践
根据空调机组进、回水温差,调整
开启机组的种类和台数。
绿色环保低碳世博

孰 不 知 四周 的 气 温 提 高 了 ,对 自 己会 有 多 阳 篷 内 , 还 会 有 细 雾 喷 出 , 以 期 降 温 , 而 这 些
盛夏 ,城 市 里 的 公 司 、 商 店 , 都 用 那 大 功 率 雨 天 降雨 时 储 存 的 。 进 入 园 区 后 ,那 5 2 平 方 公 里 的 展 区 ,使 毅 .8 孜着 热气 。这 时,整个城市犹 如在火炉上烘 花 三 、 五 天 的 时 间 , 能 否 全 看 到 ,还 是 个 疑 问 。 自行 车 骑 游 队 员 组 团 参 观 世 博 。 看 到 园区 有 选 择 地 进 行 重 点 参 观 。 而 园 区 内 的低 碳 、环
.
Hale Waihona Puke 错 落 有 致 , 不但 赏 心 悦 目,更 给 人 一 种 美 趣 的 内容 。 中国国家馆 内,全 国3 个省 、 自治区和直辖 1 建造 时 ,各 馆 都 是 匠 心 独 具 地 将 环 保 、 节 的文 化 特 色 风 貌 在 馆 内 展 示 。 每 一 个 参 观 者 ,又 馆 先 睹 为快 。 而 四个 小 时 以 上 的 排 队等 候 , 已不 上 万 人 在 参 观 , 那 馆 内 的 光 线 和 空 气 调 节所 需 的
更加楚楚动人了 !
这 次 世 博 的 主 题 是 ; 城 市 ,让 生 活 更 美 好 !因 此 , 低 碳 、生 态 、 环 保 , 是 这 次 世 博 的 最 大 亮 点 。 未 来 城 市 ,不 仅 包 含 很 多先 进 理 念 , 更 是 让 人类 的 生活 环 境 美 好 无 比 。
展 示 了低 碳 城 市 的 持 续 发展 。 几万 人 都 排 在 门 口 ,等 待 安 检 。 虽然 是 人 L
上海世博会低碳技术4

沪上生态家
利用清洁能源
建筑南向坡屋面和南立面阳台 设置建筑一体化薄膜式太阳能光伏 发电系统,产生清洁电能;南向坡 屋面有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屋 面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设置,日平 均制备热水量900升,约占生活热水 消耗量的50%。外墙装有太阳能电 池板,楼内采用导光系统,朝北的 房间依然可以感受阳光。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冰蓄冷技术
(1)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 (24:00至次日8:00),基载主机 制冷; (2)双工况主机单独供冷模式 (11:00~13:00和15:00~ 18:00); (3)蓄冰槽单独供冷模式 (8:00~11:00和13 :00~ 15 :00 ,18 :00~21 :00); (4)基载主机单独供冷模式 (23:00~24:00); (5)基载主机+ 蓄冰槽联合供 冷模式(21:00~23:00)。
世博典型低碳馆
汉堡案例馆
案例以汉堡市“港口新 城”中一座名为“H2O”的建 筑为原型。 汉堡之家被称作—— “被动房”。它基本不需要 主动从外界输入能量就可以 提供舒适生活环境,不需要 从电网输入一度电,也不需 要空调和暖气,就能通过地 板内的水流设计以及超厚隔 热墙,保持室内25℃左右的 恒温。
伦敦零碳馆屋顶
沪上生态家案例馆
一砖一瓦都环保
建筑材料上,生态楼没有使用 传统建筑材料水泥,所用的砖头由 建筑垃圾,长江淤泥和粉煤灰经特 殊处理后制成,是一种新的环保建 筑材料。这些砖石和传统水泥砖石 一样坚固,而且再利用的同时也解 决了垃圾囤积占地的难题。
沪上生态家案例馆
通风采光很有特点
整个生态楼的南侧被设计 为宽敞的楼道,屋顶进入 楼内的气流能够贯穿整个 楼道。 屋顶安装的“追光百叶” 可以跟随太阳角度的变化 而自动转变角度,一方面 起到遮阳作用,另一方面 反射环境光,提高室内照 度;在室内光线达不到照 明标准时,窗帘百叶会自 动调整,同时室内灯光会 自动亮起。
关于上海世博会低碳的研究报告

关于上海世博会低碳的研究报告制作者:六(3)班周舒怡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工厂的建立,电器频繁地在使用,使得碳的排放量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研究表明中国2004年的人均碳排放量0.99吨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碳排放量1.16吨碳。
到2100年中国将达到5.22GtC,相比2005年增长了245.34%,总排放量占世界排放量的26.14%。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低碳的书籍报刊,上网浏览有关中国的碳排放情况。
2、了解上海世博会低碳主题,参观上海世博会“零碳馆”。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实施低碳的好方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四、结论:1、实施低碳的方法:“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皇甫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废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
墙体表面附着特殊的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零碳馆内连餐具也是可食用的,减少了洗涤带来的污染和浪费。
“这些餐具其实都是利用每天营业结束后多余的有机饼干制成。
引入了生物质能的技术,甚至连剩饭剩菜都将变废为宝——“零碳馆”所需的部分电能和热能,能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降解完成后余下的“产品”,还能用作生物肥。
2、学校中的低碳方法:出教室门随手关灯、开展低碳生活活动、让大家都来废旧利用、开展植树活动,开展校外活动时尽量走路……3、家居生活的低碳方法:提前洗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节省10%的电。
电视屏幕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仅调暗亮度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4、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浅轮上海世博绿色节能之中国低碳建筑》作品内容

一、研究背景1.1建筑的“节能”和“低碳”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
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
建筑能耗也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和洗衣等耗能,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
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的上海世博显而易见,呈现的是绿色节能的低碳建筑。
1.2 我国城市建筑节能“短板”研究表明,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从建材生产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据统计,中国每建成1m2的房屋,约释放出0.8t的碳。
另外,建筑中采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
在引领世界新潮流的绿色节能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城市节能,却是一块“大短板”。
目前,在中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90%以上属于高能耗。
二、上海世博低碳理念的成功运作与影响2.1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2.1-1上海世博和谐塔2.1.1、健康文明和谐的城市追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人们越来越融入社会、城市,便开始了新的探索,有关生命有关自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建筑……下面是上海世博主要场馆的主题,或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台湾馆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德国国家馆:和谐城市瑞士国家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冰岛租赁馆:纯能源-健康生活奥地利国家馆:奥地利——畅享和谐挪威国家馆:挪威.大自然的赋予罗马尼亚国家馆:绿色城市阿联酋国家馆: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能源利用的故事印度尼西亚国家馆: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城市泰国国家馆: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巴基斯坦国家馆: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印度国家馆:城市与和谐新西兰国家馆:自然之城:生活在天与地之间2.1.1-1中国馆另外从参加世博的50个世界各地的场馆主题资料中发现,明确强调城市的和谐发展的有17个,最求创意生活的有15个,希冀于健康、自然、可持续的有15个,尊重文化传承文化的有12个……很容易发现人类正积极的最求一种健康文明和谐的城市生活,而这种健康文明和谐的前提是绿色,节能,低碳。
低碳世博

世博会主题馆
生态绿墙我最大
主题馆东西立面设置 垂直生态绿化墙面, 垂直生态绿化墙面, 面积达5000平米 面积达 平米 利用绿化隔热外墙在 夏季阻隔辐射, 夏季阻隔辐射,并使 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 温度降低,降低传导 温度降低, 冬季不影响墙面得到 太阳辐射热, 太阳辐射热,形成保 温层,使风速降低, 温层,使风速降低, 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
世博会文化中心
白天如“时空飞梭” 白天如“时空飞梭”, 艺海贝壳” 似“艺海贝壳”;夜 晚则梦幻迷离, 晚则梦幻迷离,恍如 浮游都市” “浮游都市”。
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黄浦江水入室内,形成 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引黄浦江水入室内, 新型的节能空调系统。场馆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 新型的节能空调系统。场馆顶部设有雨水收集系统, 场馆周边还有着养眼的“绿坡”,不仅美观,还能为 场馆周边还有着养眼的“绿坡” 不仅美观, 场馆内部隔热降温。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 场馆内部隔热降温。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 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 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 间进行自然采光。 间进行自然采光。
世博会已经顺利结束了, 世博会已经顺利结束了,但我们的低碳节能 之路不会终止,让我们人人开始关注环境, 之路不会终止,让我们人人开始关注环境, 重视环保,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重视环保,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
低碳生活 绿色世博
2010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 “低碳世博”理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 低碳世博” 念的世博会,在世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 念的世博会,在世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新能源 汽车、智能电网、 应用、 汽车、智能电网、TD-LTE应用、LED照明工程等示 应用 照明工程等示 范技术都在大规模应用, 范技术都在大规模应用,其中不少技术在世博会后 将得到推广。套用一位负责园区建设工程师的话说: 将得到推广。套用一位负责园区建设工程师的话说: 世博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车一灯, “世博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车一灯,节能减排新技 术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 术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国际上目 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 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已被囊括其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当然要数世博园内“ 中。”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当然要数世博园内“国产 建筑”的代表“一轴四
后世博时代的低碳普及读本

后世博时代的低碳普及喜文华上海世博会在世界的赞许声中已成为过去,人们也许还沉浸在世博会美轮美奂的场馆展示中,却可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新的节能环保等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
温家宝总理在世博会临近结束时召开的上海世博会高峰会发言中讲到:“世博会鲜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新理念。
上海世博园本身就是一个低碳的典范,用最新低碳材料和节能技术建造的各国展馆比比皆是,馆内陈列的最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不计其数。
”确实,从去年4月底第一次走进世博会到10月底世博会结束前,我曾在联合国馆先后主持或主办了五次有关的论坛暨展览活动”,期间我发现本次世博会不仅展示了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对新技术的展示更令人振奋和耳目一新!上海世博会上不仅展示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技术,而且以节能、绿色和低碳技术为主,这使我兴奋不已。
当天我看了大量的节能、绿色和低碳应用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和产品,并被这些技术深深地吸引了。
200多个场馆不同程度应用和展示了各个国家的各类领先技术,尤其是节能、绿色、低碳技术,而且大多数技术和产品都相当成熟。
我清楚地知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需要这些技术。
但是,如此多的节能、绿色、低碳技术如何在更大范围得以传播、推广和利用?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人们对这些技术能知道多少?而且大量的技术会随着上海世博会结束,展馆拆除被多数人遗忘、忽略。
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的焦虑和深思:不能让这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技术离开大众的视线和生活实践。
2010年5月4日,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参加并主持“低碳技术上海行动论坛”后,我就开始策划对上海世博会各场馆上展现或示范的节能、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进行调研的活动。
时间紧任务重,上海世博会一结束,大量场馆会被拆除,而许多国家展示的节能、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一定程度上会被“终结”,以后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总结研究就很困难。
必须争分夺秒对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节能、绿色、低碳技术进行全面深度的调查、研究、整理、分析,并监测其效果,最后形成报告。
世博碳平衡——低碳的世博这扇门

度上是 希望给 喧嚣 的市 场降一 降热度 ,让 业界 回归冷 静。而这一 次 ,同样也应该 力避 一个结果:“ 低碳世博”
不应该是一个筐 ,什 么都 能装进去 ;“ 低碳世博 ”也不
应该是顺风车 ,不 需任何 成本就能搭上来。 本届世博会 , 它更 多的也仅仅给低碳经济打开一扇
大 门。
事实上 ,万事万物 自有规律 ,过分 “ 多”或过分 唱
“ 唱空 ” ,皆不能够获得真正 的预测结果 。因此在这里 ,
球第 4 1届世界 博览会 ,“ 低碳世 博 ”是本 届上海世博 会提 出的一项 口号。客观 地讲 ,它为世博会赋 予 了时
代新意 。
我们还 是要再一次重 申那个观点:奥运经济 , 它只是为
先生的话是很值得 品味的。 他说 谈及 的标准 , 也许就可
以理解为是那一扇 “ 。 门”
同济 大学赵建 夫教 授在 《 0 9 2 0 年上海一 东京一曼 谷一 悉 尼碳排放 及气候 能源政 策对 比研究报 告 》中指
对本届世博会 , 领导层也提 出了殷切希望:举全国
之 力, 集世界之智 , 把上海世博会 办成一届成功 、 精彩 、 难忘的盛会。
oR T
目前 ,亚太地 区四个重要城市 上海 、曼谷 、东京、悉尼不 同程度地呈现 出气温上升趋势 , 中上海的礞I放息■ ■高 , 其 ● 单位 GD 曩 搏放■达翻 P 其他城市的三信I上。 ; l
正面影 响各种生 活范畴的成果。 中国 2 1 年 上海世界博 览会 ( x 0 2 1 , 0 0 E p 0 是全 0)
带来的城市化 困扰。
借机扬 帆出海跻 身世界舞台。当然 , 也有一些企业 , 毕 “ 业 即失 业” ,奥运之后长 时间徘 徊不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
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这些点滴做起。
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低碳世博
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环保概念”在世博园随处可见。
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全国第一;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令人眼前一亮,上海为打造“低碳世博”可谓费尽心机。
除中国各展馆外,参展各国场馆也尽显“低碳生活”之美。
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技术把世博园区装扮得美轮美奂。
中国需要低碳,需要可持续发展,世界也需要低碳,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低碳理念与实践的交流中,我们才能拥有前未所有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