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丝绸之路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这件文物,猜猜它是本土产物还是“舶来品”呢?
波斯鎏金银壶
1500多年前古代波斯制作的 鎏金银壶,为何会出现在宁
夏固原呢?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壹 凿空与治理 ——两汉时期的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 阅读课本,找出西域 的地理范围。
观看视频,自主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完成下表。
3.张骞通西域的过程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加强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
的具体情况
互了解与往来
思考: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从材料我们可以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2.东汉时期对西域的治理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归纳东汉对西域的治理措施、1意2义3年。,东
班超的 汉改西域都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儿子班 护府为西域
勇再次 长史府
西汉末
东汉明帝:派 兵出击匈奴, 并派班超出使
班超派甘 英出使大
秦
出使西 域
年匈奴 重新控
西域
——译自《山海经》
2.张骞通西域的背景
被匈奴 奴役
汉初西域有36国,受 匈奴控制和奴役“至 匈奴单于,杀月氏王,
以其头为饮器”。
如
果
你
是
汉
匈奴严重
武 帝
威胁着西
,
汉边境
你
会
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 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造纸术
6、海上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 汉朝 (2)路线: (3)含义: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古道新途
专家点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大陆它经见济证、了文公化见元、证前社2会亚世发欧纪展至交之公流间元的1交6世流纪,期尤间其,是亚游欧
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推易推动动城大市型发城镇展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 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19年
目的
结果
联络大月氏 ,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 情况
加强和西域各国的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
友好往来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相同点:都增进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与西域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2、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
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
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西域都护
西汉
公元前60年,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政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共24张PPT)

结 要 主 果
设西域都护
开
拓
丝绸之路
促 进 中 外 经 济 文 化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C) (检测目标一)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控制西域各族 C.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设立西域都护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A) (检测目标一)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 119年
根据地图上标志的提示,你会怎么规划你的行程?
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西 亚 欧洲
丝绸之 路
欧 洲
西亚、中亚
西域
欧
西亚、中亚
西域
河西走 廊
长安
1.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 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 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
2.“丝绸之路”的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陆路)
(2).海上丝绸之路(海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东南沿海港口出发 通往孟加拉湾沿岸
孟 加 拉 湾 马 穿过马六甲海峡 来 半 马六甲岛 海峡
中南半岛南下 绕过马来半岛
三、合作双赢
西 方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 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等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 138年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 126年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对 话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留骞十余岁,予妻, 小组合作探究:翦伯赞评价张骞是中国历史上出类 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拔萃的人物,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通览丝路
古代东西方往来 欧洲
的大动脉
文明
中亚
文明
中华
促进中外经济
埃及
西亚 文明
印度
文明
文化交流
文明
文明
丝绸之路
商品交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东西方对话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本课小结
西域
通西域——西汉张骞
东汉班超
治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班超经营西域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丝绸之路
奠基
保障 陆上丝绸之路 沟通 中外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沟通中外 文明的丝绸之路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历史(人教版)
人文游学路线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
聚焦敦煌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
张骞通西域 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即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张骞通西域 ➢ 汉初前往西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环境恶劣
锡兰
“丝绸之路”(李希霍芬)
丝绸之路
汉代绢 (古罗马遗址出土)
图说丝路
丝绸之路
商品、技术……
……
传 出
丝绸
漆器
开渠、凿井 铸铁
传入……物种、饰品、艺术…… 核桃 葡萄 石榴 苜蓿良种马 香料 玻璃 宝石乐器 歌舞 ……之路
聚焦敦煌
丝绸之路
敦煌莫高窟 第285窟
聚焦敦煌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
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文明
中国最早发现南海岛屿礁滩并命名
匈奴威胁
知之甚少
西域……本三十六国……皆役属匈奴。
——《汉书·西域传》
张骞通西域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 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无与共击之。
七年级上册 历史 人教版 第14课 丝绸之路课件

“沟 丝通 绸中 之外 路文 ”明
的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张骞通西域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
陆上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中亚、西第亚一→次欧洲
【凿空之旅】----两汉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东汉明帝时,派 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经营西域30多年。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安息。
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 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26年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成果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 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
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 国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2、意义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2.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_长__安_出发,穿过河__西__走__廊_, 经西__域__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_欧__洲_;又把西域的珍产 和奇珍异宝运到_中__原_。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 的“_丝__绸__之__路_”。
3.公元前_6_0__年,西汉朝廷设置_西__域__都__护_,作为管理西域的 最高长官。它的设置,标志着_西__域__正__式__归__属__中__央__政__权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

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知识点归纳】一、张赛通西域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交流:汉朝—西域: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西域—汉朝: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多种乐器和歌舞。
作用: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上绸之路(1)向东: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2)向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欧洲。
三、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班超经营西域: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在西域期间,还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张赛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班超经营西域发生在东汉(汉明帝)时期)【教材问题解答】张赛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材P68“问题思考”)我们应当学习张赛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
想—想:为什么说张赛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教材P69“材料研读”)张赛笫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政权有了笫一次友好往来。
1、想—想:张寨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教材P71“课后活动”)一方面,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置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它们为什么都以“胡”字命名呢?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物品吗?(教材P71 课后活动") 中国古代称北方或西域的少数民族为“胡”,这些食物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故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次外 交活动,张骞此次出行的最大收获是( A )
A.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B.把佛教从西域传到了内地 C.联络大月氏打败了匈奴 D.西域各国开始归属汉朝的管辖
阅读教材P68-69,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做比较,完 成下列表格内容。
时间 目的
结果
第 一 次
公元前 138年
联络大 月氏夹 击匈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各 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使 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 二 次
公元前 发展与西 119年 域各国的
友好关系
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从此 日趋频繁
下列图片中的食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 原的,它们为什么都以“胡”字命名呢? 你知道它们现在的名字吗?
蚕豆
芝麻
核桃
“胡”在中国古代泛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
人。这些食物以“胡”字命名,正说明它们最初是通过
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的。
你还能想出一些以“胡”字命名,而且是从西 域传入内地的物品吗?
以“胡”字命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东 西还有胡蒜(大蒜)、胡荽(香菜)胡瓜 (黄瓜)、胡椒(花椒)、胡萝卜等。
张骞出使西域(莫高窟壁画)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戈壁滩、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 缺衣少食、思乡情浓、匈奴拘禁等。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 余年, 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路的路线
1.“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一:
①山东沿岸→②穿过黄海→③到达朝鲜、日本
2.“海上丝绸之路”线路二
①东南沿海港口出发→②经中南半岛南下→ ③绕过马来半岛→④穿过马六甲海峡→⑤孟加 拉湾沿岸→⑥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最运端: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中国的丝绸通过这条航线转运到欧洲地区,北 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新疆自古西以来 就一直是中国领 土的一部分!
汉
①时间: 公元前60年 ②职能: 总管西域的事务 ③意义:
标志着西域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
(三)东汉对西域的管理
(1)东汉明帝时期:班超出使西域 (2)目的:重新建立汉朝与西域的联系 (3)班超派 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4)意义: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5)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死后其子班勇继业,再次出使西域
课堂小结
时间 路线
丝绸之路
意义 名称
沟通中外文明
西域
结果
张骞通西域
经过 背景
随堂训练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 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 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
C 称为( )
A.关西 B.月氏 C.西域 D.西藏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次外
被匈奴俘虏,有去无回。
张骞,陕西汉中人氏。汉代杰出外交家、
探险家。他原是一名郎官,后两次出使西
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成
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武帝封其为博望
侯。
汉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
张
空”,意为“打通中原到西域的道路”。
骞
武 帝
张骞
(前164—前1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 怎 样 看 待 丝 绸 之 路
第二 它不仅沟通了
东西方文明,而且促 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 互渗透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
西部开发
“加快开发西部,是发展的一 个大战略、大思路,如何开发要有 通盘的考虑,西部地域广大,自然 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江泽民
新时代下的西部大开发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1、开通道路,沟通联系 2、互通有无,促进交流 3、设置机构,管辖新疆
葡萄
核桃
苜蓿
石榴
汗血马、 乐器、 天马 歌舞等
促 进 了 西 域 社 会 的 进 步
丰 富 内 地 经 济 文 化 生 活
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 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3 、西域都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1.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C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A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 119年 3.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②河西走廊③欧洲④今新疆境内 B A.①②③④ B. ②④ ①③ 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汉朝与西域 的交往频繁
2、张骞出使西域
张 骞 拜 别 汉 武 帝 出 使 西 域
匈
乌孙
奴
大 秦 大月氏
塞琉西亚
大宛
疏勒 葱岭
西
于阗
敦煌 玉门关 鄯善 阳关
汉 河西走廊
前138年
长安
安
息
前126年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假如你是张骞的话,在匈奴被扣留十年后, 是留在匈奴?还是继续完成使命?为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没有?那么是否 ? 就此否定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行?
息
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简图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广东沿海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半岛
葡萄
汗血马、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乐器、 核桃 苜蓿 石榴 天马 歌舞等
第一它是一条中西经
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张骞 张骞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 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 家,封博望侯。曾两次出使 家,封博望侯。曾两次出使 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 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 随军出征匈奴。 随军出征匈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时 间 目 的 作 用
第一次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
前138年 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 了解了西域 夹击匈奴 人民的愿望 访问西域, 建立关系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庄丽
一、 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讲练结合一:
王维有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两汉时期将阳关以西的地方 称为 D
A 西洋 B 新疆 C 大秦 D 西域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 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 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 击匈奴。现招募有胆有识、果敢忠义之人,代表大 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 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课堂练习
填一填:
匈奴
玉 门 关
大宛 大月氏 安息
请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地名
找一找
公元某某年的一天,大臣将一纸奏章 呈递给秦始皇,秦始皇在纸上批阅后回到 后宫。感觉口干舌燥,就吃起专门从西域 带来的葡萄。 请问:上文错误之处有哪些? 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假如由你来负责开发丝绸之路,你认
为我们可开发的资源有那些? 我们如何去挖掘丝绸之路的潜能呢? 请同学分组讨论并用文字来畅想丝 绸之路的未来
课堂小结 汉 张骞通西域 通 西 域 西域都护的设 和立 丝 绸 之 丝绸之路 路
西域的地理位置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 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前60年, 西域都护 的设立
标志着今新 疆地区成为 我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南海
秦朝疆域图 西汉疆域图
讲练结合二
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是在
A西汉时期
A
B秦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东汉时期
二 、丝绸之路
乌孙
匈
奴
大
大宛 葱岭 疏勒 玉门关 敦煌
西
鄯善
于阗
阳关
河西走廊
汉
大月氏
秦
塞琉西亚
长安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