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诗词班讲课提纲(一)
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学内容教案设计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诗词的格律、韵律等。
2. 学习诗词写作的常用意象,提高诗词创作能力。
3. 了解诗人修养,提高文学素养。
4. 培养学员对诗词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格律、韵律等。
2. 诗词写作的常用意象。
3. 诗人修养。
教学难点:1. 诗词格律、韵律的掌握。
2. 诗词写作的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员谈谈对诗词的了解和兴趣。
2. 介绍老年大学诗词班的目的和意义。
二、诗词基本知识1. 讲解诗词的起源、发展及分类。
2. 介绍诗词的格律、韵律等基本知识。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员了解诗词的押韵、平仄等规律。
三、诗词写作常用意象1. 介绍诗词写作的常用意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2. 分析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如何运用意象表现情感。
四、诗人修养1. 介绍诗人的修养,包括品德、学识、审美等方面。
2. 分析诗人修养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1. 学员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词。
2. 老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诗词的基本知识、常用意象、诗人修养等。
2. 针对上节课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诗词创作技巧1. 讲解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如立意、构思、布局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员了解诗词创作的技巧。
三、课堂练习1. 学员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词。
2. 老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员课后继续学习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学员对诗词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员诗词创作的质量。
3. 学员对诗词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员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诗词创作,提高创作能力。
老年大学诗词班讲课提纲(13)

十三、绝句章法绝句是古典诗歌中最常写、最易学、最难精的诗体。
难就在于字数少(20或28字),要想说大话、唱高调、炫耀才学、卖弄词藻、铺排典故、大发议论都不行。
这20个字(或28个字)就象20位(28位)贤人,每字都有一定的位置,都要发挥特别的作用,一个字也不能浪费。
廖国华说:“信息量越多越好”。
要写好绝句,“必须情感深挚,兴会淋漓,神与境会,境从句显,景溢目前,意在言外,节短而韵长,语近而情遥,神味渊永,兴象玲珑,令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
这才是绝句中的精品。
”(霍松林语)怎样写绝句?最基本的是要考虑如何布局?布局是把选取的一定的素材,根据显示主题,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的剪裁和合理的安排,使诗文中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绝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数法:一、起承转合法它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感情波澜的自然起伏或事理的内在逻辑往下写的。
此法往往表现为起、承、转、合在一首诗的四句的具体应用。
为了写好绝句,在采用此法时,要求:起要扣题、突兀;接要连贯、自然;转要新颖、巧妙,多为结句做准备;结要含蓄、深邃或铿锵有力,醒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绝句从总体上讲,通常可分为前、后两半。
前半部分往往起引带、铺垫的作用;后半是主题意旨所在。
但关键在第三句,第三句得力,则末句易之。
王楷苏《骚坛八略》云:“在第三句着力,须为第四句留下转身之地。
第三句得势,第四句一拍便着。
譬之于射,三句如开弓,四句如放箭也”。
杨载《诗法家数》云: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筒,句绝而意不绝。
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
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
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此诗用的就是起、承、转、合布局法。
起句“兰陵美酒郁金香”,从酒的味道写起,突兀;第二句“玉碗盛来琥珀光”,紧承上一句从颜色的角度来写酒,连贯,自然。
老年人书法班教学大纲

老年人书法班教学大纲老年人书法班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寻找一种能够充实自己生活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书法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设计一份适合老年人的书法班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老年人书法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以兴趣和健康为导向。
首先,学员们应该能够通过学习书法,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他们应该能够通过书法的练习,提高自身的专注力和耐心。
最后,他们还应该能够通过书法的艺术表达,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老年人书法班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书法基础知识:包括汉字的基本构造、笔画的书写规范、字体的分类和特点等。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员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本质和规律。
2. 字帖练习:通过模仿名家字帖进行练习,学员们可以逐渐掌握书法的笔画和结构。
同时,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字帖的难度,以确保每个学员都能够有所收获。
3. 作品创作:在掌握了基本的书法技巧之后,学员们可以开始进行作品的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员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老年人书法班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灵活性和个性化。
首先,老师应该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一些身体机能有限的学员,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书法练习方式;对于一些有较高艺术追求的学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创作。
其次,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员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学员们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老年人书法班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员的进步和兴趣为主要指标。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学员们的作品来评价他们的书法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其次,老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员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来评价他们的兴趣和专注力。
老年大学诗词班讲课提纲(一)

一、什么是诗?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形象以及充沛的情感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四要素某局长大人的“五绝一首”:“故乡山水秀,故乡人更亲。
故乡铺锦绣,党为指前程。
”《砂田诗词集》至少要押韵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酒后拍拍肩,以后好好干。
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
但不是诗的语言。
谷堆高得像山尖,爬上需时大半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吸袋烟。
这是大跃进时文歌(文人创作的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传唱的歌,只能说收集整理,没有文人创作的说法)语言不凝练首联可压缩成谷堆高山攀登难。
揩揩汗凑着都是俗语。
24节令歌诀口诀也不是诗虽凝练没有形象、感情“生根没落地,有叶不开花。
街上有人卖,园中不种它。
”(豆芽)合律合韵的谜面,也不是诗。
没有感情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唐代张打油《雪诗》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
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这首诗所用都是俚语,且颇为诙谐。
后人将这类诗歌称为“打油诗”。
严格也不是诗。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李白静夜思为什么是诗?语浅意深,真挚感人,千古共鸣。
首创将月光比喻为霜抬头低头的对比。
三中全会写新篇,决策英明喜放宽。
坚守党章依旧誓,迎来四化换新天。
老干体没有形象《庆祝十大在京召开》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立意上千篇一律歌颂语言乏味、套话连篇、气势宏大,内容干瘪是“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老干体多用“千年”、“天下”、“九州”等狠词,以掩盖内容的贫乏。
如“喜看飞船翔宇宙,欢呼跃马续征程”,又如“中西开发川原壮,上下廉明社稷清”,“人人乐享小康福,处处安吟盛世文。
”老干体优点关注时事紧扣时代主旋律,符合三贴近原则。
古诗演讲稿提纲

古诗演讲稿提纲一、引言。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智慧。
今天,我们将围绕古诗展开演讲,探讨古诗的魅力和价值。
二、古诗的意义。
1. 传承历史文化,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它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人情世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2. 表达情感思想,古诗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古人的情感、思想,让人们在品读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
3. 启迪人生智慧,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它可以启迪人们的心灵,指引人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古诗的艺术特点。
1. 精炼的语言,古诗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2. 婉约的意境,古诗常常运用婉约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情感的描绘,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3. 音韵的美感,古诗注重音韵的美感,通过韵律的变化和押韵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美感。
四、古诗的经典名篇。
1.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2. 《静夜思》,李白的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感伤。
3. 《水调歌头》,苏轼的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命运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五、古诗的当代意义。
1. 传承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古诗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激励人们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
2. 提升审美情操,古诗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操,增强人们对美的追求,培养人们对优美语言的感受能力。
3. 启迪人生智慧,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它可以启迪人们的心灵,指引人们在当代社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结语。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古诗的文化遗产,让古诗的魅力在当代社会绽放光彩。
老年大学诗词班讲课提纲(六)

六、赋比兴及诗词的表达技巧(1)(一)、赋比兴《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赋比兴是前人总结出的诗的基本表达手法。
赋、比、兴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不断的充实、更新。
与现代汉语表达手法发生了交叉、融合等现象。
而现代的表达手法也在赋比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发展。
赋的本义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现在已经包括了“记叙、描写”的意思。
也就是“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
比的本义是比喻的意思。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现在除了比喻外,还引申为比拟、对比、排比等。
即“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现在的渲染、烘托等也属于兴的范畴。
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比和兴关系密切,一般都同时出现。
因为比成之景物一般含有兴义。
所以现在“比兴”成了一个常用词组。
例如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以珠玉自喻,是比的手法(索物以言情)。
而“君子比德于玉”,玉象征“道德高尚、操守端正”;又,从“沧海遗珠”的典故中,我们可知道珍珠象征着宝贵的人才,因此这里的珠玉是有象征意义的,这又是兴的手法了。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处于牛李党争夹缝中的诗人(牛党学生李党女婿),虽然才华横溢、人品端正,但无论是牛党当权还是李党执政(月明、日暖),不但得不到重用而且还受到攻击和打压(有泪、生烟)。
对“党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这种比兴手法值很得我们学习借鉴,特别是在写政治讽刺作品的时候,利用这种手法,既使得作品含蓄有味、富有诗意,又保护自己免受“文字狱”之害。
老年大学古诗词讲座教案

标题:老年大学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讲座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座,使学员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激发古诗词创作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诗词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特点。
2. 古诗词鉴赏:诗词的意境、意象、节奏、韵律等。
3. 古诗词创作:创作技巧、词牌名、平水韵等。
三、教学安排共1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1-2课时:古诗词的基本知识1. 诗词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历程及重要诗人。
2. 诗词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古代诗歌的分类、特点及表现手法。
第3-4课时:古诗词鉴赏1. 诗词的意境:讲解诗词意境的定义、分类及鉴赏方法。
2. 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中意象的运用、作用及鉴赏要点。
3.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阐述诗词节奏、韵律的特点及鉴赏技巧。
第5-8课时:古诗词创作1. 创作技巧:介绍诗词创作的的基本技巧,如平仄、对仗、用典等。
2. 词牌名:讲解常用词牌名的来源、结构及创作特点。
3. 平水韵:介绍平水韵的韵部、韵母、声母等,讲解如何运用平水韵进行创作。
4. 创作实践:指导学员进行诗词创作,分享创作心得。
第9-10课时:名篇解析1. 选取几位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解析,分析其意境、意象、节奏、韵律等。
2. 讲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11-12课时:作品交流与欣赏1. 学员互相交流自己的诗词作品,分享创作体会。
2. 教师对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欣赏古代诗词名家的作品,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听讲、实践、交流中提高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员的诗词作品、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古诗词鉴赏与创作教材、古代诗词名篇选读。
2. 课件:诗词鉴赏与创作相关PPT。
3. 参考资料:古代诗词鉴赏辞典、诗词创作指南等。
老年大学诗歌朗诵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2. 诗歌朗诵的表达方式3. 诗歌朗诵的实践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诗歌朗诵课的目的和意义。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
二、讲授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1. 诗歌朗诵的节奏和韵律2. 诗歌朗诵的语气和语调3. 诗歌朗诵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三、诗歌朗诵的表达方式1. 朗诵的语气和语调的运用2. 表情的运用3. 肢体语言的运用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诵。
2.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朗诵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享上节课的实践练习心得。
二、诗歌朗诵的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诵。
2.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朗诵技巧。
3. 学生进行互评,互相学习。
三、课堂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诗歌朗诵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对诗歌朗诵的热爱程度。
教学资源:1. 诗歌朗诵教材2. 诗歌朗诵视频3. 诗歌朗诵音频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教师应耐心指导,关注学生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形象以及充沛的情感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四要素
某局长大人的“五绝一首”:“故乡山水秀,故乡人更亲。
故乡铺锦绣,党为指前程。
”《砂田诗词集》
至少要押韵
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酒后拍拍肩,以后好好干。
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
但不是诗的语言。
谷堆高得像山尖,爬上需时大半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吸袋烟。
这是大跃进时文歌(文人创作的民歌,民歌是人民群众传唱的歌,只能说收集整理,没有文人创作的说法)语言不凝练首联可压缩成谷堆高山攀登难。
揩揩汗凑着都是俗语。
24节令歌诀
口诀也不是诗虽凝练没有形象、感情
“生根没落地,有叶不开花。
街上有人卖,园中不种它。
”(豆芽)
合律合韵的谜面,也不是诗。
没有感情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唐代张打油《雪诗》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即俳谐体诗。
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这首诗所用都是俚语,且颇为诙谐。
后人将这类诗歌称为“打油诗”。
严格也不是诗。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李白静夜思为什么是诗?语浅意深,真挚感人,千古共鸣。
首创将月光比喻为霜抬头低头的对比。
三中全会写新篇,决策英明喜放宽。
坚守党章依旧誓,迎来四化换新天。
老干体没有形象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立意上千篇一律歌颂
语言乏味、套话连篇、气势宏大,内容干瘪是“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
老干体多用“千年”、“天下”、“九州”等狠词,以掩盖内容的贫乏。
如“喜看飞船翔宇宙,欢呼跃马续征程”,又如“中西开发川原壮,上下廉明社稷清”,“人人乐享小康福,处处安吟盛世文。
”
老干体优点关注时事紧扣时代主旋律,符合三贴近原则。
表现手法技巧有待提高。
叶剑英《七律·远望》
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dun
这首诗作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有感而发,意指苏联领导人已经背离了马列的遗志,如同东汉末的刘表、刘琮一样无能。
诗中认为世界革命的希望,
在于当时的非洲“赤道雕弓”,即诸如毛泽东表态支持的刚果(利)武装斗争,还有“椰林匕首”即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等。
单就艺术形式而言,这首诗在格律
的运用上达到了精美至善的程度。
作者在诗中谙熟地引古喻今,运笔转折跌宕,层次分明,音质上字字铿锵,很有乐感。
有丰富的形象。
议论作结,有微瘕
《青岛浴感》:“小楼明一角,深隐绿丛中。
海阔天如盖,山遥岛似熊。
轻波垂钓叟,旭日弄潮童。
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
”佳作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名句
黄叔媛腊梅
数九严冬天地寒,顶风傲骨自然开。
飘香浓遍庭园外,引鹤攀枝招客来。
要给读者留想象的空间、余地。
不要总害怕读者不明白首句只留严冬即可,最好是用严冬的景色来说明。
傲骨用梅的形态来说明由读者意会作者不可言传(陆游)
后两句改香飘(漫)庭园外,引鹤待谁来?待谁骑鹤来?改问句有余味(钱钟书)。
平仄不合时(换字、改顺序)。
改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