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游子吟课件汇编
古诗游子吟ppt课件

《游子吟》在唐代诗歌中地位
作者孟郊
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与贾岛并称 “郊寒岛瘦”,在唐代诗坛上占
有重要地位。
诗歌内容
《游子吟》以母爱为主题,通过 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场景,表
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艺术成就
该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 人,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和
场景,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03
他的诗歌多写世态炎凉 、民间苦难,表达对下 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04
孟郊的诗风古朴凝重, 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 对后世影响深远。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的一首代表作,写 于他在长安任职期间。
诗中通过描绘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裳的 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 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恩和怀念 之情。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 的讨论成果,分享感恩父母、 回报社会的具体行动和计划。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 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报社 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母爱主题文学作品
推荐学生阅读《慈母情深》、《 我的母亲》等母爱主题文学作品
。
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感悟。
拟人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运用拟人手法,将母亲为儿子 缝衣的动作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和 担忧。
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
音韵
诗中运用押韵和叠词等手法,如“迟迟归”、“寸草心”等,使诗歌读来朗朗 上口,富有节奏感。
节奏
通过长短句的结合和字音的起伏变化,形成诗歌内在的节奏感,使读者在诵读 时能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画面感呈现和视觉冲击力
画面感
《游子吟》PPT课件

如何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倾听与理解
父母应倾听孩子的想法 和感受,理解孩子的需
求和困惑。
2024/1/26
尊重与信任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信任孩子的能力和潜
力。
沟通与互动
鼓励与支持
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
和学习。
25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支持孩子追求梦想和目
标。
从《游子吟》中汲取家庭教育智慧
。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贞元十七年 (801年)于溧阳所写。
该诗为作者仕途失意,饱尝了世 态炎凉之后,愈觉亲情之可贵, 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
深的颂母之诗。
诗中通过描绘母亲为即将远行的 儿子缝制衣裳的场景,表达了作 者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
的爱与尊敬。
2024/1/26
5
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
内疚之情
思念之情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母亲的思念 之情,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
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感叹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
2024/1/26
10
03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2024/1/26
11
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比喻
诗中通过“寸草心”比喻子女对母亲 的微小孝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孝道 的真谛。
教育价值
母爱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母爱主题,可以 引导读者学会感恩、学会付出、学会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2024/1/26
03
文化价值
母爱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爱表达方式或许
不同,但对母爱的尊重和赞颂是普遍的。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母爱主题,
2024版游子吟ppt课件免费

诗歌音韵的美感
03
诗歌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
音韵之美。
10
艺术手法和技巧探讨
01
02
03
白描手法的运用
诗歌运用白描手法,将母 亲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绘 得栩栩如生,增强了诗歌 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024/1/28
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歌中的明月、寒霜等自 然元素,象征着游子的孤 独与思乡之情,使得诗歌 的意境更加深远。
游子吟ppt课件免费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游子吟背景及作者简介 • 诗歌意象与审美价值 • 游子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 诗歌语言风格与传承价值
2
目录
2024/1/28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母爱主题作品 欣赏
• 当代社会推广游子吟价值观现实意 义
3
游子吟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2024/1/28
2024/1/28
21
西方母爱主题作品介绍与比较
《母亲》
俄国文豪高尔基的小说,通过主人公母亲的形象,展现了母爱的坚 韧和力量。
《献给母亲的诗》
法国作家雨果的诗作,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挚的感情讴歌了母爱的伟 大和永恒。
《母亲与孩子》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表现了 母爱的温柔和宁静。
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推广游子吟价值观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 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他们意识到作 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和义务,为家庭的幸
福和和谐做出贡献。
2024/1/28
26
促进社会和谐,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亲子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推广游子吟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亲子 感情,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游子吟PPT讲课课件

赏析
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 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行前的 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 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 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 流露出来。
赏析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 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 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悬绝的 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 炽烈的情感。
写 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诗 句
、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的密 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下课啦
孟郊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 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 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 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 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 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 美。
悟诗情
此首诗写了慈母不辞辛苦,为 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情景,让我 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系 和爱护。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 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 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
读诗文
慈游临意谁报
游 唐 母子行恐言得
·
子 吟
孟 郊
手身密迟寸三 中上密迟草春
线衣缝归心晖
,。,。,。
明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 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 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呢?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 女们。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 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 的内心情感。
古诗《游子吟》通用课件

PART 04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传承
REPORTING
2024/1/25
15
孝道观念在诗歌中体现
诗中母亲形象
描绘母亲为儿子缝衣的场景,展 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024/1/25
孝道行为的诠释
通过儿子的感恩和回报,表达对孝 道的崇尚和践行。
孝道文化的传承
诗歌所传递的孝道观念,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 人们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具 有重要意义。
2024/1/25
密密缝
既指母亲缝衣的动作,也 隐喻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 和期盼,希望他平安归来 。
寸草心与三春晖
寸草心指儿子的孝心,三 春晖指母爱的光辉。通过 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和 无私。
9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2024/1/25
情感表达
全诗以朴素的语言,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激和思念 之情。通过描绘母亲为儿子缝衣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无私 和伟大。
他的诗歌多写寒士的生活和心 境,表达对贫士寒士的同情和 关怀。
孟郊的诗歌语言简练朴实,情 感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 力和艺术魅力。
6
PART 02
《游子吟》内容解读
REPORTING
2024/1/25
7
诗歌整体结构与布局
开篇点题
情感升华
首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直接描绘出母亲为远行儿子缝制衣裳 的场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024/1/25
22
PART 06
实践活动设计
REPORTING
2024/1/25
23
朗诵表演技巧指导
声音控制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声音的 高低、快慢、轻重来传达 《游子吟》中母爱的深沉 与细腻。
游子吟ppt课件免费2024新版

主题思想
《游子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 爱与尊敬之情。
02 诗歌意象与审美价值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
母亲缝衣的细腻动作
通过描述母亲为儿子缝制衣裳的场景 ,展现出母爱的无微不至和深沉。
明月与寒霜的象征
运用明月和寒霜等自然元素,烘托出 游子思乡之情的凄美与苍凉。
游子漂泊的孤独身影
以游子的视角描绘出离家在外、孤独 无依的落寞情感。
爱都如影随形。
无私奉献
母亲为游子付出一切,不求回报, 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牵挂担忧
诗歌中母亲对游子的牵挂和担忧表 达了母爱的细腻和温暖。
游子形象现实意义思考
家庭情感纽带
游子形象体现了家庭情感的重要 性,无论身处何方,家庭都是我
们情感的归宿和寄托。
社会责任感
游子在外奋斗,不仅为了个人发 展,也承担着对家庭和社会的责
简练明快的语言运用
诗歌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 情感与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运用具有 借鉴意义。
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诗歌在传承民间文学特色的同时,进行了创新与 发展,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母爱主题
05
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母爱题材作品回顾
《游子吟》
03 游子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游子形象特点分析
漂泊不定
游子往往因生计、求学等 原因离开家乡,四处漂泊 ,居无定所。
孤独无依
游子在异乡往往感到孤独 ,缺乏亲人和朋友的陪伴 和支持。
怀旧思乡
游子常常怀念家乡的风土 人情、亲人朋友以及过去 的生活经历。
母爱主题在诗歌中体现
深情厚爱
诗歌中母亲对游子的爱深沉而真 挚,无论游子走到哪里,母亲的
古诗游子吟-课件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Hale Waihona Puke 放花;,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情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就像春天的阳光,我就 像那小草,做子女的是怎么 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的。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儿子就要出远门了,慈爱 的母亲双手飞针走线,忙着为远 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脚缝得 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家太迟。 啊,母亲,您就像春天的阳光, 我就像那小草,做子女的怎样报 答得了您的恩情?
游 子 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唐代诗人 40岁考中进士, 到江苏溧阳当县尉,回家迎侍 老母亲到溧阳。
游 子 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夜深了,母亲在油灯 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 能回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担心、放心不下
她望着儿子说:“郊
孟郊《游子吟》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 《游子吟》和《赋得古原草送别》都 涉及到离别的主题,但前者更注重母 子的离别,后者则是友人之间的告别 。
诗歌风格
06
《游子吟》的读后感与启 示
诗歌带来的情感体验
感动与共鸣
诗歌通过描绘母爱的伟大,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引发强烈的感动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运用平仄相间、押韵和谐的句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
节奏感
诗中通过字句的排列与组合,形成了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节奏感,使读者在 诵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03
《游子吟》的主题思想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慈爱之心
诗中通过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裳的细节,展现了母亲深深的慈爱之心,体现出母爱 的伟大与无私。
01
家庭与事业:诗歌让人们反思如何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 ,兼顾家庭亲情,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02
感恩与回馈:通过体会母爱的伟大,人们会对自己的人生 价值与追求产生深刻反思,进而更加懂得感恩与回馈。
03
总的来说,《游子吟》以其真挚朴素的情感描绘,让读者 在感动中体悟母爱的伟大,同时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与追 求的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母爱赞美的佳作,更 是一部让人们反思如何珍惜亲情、追求人生价值的经典之 作。
04
《游子吟》的艺术特色
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
朴实无华
孟郊在《游子吟》中运用简练质朴的语 言,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深深 打动人心。
VS
真挚感人
诗中语言虽简练,但情感表达却极为真挚 ,字里行间透露出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深情厚意的诗歌意境
母爱如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游子吟课件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古诗游子吟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母亲博大的爱,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诗句,培养自学能力.
3.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4.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语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前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母亲的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古今中外,好多诗人都满怀真情,写出好多赞美、讴歌母爱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二.学习《游子吟》
1、教师范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写的这首《游子吟》。
2、今天请同学们按――“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附自学提示:步骤要求方法
(1)朗读读全诗注意读音
(2)细读懂词义看注解
(3)译读直译每行诗意
(4)通读串诗意意会、串讲全诗
(5)品读悟情境品评、领悟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五读学诗法”自学本诗。
3、好,自学到这里。
①指名读;生齐声朗读全诗,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②结合齐读情况,指导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4、学生讨论对诗中词意的理解:
5、把上述词意带入诗中,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同桌互说互听,再指名说给大家听。
)
6、指名朗读全诗并说说全诗大意。
小组讨论全诗意思,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说,注意词序的变通、句意的完整、过渡衔接和语气的把握。
7、总结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 通过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吗?
②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古诗赏析,相信你会对作者及这首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8、练习诵读全诗、齐声背诵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同学们,古往今来,母亲对孩子的心,对孩子无私的爱都是一样的。
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通过一两件细小的事体会到
母亲深沉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为妈妈背诵《游子吟》这首古诗,并告诉她,感谢母亲给予你的博大的爱。
六.板书设计: 《游子吟》
母亲线缝游子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