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合集下载

7 第七章 认知主义流派

7 第七章 认知主义流派

症状都会有所改善,只要这种解释具有两个特性: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否定假设重提假设验证假设形成理论不一致建立构念预测结果否定构念重构念念验证构念保留构念不一致凯利:个人构念理论构念的性质:以先前经验为基础:根据相似和差异来组织经验的方式对同一经验即使贴上一样的标签,在标签的另凯利:个人构念理论构念分类(一)依据构念的重要性◦核心构念(core constructs)凯利:个人构念理论凯利:个人构念理论凯利的人格发展观◦人格的发展就是建立在认知构念系统的发展之上。

◦个人构念系统发展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个人构念系统在构念的数量、质量、复杂性、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会变化。

◦影响个人构念系统发展的因素受制于内外因素。

凯利:个人构念理论心理治疗的过程与方法治疗目标◦帮助来访者形成新的构念,建立新的构念层次,完善已有构念,更好地预测事件。

固定角色疗法◦由一组治疗师创造的想像中的人物,让来访者进行角色扮演,并用角色的方式知觉这个世界,尝试新的构念。

如果这些构念对他们有用,来访者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还会继续使用这些构念。

貌、你和重要他人(配偶、父母等)的关系等。

情境化的思考方式:当________时,我_________区分不同的情境,把自我视为是自我图式的集合,而不是单一的某个自我图式。

抑郁图式:会使人注意消极信息,忽视积极信息,并用抑郁的方式容易识别、记忆、联想起一些消极词汇:不幸的、破碎的、即使抑郁的想法减少,但如果抑郁图示完好无损,以后非常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一个羞怯的男子:“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着愚蠢的舞会。

没有人会愿意跟我跳。

就算他们和我跳舞,我看上去也是那么笨,别人肯定盯着我看。

舞会结束后,我从来不知道该说什么。

”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非理性信念的三种模式:绝对化的要求: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常与必须、应该、绝对、肯定等联系在一:将挫折与困难扩大化,一件不幸的事发生就是一场灾难,。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认知学派.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认知学派.

• • • • • • • • • • • •
二、理论观点 (一)人性观 1.自由选择 2.大部分人类行为是学习的结果 3.对人性持乐观态度 (二)罗特的人格理论 人的行为是机体内部的认知过程和外部强化决定的,是在社会 情境中习得的。 1.基本概念 行为潜能 预期 强化价值 心理情境
2.人格结构: 人际信任 控制点:内控/外控 3.人格发展 依赖于人际交往经验的范围、丰富性和性质 三、研究方法 (一)访谈 (二)投射测验 (三)控制性行为测验 (四)行为观察技术 (五)问卷 • • • •

随后10年,凯利在堪萨斯州立大学建立了一套 心理治疗体系,为穷人和那些30年代经济大萧 条时期的受害者提供心理服务。不久,他就发 现这些人最需要的是对周围事件的解释及对他 们自己将来会发生什么事的预测。个人建构理 论就是从这种思考中建立起来的。
第二节 理论观点
• • • • • • • • • • • • 一、人性观 人即科学家 探索现实,建构着自己的生活 二、人格概念 建构(构念):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对时间 整理分类的一种概念,也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 三、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由一组独特结合的建构群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一)核心建构与外围建构 (二)可渗透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 (三)紧缩建构和松散建构 (四)言语建构和前言语建构 (五)主导建构和从属建构
• • • • • • • • • •
四、研究主题 (一)控制点与归因风格 (二)控制点与学业成就 (三)控制点与社交行为 (四)控制点与身心健康 (五)控制点与职业发展 (六)控制点与家庭教养 五、理论应用 行为改变:社会认知方法 六、理论评价
第二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
• • • • • • • • 一、生平事略 阿尔伯特· 班杜拉(1925— )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出生于加拿大。 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 文学士学位。 1951 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 士学位 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 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社 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他是社会 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人格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个体的特质、态度、行为和认知方式等方面,以揭示个体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在人格研究中,存在着多个主要流派,包括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派、人本主义派、认知派和五大人格特质派等。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流派进行介绍。

行为主义派注重对人格的外在表现的研究。

它将人格视为行为的产物,认为人格是通过环境刺激的塑造和学习来形成的。

行为主义派的代表人物如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等,他们通过实验研究和行为观察来分析人格的形成和变化。

行为主义派主张通过调节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和塑造个体的人格。

人本主义派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认为,意义、价值观和个人选择是个体发展的核心。

卡尔·罗杰斯和阿布拉哈姆·马斯洛等是人本主义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和人格发展的层次观。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要求关注人类的主观经验和潜能发展。

认知派将人格视为个体对自己和外界的思维加工和解释方式的结果。

认知派的代表人物如阿尔伯特·艾利斯和雅克·皮亚杰等,他们研究了认知过程(如知觉、思维和记忆)对人格的影响。

认知派认为,认知和解释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表现为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

五大人格特质派是一种基于人格差异性研究的流派,也是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个体的广泛特质差异总结为五个核心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五大人格特质派的代表人物如雷蒙德·卡特尔等,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将人格特质归纳为这五个特质维度,并认为这些维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流派外,人格研究还涉及其他领域的贡献,如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

这些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和解释个体差异提供了多种途径,丰富了人格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7第七篇__认知主义人格流派

7第七篇__认知主义人格流派

关系: 次级个人结构附属在超级个人结构的某一个层面上。
如: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或者: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活泼的 --一文静的
或者:
活泼的一一文静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友好的一一不友好的
14
(二)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
预期所引导。”
规则和自我反映。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通过认知激发自己
的行为。形成“自律尺度”
33
2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对情境、特质、行为动力以及人格结构的稳定 性进行讨论。 原型
34
怎样用原型来理解人格呢 ?
人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而且 这些感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人们行为上的差异。 人们有不同的原型,用不同的类属关系去区分 信息,因而人们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并 以不同的方式和这些人交往。原型是一个相对 稳定的认知结构,这些行为上的个体差异也是 相对稳定的。
BP——行为潜势; E——预期; Rv——强化的效价。 心理情景——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要与特定
的心理情境密切相关。
28
2 两种类特质:人际信人与控制观
“控制点”,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
29
第三节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一、 W. 米歇尔其人 米歇尔 (Walter Mische1,1930一 ),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9岁移居美国纽约。 对精神分析与特质论的怀疑.
2.考虑重要的现象。社会认知学习研究多数均为人类社 会 行为。
3.随时接受改变的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早期强调的 观察学习和行为的维持。
4.着眼于重要的问题。社会认知学司论者在批评其他理 论观点和提出重要问题为研究的当务之急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为什么?
“移情”的认知解释
B 乐于社交-沉着冷静
人们彼此组织自己建构的方式不同
甲:友好——不友好
乐于社交——宁静 乙:友好——不友好
乐于社交——宁静 乐于社交——宁静 丙:乐于社交——宁静
友好——不友好 友好——不友好
1.2 图式与自我图式
图式的定义
➢ 图式是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 用信息的假定性的认知结构
2 1.9 1.8
依赖形容词
独立形容词
依赖组 中间组 独立组
研究二
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回答20个问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他们自己(10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某个名人(10题)
事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刚才呈现了哪些词
结果
3 2.5
2 1.5
1 0.5
0 描述自己
描述名人
2 人格评鉴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刺激是你必须有的东 西,这样你才会有后 面的反应,而反应之 所以放在这儿,是因 为只有这样刺激才有 存在的必要。我根本 就没发现那个箭头放 在那儿有什么用?
我不记得当时努力要 读的是弗洛伊德的哪 一本书了。但是我记 得当时那种越来越怀 疑的感觉——任何人 都可以写出那些废话, 只不过没有出版罢了。
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白兰迪斯 大学和福特赫斯州立学院任教
人格的认知模型最近才开始流行。凯利是 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 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的差异而 引起的,他的理论是我们现在所能确认的
有关人格认知理论的开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要观点
凯利是一个认知结构决定论者,他反对行为 主义的刺激决定论,认为世界以相同的方式 影响着人,但是为什么人们的心理差异很大, 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解释不同, 人们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人格的认知理论

人格的认知理论
代表人物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阿尔伯特·班杜拉、沃尔特·米歇尔、尼尔·格拉斯哥等心理 学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人格认知理论模型,如自我效能理论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等。
研究方法与应用领域
研究方法
人格认知理论主要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认知过程和行为的系统观察和测 量,揭示人格特征和行为表现的认知机制。
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风格
场依存性
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 依据,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善于 察言观色。这种人往往更善于社交, 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独立性
倾向于更多利用内在参照进行信息加 工,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 人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沉思型-冲动型思考方式
动机取向
个体的动机取向(如成就 动机、亲和动机)会影响 其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 进而塑造其人格特征。
意志力差异
不同个体在意志力方面存 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 其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性和 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习惯形成
个体通过反复实践形成的 行为习惯会成为其人格的 一部分,并影响其后续的 行为表现。
03 认知风格与人格特质关系 探讨
03
注意力偏向
个体对特定刺激的注意偏 向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反 应,进而塑造其人格特征。
记忆选择性
人们倾向于记住与自己的 人格特质相一致的信息, 从而强化自己的人格特征。
思维方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分析 型、直觉型)会影响个体 的决策、问题解决方式, 进而体现其人格差异。
情绪调节与自我概念塑造
情绪调节策略
康复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建立康复社区,为患者提 供互相支持、交流经验的平台;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人格心理学06:认知流派

人格心理学06:认知流派

REBT告诉来访者:
他们经历的不幸的生活事件并不是 自然引起他们的痛苦的,尽管这些 事件会有一定影响; 痛苦的情绪和自我挫败行为主要是 由他们关于不幸事件的扭曲的推论 和非理性信念所产生和维持的; 放弃非理性信念而代之以更合理的 观念会帮助他们减轻或克服不良的 生理心理症状,并使他们的行为更 加健康和有建设性。
• 6、个人化。指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 不幸承担责任。将一切不幸、事故 或别人生病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 引咎自责。如父母吵架,认为是因 为自己不乖或花费太大而导致。
认知曲解的类型
• 7、选择性消极注视。指选择一个消极的细 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 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 色彩。如某次聚会中自己讲了几句不得体 的话,于是对这几句话念念不忘,甚至想 到朋友们可能要为此与他决裂。而实际上, 根本没有人真正在意这几句话,大家觉得 相聚甚欢。
观察与实验
(二)个人建构
• 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 构称作个人建构。
• 建构是两极的。 • 我们把有关的事物在我们的建
构中以“不是……就是……” 形式加以区分。 • 当我们用了最初的两极建构以 后,我们还会用其他的两极建 构决定以外的部分。
(二)个人建构
• 行为(人格)的差异主要源自 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
三个主要的IB
1. “我绝对必须要表现优秀或者赢得 重要他人的爱或认可,否则我就是 一个无能、无价值的人。”
2. “其他人在任何条件、任何时间都 必须对我好,并公平地对待我,否 则就是可恶、可怕的人!”
3. “所有我生活的条件绝对必须是舒 适、安全和有益的,否则这个世界 就是可恶的,我无法忍受它。”
• 理论创建的根源:临床实践发现— 任何使患者本人对自己和自己的问 题的看法有改变的东西,都会使患 者的病情有所好转。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认知学派剖析 (2)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认知学派剖析 (2)

人格心理学第七编:认知学派剖析1. 简介认知学派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学派的起源、主要理论和应用层面进行分析和剖析。

2. 认知学派的起源认知学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行为主义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皮亚杰、文斯洛、巴尔扎克等,他们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揭示了个体思维与决策过程的内在机制。

3. 认知学派的主要理论3.1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认知学派中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他认为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经历了从感知到运算再到抽象的发展阶段。

这一理论对于了解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3.2 认知风格理论文斯洛是认知学派中另一位重要理论家,他的认知风格理论指出个体对待信息的方式存在差异。

文斯洛将认知风格分为融合型和分析型两种,这些认知风格决定了个体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表现。

3.3 认知治疗理论巴尔扎克在认知学派中提出了认知治疗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于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知存在偏差,造成了情绪和行为的问题。

通过纠正这些认知偏差,个体可以获得心理健康和幸福。

4. 认知学派的应用4.1 人格评估认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人格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认知任务和调查问卷,研究者可以揭示个体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方式,进而评估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4.2 认知干预认知学派强调个体对认知信息的加工和解释。

在心理治疗和干预中,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4.3 教育和培训认知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教育和培训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风格,教师和培训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5. 总结认知学派作为人格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认知发展理论、认知风格理论和认知治疗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推动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范围定理——说明一种构念仅实用于一 定范围的事件;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7) 经验定理——说明对实际经验的建构使个人的构 念系统得以验证和修正;
▪ (8) 调整定理——说明某些构念比另一些构念更具有 渗透性;
▪ (9) 片段定理——说明在尝试建立新构念时可能会出 现反常行为,但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一致的;
▪ (1) 构建定理——个人构念是在重复经验的 基础上形成的;
▪ (2) 固定定理——个别差异是由于人们按照 自己的构念来看待周围世界之故。
▪ (3) 组织定理——个人构念是一个有组织、 分层次的系统。
▪ (4) 二分法定理——个人所有构念都具有两 极性。
▪ (5) 选择性定理——人是通过构念选择的限 定或扩展来运用构念的。
▪ 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患者去扮演同他 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象试 穿一件新衣服一样试用一种新人格。
▪ 在这些情境中,治疗者充当配角演员。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评价
▪ 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 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第一节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凯利(G.A.Kelly,1905-1967),美国心理 学家
▪ 1926年获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 ▪ 1928年获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 ▪ 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二战服役期间在军队中对临床心理学的效
用和质量作了很大改进 ▪ 1946-1965年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作,任
▪ 推理论(草耙理论):弗洛依德、斯金 纳、多拉德和米勒
▪ 拉理论(胡萝卜理论):荣格、阿德勒 ▪ 公驴理论(较注重自身的本性)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景时,其产生的行为 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 的三个周期,即详察(Consider)—— 预断(Preemption)——控制 (Control)。
▪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 的不同造成的。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学习内容
▪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 米歇尔的社会认知学习论 ▪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 认知流派人格理论贡献和批判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认知人格理论产生的原因
▪ 治疗者不仅应发现受辅者心理的实际情 况,还应指出他可能达到的目标,帮助 他重新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治疗方法 可采用固定角色治疗。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固定角色治疗
▪ 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 们假装成不同的人。
▪ 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 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象是一个演 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
▪ (10) 共同性定理——说明人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 们的经验相同,而是由于他们建构经验的方式相同;
▪ (11) 社会性定理——说明为了扮演角色,个人必须 了解他人的构念系统,然后照此行动。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二、 人格动力
▪ 传统的动机理论把人看成生来无活力, 因此需要某种东西来驱动。
的乐观; ▪ 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
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 ▪ 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过分强调认
知而忽视现实。忽视情绪的作用。 ▪ 对高智力者和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有作用。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第二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
该校心理学教授和临床心理学系主任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一、 人是科学家
▪ 象科学家一样通过创立能使自己准确地 预期未来的理论,力求减少不确定性, 使生活明朗化。
▪ 提出“个人构念”法,即个人对周围世 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由 此推导出十一条推论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焦虑-个人面临那些在其构念系统之外 的各种事件的再认;
▪ 敌意-继续探索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 已为它自身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
▪ 攻击-对个人认知领域积极的补充; ▪ 内疚-对个人明显背离自己核心角色构
念的认知; ▪ 威胁-对个人核心构念中将产生一种全
面改变的意识。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内部原因: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 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失败。
▪ 外部原因: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 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生活空间的影响, 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关于个体差异
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 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好者的特征是: ▪ 愿意评价个人构念,并验证对他人知觉
的确实性; ▪ 构念无效时放弃并改变; ▪ 愿意扩展自己的个人构念; ▪ 有很好发展的角色构念库。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精神病患者是蹩脚的科学家,治疗的方 法是帮助他们 (1)考察、检查个人构念系统; (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
第七章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代表人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知觉的选择性:天使与魔鬼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知觉的选择性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主要观点
▪ 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事后 却对发生了什么事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 详察阶段:个人努力尝试许多命题建构, 尽可能对情境做各种解释。涉及到“假 如-然而”的思考,或认知上的试误。
▪ 预断阶段:在前一阶段思考的全部建构 中选择那些似乎同这种情况特别相关的 建构
▪ 控制阶段:个人实际上已作出了抉择, 制定了行动过程。
第七章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代表人 物和相关研究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