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雄辩八术
鬼谷子经典8句名言

鬼谷子经典8句名言
鬼谷子,古代中国的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智慧和战略思考。
下面是鬼谷子经典的8句名言:
1. 有权之军,才智之师:这句名言强调了军队的决策者需要具备才智和智谋,
才能指挥军队取得胜利。
2. 兵法之神,胜在诡道:鬼谷子认为战争中的胜利来自于出奇制胜的策略和手段。
3. 胜兵不迫已若冬水之寒:这句话强调了鬼谷子对于军队的训练和准备的重要性。
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士兵们才能在战斗中保持冷静和灵活应对。
4.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战争中,首先要打破敌人的士气
和意志,才能轻松攻克敌军的防御。
5. 近道则焉停不行:鬼谷子告诫我们,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近道和缩短距离,才能更快地达到目标。
6. 用兵之道,胜在和:这句名言强调了在战争中,与敌人达成和平的可能性,
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
7. 善战者求之于势,胜势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战争中的胜利来自于善于抓住
战机和有利时机。
8. 天时地利人和,无坚不摧:这句名言强调了在战争中,只有具备了天时、地
利和人和的条件,才能攻坚克敌,取得胜利。
鬼谷子的这些经典名言,不仅适用于军事战略,也可以引用到人生、事业以及
各个领域的发展中。
它们都蕴含着智慧和策略,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鬼谷子九大读心术的解释及解析

鬼谷子九大读心术的解释及解析鬼谷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冶铁家,也是战争策略的权威之一。
他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其中包括他创立的九大读心术。
这些读心术的目的是理解人心,洞悉对手的意图,以取得优势并制定战略。
下面将解释并解析鬼谷子的九大读心术。
1. 了解本性:这一读心术强调了解自己的本性和欲望。
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2. 辨明善恶:这一读心术告诉我们要学会辨别人们的善恶本质。
通过观察和与人交往,我们可以看出其行为和念头的动机。
3. 观察仪态:仪态可以透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通过观察他人的姿态、神情和动作,我们可以洞悉他们的情绪、意图和态度。
4. 窥视变化:人的内心常常充满了变化。
通过观察和体察对方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我们可以洞悉其内心的变化和计划。
5. 窥视心情:人的心情可以体现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中。
通过发现细微之处,我们可以洞悉他人的情感状态。
6. 辨别矛盾:人们常常存在内心和外表的矛盾。
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和态度,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不一致之处,以了解其真实意图。
7. 明辨虚实:人们的言行有时是虚假的,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辨别出真实和虚假之间的差别。
8. 推算思维:通过观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的意图和计划。
9. 洞悉交情: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我们可以洞悉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和感情。
鬼谷子的九大读心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工具,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意图。
通过掌握这些读心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洞悉人心,进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和战略安排。
它们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中。
通过运用这些读心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并更好地与他们相处。
学点鬼谷子诡辩术,做个会说话的人,原来口才如此重要!

学点鬼谷子诡辩术,做个会说话的人,原来口才如此重要!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会遇到这么一些场景:你跟一个朋友为一件事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双方还争吵了起来,最终不欢而散。
女朋友或者媳妇生气了,你尝试跟他们讲道理,本来想以理服人,结果却把他们惹毛了,睡了半个月沙发。
你想跟一个富二代攀关系,结果你耍了很多机灵,结果人家根本不想搭理你。
于是总是会得到一个答案,性格内向或情商太低。
对于前者是没办法改变的,但后者就有趣了,既然是“商值”肯定是个数值。
既然是数值或许就可以用公式来套用一下。
今天我们来说说什么是鬼谷子的诡辩术。
所谓诡辩就是不择手段说服别人。
辩论不是争论、不是争辩。
具体的辩论的概念和技巧,纵横家的诡辩术是用谋略方法来说服别人,而不是为真理而辩论。
这是本质的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讲个鬼谷子的辩论公式,说不定偶尔还可以提升一下情商。
首先我们要做个假设:我们说服不了一个相信算命的人,不信算命。
因为,人,其实是不同的。
有人信算命,有人不信算命,有人信科学,有人不信,自然也有人认为算命就是科学。
这是每个人思维最底层的基因构建的。
在说服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改变别人的思维基因。
所以,我们想说服一个相信算命的人不信算命,这就是一种情商低的表现。
有了这么个假设,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演了,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不一样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有富的,有穷的,有勇敢的,有懦弱的,有善辩的,有广博的,这个很好理解吧。
所以不要惊奇于身边的形形色色的奇怪的言论。
人们的潜意识就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人性这东西很复杂,正因为复杂才是人。
所以,人的复杂性促使了人分为形形色色的群体,有着近似的弱点,类似的举动。
比如相似的社会阶层的人会有相同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共同的优点,缺点,然而每个人又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对不同的人说服,就需要不同的方法。
比如女生是感性动物,你跟她讲道理未必说得通。
所以鬼谷子总结了九种说服方法,我给大家大概讲解一下。
鬼谷子12句震世语录

鬼谷子12句震世语录
1、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2、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
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3、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4、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6、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7、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8、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
9、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10、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不能单靠眼睛,要用直觉,要用心。
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
1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12、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
中华术数十大奇书之:《鬼谷子》·【春秋】鬼谷子撰

中华术数十大奇书之:《鬼谷子》·【春秋】鬼谷子撰《鬼谷子》一书,博大精深,充溢着权谋策略的智慧,饱含着言谈辩论的技巧,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划时代的思想凝聚。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流传下来的唯一部子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的小序有云:“衰周之季,百氏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
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
故绝续不同,不能一概。
后人著录,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
”《鬼谷子》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
三篇内容明显杂有佛、道思想,极可能是后人伪托增益。
上、中两卷形虽划分,实为一体,篇与篇在内容上互相关连。
但《鬼谷子》这十四篇中,每十三篇“转丸术”已经兵传。
《鬼谷子》目录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戏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胠箧第十四【正文】《鬼谷子》·原文捭阖第一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
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
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
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从《鬼谷子》八论看对《孙子兵法》的传承

从《鬼谷子》八论看对《孙子兵法》的传承赵承凤摘 要:《鬼谷子》是一部奥妙无穷的千古奇书,其与《孙子兵法》许多思想论点都是文之相通、一脉相承的。
可从“八论”看其对《孙子兵法》的源流传承:一是知论;二是谋论;三是因论;四是势论;五是制论;六是环论;七是虚实论;八是德论。
关键词:鬼谷子 八论 孙子兵法 传承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2095-9176(2020)03-0009-007收稿日期:2020-02-20作者简介:赵承凤,中共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少将。
鬼谷子是一个神秘无比的千古奇人,《鬼谷子》也是一部奥妙无穷的千古奇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枝吐着智慧芳香的奇葩。
鬼谷子既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开创者,又是谋略家鼻祖、兵法家大师、智慧家化身。
鬼谷子不但以捭阖之术、纵横之策培养了苏秦、张仪,而且以谋略之道、全胜之策培养了孙膑、庞涓、尉僚等高徒。
鬼谷子还有一个杰出的贡献,就是把自己批注过的《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从此《孙子兵法》在世间流传开来。
正如战国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所言:“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
”对此,清代杨景淳《鬼谷四友志》是这样记载的:“其夜轮着孙膑值宿,先生向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告膑道:‘此书乃汝祖《孙武子兵法》十三篇,向因汝祖献于吴王阖闾。
阖闾用其族,大破楚师。
后阖闾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以铁柜,藏于姑苏台屋楹之内。
自越王勾践用范蠡、文种计,选进西施、郑旦二美女,以迷吴王之心;又馈大木以成其策台娱乐,劳苦百姓以逸待疲,遂灭吴倡霸。
又将姑苏台焚毁,故此书不传。
因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其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
未尝轻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
’孙膑叹然道:‘弟子少失父母,遭国家多故,宗族离散,虽知祖父有此书,实未传领。
吾师既有注解,何不并传之庞涓而独授于膑也?’先生笑道:‘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
涓非佳士,岂可轻付哉?’于是孙膑接书,携归自己卧室,受先生命,不敢私与众弟子观总第27期General No.27看。
鬼谷子学术十四篇(原文+译文)

鬼谷子目录《鬼谷子》捭阖第一 (3)《鬼谷子》反应第二 (7)《鬼谷子》内楗第三 (10)《鬼谷子》抵戏第四 (13)《鬼谷子》飞箝第五 (15)《鬼谷子》忤合第六 (17)《鬼谷子》揣篇第七 (19)《鬼谷子》摩篇第八 (21)《鬼谷子》权篇第九 (24)《鬼谷子》谋篇第十 (27)《鬼谷子》决篇第十一 (30)《鬼谷子》符言第十二 (32)《鬼谷子》转丸第十三 (35)《鬼谷子》却乱第十四 (38)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春秋时卫国朝歌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谋略的理论。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鬼谷子》不是一部等闲之作,它曾对社会尤其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
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
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
”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此电子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千古奇书《鬼谷子》原文及解析(精编版)

千古奇书《鬼谷子》原文及解析(精编版)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BINCHENG使命万卷书,万里路,通古今,继绝学。
经典|鬼谷子字数|7000字目前完成背诵的国学经典:读经典的好处每天抽出5分钟,可以读一篇《朱子家训》,可以读一章《论语》,每天抽出10分钟,可以读一篇《大学》,读一篇《庄子》;每天抽出30分钟,可以读一篇《道德经》、读一篇《金刚经》......读经典最大的听众是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您今天读经典了吗?经典介绍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
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一书,又名《捭阖策》。
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此书并非等闲之书,它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
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转丸、十四篇胠乱已失传。
《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目录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楗第三抵戏第四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转丸第十三[失传]胠乱第十四[失传]《鬼谷子》全文内容及释义捭阖第一捭阖指的是,事物变化无穷尽,但都有自己的归宿,要是能明白其中的规律,自然就会适得其所。
比如大家都说自己穷,想要赚钱,但如果不明白财富流通的规律,再怎么想赚钱,也是白搭。
【原文】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
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谷子之雄辩八术鬼谷子对自己的说服艺术充满自信。
他说:“人如果有了坏意识,要让他改正是很难的。
如果自己的意见无人执行,自己的话没人听从,那是因为道理还没讲明白;如果道理讲明白了,别人还是没执行,那是因为没有说到对手的心里。
如果说得清楚、辩得明白、敢坚持、抓住不放,又能投其所好,说出话来,立论独到,句句珠玑,明白而且有条理,能打动人心。
这样进行说服,如果再行不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鬼谷说服术自有其独特的招法。
苏秦用此法可以把老师说得泪下沾襟,又可说通各国联合抗秦,身佩六国相印。
这些招法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称之为“雄辩八术”。
捭阖术——《鬼谷子》的第一篇就是“捭阖”。
“捭阖”的本义就是开合。
它在《鬼谷子》一书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但是其基本含义还是指开合。
《鬼谷子》一书认为,一开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认识它是掌握事物的关键,因而它也是进行游说活动的最基本的和常用的方法。
《鬼谷子》一书的“捭阖术”在中国传统智慧中是独有的,它是纵横家们在斗智、论辩中行之有效的一术。
纵横家运用捭阖术的过程一般是“估量对方的贤、智、勇等方面的情况”。
依情况,或者先使对方开启,即“捭之”;或者先使对方“闭藏”,即“阖”之。
让对方开启是为了掌握对方的情况,让对方闭藏是为了坚定对方的诚意。
一开一闭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将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对对方作出准确的估计。
然后根据不断探测,实施说服。
说服时也是或者捭之,或者阖之。
有时候口只能是吃饭的,而不能说话,说之必失,这时候就需要阖;有时口必须张开,用讲道理去游说人、游说家、游说国、游说天下。
一开一合的反复,就像一个圆环,开合环绕其上,开到了极点又复归于合,合到了极点又复归于开。
往复无穷地运用,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
反应术——“反应术”是《鬼谷子》中关于刺探情报的一种方法。
这里的反应与我们现在常说的反应有区别,它专指经过刺探使对手发生的变化经。
《鬼谷子》一书认为:别人说话是动态,自己缄默是静态,主张以静测动。
这一招法也是纵横家独创的,它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主张通过某种活动或言辞,刺激对方开口,再根据对方的话来分析其真意。
假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或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再回来重新探求,从对方的言词中可以分析其下一步的言行,力争得到对方的实情。
行“反应术”就如渔人一样多打开一些网,等待鱼的落入。
只要方法得当,把引诱之辞作为饵,不愁对手不说出来。
如果拿着网迫使对方说出的情况还不够,就需要用模仿和比较的方法让对方将心里的东西都表达出来,进一步暴露实情,以便控制对手。
要通过反反复复的反应,全面掌握情况。
反应术在运用时还有一些小计谋。
比如,要想让人家说话,反而自己沉默;要让对方敞开,自己先收敛;要使对方把话头提起来,自己先落下去;要想获得什么,先给对方点甜头。
这一些小计谋就是要解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以便倒出实情。
此外还需要辨别真伪,通过比较排除假情况,要善于通过小事推测出大事;刺探情况要准确,要迅速;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手;要与对手把感情拉近,像声和响一样密切;观察对手的言辞时要认真,像磁石吸铁针一样;自己暴露给对手的东西微乎其微,而得到的东西要多而且迅速。
内揵术——“内揵术”是《鬼谷子》中关于进献计谋的方法。
主张拉近与游说对象的关系,使其总是想着自己,要用道德、党友或财货等手段与游说对象联系在一起。
只要意见被采纳了,就可以独往独来。
“内”就是使人采纳自己的计策,“揵”是设法坚持自己的计策,要设法使自己的道德与被游说者暗合,使自己的志向与被游说者一致,要设法得到重用,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被解职,也要设法再度被启用;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分寸、得体,使自己的谋略与决策者一致。
这就需要掌握被游说者的想法,不在没有把握时草率行动。
待完全掌握了情况以后,就控制住对方。
这样就主动了,可以进,也可以退。
抵巇术——“抵巇术”是鬼谷子纵横八术中的重要一术。
《鬼谷子》认为任何事物都会出现裂痕,而且这种裂痕会由小变大。
因此,在裂痕刚出现时就要“抵”住。
“抵”就是为防止和消灭裂痕而采取的措施。
通过“抵”来使裂痕闭塞,通过“抵”使其减小,通过“抵”使其停止,通过“抵”使其消失,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鬼谷子》认为社会上的政治斗争尤其需要抵巇,认为万事万物都起于秋毫之末,一发展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样大。
圣人的事业都会遇到小人的破坏,都需要“抵巇”。
天下纷乱之时,朝廷无明主,公侯乏道德,小人猖狂,忠良放逐,圣人隐居,上下猜疑,纲纪瓦解,百性相残,父子离散,夫妻反目,这些都是裂痕。
“抵巇”就是用一定的法术来治理。
治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弥补,二是征服。
弥补的结果是恢复原样,征服就是加以改造重新获得。
五帝时代可以用弥补的方法,三王时代只能用征服的办法。
至于诸侯之间的征伐更是不计其数。
在天下大乱之时,就要靠“抵巇”取胜。
圣人都是天地派来的,如果天下没有“巇”,就隐居于高山深谷以待时机;如果天下有“巇”,就挺身而出为平天下而谋划,做天地的守卫者。
飞钳术——刘勰称《鬼谷子》“飞钳术”是用褒扬之词来抓住对方心理的一种方法。
飞钳的前提是“钩钳”。
在使用“飞钳”术之前,可先诱导对手发言,将需要对方说的话诱导出来以后,马上加以推崇,以推崇的手段抓住对方,不让他收回。
要想诱导对手顺着自己的思路说话,在诱导时就要忽同忽异,给对手以假象,让他摸不着头脑,最后落入圈套。
用“钩钳”之法还无法钳住的人,就可以对他们实行威胁、利用,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反复试探;或者先试探再摧毁。
要将“飞钳术”传遍天下,必须度量权能,了解天时,控制地形,估量财力,分析各国之间的关系,审察游说对象的好恶。
然后抓住最重要的内容,钩钳之词,诱出其心里的想法,用飞钳的办法去控制对手。
要将“飞钳术”用到其他国家,就要揣摩对方的智能,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士气;然后,接触对方,跟踪对方;最后,以“飞钳术”与之和平相处,从感情上建立联系。
这是“飞钳术”的秘诀,这种方法如能用于其它诸侯,就能够与诸侯建立紧密关系,进而控制对方。
这样,就可以通过“飞钳术”达到合纵或连横的目的。
忤合术——“忤合”篇认为联合和对立都有相应的策略。
而且两种状态是互相转化的,像象铁环一样连接在一起,没有一点裂痕。
圣人就是要了解掌握这一规律,促使两者之间的转化。
世上的事没有永远不变的,这就叫“世无常贵,世无常师”。
圣人常常是无所不为,无所不听。
任何计谋都不会同时忠于两个君主。
或忤于彼或忤于此,内有忤则通过计谋使之合。
行忤合之道的条件是要了解自己和估量环境。
这样既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既可以合纵,也可以连横。
鬼谷先生的忤合之术是基于“反”、“合”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
有些事情顺势去做可以成功,有些事情逆反去做也可以成功。
揣摩术——“揣摩术”就是通过别人表现出来的情况去了解他们掩饰的情况。
摩是揣的一种方法。
揣摩之后内部就有反应,这叫内符。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揣摩最难,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
揣摩要趁对方特别高兴的时候,去使他狂热,于是无法掩饰内心的想法,从而揣出他的真情;或者趁对方特别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的恐惧,使其不能自恃,于是露出实意。
情绪在心里变动,必然要表现在外面,所以可以通过从外面看到的情况来判断内心的活动。
揣摩是从外面探测内心的东西。
外面一探测,内部就暗合,即内符。
善于揣摩的人就像善于钓鱼的人一样,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
揣摩的方法很多,可用和平进攻,可用正义进攻,可用正义责难,可用奉承讨好,可用愤怒刺激,可用名望威吓,可用行动逼迫,可用廉洁感化,可用信义说服,可用利益诱惑,可用谦卑欺骗。
《揣情》篇认为:即使有先王之道,有圣人之谋,没有“揣情术”就无法知道隐匿的东西。
因此认为:“揣情”是谋略的根本,是游说的主要方法。
圣人单独使用“揣摩术”时,众人也能了解他的良苦用心。
假如没能成功,那也不是“揣摩术”不灵,而是运用不当。
只要揣摩术运用得当,没有什么事做不成。
转丸术——刘勰称《鬼谷子》“转丸聘其巧辩”,刘勰在此指出了鬼谷子转丸术的内容就是其巧辩,就是不实在的言辞;能成为信义的言辞都是坦白的;坦白的言辞都是可以验证的;凡是难以启齿的话,多是应对之辞;应对之辞都讲究诱导对方说出机密。
说话的技巧可以掩饰说话的内容:说奸佞话的人,由于会谄媚就可以变成忠;说奉承话的人,由于会吹嘘就可以变成智;说平庸话的人,由于能果决就可以变成勇;说忧虑话的人,由于善权衡就可以变成信;说冷静话的人,由于善逆反而变成胜。
古语说:“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说话会有所伤害,众口可以烁金,因此不能随便讲话。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话有人听,要想有人听就得讲究方法。
当说到对方长处时要放开来说,当说到对方短处时要避开其短处。
人的言辞要像甲虫一样靠坚硬的甲壳来防护自身,同时又要像螫虫那样用尖锐的螫针来进攻别人。
游说的人也应发挥自己的长处。
《鬼谷子》指出外交辞令有五种:病言、怨言、忧言、怒言、喜言。
所谓病言,就是由于气力不足而说的没有精神的话;所谓忧言,就是由于闭塞而说的不能宣泄的话;所谓怒言,就是由于妄动而说的不能控制的话;所谓喜言,就是由于散漫而说的没有重点的话。
以上五种言辞只有得到精炼后才能使用,只有有利时才能使用。
《鬼谷子》还告诉游说者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跟智慧的人说话,要靠渊博;跟笨拙的人说话,要靠详辩;跟善辩的人说话,要靠扼要;跟高贵的人说话,要靠气势;跟富有的人说话,要靠高雅;与贫贱的人说话,要靠谦敬;跟勇敢的人说话,要靠勇敢;跟负过的人说话,要靠鼓励。
”所有这些都是谈话要注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