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禁毒教案13篇

禁毒教案15篇禁毒教育(教案选编)禁毒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2.让学生知道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
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国执法打击的重点对象。
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将解释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三.设计思想追溯过去,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是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百姓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及其民众爱国热情的林则徐发起虎门硝烟历史壮举。
随着时代推移,毒品危害并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隙缝采取卑劣的手段还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他们无孔不入,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下毒手。
这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强烈地愤慨,每个中国人民深知“誓以抵制毒品危害”的重要性,让不法分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五大时,江泽民总书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对违法犯罪行为作严厉的惩治,从而建设一个幸福的美好的家园净土。
新时期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做出许多英勇搏斗的实际,一再传为历史佳话。
他们给青少年树立很好的榜样。
不过,与毒品作斗争是场持久之战,需要长期不断的与之抗衡,希望有一天会看到一个无污染、和平的世界。
四.课前准备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2.录像片《东方110》3.法律宣传五.教学重点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六.教学难点教育对象(未成年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经受不了各种诱惑,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七.教学过程(一)回顾历史(展示虎门硝烟幻灯片)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教训,人民饱受磨难,鸦片使军队、百姓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个个吸毒后精神萎靡,打仗失去战斗力,就像海浪后泛起的泡沫。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禁毒主题教学教案(精选5篇)

禁毒主题教学教案(精选5篇)禁毒主题教学篇1★活动目标:1 、使中学生了解毒品的真正危害,知道毒品是社会进步的严重阻碍;2 、对毒品的`有关条例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法律对于毒品的处罚相当严厉;3 、使中学生了解现在流行的毒品的传播方式,提高警惕,小心第一步;★组织形式:第一阶段:老师讲述,主要是有关毒品的有关知识、法则、以及诱导青少年吸毒的主要伎俩和有关防范措施;第二阶段:构造情境,让同学们一起看教育片,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吸毒的危害;第三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参观深圳戒毒所,广收信息,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对毒品的认识,也可装订成册,供全校师生传阅,以达到宣传禁毒的信息。
主要过程:第一阶段:老师讲述一、毒品的历史从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英国就开始向中国源源不断的输入鸦片等毒品……二、毒源地“金三角”与中国当今世界,在印度、缅甸、柬埔塞三国交界的地方叫做“金三角”,在这里,出产了世界大部分的毒品,而这个地方与我们中国的云南省相距只有……三、毒品知多少?1 、法律对毒品的刑事处分2 、现在流行的毒品是哪些,有哪些特征?3 、什么是国际禁毒日,有何意义?4 、什么是吸毒?为什么会成瘾?四、毒品的危害1 、运毒藏毒毁青春2 、借毒消愁毁前程3 、一人吸毒毁全家4 、毒品毁人毁健康5 、具体实例:自残、自杀、抢劫、家破人亡……五、向青少年传送毒品的主要途径1 、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2 、帮不认识的人带行李3 、鼓吹吸毒可以提神,有助提高成绩4 、不给面子,讲兄弟感情5 、对女孩子标榜吸毒可以减肥,诱其吸毒6 、被朋友利用,说带运毒品可以得好多金钱7 、追求享受,追求刺激,盲目尝试新潮的东西六、青少年如何防止第一次与毒品接触1 、中学生防毒五大绝招2 、家庭防毒大全第二阶段:构造情境情境一:观看禁毒教育纪录片情境二:观看电影《白粉妹》老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办?请大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远离毒品教案(精选五篇)

远离毒品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远离毒品教案健康教育课题:《毒品》迁安镇丁官营中学王立民【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懂得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方法】置疑导学、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图片欣赏导入。
1、让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2、师生谈话:导: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罂粟花的果实可以做什么?引出新课:毒品。
二、展示有关毒品的图片和文字,了解有关毒品的一些常识。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找学生朗读。
1、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学习什么是毒品?教师出示关于毒品有个传说。
(课件展示)找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毒品传说:据说从前有一只生活在水井边的小白鼠,不满自己弱小的命运,先后求仙人把它变成了凶悍的猫、威武的狮子和勇敢的猎人。
但它还是不满足,就又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
有一天,当它路过曾经生活的水井时,却掉进井里淹死了。
仙人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这只贪婪的小白鼠,便在水井边种了一种奇怪的植物,开出一种妖艳的花朵,叫罂粟花。
从罂粟花中提取的一种白色浆汁,就称为“鸦片”。
鸦片就是实实在在的毒品。
教师提问:什么是毒品呢?学生看教材回答。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让我们看一看我国刑法是是怎样规定的呢?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介绍常见毒品介绍几种毒品。
(课件展示)出示毒品图片。
找学生读。
1、鸦片俗称“大烟”、、“烟土”等,来自于鸦片罂粟。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2024年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

2024年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九章“抵制,健康成长”,内容主要涉及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如何拒绝的方法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括:1. 的定义和种类;2. 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危害;3. 拒绝的方法和技巧;4. 禁毒法律法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危害,增强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拒绝、抵制诱惑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禁毒法律法规的认识,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的种类、危害及拒绝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吸毒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出的危害;2. 新课导入:讲解的定义、种类,让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拒绝的情景剧,让学生分析情景剧中的拒绝方法;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和抵制诱惑,结合实例进行分析;6. 禁毒法律法规讲解:介绍我国禁毒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六、板书设计1. 的定义、种类;2. 危害;3. 拒绝方法;4. 禁毒法律法规。
七、作业设计(1)的定义、种类;(2)的危害;(3)拒绝的方法;(4)禁毒法律法规;(5)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邀请禁毒民警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2. 拒绝方法的讲解与讨论;3. 禁毒法律法规的传授与理解;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1. 吸毒者的真实案例:通过展示吸毒者的悲惨经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的危害,从而提高防范意识。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五篇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毒品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决定是非潜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必须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哪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哪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潜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禁毒教育教案(九年级)5篇

禁毒教育教案(九年级)5篇第一篇:禁毒教育教案(九年级)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九年级主题班会【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毒品是什么,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帮助学生懂得吸毒,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国家法律严惩;3.贩毒,吸毒依然是国家打击的重点.青少年要从自身做起,学会保护自己,抵制诱惑,自觉远离毒品【教学重点、难点】毒品的危害;青少年如何抵制诱惑,远离毒品【教学准备】教学前先让学生查阅有关毒品的种类有哪些?如何识别?【教学方法】利用课件,图片展示、讲授,学生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课件展示)谈到毒品,大家会用怎样的词来形容和描述它呢?学生回答:“罪恶、堕落、死亡、毁灭、犯罪、恐惧、恐怖、黑暗、诱惑、陷阱、暴力、灾难、可恨、深渊、恶魔、家破人亡、社会动荡……”(教师总结后课件展示)二、新课讲授教师:毒品究竟是怎样的东西,竟然与这样的一些词相联系?请同学们根据你们所查阅的资料给我们进行介绍,毒品的种类有哪些?学生回答:鸦片、海洛因、吗啡等教师:是的,我国的刑法第357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
(课件展示)那我们如何去识别它们呢?学生回答(回答有困难时,可让学生进行现场求助,寻找信任的伙伴,帮助完善答案)教师:看来,大家对毒品的认识还只知其名,那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组图片,初步认识毒品种类及其特征。
(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边展示图片边介绍★鸦片亦称阿片,俗称大烟,它是从未成熟的罂粟蒴果上划破后渗出的乳汁经干燥而成的,即生鸦片。
★呈褐色至黑色膏状块,味苦、有毒,并具有特殊的臭味。
经加工成鸦片,褐色膏状,软硬如橡皮泥。
★ 是鸦片的主要有效成份。
★ 颜色:呈白色、浅黄色或棕色(由于纯度关系)★ 形状:可将其干燥成结晶粉末状,也可做成块状。
★ 二乙酰吗啡,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让学生初步了解毒贩们的狡猾手段。
3、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政府禁毒的立场,并教育学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五年级课本有一篇关于毒品的课文,老师回顾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讲。
(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己回忆课文内容,回答有关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 师:(出示一幅图片)让我们先来看看联合国公布的两个数字,对这两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讨论,回答)
2. 师:这两个数字对于全世界的总人数来说,还只是一个小部分。
但竟有这么多人遭受毒品的危害,已经是触目惊心了。
为什么这两个数字会引起如此的震惊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请大家先通读课文中论述毒品危害的三个部分,边读边想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学生阅读,讨论)
3. 师: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举例,介绍)
4.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吸毒者完全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为了毒品,他们可以不顾一切。
因此说毒品会害一个家庭,根本不足为奇。
5.师:可以说毒品一旦进人人体,就会对人体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毒品“祸及家庭”呢?
(学生举例,介绍)
这样一讨论,大家对于毒品“危害社会”的说法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吧?
(学生举例,介绍)
6.师:吸毒者必须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请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事例。
(学生举例,介绍)
7.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
(介绍吸毒者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
所以说“吸毒已成为社会的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毒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大家可能认为毒品离我们还很远,其实在全国各地都有贩毒分子在推销毒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不仅拉拢吸毒的人,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不吸毒的人,尤其是年轻幼稚的青少年。
在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一些青少年上当受骗。
总结各地贩毒分子的各种手段,不外乎课外介绍的几种。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中贩毒分子
的五大“毒招”,并相互交流一下看法。
(学生阅读,议论)
8.师:当然,贩毒分子拉拢人,不会像书上写的这样,背诵给你听,但基本就是这样遗像手段,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提防贩毒分子的各种卑鄙手段。
毒品还曾经是外国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武器,谁给大家介绍介绍林则徐的故事?
(学生介绍)
9. 师:解放后,中国政府经过不长的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毒品。
现在毒品再次侵入我们国家,我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阅读,回答)
10.师:那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入到毒品斗争的行列中来呢?
(学生回答)
11.师:对,我们从小就要利用法律这个武器,坚决和毒品做长期的斗争。
三、老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