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世界级制造WCM与精益生产的关系

合集下载

WCM

WCM

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WCM)[编辑]世界级制造概述[1]1984年,美国学者贺氏和威尔瑞特首次提出了“世界级制造"这一概念。

随后,施恩伯、杰夫等人对“世界级制造”的内涵和实践内容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世界级制造理论。

该理论认为,为了达到世界级制造水平,企业必须广泛采用世界级制造实践。

因为通过广泛采用世界级制造实践,可以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运营系统,提升企业的运作绩效,最终使企业成为“世界级制造"。

对世界级制造实践内涵的界定因研究背景、研究场合而不同,比较典型的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运作方式和运作效率的界定,如Heibeler等人把世界级制造实践定义为“业务流程的最佳运作方式";另一类是基于绩效的界定,如Camp等人认为世界级制造实践是带给企业卓越绩效的实践。

国际质量调查研究则将世界级制造实践界定为:帮助低绩效企业达到中等绩效,帮助中等绩效企业达到高绩效,帮助高绩效企业维持高绩效或达到更优的绩效水平。

可见,世界级制造实践是打开全球化竞争秘密的钥匙,企业积极应用世界级制造实践的结果就是收获更好的绩效。

[编辑]世界级制造模式的提出[2]世界级制造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先进制造模式必须针对于不同的环境实现制造战略、制造组织、制造技术以及绩效检验之间的协同。

在引用世界级制造实践过程中,企业一致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绩效一致性是世界级制造实践选择的直接动力源泉,位于核心层;战略一致性是世界级制造实践选择的重要影响变量,位于紧密层;环境一致性则是企业选择行为的环境载体。

成功引用世界级制造实践应做到:对企业内外环境和世界级制造实践进行二次创新、将引用项目纳入战略体系之中、提供良好的系统支持环境。

由此,得到世界级制造模式框架如图:[编辑]世界级制造的绩效评估体系[3]一、交货和用户服务绩效的度量准时交货是世界级制造方式的核心,它是一系列高质量作业活动的结果。

《生产运营管理·从精益生产到世界级制造》讲义-p

《生产运营管理·从精益生产到世界级制造》讲义-p
精益 (狭义精益 Lean Lite)
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世界级制造 (广义精益 Lean Extended)
“丰田门后”看丰田。从“忠实于”丰田生产方式原型、将消除浪费
作为号召力的精益生产(Lean),到突出西方重数据、严谨和定量化
的特色、以提高库存周转作为企业打拼目标、更关注于消除供应链之
原材料 劳动力 资金、信息
能源
可持续
发展
以客户为起点的经营
Output 输出
转化过程
产品 服务
持续改19 善
准时制生产
J I T ust n ime
适品 ·适量 ·适时
流线化生产
逐步消除库存 逐步根绝浪费
利润最大化
安定化生产 平稳化生产
适时化生产
20
5、企业运营的KPI关联图
Q′
S
P
C
D
P′
Q
21
祖林老师主讲的课程以观念和实务为特色,大量列举常见 事例丰富课程讲解,主题鲜明、事例生动,理论部分观点新颖 ,常有惊人之语,实务部分主要由十余年的企业管理和职业顾 问经历所积累的丰富案例为主,其演绎充满活力、富有激情、 极具感染力,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
祖林老师长期在日本松下电器及其在华企业工作并担任多 年中高层管理职务,曾师从森川胜工等日本著名效率管理专家 学习日本式改善技术,曾师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经 理木元哲专职学习一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生产
市场
客户
营销
财务
需求
15
·筹措资金 ·运用资金 ·有效合理 ·流动增值
社会 资源
不同职能的价值增值作用——

wcm管理体系

wcm管理体系

wcm管理体系WCM(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是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的缩写,全称世界级制造管理。

其理念主要源于日本的“精益生产”和美国的“六西格玛”,是一种追求高效生产和质量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WCM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零缺陷、零废品、零故障以及最低成本的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它强调团队合作、员工参与和持续改进,并通过标准化和流程改进等方法来优化生产过程。

WCM管理体系可以分为10大支柱。

第一支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即推动整个企业内所有员工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参与WCM的意识。

这需要通过培训、宣传和激励机制等手段来实现。

第二支柱是团队的建设,即组建跨职能、跨层级的团队来参与WCM 的实施和改进。

团队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技能和经验,以便共同解决问题和制定改进方案。

第三支柱是流程改进,即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中的细节,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

这可以通过价值流图、流程标准化和工具改进等方法来实现。

第四支柱是自主维护和保养,即要求员工参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第五支柱是零库存,即通过精确的市场需求计划和合理的生产计划来实现零库存。

这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第六支柱是质量和遗产管理,即通过质量控制和遗产管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设立质量指标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来实现。

第七支柱是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即通过分析设备故障的模式和影响来制定预防措施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第八支柱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即通过优化物流和供应链的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可以通过流程改进、供应商管理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来实现。

第九支柱是人力资源开发,即通过培训和发展员工的技能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第十支柱是环境保护,即通过减少废物、节能和减排来保护环境。

这可以通过环境管理制度和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总之,WCM管理体系是一套综合管理方法,它将企业的文化、团队、流程、设备、质量、物流、人力资源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整合起来,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世界级制造方式(WCM)

世界级制造方式(WCM)

世界級製造方式(WCM)世界級製造方式這一概念的提出,不僅在於強調製造技術如柔性製造系統、機器人和數控加工等技術的世界先進性,更在於強調管理技術的先進性。

通常認為,世界級製造方式的概念應包括四個方面:①無缺陷的全面品質管制新技術;②準時生產方式;③充分授權的工人自主管理;④滿足用戶要求的高度的柔性製造系統。

世界級製造方式的形成,實際上是生產與作業管理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和完善的結果.它是兼收並蓄了各個發展時期生產與作業管理實踐的創新成果,並廣泛吸收各工業化國家民族文化特色而形成的,代表了當今世界生產與作業管理的發展水準和方向。

一、世界級製造方式的框架及構成要素世界級製造方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經濟、技術發展時代將賦予不同的含義。

因此,判斷WCM本身並沒有重大的意義,關鍵是如何構造、實現它,如圖所示,這對於理解尤其是實現WCM 具有指導意義。

由圖可知,WCM由顧客與品質、製造戰略、製造能力、生產技術、組織系統、人力資源和管理方式等七大要素構成。

其中,顧客和品質是整個框架的核心,其他要素圍繞它運行,而這個核心要素又融入各個要素之中,成為協調各項要素與活動的中心。

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首先對顧客需求和品質目標做出保證與支援,從而在系統的有效性上形成整體協調的一致性。

製造戰略根據各類系統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系統要求進行目、計畫等的決策;在戰略決策的指導下,合理安排生產技術、組織系統、人力資源和管理方式四要素,使之成為與生產戰略充分一致的製造運行系統.形成不論數量、品質,還是動態應變性、自我完善性,都能達到高效保證的製造能力。

二、世界級製造方式的特點WCM框架的核心是顧客和品質,反映出WCM所追求的目的。

其中WCM把品質定義為:使顧客滿意、快樂、信賴的產品,並且使它能夠融入WCM的各項要素之中,成為協調各項要素和全部活動的中心。

WCM在世界市場上具有下列特點:①本行業中,至少在其一個方面,屬於最強有力的競爭者,能比其他對手具有更迅速的增長和更豐厚的利潤;②其產品無論在性能、功能或競爭優勢、受信賴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一流水準,並能夠對市場的條件變化做出最靈敏、有效的反應;③能夠吸引、保持並造就本行業中最傑出的人員,因此能夠吸收、應用並創造新的生產與管理技術,乃至觀念、思想。

[转载]什么是WCM?世界级制造

[转载]什么是WCM?世界级制造

[转载]什么是WCM?世界级制造
什么是WCM?这是形成于80年代末期的一种管理技术,即世界级制造,World-ClassManufacturing。

所谓WCM,是以TPM(全员生产保全管理)为基础,融合供应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战略成本管理、6σ(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管理要素,汇聚而成的一套系统实用、富有成效的先进管理技术集成,其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打造“世界级制造商”。

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简称为WCM)是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种管理技术,它的精髓是:整体优化和弹性制造,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管理技术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应用信息技术和服务来解决瓶颈问题,例如新品投放市场时间、提前期、物料成本、运输可靠性、生产协调、流程可见性和财务分析等,企业就能够成为世界级制造商。

具体而言:应当在本行业中,至少在某一个方面,属于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能比其他对手具有更迅速的增长和更丰厚的利润;其产品无论在性能、功能或竞争优势、受信赖程度等方面都有一流水平,并能对市场的条件变化能做出最快敏、最有效的反应;能够吸引、保持并造就本行业中最杰出的人才,能够吸收、应用新的生产与管理技术,观念和思想。

广州市伯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推广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法,帮助企业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为己任,为企业做强内部管理提供帮助。

通过对企业全方位的诊断、分析,运用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理念和工具,为企业提供最经济,最快和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

WCM与精益

WCM与精益

WCM(世界级制造)的特点与精益的比较一直有人问我,什么是WCM,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和WCM是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我从来没有从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因为其实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同时,我一直以来,在用一个精益生产体系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理解WCM。

直到最近,通过不断地摸索以及和国外专家们的沟通,我才体会到WCM的基本内容,而且,这样的理解彻底颠覆了我之前认为WCM就是精益生产理论的另外一个应用实例而已的观点。

其实,WCM并不是精益,虽然他们可能是近亲,但是,WCM和精益在精神内涵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理解这个区别能够帮助我们吸收并处两个优良体系的优点并为我所用并且通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比较适合我们自己的WCM贯彻线路。

1, 什么是WCMWCM即世界级制造,是通过全员参与方式,降低由于生产系统可靠性及运营低下导致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改善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和提升质量的全面系统。

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还是很准确的,基本涵盖了WCM的工作范围。

如果要进一步解释WCM的工作内容的话,我的理解是:WCM是一项以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为目的,以成本展开为导向,全民参与为基础,以费用降低项目(cost Reduction Projects)为实施方式的组织活动。

她通过成本展开(Cost Deployment)识别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以及确定浪费最大的原因和区域,通过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持续改进(focus Improvement)、现场组织(Work Organization)、自主(Autonomous Maintenance)与专业维修(Professional Maintenance)、质量(Quality Control)、物流(Logistic)、前期产品与设备管理(Earlier Equipment Management )、人员发展(People development)十大技术及管理支柱团队对于5S, PDCA,VSM, KANBAN,6西格玛等工具的应用,在若干个浪费比较严重的示范区域展开降成本项目消除因生产组织,设备使用及保养,过程控制,人员犯错,设备及产品设计等等浪费根源进而达到消除浪费的最终目的并且将改进经验扩展至其他区域。

世界级制造的力量

世界级制造的力量

世界级制造的力量《中国制造的世界级战略》代序祖 林零牌顾问机构首席顾问怀海涛零牌顾问机构资深顾问这是一本专门为广大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撰写的书籍。

我们试图让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全面了解当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的制造管理变革——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简称WCM)。

我们试图着眼宏观、立足微观,描绘中国制造企业迈向国际化经营的蓝图,用世界级制造(WCM)理论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具体的路径指引,为中国制造业的中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丰田成为“打不死的小强”2010年“刹车门”,2011年福岛核事故,2012年钓鱼岛事件,丰田怎样成为“打不死的小强”?在20世纪70年代开启国际化道路之后,丰田公司屡次遭遇全球性经营危机,次次都成功实现“软着陆”,显示了世界级制造的强大力量!丰田到底靠什么秘密武器成功实现软着陆呢?不仅仅是精益生产,而是世界级制造(WCM)!专家在深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发现,丰田凭借的是五个强大的积累:强大的资金积累、强大的人才积累、强大的产品积累、强大的品牌积累和强大的技术积累。

世界级制造(WCM)理论可以更完整、更前瞻性地解释富可敌国的国际化企业历经全球风雨沧桑、长寿经营、基业长青的秘诀。

世界级制造(WCM)的理论缘起由美国学者理查德·施恩伯(Richard Schonberger)在1986年首创的“世界级制造(WCM)”理论在1996年才有成型的技术体系,与精益生产是同根同源的关系,是在研究丰田生产方式(TPS)之后提炼、升华的一套企业运营管理理论。

近20年来,世界级制造(WCM)对北美和欧洲企业的复兴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又瞄准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进步中的问题,推动着全球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世界级制造(WCM )成为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卓越制造的新标准,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新的强大武器。

在施恩伯的世界级制造(WCM )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欧美企业的具体实践,结合对全球标杆企业研究的成果,开发出世界级制造(WCM )的理论模型(下图)。

世界级制造JIT实战连载8.从精益生产迈向世界级制造[5133]

世界级制造JIT实战连载8.从精益生产迈向世界级制造[5133]
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对客户高水平服务的组织,能够 快速灵活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价 格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具备能够持续不断、快速 地改进这些能力。
世界级制造
W C M orld lass anufacturing
世界级制造体系包括一组以JIT和TQC为主的简化 技术、库存周转分析和持续快速改进等改造传统管理模 式的理论和方法;一套引导企业管理进步的准则矩阵; 大量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标杆数据和一套企业业绩测 评方法,其要点可概括为:
Lean Production
精益 (狭义精益 Lean Lite)
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世界级制造 (广义精益 Lean Extended)
世界级制造跃上了扩展精益的新高度,其思想与技术在更高层次
上与精益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应用和评估相结合的系统,这些源于 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从流程再造到六西格玛、从作业成本法到平衡 记分法——的方法集合起来形成基于世界级体系的管理法则。
上述对付生产过程意外的传统作法都增加了库存,而 这些要素正好与精益制造里的“浪费”相对应。
LP 消除浪费
WCM 提高库存周转
WCM的做法明显的优于LP:浪费总是概念性的,不便于 计量、不便于量化分析,而库存周转则是在管理会计里很容易 得到的数据,很容易进行分析,可以在企业内部按时序比较, 也可以在企业间横向比较。
传统制造业
5、库存周转与消除浪费之异曲同工
LP 消除浪费
WCM 提高库存周转
各种形式的浪费和传统模式是造成库存周转低的根本原 因。世界级制造号召企业在提高库存周转上打拼实际上就是在 促使消除浪费。所以我们认为精益的消除浪费和世界级的库存 周转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世界级制造(WCM)与精益生产的关系一、中国企业少有了解的“世界级制造”中国正在步入制造大国的行列,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是每一个有进取精神的中国企业的强烈追求。

尽管有许多专家或咨询公司都在给企业实现世界级出谋划策,尽管这些议论都是正确的和有益的,但是正因为是“世界级”的,就要与世界“接轨”。

也就是说,世界级制造企业的概念和标准是世界级的,基本上为全球的制造业所公认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世界级制造的目标才是明确的、为达到世界级制造水平所作的努力才是有成效的。

从近来国内媒体上对世界级制造一词的应用来看,中国的企业对“世界级制造”还少有了解。

尽管几年前中国有过介绍“世界级制造”的文献和书籍,可能因为时机未到,传播和影响范围受限。

所以本文重提这个议题的最基本内容。

“世界级制造Worldclassmanufacturing”是由美国学者施恩伯(Richard.Schonberger)在1986年首创的一个术语。

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对客户高水平服务的组织。

世界级企业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和快速的改进这些能力。

“世界级制造”以其鲜明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很快成为先进制造的重要概念。

至今,“世界级制造”已经形成一个激励企业不断改进的体系。

世界级制造体系包括一组以JIT和TQC为主的简化技术、库存周转分析和持续快速改进等改造传统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一套引导企业管理进步的准则矩阵;大量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标杆数据和一套企业业绩测评方法。

十几年来,世界级制造对北美和欧洲企业的复兴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又瞄准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步中的问题,推动着世界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级制造的要点可概括为: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客户至上的、持续和快速改进的企业。

•世界级企业准则是一套为世界著名企业共同追逐的世界级企业评估标准;•世界级企业的评估是企业对自己进步的测评和鞭策,而不是评谁是第一、第二;•“世界级制造”作为同类先进管理理论,特别是精益思想的汇总应用;•“世界级制造”理论本身也在经不断的发展,目前走向与精益融合的新阶段;在上述特征限定下,“世界级制造”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术语。

怎样成为一个世界级企业?就要找来世界级企业准则,按照准则矩阵的要求规划自己的前进步伐,走精益的道路,持续不断的、快速的改进,才能达到世界级的高境界。

二、世界级制造与精益同根同源“世界级制造”不是来自对商务竞争的空泛推论,而是美国企业当时在日本强大优势的压力下寻求出路的答案之一。

1970-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受到日本的冲击处于的低潮时期,美国人突然发现他们从未受到过挑战的工业霸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

处于危机状态的美国人贪婪的研究和效仿日本制造技术。

在加入了美国人自己的创新以后,从8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初,出现了对美国传统大量生产模式进行反思的新管理思想。

最激进的彻底革命理论是“业务流程再造”、持续渐进改革的是“精益思想”,当时主要着眼于作业级改进的是“世界级制造”。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施恩伯教授,是最早研究日本经济崛起经验的学者之一,从1980年代到21世纪的开始,20多年来他一直是先进制造理论最敏锐的先知,新管理方法的开路先锋。

施恩伯于1982年发表了《Japanesemanufacturingtechnology:ninehiddenlessonsinsimplicity》(日本制造技术:简化技术的9项秘诀)一书,是西方最早全面介绍日本成功经验的著作。

施恩伯认为日本成功的动力是以准时生产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C为核心的简化(或合理化)技术。

当时施恩伯在9个方面将美国企业与日本进行了对比,提出:实行JIT和解决过量库存问题,TQC和企业的持续改进,生产过程的简化,使产品像水一样的流动、简化工厂的结构—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生产设施柔性化,职工参与等等。

施恩伯的日本制造技术为提出世界级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是向“世界级制造”概念迈出的第一步。

4年以后的1986年,施恩伯发布了《Worldclassmanufacturing:TheLessonsofSimplicityApplied》(世界级制造I:简化技术应用的经验)的著作,创造了“世界级制造”的术语和概念。

施恩伯的这2部著作实际上是一个内容:介绍和推广日本的制造技术——当时他称之为“简化技术(simplicity)”。

他将当时的日本生产方式定位为“世界级制造WorldClassManufacturing”,成功实施日本简化技术的企业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是“世界级制造企业”。

他提出了达到世界级制造的方法,如:从客户那里获取知识、减少在制品、减少流转时间、减少调整或更换工装的时间、减少零件移动的距离和占用的空间、增加制造和交付的频率、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设计没有错误使产品易于制造、减少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工作地组织有序,减少寻找工具的时间、交叉培训,一人多岗等等。

在危难之中的美国企业迅速的接受了《世界级制造I》提出的解决方案,“世界级制造”这个术语也很快为学术界、咨询商和企业认可而广为传播。

同年,施恩伯自己成立了一个咨询公司来推广他的思想。

1987年他又发表了《WorldClassManufacturingCasebook:ImplementingJITandTQC》(世界级制造案例:实施JIT和TQCII),主要对实现世界级的方法进行补充。

十年之后,在1996年他的又一部世界级著作《Worldclassmanufacturing:thenextdecade》(世界级制造III:今后十年)问世,从而铸就了施恩伯“世界级制造”的基础理论。

在精益思想方面,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问世了。

Womack等人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背景下,更系统、更深刻的总结了日本、特别是丰田汽车的经验,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描述日本生产系统的名词“LeanProduction—精益生产”。

Simplicity和Lean是有内在联系的:Simplicity是以描述日本生产方式的“因”(或方法)命名,而Lean是以描述同一事物的“果”来命名。

随着《改变世界的机器》的传播,“精益生产”很快得到全世界制造业的承认。

1996年Womack和Jones的《精益思想》一书则是日本经验和美国的创新相结合的新理念。

与世界级制造对日本生产模式的描述相比,精益思想就不仅仅是个合理化和JIT、TQC等方法的推广,它的着眼点在于整个制造过程、整个价值流的改造,起点更高、影响更深刻。

而“世界级制造”则因为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诱惑力而为企业广泛追逐。

它们都是同时代、同源、相同思路的管理进步。

差异仅仅是进程和具体方法。

因为它们关系紧密,经常出现“精益/世界级’lean/world-classmanufacturing’”这样的组合词语。

三、世界级制造与精益思想的共同特征精益思想和世界级制造原则有两个最突出的共同点:客户的观点和持续改进。

客户的观点精益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就是以客户的观点定义价值,用客户需求拉动价值流。

世界级制造强调判断企业成功的根本2条是库存周转和客户满意度。

施恩伯在1996年的WorldClassManufacturing里提出了“财务数据并不是评价企业经营状态的最好的指标,而诸如库存周转率、客户满意度等基本因素可能更加有效。

”这成为世界级制造评价企业是否健康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能够测量客户满意度的指标则是客户最敏感的4项要素QSFV:质量quality、响应速度speedyresponse、柔性化flexibility和价值value。

QSFV是世界级企业评估准则中多次应用的标准。

持续改进“精益”和“世界级”的持续改进都是从日本的kaizen演变来的。

在精益思想中,持续改进既是基本方法,又是精益思想的基础和总结。

Womack和Jones在《精益思想》里提出h t t p://w w w.c q x y w.c o m的精益思想基本原则的第5个项是“尽善尽美”,强调“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即kaizen,朝着尽善尽美前进”。

精益思想的持续改进体现了“小步快跑”的改进方式,是精益的特征之一。

“世界级制造”的原理中,同样将持续改进作为核心思想。

在《世界级制造I》这本书里,施恩伯将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开篇第一章的标题。

施恩伯说:“世界级制造有一个最终的目标和一组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思想。

这个最终目标可以用类似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那样概括的表达。

与之对应,世界级制造就是“持续和及时的改进!”。

他鼓动说“如果你的企业以世界级制造为目标,你的座右铭就是“持续和及时的改进!”。

世界级制造成为组织和激励企业永不满足和不断进步的概念,而不是某项“世界第一”的现状,这是理解世界级制造概念的关键。

2002年施恩伯的世界级制造最新著作《Li’sFixIt—OvercomingtheCrisisinManufacturing》是针对新世纪初世界经济出现新的衰退而作的。

他分析了不少世界级企业止步不前、自满倒退的现象——昔日的持续改进的典范,无论是精益还是6SIGMA,现在变得在原地踏步或倒退起来。

他大声疾呼道:警钟已经敲响!“持续不断的快速改进”!无论是精益还是世界级,为了达到世界级制造的境界,企业必须不断的改变传统的生产的过程和原则、进而重新定位与供应商、运输方、客户以及雇员之间的关系。

承认和协调在进行些变化时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困难。

精益思想和世界级制造都强调无论是在车间现场还是在决策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职工参与的重要。

所不同的是,精益思想用了“尽善尽美”这个永无止境的目标作为持续改进的追求。

而世界级准则采用等级标准的高台阶鼓励企业不断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鞭策企业不断的向新高度攀登。

四、世界级制造是衡量精益成就的标尺1996年《世界级制造III》的出版成为世界级制造发展的重要里程(图库论坛)碑。

在这本书中,施恩伯及时弥补了世界级制造理论缺少评估准则的缺陷,系统的提出用16条准则和5级标准的矩阵形式,给企业策划了攀登世界级制造的具体步骤和内容。

从此“世界级制造”不仅仅是为达到“世界级”的许多管理概念和方法的集成,而成为企业竞争能力最高水平的测评标准和标志。

“世界级制造”形成一个从原理、到战略、到实施、和效果测评的完整系统。

世界级制造体系的核心的是一套关注客户的、由职工驱动的和基于数字的企业自我评估工具AssessmentTool,或者说是“企业行动准则principlesofperform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