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雕刻等手法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概述:介绍青花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青花瓷制作工艺:讲解青花瓷的制作流程,包括制坯、画坯、上釉、烧制等环节。
3. 青花瓷创作方法:教授彩绘、雕刻等创作技巧,并示范制作过程。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纹饰等特点。
5. 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彩绘、雕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青花瓷样品、绘画工具、雕刻工具、陶瓷材料等。
2. 材料:学生分组合作的青花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示范: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创作方法,并进行示范制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过程性评估: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2. 作品性评估: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3. 反思性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作品质量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优化和调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陶瓷文化的了解。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3篇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篇6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青花瓷的器型,了解青花瓷的纹饰以及布局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美、表现青花纹饰教学难点:理解青花瓷与中华艺术的内涵联系,怎样表现青花瓷纹饰三、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蓝色颜料、画笔、白色画纸、展示磁贴四、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欣赏《青花瓷》一曲,放松心情)1、刚才欣赏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非常古典的韵味,非常优美,想必同学们猜到今天我们的课题了,就是《青花瓷》2、辨析陶与瓷,了解陶瓷基础知识。
二、直观感知,认识青花1、何谓青花?教师小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其实是它的文学名字,真正的科学名字应该叫釉下蓝。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2、青花瓷的发展唐宋——元——明——清——现代二、具体分析,了解青花(有何魅力?器型、纹饰)1、青花瓷的色彩2、青花瓷的器型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青花瓷?常见青花瓷的器型可分为:碗、盘、瓶、罐、壶、杯、盆、洗、盒等。
3、青花瓷的纹饰(1)工匠艺人是如何装饰美化青花瓷的呢?(欣赏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品)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纹饰有山水人物,诗文书画,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广泛。
(风景、植物、动物、人物、其它几何纹样等。
(2)青花纹饰如何布局呢?(分析不同器型的青花纹饰布局)主要以青花瓷瓶为例,盘、罐辅助讲解花纹分布。
主纹:主题含义内容、纹饰较大。
(板书:青花纹饰布局:主纹)辅纹:辅纹多使用连续纹样左右重复排列、纹饰较小。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2课《青花瓷》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青花瓷》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白色硬卡纸,任意大的废旧纸张,群青色的颜料或者近似的水彩笔等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1、瓷器(1)说说china的年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为什么?(3)它与我国四大发明能相提并论2、说说生活中的瓷器,瓷器的日用价值和装饰价值二、青花瓷器的价值和特点1、出示青花瓷瓶(1)这个瓷器有什么独特的地方:(2)板书课题:青花瓷器2、欣赏图片:青花瓷器的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1)作为一种盛器使用;(2)美化生活起到装饰的作用;(3)同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体会青白相间、相映成趣、幽靓可爱、优美大方的艺术效果。
3、青花瓷的图案特点:(1)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
(2)它们各自常出现在瓷器的什么部位4、(1)画面工整精细图案疏密有致。
(2)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在瓷器底、口、颈的部位;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瓷器的肚的部位。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设计。
三、青花瓷图案设计1、欣赏图片:(1)这些单独纹样和连续的设计来源是什么?(2)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可以用来表现青花瓷的图案?2、发觉图案的内容:(1)点、线、块及基本形的组合;动物、植物、人的图案设计;(2)故事的阐述3、白纸和蓝色的水笔。
单色(蓝)水墨画剪贴图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
四、学生设计1、讨论:我们怎么才能在平面的纸张上设计并制作出一个匀称优美的瓷器外形呢?教师小结:采用对折纸张,描绘轮廓并贴于硬卡纸沿边沿剪下,形成瓷器的外形。
(结合课件播放的形式)2、学生作业:制作一个漂亮的瓷器外形,在此基础上为此瓷器设计漂亮的图案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第二课时一、发现问题1.上节课的学生中,有什么疑惑或者困难的问题?2.学生中好方法的帮助并推广。
第12课 青花瓷(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2课青花瓷(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通过制作青花瓷,提高学生的手工艺技能和艺术修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了解色彩、造型和材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4.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提高学生的手工艺技能,让学生掌握制作青花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赏和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青花瓷。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5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引入活动,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可以给学生看一些青花瓷的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对青花瓷产生兴趣和探究欲。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PPT或黑板,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可以从青花瓷的名称、造型、色彩、纹饰和纹样等方面讲解,引导学生对青花瓷有更全面的认识。
3.制作青花瓷(6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5个人左右。
先给学生讲解青花瓷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用黏土或陶土制作青花瓷。
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好手势和动作,如何利用工具和材料制作出理想的效果。
4.展示和评价(20分钟)在学生完成制作后,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评价。
让学生通过展示和评价,互相了解和交流,吸取别人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观赏能力。
5.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在课堂结束前,老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布置作业。
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继续制作青花瓷,或者通过上网,查找有关青花瓷的文章和图片。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态度和兴趣: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以及对作品的兴趣和感受,了解学生对青花瓷的兴趣和探索欲。
《青花瓷》教案(精选13篇)

《青花瓷》教案(精选13篇)《青花瓷》篇1设计思路:青花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大班活动“青花瓷”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切入,通过创设环境、欣赏传统青花瓷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在造型各异的材料上装饰花纹和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1、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来设计和装饰青花瓷。
2、欣赏青花瓷,观察纹饰,感受青花瓷的`美。
活动准备:各种青花瓷、圆形纸片、扇形纸片、瓶状纸片、一次性碟子、蓝色记号笔、视频活动过程:一、了解青花瓷——此环节重点为回忆和绘画,回忆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关键提问:1、今天我们要参观青花瓷展览,在参观之前,想问一下小朋友们,什么叫青花瓷?小结:青花瓷是蓝色的花纹,白色的底。
而蓝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们把白底青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请朋友上来画一画你见过的青花瓷的花纹。
小结:你们画了不同的花纹,有的是花朵、树枝、叶子,这些是来源于大自然的花纹;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什么花纹(PPT),有山水风景、传说故事,这些是来源于人们表达美好的愿望。
二、参观青花瓷展——此环节重点为观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纹的规律关键提问:1、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青花瓷展咯(幼儿上前参观)2、青花瓷上的花纹有哪些特点,设计师们是怎么设计的?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青花瓷,你如何设计?小结:设计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叠法、对称法、间隔法等等。
有的从上往下画,有的从里往外画,有的从外往里画,还有从左往右画或者从右往左画。
三、幼儿设计、绘画——此环节重点为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设计青花瓷关键提问: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当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一只漂亮的青花瓷。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和花纹来设计)四、活动延伸——此环节欣赏彼此的作品和视频,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播放视频)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青花瓷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陶土、瓷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示范讲解:教师展示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青花瓷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 学生对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青花瓷创作的表现和创意。
3. 学生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展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可以尝试其他陶瓷艺术形式,如陶器、釉陶等。
3. 鼓励学生参与陶瓷艺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表现。
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资源1. 青花瓷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资料。
2. 青花瓷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陶瓷艺术家的访谈或讲座视频。
十、教学计划1. 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
2. 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如青花瓷的进一步学习或其他陶瓷艺术形式的教学。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技巧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3. 彩绘技巧的运用4. 创作实践:设计一款青花瓷作品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彩绘技巧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彩绘材料(如水粉、毛笔、画纸等)3. 瓷片或陶片(可用于实践操作)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美丽图案和独特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示范彩绘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花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陶瓷展览,加深对青花瓷的了解。
2.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开展青花瓷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技巧性和美观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3. 学生对青花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后拓展情况。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小学美术青花瓷教案

小学美术青花瓷教案篇一:青花瓷教案《青花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青花瓷》教学目标:1、情感: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知:了解青花瓷器及青花瓷器的器3、操作:学习用折、剪、画的方法创造青花瓷作品。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布置学习任务运用不同途径了解China的中文含义有几种。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青花瓷的有关知识。
课堂活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青花瓷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有效地为本节课奠定知识基础。
也能培养和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发展】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1、说说china的中文含义。
2、由此你你想到什么?3、了解瓷器发展历史,欣赏、感受瓷器之美。
(PPT展示)【伴随优美的轻音乐,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瓷呈现在学生眼前,在这直观、形象的展示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了青花瓷的特点。
】4、板书课题二、自学互学1、学生找到本小组的任务书,去完成相应的任务:(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2)小组自主学习教材,思考:①青花瓷因何而得名?你还知道青花瓷的哪些信息?大家交流。
③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带着问题阅读,有的放矢,专题研究,可节省不少时间。
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培养协助精神、交流能力。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色彩淡雅(2)器形多样(3)纹饰丰富(4)青花瓷的图案特点:①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
②它们各自常出现在瓷器的什么部位③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在瓷器底、口、颈的部位④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瓷器的肚的部位。
【真理越辩越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展开辩论,随着交流难得深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解瓷器的了解,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对瓷器的感性认识,感受瓷器的形式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花瓷
授课人
韩思民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
难点:用不同纹饰装饰美化青花瓷。
教具
学具
教具:微视频、AI课件
学具:蓝色彩笔、硬卡纸等板书设计
十二、青花瓷板画
器型多样:生活化造型美
主纹
纹饰多样:多层布局形式美辅纹
色彩对比:强烈清新美
教学设计
教学
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
应用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激情
导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播放《鬼谷下山青花瓷》视频片段)
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生答:青花瓷罐)这件青花瓷为什么会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老师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青花瓷的价值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会深深地喜欢上青花瓷这一“人间瑰宝”。
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十二课——青花瓷。
(板书课题:十二、青花瓷) 看一看
想一想
说一说
AI课件
以直观的影视资料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民主
导学
1、说青花。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明的伟大贡献,因此,在英中“hina”(瓷器)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其中,青花瓷以其清新淡雅的色调、莹润的色泽和素雅的纹饰赋予瓷器艺术更为绚丽的华彩,被称作“人间
瑰宝”。
同学们在自读教材42、43页后一定对青花瓷的美感有了一定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小结)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青花瓷的器型很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图片)。
每种器型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美。
如鬼谷下山元青花罐(出示图片),造型上器型硕大,线条圆润,有丰满、敦厚、稳重的美感。
(板书:器型多样造型美)
看一看
想一想
议一议说一说
AI课件
谈话法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感知青花瓷的器型、纹饰及布局特点,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美,从而突出本课重点。
教学设计
教学
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
应用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民主
导学
青花瓷纹饰题材十分丰富,分主纹、辅纹两种类型。
(出示图片)
主纹一般装饰在作品的主要位置,纹饰多采用中国传统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书法(诗)为题材,并运用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
(出示图片)辅纹一般以抽象或具象的连续纹样装饰在罐(瓶)的颈、肩、胫等次要位置,好像给罐(瓶)戴上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
青花瓷的纹饰大多具有分层布局特点。
主纹与辅纹对比和谐,形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
如鬼谷下山青花瓷大罐(出示图片)从结构上分为颈、肩、腹、胫四部分。
罐上纹饰多层布局特征明显:腹部为主纹,刻画了鬼谷下山的故事情节;其它部分为辅纹:颈部、肩部分别饰有水纹和缠枝牡丹纹,胫足部为变形作品,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青花瓷图片若干)想好后,讲给本小组的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观察、思考、反馈,教师
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所喜欢的青花瓷及其器型特征与纹饰特点)
看一看
想一想
说一说
AI课件
直观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青花瓷的美感,加深学生对青花瓷形式美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
程序
教学过程
媒体
应用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民主
导学
3、画青花。
欣赏了这么多青花瓷作品,那么,你们准备画一件什么
样的青花瓷作品呢?谁说一说?(生反馈,师评价)你说的可真好呀!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喜欢的青花瓷吗?
两名学生上台板画,其余学生观看。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板画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画面,并强调创作时要抓住青花瓷的形体特征,主纹内容要突出,辅纹可以多样化的纹饰(点、线、面相结合)进行装饰。
想一想
说一说
画一画
练习法指导学生尝试表现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瓷,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需要帮助点,教师做进一步的指导示范,从而解决本课难点。
4、创青花。
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形象。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青花瓷表现出了,下面,大家就赶快动手吧!
画一画
音乐背景
练习法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巩固新知。
检测
导结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小结本课。
同学们,青花瓷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了瓷器上的青花纹样,其实,青花纹样这一元素还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课件:青花纹样床单、钢笔、U盘、T恤、手机等作品)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本领,去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