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CP成本管理little

合集下载

财务管理教程(江景)第六章+成本控制-(2)

财务管理教程(江景)第六章+成本控制-(2)

2021/5/27
21
2021/5/27
22
3千克
直接人工
1.5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1.5小时
标准单位变动成 本
价格标准 45元/千克 10.80元/小时 3.60元/小时
标准单位变动成 本(元) 135.00
16.20
5.40
156.60
2021/5/27
11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三、成本差异的分析
(一)涵义: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 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 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财务管理教程
章成本控制
2021/5/27
1
本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
2021/5/27
2
内容提要
成本控制概述


标准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管理
2021/5/27
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控制的方法
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实施步骤 标准成本的制定 成本差异的分析 作业成本法
2021/5/27
8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类型
1.理想标准成本 2.历史平均成本 3.正常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某种材料的用量标准×该材料的价格 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和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标准工资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三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成本管理(6)

成本管理(6)

三、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及其内容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
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 的各项费用。就其包括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 大方面:
1.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2.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单独核算, 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3.生产单位(车间、分厂)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 的费用。
三、成本管理的原则
(一)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例题: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由国家和 企业分别进行成本管理。(×)
(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三)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成本最低化原则; (五)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例题
下列属于成本管理原则的是(ACDE )。 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D.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E.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成本管理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标
原则和内容;成本的涵义、分类与作用; 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工作组织;成本管理 体系和方法;成本管理外部因素的影响 等。
第一章 总论
二、学习要求 一般了解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二、成本管理的任务 三、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意义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 五、成本管理的方法 重点掌握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二、成本管理的原则 三、成本管理的内容 四、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生产中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涵义 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不符合
具体例题见课本41页的例1。
二、材料费用的汇集和分配
2. 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原材料(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具体计算见课本42页例2。

项目管理第六章 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第六章 项目成本管理
22744-03a
第五节 项目成本控制
(2)确保所有有关变更都准确地记录在成本基准计划中。 (3)防止不正确、不适宜或未核准的变更纳入成本基准计划 中。 (4)将核准的变更通知有关项目干系人。 2.项目成本控制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2)有利于项目团队发现更为有效的项目建设方法,从而可 以降低项目的成本。 (3)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三)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步骤
(2)从企业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价。 (3)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出金额计价。 (4)接受捐赠的,按照所附单据或参照同无形资产的市价计 价;商誉只有在企业合并、接受投资和从外购入时,能够 作价入账,其他情况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3.开办费 4.预备费 (二)资金占用成本 1.扩大指标估算法
22744-03a
图6-7 累计成本S曲线图
第四节 项目成本预算
四、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出结果
22744-03a
图6-8 成本基准示意图
第四节 项目成本预算
五、项目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估算的区别和联系
22744-03a
第四节 项目成本预算
项目预算过程 对比项 含义
输入依据 工具与技术 输出结果
表6-3 项目成本预算与项目成本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22744-03a
第五节 项目成本控制
(1)直接成本控制。 (2)间接成本控制。
22744-03a
图6-9 变更控制系统三要素
第五节 项目成本控制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一)成本变更控制 (二)绩效测量 (1)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S(Budgeted Cost for Work Sc heduled),是指根据批准认可的进度计划和预算计算的截至 某一时点应当完成的工作所需投入的资金累计值。 (2)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CWP(Budgeted Cost for Work Performed),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工作量 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成本。

成本管理的内容

成本管理的内容

成本管理的内容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成本管理的内容展开讨论。

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成本计划管理。

成本计划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成本计划,合理安排和控制生产资源的使用,以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成本计划管理需要考虑到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计划。

其次是成本控制管理。

成本控制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控制,防止成本超支,确保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成本控制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设定成本控制的目标和标准、建立成本控制的制度和程序、实施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以及持续监控和评估成本控制效果等。

第三是成本核算管理。

成本核算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和记录的管理活动。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了解到企业在每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各项成本,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包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形成成本台账和成本报表,为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的详细信息。

第四是成本分析管理。

成本分析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成本项目的组成和变动原因,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管理主要涉及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变动分析、成本差异分析等内容,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成本的结构和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改进成本效益的具体措施。

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例如,通过制定成本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的职责和权限;采用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核算;应用成本管理软件,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度等。

总之,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内容。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公司的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是指对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实现财务目标和最大化利润。

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

2. 成本管理原则在制定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性原则:建立全面、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等各个环节。

- 精确性原则:确保成本的准确计算和记录,避免错误和漏报。

- 实用性原则:成本管理制度应具有实际操作性,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

- 及时性原则:成本管理信息应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以支持决策和控制。

- 透明度原则:成本管理制度应公开透明,相关成本信息对内对外均可查阅。

3. 成本管理流程3.1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

直接成本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直接使用的资源进行核算,间接成本则通过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3.2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在经营过程中控制成本的产生和使用,以确保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措施:- 预算控制:制定合理的预算,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调整。

- 成本效益分析:对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效益评估,合理安排资源使用。

- 采购管控:对采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采购成本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 生产过程优化: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

- 资产利用优化:合理利用和配置公司的资产,提高资产利益。

- 库存控制: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因过多或过少库存而造成成本浪费。

3.3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管理层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4. 责任分工为确保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推广,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责分工。

每个部门应根据自身的职能和工作内容,参与成本管理的相关工作,并积极配合信息的及时汇报和交流。

成本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有
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成本的预算、核算、分析和控制,以确保企业能够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实现盈利和提高竞争力。

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预算,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成本预算,即根据企业
的生产计划和经营目标,对各项成本进行预先的估算和安排。

成本
预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制定目标和计划,为后续的成本
控制提供依据。

2.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
详细记录和核算。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个环节
的成本构成,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 成本分析,成本管理还包括对成本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
的变动分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分析、差异分析等。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找出成本的变动规律和成本差异的原因,为成本控制
和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4. 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监督,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盈利最大化和提高竞争力。

总之,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成本的预算、核算、分析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务管理》第六章

《财务管理》第六章

《财务管理》第六章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这其中的第六章,通常涵盖了一系列关键且实用的财务知识和概念。

首先,我们来谈谈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简单来说,就是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当中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就像企业租下的长期办公场地租金,不管业务量怎么变,它都保持不变。

变动成本呢,比如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生产得越多,成本就越高,它与业务量成正比关系。

而混合成本则有点复杂,既有固定的部分,又有随着业务量变动的部分。

理解成本性态对于企业进行成本预测、控制和决策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本量利分析。

这是个帮助企业找到盈利平衡点的有力工具。

通过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知道要卖出多少产品才能不亏本。

比如,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售价是100 元,单位变动成本是 60 元,固定成本总额是 20000 元。

那么,盈利平衡点的销售量就是 500 件。

如果销售量超过 500 件,企业就开始盈利;要是低于 500 件,企业就处于亏损状态。

本量利分析还能帮助企业进行利润预测、制定目标利润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

在第六章中,预算编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预算就像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规划蓝图。

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经营预算涉及到企业日常的业务活动,比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则针对一些重大的投资、筹资等决策。

而财务预算则是对企业资金的总体安排,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然后是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如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成本中心只对成本负责,比如生产车间;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也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像销售部门;投资中心则不仅要对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效果负责,比如一些子公司。

通过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对其进行业绩考核和评价,能够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统一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成本管理工作。

第三条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第四条企业应当通过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第五条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六条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规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团队,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种成本风险,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第十条企业应当定期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第二章成本核算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各项成本项目,规范成本核算程序,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成本核算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标准和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各项成本项目进行分类核算,明确成本的来源和去向,建立相应的成本数据库,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和分析。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按照成本核算标准和方法,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核算各项成本,确保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责任制,明确各项成本的责任人和审核人,加强成本核算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及时分析和评估成本的优劣,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优化成本管理工作。

第三章成本控制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明确控制目标和控制范围,加强成本控制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根据成本控制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指标和标准,确保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建设年产500万吨的钢厂。
已知:现有同类型钢厂年产 能200万吨,投资2000万元。
求拟建钢厂投资?
500万吨×(2000万元/200万 吨)×f(物价上涨因素调整)
三、成本模型 p314
一、成本估算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2
Q2
( C1 ) Q1
fC1——已建项目或设来自装置的投资额C2——拟建项目或 ~ ~ ~ ~ ~ ~ ~ ~ ~ Q1——已建项目~ ~ ~ ~ ~ ~ ~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 ~ ~ ~ ~ ~ ~ ~ ~ ~ ~ ~ f —— 综合调整系数
图1 竣工结算流程图
➢ 根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规定,竣工验收与竣工结算之间 的关系是( C )。
A.竣工验收报告提交后28天内,承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 B.发包人组织竣工验收后28天内,承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 C.竣工验收报告经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 D.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后28天内,承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
➢ 成本差异: 560000元– 480000元 = 80000元
分析:
1)由工作量↑造成的成本变化:
(32000 m2 - 30000 m2)×20元×0.8工时/ m2 = 32000元
2)由工时单价↑造成的成本变化: 32000×(25-20)×0.8 = 128000元
先实物量、后价值量
3)由劳动效率↑造成的成本变化:
月结算
确认计量结果后14天内,应支付工程款
月中,承包商→预支工程款账单;
月末, ~ ~ ~ →工程款结算账单和已完工程月报表。
竣工结算
竣工验收报告确认后进行
竣工验收报告
若No,造成竣工结 算不能正常进行
发包人确认后28天内, 承包商递交
竣工结算报告、完整的结算资料
(竣工结算)
发包人要求交付的,承 包人应交付;
300
A
4
B
2
10
280
C
D
6
260
E
F
6
G
H
9 4
240
220
3
200
I
J
5
3 180
8
160
合计 2 2 2 2 16 16 16 16 20 20 20 20 20 20 4 4 13 13 4 4 4 4 4 4 8 8 3 3 3 3 3 3
累计 2 4 6 8 24 40 56 72 92 112 132 152 172 192 196 200 213 226 230 234 238 242 246 250 258 266 269 272 275 278 281 284 140
2、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
C2
C1
(Q2 )n Q1
f
n —— 生产规模指数,也称0.6因子法。 n∈(0.5,1)
p305 : n的取值
二、成本概预算 p306 三、成本模型 p314
教材上关于: “CP报价的计算”
前提:假设工程成本在相应工程活动的持续时间内平均分配
工程活动 A B C D E F G H I J 合计
二、因素差异分析法 p332
➢ 计划:模板30000 m2,工时单价20元,劳动效率0.8工时/ m2 实际:模板32000 m2,工时单价25元,劳动效率0.7工时/ m2
➢ 计划人工成本: 30000 m2×20元×0.8工时/ m2 = 480000元 实际人工成本: 32000 m2×25元×0.7工时/ m2 = 560000元
第六章 CP成本管理
主要内容:
1、概述 2、成本分解方法 3、成本计划方法 4、成本控制方法
第一节 成本管理概述
一、工程造价管理过程 p295
估算
概算
预算 结算 决算


预可研 可研 设计阶段
(粗估) (拨款估算)
±30% ±20% ±10%



招投标 施工中
(工程上)
±5%
验收移交后
(财务上)
累计曲线
120
20
16 15
10
5
2
20
100
13
投入曲线
80
60
8 40
4
4
3
20
成本 100%
成本 100%
ES
LS
工期 图1 成本模型
工期 图2 成本香蕉线
思考:
?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线吻合 == == 没问题
? 成本 = 工作量↓×单价↑
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线不吻合 == == 大问题
∵成本模型的前提:假设成本在持续时间内平均分配。可能 有些活动早期成本低、后期成本高。∴并不一定是进度拖延or 降低成本
持续时间 4 10 6 10 4 2 10 6 2 2 32
计划总成本 8 40 60 60 24 18 40 18 10 6 284 (万元) 单位时间计 2 4 10 6 6 9 4 3 5 3 8.88(平均) 划成本 (万元/周)
工程
时间
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概述
第三节 CP成本控制方法
p322
合同价;控制成本实现利润
1、承包商通过什么盈利? 2、成本超支是否一定是成本控制的问题?
非也 p323
3、当实际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有差异时,按什么支付工程款?
4、成本控制应抓住哪个时间区段?
项目
开始
A



B



C
D
p326: B段 C段
E
p324:按实际工程量、合同单价
28天内,总监审定、发包人确认
发包人未要求交付的,
承包人承担保管责任
总监签发竣工结算文件和最终的工程款支付证书
若No,28天内发包人
同时,发包人
不付款
通知银行支付竣工结算价款
承包人催款,并从第29天起 支付拖欠工程款利息;
承包人收款后14天内
56天内不付款,将工程折价 or 拍卖
移交竣工工程
竣工决算(财务上)
➢ 成本管理: P291 投资者(业主)——投资结构分解 承包商——成本要素结构分解 任何方——费用
二、成本管理一般程序
成本估算 确定成本目标
成本目标分解(CBS) P297
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
按WBS 按投资结构分解(投资者) 按成本要素分解(承包商) 按工程量清单分解
前期估算;设计阶段概算; p304 成本模型 p315
因素差异分析法 p332 挣值法 p335
图2 成本管理一般程序
第二节 CP成本计划方法 p304
一、成本估算 —— 前期策划阶段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2、生产规模指数估算法 p305
二、成本概预算——设计阶段
1、套定额: 2、询价: 3、采用已完工数据:
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