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罗马帝国的政治特点

合集下载

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

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

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古罗马帝国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帝国,它的政治与统治制度为后世所称道。

在这个伟大的帝国里,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政治实践和运作方式,这些实践构成了古罗马帝国政治与统治制度的核心。

首先,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体系是以共和制为基础的。

在共和政体中,权力不集中于一个人的手中,而是由多个机构和官职共同参与决策和统治。

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共和政体是由元老院、两位执政官和民众大会组成的。

“元老院”是由贵族成员组成的机构,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声望,直接干预政治决策。

而“执政官”是共和政体的最高职位,通常由两个官员共同担任,他们拥有行政和军事指挥的权力。

然而,在罗马帝国的历史演进中,共和制逐渐向帝制过渡。

这一过渡是由于帝国扩张和执政官权利滥用导致的。

最终,奥古斯都成为第一个皇帝,开创了封建君主制的历史时代。

而在这一时代里,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古罗马帝国的统治体系中,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并且享有生命和死亡的决策权。

而为了巩固统治,皇帝往往会委任大量的官员和行政官吏,他们负责管理各个省份和城市,维护帝国的统一和秩序。

这些官员往往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才干,他们的任命不仅是为了行政运作,也是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同时,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中最早完整的法典,它将法律规定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化和整理,为帝国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而且,罗马法还影响着后来的欧洲法律体系,对整个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还注重军队的组织和管理。

军队是维护帝国疆土安全和边境稳定的重要力量。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实行兵役制,即士兵必须服兵役。

在军队中,士兵们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兵种,他们接受严格的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执行各种任务和保卫帝国。

总的来说,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与统治制度具有独特的特征和机构。

从共和制到帝制的过渡,反映了政治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变革和匹配。

古罗马的政治与战争战略分析

古罗马的政治与战争战略分析

古罗马的政治与战争战略分析古罗马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古代文明之一,它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古罗马的政治和战争战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罗马帝国。

一、政治制度古罗马政治制度历经数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共和制和帝国制。

在共和制时期,罗马政治体系分为三个机构:元老院、民众会议和执政官。

元老院由老年人组成,是全罗马最高的政治机构。

民众会议是逐渐发展而成的,它由下层公民组成,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

执政官是罗马政府最高贵的职位之一,由两名执政官共同执政,任期为一年。

这三个机构相互制约,有效地维护了罗马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奠定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基础。

帝国时期,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国制转变。

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实行独裁统治。

皇帝掌握着一切政治权力,民众的意见和议会的决议对皇帝贡献微乎其微。

这种政治制度有效地结束了罗马的内战,稳定了罗马的政治局势,但也为罗马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战争战略古罗马的战争战略具有不俗的战斗经验和战斗能力。

罗马军团以其优秀的统帅、军事战略和士兵的忠诚而著称。

罗马军队在远古时期的战斗中肆虐欧洲,为罗马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在共和制时期,罗马军队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平定了意大利半岛内部的反抗和与卡尔塔琳人的战斗。

而在帝国时期,罗马军队更是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成为古代世界强大而无敌的军事力量之一。

罗马的战略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先是吸取敌人的优点,再发挥自己的能力。

为了保证士兵的战斗能力,罗马军队实行了禁欲和训练制度。

这就使得罗马军队的统一性和军事能力在古代世界中呈现独步天下的特色。

三、结语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战争战略是古代文明中一大亮点,具有广泛的影响。

共和制时期的政治制度给安定了罗马社会,使罗马社会得以安稳的发展;而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则不仅使罗马得以长盛不衰,也为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罗马的战争战略则是取长补短,优化自身战斗力的不二之选。

总之,古代罗马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战争战略都堪称杰作,这些历史不应该被遗忘,相当有借鉴的价值,而研究古代文明,最是从政治、文化和战争方面展开。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罗马帝国在古代世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帝国,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一直被人们所追溯和研究。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是怎样的呢?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在罗马帝国时期,政治制度是相当复杂的。

罗马的政治制度从共和制到帝制,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最初,罗马是一个共和国。

在共和时期,罗马的政治权力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元老院,另一部分则为民众议会。

元老院由老资格的政治家组成,他们拥有良好的政治经验。

元老院的任务是协助执政官在决策方面做出最好的决定。

民众议会则由广大民众组成,主要是负责批准或否决元老院的提议。

同时,在共和时期,民众议会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就是在遇见重大事件时,可以强制召开特别会议。

进入帝制时期后,罗马的政治制度逐渐变得更加专制。

罗马皇帝高度集中了政治权力。

皇帝实际上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元老院和民众议会只是成为了形式上的政治机构,他们的权力已经被缩小了。

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对西方世界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法律有很好的组织和分类系统,并试图把大量的法律条款、法律条例和判例分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简明的法律体系。

罗马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12桌法”,它是通过信托、人身安全、哺乳、审判和协定来规范社会生活的。

在罗马帝国时期,法律是非常重要的,罗马法的逻辑成为了现代法学发展的基础,罗马法成为了基督教国家的法律基础,也是美国、德国等部分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总结总之,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欧洲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漫长历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

同时,罗马的法律体系也是非常完备的,是现代法学发展的基础,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1、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2、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王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物,指挥军队作战。

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由百人议会中选出。

二执政官权力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狄克推多)代替二执政官,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24名扈从,肩苛插战斧的一束,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贵族:元老院、百人队会议、库里亚会议继续保留,但库里亚会议形同虚设,百人队会议仍是富人占优势,所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所以,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平民:前494年设立的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须由贫民中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此官职是为保护平民的利
益而设的,凡是不利于平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还设立财务官、市政官和大法官。

均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罗马帝国的政治与军事

罗马帝国的政治与军事

罗马帝国的政治与军事罗马帝国,古典文明的瑰宝,其政治与军事制度之精妙至今仍是历史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成就非凡的帝国版图和长久的国祚,与其独特的政治治理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密不可分。

罗马政治的核心在于其共和制的建构。

元老院与民众大会的设立形成了权力制衡的特色,元老院掌握决策大权,而民众大会则为平民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平台。

执政官作为行政首脑,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凸显了罗马政治的民主特色。

然而,随着帝国的扩张,这种制度逐渐演变为帝制。

尽管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但他们仍深受元老院影响,必须获得其支持才能稳固统治。

罗马帝国的军事体系更是其辉煌成就的坚强支柱。

罗马军团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著称于世。

每个军团由数千名步兵组成,分为多个世纪,形成了灵活的战术单位。

罗马士兵装备精良,如著名的短剑、重投枪及大型盾牌,使得罗马军队在战场上行动自如,适应性强。

罗马军队强调严格的训练和铁的纪律,这造就了无数勇猛善战的士兵。

他们遵循“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征服地划分为行省,由总督管理,同时部署军团以维护秩序和防御。

这种行政与军事结合的机制,确保了帝国的有效控制和边疆的安全。

罗马帝国的军事成功也离不开其出色的道路系统和供应线。

罗马工程师建造的道路网连接各个省份,不仅加强了军事行动的灵活性,也为普通贸易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这些道路成为了罗马帝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重要纽带。

不可忽视的是,罗马政治与军事的互动关系。

政治稳定是军事胜利的前提,有效的治理促进了社会秩序,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反过来,军事胜利又巩固了政权,扩展了疆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罗马帝国的政治智慧与军事力量共同铸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从共和到帝制的政治演变,以及那支令人敬畏的军事机器,无不体现了罗马人求实与创新的精神。

虽然罗马帝国最终难逃衰落的命运,但其政治与军事的遗产依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罗马帝国崛起成为古代西方最强大的

罗马帝国崛起成为古代西方最强大的

罗马帝国崛起成为古代西方最强大的文明在古代西方历史上,罗马帝国的崛起是一段令人瞩目的历史篇章。

罗马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广泛的领土和辉煌的文化成就,成为古代西方最强大的文明之一。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介绍罗马帝国崛起的原因和其在西方世界的重要性。

一、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起初是共和制,但在凯撒大帝后转变为帝制。

这种政治结构为罗马帝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将决策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统一性。

同时,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还包括了精细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体系,为帝国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军事力量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是其崛起的关键。

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军队,通过战争和征服扩展了领土。

罗马军队以其严格的纪律、出色的战术和坚韧的意志闻名于世。

由于罗马军队的强大,罗马帝国能够征服并统治广阔的领土,确保帝国的安全和稳定。

三、文化影响罗马帝国的文化影响力是古代西方世界难以忽视的一个方面。

罗马帝国在建筑、艺术、文学、法律和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罗马建筑艺术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例如斗兽场和万神殿等建筑物仍然是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

罗马的文学作品,如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荷马的《伊利亚特》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对后来欧洲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罗马帝国的崛起得益于其政治制度的稳定、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对文化的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的成就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今天的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历史是一个重要的篇章,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珍惜古代西方文明的辉煌。

古罗马的体制与法律制度

古罗马的体制与法律制度

古罗马的体制与法律制度古罗马是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其体制与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的体制特点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使其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强大的帝国。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治体制古罗马的政治体制经历了共和制和帝国制两个时期。

1. 共和制古罗马的共和制度是古代最早的民主政治体制之一。

共和制下,最高行政和决策权由两位元老院选举的执政官担任,任期为一年,并具有相互制约的功能。

除执政官外,还有贵族参议院,由贵族组成,拥有重要的决策权。

此外,还有由平民组成的民会,代表平民的利益,可以对某些重要事务进行投票表决。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权力分立和平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帝国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罗马的政治体制逐渐演变为帝国制。

罗马帝国的创立被公认为是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成为首位罗马皇帝的时刻。

帝国制度下,国家最高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实行一人统治,继承制度逐渐确立。

此外,还设有各级行政和军事部门,进行具体的行政和军事管理。

帝国制度虽然集权化,但也对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行政体系,为罗马帝国的繁荣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二、法律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法律制度的典范,颇具影响力。

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公正、权威和普遍适用。

1. 古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表法》的制定。

公元前450年,罗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民众纷争,建立了一个由10位贵族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制定了《十二表法》。

《十二表法》是一部成文法典,确立了法治原则和各项法律规范,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2. 罗马法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罗马法逐渐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巴西罗马法和君士坦丁堡罗马法两个主要体系。

巴西罗马法被广泛应用于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罗马法则成为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基础。

罗马法融合了来自各地的传统习惯法和普遍人道主义原则,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3. 罗马法的影响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欧洲及其他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析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

分析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

分析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是其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强大的帝国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其军事实力和领导者的智慧,还取决于其稳定和高效的政府机构。

在政治体制方面,古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君主制,即由一位皇帝统治整个帝国。

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享有绝对权力,并被认为是由神授予的正统统治者。

然而,为了有效管理这庞大的帝国,皇帝需依靠一系列行政机构和官员。

古罗马帝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组成部分:参议院、行政官员和省级政府。

首先,参议院是古罗马帝国的最高立法机构,由贵族和前任官员组成。

参议院的职责是建议皇帝并批准法律,但其权力在帝国的后期逐渐减弱。

尽管如此,参议院对政策制定和帝国事务的决策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次,行政官员在古罗马帝国的政府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重要的行政官员是“埃律托里亚”(Aediles),负责城市的公共建设和维护市政秩序。

接下来是“普拉执政官”(Praetors),负责处理司法事务和法律纠纷。

最高行政官员是“执政官”(Consuls),他们是双重领导力量,负责军事指挥和监督帝国的行政事务。

最后,古罗马帝国将帝国划分为若干个省,每个省由一位总督(Proconsul)或一位行省统治。

总督是皇帝委任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该省的行政和法律事务。

这种分割和分权的管理方式使得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和灵活。

总的来说,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非常复杂而庞大,其核心是皇帝的统治。

然而,此外还有参议院、各级行政官员和省级政府等机构,为帝国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和行政管理。

这种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的成功,为罗马帝国的长期繁荣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罗马帝国的政治特点——以3世纪政体变革为例绪论罗马,一个对于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中国人之所以熟悉它,大概是由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谚语。

之所以又说它很陌生,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对罗马的认识似乎止步于凯撒、斗兽场、罗马军团、大规模的侵略扩张,稍有一点水准的有可能会知道奥古斯都、尼禄、图拉真等等。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收到传统思维模式和教育偏好等各方面影响,国人对于罗马帝国的认识绝大多数偏向政治领域,但这一认识仅仅是肤浅而模糊的。

公元3世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阶段,先后经历了塞维鲁王朝(公元193一235年)、军事混乱(公元235一284年)和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公元284一305年)。

在这一阶段帝国的政治模式完成了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型,所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希望能够以罗马帝国3世纪政体变革为例浅谈笔者在有限条件下对于罗马帝国的浅显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总结和比较,偏颇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一、罗马史概述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

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

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

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200年)、中期帝国(200年—395年)和后期帝国〔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①。

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

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东西分治和四帝共治,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到狄奥多西一世时成为最后一个统治整个帝国的皇帝。

狄奥多西一世去世(395年)后帝国实际分为东西两部分,但它们仍延续着先前罗马帝国的国号。

其中西部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10年8月,罗马城被西哥特人首领亚拉里克一世攻陷,导致不断的衰败而沦为禁卫军的傀儡,最终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5月29日为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所灭,史学家多称其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罗马实际上自公元前三世纪已经开始并吞行省;四个世纪后,罗马的领土范围已经达到前所未有地辽阔。

虽然罗马仍然被称为“共和国”,但她已经可被称为一个“帝国”了。

行使共和制的行省由从前的执政官和裁判官进行管治;他们经由选举产生,并拥有“Imperium”①《西方政治制度史》,马啸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6页。

的当地最高统治权。

当时只有少数人拥有不成比例的雄厚财富和强大军力;他们对其行省的管理是罗马从共和体制步向绝对君主制的主要因素。

不久,“帝权”即由“Imperium”一字表达;英语“帝国”(empire)一字即来自此拉丁字;而这意思只可从更后的罗马历史中找到。

身为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赋予自己一个“共和国拯救者”的地位,并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权力限制在共和制宪法的原则下。

罗马人企图把与君王有关的头衔加在他身上, 但遭到他的拒绝;他倒是自称为“第一公民”。

执政官的选举仍旧定期举行;保民官继续进行他们的立法;参议员依然在元老院进行辩论。

但后来皇帝实行最终决定权的先例,却是由奥古斯都自己立下;而且这行动更是在有军事力量作其后盾的情况下进行的。

奥古斯都时期的文艺作品把他长达四十年的统治描写成罗马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奥古斯都设计了一个长远的、理想的帝国基础;这基础就是持续实行了三个世纪的元首制(27 BC-284 AD)。

这元首制由起初实施的二百年,被传统认为罗马和平时期。

在此期间,整个帝国的凝聚力在城市生活、经济链、共同的文化、法治和宗教规范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在城市的暴动不常发生;即使发生了,它们都会被“无情而迅速地”平定;在不列巅尼亚和高卢的叛乱就是其中的例子。

犹太罗马战争在公元后“一世纪”爆发,持续了六十年,最后在“第二世纪”的上半段平息;这场是罗马惟一一场用了很长的时间和极其暴力的手段平定的一场叛乱。

奥古斯都所设立的朝代更替准则是成功的;但这被那些比他活得更长、同时又天赋禀异的继承人所破坏。

在奥古斯都所创立的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里,除了奥古斯都自己以外,还有四个皇帝—提比里乌斯、卡里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

在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结束后,著名的四帝之年(公元后69年)开始;当年四个皇帝同时出现。

维斯帕先就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的最后胜利者。

维斯帕先建立了短暂的弗拉维王朝;其后由“涅尔瓦-安敦尼王朝”取代。

这王朝就是著名的“五贤帝时代”--这是因为当中出现过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奥·派阿斯和称为“哲学家皇帝”的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这五位好皇帝。

公元后180年,康茂德接续五贤帝登基。

爱德华.吉本在其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以康茂德的统治为罗马帝国没落的开始。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在位时,在罗马帝国内出生的自由民均拥有罗马公民权。

但是,虽然如此,塞维鲁王朝却是一片混乱—每个皇帝的统治经常都是由谋杀或处决来结束。

随着王朝的崩溃,罗马帝国被三世纪危机所灭;这是一个充满侵略、内战、经济衰退和瘟疫的时代。

在划分历史时期时,这危机被视为由古典时代到古典时代晚期的过渡。

这时连帝国里“共和国”的残余成份也被皇帝的专制统治粉碎了。

在公元后284-305年间统治罗马帝国的戴克里先把帝国从灭亡的边缘拉回来;但他废除自己“第一公民”的角色,成为第一位以‘domine’ (主人)自称的皇帝。

在戴克里先统治其间,面对基督教明显的威胁,罗马帝国对基督徒发动有史以来最具组织性的迫害—“戴克里先大逼迫”②。

由戴克里先作为“独裁者”(Dominate)时开始的专制独裁统治一直维持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止。

二、3世纪政体变革面面观公元3世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帝国的政治体制完成了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转型。

虽然两者都属奠立在军队之上的个人统治,但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异。

元首和君主的权力来源以及权力的行使不同:元首的权力来自人民,其权力是有限的和隐蔽的,而君主的权力来自神,其权力是绝对的和赤裸裸的;在元首制时期,元老院是不可或缺的权力机构,而在君主制时期,元老院成为名存实亡的政治化石;在元首制时期,平民是不可忽视的群体,而在君主制时期,平民的地位微不足道。

(1)、元首和君主在元首制和君主制时期罗马帝国实际的掌权者分别称元首和君主,他们权力的来源、权力的行使有很大不同。

(一)权力来源元首的权力来自人民。

元首的权力具有浓厚的共和色彩,建立在保民官权力、最高统帅权和大祭司长职务的基础上③由此元首获得最②《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奥唐奈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97页。

③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王以铸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666页。

高行政权、军权和统治行省权。

直到3世纪末期,它们一直是元首的权力基础。

此后元首逐步集权,但也强调其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这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并没有比较固定的元首继承制度,“在理论上罗马仍为共和国,一切地位与权柄都创自元老院或公民会议,所以世袭制当然不能成立”④。

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继承制度,所以元首制不可避免地带有大量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容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相互猜忌,以及宫廷阴谋和刺杀元首事件的出现。

另一方面,也为军队干预、左右元首的废立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公元69年的内战就暴露出元首体制的不稳。

“在塞维鲁王朝,元首制军事专制特征己经非常明显;在军事混乱时期,士兵公开地决定元首的废立。

”⑤罗马帝国面临解体的危险,这是罗马政治危机的具体体现。

当然,随着个人统治的出现,元首崇拜成为元首用以加强和提升其权力的重要手段。

⑥元首崇拜包括两大基本因素,其一,经过元老院的神化,元首在死后成为神;其二,元首在任职期间也能获得特殊的荣耀,尤其在自治市和行省,元首得到类似神灵一样的崇拜,包括为其建立神庙、举办赛会和设立节日。

在东方行省,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由来己久,对统治者的崇拜自然地转化为对元首的崇拜,但在罗马、意大利和西部行省,奥古斯都禁止把自己奉为神明,不论元首有④《伯伦史学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163页。

罗斯托夫采夫指出:“奥古斯都王朝所有的元首,都迫切地感到需要巩固他们的权力,需要在单纯的法律基础以外替他们的权力找寻更多的基础,一再努力推行对元首的宗教崇拜并使之成为一种国家制度。

"⑤《罗马帝国》,约翰·瓦歇尔,袁波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43页。

⑥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册),马雍,厉以宁译。

121页。

多么崇高的威望,神圣的荣誉也只是在死后由元老院授予。

此后也是如此,很少有现任元首被称为神。

君主的权力来自神。

政局的不稳需要通过集权主义的方式予以克服,而3世纪军事政变的密谋性和暴力性使得军人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极为薄弱,统治者需要寻求某种形式的意识形态作为自己政权合法性的来源。

作为君主制的开创者,戴克里先不再强调其权力来自人民,而是强调他与神的关系,以证明其合法性和不可襄读性。

戴克里先和共治者马克西米安自称朱庇特和赫丘利之子,“像朱庇特是天上的统治者、赫丘利是地上的平定者一样,在帝国的伟大事业中由戴克里先作出决定,而马克西米安具体执行这样的决定”⑦英国史学家吉本评价说,戴克里先的这一做法“出于骄傲或出于迷信的动机”实际上君权的神圣化是非常必要和有发展势头的思想,“为从政治体制上解决帝国统一的问题和结束军事混乱提供了基础”这一举措可以被看做是帝国政治体制的重要改革,表明罗马政治的专制化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仪式是习俗社会中的法律,是公开宣布一种关系的缔结。

为了表现其权力的超自然性与神圣性,戴克里先制定了一系列宗教礼仪和宫廷仪式⑧,要求所有接近他的臣民在晋见时行跪拜吻袍之礼,而不是传统的致意。

戴克里先在公开场合出现时,头戴王冠,穿着镶有珍珠宝石装饰的紫袍,远离臣民,以保证个人安全。

以严格的宫廷仪式为特征的勤见意味着,君主是世界的统治者,违背君主不仅被认为是犯罪行为,而且是襄读神灵的行为。

⑦《政治哲学史》,列奥·克罗伯希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72页。

⑧《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96页。

(二)权力的行使相对来说,元首的权力是有限的和隐蔽的,其权力的行使离不开共和国的传统机构;而君主的权力是绝对的和赤裸裸的。

以下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