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性厌氧菌

合集下载

厌氧菌培养与鉴定技术

厌氧菌培养与鉴定技术

ANAEROBIC/HYPOXEMIC WORKSTATION历史:所有这些罐子,其培养皿/样本操作均在有氧环境中进行,而仅在培养时才置于厌氧环境中。

ELECTROTEKELECTROTEK完善的厌氧培养技术始于适当的样本采集和运输。

适当地采集试样,并快速置于厌氧运输小瓶中ELECTROTEK厌氧罐由于不能提供操作过程的厌氧环境,并且因容量的限制而无法实现灵活的样本厌氧培养,故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限制。

一台允许所有操作与培养综合功能的厌氧工作站使厌氧菌实验避免了氧气暴露的风险。

因不当的制备或贮存,使培养介质含有氧气或氧化性物质,最终将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任何时候都应当使用经预还原处理的厌氧培养介质。

ELECTROTEK专性厌氧菌培养最好是在经预还原处理且厌氧灭菌的培养基上(PRAS培养基)。

养肉汤。

预还原是指氧气通过培养基组分物质化学移除。

ELECTROTEK以下为常见的主要用于临床标本厌氧菌分离的培养基:1、布鲁氏菌血琼脂2、卡那霉素/万古霉素血琼脂(KVLB琼脂)3、拟杆菌属胆汁七叶甙琼脂(BBE琼脂)4、苯乙醇琼脂(PEA琼脂)5、硫乙醇酸钠肉汤ELECTROTEKELECTROTEK布鲁氏菌血琼脂:含有血细胞允许溶血试验,可使特定微生物快速生长非选择性培养基,所有厌氧菌均能很好生长同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厌氧菌血琼脂也可被使用。

ELECTROTEK卡那霉素/万古霉素血琼脂(KVLB ):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被卡那霉素抑制,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被万古霉素抑制。

产色厌氧菌(如普雷沃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在KVLB 琼脂上产生许多色素。

ELECTROTEK 拟杆菌属胆汁七叶甙琼脂(BBE ):绝大多数厌氧菌被庆大霉素和胆汁抑制,只有脆弱拟杆菌群作为唯一的厌氧菌能在此琼脂上快速生长。

当细菌(如脆弱拟杆菌群)分解七叶甙而生长于此琼脂上时,将显现深棕色反应。

ELECTROTEK苯乙醇琼脂(PEA ):该介质支持绝大多数专性厌氧菌生长且抑制兼性厌氧菌生长(如肠杆菌科),专性厌氧菌可呈弥漫性或过度生长。

微生物学第13章厌氧性细菌

微生物学第13章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的酶系统适应了无氧 环境,能够利用各种有机物作为 能源和碳源。
生长速度
由于无氧环境的限制,厌氧性细 菌的生长速度通常较慢,需要较 长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细胞密度。
02
厌氧性细菌的生态分布与作 用
厌氧性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
土壤中
厌氧性细菌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的作用, 将动植物残体转化为腐殖质和气体。
生殖道中
女性生殖道中的厌氧性细菌参与维持阴道正常菌群平衡,预防感染。
厌氧性细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生物制氢
有机废水处理
甲烷发酵
厌氧性细菌可用于生物制氢过程, 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氢 气。
厌氧性细菌可应用于有机废水处 理,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 气和二氧化碳。
厌氧性细菌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 甲烷,用于生产能源或进行沼气 发酵。
水体中
在缺氧的水体中,厌氧性细菌参与水体自净过程, 将有机物转化为氨气、硫化氢等气体。
动物消化道中
许多动物消化道内存在厌氧性细菌,帮助动物消 化食物,合成维生素等。
厌氧性细菌在人体内的分布与作用
肠道中
肠道中的厌氧性细菌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口腔中
口腔中的厌氧性细菌参与龋齿的形成,某些种类还可能导致牙周病。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需要进 行彻底的治疗,包括使用敏感 抗生素、清创引流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05
厌氧性细菌的培养与鉴定
厌氧性细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培养箱
01
厌氧性细菌需要在无氧环境中生长,厌氧培养箱能够提供恒温、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好氧菌亦称需氧菌、需氧微生物。

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产能代谢过程,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

包括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

如:链霉素、红霉素,弗兰克氏菌微好氧菌性质:仅能在较低氧分压下正常生活的微生物。

正常大气的氧分压为0.2Pa,而微好氧菌仅生活在0.01~0.03Pa下。

例如发酵单胞菌属和弯曲杆菌属等。

如:醋杆菌属嗜酸菌属酸单胞菌属热酸菌属土壤单胞菌属产碱菌属交替单胞菌属氨基杆菌属(胺杆菌属)水螺菌属氮单胞菌属固氮根瘤菌属固氮菌属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

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如:破伤风芽胞杆菌专性厌氧菌是指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

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生荚膜杆菌等。

只能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甲烷菌即属此类细菌。

人们利用甲烷菌等产生沼气,利用厌氧菌处理各种有机废物和废水。

兼性厌氧菌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兼嫌气菌。

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

如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成酒精。

许多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均属此类。

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厌氧细菌anaerobicbacteria

厌氧细菌anaerobicbacteria

创伤性感染 (厌氧性伤口)破伤风杆菌繁殖 分泌痉毒素运动神经 终板吸收
神经纤维 间隙扩散
淋巴吸收 血液
中枢神经与脊髓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突触前体膜上GMI结合 阻断
甘氨酸能中间神经元 γ-氨基酸能神经元
释放
甘氨酸 γ-氨基酸
导致
骨骼肌痉挛
破 伤 风 毒 素 的 致 病 作 用
三、防治原则
㈠ 一般预防:正确处理伤口(伤口清创、扩创、迅速破坏厌 氧性伤口);新法接生。
㈡ 致病因素与致病条件: 1、致病因素: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2、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结构与致病过程。 3、所致疾病:破伤风 表现:全身骨骼肌兴奋性增高,张口困难,
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 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 ㈢ 免疫性:病后免疫力不牢固,可再感染、患病后 仍需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1、感染的条件:
⑴ 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如肿瘤、糖尿病、胶原 性疾病等
⑵ 局部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如拔牙、外科手术、 肠穿孔、开放性骨折等。
⑶ 组织缺血、缺氧及Eh降低:局部血管受损、 水肿、肿瘤压迫、包扎过紧等。
2、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物质
毒力因子
粘附素 荚膜 菌毛 血凝素
抗有毒氧基团 超氧化物歧化酶 触酶
产毒: O2 +e→O2-
解毒:
超氧化物
2O2-+2H+ 歧化酶 O2+H2O2
O2-+H2O2→OH- +OH++O2
H2O2+H2O2 过氧化物酶 2H2O + O2
O2 +OH→OH- + O2
H2O2+H2R 过氧化氢酶 2H2O + R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临床检验主管技师 微生物检验 第十七章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

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概述——分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

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

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重要原则: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适宜标本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液、心包液、胸腔积液、腹腔液、胆汁、由活检或尸体解剖获得的组织标本、深部脓肿抽取物、经环甲膜以下或肺穿刺抽取的肺渗出物、后穹窿穿刺抽取的盆腔渗出液及无菌套管抽取的宫腔内容物、膀胱穿刺液及其它组织穿刺液等不宜标本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直肠拭子、喀出的痰液、自然排出的尿液和导出的尿液、流出的脓液、接近皮肤或黏膜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胃和小肠内容物、粪便(艰难梭菌除外)等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

免疫防御现致力于活疫苗的研究。主要
分为3类,即减毒突变株、用不同载体菌构建
的杂交株以及营养缺陷减毒株。例如链霉素
依赖株(streptomycin
dependent
strain, Sd)。
真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菌、 放线菌、毛霉菌、曲菌、隐珠菌等,其 中以白色念珠菌肠炎最为多见。
通常情况下,医用酒精都不能杀灭艰难梭菌。 以前抗生素是艰难梭菌的克星,但随着滥用抗 生素的日益普遍,艰难梭菌对抗生素也产生了 的耐药性。研究人员呼吁,人们要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是用肥皂洗手,普通感冒 不要乱服抗生素。
发病机理
艰难梭菌是由于服用抗生素后 打破了肠内菌群的平衡 从而导致艰难梭菌累计了大量的数量 产生大量的外毒素A和B。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 菌)
真菌性肠炎的症状
一般可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真菌性 肠炎有一定困难。诊断本病主人依据有长期 粘液样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病史,并经抗 生素、磺胺等久治不愈
白色念珠菌累及结肠,约有85.5%的患者出 现腹胀,泡沫样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早 期为粘液样称便,偶有便血或带血丝,其特 点是粘稠似蛋清附于大便上,或全部粘液便。 后期为脓性或脓血样稀便,或无明显的脓血 便。出血多时为暗红色糊状粘液便。腹痛及 压痛不明显。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 是一种深部感染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 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 起疾病,属于机会致病性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 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 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 起疾病。
志贺菌的抵抗力比其它肠道杆菌弱。

厌氧菌

厌氧菌



强化血琼脂平板
卡那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

七叶苷胆汁平板等等

(2) 标本的接种 每份标本应接种3个培养平板, 分别放置于有氧,无氧和含 5%~10%的CO2的容器中,有时需 要专用的培养基

(3) 厌氧培养法


a. 厌氧罐培养法
b. 气袋法

c. 厌氧手套箱法
(参观厌氧培养系统)

d. 其它方法
(2) 用常规细菌培养法, 血培养阴性的 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脓毒性血栓性静 脉炎等。 (3) 分泌物或脓肿穿刺液带血性, 或呈 黑色或乳白色混浊、有恶臭, 有时有气体。 (4) 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 但普通 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5) 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长期治疗无效。
两 类 厌 氧 菌 感 染 的 不 同 点
────────────────────────────────────
项 目 感染类型 致病因素
有芽胞厌氧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内源性感染为主 内毒素侵袭因素为主, 毒性弱 90% 与机体抵抗力 降低密切相关 分布临床各科,引起 身体各部位炎症, 脓肿, 败血症 无特殊临床病型 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 增强机体抵抗力

1) 致病条件
(1) 机械或病理损伤
如手术、拔牙、肠穿孔、经阴道手术、长 期或多次静脉或其他部位插管等, 破坏皮肤、粘 膜的屏障, 使细菌得以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
(2) 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
如组织坏死、缺血、有异物存在, 有需氧 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有利于厌氧菌生长。
(3) 菌群失调
如长期应用抗生素, 使原来拮抗厌氧菌的菌 群消失, 厌氧菌可趁机繁殖。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

3.免疫性:抗毒免疫,吞噬防御功能增强。 4.A及F型可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三)微生物学诊断
1.采标本直接涂片镜检 2.分离培养鉴定细菌 3.动物试验
(四)防治原则 1.自动免疫─多价类毒素 2.被动免疫─多价抗毒素
常用的培养方法:
1,厌氧培养法:肉渣汤培养基、巯基乙酸钠培养基即可造成厌氧 环境;
2,焦性没食子酸法: 3,厌氧缸法: 4,气袋法: 5,厌氧箱法:
两类厌氧菌感染的不同点
────────────────────────────
项目
厌氧芽胞杆菌感染
无芽胞厌氧菌感染
────────────────────────────
3000 U。 注意过敏反应:因为TAT马抗毒素。 脱敏疗法: 紧急预防,早用, 量足。
二、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粗短杆菌,芽胞呈梭状,体内形成荚膜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
血平板上,菌落较大,灰白色,不透明、边缘锯齿状;多 数菌 株有双层溶血圈,内环完全溶血是 毒素,外层为 毒素,不溶血;
产气荚膜杆菌菌落(溶血)
厌氧芽胞 杆菌检查
接种破伤风杆菌
接种产气荚膜杆菌
肉 牛高
渣 汤 培 养 基
乳 培
糖 琼 脂
养 基
培 养 基
破伤风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此酶破坏线立体,死细胞呼吸
α毒素分解 细胞膜上
和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障碍
红细胞破坏 贫血

卵磷脂酶 组织细胞 组织坏死
肉渣汤培养基:混浊生长,产生气体、肉渣不被消化,肉 色 呈肉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钞纸废水
又称白水,是在纸的抄造过程中产生,主要含 有细小纤维和抄纸时添加的填料、胶料和化学 品等,这部分废水的水量较大,污染物负荷低 ,以不溶性COD为主,易于处理。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造纸废水微生物处理中的生物化学法原理
(1)厌氧微生物处理中的生物化学法原理
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
这一阶段里,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转化为甲烷、 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在厌氧消化过程中,70%以上的甲烷来自乙酸的降解:CH3COO+ H+ → CH4 + CO2;另一类产甲烷的微生物是能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形 成甲烷的细菌(可称作嗜氢甲烷菌)。在反应器正常条件下,它们形成 占总量30%的甲烷:4H2 + CO2 → CH4 + 2H2O
其他有机物厌氧降解途径
①果胶的厌氧降解:果胶是一种由1,4β键连接的并在羧基部分不同程度 地甲氧基化的半乳糖醛多聚体
原果胶+H2O→可溶性果胶+多缩戊糖 可溶性果胶+H2O→果胶酸+甲醇 果胶酸+H2O → 半乳糖醛酸
②木质纤维素的厌氧降解 :木质纤维素也称半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构成
为多缩戊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多缩己糖(半乳糖、甘露糖)以及多缩糖
大约一半嗜氢甲烷菌也能利用甲酸,这个过程可以直接进行:
4HCOO- + 4H+ → CH4 + 3CO2 + 2H2O 甲醇的降解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并非十分重要,但在厌氧处理含 甲醇废水时它的作用相当重要。4CH3OH → 3CH4 + CO2 + 2H2O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经酵解,一个分子葡萄糖可氧化分解产生2个分子丙酮酸。丙酮酸 在厌氧条件下可以被厌氧微生物转化形成许多种代谢产物,由于无氧条 件,这些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气化成CO2和水而在环境中积累。这种生 物学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发酵,如:
乙醇发酵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乳酸发酵
除此之外,丙酮酸还能发酵成乙酸、丙酸等。 发酵阶段反应式: C6H12O6 + 2H2O + 2NAD+ → 2CH3COO- + 2H2 + 2CO2(aq) + 2NADH + 4H+ C6H12O6 + 2NADH + 2H+ → 2CH3CH2COO- + 2H2O + 2NAD+ + 2H+ C6H12O6 + 2NADH + 2H+ → 2CH3CH2OH + 2H2 + 2CO2(aq) + 2NAD+
醛酸(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 半纤维素 半纤H维2O素酶多缩糖类 、CO2等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③木素的降解:木素是一类由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成的复 杂无定型高聚物。有关厌氧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的研究不多,然而已 分离到两种类型的能分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菌一类是能运动的革兰氏 阴性杆菌,与利用氢的细菌协作可完成降解,其产物是甲酸、乙酸、 二氧化碳和氢。另一类不要求利用氢的细菌的协作,单独降解环状化 合物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苞的杆状厌氧菌。 植物纤维原料中含有的三大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木 素降解物是制浆废液中最重要的成分,含有高浓度木素的废水难以在 厌氧处理中达到很高的去除率。半纤维素制浆过程中半纤维素以单糖 或低聚糖形式进入废水中。原料中的少量纤维素在制桨中也会以葡萄 糖及其寡聚物形式进入废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产物也会形 成有机酸。它们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是易于降解的。
更简单的化合物
分泌到细 胞外
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简写作VFA)、乳酸、二氧 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与此同时,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质 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因此未酸化废水厌氧处理时产生更多的剩余 污泥。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以葡萄糖酵解为例:
C6H12O6 + 2NAD+ + 2ADP + 2Pi →2CH3COCOOH + 2NADH + 2H+ + 2ATP+ 2H2O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造纸工业废水包括:
蒸煮废液
制浆蒸煮过程中产生的超高浓度废液,包括碱法 制浆的黑液和酸法制浆的红液。我国目前大部分
造纸厂所排放的黑液是制浆过程中污染物浓度最
高、色度最深的废水,呈棕黑色,几乎集中了制
浆造纸过程90%的污染物 。
制浆中段废水
是经黑液提取后的蒸煮浆料在洗涤、筛选、漂白 以及打浆中所排出的废水。这部分废水水量较大 ,含有较多的木质素、纤维素等降解产物、有机 酸等有机物,以可溶性COD为主。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③产乙酸阶段
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a.产氢产乙酸过程
CH3CH2COO- + 2H2O → CH3COO- + 3H2 + CO2(aq) CH3CH2CH2COO- + 2H2O → 2CH3COO- + 2H2 + H+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厌氧微生物种类
对制浆造纸废水降解的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分为产酸细菌和甲烷
细菌二大类。
产酸细菌
专性厌氧菌 :梭状芽孢菌属、拟杆菌属、双岐杆菌属等, 对有机物降解起主要作用
兼性厌氧菌:主要为严格厌氧细菌创造有利于生长的厌 氧条件,包括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链状菌属、黄杆 菌属产碱菌属、埃希氏菌属和产气杆菌属等
甲烷细菌 :是产甲烷阶段的主要细菌,种类不同,有多种形态,在 生理上具有非常相似的高度专一性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厌氧微生物处理机理 (四个阶段 )
①水解阶段
有机物 细菌胞外酶
小分子化合物
能够溶解于水并 透过细胞膜为细
菌所利用
②发酵(或酸化)阶段
发酵细菌
小分子化合物
的处理技术。
厌氧处理
复杂有机物
简单、稳定的化合物 + 能量
大部分能量以 甲烷形式出现
石灰草浆蒸煮废液、石灰法稻草浆浓废液、碱法制浆废水等
都具有pH高、COD、色度高而BOD5/CODCr较低等特点,所以直 接好氧生化困难很多,厌氧法则较有前途。目前一大批高效的厌
氧生物处理工艺和设备相继出现,包括有厌氧生物滤池、上流式 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厌氧流化床(AFB)、厌氧 附着膜膨胀床(AAFEB)以及厌氧浮动生物膜反应器(AFBBR)和厌 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
CH3CH2OH + H2O → CH3COO- + 2H2 + H+ b.同型产乙酸过程
有一类产乙酸菌能使用氢作为电子供体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乙酸,此即 同型产乙酸过程。
2CO2(aq) + 4H2 → CH3COO- + 2H2O + H+
环境生物化学
8.1 造纸废水微生物治理中的 生物化学
④产甲烷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