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鸽(或家鸡)的骨骼
实验13 家鸽的外形及内部构造

颈气囊 肺
腹气囊
前胸气囊 后胸气囊
(2)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无齿) 消化管: 无齿) 食管、嗉囊、前胃、 食管、嗉囊、前胃、 肌胃、十二指肠、 肌胃、十二指肠、小 肠、大肠(直肠)、 大肠(直肠)、 泄殖孔 消化腺:胰脏、肝脏 消化腺:胰脏、 脾脏 紫红色、椭圆形) 脾脏(紫红色、椭圆形 紫红色
(5)生殖系统 )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1 乳白色,卵圆形, ①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1对,乳白色,卵圆形,位于 肾脏前端。输精管进入泄殖腔, 肾脏前端。输精管进入泄殖腔,在接近泄殖腔处膨 大为贮精囊。睾丸和输精管之间有不明显的附睾。 大为贮精囊。睾丸和输精管之间有不明显的附睾。
雌性生殖器官 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 生殖器官: ② 雌性生殖器官: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左侧卵巢 位于左肾前端,黄色。 位于左肾前端 ,黄色 。 卵巢后方附近有弯曲的输卵 其前端为喇叭口,靠近卵巢,开口于腹腔, 管 , 其前端为喇叭口 , 靠近卵巢 ,开口于腹腔, 后 端通入泄殖腔。 端通入泄殖腔。
静脉系统:体静脉由2条前大静脉和1条后大静脉构成, ③ 静脉系统:体静脉由2条前大静脉和1条后大静脉构成, 在左、右心房前方粗而短的静脉干为前大静脉, 在左 、 右心房前方粗而短的静脉干为前大静脉 , 它由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胸静脉汇合而成。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胸静脉汇合而成。 2 条 前大静脉 的后端都入右 前大静脉的后端都入右 心房。 心房。 后大静脉 从肝脏伸出, 在 2 后大静脉从肝脏伸出 , 从肝脏伸出 条前大静脉之间进入右心房。 条前大静脉之间进入右心房 。 肺静脉 由每侧肺伸出, 进入 肺静脉由每侧肺伸出 , 由每侧肺伸出 左心房。 左心房。
实验13 实验13
一、实验目的
家鸽的外形及内部构造
七年级生物上册133常见的动物--家禽同步优化分层精练(解析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33常见的动物--家禽同步优化分层精练(解析版)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家鸽的羽毛有两种,即和。
思路解析:家鸽的羽毛有正羽和绒羽两种。
正羽有羽轴和羽片。
绒羽羽轴较短,不形成羽片。
答案:正羽绒羽2.家禽是指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类。
思路解析:家禽属于鸟类,是人们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驯养的鸟类。
答案:鸟3.家鸽绒羽的主要作用是()A.飞行B.减少摩擦C.保护D.保温思路解析:家鸽绒羽的羽干纤细,羽枝柔软、蓬松,生长在正羽的下方,分布于全身,主要起保温的作用。
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家鸽骨骼的特征是()A.薄而坚固B.薄而轻,长骨中空C.长骨较厚D.长骨厚而轻思路解析:家鸽的骨骼很薄,连接紧密、牢固;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这样的骨骼结构可以大大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生活。
答案:B2.家鸽的体温特点是()A.维持在37℃左右B.维持在42℃左右C.变温D.因环境而变化思路解析:鸟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家鸽的体温维持在42℃左右,恒定而偏高的体温,保证了家鸽在一年四季中有旺盛的生命活动,有利于适应飞行生活。
答案:B3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A.腿肌B.胸肌C.腹肌D.背肌思路解析:家鸽胸骨上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
在家鸽龙骨突的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肌肉——胸肌。
胸肌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家鸽胸肌发达,占身体比重很大。
答案:B4.在鸟类飞翔中起主要作用的羽毛是()A.绒羽B.纤羽C.正羽D.翼羽思路解析:鸟类的羽毛有两种:正羽和绒羽。
正羽覆盖在家鸽身体的表面,最大的正羽着生在两翼和尾部,在飞翔中起重要的作用。
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温的作用。
答案:C5.家禽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有()A.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蛋等食品B.为轻工、制药和服装工业提供原料C.家禽的粪便还是优良的农家肥料D.以上三者都是思路解析:家禽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实验6家鸽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和解剖鸟类的一般方法
2、通过实验总结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1、家鸽(或家鸡):3
2、解剖用具:3(用骨钳)
3、注射器及针头:3 4、家鸽骨骼标本:2瓶 5、家鸽的气囊浸制标本:1瓶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胰脏:分背腹前三叶。
家鸽的消 化系统
2、 呼 吸 系 统
喉:中央纵裂为喉门。 气管:长,软骨环0形; 鸣管(气管分支处)。
肺:左、右两叶。
气囊: 9个
前气囊(由 二级支气管 形成),包 括颈2、琐间 1、前胸2。 后气囊(由 中支气管形 成),包括 后胸2、腹2
3、循环系统:
心脏:大,
分隔完全(四 室),具肌肉 瓣(右),完 全双循环
静脉:静脉
窦消失;肾门 静脉退化;具 尾肠系膜静脉
动脉:只有
右体动脉弓。
排泄系统:
4、 泄 殖 系 统
肾脏各3叶、
输尿管,泄殖 腔。
生殖系统:
雄体:睾丸,
输精管,泄殖 腔。
雌体:
卵巢:左侧1个。 输卵管:伞部、 蛋白分泌部、 峡部,子宫和 阴道。
2、 解 剖 方 法
(
三) 内 脏 家 鸡 的 内 脏
结
构 的
观
察
家 鸽 的 内 脏
口腔:喙无齿,舌不
能伸出很长。
食道:嗉囊(颈基部
1、 消 化 系 统
食道的扩大)。
胃:分腺胃和肌胃;
十二指肠:“U”形 小肠:细长。
肌胃内有角质层,砂子。
直肠:短,不储存粪
家鸽或家鸡的解剖

家鸽或家鸡的解剖林紫莹隆继芳何媚吴杰华黄丽芳刘家玲实验材料和用品∙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标本、活家鸽(或家鸡、鹌鹑)∙钟型罩、乙醚、解剖盘、骨剪、剪刀和镊子等处死方法•方法1:一手握住家鸡双翼并紧压腋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指压住蜡膜,中指拖住颏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使其窒息而死。
•方法2:将家鸡的整个头部浸入水中,使其窒息而死。
•方法3:用少量脱脂棉浸以乙醚或氯仿缠于鸡喙,使其麻醉致死。
家鸽或家鸡的外形观察•取活家鸽或活鸡观察,可发现身体呈纺锤形,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附肢五部分,除喙及跗跖部具有角质覆盖物外,全身被有羽毛,羽毛分布可分为羽区和裸区。
•头部:头部前端具有喙;上部有肉冠,下部有肉垂;喙基部有外鼻孔;眼具有可动的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眼后有被羽毛遮盖的外耳孔。
∙颈部:细长,活动灵活。
∙躯干:纺锤形,两侧有翼,下部有脚,躯干后端腹侧具有泄殖腔孔。
∙尾:具有尾羽;尾的背面基部具有一对尾脂腺,这是鸟类唯一的皮脂腺,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
∙附肢:有翼和脚。
翼是前肢,掌指骨部位着生初级飞羽;尺骨部位着生次级飞羽;肱骨部位着生三级飞羽;在初级飞羽之前,近翼角处,第一指骨上,还有丛生的小翼羽。
脚分为股、胫、跗、跖及趾等部分,股、胫被羽毛,跗跖部以下裸露,被角质鳞片;雄鸡第一趾上方具有一角质突起,称为距;脚为4趾,趾端具爪。
家鸡性别特征观察雌性:颜色单一,鸡冠小。
个体较小。
雄性:鸡冠大,头颈的羽毛狭长而尖。
颜色鲜艳。
个体较大。
飞羽类型观察∙飞羽是鸟翼区后缘所生的的羽毛,牢固定在骨骼后缘。
在振翅时整体挥动,拍击空气。
飞羽的数目和形态是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家鸡解剖方法∙将处死家鸡腹面向上至于解剖盘内。
用水打湿腹侧羽毛,一手压住皮肤,另一手顺向拔去颈、胸和腹部的羽毛。
∙用剪刀沿龙骨突起剪开皮肤,切口前至嘴基,后至泄殖腔孔前缘。
并用手术刀柄或钝面将腹面的皮肤和肌肉分离,向两侧拉开皮肤,即可看到气管,食管、嗉囊和胸大肌。
《实验6家鸽的解剖》课件

生态平衡
家鸽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许多猛禽、蛇类和其他捕食者的食物来源。
01
农业益鸟
家鸽有时也帮助传播种子,对植物的繁 衍和扩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某些 地区,它们也被视为农业益鸟。
02
03
文化象征
家鸽在许多文化中都具有象征意义, 如和平、爱和家庭等,常被用作艺术 和文学的创作素材。
探究家鸽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研究家鸽的体温调节机制,了解 其恒温动物的特性。
探究家鸽的代谢特点和能量需求 ,了解其食物来源和消化吸收特
点。
观察家鸽的行为习性,包括飞行 、觅食、繁殖和社交行为等,了
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适应性。
02
家鸽解剖基础知识
家鸽的骨骼系统
01
02
03
骨骼构成
家鸽的骨骼系统由头骨、 胸骨、长骨和肢骨等部分 组成,为家鸽提供支撑和 保护。
飞翔和行走等动作。
肌肉特点
03
家鸽的肌肉组织发达,适应快速和灵活的运动需求,同时具有
高度的耐力和力量。
家鸽的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构成
家鸽的消化系统包括喙、食道、嗉囊、腺胃、肌胃和小肠等部分, 用于摄取、储存和消化食物。
消化过程
食物经过喙摄取后进入食道,经过嗉囊储存和初步消化,再进入腺 胃和肌胃进行进一步消化,最后在小肠内完成吸收。
羽毛覆盖
家鸽体表覆盖着羽毛,其中正羽发达,用于飞行。绒羽细软,保温性 能好。
消化与排泄器官
家鸽的消化系统包括喙、食道、嗉囊、胃和小肠等部分。排泄器官主 要是肾脏和输尿管。
循环系统
家鸽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部分,能够高效 地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10实验十、家鸽的解剖

猫头鹰的耳孔非常发达
两翼
翼(或称翅) 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 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形,飞翔时能伸展, 为飞行器官。 飞羽 构成翼的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 飞羽和三级飞羽。 初级飞羽 着生在腕掌骨和指骨上,为最长的1列 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 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 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的次级飞 羽,但其羽色和羽形常与其余的次级飞羽有所不 同。
精巢:白色成对,位肾脏腹前方。其大小 季节性变化大 卵巢:右侧退化。左侧发育,内充满卵泡, 卵黄大而明显。 输精管:从精巢发出,与输尿管平行进入 泄殖腔 输卵管:右侧退化,左侧发达,前端喇叭 口通体腔;后方弯曲处的内壁富有腺体, 可分泌蛋白和卵壳;末端通入泄殖腔。
家鸽的眼球
家鸽的五部脑
静脉:心脏前方两侧有一对大的前大静脉, 它由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胸静脉汇合而 成,将心脏向前翻,可见一粗大的后大静 脉,它是收集身体后部和内脏来的血。肝 门静脉同其他脊椎动物。肾门静脉趋向退 化。来自尾部并经过肠系膜的静脉(尾肠 系膜静脉)与肝门静脉汇合入肝,它是鸟 类特有的静脉。
泄殖系统 肾脏:紫褐色,左右成对,各分3叶, 贴附于体腔背壁。 输尿管:由肾脏腹面中后部发出下行, 通入泄殖腔,鸟类不具膀胱。 泄殖腔:系消化、泄殖系统的最后共 同通道,由泄殖腔孔通出体外。
鸟 翼 上 的 各 种 羽 毛
尾羽
尾羽 生长在尾部的大型正羽。这些尾羽能 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的作用。
羽区和裸区
操作:解剖之前先用水打湿腹侧的羽 毛,然后轻轻拔掉,注意每次不要过 多,几根几根顺着羽毛方向拔,并且 拔时用手按住颈部的薄皮肤,以免撕 破。拔后注意羽毛的分布,并区分羽 区和裸区。
脊椎动物的骨骼

样章第一部分基础必修实验Ⅱ、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实验实验6 脊椎动物的骨骼[目的要求](一)比较观察鲤鱼(鲫鱼)、蜥蜴、蟾蜍(蛙)、家鸽(鸡)和家兔等脊椎动物各主要纲代表动物骨骼标本;(二)了解脊椎动物各纲骨骼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差异;(三)掌握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意义。
[材料和器具]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整体骨骼标本及部分骨骼模型。
[实验内容](一)观察鱼类的骨骼系统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由中轴骨和附肢骨组成。
1.中轴骨:由头骨和脊柱组成(1)软骨鱼类的头骨:观察星鲨的头骨标本。
头骨终生保持软骨状态,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脑颅为一个完整的软骨匣,保护脑部及嗅、视、听觉器官。
脑颅最前端为吻骨。
吻骨基部两侧为鼻囊。
鼻囊后方两侧的大窝为眼窝。
眼窝后方两侧的突起为耳囊。
吻骨基部背面有一较大的孔为囱门,其上覆以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
脑颅后端有一孔为枕骨大孔。
咽颅由7对咽弓组成:第1对称颌弓,背部的左右两块为腭方软骨,构成上颌;腹面的左右两块为麦氏软骨,构成下颌。
第2对称舌弓,支持舌部,共由5块软骨组成,最背方的1对为舌颌软骨。
舌颌软骨由结缔组织与脑颅相连构成下颌的悬器,将颌弓连雨脑颅上(舌接型)。
其余5对为鳃弓,支持鳃;每对鳃弓均由5部分组成,由背向腹依次为: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和基鳃软骨。
(2)鲤鱼头骨(图1、2):鱼类头骨骨片数目多,也分为脑颅、咽颅两大部分。
①脑颅:包括4个骨化区。
筛骨区:位于最前端,环绕鼻囊的区域。
主要有中筛骨1块、前筛骨1块、侧筛骨1对。
蝶骨区:紧接筛骨区的侧面,环绕眼眶四周。
主要有组成眼眶内侧壁的翼蝶骨和眶蝶骨各1对,基蝶骨和前蝶骨各1块。
耳骨区:前接蝶骨区,围绕耳囊四周。
包括前耳骨1对,蝶耳骨1对、翼耳骨1对、上耳骨1对。
枕骨区:由围绕枕骨大孔的4块骨片组成。
包括位于头骨后端中央的1块上枕骨;枕骨大孔两侧的1对外枕骨;以及脑颅腹面后端正中的1块基枕骨。
实验九 家鸽(或鸡)的解剖及鸟纲分类

口
腔
18
消化系统
19
20
腺胃和肌胃
21
22
剖开的肌胃
23
24
胰脏
25
5.呼吸系统
外鼻孔:开口于蜡膜的下方。 内鼻孔:位于口腔顶部纵走的粘膜褶壁中间。 喉:位于舌根后部中央的纵裂即为喉门。 气管:与喉门相通,由环状的软骨环支持,沿 颈部下行,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两支气管入肺。 在气管与支气管交汇处形成的鸣管(观察鸣膜 和鸣肌),是鸟类特有的发声器官。 肺:分左、右2叶,粉红色。支气管进入肺后 分出很多分支,其中一些末端延续成为气囊。
32
(4)泄殖腔
为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最终汇入的1个共 同的腔。呈球形,以泄殖腔孔与外界相通。在泄 殖腔背面有一黄色圆形盲囊,与泄殖腔相通,称 腔上囊,是鸟类幼体特有的淋巴器官。
输卵管 肠
33
7.脑及脑神经
用骨剪从头部背方揭开脑颅后,可见脑各部 的构造。 家鸽的大脑发达,中脑的视叶也发达,小脑 分化为中央梳沟状的蚓部及两侧的小脑鬈,嗅叶 退化。由脑发出12对脑神经
睾丸:1对,乳白色,卵圆形,位于肾脏的前端。 输精管:为睾丸向后内侧发出波状曲屈的白色 细管。其末端为稍稍膨大的贮精囊,开口于泄 殖腔。 交接器:无
31
(3)雌性生殖器官
仅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达,右侧退化。 卵巢:位于左肾前方,黄色,以系膜连于腹腔背壁上。在 繁殖季节,卵巢内有各种大小的卵。 输卵管:前端由喇叭口通体腔,后方弯曲部分的内壁富有 腺体,可分泌蛋白、卵膜和卵壳,末端膨大为子宫,子宫 开口于泄殖腔。
38
39
3、鸟纲分目检索、认识重要经济种类
利用检索表将实验室内陈列的部分标本检索 分目。认识重要经济种类。 如小鸊鷉、鸬鹚、斑嘴鸭、小白鹭、白腰杓鹬、 丹顶鹤、家鸽、白鹇、苍鹰、耳鸺鹠、绯胸鹦鹉、 大杜鹃、大斑啄木鸟、小翠鸟、家燕、麻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1家鸽(或家鸡)的骨骼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通过对家鸽(或家鸡)骨骼及解剖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
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的观察。
二、材料和用品
(一)材料
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标本。
(二)用品
镊子、放大镜、解剖盘等。
三、操作与观察
鸟类的骨骼的特点是轻而坚固,大多数的骨骼呈中空,与气囊相通,内充气体,故又叫气质骨。
(一)头骨(图22-1)
鸟类头部的骨骼多由薄而轻的骨片组成,骨片间几乎无缝可寻(仅于幼鸟时,尚可认出各骨片的界限),可增强头骨的坚固性。
头骨的前部为颜面部;后部为顶枕部,后方腹面有枕骨大孔。
头骨的两侧中央有大而深的眼眶。
眼眶后方有小的耳孔。
注意上颌与下颌向前延伸形成喙,不具牙齿。
1.头骨背面观
由后向前观察。
枕骨位于头骨后端,在枕骨大孔的周围,有四块骨片:
上枕骨1片在骨大孔的上方;外枕骨一对,位在枕骨大孔两侧部分;基枕骨一块在枕骨孔下方,其上有一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顶骨组成脑颅的背壁,即在上枕骨的上方。
额骨位于两眼窝间,组成脑颅的顶壁。
鼻骨在额骨的前方,为一对,每一个鼻骨有两个突起。
2.头骨侧面观
围耳骨为耳孔背缘部分的骨片,是由前耳骨,后耳骨,上耳骨愈合而成。
鳞骨构成脑颅后端的侧壁,背面与额骨私顶骨相连,腹面与方骨相连,亦组成眼眶的后缘。
眶蝶骨与前蝶骨这两骨愈后,共同构成眶间隔。
翼蝶骨在鳞骨的前方,上万与额骨相连,构成眼眶的后缘。
中筛骨组成眶间隔前部的薄片。
下万突出,达于泪骨,形成与鼻腔的分界,即眼鼻腔的中隔。
泪骨在眼眶的前方;上与额骨左右垂直相连之骨。
方轭骨和颧骨位于两眼眶外侧的弓形骨棒,前端以颧骨连接上颌骨,后端以方扼骨与骨相连接。
上颌骨与前颌骨上颌骨组成上嘴的侧缘,向侧后方分出内外支。
分别与腭骨和颧骨相连。
前颌骨组成上喙的前端,为三叉形骨,背支细长伸向外,背支之间与鼻骨相连而成喙峰,腹支与后方的上颌骨相接。
下颌骨为下喙,呈"V"字形,是由齿骨,隅骨和关节骨组成。
3.头骨的腹面观
基蝶骨位于基枕骨的前方,两耳孔之间,基中央前方有一小突起。
副蝶骨在基蝶骨的前方中央,构成眶间隔的底部。
翼骨在副蝶骨的两侧,呈"八"字形,前端与一组长的腭骨相关节,后端向后方与方骨相关节。
腭骨在翼骨的前端,是由上颌骨的内支向后方伸延,与副蝶骨侧面相关节,后端与翼骨前端相关节,两腭骨中间分离为鼻孔所在。
图22-1鸽的头骨
(二)脊柱
区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除颈椎及尾椎外,鸟类的大部分椎骨已愈合在一起,使其背部更为坚强而便于飞翔(图22-2)。
1.颈椎
14枚(家鸡为16~17枚),彼此分离。
第一、"二颈椎特化为寰椎与枢椎。
取单个颈椎(寰椎与枢椎除外)观察椎体与椎体之间的关节面;观察其上面和侧面有何不同?鸟类的颈椎为何种形状?有何功能?
寰椎呈环形,无椎体和髓棘,但横突较宽阔,前面有一关节凹,同头骨单个枕棵相关节。
枢椎在其椎体前面有一齿状突,插入寰椎,似同车轴,使之灵活转动。
从第三颈椎起,至十四颈椎,椎体关节面呈马鞍状(椎体水平切面前凹后凸,矢状面为前凸后凹),所以称异凹型椎体,为鸟类特有,颈椎的构造包括如下部分:
椎体、髓弓、髓棘、前关节突,后关节突、横突和颈肋(第三颈椎开始有),最后两个颈椎上颈肋较长,但连于胸骨上。
颈肋的内肉方有小孔,即为椎动脉孔。
2.胸椎
为5个。
前四个互相愈合,后一个参与组成愈合荐椎。
胸椎两侧有五对肋骨。
每一肋骨由背腹二骨片组成,背片与椎体相连,称为钩状突。
鸽的胸骨很
大,呈扁平状,腹面有发达的三角形片状突起,称为龙骨突起,这种由胸椎、肋骨组成了坚固的胸廓。
3.愈合荐椎
是由最后1个胸椎、5-6个腰椎、2个荐椎和5个尾椎互相愈合而成,为腰荐部一个坚强的支柱。
4、尾椎
在愈合荐椎后面的6个可活动的尾椎骨,最后有一个大而扁的尾综骨,此骨是由4-6个尾椎骨愈合而成,为尾羽附着之处。
(三)肩带、前肢及胸骨
1.肩带
由肩胛骨、乌喙骨及锁骨组成,非常健壮,分为左右两部,在腹面与胸骨连接。
(1)肩胛骨细长,呈刀状,位于胸廓的背方,与脊柱平行。
(2)乌喙骨粗壮,在肩胛骨的腹方,与胸骨连接。
(3)锁骨细长,在乌喙骨之前,左右锁骨在腹端愈合成1个“ V ”字形的叉骨。
生活时上端与乌喙骨相连,下端由韧带与胸骨相连。
叉骨为鸟类特有,想想它有什么功能?
(4)肩臼由肩胛骨和乌喙骨形成的关节凹,与肱骨相关节。
2.前肢
前肢变为翅膀,因而前肢变化较大,尤以末端为甚。
肱骨粗大的长骨,其前端与背臼相关节,腹面具有一气孔,同腋气囊相通。
肱骨的后端连接桡尺骨。
桡骨和尺骨二骨分离,接于肱骨之后,桡骨较细,尺骨较粗。
腕骨大为退化,仅留两个骨片,位居于尺骨的末端,叫尺腕骨,位于挠骨的末端叫桡挠腕骨,其余腕骨全部同掌骨愈合而成腕掌骨。
腕掌骨与指骨腕掌骨是由上端一部分腕骨与掌骨愈合而成。
掌骨有三个,第二与第三掌骨间有间隙,但均愈合为一亡,第一掌骨不过为其基部的突起,与三角形的第二指骨相连,为小翼羽着生处。
指骨只剩
2、"
3、4指,第二指骨极短小,位于腕掌骨基部桡挠侧。
第三指骨较长,有二节,位于腕掌骨的末端。
第四指骨很小,位于第三指骨的腕掌骨尺侧基部。
图22-2鸽的整体骨骼
(四)腰带与后肢骨
1.腰带
由髂骨、生骨和耻骨组成开放型骨盆,与产石灰质的大型卵有关。
髂骨在背面一对长形而薄的骨片,分前后两部。
其前半部稍向内凹,接受腿部肌肉,后半部向外突。
内缘与愈合荐骨的外缘相愈合。
坐骨位于髂骨之外侧,两者的界限不明显,仅在前方有卵圆形髂坐骨孔,附近稍有缝合的痕迹。
耻骨为一细长的骨片,沿坐骨后缘向后伸延,以裂缝状的闭孔与同侧的坐骨分界,其前端与髂骨愈合。
左右耻骨在腹面并不愈合,因此形成鸟类所特有的开放型骨盆。
髋臼由髂铭骨、坐骨和耻骨三骨愈合处形成髋臼髓白,与后肢骨中的股骨相关节。
2.后肢骨
股骨为粗大的长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下端与胫腓骨相接。
胫跗骨与腓骨胫跗骨长而较粗大,是由胫骨与近心端的跗骨愈合而成,上接股骨,下端以跗间关节与跗骨相关节。
腓骨极不发达,呈一细长刺状,位于胫骨外侧,伸达跗骨全长的2/3处。
跗跖骨由远心端的跗骨和跖骨愈合而成。
趾骨趾式是Ⅰ/2,Ⅱ/3,Ⅲ/
4、"Ⅳ/5;第5趾退化。
四、作业
1.绘家鸽头骨的侧面观,注明各部分构造。
2.绘家鸽胸廓和骨盆侧面观,注明之。
五、思考题
1.通过骨骼的观察总结鸟类在骨铬系统上有哪些特点反映对飞翔的适应性。
2.开放式骨盆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