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常用公式

合集下载

组合数的恒等式

组合数的恒等式

组合数的恒等式组合数的恒等式是组合数学中常用的一种等式,它在解决组合计数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组合数的恒等式主要包括二项式系数公式、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恒等式的概念和应用。

一、二项式系数公式:二项式系数公式是组合数学中最基本的恒等式之一,它描述了两个元素的组合方式。

具体而言,对于非负整数n和k,二项式系数C(n,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

二项式系数公式的表达式为:C(n,k) = C(n-1,k-1) + C(n-1,k)。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可以通过从n-1个元素中选取k-1个元素和从n-1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来获得。

这个公式在组合计数问题中经常被使用,例如计算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

二、加法原理:加法原理是组合计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用于计算多个事件的总数。

加法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个互斥事件的计数相加,得到总计数。

具体而言,对于互斥事件A和事件B,它们的计数之和等于事件A和事件B的并集的计数。

加法原理可以推广到多个事件的情况,即对于互斥事件A1、A2、...、An,它们的计数之和等于事件A1、A2、...、An的并集的计数。

加法原理在解决组合计数问题中经常被使用,例如计算排列组合、集合的计数等。

三、乘法原理:乘法原理是组合计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用于计算多个独立事件的总数。

乘法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将多个事件的计数相乘,得到总计数。

具体而言,对于独立事件A和事件B,它们的计数之积等于事件A和事件B的交集的计数。

乘法原理可以推广到多个独立事件的情况,即对于独立事件A1、A2、...、An,它们的计数之积等于事件A1、A2、...、An的交集的计数。

乘法原理在解决组合计数问题中经常被使用,例如计算排列组合、多个条件下的计数等。

组合数的恒等式包括二项式系数公式、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等。

它们在解决组合计数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各种组合方式的总数。

组合计算的公式

组合计算的公式

组合计算的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合计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组合中,我们关心的是从一个给定的集合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元素,而不考虑元素的具体顺序。

在组合计算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组合数,它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方法数。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C(n,k) = \frac{n!}{k!(n-k)!} \]n表示总共有多少个元素,k表示选择多少个元素,n!表示n的阶乘,即n*(n-1)*(n-2)*...*1,k!表示k的阶乘,(n-k)!表示n-k的阶乘。

组合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

我们也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思想来理解组合数的计算过程。

我们可以将选取k个元素的过程看作是从n个元素中排列,然后再去除掉顺序不同但元素相同的排列,这样就能得到组合数。

除了求解组合数,组合计算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实际问题中。

我们可以利用组合数来计算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一副手牌,或者从一组人员中选取一个团队。

在概率统计中,组合计算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

组合计算还与二项式定理密切相关。

二项式定理是一个常见的代数公式,可以用来展开一个二项式的幂。

在二项式定理中,系数与组合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组合计算的重要性。

组合计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领域,它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通过深入学习组合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够运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对组合计算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数学领域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篇示例:组合计算是组合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排列、组合、选择等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组合数学被广泛应用于统计学、概率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因此掌握组合计算的公式对于理解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组合计算的基本概念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进行组合,组合数用C(n, r)表示,其中n为集合的元素个数,r为要取出的元素个数。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例4、从4台纯平彩电和5台超平彩电中选购3台, 要求至少有纯平彩电和超平彩电各1台,问有多少 种不同的选法?
例5、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 法:
(1)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 (2)分为三份,每份2本; (3)分为三份,一份1本,一份2本,一份3本: (4)分给甲、乙、丙三人,一人1本,一人2 本,一人 3本。
a a a 推广:从
1,

2,
n1这n+1个不同的元素中,
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
c,m 这些组合可以分成两类: n1
a a a a a a 一类含 ,一1类不含 。含1 的组1 合是从

2, 3,
n1
这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1个元素的组合数为 m1;不
a a a a c 含 1的组合是从
2,

C
x3 x2

1 10
Ax33
⑸ 计算:C50 C51 C52 C53 C54 C55
推广:
C
0 n

C
1 n

C
2 n



C n1 n

C
n n
2n
例3、12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9件正品,从中抽取5 件,
(1) 5件产品中没有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2) 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例6、某省的福利彩票中,不考虑次序的7个数码组 成一注,7个数码中没有重复,每一个数码都选自 数码1,2,…,36,如果电视直播公开摇奖时只有 一个大奖,计算:
(1)公开摇奖时最多可以摇出多少不同的注;
(2)购买一注时的中奖率。
作业
P26
3,4,5,8

组合数公式整理

组合数公式整理

组合数公式整理[Warning]:作者在现在粗略看了⼀下这个东西后发现⾃⼰好像有点锅...之前找出来的锅已经fixed了。

但是不排除可能还有锅。

暑假应该会重写⼀篇。

如果各位有看到错的地⽅⿇烦在评论指出⼀下...⾸先明确⼀下定义:C(n,m)表⽰的意义是从m个数⾥⾯取出n个数的⽅案数⼀.通项公式C(n,m)=m!n!(m−n)!⼆.递推公式C(n,m)=C(m−1,n−1)+C(m,n−1)三.组合数相关问题1.杨辉三⾓与⼆项式定理好像关于组合数的都有涉及到这个(a+b)n=n∑k=0C(k,n)∗a n−k∗b k⼆项式定理⼤概就是这个样⼦因为⼀般的杨辉三⾓是⽤上⾯提到的组合数递推公式来算出每⼀项的系数的,效率O(n2),如果要快速求(a+b)n的值可以⽤⼆项式定理O(n)求出由C(k,n)=n!k!(n−k)!可以得到C(k,n)=n−k+1k∗C(k−1,n)所以也可以⽤这个公式来O(n)计算出杨辉三⾓某⼀⾏的值upd:杨辉三⾓第n⾏的和,其实就是2n−12.有相同元素的全排列设有n个元素,其中第i个元素有xi个,总数为m,求全排列全排列数为:m!x1!∗x2!∗...∗xn!证明:对于m个不同的元素,它的全排列个数为m!同理,对于xi个不同的元素,它的全排列个数为xi!于是除掉那些相同的排列即可3.c(n,m)=c(m−n,m)证明:胡乱证明⼀下(数学证明我不想写好长啊,所以很不严谨,⼤家可以跳过下⾯那⼀⾏)回顾⼀下开篇说的定义:C(n,m)表⽰的意义是从m个数⾥⾯取出n个数的⽅案数。

这其实等价于在m种取出n−m个物品然后扔掉的⽅案数。

也就是说,c(n,m)=c(m−n,m)4.C(n,m)∗C(r,n)=C(r,m)∗C(n−r,m−r)证明:C(n,m)=m!n!(m−n)!C(r,n)=n!r!(n−r)!C(n,m)∗C(r,n)=m!n!(m−n)!∗n!r!(n−r)!=m!r!(m−r)!∗(m−r)!(m−n)!(n−r)!=C(r,m)∗C(n−r,m−r) Processing math: 100%。

组合数的公式

组合数的公式

组合数的公式
Cmn是组合数公式,Cmn=m!/[n!*(m-n)!] ,其中,n!代表n的阶乘。

组合数公式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mn表示。

算法举例
1、设15000件产品中有1000件次品,从中拿出150件,求得到次品数的期望和方差。

2、设某射手对同一目标射击,直到射中R次为止,记X为使用的射击次数,已知命中率为P,求E(X)、D(X)。

这两题都要用到一些技巧。

先列出几个重要公式,证明过程中提
供变换技巧,然后把这两个题目作为例题。

先定义一个符号,用S(K=1,N)F(K)表示函数F(K)从K=1到K=N求和。

C(M-1,N-1)+C(M-1,N)=C(M,N)。

证明:
1、可直接利用组合数的公式证明。

2、(更重要的思路)。

从M个元素中任意指定一个元素。

则选出N个的方法中,包含这一个元素的有C(M-1,N-1)种组合,不包含这一个元素的有C(M-1,N)种组合。

因此,C(M-1,N-1)+C(M-1,N)=C(M,N)。

常用组合数公式及证明

常用组合数公式及证明

常⽤组合数公式及证明n m =n n −m 选出补集的⽅案数等于选出原集合的⽅案数,即把补集去掉就是原集合n m =n m n −1m −1⽤通项式直接代⼊可得,吸收恒等式n ∑i =0n i =2n等号左⾯可以看做枚举⼦集的⼤⼩再枚举这个⼤⼩的⼦集个数,等号的右⾯则是直接枚举⼦集,故相等当然可以看成⼆项式定理的特殊情况m +nm =m∑i =0n i mm −i (n ≥m )看作有两个集合 A 和 B ,A 有 n 个元素,B 有 m 个元素左⾯即从 A ,B 中共选出 m 个元素的⽅案数,右⾯即枚举 A 集合中选多少个数,剩下的数在 B 集合中选2n n=n∑i =0ni 2上式的特殊情况n ∑i =0i m =n +1m +1这⾥给出⼀种有趣的组合解释:从 0,1,⋯,n 中选出 m +1 个数,选出的数中最⼤为 i 的⽅案数为 i mn m m k =n k n −km −k 左侧为从 n 个数选出 m 个数字,再从 m 个数字中选出 k 个我们可以直接从 n 个数中选出 k 个,再从剩下 n −k 个数中选出 m −k 个在第⼆轮淘汰的数n ∑i =0n −i i =F n +1F 表⽰斐波那契数列,展⽰出了斐波那契数列和组合数之间的关系,真奇妙设 G n =n∑i =0n −i i ,显然有 G 0=F 1=1,G 0=F 2=1我们只需要证明 G 满⾜斐波那契的递推式即可,即证明:G n +2=G n +1+G n()()()()()()()()()()()()()()()()()()()G n+G n+1=n∑i=0n−ii+n+1∑i=0n−i+1i=n∑i=0n−ii+n∑i=−1n−ii+1=n∑i=0n−ii+n∑i=0n−ii+1+1=n∑i=0n−ii+n−ii+1+1=n∑i=0n−i+1i+1+1=n+1∑i=1n−i+2i+1=n+1∑i=0n−i+2i=n+2∑i=0n−i+2i=Gn+2 ()() ()()()() (()())()() ()()Processing math: 100%。

排列组合公式总结大全(3篇)

排列组合公式总结大全(3篇)

第1篇在数学中,排列组合是研究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方式的一种数学分支。

它广泛应用于统计学、概率论、计算机科学、组合数学等领域。

以下是对排列组合中常用公式的总结,以供参考。

一、排列1. 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 排列数公式:A(n, m) = n! / (n-m)!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 = n × (n-1) × (n-2) × ... × 2 × 1。

3. 排列的运算性质:(1)交换律:A(n, m) = A(n-m, n-m)(2)结合律:A(n, m) × A(m, k) = A(n, k)(3)逆运算:A(n, m) × A(m, n-m) = n!二、组合1. 组合的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不同的元素,不考虑它们的顺序,这样的取法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2. 组合数公式:C(n, m) = n! / [m! × (n-m)!]3. 组合的运算性质:(1)交换律:C(n, m) = C(n-m, n-m)(2)结合律:C(n, m) × C(m, k) = C(n, k)(3)逆运算:C(n, m) × C(m, n-m) = C(n, n)三、排列与组合的关系1. 排列与组合的关系:A(n, m) = C(n, m) × m!2.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1)排列考虑元素的顺序,组合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2)排列的运算性质与组合的运算性质不同。

四、排列组合的应用1. 排列组合在概率论中的应用: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排列组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设计算法、密码学、数据结构等。

3. 排列组合在统计学中的应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等。

组合排列的计算公式

组合排列的计算公式

组合排列的计算公式
组合排列的计算公式如下:
排列数公式(P):P(n, m) = n! / (n - m)!,其中 n 是总元素数,m 是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表示阶乘。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

组合数公式(C):C(n, m) = n! / [(n - m)! * m!],其中 n 是总元素数,m 是参与选择的元素个数,! 表示阶乘。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

在使用这些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n 和 m 必须都是自然数,且 n ≥ m。

2、阶乘表示从 1 乘到给定的数,例如 5! = 5 × 4 × 3 × 2 × 1 = 120。

3、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元素的顺序。

排列考虑元素的顺序,而组合则不考虑。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给定情况下排列和组合的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数常用公式
【原创版】
目录
一、组合数概念介绍
二、组合数公式推导
三、组合数公式应用举例
四、组合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正文
一、组合数概念介绍
组合数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表示从 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数量。

组合数用符号 C(n,m) 表示,其中 n 表示元素总数,m 表示选取元素的个数。

例如,从 5 个数中选取 3 个
数的组合数为 C(5,3)=10,表示从 5 个数中选取 3 个数的不同组合方
式有 10 种。

二、组合数公式推导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为:C(n,m)=n!/[m!(n-m)!],其中 n! 表示 n 的阶乘,即 1*2*3*...*n。

推导过程如下:
假设有 n 个元素,我们要从中选取 m 个元素,我们可以先选择第 1 个元素,有 n 种选择方法;然后选择第 2 个元素,由于已经选择了一个,所以还剩下 n-1 种选择方法;以此类推,直到选择第 m 个元素,还剩下n-m+1 种选择方法。

因此,总共有 n*(n-1)*...*(n-m+1) 种选择方法。

而 n! 表示 n 的阶乘,即 1*2*3*...*n,因此,n!/(m!(n-m)!) 即为从 n 个元素中选取 m 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数量。

三、组合数公式应用举例
例如,有 5 个数,要求从这 5 个数中选取 2 个数,根据组合数公式,C(5,2)=5!/[2!(5-2)!]=10,表示从 5 个数中选取 2 个数的不同组合方式有 10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