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练套路
二十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口诀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竞赛套路)分解动作口诀1、起势:垂手立正、向左开步、两手平提、曲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后坐撇脚丁步左抱转体开步弓步右分后坐撇脚丁步右抱转体开步弓步左分3、白鹤亮翅:中抱跟步虚步亮掌4、左右搂膝拗步:右落左拨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后坐撇脚丁步反提弯肘开步搂膝推掌5、手挥琵琶;跟前半步后坐拖掌翘脚挑掌6、左右倒卷肱: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右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左后划弧弯肘提腿退步推掌7、左揽雀尾:右后划弧丁步右抱弓步左掤右抱左拈后坐右捋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前按8、右揽雀尾:后坐扣脚右转开掌丁步左抱弓步右掤左抱右拈后坐左捋弓步前挤后坐拖掌弓步前按9、单鞭:后坐扣脚左转抹手右坐云转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10、左云手:后坐扣脚右转按捋(勾手变掌)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右云换重反掌开步左云换重反掌并步11、单鞭:右云反掌丁步勾手转体开步弓步左推12、高探马:跟前半步后坐仰掌虚步探掌13、右蹬脚:穿掌提腿落步开掌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14:双峰贯耳:收腿并掌落步垂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左转开掌右坐沉肘丁步叉抱提膝反掌开掌蹬脚16:左下势独立:收腿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17、右下势独立:(落步)左转勾手仆步穿掌撩掌勾手提膝挑掌18:左右穿梭:转体落步(半坐)丁步左抱右转开步右架左推后坐撇脚丁步右抱左转开步左架右推(弓步)19:海底针:跟步脱手提膝抽掌虚步插掌20:闪通臂:上步提手右架左推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右转摆掌左架抱拳垫步搬拳拦掌上步弓步冲拳22:如封似闭:后坐脱手弓步前按23:十字手:后坐扣脚右转开掌(撇右脚)左坐沉肘(扣右脚)叉抱并步24:收势:反掌下按立正还原。
太极拳的对练方法

太极拳的对练方法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拳术和养生保健方法,其无形的内功练习和流畅的外形动作被人们誉为“动中静,静中有动”,是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而太极拳的对练方法是太极拳独有的技法,其贯穿整个太极拳的练习过程,是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环。
太极拳的对练方法是太极拳练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常是由两人进行对练,通过相互推、拍、搭、打、勒等一系列动作,来体验太极拳的内涵,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太极拳的技巧和精华。
太极拳的对练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击打练习,更包含了太极拳的精神内涵,让太极拳练习者在对练过程中,体验到了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太极理念,也让太极拳的练习更加富有趣味和挑战性。
二、太极拳对练的基本技巧1.姿势正确:太极拳的对练方法需要练习者注意姿势正确,站姿稳定,中心重心平衡,膝关节微曲,手肘自然下垂。
2.注意合适的距离:太极拳对练的距离一般以传统的“一步距离”为准,即站在对手前部的距离,便于双方进行推、拍,勒、击等的训练。
3.注意呼吸:太极拳对练的呼吸要保持稳定,由腹部呼吸,注意深呼吸,吸气时气息从鼻子吸入,呼气时从嘴巴呼出。
4.注意动作节奏:太极拳对练的节奏要有规律,不要太快或太慢,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机能,灵活掌握太极拳的技巧和重点。
5.注意力量运用:太极拳对练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力量的运用,强调松而有力的原则,避免使用过度的力量来进行对练,这样做会影响到太极拳的效果和练习效果。
1.单手推手:这是太极拳对练的最基本方法,两位练习者面对面,双方用单手进行推手训练,通过相互推、拍、搭的动作,使身体柔软,手脚配合度得到锻炼。
2.双手推手:双手推手是太极拳对练的进阶方法,两位练习者的双手相对,进行相应的推、勒、拍等训练,体现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特点,也让太极拳的练习更为趣味。
4.太极拳击:太极拳击是太极拳练习中比较刺激的一种对练方法,需要太极拳练习者掌握基本的拳术技巧,包括拍、搭、勒、打等击打技巧,让练习者在对练中体验到太极拳的实战技巧,提高太极拳的实用性。
陈氏56式竞赛套路动作分解教学

陈氏56式竞赛套路动作分解教学陈氏56式竞赛套路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拳术套路,下面我们将对其动作进行分解教学。
1. 起势:双手下垂,身体放松,注意保持身体的垂直与平衡。
2. 伸臂环顶:左脚往前迈出一步,同时左手向上抬起到头顶位置,右手与右脚一起向前伸直,手心向下。
3. 黄蜂出洞:双脚收回,身体自然下蹲,右手成虎口形状,向后伸出,左手放在右手腕上。
4. 流水落花:双脚跨开,右手自右侧向前转体,同时左手向后伸出,手心向上。
5. 开合进步:双脚合拢,右手向右侧摆开,同时左手随着体重的转移,向左侧摆出。
6. 玉女穿梭:双脚轮换前进,右手自上方向下,左手随着身体的旋转向上抬起。
7. 彗星飞叠:双脚分开,右脚跨向右侧,同时双手向上抬起,手心向内。
8. 金鸡独立:左脚往前迈出一步,同时右臂上举过头顶,左手放在右肩上。
9. 肘底看锤:右手自右肩向下推,左手随着身体的转动向左肩方向挥出。
10. 跌锤肘底:双手还原,右手自左肩向下推,同时左脚往后退一步。
11. 野马分鬃:双手向下划圆,右手划过左手,同时左脚往前迈出一步。
12. 金鸡独立:同第8个动作。
13. 倒转折腕:双脚合拢,右手向右侧摆开,同时左手向后摆出。
14. 玉女穿梭:同第6个动作。
15. 开合进步:同第5个动作。
16. 女儿短裙:左脚往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下挥出,左手放在右手肘下。
17. 黄蜂出洞:同第3个动作。
18. 伸臂环顶:同第2个动作。
19. 收势:两脚合拢,双手自上向下沿中线合拢至胸前,同时上身直立。
以上就是陈氏56式竞赛套路的动作分解教学。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太极拳推手的步骤是什么

太极拳推手的步骤是什么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双人徒手对练套路的形式,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
在推手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它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
下文给大家阐述要体悟习得太极拳推手功夫,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学太极拳推手的步骤:太极拳推手第一步:换劲训练所谓换劲就是通过一定的练功方式,将人体固有的先天自然的笨拙力量,变换成符合太极拳技法要求的劲力。
这一步也是求懂劲、身上装劲的训练。
1.以内引外训练法所谓以内引外训练法是指以内动引导外动的练习方法。
“内动”指人体内部的意、气、力三者的动转,“外动”指人体外部形态的变动。
“外动”依赖“内动”而启动,内不动则外不发。
“内动”通过“外动”来表达,外不动则内不显。
这种训练法能有效地形成内动外即随的条件反射,促进意、气、力、形四者的有序化配合,—动俱动,一到俱到,其主要手段是以调架子和单盘操练某一个或几个、一组或几组式子来求得。
2.以外导内训练法所谓以外导内训练法是指以外动导引内动的练习方法。
“内动”指意识指挥内劲功力,“外动”主要指肢体的运动。
这种训练法的要点是“以体训练”、“开关利气”,在配合走转步法和身法的吞吐开合、起伏转折的同时,身体各关节依次松沉,协调而灵活自如地运动,即拳经所谓“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并能促使内力穿肩、越肘、过腕、达于指端。
这种训练法由练外入手,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运用,因而较为科学有效,并有助于学者获得以外形变动导引内劲贯注,从而形成形动劲随的条件反射,对听探顺化、沾连黏随劲法的形成特别有效,能促成意、气、劲、神、形的有序化配合。
以外导内通过散推及其接劲,以及接住对方劲力后的耗劲、问劲和滚旋钻撑磨合劲的推揉来训练发动内劲功力。
太极拳推手第二步:学拳架、练拳架、调拳架,求得动作的内功劲力一般来讲,拳架中的每一个动作既是推手化、发的技术,又是散手实战搏斗的技法,不然的话拳架就成了脱离实际的花架子。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起式:双脚间距过大,形成双脚内侧与肩平的情况。
指正:肩井穴应对应足下涌泉穴,或曰两脚的外沿与肩平。
2,揽雀尾:上文已提到转腰胯问题。
此外,右手向右后平云时注意松胯,并充分画圆,手不可离开间。
3,单鞭:右勾手易过于向后,形成右大臂与胸大于180°的敞面。
指正:左手与左膝,左脚在同一垂面上,右勾手与前脚形成略小于180°的平面;左右手臂之间的夹角约等于130一135°。
4,提手:左右手的回摆幅度过大。
指正:左手回摆时,力点在拇指和手腕处,指尖斜向上,回摆幅度不超过胸中线;右手同。
双手合力略下沉,沉气松胯,再合掌,劲力向上。
5,白鹤亮翅:不明右脚如何碾动,手脚配合不协调,右亮掌过高,过于靠后。
指正:下捋即扣脚,转腰后撤步的同时胸前拖球;亮掌在头斜前上方。
6,搂膝拗步:右手左摆过大,过身体中线,左手过于后摆,大臂与胸形成大于180°的敞面;前推手腕高于肩。
指正:右手左摆时身体随之微左转,小指一侧不过身体中线;左手臂上托时后摆不要过后,手臂与胸不超过180°,然后曲臂,左手收于耳旁前推;定式时手腕略低于肩,同时注意双胯摆正向前。
7,撇身捶:小臂翻转打出,拳过高或过低。
指正:大臂带动小臂打出,幅度较大,拳与鼻高;拳,鼻,脚尖在同一个方向。
8,捋挤式:手脚不配合,周身不协调。
指正:邱老师讲到4个一致(上下肢配合相同),(1)移重心,左脚尖内扣朝正前(东)。
右手在胸前画小弧,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时右掌继续画弧从左前臂画出(大弧),此动为一同,即手臂和腿均伸出;(2)收手收脚,即双手下捋与收右脚同时到位,此为二同;(3)转体,翻掌搭手,出脚,此为三同;(4)弓步前挤,此为四同。
9,搬拦捶:右捶向右后画弧过大,以致右肘突出体外,劲力不明。
指正:搬捶时脚尖仍朝前,右拳向右下按压(非带),同时右脚尖外摆,拳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收于腰间,拳眼朝上,左脚上步同时左掌拦,最后弓步同时右拳擦左掌掌心打出,注意左掌不要有意回收。
吴式太极标准竞赛套路

吴式太极标准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标准竞赛套路是由中国太极拳协会推出的一套标准化竞赛套路,也是国际太极拳比赛的指定竞赛套路之一。
该套路包括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综合展示了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是吴式太极拳标准竞赛套路的主要动作和要点说明:1. 诱导(原地起式):双手下垂,背部挺直,脚尖微内扣。
2. 起式:双肩放松,抬手到胸前,左手居中,右手呈拳,重心稍后。
3. 云手:双手打开,手臂微微下垂,手指稍微向下弯曲,手掌贴合胸前,腰部和腿部配合起起落落。
4. 捶背:左右手互相交替切换,手臂放松自然,手背离开背部的距离适度。
5. 单鞭:双手保持横平,手掌略微向下与地面平行。
6. 抱虚势:身体保持稳定,双手轻轻抱曲,腿部产生一种虚劲。
7. 肘底看捶:挥出双拳,两臂同时切换,舒展开来。
8. 单鞭:手掌平行地面,双手保持横平。
9.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0. 指南针:手掌朝向腰部,手肘微微抬起。
11. 倒卷肱:手臂自然下垂,由外向内卷动,手面朝上。
12. 玉女穿梭:手部由两侧交叉运动,形成穿梭的动作。
13. 大雷公劈:两手自由地张合,手指稍微向下弯曲。
14.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5. 左右分击捶:双手分别向两侧发出拳击动作。
16. 上步云手:利用上步动作,使身体前进,双手做云手运动。
17. 白鹤亮翅:利用腰部转动,使手臂翻转,形成鹤翅展开的动作。
18. 盘手(后转):手臂由内向外翻转,形成盘手动作,同时身体转向背后。
19. 左蹬脚:向前蹬脚,同时挥臂。
20. 右蹬脚:向前蹬脚,同时挥臂。
21. 斜飞势:右脚向前跨出,手臂由上向下切换。
22. 左右双揽手:两手相互揽住,呈现交叉的姿势。
23. 伏虎势:双手随身体后移,形成虎虎生威的动作。
24. 形意拳:出右拳,手背向外,手臂微微夹紧。
25. 形意拳:出左拳,手背向外,手臂微微夹紧。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后来其他一些武术派别也吸收了这一练习方式,产生了各种流派的推手。
清代流传的拳谱中有一首《打手歌》这样写道:“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拈连黏随不丢顶训练基本原则训练方法掤劲听劲刚劲柔劲化劲发劲问劲展开基本概念经典拳论健身价值流派分类主要流派主要特点基本技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拈连黏随不丢顶训练基本原则训练方法掤劲听劲刚劲柔劲化劲发劲问劲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念太极推手是以上肢、躯干为攻击部位,运用“掤、捋、挤、按、采、挒、杨式太极推手肘、靠”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力,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具有对抗性、娱乐性、健身性、传统性的体育运动。
它以四两拨千斤、发人如弹丸、弹指一挥跌丈外,身体微动彼落空的技艺被人所称道。
太极推手,其宗旨:在不用护具之状态下,通过推手双方的阴阳矛盾运动,演练实战搏击的一种良好的运动形式。
它的研究和训练是以实战为目的,通过推手而不断提高实战搏击能力。
武术中踢打摔拿四大技术均可在推手中随意运动,充分体现了太极拳道的兼容性。
推手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
推手双方是信息的载体。
在信息输出与反馈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控制与反控制的精确度。
通过信息往复传递达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目的。
信息传递也分三个层次,低层次是皮肤知觉传递,中层次是气场感应传递,高层次是意念传递。
编辑本段经典拳论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掤捋挤按须认真,采挒肘靠就屈伸。
进退顾盼与中定,沾粘连随虚实分。
手脚相随腰腿整,引进落空妙入神。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编辑本段健身价值太极推手一般采用均匀、缓和、有节奏的腹式呼吸,这有利于改善肺泡通气量,使呼吸深度加大。
杨氏太极拳式竞赛表演套路图文详解

杨氏太极拳49式竞赛表演套路(一)口令预备势一、起势二、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三、单鞭四、云手(一二三)五、单鞭六、高探马七、右分脚八、左分脚九、转身左蹬脚十、左搂膝拗步十一、手挥琵琶十二、高探马穿掌十三、转身十字腿十四、左打虎势十五、右打虎势十六、回身右蹬脚十七、双峰贯耳十八、左蹬腿十九、转身撇身捶二十、进步指裆捶二十一、如封似闭二十二、十字手二十三、抱虎归山二十四、斜单鞭二十五、肘底捶二十六、右金鸡独立二十七、左金鸡独立二十八、倒撵猴二十九、斜飞势三十、提手上势三十一、白鹤晾翅三十二、左搂膝拗步三十三、海底针三十四、闪通臂三十五、转身白蛇吐信三十六、进步栽捶三十七、野马分鬃三十八、玉女穿梭(一二三四)三十九、揽雀尾(左棚右棚捋挤按)四十、单鞭四十一、下势四十二、上步七星四十三、退步跨虎四十四、转身摆连四十五、弯弓射虎四十六、进步搬拦捶四十七、如封似闭四十八、十字手四十九、收势还原(二)图谱预备式:面向正南,两脚并立,身体中正,左腿向左侧迈一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朝内,目视前方。
1、起势:<1>旋转两臂两掌心向后,<2>抬起两臂肩宽肩平,沉肩坠肘按下两掌在腹前。
22、揽雀尾:左棚:〈1〉重心左移、以腰带动打开右脚45度,〈2〉重心右移,屈膝下蹲抱起两掌,提起左脚向前方迈弓步步伐〈3〉重心左移身体右转,棚起左臂,捋下右臂在右腹前。
右棚,〈1〉重心略右移,腰带扣回左脚45度,〈2〉重心左移,抬起右脚后跟,抱起两掌,〈3〉提起右腿迈弓步步伐,〈4〉重心右移棚起右臂、捋回左臂在胸前。
捋:〈1〉腰带两臂转45度翻两掌,西北方向,〈2〉重心左移腰带捋回两臂,在腰前西南方向。
挤:〈1〉转身左手掌搭在右臂手腕内大约一寸处,〈2〉重心右移挤出两臂按:〈1〉左手从右手虎口分开两臂,肩宽肩平〈2〉重心后移拉回两臂,在胸前坐起掌来,。
〈3〉重心右移弓步按出两掌3、单鞭:〈1〉重心后移两手逐渐放平,〈2〉扩胸棚腕,〈3〉腰带扣右脚135度东南方向,两臂随身体转到东北方向〈4〉重心右移左脚尖转,棚起右腕带左腕随腰转向西南方向,〈5〉右手勾起吊勾手,左手棚起掌来,〈6〉提起左脚迈弓步步伐,转身坐起左掌,重心左移推出左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对练套路(102)
甲乙
(一)(三)
1、甲乙起势
2、甲乙揽扎衣47、右伏虎48、转身大捋
3、甲乙开合手
4、甲乙单鞭49、上步左靠50、弓步回挤
甲乙51、换步双分靠52、换步左靠
5、上步进捶
6、退步提手53、右顶肘54、金鸡独立
7、搬手冲捶8、搂手冲捶55、退步合按56、十字蹬脚
9、换步靠10、伏虎57、上步左靠58、绕步撅背
11、顶肘12、推肘景59、退步右分脚60、右搂膝
13、左撇身捶14、右挤靠61、左分脚62、左搂膝
15、左伏虎16、右撇身捶63、采手右靠64、采手回靠
17、提手上势18、转身按65、换步左棚手66、退步拦手
19、折叠冲捶20、搬手冲捶67、上步右棚打68、退步拦手
21、搬手横挒22、左野马分鬃69、披身棚打70、白蛇吐信
(二)(四)
23、右伏虎24、转身大捋71、高探马72、分手采腿
25、上步左靠26、绕步双按73、转身摆莲74、单鞭下势
27、十字蹬脚28、指挡捶75、退步栽捶76、上步斜飞式29、采手横列30、右换步穿梭77、左伏虎78、右撇捶
31、搂手撇捶32、白鹤亮翅79、右倒攒猴80、右云手
33、上步左靠34、撤步撅背81、左倒攒猴82、左云手
35、翻腰捋按36、双峰贯耳83、右倒攒猴84、上步七星
37、换步双按38、化打右捶85、海底针86、闪通臂
39、推臂40、撅背87、挥琵琶88、弯弓射虎
41、推肘42、右撇身捶89、虚步单鞭90、搬拦捶
43、化按44、化打右肘91、退步穿掌92、如封似闭
45、采手横列46、撤步撅背93、上步双按94、抱虎归山
(合)95、甲乙退步跨虎96、甲乙转身摆莲
97、甲乙弯弓射虎98、甲乙左弓射虎
99、甲乙进步搬拦捶100、甲乙如封似闭
101、甲乙十字手102、甲乙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