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分析及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且肺部感染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现将我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收治62例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报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2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2例,其中男48例,女14例。
年龄62~81岁,平均68岁。
以发热、乏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胸闷为主要症状,空腹血糖8~23mmol/L,平均11、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IC)8%~12%;血常规48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WBC)12×10/L,(NO.88~0.95),14例未增高或仅有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NO.70~0.78)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17例。
克雷白氏杆菌15例。
肺炎链球菌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产气杆菌4例,大肠杆菌4例。
1.2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按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的诊断标准,肺部感染的诊断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和痰菌检查确定。
1.3治疗与转归胰岛素控制血糖24例,口服降糖药物及饮食控制38例;首先选用广谱抗生素,然后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为敏感抗生素;祛痰、吸氧、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
疗程10~21d,除3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外余均治愈。
治愈标准为症状改善、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吸收。
2 护理体会2.1准确、及时留取痰培养标本取患者晨起漱口后用力咳出的气管深部2~3口痰液,留入无菌瓶送检。
及时进行痰细菌药敏实验,选择抗菌力强、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病灶。
2.2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有效的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60%左右,以充分发挥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排痰。
协助卧床病人翻身变动体位,在病情和体力许可情况下,最好取半卧位或坐位,同时将手空心握攀,由下至上,由两侧至中间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作者:李俊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3期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功能降低,极易并发感染。
其在临床上的表现轻重不一,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较常见,甚至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
现将辽宁省铁岭市职工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5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取本院近2年收治合并肺部感染的糖尿病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8.46±9.9)岁。
起病急骤30例。
糖尿病病程2.1~28.6年,平均(15.5±14.4)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
其中,发热30例,咳嗽、咯痰55例,个别患者表现为消瘦、食欲减退、胸部不适、精神萎靡、低热、乏力等。
肺部听诊闻及啰音63例。
辅助检查:显示肺部炎症病灶75例,胸腔积液25例。
慢性支气管炎14例,阻塞性肺气肿10例,支气管扩张2例。
其中WBC(白细胞)>10×109/L者54例, WBC11.1 mmol/L者10例。
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克雷伯杆菌11株,铜绿假单胞杆菌6株,真菌6株,大肠埃希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不动杆菌3株,类肠球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2株,阴沟肠杆菌1株。
1. 2 治疗方法1. 2. 1 控制血糖入院后行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予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
1. 2. 2 积极控制感染入院后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行痰培养及药敏,待药敏结果明确后,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并同时予化痰,雾化吸入等治疗,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患者酸碱平衡。
2 结果75例患者经治疗14 d后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痊愈50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其中死亡2例)。
3 讨论本组资料提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多见,尤以老年人,糖尿病病史长,血糖浓度高居多。
糖病诊疗指南糖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

糖病诊疗指南糖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对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均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就此来探讨糖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并提出相关诊疗指南。
一、糖尿病与呼吸功能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功能下降的问题。
首先,高血糖会对呼吸肌肉产生不利影响,降低肺功能,使肺泡通气功能下降。
其次,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损伤,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肺部感染、哮喘等,进一步加重了呼吸系统的负担。
二、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关联疾病1. 糖尿病与肺部感染的关联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合并肺部感染。
而且,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自身免疫力的提高,积极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 糖尿病与支气管哮喘的关联糖尿病与支气管哮喘的共病率较高。
高血糖状态会损害支气管黏膜屏障,减少固有免疫功能,使呼吸道更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哮喘。
同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发作时,体内激素水平增高,导致血糖升高,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
3. 糖尿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的关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而糖尿病患者合并SAHS的概率较高。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与SAHS的发病密切相关。
同时,SAHS的发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提高对SAHS的警惕,早期进行筛查和诊断。
三、糖尿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指南1. 糖尿病患者的定期筛查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慢性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呼吸系统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
早期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的存在,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治PPT课件

患者在接受预防建议后,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自我监测 和控制,成功预防了肺部感染的再次发生。
案例三:成功治愈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
患者情况
治疗过程
治愈标准
随访情况
患者为年轻女性,初次诊断为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经过积 极治疗和护理,成功治愈。
患者在确诊后,接受全面的检 查和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 感染、对症治疗等;同时,医 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 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 认知和态度。
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
01
肺部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 他微生物引起,这些微生物通过 呼吸道进入肺部,并在肺部繁殖 ,引发感染。
02
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涉及微生物 粘附、细胞内寄生、免疫应答等 多个环节。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容易 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 真菌等。
患者症状消失,肺部炎症消退 ,血糖控制稳定,无其他并发 症发生。
患者在治愈出院后,定期进行 随访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 预防复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 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
等,以控制肺部感染的症状。
降糖药治疗
针对糖尿病症状,使用适当的降 糖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 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感染恶化。
辅助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使用一些 辅助药物,如止咳药、祛痰药等, 以缓解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咳
血糖波动
肺部感染可能导致血糖波 动,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 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使用 的某些药物可能与糖尿病 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影响 疗效。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诊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诊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郑晓燕;易华华;周敏
【期刊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24(19)1
【摘要】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加,合并糖尿病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亦不同于无糖尿病人群。
认识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机制,熟知糖尿病人群发生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极其重要。
【总页数】6页(P13-18)
【作者】郑晓燕;易华华;周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R743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分析
2.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效果探讨
3.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和管理中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22 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与《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的比较与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 稿 日期 】 2 1 - 4 2 收 0 0 0 -1
① 作者 简介 : 卫 文 , , 科 ,9 2 , 治 医 师 , 东 省连 州 市 人 民 医院 , 究 方 向 : 翁 男 本 17 ~ 主 广 研 临床 医学 。
l 4 中罗 医疗 C IA F R IN ME IAL T E T E T O I HN O EG DC R A M N
例 , 并2 以 上 急性 或慢 性 并 发 症 者 5 例 。 合 个 0
2 方 法
2 1 检查 . WBC 0 0/ 2 , >1 1 L 5 例 WBC 4X1 L 0 , X < 0/ 3 例 核左 移2 例 。6 4 7
例 胸 部X 检 查 均 提 示 双 肺 或 单 肺 有 炎 症 病 灶 , 中2 例并 有慢 线 其 4 支 肺 气 肿 , 6 伴 胸 腔 积 液 ,4 支 扩 ,2 肺脓 肿 , 1 1例 1例 1例 l 例并 有 肺 癌。 空腹血 糖 38 3 3 .~3 .mmo/ , 均 1 .mmo/ 。6 患者 中痰 lL平 58 lL 7例
2 型糖 尿病 合 并 肺 部 感 染 在 塘 尿病 感 染 性 疾 病 中 占有 重要 位 置 , 病 率 明显 高 出 普 通 人 群 【 2 糖 尿 病 患 者 本 身 并 不存 在 先 患 2 型 】 。 天免疫功能缺陷 , 高血糖引发的一 系列代谢改变才是免疫功能下 降 的主 要 原 因 ,I  ̄NK细 胞 活 性 和 C C J D/ D下 降等 【。 糖 状 态 下 , 3高 ] 肺 胶 原 分 解 代 谢 的 酶活 性 明 显 下 降 , 肺 胶原 合成 与 分 解 代谢 失 致 衡 , 总量 和 肺 活 量 下 降 , 重机 体 缺 氧 状 态 。 肺 加 高糖 环 境 利于 细 菌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4 统计学方法
具有统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计 数资料采 用 检 验 , P < 0 . 0 5为差异
对照组 总有效 率为 9 3 . 0 2 %, 住 院时 间为 ( 1 4 . 4 8 4 - 3 . 4 3 ) d ,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1 0 0 . 0 %, 住 院时间为 ( 8 . 3 9 -2 4 . 5 9 ) d , 2组疗 效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 < O . 0 5 ) 。见表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0 )
2型 糖尿 病 合并 肺部 感 染 的临床治 疗 分 析
芦葫辁
( 陕县第一人 民医院, 河南 陕县 4 7 2 1 0 0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 合并肺部 感 染的 临床 治
疗。 方法 8 7 例 2型糖 尿 病 合 并肺 部 感 染 患者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参考 文 献
[ 1 ] 李文 , 罗云平 , 吴雪松.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迟 发性颅 内血肿 1 3例 分析[ J J . 基层医学论坛 , 2 0 0 4, 8 ( 1 2 ) : 1 0 8 4 . 【 2 J 刘永会 . 迟发性外伤 性颅 内血肿 6 O例 分析『 J 1 _ 中国社 区医师杂志
常, 肺部 哕音逐 渐消失 , 胸部 X线较为正常 ; 好转 : 症状得到缓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部感染 临床 治疗 胰 岛素
解, 体温较为正常, 肺部 哕音逐渐减少 , 胸部 x线病变逐渐 吸收 并好转 ; 无效 : 症状未 缓解 , 胸部 X线病 变没有变化或 者是进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

不 同手 术 类 型 对 肺 部 感 染 的 影 响 : 位 食 管 癌 根 治 术 高
及 弓上 吻 合 手 术 时 间 长 、 伤 严 重 , 中 肺 和 肺 门 容 易 受 创 术
压 , 而肺 部 并 发 症 较 多 , 术后 并发 症 的 首位 。另 胸 腔 胃 因 占
本 组 病 例 6 以 上 出 现 肺 部 感 染 9例 , 显 多 于 6 O岁 明 O
糖 尿 病 患 者 易 并发 感 染 , 肺 部 感染 最 为 多见 , 床 表 以 临 现不典型 , 误诊 , 易 治疗 上 有 特 殊 性 。现 对 我 院 糖 尿 病 合 并 肺部感染 3 6例 进 行 分 析 , 告 如 下 。 报 1 资料 与方 法
赵鹏飞
例, 昏迷 1例 。体 检 肺 部 有 湿 哕 音 3 3例 ; 细 胞 > l 白 O×
1 。 I , 4 0 / 0 / 1 5例 < ×l I 3例 。
率为 1 。
流 , 肺 部 感 染 发 生 率 较 弓 下 吻 合 者 明显 增 高 。 故
围手 术 期 处 理 是 预 防肺 部 感 染 的 重 要 环 节 , 时 诊 断 , 及
及时 引流 支气 管 内潴 留 分 泌 物 , 时 选 用 有 效 抗 生 素 是 治 及
疗 肺 部 感 和 预 防呼 吸 功 能 衰 竭 的 三 大 要 素 。肺 不 张肺 炎 发 生 于术 后 2 47 , 临 床 表 现 特 征 和 胸 部 x 线 和 血 气 分 4 2h 其 析 , 断 一般 无 困难 。 引 流 支 气 管 内 潴 留分 泌 物 除 依 靠 护 诊
岁以下患者 ; 出现 单 纯 肺 不 张 4例 , 中肺 不 张 继 发 肺 炎 肺 其 部 感 染 3 ; 计肺 部感 染 1 例 共 2例 , 发 生 率 为 3 。 总 有 长期 吸烟 史 、 伴有 慢性 支气 管炎 、 中度 慢 性 阻 塞 性 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不同报导为32.7%~90.5%,据统计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感染,而肺部感染约占糖尿病合并感染的45%,其病死率可达41%,糖尿病不仅使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而且病情加重,治疗较困难,预后更差。
高血糖对机体有诸多不良影响:①使机体防御功能下降,高糖环境下不仅体液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也下降,当血糖超过14 mmoL/L时,白细胞趋化性下降,吞噬功能减弱。
血糖控制不良时,体内蛋白合成下降,分解加速,使免疫球蛋白、补体、抗体等生成减少,对致病菌的防御功能减弱,细菌可在肺内立足和生长繁殖;②肺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靶器官之一,糖尿病患者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床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导致弥散功能下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功能受损;③糖尿病患者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2,3-DPG)合成减少,血中HbA1c增高,使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不利于氧释放,易出现低氧血症,持续低氧及感染应激情况下使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感染风险;④糖尿病使肝脏转化VitA机能减弱,影响呼吸道上皮修复和角化过度,黏膜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局部抵抗力下降;⑤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胃轻瘫,尤其老年患者吞咽与声门动作不协调,增加误吸危险,加之气管和支气管粘液纤毛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差,肺组织弹性低等均可致排痰障碍,易促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使其更易生长繁殖。
本例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发生肺部感染后即表现低氧血症,又因病原菌不明的经验性抗菌力度不够,尽管入院后即开始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糖代谢紊乱一度得到缓解,但由于感染病情进展,糖尿病病理生理所致的气道改变使排痰不畅发生痰阻塞,窒息加重缺氧,导致感染进一步恶化,再次出现高血糖及酮症,经纤支镜多次吸痰并多次取标本培养,最终明确致病菌并按药敏给药,使感染得到有效遏制,糖代谢也相应得到纠正。
糖尿病与肺部感染常互为影响,使病情复杂、迁延不愈,对此类患者治疗糖尿病与抗感染是否能同时重视,同时进行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均会影响预后。
控制血糖是基础,血糖控制不佳者死亡风险高达30%。
对于血糖控制,首选胰岛素静脉泵入,如能进食,可予三餐前追加相应剂量。
由于感染制约,血糖常不稳定,治疗中定时监测血糖,精细调整剂量,使血糖控制在6~10 mmoL/L之间为宜。
糖尿病肺部感染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包括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属)、结核杆菌和病毒,但多数为G-杆菌及真菌,混合感染比例大,对抗菌素的耐药率高,应争取尽快作出病原学诊断,合理应用抗菌素。
在获得病原菌诊断之前常需采用广谱抗菌素,并需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同时也要考虑肝肾功能,疗程虽无严格研究证据支持,但一般临床经验主张适当延长至X线上肺炎吸收或基本吸收。
对气道管理不容忽视,由于高血糖,尤其高龄患者对气道的特殊影响,患者排痰不畅加之潜在的误吸,因此,气道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解痉排痰,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可减少由于通气障碍而发生的并发症,应用纤支镜吸痰不仅使气道通畅,而且对采取有效标本检出致病菌,应用有针对性抗菌素治疗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时,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易发生低蛋白血症,改
善机体营养,进行营养支持,尽可能尽早启用肠内营养,这样既可避免血糖的大幅度波动,也避免肠外营养的各种并发症,同时必需考虑患者的需要量及耐受性以及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分级多属重症肺炎,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上对感染造成的代谢压力代偿能力下降易并发功能衰竭,因此,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样是综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