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基础知识第一课
第一课六要素和顺序

第一课六要素与顺序知识点梳理一、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了人与人的关系、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事件的起因经过,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内容。
关于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指“因何发生了这件事”,“经过”指事情发展过程,“结果”指最后阶段,事情发展的状态。
对这三项的概述一般是“谁怎样”“谁干什么”,而这里的“谁”多指主要人物。
二、顺序阅读中常常会问某一段属于哪种记叙方式,有何作用。
完成这类试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记叙的顺序有哪些,以及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是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是指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它能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流畅。
2、倒叙是指事情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提至文首先写,然后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往往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生动,或者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者是突出文章中心等。
3、插叙,是暂时把原有的叙述线索中断,把某个重要情节提至前面,或是插入有关另一件事的叙述,然后再返回中心事件顺着往下讲述。
插叙的作用往往是对文章主要情节的补充交代或说明,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显紧凑。
例题精讲1让我看着你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
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A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
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高中记叙文写作第一课(上课版)

例文: 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感情真挚”
什么样的作文才体现出“感情真挚”呢? 一要富有生活 气息,二要富于时代特色,三要充满青春朝气,四要独具个 性色彩。 一、善于捕捉生活的“闪光点”。 高考作文正是考查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 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所以中学生千万别忘了关注生 活和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即 “闪光点”,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
我们要多角度审读审视每一篇课文的作 者与作品,从而进行积累,进而提高自己的 思想认识。 只有经过长期的积淀、发酵、升 华,才能最终厚积博发,写出自己的新作! 思想的深刻从哪里来?思想的成熟从哪 里来?思想的独到从哪里来?
真——真人真事真情怀文越来越多(文体不限); 相对于描写,更会抒情(会煽情),文章情感饱满, 而形象单薄. 会明示主题,但深意不够; 语言越来越“美”,显得“漂亮” ,内容还是老 三样; 有个性的少,有独特感受的少,能让人记住的少。
2.充实的内容源于日积月累。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运笔如 飞,文采斐然,有的学生却绞尽脑汁仍难以 下笔,原因何在?腹中空空也!解决这一问 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积累。平时生活中遇到的 新鲜事、烦心事、感动事,随手记下来;平 时阅读中遇到佳作美文,好的构思,典型事 例,甚至报纸上的豆腐块,都可以进行归类 整理,当然要定期回顾,及时清点温习,你 的素材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了。到了考场上, 无论遇到何种题目,都能选取与中心有关的 材料且运用自如,又何愁言之无物呢? 3.充实的内容源于以小见大。毕竟高考 作文是有时间限制和篇幅限制的。
高中的记叙文比初中的记 叙文到底“高”在哪?
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教学PPT课件

答题技巧
●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 1.重视人物特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 2.分析故事情节。根据人物所做的事来分析人物形象。 ● 3.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的方法可以揭示人物的思
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 如:正面描写——抓肖像;抓语言;抓动作;抓心理;抓神态
● 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记叙和描写的 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而且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11
● 总之,应注意以下几点: ● (1)选择立意的切入点要小要深。 ● (2)选材要新颖。 ● (3)构思要精巧。 ● (4)语言要生动形象。 ● (5)情感要真挚。 ● (6)细节是感人的必要元素。
● 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 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 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 3.文中的司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 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 4.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 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情景,表 现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 时还推动了情节30 的发展。
●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 的××性格或者××品质。
● 4.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 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 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 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大全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着重于叙述事件的经过、人物的行动和情感变化,一般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
记叙文不仅是一种叙述形式,更是一种审视、记录和传承生活经验的方式。
在写作记叙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义和特点1. 定义: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用文字叙述事件的经过、人物的行动和情感变化,以及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特点:记叙文以客观、真实的事件为基础,通过叙述使读者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发展。
它通常包括情节、人物、环境和时间等要素,以及起承转合的结构。
二、写作要点1. 确定主题:在写记叙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要叙述的主题或事件,明确叙述的重点是什么。
2. 构思情节:根据主题确定事件的情节和发展,可以借鉴自身经历或者根据生活中的故事进行创作。
3. 塑造人物:在记叙文中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要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包括性格、外貌、行为举止等方面。
4. 描绘环境: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来营造场景的真实感。
5. 运用修辞手法:写记叙文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文采。
6. 注意结构:记叙文一般由起、承、转、合四部分组成,要注意把握好整体结构,使情节发展顺畅。
7. 塑造情感:在记叙文中可以适当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让读者更能够产生共鸣。
8. 注意语言规范:记叙文要遵循语言的规范,用词得当,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三、写作技巧1. 注意细节描写: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情节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2. 运用对比手法:适当使用对比,可以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
3. 善于运用转折:通过转折可以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4. 加入独特的视角:可以从独特的角度叙述事件,从而使作品更具个性。
5. 适当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丰富人物的形象,增添故事的深度。
记叙文第一课《一线贯串式》

• 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来到了城市中,随着年岁的增 长,我有了新的圈子,接触到了从未见识过的世界,在 这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在这里,我听到了新 颖多彩的离奇故事,不再喜欢爷爷的老故事了。我听到 商场亢奋的摇滚乐,不再怀念大自然的“沙沙”声…… 渐渐地,我离故乡越来越远了。 • 过了好几年,我回故乡探望爷爷。我和爷爷又来 到了那条小河边,爷爷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向长青树。夕 阳在爷爷身后留下长长的影子。爷爷自言自语地说: “长青树永远是那么苍翠,只有在凋亡的那天才会枯黄。 看来,我要先它枯黄了……”我忙说:“不会的,你会 和长青树一样,永远苍翠的。”爷爷笑了笑,没说什么。 我们在树下坐着,一阵风吹过,树叶传出沙沙声。好熟 悉的声音啊!我看了看爷爷,他的头发被风吹乱了。太 阳渐渐落下了,我们也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在我们身 后留下最后一道光芒。
小学的时候,别的孩子还举着棉花糖坐在单车后座 的时候,别的父母在做好可口的饭菜为孩子端上桌子的 时候,你配了一把亮闪闪的钥匙挂在我胸前,随口叮咛: “靠着右边走。”于是,长长的20分钟的路程,一个刚 上一年级的丫头片子,便这样一点一点学着自己走了。 因为步行,每天要早起10多分钟;因为步行,每天要晚 回家10多分钟。回家后,没有炊烟,没有人声,先做作 业,等父母回来。你永远不会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是多 么恐怖的事,自强如你,只会觉得那是天经地义。那是 如粗布般灰暗无光的记忆,让我在那么近的距离深深怨 恨着你。然而,当四年级的我便能独自骑车去上学的时 候,当12岁的我便一个人走南闯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 我的自立竟如此超人,而此时,我已经远离了你。
• 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 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 • 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 系安排线索。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 • 如鲁迅的小说《药》写华家小栓因痨病得 不到正确冶疗难免一死的结果。从深层看, 写夏瑜等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没 能发动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之因,而 导致牺牲失败为其结果。这是双层因果关 系的层次安排线索。
[精品]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doc
![[精品]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50386c89eb172dec63b723.png)
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知识要点步根据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命题的角度有以下几种。
(1)能理清记叙文的要素;(2)能正确理解词语在上下文屮的含义和作用;(3)能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在文屮的深层含义;(4)能把握记叙的线索和顺序,理清各部分乙间的联系,理清作者的思路;(5)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6)能止确理解记叙的人称,详略以及记叙与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等写作特点;(7)能正确理解记叙语言的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
记叙文的阅读,就是从以上七个方面进行例题,为了考查学生的真正记叙文阅读能力,例题时注意了灵活性,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些题的答案也是不惟一,符合题意即可。
§重点难点记叙文阅读的综合练习,涉及的知识面广,考查的能力多,一般有字词、句子、篇章、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学常识等方面。
因血阅读练习时特别要注意整体性、条理性和针对性。
首先是读懂弄懂所提供的材料,然后吃透考查的每个幼微要求。
在把握题旨后,再按题H的具体要求,逐题地到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相应处去研究、分析、辨别、思考。
由此出发调动平日积累的相关的知识,最后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答案。
*有关记叙文的基本常识(1)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章。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來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屮心蕴含在具体材料Z屮,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记叙文,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叙为主,同吋可采用多种表达方法,如记叙屮可穿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
(2)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的对象看,常常可分为四种:%1写人的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吊的主题,如《一面》。
%1叙事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着重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来表现作品主题,如《老山界》。
记叙文阅读(一)基础知识梳理

记叙文阅读(一)基础知识梳理一、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2.记叙的线索一篇文章的材料要按照某种“依据”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把人物或事件连缀起来的“依据”通常称为线索。
线索分为多种,常见的有:(1)以时间为线索。
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
如《故乡》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发展顺序,连缀成文。
(2)以人物为线索。
在这类文章中,线索人物往往贯穿全文,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
如《孔乙己》中的“我”。
(3)以见闻为线索。
《故乡》就是一例。
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描述农村的破败及闰土、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和农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4)以事物为线索。
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5)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生活。
(6)以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一文,是以看社戏为线索,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写出“我”对阿长由憎恨、讨厌到敬重、爱戴的变化。
3.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综合采用各种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记叙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这几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各有其明显的特点。
①记叙: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等视觉和顺叙、倒叙、插叙等叙述顺序将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交代出来。
作用:用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感到真实、情切,便于直抒胸臆,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用第二人称使对话亲近,便于直接抒情;用第三人称叙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
文库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记叙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一、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表达、描写人物、大事、景物的文章。
即通过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肯定的中心思想。
或者说,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大事,来说明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不是狭义的文体概念,它是泛指以表达、描写为主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文章。
写人、记事、摹景、状物均属广义的记叙,以这些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叫记叙文。
[ 记叙文的特点]1、以人、事、物、景为写作对象;2、以表达、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3、通过对事物的描述,用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记叙文的主题,一般是通过对人事物的描述表现出来煌,而不是由作直接讲出来的。
二、记叙文的类型A、一般来说, 记叙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简洁记叙文':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另一种是"冗杂记叙文':所记的人和大事,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冗杂。
记叙文包括范围很广,童话、故事、散文、游记、参观记、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家史、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B、记叙文本身也较冗杂,它又可公为四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写人、记事,只是侧重不同,二者密不行分。
写人要叙事;记事要有人。
只是人、事在不同的文章里描述的程度不同:写景、状物有亲密关系,其实质是咏物抒情,"情景作文'是二者合一之表达。
景也是物(是有欣赏价值的物),关键在"情',然"情'之依托物,乃景、物及表达方式(表达、描写、谈论等)。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它并不排斥谈论、说明和抒情。
冗杂的记叙文,往往是表达、描写、谈论、和抒情互相结合。
为什么会这样来表达呢?1、由于在记叙文中,所写的人、所记的事、所描摹的事物,总要有的看法,总要表达自已的感情。
这种对人或事物发表看法,进行评论这就是"谈论';这种对人或事物,表达自已的爱憎感情这就叫"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什么呢?是月季?兰花?还是芦荟?
外公回家十天后,打电话来了,他对我说:“还是家里舒坦,
看着地里头即是什么也不长,那泥巴都让人感觉实在。”我笑了,
外公这辈子都离不开那几亩地了。
我每天都去看那个那个颇有悬念的花盆,一直猜不到外公种
了什么,今天望着“挣挣”地往上窜的葱芽,我忽然领悟,这青
青的芽,黑黑的土里,就是外公质朴的泥土情怀。
1、人物
③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
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 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 直接揭
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 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 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 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 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几种方式。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 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 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 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人物、时间、地点、开端、 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 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 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 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干裂的黄土不要,这可让我上哪找?最后我跳进花坛子拨弄一盆 土,拖着他赶紧跑,怕别人看见了骂。回家后,外公就着满满一
盆土挑挑拣拣,一边拣一边抱怨:“我说这城里的草怎么的这么 蔫头搭脑的呢,就这土也配叫土?”说着又从土里扒出了一缕塑 料,外公气得连连摇头。外公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这些土,挑出 石块,枯枝,捏碎土块,一会儿工夫一整盆土只剩一半多。外公 往里浇了点水,不种什么,说要先“醒醒土。”他庄严地把半盆
老爸就我一个孩子,我一向以为我是父母的宠是的事情 儿。但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发展。 爸爸居然冷漠地抛下了我。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看了看自己血肉模糊的膝盖,一阵凉风吹过,又是
一阵钻心的疼痛……“自己走回家?”我心里又是
气愤又是委屈,“虎毒还不食子呢!我──不走
了。”可是一想,不马上清洗,万一伤口发炎怎么
三、“倒叙法”开头:
用倒叙法开头的文章,开头不是介绍时间、 地点、人物等等基本情况,而是先简单说说 现在的情况,然后用一句话从现在的情形转 向对过去情景的描述。先写结局后补写原因、 经过。
这,也是一种爱
那高挑的显得瘦削的身影,那习惯 开头设置悬念:他
性皱着眉的脸,还有那双正盯着我的充 满关爱的眼睛……在马路的拐角处,在
记叙文基础知识
学会学习: 1、将重要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 2、课后及时复习、揣摩、巩固
什么是记叙文(文体的确定)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 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动作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 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我觉得伤口不那么疼了。老爸在看我伤口时的那种惊讶的神
结局: 我明白
情和随后的那个习惯性的皱眉,都是我所熟悉的,然而他在 了爸爸
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更感到亲切。不知不觉一肚子的气也消
给我的 爱和教
了,觉得浑身轻松而有劲儿。在路上,我这负伤的人是那么 益,并
抢眼,有好心人说:“小兄弟,不要紧吧?要不要送你回
1、人物
①动作描写 :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 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 行。
②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 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 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 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 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文章采用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顺叙方法,完全按 照情节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叙述自然却颇有 悬念,感情真挚,细节传神,是符合新高考写实精神 的典范之作。
二、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过去的或相关的 事—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要表达写作目的的 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要事情,插进一段过去的 事,或者相关的另外一件事,使叙述更加有声有 色。在插叙结束后又回到主要事情的叙述上来。
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以骑三轮车为职业的妈妈每天起早摸黑 地对家庭的付出,表现母爱的伟大。例文中妈妈修三轮车 的片段无疑是最能表现文章主题部分,小作者把这样的部 分提到了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描写,顺里成章地引出
对往事的回忆。
开头:翻开泛着黄晕的词典,菊花瓣还夹在书 中,片片,片片,将记忆的碎片一点点拼 凑……
爱打篮球的我一放学就冲进球场和
同学“厮杀”,可是不小心摔伤了膝盖,
这一段交代 事情的起因。
回家途中正好遇上下班的老爸。我说:
“带我回去吧,我实在痛得走不动了!”
老爸慌忙下了车,惊讶地看着我的伤口,盯了
几秒,皱了皱眉说:“这点小伤算什么,要打球就
得付出代价,自己走回家!”我以为那只是一句玩
笑,便要往车上坐。不料老爸把我推开,自顾自地 飞快骑走了,远远抛下一句话:“自己走回家!” 这两段
用实际 行动来
家?”都被我用老爸的“名言”婉言谢绝了:“我能行,我 表现。
能自
自然结 尾。
例1:昏黄的灯光下,妈妈依旧在不停地拧着 螺丝。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拧紧都用上了 全身的力气。三轮车架下的妈妈,两鬓已经布 上了银丝,眼角的皱纹好似一条条深深浅浅的 沟壑,粗糙的脸夹在灯光下愈加显得苍白,一 双枯树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着 妈妈这用着力的双手,那幕幕的往事从脑海里 汩汩地浮现出来。
结尾:写不出华丽的诗篇来赞美母爱,短短的 话语道不完母亲深深的情,浓浓的爱。于是, 我采撷几片菊花瓣,将它夹在厚厚的词典里, 将母亲的爱珍藏。
说明:“翻开泛着黄晕的词典,看见菊花瓣还夹在 书中”这是事件的结果,作者把这个结果放在文章 的开头,很自然地引出对菊花瓣的一段往事的回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叙述在作文的分说部份,因此学会了叙述, 就学会了写作文。如何做到叙述时要详略 得当,条理清晰,不记流水账,是这一节 学习的关键。
一、以时间的先后为序进行的叙述——顺叙:
顺叙:按事情自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叙述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中,起因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 经过则要详细描写。
是谁?为什么皱眉? 为什么盯着我?为 什么见了我又转身
与我对视的那一刹那,他立刻转过身, 离开?这是事件中
跨上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中,再也没有回
最能突出中心的一 个片段,把它写在
头。但我还是认出了那眼神,我再熟悉 开头,属于小倒叙。
不过的眼神。顿时,一种十分奇妙的感
觉流遍了全身……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这一句是从倒叙 到顺叙的过渡。
同时点
的另一层含意,明白了他那一份深藏的爱。我也想起了他常 题并点
对我说过的话:“人生的路很长,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牵着
明了爸 爸的话
你走,自己学走路时难免要摔跤,但是你要知道,从哪里摔 给我的
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有麻烦也要学着自己解决,不能总 教益。
是依赖父母。”
这时,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悄悄升起,慢慢向全身扩散, 事情的
办?苦的还不是自己?干嘛和自己过不去呢!于是
这一段 照应开
我憋了一肚子的气一瘸一拐往家走。
头。
然而我还没走几步,无意中一抬头,却在马路
的拐角处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
我恍然大悟,老爸虽是飞快骑车走了,可是并没有骑出 这一段
揭示真
多远,在离我不远的某个角落,他用他的眼神守护着我。就 相,消
因为老爸在拐角处的那个眼神,我明白了先前老爸那句话中 除悬念。
不论是以顺叙的形式还是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都 可以在叙述中间插叙一个与事件相关的片断。以 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外婆家搬进了新房 “外婆家搬进了新房!外婆家搬进了新房.”消息传来,
我们全家很高兴。 一个星期天,外婆外公带着我们一大家子,乘着搬家
车来到外婆的新家——南方新村。大人们忙着搬家具上 楼,我们几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铁门打开,哇! 一面大镜子,里面还有一扇门。打开门,展现在我眼前 的简直是一间“宫廷式”的客厅。墙纸是蓝色的难以看 出的花纹给予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墙壁的下半部分是镂 花的木头做成的护墙板,真漂亮。客厅里有转角的真皮 沙发和一个精致的茶几。电视机柜上那台大电视特别引 人注目。 外婆的房间连着客厅。打开仿红木的门,真是别有一 番景象:拉开窗帘,外面是铝合金窗,屋子里有一套红 木家具。大橱、矮柜、床头柜上都是雕刻着美丽的图案。 席梦思床软软的舒服极了。躺在床上,我的脑海中不禁 想起了外公外婆以前的老房子……
点评:这是一篇以“泥土情怀”为题的命题作文,作 者用质朴而不失个性的语言叙说了一个与泥土相关的 故事,刻画了一位具有泥土品格的人物——外公。文 章采用顺叙的方式,从去年二月外公来我家暂住说起, 细细地述说起老人为我们培养绿植的过程。中间两段 看不上所谓“营养土”和挑剔“城里土”的描写尤为 出彩,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意,活脱脱写出了一位对泥 土一往情深“土是有灵气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 收成,你对他好,它才给你回报”,热爱泥土并懂得 泥土以至于离不开泥土“十天半月闻不见土腥味,就 憋死了”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