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尚属起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结束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功地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交替时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之路,不仅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而且对今后的职业成功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帮助,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时进行职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文:仵林军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了大量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从学校和学生层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大学生成功就业与是否进行职业规划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前人的理论与个人的思考,提出了大学生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辅助,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学校的保障作用。
从学生个体规划和学校条件保障两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学校层面应当提供的辅助条件,并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阶段”理论。
本文中的职业规划概述讲得很好,我主要参考运用这点。
硕迎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本科院校为例》一文中通过调查山西省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个人职业规划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现状,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和模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劳动力市场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多方面原因致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客观上迫切要求重视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然而,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我国高等学校却起步很晚,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推进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继而探讨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本文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改善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设,促进大学生成功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一、国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美国有40多年的历史,在欧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台湾也有约巧年的时间了。
在西方,美国的帕金斯最早提出就业指导的概念,1903年,他在波士顿宣传职业指导,1909年帕金斯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
美国的职业指导从1903年帕金斯倡导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各种职业指导的理论模式差不多都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
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现己成为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职业指导经历了由指导向辅导观念的转变,即将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辅导,导致这种转变的核心人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询者中心治疗》,在这两本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其人本主义思想。
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XXXX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文献综述院系名称:XXXX学院专业:xxxxxxxx学生姓名:Docer学号: 123456789指导老师:DocerXXXX大学教务处制2017年3月1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文献综述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中正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潜能、走向成功。
它是大学生迈入社会,实现人生抱负的关键一步。
自2001年开始,我国便有学者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关于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文献,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领域、理论、实践研究及指导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问题;有效途径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就业方式的变革, 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盲目就业现象明显。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成为解决学生生涯困境的关键。
各学校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投入,以课程、讲座和活动等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引导。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现,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起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追根溯源,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开始于美国学者帕金斯2O世纪初提出的职业指导,并且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职业指导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指导的主要方式是指导为主或者单纯的指导。
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职业指导的内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开始由指导转向了辅导,强调被指导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就慢慢演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促使这种转变的一个核心人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
职业生涯规划综述(优秀23篇)

职业生涯规划综述(优秀23篇)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一个五环如果硬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当做一个五环,它包括了五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客观认识自我,评估职业机会,确定职业目标和路径,终生学习高效行动,与时俱进灵活调整。
职业发展分三大阶段生存期,大学刚毕业或刚踏入职场中时,可以先不谈理想和追求,务必先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先生存积累好职场中的基础,等有一天收入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才意味着你正式踏入职业期。
职业期,你的目标就是打造你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职业的优势,通过积累不断攀登新高度,等到你不用再考虑收入问题,就可以踏入职业发展的事业期。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你得找准好方向,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这才能成就自我!职业规划咨询内容在职业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职业规划。
根据现有经验、教育背景,寻找更适合的职位或岗位;实现职业转换的技巧;如何积累工作经验和专业优势,使职业上一个新台阶;如何补充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人格、以突破职业发展瓶颈。
关于职场个税的那些事:如何合理安排纳税事项我国现行的税务法律法规中有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如果能掌握这些政策,就可以在税收方面合理避税,提高自己的实际收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余文声教授他是正高级会计师,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仅有他一人获得如此的殊荣,他在《职场个税巧安排》的在线视频课程中提到,我们有义务,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交纳各种税收。
同时我们也有权利对我们的纳税事项进行合理、合法的安排,达到我们节约税收成本的效果。
我们哪些工资薪金收入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呢?工资薪金就是个人因为任职或者受雇佣而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工资薪金、奖金,年终的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跟任职或者是受雇佣关的所得。
大家觉得:我的收入不是很高,而交的税却很多。
可以这么说,我们中国的税收负担确实是太重了,这是公认的,福布斯发布的全球纳税痛苦指数,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法国。
余文声教授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在纳税过程中,有时候会走入一个误区,本来不应该交的税,我们却交税了,本来可以选择少交税的方法,我们没有去选择,正因为我们没有对节税的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安排,导致了我们多交了税收。
大学生就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前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495万毕业生中145万待业;2008年559万毕业生中173万待业;2009年611万毕业生中196万待业;2010年631万毕业生中175万待业,而2011年又有660万大学生毕业,这就意味着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至少达到835万。
据测算,2011年,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5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本综述选取了5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期刊,重点讨论毕业后就业问题。
5篇文章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通过多角度的了解使我们在面对毕业后就业问题时能更好的应对。
就业问题说白了就是就业市场供与求的问题,现如今就业难既有市场饱和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主题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建议》认为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市场就业环境:1、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结构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
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条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路子,投资主要投向了就业密度低的行业,而出口则主要是以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其吸纳劳动力以教育层次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有限。
因此,在这种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拉动作用有限。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症结,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我国经济结构对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造成的。
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
高校方面: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2、高等教育定位不当,“攀高”倾向严重,导致培养的学生既不是实用型人才,也够不上研究型人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文献综述王一笑人力1042班20101121022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大学生能否在社会中正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潜能、走向成功。
它是大学生迈入社会,实现人生抱负的关键一步。
本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问题;有效途径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Abstract: the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social relations, can correctly find their own posi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otential, to success. It i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nter into society, a key step to achieve my amb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question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were sorted,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study; effective way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盲目就业现象明显。
大学生择业观文献综述(精选5篇)

大学生择业观文献综述(精选5篇)第一篇:大学生择业观文献综述国外研究:森帕格(Rosenberg,1960)对全美国的大学生进行了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研究,得出结论为:大学生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会受家庭背景、性别、学校专业、成绩、就业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大阪大学的学者中田信男(1971)对日本国立大学的学员进行了“大学生所希望的职业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一般都向往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从职业选择来看,日本青年都喜欢专业性强的工作。
日本的广播协会属下的广播舆论调查所在1973年也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了1500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的职业观。
国内研究:凌文辁、宋辉等人(1999、1994)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也发现考虑职业的经济报酬收入排在择业动机的首选标准。
阴国恩等(2000)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认为“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是大学生择业时的主要标准。
王明丽等(2000)认为80年代大学生择业具有“社会价值”取向不同,当代大学生拥有以“实用”为标尺的自我发展的职业取向。
夏成云等(2001)对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心理、从众心理、懈怠、悲观心理、侥幸心理、犹豫心理等。
龙燕梅(2003)认为可以关注择业效能信息源,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的预期,这会提高个体成功完成择业任务的水平。
周家华、王金凤(200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认为当前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特点:择业热情高涨、对未来充满憧憬、乐于接受竞争、崇尚双向选择、心理容易受到打击、保守和风险意识并寸、机会和实惠心理并重。
欧阳霞、李德平等人(2004)认为毕业生消极择业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相关知识和能力欠缺、缺乏竞争意识、心理状态差、思想压力大、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全面认识自我,认真分析当前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及行动措施,以期实现良好的人职匹配,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1 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和国外研究1.1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沿革国外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始于20世纪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和逐步发展的。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职业指导,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演变实质是随着职业指导理论的不断深化,思想和观念不断革新,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1.1.1 职业与职业指导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的最初形式是以职业指导形式出现的。
职业指导的正式形成一般以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在1908年创立地方职业局为标志。
帕森斯教授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特质—因素理论):首先不需要对你自身、你的天赋、能力、兴趣、志向、资源、限制条件,以及种种原因考虑清楚;第二就是要对不同行业的工作要求、成功要素、优缺点、发展前景以及机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三在这两组要素间进行最佳搭配。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基于经验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强调择业过程中的人—职匹配。
1950年后,沿着匹配论思想,霍兰德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类型理论(typologytheory),该理论克服了以往能力测验和兴趣测验的不足,科学地将人格和职业两个方面概括为六个基本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测验问卷。
由于这个问卷简单易行,因而广受欢迎。
1.1.2 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辅导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开始,职业指导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由静态的、一次完成的职业指导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核心人物是萨帕(Sup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尚属起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结束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功地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交替时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之路,不仅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而且对今后的职业成功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帮助,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时进行职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正文:
仵林军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了大量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从学校和学生层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大学生成功就业与是否进行职业规划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前人的理论与个人的思考,提出了大学生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辅助,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学校的保障作用。
从学生个体规划和学校条件保障两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学校层面应当提供的辅助条件,并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阶段”理论。
本文中的职业规划概述讲得很好,我主要参考运用这点。
硕迎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本科院校为例》一文中通过调查山西省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个人职业规划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现状,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和模式。
借鉴于此,我对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09级毕业生进行调查。
吴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采取统计学中的单变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给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对策。
借鉴于此,主要运用统计学中的分析方法,对本次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丁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一文中谈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理论体系日趋成熟、操作体系日趋完善的新型领域,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从而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研究课题。
借鉴与此,主要继续探讨这一课题。
詹发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一文中为了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编制了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该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职业探索、自我认识、目标计划、自我提升、人际关系、反馈修正。
借鉴与此,我精心编制问卷的内容。
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一书指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国内大量专家学者开始从这一新的角度思考和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目前,在CNKI上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可以获得相关文献3269篇,其中硕博论文达到425篇。
此外,还包括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情况,国内大学、高职、中职等各级各类学校不同时期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包括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调查分析报告等等。
可见,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实践。
因此,继续研究这个课题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还参考了谢守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夏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南》,张恩生、刘相明、李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董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与解读》等文献,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包括职业与人生发展,大学生活与职业起步,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及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其次,了解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大学生求职方法与技巧,大学生就业权益及保护和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实践等内容。
总结:
我认为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课题是有意义的,通过对身边同学的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大学生增进自我了解,实现个体价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有利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合理就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另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保障就业率的需要,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是合理就业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仵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2] 硕迎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本科院校为例[D].山东大学
2010.
[3] 吴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7, 10(3):67-71.
[4]丁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詹发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曲阜师范学院2006
[6] 蒋建荣、詹启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9]夏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0]张恩生、刘相明、李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1]董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与解读[J].经济研究导刊,2009 ,9 (2):48-55.
[12] Holland,J. L. Making V ocational Choices: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M].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