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规划馆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于2023年在我国某知名规划馆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规划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城市规划与建设脱节、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选择了规划馆作为社会实践的场所。
2. 实践目的(1)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2)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4)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规划馆参观在规划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参观了规划馆的各个展区。
这些展区包括:城市规划历史展区、城市规划现状展区、城市规划未来展区、城市规划案例展区等。
(1)城市规划历史展区:展示了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都城规划到现代的城市规划,让我对我国城市规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城市规划现状展区:介绍了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现状,包括城市规划法规、政策、规划方法等,让我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有了深入了解。
(3)城市规划未来展区:展望了我国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让我对我国城市规划的未来充满信心。
(4)城市规划案例展区:展示了国内外优秀城市规划案例,如北京、上海、纽约、伦敦等城市的城市规划,让我对我国城市规划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2. 规划馆讲座在规划馆,我还参加了由规划专家主讲的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案例分析等,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项目在规划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个实践项目。
该项目要求我们根据所学知识,为某城市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北京规划实习报告总结

北京规划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市的规划实习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深入了解了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通过实习,我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北京市的城市规划目标。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目标旨在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首都功能优化、人口规模控制、交通拥堵缓解、生态环境改善等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如《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等。
这些规划和政策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其次,我了解到了北京市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市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北京市加强了对首都功能的保护和提升,完成了许多重大项目建设,如亚洲金融大厦、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
同时,北京市还加强了对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成功举办了许多国际性活动,如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此外,北京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了城市绿化和污染治理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北京市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例如,北京市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口空间布局,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人口调控、优化交通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
这些措施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同时,城市规划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我个人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产生了积极影响。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报告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报告0引言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
改建后的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
1历史文化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影响浅析《雅典宪章》提到“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城市的个性与特征取决于城市的形体结构和社会特征。
因此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
”北京是中国著名六大古都之一,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辽代以前,北京称幽州蓟城。
辽称南京“燕京”,宋称燕山府,金称中都,元称大都。
明初称北平,后改北京,清代相沿不改。
在历史上,北京古代城址曾数有变迁,城市的规模,布局亦因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功能而有所不同。
另外,在不同历史时期,今北京又被不同民族所占据,在城市面貌上亦显示出不同民族特点,因此,可以说北京古代城市面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有历史的、也有社会的和政治的意义。
拥有如此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在全世界的密切关注下,北京城的保护就不能仅仅看作是一个城市的保护,而是全人类共同财产的保护,这一点对于保护工作的进行尤为重要。
北京历史古城的破坏,不仅仅是中国的损失,更将是全人类无法挽回的遗憾。
历次城市规划对北京历史城区特色的影响。
1、北京历史城区特色的概念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
所谓特色,就是个性。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
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市区个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时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实践报告探索城市未来的蓝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实践报告探索城市未来的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展览展示了城市未来的蓝图和愿景。
近日,我参观了一次城市规划展览,深入了解了城市规划的相关信息,并就此撰写本次实践报告,探索城市未来的蓝。
一、总体观感城市规划展览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分为多个不同主题的展区,每个展区都有明显的导览牌和展览指示,使参观者能够有序地参观。
展览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包括模型、图片、文字介绍等,直观且信息丰富。
二、城市的历史与现状在城市规划展览的第一个展区,通过历史照片和文字介绍,我了解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展览用高清大型照片展示了城市的现状,让人深刻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规划展览的第二个展区详细介绍了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通过展览,我深入了解了各个方面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使我对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城市未来的蓝图城市规划展览的重点是展示城市未来的蓝图和规划方案。
在展览的第三个展区,我看到了各种城市规划方案的模型和展示板。
这些方案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区划、建筑风格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我特别关注了展出的未来高楼大厦、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规划,感受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无限潜力。
五、城市规划的社会影响城市规划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区介绍了城市规划的社会影响。
通过展览,我了解到城市规划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外来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些社会影响让我深感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城市发展充满期待。
六、实践体会与思考通过参观城市规划展览,我不仅学到了关于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实践体会和思考。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独特魅力。
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各地纷纷建立了规划展览馆。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行业,我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在XX市规划展览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规划方法;2. 掌握规划展览馆的运营管理、展览设计和布展技巧;3.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实习期间,我跟随馆内工作人员参观了规划展览馆的各个展区,了解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规划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规划概述: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定义、分类、目标和原则;(2)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从古代城市规划到现代城市规划,展示了城市规划的发展脉络;(3)规划方法: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如调查、分析、规划、实施和评估等;(4)规划案例:展示了国内外著名城市规划案例,如纽约、东京、北京等城市的发展历程和规划成果。
2. 规划展览馆运营管理学习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了解了规划展览馆的运营管理、展览设计和布展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展览馆的运营模式:了解了规划展览馆的运营模式,包括门票收入、赞助、政府拨款等;(2)展览设计:学习了展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3)布展技巧:掌握了布展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如展品摆放、灯光布置、音响效果等。
3. 实践操作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以下实践操作:(1)协助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接待工作;(2)参与馆内展览的策划和筹备工作;(3)协助馆内工作人员进行展览的布展和撤展工作。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习,我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规划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能力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3. 经验收获:通过实习,我了解了规划展览馆的运营管理、展览设计和布展技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北京城市认识实习报告

城市认识实习报告城市认识实习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为后继学习累计感性认识。
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认识实习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城市的实地考察,获得城市规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理解。
通过参观学习,扩大学生知识面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政策。
学生通过对城市的认识,应该全面体会城市规划的主要原理和主要思想在城市实际中的运用。
一、实习时间及地点2011年7月,我们**********2008级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进行了为期两个周的城市认识实习。
二、实习的方式及内容城市认识实习以参观各个城市的主要特色建筑以及规划情况的介绍以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了解城市概况,性质,规模等;2、了解城市古建筑的特色,环境状况和地方特色;3、了解城市结构布局和处理手法;三、实习报告内容2011年7月初,我们郑州航院2008级城市规划专业一行在朱丽娟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进行了为期两个周的城市认识实习。
在北京,我们先后参观了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公园、天坛、北京规划展览馆、奥林匹克公园、798艺术广场等著名景点。
1、城市的概况和性质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
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2、北京的古建筑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这里就以故宫和颐和园为例进行介绍。
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简介故宫,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被誉为“东方最大的宫殿”。
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城规划实习报告5篇

城市规划实习报告5篇城市规划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6月30日——20xx年7月5日二、实习地点:北京三、实习目的:理解首都的规划特点、风貌特征、各种建筑群体和不同建筑类型的功能、空间、构造、形式特征、环境处理的异同。
四、实习人员: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10-2班全体学生五、主要实习参观点:____广场、故宫的参观:理解北京市传统南北中轴线和沿长安街东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现代都市总体规划;体会故宫的建筑特色;对中国古建筑的亲身体验,对古建筑群的尺度的理解,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学习以单纯的艺术审美角度和建筑构造专业角度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对城市历史文化大致理解,和北京规划的特点南锣鼓巷、钟楼、簋街:理解当地民俗文化、古街古巷对今天城市开展的必要,置身感受当地的街巷文化,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的考虑。
后海、颐和园:中国园林的参观,对中国古园林的艺术赏析,风格形式的借鉴。
王府井、西单、三里屯:对城市商业布局以及商业建筑形体的把握,借鉴如何营造商业气氛,对商业定位、商业开展的总体规划的考虑。
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络、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局部。
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承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建在高8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
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构造殿宇。
北半部那么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报告我在期待了几个星期之后,终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由于我不是北京人,所以对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格局变迁建筑风格等都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对这次参观活动倍感期待。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南侧,北京老火车站东邻.馆内分四层,我们是从第四层开始参观的。
首先在四层观看了多媒体电影,分两部分,分别为北京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北京城市将来的格局展望。
第一部介绍了北京从周到清代的城市发展历史以及格局的演变,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兴盛,北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北京的建筑越来越豪华。
第二步是介绍是北京城市将来的格局展望,市一部立体电影,很逼真!四层的另一半是2008年奥运会的各个场馆的分布,整体规划,各个场馆建设模型(包括主场馆、水立方游泳馆、自行车管、老馆、射击馆等),以及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结构,还有机场的建设,地铁,轻轨的未来形态等等。
在四层还能俯瞰三层的大型1:800的北京市模型。
三楼是北京市城市的历史沿革,理出了各个时期北京的范围布局、施工技术、应用材料等等。
在这里你会真正了解到北京作为古都的重要性。
这里有好多较大比例的模型,四合院,门,,牌楼,四角亭,斗拱……有些模型游客可以亲自动手拆装,有的同学就把一个四方亭拆掉又装好,挺好玩的。
另一边是那个大型1:800的北京市模型,你可以踩到它上面,因为周边一片是航拍照片,人可以上去.可以看到五环甚至六环以内的大部分地区,人大刚好在中间模型的最西北末端,刚好能看到知行楼群和明德楼。
这一层还有北京市整体规划的一些版面例如所谓的:“一个中心,两条带,两条轴”。
二层是北京各个区县的各自的展区,也各有特色。
比如崇文的士子文化,海淀的高科技和高等教育,东城西城的现代与古代的对话等等。
而另一边则对我们专业也许更有直接的价值,那就是优秀城市设计展,其中展出了大量优秀的建筑、景观、区域治理改造的范例,很不错!最后我们来到了一层,一层只有一个大的铜制半球体的北京立体地图,上面还有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报告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三面环山,占地16410.54平方公里,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八百六十多年的建都历史。
如今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国家的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了城市规划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9月13号我们12级艺设二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对北京市的规划和发展做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进入展览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展览馆的四楼观看了《不朽之城》和《未来北京》两部影片,北京的过去、北京的现在、北京的未来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传递到了我们的脑海里,一座跨越了三千多年历史的伟大城市,必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北京的辉煌。
随后,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悬挂在墙上的《北京旧城》浮雕,以1:1000的比例立体反映了1949年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
整个浮雕全部用铜铸成长9米宽10米,浮雕上的道路、房屋、树木、水湖一应俱全,浮雕上一共有房屋11.8万间树木6万多棵,以及大量的胡同湖泊、水面这个全国最大的青铜浮雕,全方位的为我们展示了北京在旧时代下的城市规划和布局。
接下来我们在四层俯瞰了位于三层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感受新时代北京的整体城市规划。
在展览馆的四层,讲解员还为我们介绍了从解放初直到现在的北京交通变化,并且通过幻影成像技术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北京交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便捷交通的美好愿景。
在展览馆的三层我们见到了规模宏伟的故宫木制模型,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和功能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乾清门以北为内廷。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也称前朝。
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帝王与王妃居住休息的地方。
讲解员还为我们介绍说,故宫是严格的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的。
建筑上布置的一砖一瓦无不体现着封建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随后,我们还踏上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北京城市规划模型,这个面积302平方米,比例达到1:750的城市模型为我们展示了四环以内的古城风韵和现代化风采,同时周边还铺了近1000平方米的同比例城市
灯箱图片,让我们以俯视的角度更近距离的感受北京城市规划的魅力。
在一楼大厅,一件长263厘米,宽205厘米,高157厘米的半球形青铜雕塑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件名为《北京湾》青铜雕塑以1:60000的比例真实的再现了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上面清楚的表明了北京二环三环等等重要的交通路线,以及水系,还把北京的各个水库打磨光亮明显的标示出来,将北京的整体地理面貌浓缩于此尽收眼底。
总体来说,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通过展板、灯箱、模型、雕塑、图片、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的悠久历史和作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8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将北京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的规划,以及未来北京的绿化、改善交通、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融入其中,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将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一种宏图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展览馆还通过多个专题、多个层次全方位介绍了未来北京规划发展的宏伟目标将中国首都北京的交通、环保、建筑节能和水务等事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更直观的传达给我们。
这次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实习的时间选择是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开始之初,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接触城市规划方面课程的学生,我们对城市规划的理解还并不是很深入,这次的参观实习让我们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城市规划的用途和重要性,有利于我们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展览馆向我们展示的北京历史和旧城风格积累了我们以后在做规划时对这个城市历史的了解,同时展览馆还向我们传递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信息,让我们对行业现在的流行趋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城市规划展览馆整体的建筑风格、内部的装修装饰风格、外部的环境处理手段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让我们对现代化的规划展览馆的环境设计有一点了解。
这次的实习我们不仅收获了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还在环境设计方面有一定的收获,是一次成功的参观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