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癌止痛治疗
唑来膦酸钠治疗癌症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观察

84组织。
米非司酮可对抗孕酮的作用,使胶原分解加强,扩张软化宫颈,从而促进宫颈成熟,并能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因而缩短了产程,并不增加产后出血,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米非司酮影响妊娠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素的代谢,既减少蜕膜等组织中的前列腺素脱氢酶的合成,抑制其活性,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代谢,从而使子宫局部前列腺素水平显著提高,发生宫缩而导致流产。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是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与蜕膜组织中孕酮受体结合,阻断孕酮作用后可导致富含孕酮受体的蜕膜组织变性水肿、出血、坏死、滋养细胞凋亡等,引起蜕膜与绒毛膜板的分离。
使宫颈软化、扩张,这种宫颈成熟软化扩张变化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生理过程相似,另外,米非司酮能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诱发宫缩从而启动分娩。
米非司酮口服吸收好,口服l h后血液中米非司酮浓度能达高峰,我院在宫腔内注入利凡诺同时服用米非司酮,是利凡诺与米非司酮作用于官颈与子宫与子宫肌的基础上引发宫缩,从而使宫颈软化和宫颈管扩张相互协调,使引产时间与产程均较单独应用利凡诺缩短,并能减少产时出血,软产道裂伤,胎盘胎膜残留。
减少了引产孕妇的痛苦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说明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较为理想的引产方法。
参考文献[1]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米非司酮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2.[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收稿日期:2010-05—26)(本文编辑:崔长征)唑来膦酸钠治疗癌症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观察张雨洁赵锦艳【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治疗癌症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
方法对35例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静脉注射唑采膦酸钠4m g,4周重复。
结果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86%,不良反应7例,占20%。
结论唑来膦酸钠是新一代骨吸收抑制剂,治疗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

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第1篇肺癌骨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病程进展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转移,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针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合法合规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诊断与评估(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胸部CT、全身骨扫描、MRI、PET-CT 等,明确肺癌原发病灶及骨转移灶的位置、大小、数量和范围。
(2)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等方式获取病理学诊断,明确肺癌的组织学分型。
(3)分子生物学检测:包括EGFR、ALK等基因突变检测,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2. 内科治疗(1)化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顺铂+长春瑞滨、卡铂+紫杉醇等。
(2)靶向治疗:针对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如EGFR突变、ALK重排等,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
(3)免疫治疗:评估患者是否符合免疫治疗条件,如PD-L1表达情况,可选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4)支持治疗:包括止痛、抗骨溶解、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 外科治疗(1)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且无其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内科治疗。
(2)对于脊柱转移导致的神经压迫,可行减压手术,缓解症状。
4. 放射治疗(1)外照射:针对骨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缓解疼痛,控制病情。
(2)放射性核素治疗:如钐[153]治疗,适用于多发骨转移的患者。
5.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反应及并发症,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治疗手段:(1)化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2)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3)骨转移灶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结合。
三、治疗监测与评估1. 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评估治疗效果。
2. 影像学检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身骨扫描或CT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梁宇闯,李卓永,余更生,林秀欣,林坚,杨锦钊【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脊椎转移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在DSA导引下,对15例脊椎转移癌患者的27个椎体,经皮椎弓根穿刺病变椎体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8~72h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活动状况改善,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6个月,12例疼痛缓解,其中9例疗效稳定。
结论 PVP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癌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加脊柱稳定性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具有安全、操作简易的优点。
【关键词】脊椎;肿瘤转移;椎体成形术,经皮脊椎转移癌前路椎体切除仅适合单椎体早期病变,而溶骨性转移癌往往是多发的,发现时多已失去手术机会。
作为姑息性的单纯放疗虽然具有止痛和杀灭肿瘤的作用,但起效较慢,治疗时间较长,而且会减弱骨重建能力,容易造成椎体塌陷[1,2]。
单纯化疗、激素治疗、生物治疗及核素疗法等有一定副作用,疗效欠佳。
自1987年Galibert等[3]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血管瘤获得成功后,PVP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压缩性骨折和椎体溶骨性肿瘤[4~6]。
该术是在放射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并将骨水泥注射到病变椎体,从而达到快速止痛、加强椎体和治疗肿瘤的目的。
我院自2004年10月以来采用PVP治疗溶骨性和疼痛性脊椎转移癌1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
年龄42~78岁,平均52.6岁。
全部病例经X线、ECT、CT或MR证实均为脊椎溶骨性转移癌,其中单椎体6例,2个或以上椎体9例;胸椎2例,腰椎4例,胸椎合并腰椎7例,腰椎合并骶椎2例。
原发肿瘤为肺癌6例,乳腺癌3例,肝癌3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1例。
射频消融联合开放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初步体会

【关键词l射频消融;脊拄转移癌;外科手术 Surgical
spinal of Bone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symptomatic neurologic deficit in patients with
Wang Guo-ven・,Ban Xiu-xin,Duo Ji强,I/a Yu-l in【.Yang
metastases
ji—long。Liao Zhi-chao.・Department
and Soft Tissue
Ontolog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 300060.Chin&
[Abstract l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ecImical success.the safety and efficacy,and the potential
c唧1 ications of surgical
100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o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pinal
metastases,
Materials and Methods.From April 2009
were
March 2010。29 patients with spinal metastases who received spinal surgery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止痛效果分析

T orralba等对6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中35例施行该手术,术后10例患者发生腹泻,8例1个月后好转,其余2例依然腹泻[4]。
因手术切除过多及腹泻并发症的存在,该术式不能被广大普外医师接受。
本组2例患者有长期的便秘和使用通便药史,4d~7d大便一次,检查除外直肠脱垂,且肿瘤均位于结肠脾曲,经该术式治疗后,无并发症的发生,大便次数1次/d~次/d,解除便秘顽疾,随访0.5a,术后甚感满意。
因此,笔者体会,肿瘤位于降结肠、乙状结肠上段,有长期便秘史,并除外出口梗阻,该术式为最佳选择。
在选择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分析多种因素,如患者全身情况、术前病史采集、术中探察情况、外科医师个人经验等,全面评价,作出合理决定,确保患者顺利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 王振军,马华.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策略[J].中国实用杂志,2007,27(6):4552456.[2] 朴大勋,朱安龙,姜洪池,等.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8):6402641. [3] 汪建平,唐志远,董文广.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2附225例临床分析[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2):79281.[4] 陈道瑾,王红群.左侧结肠急性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75.(收稿日期:2008202216)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止痛效果分析栗建军(泽州县人民医院,山西泽州048000)[摘 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椎转移癌的止痛效果,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椎转移癌的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其中21例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例采用药物及对症治疗。
结果:放疗组和药物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0%;近期KPS评分放疗组平均增加12.5分,药物组平均降低6.2分。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疗效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疗效赵则雪;吴苏稼;施鑫【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2(25)4【摘要】Objective With the prolonged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 spinal metastasis occurs more frequently. Surgery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to relieve pai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prevent further spinal cord damage and para-plegia, and suppress tumor growth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spinal metastasis.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dications and method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tumors in the spine.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5 cases of spinal metastatic tumor. The patients, 24 males and 21 females, ranged in age from 25 to 79 years, averaging 54 years. Results Thirty-seven of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17 months, with a mean of 16 months, of whom 31 died and the other 6 survived. Obvious relief of pain was found in 86% of the cases. Conclusion With 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indica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vidently relieve neuro-log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spinal metastasis.%目的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肿瘤患者常发生脊柱骨转移.手术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脊髓再损伤和截瘫发生,抑制肿瘤的生长,已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文中探讨脊椎转移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方法分析45例脊椎转移肿瘤患者的原发肿瘤、病程、手术方式、病情进展和结局.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37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31例死亡,6例生存.生存时间超过1年者16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脊柱转移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总页数】3页(P375-377)【作者】赵则雪;吴苏稼;施鑫【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1【相关文献】1.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J], 叶曙明;齐新生;茅治湘;王全明;韦学昌2.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J], 戴力扬3.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J], 陈昱;钟继平;林浩;陈宗雄4.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 [J], 陈昱;钟继平;林浩;陈宗雄5.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J], 王伍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肿瘤直接压迫、刺激N;骨转移;肿瘤对痛 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刺激;肿瘤 分泌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与癌症相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评估疼痛程度的分级法(3)
数字分级法(NRS)
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 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 的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无
最
痛
痛
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
7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 疼痛评估
让癌痛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并存!
癌痛三级止痛阶梯治疗
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 的评估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 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
–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 痛类的止痛药
– 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 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
吗啡 (缓释) 水合吗啡 (缓释) 羟考酮 (缓释) 芬太尼 (经皮)
误区二:疼痛剧烈时才用止痛药
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痛病人, 容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 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发展为难 治性疼痛
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而且 需要的止痛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
误区三: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 即可
止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病人 的生活质量
病因:主要是吗啡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 预防: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类型疼痛性脊柱转移癌

不 同类 型椎 体 转 移癌 的 止 痛 效 果 满 意 , 并 发症 少 。 但 其 在 成 骨 性 病 变 的治 疗 巧 并 控 制 骨 水 泥 用量 。
【 关键词 】 经皮椎体成形术 ; 骨水泥 ; 脊柱转移肿瘤
中图 分 类 号 : R 6 8 1 . 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9 4 X( 2 0 1 4 ) 一 0 2 — 0 1 2 2 — 0 4 ’
_ f J vi nc e 21 500 6.Chi na Cor r e s po n di n g a u t h o r:CHEN Lo n g,E — ma i l :l c h e n76 @1 63 . c o n r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i f c a c y o f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v e r t e b r o p l a s t y( P V P )i n
X U Y u n — h u a , N I C a i — f a n g ,C H E N L o n g ,L I U Y i — z h i ,j I N Y o n g— h a i ,Z HU X i a o— l i ,Z O U J i a n— w e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y e n t i o n a l R a d i o l o g y , t h e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S o o c h o w U n i v e r s i t y , S u z h o u , J i a n g s 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
子宫癌)
胃癌)
内脏转移灶*
可手术的
无法手术的
骨转移灶** 单个的或孤立的
多发的
*无内脏转移=0 ** 骨转移灶包括脊柱
得分 2-3 4-5 6-7 8-10
治疗目标 长期局部控制 中期局部控制
短期姑息 临终关怀
外科策略 广泛或边缘切除 边缘或病灶内切除
姑息性手术 支持治疗
脊柱转移癌的手术适应症
脊柱转移癌疼痛治疗: 我们可以做什么?
陶惠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骨与软组织肿瘤病区
脊柱转移癌现状
脊柱转移癌的发生率高于原发性恶性肿瘤 检测手段的进步,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 外科干预日益成为本病重要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恶性肿瘤转移至脊椎仅次于肺和肝脏,
居第3位
胸椎为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 4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发生脊椎 转移 转移的主要途径为血行,少数为淋巴道
脊柱转移癌的常见原发病
§乳腺癌 §肺 癌 §甲状腺癌 §前列腺癌 §肝 癌
临床表现
疼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 70%病人以脊柱疼痛为主要发病特征 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 变为持续性 全身症状 原发癌症状和恶液质症状 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等
病理性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疼痛加剧, 可出现截瘫等。 神经压迫症状 常很快出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根性神经痛、感觉可减退、肌力减弱至瘫痪, 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柱转移癌的Tomita分区 (五区、七型)
椎体;椎弓根;椎板、横突、棘 突;硬膜外腔隙;椎旁组织五个 区域
Ⅰ型:肿瘤局限于椎体或椎板内 Ⅱ型:肿瘤组织侵及椎弓根 Ⅲ型:肿瘤侵及整个脊椎 Ⅳ型:肿瘤累及硬膜外腔 Ⅴ型:肿瘤累及椎旁组织 Ⅵ型:肿瘤累及相邻脊椎 Ⅶ型:多发、跳跃脊椎 认为ⅥⅦ型不要手术
②成骨型: 主要见于四肢长管骨
③混合型: 混合型多于成骨型,此型在溶骨性破坏中有时见到 少量新生骨,新生骨质极不均匀
前列腺癌
MRI检查
MRI的敏感性可以和同位素骨扫描相媲美了解 从矢状面转移瘤的上界与下界及脊髓压迫情况 为诊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面提供较为可靠依据 局灶性溶骨性病变在T1加权上表现为低信号
脊柱转移癌化疗
主要作用 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根 治性化疗,治愈肿瘤
消灭局部或远处的微小转移灶
双磷酸盐的作用
抵制羟基磷灰石的溶解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抑制破骨细胞成熟 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诱导其丧失功能 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前景与展望
脊柱转移癌的疼痛治疗应该 强调联合多种手段的综合治 疗
激素治疗
皮质类固醇 作用 减轻脊髓水肿,保护神经功能,防治截瘫 对于淋巴瘤、精原细胞瘤及尤文氏瘤有较 为显著的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以皮质类固醇单剂治疗髓外淋巴 瘤可发现明显肿瘤负荷减小
激素治疗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 绝经后和激素受体阳性 激素治疗更有意义 药物:三苯氧胺、氨鲁米特、孕激素及芳香化酶 抑制剂 前列腺癌 包括睾丸切除术、雌激素类药物 雄激素阻断类药物可用于二线内分泌治疗, 主要有尼鲁米特、氟硝基丁酰胺等
One hundred forty-eight patients were included: 66% were hyperalgic (pain score >6) and Frankel score (FS) was decreased in 49%. Seventy-three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laminectomy with spinal fixation. After surgery, pain decreased in 75% of cases, FS was improved in 31%,
脊柱转移癌的疼痛治疗
骨科手术治疗有效吗?
脊柱转移癌的Harrington分型 (5型)
Ⅰ型:无神经功能障碍或轻度感觉障碍 Ⅱ型:骨质破坏,但无椎体塌陷或不稳定 Ⅲ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感觉或运动) Ⅳ型:椎体塌陷机械性疼痛或脊柱不稳定 但无神经功能障碍
Ⅴ型:椎体塌陷或不稳定伴严重神经功能 障碍
ⅠⅡⅢ型放、化疗 内分泌治疗 ⅣⅤ型 应手术
患者,男性,58岁 甲状腺癌骨转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患者,女性,60岁 C3棘突肿瘤
患者,男性,64岁 T2肿瘤
患者,男性,70岁 T4转移瘤
男性,
51岁, T6转移 性肝癌
L5肿瘤
前后路固定
脊柱转移瘤手术后镇痛结果
4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91.9%患者疼痛有不同程度改善。 陶惠民等,中华肿瘤学 2004 Apr;26(4):226-30.
脊柱转移癌疼痛治疗
综合治疗 可以做什么?
脊柱转移癌的放射治疗
根据放疗的方式可分为: 外放射 内放射
根据放疗的时机可分为: 术前放疗 术后放疗
局部治疗椎体转移肿瘤,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缓解疼痛,防治病理性骨折 约60~80%放疗后其疼痛缓解 缩小瘤体,即术前治疗为手术准备, 一般总剂量在50OORad左右
脉或主动脉。 患者的身体条件可承受大手术创伤。
脊柱转移癌的微创手术
v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 形术
穿刺
穿刺
造影
造影
注入骨水泥
完
成
确认骨水泥位置和范围
椎 体
成
形
对侧穿刺
作用: 立即固定和增加椎体强度 PMMA单体有细胞毒性、聚合时放
热,通过一系列机械性、血管性、化学 性、放热性等因素能使肿瘤坏死及感觉 神经末梢破坏,从而起到止痛作用
Spine J. 2013 Oct 9
对脊柱转移癌的手术指证目前尚存在争议。
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可进行TES手术:
有脊髓压迫症状或因脊柱不稳定引起难以控制 的背部疼痛。
原发灶不是肺癌,并且原发病灶已行根治切除 或可被根治性切除。
患者预期存活时间超过3个月。 孤立性转移灶位于一个或两个相邻的椎体内;
身体其他重要器官无转移病灶。 病灶未侵袭邻近重要组织,如硬膜囊、下腔静
Ø 脊柱不稳 Ø 疼痛经放疗后加重或放、化疗后复发或
加重 Ø 进行型脊髓、神经功能受损者 Ø 原发肿瘤不明或病理诊断不明,冰冻病
检时同时手术 Ø 估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者
脊柱转移癌 手术治疗的目标
恢复或保留充分的神经功能
缓解疼痛
确保即时的或永久的脊柱稳定
脊柱转移癌的手术方式
v前路手术 v后路手术 v前后路联合手术
影像学
X线表现 ①大约有30~50%病人出现X线改变以前
椎体就有破坏
②轻微的椎体破坏,X线片不能显示,如 果X线片显示椎体有破坏现象,椎体大概 已有30%以上被破坏
①溶骨性型: 典型的X线特征是呈现不规则的不伴有反应性骨形 成的溶骨影像。如:直肠癌、结肠癌 椎弓根的破坏95%以上是转移性肿瘤,称为椎弓 根阳性
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分系统
项目 一般情况 原发肿瘤 脊柱外转移数 主要内脏转移灶 受累椎体数目 脊髓损害
To Kuhashi评分表
0分
1分
2分
差
一般
好
肝、肺
肾、子宫 乳腺、甲状腺、前列腺
3
2
1
不能手术切除 可手术切除
无
3
2
1
完全
不完全
无
≥9分 手术 ≤5分 姑息性手术
Tomita 评分
项目
1
2
4
原发肿瘤 缓慢生长(乳腺、 中等生长(肾、 高速生长(肺、
在脊柱转移癌的镇痛有效率在70%以上 术后一般4-48h内疼痛即显著减轻或消 失,活动状况改善
脊柱转移癌手术治疗的进展
内固定的进步使脊柱转移癌外科治疗发生了重大变革, 术后稳定性重建得以保障
与术前放疗、化疗及DSA介入治疗相配合, 使转移癌整体切除率明显上升
由既往的单纯行姑息性治疗演变为对相应病人采取姑息性 治疗及肿瘤整体切除的不同治疗方式
在T2加权上表现为高信号 局灶性硬化病变在T1和T2加权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脊柱转移癌生存期估计
甲状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确定后可≥2-3年
乳腺癌骨转移确定后
约34月
肾癌、子宫颈癌骨转移确定后
约18月
胃肠道癌骨转移确定后
约13月
肝、肺癌骨转移确定后
可<10月
脊柱转移癌的疼痛原因和特点
原因:
1.肿瘤直接浸润 2.脊柱稳定性破坏 特点: 1.突发性(爆发性)疼痛 2.躯体与神经性复合疼痛 3.疼痛评分通常>7分,药物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