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7N9事件”的传播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素养评估卷(三)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素养评估卷(三)

期末素养评估卷(三)(第8~10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0·广安学业考)下列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上不同的一项是(B)A.种子繁殖B.嫁接C.试管婴儿的诞生D.青蛙的繁殖2.(2019·陕西学业考)根据下图,家蚕的发育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A.③-②-④-①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①-③-②-④3.家蚕、蝗虫、蝇三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是 (A)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C.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D.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4.(2020·太原质检)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C)A.皮肤辅助呼吸B.变态发育C.生殖离不开水D.体温不恒定5.(2020·日照学业考)“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白居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A.家鸡的生殖发育有求偶、筑巢、孵卵、育雏等阶段B.蜥蜴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C.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D.污水中的孑孓发育成蚊子的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过程6.在鸡卵中,真正属于卵细胞的结构是(A)A.胚盘、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B.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黄膜C.卵白、卵黄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D.胚盘、卵白和包在外面的卵壳膜7.(2019·新疆学业考)基因D和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组成均为Dd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性状为矮茎的基因组成是(B)A.DDB.ddC.DdD.DD或Dd8.水稻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下表是某同学列出的水稻不同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不正确的是(D)染色体24 12 12 12数目(条)9.(2020·济南质检)人类白化病是由a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优质教案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知识目标1.知道网络的弊病及如何预防。

2.传播网络正能量。

能力目标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知道网络利用有利有弊,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网络的利弊。

2.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和优势,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网络要正确看待,有利有弊,趋利避害。

2.教育学生在网络上要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重点1.正确认识网络的弊病及如何预防。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难点1.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方法及意义。

教师准备:搜集沉迷网络危害健康、荒废学业的事例。

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清明惨案】在中国,如果你问家长最憎恨哪个地方?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网吧!如果你问家长最怕什么?他们一定会回答:最怕娃娃沉迷网络!近十年来,网游就像幽灵一样,在孩子们身边游荡。

它让孩子们失魂落魄,沉迷其中却无力自拔!而因娃娃沉迷网络,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屡见报端。

但是,没有哪一条新闻,像这条新闻那样令人揪心:2014年4月4日清明小长假开始,就读于广元市实验中学的16岁明明(化名)放学后并没有回家。

当晚10时许,妈妈在网吧里找到他,两人发生口角。

母亲哭喊着:“你上网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

”这位悲愤的母亲投入嘉陵江,试图唤醒沉迷网络的儿子。

悲剧并没有停止!父亲赶到河边怒踢儿子,这名16岁的少年也随即投江失踪。

场面还原:绝望的母亲她哭着松开儿子的衣服,她探出一只脚站在江中,松开抓着儿子衣服的手哭喊道:“你还上网,我这就跳河这就死。

”她快速往江中冲了几步,一个暗流涌来,她一个趔趄倒在江中,不见踪影。

绝望的儿子他从施救者手中挣脱,他望了望父亲,又望了望江边,突然冲了过去。

施救民警说:他原本抓住了孩子,但这个娃儿与其他落水者不同,并未拽住自己的衣服或抱着自己求生,而是奋力从他手臂中挣脱。

绝望的父亲见此情景的父亲也冲向江中,哭喊着“我也不活了,我也去陪你们。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精选7套)传染病预防常识,应当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同时,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要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禽流感病毒的不断演变和传播,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禽流感防控形势。

本文将围绕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展开,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一疾病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禽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鸟类中传播。

根据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H7N9等亚型对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生存力和适应性,可在粪便、水和饲料等介质中存活,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异。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禽流感疫情,特别是H5N1和H7N9亚型病毒的传播。

其中,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家禽养殖密集区。

流行趋势方面,冬季和春季为高发季节,但近年来夏季和秋季的疫情也开始增多。

禽流感疫情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中较为常见,这也为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禽流感主要通过带毒的野鸟、候鸟和家禽之间的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在感染病毒后,家禽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也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和死亡。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还可能对家禽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和传播途径,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方法: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提高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控制人员进出等措施,提高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病毒的传入。

加强免疫接种:根据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家禽进行及时的免疫接种。

推广环保养殖:发展环保养殖技术,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防止病毒的传播。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本文通过对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阐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禽流感的现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

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20题)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为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防疫是重中之重。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

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

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参加救援的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的时间主要组成作用特性3、 2009 年3 月底至4 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猪流感)流感病毒疫情。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1)甲型H1N1 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其生活方式是。

(2)发现甲型H1N1 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同时它又属于免疫。

4、(6分)(1)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右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当人体受到病菌感染,出现炎症时,()___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高,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菌,此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2)患过水痘的同学,以后就不再患水痘了,因为患过水痘的同学的体内产生了_____,它是受到水痘病毒的刺激后产生的,水痘病毒是____,此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5、今年,H7N9禽流感病毒在世界的一些国家流行。

我国将在近期生产出预防H7N9禽流感的疫苗;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近年来发现了“超级细菌”(超耐药性的细菌)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卫生疾病的大肆传播,一方面扰乱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遭受疾病的残害。

近几年,“手足口病”、“禽流感”、“埃博拉”等热词已经为人们口口相传,公众由开始的恐慌到最后的熟悉,生动的体现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损害人民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其原因。

关键词:公共卫生、卫生应急处理、危机管理1.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1.1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不完善尽管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依然不尽完美。

完善的紧急预案需要具备逻辑思路明确、操作流程事无巨细的条件。

我国现在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存在着以下的问题:“预案化”倾向严重。

在编辑预案的时候,只是为了编制预案而编辑,而不考虑后续的实施。

认识误区。

预案的编制结束并不是整个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工作的完结,而是开始。

抄袭现象严重。

照搬其它地方、其它时间的预案措施,而没有根据实际事件编制预案。

例如,由于病菌的产生和传播需要适宜的地理条件和温度条件,所以某些传染病在南方炎热地区极易传播而在北方地区鲜见。

因此,我们应当理论结合实际,根据具体情况再出台相关应急预案。

同时还要根据事态的变化去及时调整预案。

1.2 组织运行体系不完善肖鹏军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中,提到了媒体中心、事故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决策中心和支持保障中心是危机管理组织运行系统的五个运作中心。

它们分别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任务执行时,又能相互协调和联系,使整个系统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

我国目前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主要采用救火队。

这是指当疾病发生后,政府的某个特定部门先处理此事件。

如果事件严重到超过了这个部门的解决范围,此部门就会联合当地政府,由政府领导组织并成立应急小组。

科学谣言传播内容分析——以2004-2014年科学热点事件为例

科学谣言传播内容分析——以2004-2014年科学热点事件为例

科学谣言传播内容分析——以2004-2014年科学热点事件为例作者:王井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4期0 引言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播科学知识,很多社会热点事件都具备突发性,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由于人们专业知识的匮乏,加之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倾向于传播一些耸人听闻或者负面的信息,从而导致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各种披着伪科学的所谓的专业谣言满天飞,从而影响公众去理解事件的本质,以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1 科学谣言的传播特性刘建明在其《舆论传播学》中指出:“作为舆论出现,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但多数传播者并不认为是假的。

因此它和谎言不一样,说谎者意识到说的是假话,一个或少数人造谣生事仅仅是谎言,而不是谣言。

只有传播虚构整件事的人鱼贯而动,达到舆论量,才称为谣言。

谣言是指众人无根之言的传播,又称谣诼、谣传等。

”一般来说,谣言有流传广、未经证实的特点,与许多未经证实或证伪的科学信息有相似之处,因此,这些信息统称为科学谣言,以区分已经被证伪的伪科学信息[1]。

而科学谣言的传播特性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内容突出灾难性或严峻性科学类谣言常常利用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事件的灾难性或严峻性。

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由于人类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因此容易产生恐惧,从而进一步引发社会的失序。

如果将科学谣言中的内容进一步细分,大致可以归为以下3类。

(1)突出灾难性,如“世界末日来临”“小行星撞击地球”等。

(2)强调灾难的持续性,持续引起公众的恐慌,例如在“4·20”四川雅安地震后,网络上出现各种地震预报谣言。

(3)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来制造恐慌,如“注射XX疫苗已导致大批儿童致残”“多人感染H7N9死亡”等。

1.2 利用科学的外衣树立谣言的权威性谣言是对真实信息的一种冲击,其本质在于对抗权威信息。

但是,谣言也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一眼被看穿的谣言往往生命周期也不长久,因此,很多谣言也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常常利用看似科学的理论、方法、实验等手段来蒙蔽公众。

H7N9病毒简介

H7N9病毒简介

H7N9病毒简介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

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H3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临床表现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1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传播周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以下是全文: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

3例均为散发病例,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H7N9事件”的传播现象分析[事件回顾] 2013年2月2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前往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参与医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诊治和抢救。

病人病情已到晚期重症,抢救无效。

医疗卫生机构随后又发现相关病例,并立即组织力量对病毒标本开展了实验室筛查,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科研人员于3月20日初步认为患者可能感染新型流感病毒,并于3月21日上报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

3月22日,按国家生物安全有关规定,由上海市疾控中心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4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报道了中国境内3例人体感染流感病毒H7N9的病例。

此次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在人体中发现,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

再现传播学的“枪弹论”观点
“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

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

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枪弹论”作为传播效果早期研究的一个理论,因其夸大媒体操纵功能与简单的传受关系,被后来新的研究成果取而代之。

然而在H7N9媒介事件中,可以再次看到“枪弹论”效果的痕迹。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的问题。

而对于H7N9事件报告中有关活禽类感染人的事件,并且没有研制出相关疫苗的事实,更是让人们对于活禽望而却步,甚至是谈“禽”色变。

由于消息的不对等,相关知识的匮乏,使得在此事件中“枪弹论”的回归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H7N9型流感病毒的恐怖阴云迅速笼罩着整个上海地区,并辐射江、浙一带。

媒体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
体到数字媒体、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几乎都在报告关于H7N9的事件进展。

所有上海市民都急切的关注着事态的变化,每天最关心的莫过于了解H7N9事件,媒体中报道的“H7N9”死亡事件更是让每个受众担惊受怕,甚至于有些受众不愿意出门。

市场上、专业养殖户、农户家中有活禽的特别是鸡、鸭均被宰杀,并停止了活禽交易。

这一系列的报道与举措,让被动的受众毫无抗拒之力,人们只能按照媒体所传播的各种有关知识和要求去执行,这个时候,媒体甚至已经成为大众的一个庇护所,人们渴望并愿意相信媒体的一切,或者说媒体控制着受众的行动与意愿。

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受众的心理,各方专家、权威,在电视、网络媒体、微博中,纷纷表示可以放心吃煮熟的肉。

虽然专家们、电视新闻一再强调可以吃熟肉,但由于之前媒体大量的报道,H7N9流感来自禽类的事实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主观意愿上一时无法接受禽类,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这辈子再也不吃鸡肉的准备了。

人际传播在“H7N9”中尤为突出
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他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

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

在H7N9流感发生期间,人与人之间几乎都在讨论事件的进展情况,人们相互传达、相互发表看法,甚至会发表一些极端的、片面的看法造成局部的恐慌。

人们会将从各个渠道听到的消息,无论正确与否,都在相互传播着。

对于一些在人群中比较有学识的、比较受人尊重的个人,他们被大众视作“舆论领袖”。

人们接收着他们提供的建议和解释,并往往能改变受众的原先行为和态度。

而此次事件中由于知识背景的欠缺,普通的“舆论领袖”大多只是在进一步传播着这种恐慌。

由于人际传播的作用,活禽类生意急剧下降,一些未被叫停的摊主也选择了自动关门,禽类财富蒙受严重冲击,呈现“断崖式”下跌,连人们平时最爱吃的猪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由于“舆论领袖”的作用,昔日的“板蓝根”又重
出江湖,全国多地板蓝根断货,更多商家更是为此大肆炒作。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新京报》表示,不要盲目服用板蓝根来预防H7N9病毒感染。

与此同时,各地专家也纷纷表示,希望受众理性面对,不能盲目服药。

这又使得受众一边去关注那些“舆论领袖”的看法,一边又会接收媒体信息,结果往往使受众举棋不定,处于极度焦虑状态。

如此一来,“H7N9”当仁不让地成为最触动百姓神经的新闻热点。

信息的匮乏使得受众对于媒体深信不疑,“枪弹论”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人际传播”、“舆论领袖”的出现在“H7N9”事件中并没有降低人们对于媒体的依赖和媒体给受众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对“枪弹论”的否定,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在进一步夸大事实,使得受众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这样的结果或许正好反映了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迫切的心态,也反映了在遇到公共危机时的一种不稳定的心态。

公众关注健康、关注疫情,本属于情理之中,但更应该保持科学的心态面对可能袭来的疫情。

事实上,由于恐慌产生的“心灵病毒”,要比身体上的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舆论领袖”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同时拥有着告知者、说服者、证实者三重身份的“舆论领袖”来讲,应该是严谨的、具有科学性的、对受众负责的,能为受众提供更好的建议以降低风险,提供积极的反馈或决策,并与媒体信息更好的结合,为公众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