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下中英语篇对比研究及教学启示论文
研究论文: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发

159828 中等教育论文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发1、引言语篇分析是英国语言学家哈里斯在1952年发表的“语篇分析”一文中首次使用的一个术语。
之后,众多的语言学家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语言现象所表现的交际功能,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交际价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推理能力。
实际上,将语篇分析运用于外语阅读教学,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
早在80年代中期著名语言学家Carrell (1985)等人就已提出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国内的一些外语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开始在外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来促进和提高我国外语阅读者的理解能力。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首先,在阅读题材上,高中英语的阅读材料涉及到名人轶事、科普知识、日记访谈、新闻报道、民间故事、广告、寓言、史地常识等。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归纳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高中生应具备略读、找读、跳读、预测下文、猜测词义、理解大意、分析细节、推理判断、把握结构、处理图表信息、分清指代关系等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意图并对阅读内容做出评价的目的。
这些要求正是对语篇的宏观结构以及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具体阐述。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也一直秉承“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将考试的重点放在语篇上,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检测学生对语篇的解析和领悟能力。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离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基础语言知识能力薄弱,缺乏必要的语篇知识,并缺乏一定的阅读技巧及策略。
就目前现状来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仍然集中在解释单个单词的含义和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上,教师很少或根本不对课文做语篇上的分析,对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获得一些零碎的、脱节的、片面的知识,而对于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目的不能透彻理解。
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发

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发【摘要】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语篇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了语篇分析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介绍了如何进行语篇分析,包括抓住关键信息、理清篇章逻辑等技巧。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语篇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效果。
接着讨论了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语篇分析,建议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最后总结了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呼吁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本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启发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语篇分析,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关键词】语篇分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启发,重要性,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学生能力,教师作用1. 引言1.1 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启发Language analysis is a crucial tool in enhancing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By examining the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coherence of texts, languageanalysis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meaning and intentions behind written works, allowing students t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they are reading.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analysi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classroom,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corporating it into lesson plans. Through case studies and examples, we will demonstrate how language analysis can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offer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o integrate this valuable tool in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Ultimately, we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analysi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and emphasize the role it plays in enhancing students'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By embracing language analysis, teachers can inspir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engaged and proficient readers, enabling them to succeed in both academic andreal-world contexts.2. 正文2.1 语篇分析的重要性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language discourse analysis is its ability to help students recognize patterns and themes within atext. By examining the language choices, organization, and coherence of a text, students can identify key ideas and themes that may not be immediately obvious. This deeper level of analysis can lead to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help students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ext.2.2 语篇分析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Language discourse analysi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discourse in a tex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coherence of the text, leading to improved reading comprehension.2.3 如何进行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一篇文章中的言语现象,从而揭示文章的整体意义和组织结构。
论语篇分析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观 结 构 的分 析 , 使 学 生 抓 住 文 章 段 落 和全 文 的 主 旨 , 可 了解 文 章 的 布 局谋 篇 . 利 于 学 生形 成 阅读 中 的 正 确 预 见 . 高 阅 读 有 提 效 率 。其 次 , 篇 分 析有 助 于提 高 学 生 写 作 水 平 。中 国学 生 在 语 英 语 写 作 时 , 遍 使 用 中式 英 语 , 辑 性 差 , 辞 方 法 不熟 练 , 普 逻 修 全 文 干 瘪无 色彩 等 除 语 法 以外 的 问题 。原 因是 平 时在 赏 析 文 章 时 . 多 注 意 语 法 、 法 的 正 确 与 否 , 没 有 真 正 领 略 文 章 过 句 而 的 构 成 , 下 文 的逻 辑 关 系 , 落 的衔 接 等 . 未 学 到 文 章 真 上 段 并 正 的 精 髓 。 若 用 微 观 分 析 法 进 行 语 篇 分 析 , 种 问 题 就 迎 但 这 刃 而 解 了 。最 后 。 篇 分 析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语 言 进 行 语 交 流 的能力 。 统教 学重语 法 , 意义 , 语句 , 篇章 。 传 轻 重 轻 而 在 以语 篇 为 单 位 组 织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 学 生 结 合 上 下 文 语 让 境 进 行 独 立 思 考 , 调 动 思 维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分 析 、 归 纳 、 理 能 力 . 握 语 篇 整 体 的 意 义 , 展 语 篇 水 平 上 的 交 推 把 发 际能力 。 4语 篇 分 析 教 学 在 高 中 英 语 课 堂教 学 中的 运 用 . 41 用 语 篇 宏 观 分 析 法 分 析 课 文 结 构 . 深 学 生 对课 文 .运 加 的理解。 首先 , 以语 篇 为 起 点 . 宏 观上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课 文 的 整 体 从 结 构 , 行 段 落 划 分 , 别 主题 段 、 展 段 和 总 结 段 , 归 纳 大 进 识 发 并 意 , 学 生 能 识 别语 篇 主题 。 次 , 析 段 落 内 部 的 结 构层 次 , 使 其 分 启 发 学 生 识 别 段 落 的 主题 句 和 支 持 句 ,对 于 没 有 直 接 陈 述 主 题 句 的段 落 , 要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归 纳 。根 据 不 同 的课 文 体 裁 , 也 结 合 每 单 元 课 后 的课 文 结 构 分 析 ,有 针 对 性 地 分 析其 篇 章话 题 展 开 方 式 . 导 学 生 留意 作 为 话 题 展 开 标 记 的语 义 照 应 、 引 衔 接与连贯手段 . 其是表达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 、 间 、 点 、 尤 时 地 因果 、 比较 、 比 、 折 、 代 、 渡 等 关 系 的 连 接 词 , 以 培 养 对 转 替 过 可 学 生 对 语 篇 衔 接 纽 带 的敏 感 性 。这 既有 助 于 加 深 学 生 对 文 章 的理 解 . 有 助 于促 进 学 生 阅读 能 力 的 提 高 。 又 42 合 语 篇 . 强相 关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的 导 入 , 养 学 生 .结 加 培
英语论文语篇分析论文

英语论文语篇分析论文摘要:语篇分析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语篇分析在语言学乃至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语篇分析已经从单纯的语言分析发展为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
面对典籍英译研究方面的既有成果,至今国内所发表的古诗英译评论中,主观成分较多,通常是随想式、经验式和点评式的,没有一套可仿效、可重复使用的方法与理论。
而语篇分析避免了语文学范式的主观随意性,体现了语言学派对于科学与客观的传统追求。
关键词:英语;语篇分析;培养语篇语言学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的学科,很多学者的研究都促成了它的发展。
语篇分析也吸收了包括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西方学者纷纷把语篇分析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而不是翻译技巧或翻译手段。
语篇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语篇分析的定义语篇分析是专门研究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并涉及多个学科的学问,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始于20世纪60年代。
西方许多翻译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语篇分析的方法,共性如下:全面深入地进行原文分析,注重交际功能进行译文重组,翻译策略建立于原文分析和译文重组的基础之上。
功能语言学派代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语篇分析方法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先决定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属性或类型以及其交际功能,再通过一个个的语言结构体现预定的语篇。
在翻译实践中,要重组一个适用于目的语社会的语篇,并非取决于表层结构的转换,而是自上而下的、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
二、语篇分析在典籍翻译中的应用(一)典籍翻译的特点与一般文本类型不同的是,典籍英译的难度更大。
原因在于:原文多为古汉语书写,需要先转换为现代汉语,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汉语文字能力;原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求译者拥有丰富的国学知识;典籍翻译承载着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要求译者具有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在深入研读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后,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感受到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对语篇分析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它不仅仅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更是对文本深层含义、结构和功能的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次,我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在语篇分析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实际交流中,它们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此外,我对语篇中的微观结构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词汇和语法在构成有意义的语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衔接和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本。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微观结构,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最后,我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的分析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无论是分析书面语篇还是口语语篇,我们都需要关注其结构、功能、语境等方面。
在书面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标记特征、小句的意义和分类等;在口语语篇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其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话语分析和交际理论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语篇。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英语教学。
它让我意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实现有效的交流。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读后感悟Reflections on Text Analysi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eaching English, especially at the higher levels, is not just about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t's aboutinstilling in student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its nuances, and how it is used in real-world contexts.This is where the importance of text or discourse analysis comes into play. Recently,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lve deeper into this aspec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experience was both eye-opening and thought-provoking.Understanding the Big Picture.Discourse analysis goes beyond the sentence level to look at how language is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a larger context. It involv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ntences, paragraphs, and even entire text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meaning. This approach iscrucial in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it helps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role of context in communication. By analyzing texts, students learn to identify themes, arguments, and the author's intended message, rather than just focusing on individual words or sentences.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of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classroom i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ory can often b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grasp, especially for younger students. However, by using real-world examples and hands-on activities, I found that students were more engaged and able to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what they were learning and how it could be applied in real life.Encouraging Critical Thinking.Discourse analysis also encourages critical thinking. By analyzing texts, students are forced to question assumptions, challenge existing ideas, and form their ownopinions. This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s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their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world around them. It helps them develop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which is invaluable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Challenges and Solutions.However, there are also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classroom. One major hurdle is the time it takes to analyze texts in depth. With limited class time, it can be difficult to balance between covering the basics and delving into more advanced concepts. To overcome this, I found that it was essential to carefully select texts that were both engaging and代表性 of the concepts we were trying to teach. This way, students could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without feeling overwhelmed.Another challenge is ensuring that all students are engaged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analysis. Sometimes, students can feel left out or intimidated by the complexityof the texts being analyzed. To address this, I tried to create a safe and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felt comfortable sharing their ideas and asking questions. I also encouraged them to work in groups, which not only made the task more manageable but also fostered collaboration and peer learning.The Way Forward.In conclusion,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a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uses. B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encourag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ddressing thechallenges that arise, we can ensure that our students not only excel in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becomeinformed and responsible global citizens. As teachers, it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continue exploring and innovatingin order to provide our students with the best possible education that equips them for the future.。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重要性与方法,并结合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语篇分析的概念,解释了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然后详细说明了语篇分析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分析语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接着介绍了语篇分析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的分析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最后探讨了教学策略,总结并展望了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整体来说,本文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语篇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重要性、方法、应用案例、教学策略、总结与展望、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通过对语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语篇分析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有效地运用的教学方法。
开展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概念、重要性、方法和应用案例,可以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analyzing language text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lies in its ability to deepen student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analysis skills, as well as enhanc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Through the study of language text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language is used,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 employed, and the intended message conveyed.2. 正文2.1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概念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的概念是指通过对英语语篇中的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词汇搭配、语境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意义传达方式。
用语篇分析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用语篇分析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一、语篇分析的定义与意义。
有关语篇分析的定义已有不少研究者曾做过不同描述。
周光明、关长青认为语篇分析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先分析篇章结构,然后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从而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掌握文本的主题,同时把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最终达到“先见林后见树,既见林又见树”的阅读教学目的。
黄国文解释语篇分析是指对比句子、话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研究语篇中句子排列与衔接和连贯,是一种超句法分析,其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
本文所做的语篇分析旨在向学生灌输真正的语篇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并且如何将该理论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去。
过去许多英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拼写、语法等表层错误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注意到内容贫乏、连贯性差、语言干瘪、缺乏一致性、中心不突出、汉语式篇章结构等才是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
对语篇进行动态的分析,就可以让我们对作者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可以模仿写出更地道的英语作文。
二、语篇分析的方法。
尽管语篇分析出现在五十年代初期,但由于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目的进行语篇分析,继而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到目前为止,语篇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大体来讲语篇分析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宏观方面主要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帮助学生既能全面领会整个语篇的段落层次关系、文章写作的策略,又能培养学生在写作时的谋篇能力,使其在写作时不致东拼西凑,语义不流畅,前后不连贯。
分析语篇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旨在了解不同的语篇是如何衔接起来的,并教会学生这一规律运用在写作中去。
语篇的微观结构分析是指正确识别语篇的词义、句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用传统教学方式,依次逐句解释词和句子,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围绕语篇有目的地识别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篇分析下中英语篇对比研究及教学启示
摘要:语篇分析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语篇分析指导下的主位推进模式研究成果也逐步深入地运用到语篇构建研究中来,并指导教学。
关键词:语篇分析主位推进模式宏观语篇分析英语教学启示一、引言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语言研究方法,是现代语言学借助于哲学、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以及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语篇分析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
本文基于主位推进的六种模式和宏观语篇分析两个大方面对中英语篇构造做一对比研究,希望对于今后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我国教学中,给予相应指导。
二、语篇分析
halliday和hasan在《英语中的衔接》(1976)中指出,“篇章与非篇章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篇章性….而篇章性是由衔接关系形成的”。
衔接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而不是一个大于句子的语法单位,一个语段能否称得上语篇,主要看它是否算得上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halliday, 1982)。
同时语篇一般具备七个特征:(de beaugrande/dressler,1981)1. 衔接(conhesion)2. 连贯(coherence)3.意图性(intentionality)4.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5.信息性(informativity)⑥情境性(situationality)7.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martin(1992:443)认为篇章含有不同层次的主位,并各有自己的推力功能,但都受制于相互的关系。
语篇分析包括:主位推进,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语篇模式, 宏观语篇结构。
三、主位推进
主位推进是指绝大多数语篇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主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称为主位推进。
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渐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
主位推进模式的有六种常见模式:
主位同一型(constant theme pattern)主位同一型,指一个语篇中,几个句子的主位相同,述位不相同。
e.g.my brother is in japan. he has been there for two years. he is an engineer. he is working for a big company.
第一句的主位为my brother, 之后在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主位都变成he(在此回指 my brother).这种主位同一型常见于人物介绍文本中。
1. 述位同一型(constant rheme pattern)述位同一型,指在一个语篇中,几个句子主位不同,述位相同。
e.g. john likes football. jim likes football. every boy students in my class like football.
在此第一句的主位为john,述位为football. 第二句的主位为
jim,述位为football.第三句的主位为every boy students,述位为football. 从此可以看出,这三个句子通用一个述位football.
2. 延续型(linear theme pattern)延续性,指语篇中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
e.g. we visit the great wall. the great wall i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china has witnessed many changes since the great wall was built.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个句子的主位是we,述位是the great wall.第二个句子的主位是the great wall, 述位为china. 第三句的主位为china .因此可以得出,第一句述位为第二句主位,第二句述位为第三句主位,以此类推,构成了延续型篇章结构。
交叉型(cross theme pattern)交叉型,指在第一个句子中为主位的在第二句中变成述位,第二句的主位变为第三句的述位,以此类推的形式。
e.g. the play was interesting, but i didn’t enjoy 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troubled me. i turned round and looked at them. but they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me. the play 是第一个句子的主位,述位为was interesting.第二个小句的主位为i,述位为it. 第三句的主位为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 述位为me.第四句的主位为they,述位为me.从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句的主位是第二句的述位。
第二句的主位是第三句的述位。
第三句的主位是第四句的述位。
此种类型,就称为交叉推
进模式。
3. 述位分裂型(split rheme pattern)指第一句的述位能分裂出下面句子中的主位。
e.g.基于卫星来执行主要军事任务的体系有三大弱点。
第一个弱点在地面上。
接收卫星讯号的地面站是战争中必须首先摧毁的目标之一,尤其是那些接受先期警报卫星讯号的地面站。
只有两个这种地面站,在科罗拉多州的巴克莱和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
4. 主位派生型(derived theme pattern).指第一句的主位能派生出以下各句的主位。
e.g.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o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ome people say we should plant much more trees, some people s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to the waste gas emission and other say that we should take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use of the source. 文章首句的主位为different people.由第一句主位的随后派生出了以后的三个句子的主位some people, some people and other。
四、宏观语篇分析
基于理论上中西方语篇构建的不同,在做英汉互译时,从宏观角度给与英语学习翻译者指导。
e.g. it is also the first summit between the two sides since china pu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s its eu policy paper on
october 13 and the europe union approved a new strategy for its partnership with china on september 10. ( beijing review) 译文:此次会晤是在继中国于10月13日首次发表与欧盟关系文件和欧盟于9月10日批准与中国关系新战略之后,双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五、篇章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中英语篇可以采用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已达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无论篇章的大与小。
主位推进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理清篇章脉络,从而达到篇章的推理预测。
学生也可以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写作中,使写出的作文达到信息层层递进语句流畅。
总之,篇章语言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英语教师不但应具备篇章语言学的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语篇
分析的方法,模式,启发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着的意图,达到应有的交际目的,并且还要学会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
这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同时也希望为后来研究者在语篇分析中的宏观语篇方面做出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2] haⅱ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3]halliday,m.a.k,/hasan,h:( 1976)
[4]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
[5]hoey,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