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这首诗的内容是夜晚住宿在山林中的寺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夜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并背诵古诗;2. 掌握生字词;3.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4.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古诗的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
同时,我会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夜晚的山寺图片,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夜晚住宿在山林中的寺庙,引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古诗:我会带领学生们朗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古诗:我会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们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 背诵古诗:我会让学生们反复朗读,帮助他们背诵古诗。
5. 书写生字词:我会让学生们书写生字词,检查他们的书写是否规范。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与古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古诗的主要内容和生字词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背诵古诗,并书写生字词。
答案:背诵古诗,正确书写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古诗的内容和生字词,是否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同时,我也会尝试拓展延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夜晚的山寺和古诗的意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情景引入的图片展示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夜晚山寺的直观印象。
我会选择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山寺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感受到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
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学期分析】本诗浅显易懂,读来非常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因而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朗诵中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危”、“敢”、“惊”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3.体会诗歌意境、诗人的感受。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感受。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懂诗题1.组织学生齐背学过的李白诗歌《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导入新课学习。
(板贴诗题:夜宿山寺)2.教师范读诗题,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宿、山、寺”的读音。
3.提问:同学们知道“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用“宿舍”一词帮助理解“宿”的意思。
4.出示教材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山寺”。
5.学生说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同一作者的诗歌导入,巩固学过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和教材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题中的难词。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教师引导:诗人晚上住在山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古诗,相互正音。
3.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停顿不当的现象。
相机告诉学生:这首古诗每句五个字,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可以让学生画出停顿线,帮助读好停顿。
5.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种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一)学习“危楼高百尺”。
1.提问:“危楼”是说这栋楼很危险,快要倒了吗?相机明确:“危”是高的意思,“危楼”就是高楼。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精彩教案+课后反思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精彩教案+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诗歌,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古人的智慧。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夜宿山寺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c.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描绘的景象和意境。
3. 生字词学习:a. 学生自学生字词。
b.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的用法。
c. 学生进行词语练习,巩固所学。
4. 朗读与背诵:a.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b.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c. 学生独立朗读,教师评价并指导。
d. 学生进行背诵比赛,提高背诵能力。
5. 随堂练习:a.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题。
b. 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夜宿山寺2. 重点词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描绘的景象。
c. 朗读课文,录制音频,提交至学习平台。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复述课文:略c. 朗读音频: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生字词的学习上仍需加强。
今后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对生字词的练习时间。
2. 拓展延伸:a. 带领学生参观古寺,实地体验诗歌描绘的景象。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优秀12篇)

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优秀教案(优秀12篇)《夜宿山寺》教案1教学目标: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部编版二年级(上)《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案完整版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3个生字,6个认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说出诗的意思,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山寺的高。
教学重点:1、学习3个生字,6个认读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山寺的高。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
我听说咱班的小朋友会背很多古诗,是吗?这首诗你们会背吗?《古朗月行》再来一首,这首《静夜思》呢?真是太厉害了,为你们点赞!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
2、揭示课题⑴诗人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被人们传颂的诗篇。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李白的小故事: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大山前,抬头一看,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
他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顶,但是天已经黑了,于是他就投宿在山上的寺庙里。
晚上,他登上寺庙里藏经书的高楼,乘着月色,沐着晚风,不禁诗性大发,写下了一首诗,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罗老师就来学学李白,来吟诵一下吧:故事讲完了,李白写了一首什么诗呀?——夜宿山寺(板书课题)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一步:边写边读边讲字义,让学生也读准音。
二步,认一认这两个字的字形,让学生来说结构,和怎么记,提醒“寺”和“诗”的比较)齐读课题,“夜宿山寺”就是晚上住宿在山中的寺庙里。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生自由读古诗,生圈出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字、词语,以及诗句。
随文识记生字:(1)危:(这个字挺难的,谁有办法记这个字?)老师相机说。
我们老祖宗再创造这个“危”字时,是这样的——一个人走在高高的悬崖上,觉得非常危险,怕自己掉到这个深渊里面去了。
后来,上面的人演变为斜刀头,悬崖演变为厂字,里面的部分演变为现在的这个样子,这就是——危。
在诗句中的词是“危楼”,危楼可不是危险的楼,而是指高楼。
放到诗句中还认识它吗?“危楼高百尺”(2)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在夜宿山寺的教学设计中,我希望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山水之美,领略古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其中一首是李白的《夜宿山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寺夜景中的所见所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首诗,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2.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味;3. 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韵律,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难点:领悟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曾经夜宿山寺或欣赏夜景的经历,引导他们感受自然之美。
2. 诗文讲解:讲解诗文的背景,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 朗读练习:分组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 背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5. 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领悟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首古诗中的景色,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诗文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重点诗句,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首古诗中的景色。
答案: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请学生分析一首古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答案:示例:古诗《静夜思》中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月光比喻为地上霜,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明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观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吟诵,要求在吟诵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特别想展示一下我新学到的一首古诗,想听吗?(老师用华调吟诵《古朗月行》)。
好听吗?这首诗你们都很熟悉,但这种读法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就是古人的读书方式,叫吟诵。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读书方式走进古诗《夜宿山寺》,体会诗人的感受。
1.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读准每个字音(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朗读感悟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
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古诗的基本格式和韵律,能够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但还未深入学习如何欣赏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学生对月亮和山寺这两个元素比较熟悉,但对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动。他们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古诗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理解诗意。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有效的。学生们对月亮和山寺这两个元素比较熟悉,因此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不太理解,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介绍了《夜宿山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实际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月亮和山寺这两个重点,并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部分。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效果还不错,学生们能够跟随我的思路进行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基本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他在夜晚住宿山寺时,看到天上的明月,心生感慨。我们要学习的是这首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夜宿山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意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中的月亮和山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教室划分为几个区域,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在教室墙上悬挂与《夜宿山寺》相关的图片,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在讲台上放置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课件出示: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
游览一翻吧!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
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
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师:哦,我明白了,太好了。
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危楼高百尺
师:真高呀,还有谁读?高不高?还有想读的吗?有点矮了。
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
个别读,再评。
过渡: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
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
师:咱们也来摘摘。
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
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
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师正音。
(个别再读,再评。
要求读得高兴。
)师:启发读得高兴。
(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
这次高兴了。
)
学生自由读。
过渡: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
然后齐读。
过渡: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
师: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
过渡: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真是好极了。
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小声读。
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
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
(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
个别读:
⑴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⑵想表演这首古诗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师巡视参与。
)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
(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
画好后播乐,介绍中国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五、背诵古诗。
(1)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
1.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
“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
“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2.“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3.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
)
4.教师范写。
生独立写一个。
5.展示、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