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精)

合集下载

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标题:利用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摘要:本文将介绍一个利用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分析当前生产线上的问题,确定改进的目标和方向,并采取合适的IE工业工程工具和方法进行改进。

该案例将展示如何通过IE工业工程的技术手段,从而全面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

引言:1.案例背景:制造企业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企业决定运用IE工业工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2.目标分析:通过对生产线的观察和数据收集,确定改进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增加产品质量稳定性等。

3.分析工具的运用:根据目标分析的结果,应用IE工业工程中的各种分析工具,例如流程分析、时间研究、生产线平衡、人力资源规划等,识别瓶颈、浪费和改善机会。

4.改进方案的设计:基于分析工具的结果,制定改进方案。

例如,优化工作流程、改善生产线布局、优化人员配备等。

同时,结合人员培训和技术投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以支持新工艺的实施。

5.实施和验证:将改进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效果验证。

通过比较改进前后的数据和指标,评估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同时,对员工的反馈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继续改进和完善。

6.结果与总结:通过IE工业工程的改进,生产线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也得到了稳定的提高。

通过系统的改进和优化,企业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

结论:本案例展示了通过IE工业工程改善的过程和效果。

通过对生产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优化,可以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利用IE工业工程改善案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工业工程是一种通过优化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方法,以实现工业生产的改善。

下面列举了十个工业工程改善案例,以展示如何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1. 减少生产线停机时间:通过分析生产线的瓶颈和故障点,优化设备维护计划,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库存成本: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的积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3. 优化物料运输路线:通过分析物料运输路径和运输方式,优化物料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料供应的稳定性。

4. 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优化设备的使用计划和维护计划,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5. 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分析工艺流程和生产数据,优化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通过分析工作流程和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7.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流程,加强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

8. 优化生产排程:通过分析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优化生产排程,减少生产周期,提高交货准时率。

9.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10.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改善产品质量和交货准时率,加强客户沟通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的忠诚度。

以上是十个工业工程改善案例,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可以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降低成本和浪费,提高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

工业工程的应用可以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支持。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的改善方案

IE工业工程七大手法的改善方案

IE七大手法之四 — 五五法
1.手法名称: 5 * 5W 1H法;又称5 * 5何法;又称质疑创意法;简称五五 法。
2.目的: 学习本手法的目的在于:
熟悉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以协助我们发掘 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 善途经。
3.1 基本观念:
头脑就像降落伞,○○○只有在开放的情 況下才工作○○○。
工作改善最大的阻碍并不在于技术不足, 而是在于一个人的想法~当他觉得是以最 好的方法在工作着,并且以为满足。
当你认为工作已无法改善了,那就代表你 已落伍了,虽然你是专家,拥有高深的学识.
一个虽然沒有多大学识的人,只要他认为 工作仍有改善的可能,那么他就比您更适 合这工作。
3.2 何处最需要改善 您的時間非常宝贵,应妥善运用;挑最重要的事情
手掌的张 度


+前臂
前臂的张 度



身躯
+上臂
+肩
上臂的张 上臂+身躯

弯曲
速度
1
2
3
4
5
体力消耗 最少



最多
动作力量 最弱



最强
疲劳度
最小



时间(以 25mm为准)
0.0016分
0.0017分
0.0018分
0.0026分
最大
原則5: 物体的“动量”尽可能利用;但如 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减至最小度。
1.手法名称 又称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 * 省力动作原則 * 省时动作原則 * 动作舒适原則 * 动作简化原則 此原則以最少的劳力到达最大的工作效果,其原为吉而博斯

工业工程方案改善实例

工业工程方案改善实例

工业工程方案改善实例一、问题描述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的传动系统零部件。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工艺流程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能耗高、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采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改善。

二、目标设定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改善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量增加20%;2. 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成本20%;3. 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4.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改善方案1. 设备更新首先,我们进行了设备更新,对老化严重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换和更新。

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能源成本。

同时,通过设备的更新,提高了产品加工精度,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2. 柔性化生产线设计我们对生产车间进行了改造,采用了柔性化生产线设计。

通过对各个工艺环节进行优化,使得生产线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更换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 作业分析与改进我们开展了对生产作业的分析,优化了作业流程。

合理安排工人的作业任务,减少了非生产性动作和浪费,提高了作业效率。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一些辅助工具和工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为了更好地监控生产过程和效果,我们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

制定了生产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

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改善效果经过改善方案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以下改善效果:1. 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量增加了20%;2. 能源成本减少了25%,节约了大量能源费用;3. 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废品率降低了15%;4. 生产成本降低了20%,企业利润大幅提升。

IE工业工程方法技术之动作分析改善实例

IE工业工程方法技术之动作分析改善实例

IE 工业工程方法技术之动作分析改善实例他很积极的参加 IE 培训,对QC 活动也很热心。

对于提高轮胎的性能(耐久性、安定性、安全性等)有很大的 以及耐热性,总之,优点非常之多。

作业的速度也被要求提高,但是,当你去参观现场以后,很可 能会感觉到生产方面缺乏效率。

正因为如此,王先生到自己的管理区域视察想藉此找出问题的所在。

一、作业背景《次序1》首先,王先生巡视现场,观察各种作业,基于期)、S (安全)、以及M (士气)展开一连串的检查。

钢条的原材料是钢条片,它们从前工程部被送来时,都是从支撑物垂下来。

3片钢条片熔接而成(图 5.1略)“熔接工程”细分之后,可成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重点 检查内容P (生产性)生产性是否适正 N 虽然钢条轮胎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生产性并不理想。

Q (品质)品质方面有无冋题因为属於微细的徒手作业,不会有详细的标准动作被规C (成本)成本提咼了吗?N定,以致品质的好与否不均。

现状的作业没有上升的现象,不过一旦改善, P 、Q 会提D (交货期)交货期有否廷迟?Y高,C 则会降低。

S (安全)安全上有问题吗?现在还没有问题,但是,由於需要显着的增加,今后必M (士气)作业者的士气?Y会成问题。

(P 有改善的必要)。

V没有什么问题。

Y没有什么问题。

5.2 (5) 一般,修正形状的不正(保养) 。

找出最有问题的地方(表 5.10)问题的整理表5.3王先生在一家轮胎用钢条制造工厂工作。

“钢条”的作用,就是埋入轮胎外周部, 帮助。

钢条比起其他的纤维条,更富于伸张性, 最近,辐射式轮胎的需求量也不断增设, 使熔接处的凹凸平坦,同时,为了使它牢实,必需实施锤压。

使用图5.2( 1)的装置,把熔接好的半制品熔接部,放在那儿,再用脚踏式操作法,使熔接部平 坦。

在锤压装置的B 沟,放入锤压后的半制品磨平, 有凹凸的形状。

接下来,把完成形状检查的半制品, 查。

再下来,有如图 5.2 (2)所示一般,检查是否 放在图 5.2 ( 3)的滚筒上,左右地拖拉,实施弯曲度的检 P (生产性)、Q (品质)、C (成本)、D (交货最后被制成钢条,就是利用其后,把半制品装在图 5.2(4) 开强度试验。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IE)(精)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IE)(精)

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Ø 工业工程在欧美企业谓之 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在日本企业界称为“生产技术"或“管理工学"。

IE 最早起源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 (F. W. Toylor 1856~1915的“时间研究"与吉尔布雷斯 (F.B. Gilbreth 1868~1924的“动作研究",相对“企业管理"来说, IE 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 .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美国企业界, IE 几乎取代了大部分的传统管理工作。

Ø 企业的目的是希望以最小的投入 (Imput得到最大的产出 (Output, 以致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些投入包括资金 (Fund、人力 (Manpower、材料 (Material、机器(Machine及厂房 (Wor kshop等。

如何将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效率高、品质稳定、纳期准、浪费少、成本低之目的 , 是 IE 之主要工作内容 . 故 IE 是一门应用科学,兼有管理及工程技术的内容。

随着 IE 的导入,传统的工程技术融合于现代的科学管理技巧之中,可弥补原有管理及工程技术的脱节,起到省钱增效之最终目的。

Ø 现阶段 IE 之主要工作内容1. 工程分析 (Engineering analysis 用工程符号(“ "代表加工、“ ”代表物料停滞、“ ”代表搬运、“ "代表检查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制成流程图, 发现其瓶颈工序并运用 IE 手法改善之,使生产线趋于平衡 (流程图的制作参考“IE 之理论课题 II " ;2. 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通过成本核算 (Cost accounting,可知产品之制造成本(含人工费、机器折旧费、用房租金、辅料等的合理性,通过 IE 手法,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

工业工程改善案例工业工程是一门优化工作系统和流程的学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是10个工业工程改善案例的具体描述:1. 生产线优化: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生产线存在瓶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重新设计生产线布局,优化工作流程和物料流动,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0%。

2. 仓库布局改进:一个大型电子产品公司的仓库布局不合理,导致货物堆积、拣货时间长。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重新设计仓库布局,优化货物存放和拣货路径,减少了拣货时间,提高了仓库效率。

3. 工时管理改善:一家制造公司的工人工时管理混乱,导致有些工人工作时间过长,有些工人工作时间过短。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工时分配,平衡工人负荷,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 质量控制改进:一个食品加工厂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大量次品。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生产过程,改进质量控制措施,减少了次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5. 物料管理优化:一个制造公司的物料管理存在问题,导致物料缺货或过剩。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物料采购和仓储管理,减少了物料缺货和过剩的情况,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6. 人员培训改进:一个服装制造厂的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设备维护优化:一家化工厂的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生产进度。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修设备,减少了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

8. 员工安全改善:一个建筑工地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改善工地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员工安全意识。

9. 供应商管理优化:一个零售公司的供应商管理混乱,导致供应链延迟和质量问题。

通过工业工程的方法,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优化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减少了供应链延迟和质量问题。

10. 生产计划改进:一个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_图文(精)
•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企业应用IE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推行什么生产方式都是:外国的技术、管理+本民族的文化、现实
遵循原则:引进、吸收、消化、创新
•企业的领导的率先作用极为重要。
组织科学的生产与管理系统,制定推进模式和评价体系是管理者的主要功能。
•企业全体员工能否积极的参与决定着管理的成败,员工作用是任何管理者所不能替代的。要充分注意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紧密结合,这是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切入点。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工程(IE现场改善方法
一线班组长管理技能培训
内训策划案
讲师简介
马老师,资深职业讲师,曾长期任职于某著名合资企业精益生产推进项目负责人,从事过生产现场管理、工业工程等多项管理的负责人,长期的企业实战经历使他对企业的生产方式运作有深入了解,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培训经验,使得他在讲授生产课程方面倍具说服力。他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并且案例详实、融会贯通。其课程互动性强,课堂生动有趣。
目录01诠释工业工程(IE
02五五法
03流程法与设施布置
04人机法
07标准时间与生产线平衡分析08标准操作(SOP
目录06动改法05双手法
5
什么是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等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科学,它利用数学、物理和社会学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同时使用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上述整体系统所能得到的成果予以说明、预测和评价。
马老师培训及咨询服务过的企业有:中国航天、中石油、宝钢集团、海南航空、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东南汽车、宇通客车、重庆长安铃木、万家乐集团、成飞集团、沈飞集团、建龙钢铁、中铁轨道、武汉铁路局、浙江移动、甘肃移动、四川长虹、夏新股份、美的集团、联合电子、法雷奥、盖茨优霓塔、锦湖轮胎、韩泰轮胎、蒂森克虏伯、浙江钱潮集团、福臻模具、罗比照明、ABB、埃梯梯、无锡唐纳森、东方通信、虹信集团、广北电、杰普智能卡、金斯顿、西蒙电器、赛尔康电子、升德升电子、东莞科泰电子、柏瑞安电子、安费诺电子、华联电子、华科光电、株州电力机车、北京博维航空设施、斯奈克玛航空发动机、斯必克制冷、远东控股、睿固精密件、波尔亚太、金洲刀具、库尔兹烫印、成都印钞、宜宾纸业、渤海能克、上海金泰、辽宁电力、中山电力、盘山发电、蒙牛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辉山乳业、顶新集团、汇源果汁、中烟集团、三得利啤酒、百威啤酒、泰山啤酒、北京空港配餐、青岛康地恩、天士力药业、九芝堂药业、双鹤药业、敖东制药、吉斯特药业、永康制药、诺康医药、英科制药、京博农化、海科化工、拉法基水泥、秋水伊人服装、云南阿舍冶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迩欧艾装配线✋☜改善案例
装配线简介
装配线,作为LED灯具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肩负着LED灯具成品的组装和包装的全部生产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各种的生产任务,装配线引入了精益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合理的排拉,达到合理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装配生产线平衡改善过程
● 了解产品组装工艺
● 对U型拉进行工时测定,得到统计数据
● 从统计数据分析U型拉平衡状况
● 识别瓶颈工位,找出不平衡的原因
● 运用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制定改善方案
● 将改善方案告知组长或装配主任,实施现场改善
● 改善效果分析总结
平衡改善法则-ECRS法则简介
符号名称说明
E取消Eliminate对于不合理、多余的动作或工位给予取消
C合并Comebine 对于无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R重排Rearrange 经取消、合并后,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处”三个提问后进行重排
S简化Simplify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位,应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或设备替代,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以上ECRS法则,具体可通过下列图片来说明生产中如何运用改善:
装配线平衡典型案例
● 数据统计时间:2010/8/2-2010/8/3
● 产品编号:53072(太空车)
● 组装部分:成品和包装
● 改善方案提出时间:2010/8/2
● 改善方案实施时间:2010/8/3 改善前各工位组装工艺

位序号组装工艺
SPT
(秒)


1 9.5 1
2 11 1
3 6 1
4 13 1
5 8 1
6 8 1
7 8 1
8 6 1
9 9 1
10 10 1
11 6 1
12 8 1
平衡率=各工序的作业时间/(瓶颈工位时间*人数
=(9.5+11+6+13+8+8+8+6+9+10+6+8)/(13*12=65.71%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34.29%
改善前装配线工位平衡图
改善措施
从统计数据分析这条装配线,可以发现瓶颈工位是工位4。

针对这十二个工位的特点,提出以下的平衡改善措施:
● 改善瓶颈工位。

因为电动批打螺丝较慢,可改用打螺丝较快风批。

改用风
批打螺丝后,打螺丝总时间可以从13S减少为11S。

合并作业内容。

将原工位序号8和9合并为一个工位,同时原工位序号10工人的在空闲时辅助此合并的工作进行装配操作。

此时,可以减少一人。

合并作业内容。

将原工位序号11和12合并为一个工位,也可以减少一个工人。

重排。

改善之前,原工位序号5、6、7是每一个工人负责粘贴一张蓝色标签。

改善后,安排两个工位粘贴蓝色标签,每一个工人一次粘贴全部蓝色标签,同时原工位序号3工人在空闲等待时辅助粘贴标签。

重排后同样可以减少一个工人。

改善后各工位组装工艺
工位序
号组装工艺
SPT
(秒)
人数
1 9.5 1
2 11 1
3 10 1
4 11 1
5 11 1
6 11 1
7 13 1
8 12 1
9 13 1
改善后平衡率=(9.5+11+10+11+11+11+13+12+13)/(13*9=86.75%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13.25%
改善后装配线工位平衡图
改善前后的对比
各工位平衡图对比
生产线改善前后各管理指标比较
生产线平衡率方面
生产线平衡效率提高了21.05%
工人人数方面
工人人数由原来的12人减少至9人
生产效率方面
改善前,9.5小时的产量为2500个,工作人数为12人,则:
人均时产=2500/(9.5*12= 21.9(个
改善后,同样9.5小时的产量为2500个,但工作人数减至9人,则:人均时产=2500/(9.5*9= 29.2(个
从而,改善后生产效率提高了(29.2-21.9)/21.9=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