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与移交办法
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援助效果,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技术援助项目,是指中方在援外资金项下,综合采用选派专家、技术工人或提供设备等手段,帮助受援方实现特定技术目标的援助项目。
第三条技术援助项目一般由中方负责组织实施。
如受援方有组织实施意愿,中方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与受援方商定,将技术援助项目交由受援方组织实施。
第四条商务部负责技术援助项目的立项、管理和监督。
援外项目管理机构依据本办法规定具体组织、监督和管理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并接受商务部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驻受援国使领馆经济商务机构协助商务部办理与技术援助项目有关的政府间事务,负责技术援助项目实施的境外监督管理。
第六条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协助商务部处理对外技术援助管理事务。
第二章项目采购管理第七条项目管理机构在经商务部认定资格的援外项目实施企业范围内根据援外项目采购规定选定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
商务部可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政策选定对外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
中标的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对所承担的技术援助项目任务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
第八条技术援助项目采购以技术援助方案的技术可靠性、方案成熟度和经济合理性作为主要选择标准。
技术援助方案是指根据技术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建议书的要求,提出的要素整合方式、技术实现手段和标准,实现技术援助目标的规划、路径和程序等内容。
其中,技术援助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和转让、管理合作、提供物资设备和提供工程服务等不同类型。
对于技术实现路径简单明确的技术援助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可以在采购程序中确定统一的技术援助方案,并根据方案响应性和经济合理性依法选定实施单位;对于实现同一技术目标路径多元的技术援助项目,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在采购程序中依法选定技术援助方案及实施单位。
第九条对于技术援助项目内容较为复杂或有特殊安全性要求,所需主项技术资质为两项以上的,可由符合所有主项技术资质的单位单独投标,也可由投标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
(管理制度)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1999)外经贸援发第188号文颁布]目录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内部试行)1表5.11–1建筑安装施工技术资料移交书33表5.11–2施工技术资料移交明细表34表7–1图纸会审记录35表7–2设计变更、洽谈记录36表8技术交底记录37表9施工日志38表10.1.1–1水泥试验方案39表10.1.1–2钢筋原材料试验方案40表10.1.1–3砖试验方案41表10.1.1–4砂试验方案42表10.1.1–5碎(卵)石试验方案43表10.1.1–6防水卷材试验方案44表10.1.1–7防水涂料试验方案45表10.1.1–8混凝土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46表10.1.1–9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案47表10.1.2–1回填土密实度试验方案48表10.1.2–2砂浆配合比申请单49表10.1.2–3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案50表10.1.2–4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51表10.1.2–5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52表10.1.2–6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案53表10.1.2–7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54表10.1.2–8钢筋接头试验方案55表10.1.2–9超声波探伤方案56表10.1.2–10射线探伤方案57表10.1.2–11射线探伤评定记录58表10.1.3–1土壤干密度试验方案59表10.1.3–2强夯施工现场记录60表10.1.3–3钎探记录表61表10.1.4技术复核记录62表10.1.5–1地基验槽记录63表10.1.5–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4表10.1.6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65表10.2.1–1防水隔层材料水泥砂浆(掺入JJ91硅质密实剂)试验方案66表10.2.1–2防水隔层材料水泥混凝土(掺入JJ91硅质密实剂)试验方案67表10.2.4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记录68表安通–1设备开箱检查记录69表安通–2设备、配件、材料检验记录70表安通–3进场设备检验记录71表安通–4暖风通风空调工程设备系统运转试验记录72表安通–5设备管道保温检查记录表73表安通–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4表安通–7设备安装工程单机试运转记录75表安通–8阀门试验记录76表10.6–1管道伸缩器安装检查记录表77表10.6–2管道试压记录78表10.6–3燃气管道气压严密性试验记录79表10.6–4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检查记录表80表10.6–5管道冲洗吹扫检查记录表81表10.6–6热交换设备试压检查记录82表10.6–7单机试车检查记录表83表10.6–8基础尺寸和位置检查记录(壹)84表10.6–9基础尺寸和位置检查记录(二)85表10.6–10锅炉钢结构组装前单件的尺寸检查记录86表10.6–11组装链条炉排的安装尺寸检查记录87表10.6–12锅筒、集箱安装记录88表10.6–13硬度测量及退火记录89表10.6–14胀管检查记录表(壹)90表10.6–15胀管检查记录表(二)91表10.6–16通球记录92表10.6–17省煤器水压试验记录93表10.6–18焊接试件探伤记录94表10.6–19管道系统吹洗(脱脂)记录95表10.6–20链条炉排冷运转记录96表10.6–21锅炉水压试验记录97表10.6–22烘炉(烘干)记录98表10.6–23煮炉检查记录99表10.6–24蒸汽严密性试验记录100表10.6–25安全阀定压记录101表10.6–26锅炉负荷试运行检查记录表102表10.6–27总体验收证明103表10.6–28起重机试车检查记录表104表10.7–1接地装置施工检查记录表105表10.7–2电动机试运转检查记录表106表10.7–3电气照明、动力试运行记录107表10.7–4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108表10.7–5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109表10.7–6报警、联锁系统试验记录110表10.8–1风管漏风检测记录111表10.8–2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112表10.8–3冷冻水管道压力试验记录113表10.8–4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114表10.8–5设备单机试车记录115表10.8–6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116表10.8–7空调系统试验调整方案117表10.8–8空气净化系统检测记录118表10.8–9壹般通风系统试运行记录119表10.8–10通风系统管网风量平衡记录120表12工程质量事故方案书121表13–1开工方案122表13–2停(复)工方案123表14单位工程验收记录124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内部试行)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了加强对外援助成套项目(以下简称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统壹管理,贯彻GB/T19000壹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提高成套项目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移交计划

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移交计划工程资料收集整理移交计划,这个听起来有点儿正式对吧?其实呢,它就是一个“把零散东西收拾齐,交给下一位负责人的过程”。
别看名字大,搞得好了,项目顺利;搞不好,麻烦可就大了。
想想看,所有的图纸、文档、合同、数据啥的,你突然没了记录,后面咋办?这可不是小事,没得商量。
大家一开始可能觉得这个“资料收集整理移交”有点儿枯燥,但如果你细细琢磨,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就像你收拾屋子,做得漂亮,大家都说好;做不好,指不定就成了“垃圾堆”了。
嗯,话不多说,咱们聊聊这事儿到底咋办。
首先呢,收集工作可得提上日程,千万别拖,拖得越久,问题越多。
你想想,一开始的设计图纸,后面的施工记录,再到所有的预算和变更单子,这些可都是关键材料!它们能帮你弄明白一个工程做得咋样,成本控得住不住,进度快不快。
你把这些东西收集好,手头再不慌不忙,随时随地想查就能查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一开始就要把这些资料给弄得清清楚楚,别让它们成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堆积在角落。
整理的工作可别轻视!整理起来可比收集更麻烦。
你收集了一大堆东西,光是把它们凑齐可不够,还得按顺序来。
工程资料种类多呀,涉及的内容也广,各种文件、报告、审批表格,得逐个梳理。
你想啊,图纸一大堆、表格一堆,厚厚的一摞。
如果不整理清楚,找起来像翻箱倒柜一样,能把人搞疯。
最怕的就是“啥都找不着”,这种时候,连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丢三落四了。
所以啊,整理的时候得细心、耐心,千万别心急。
按项目进度、按文件类型、按部门进行分类,心里得有个清晰的规划,别让这些东西成了杂乱无章的“大杂烩”。
整理好之后,再搞个索引表格,谁要找啥,直接看一眼,简直是轻松自如。
然后就是移交。
移交的过程就像是传递接力棒,你手里这堆东西交到下一位同事手里,一切都得顺畅。
如果资料一大堆,没做过任何整理,直接扔给别人,那可就“掉链子”了。
接手的人不知道从哪找,想问你问题,你又走得远远的,这不就成了烂摊子嘛!所以移交前,咱得做好沟通和说明,把资料一一列清楚,交代好每一份文件的背景和用途。
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15页word资料

附件七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内部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外援助成套项目(以下简称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贯彻GB/T19000-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提高成套项目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套项目中工业及民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包括新建、扩建工程),其他行业的成套项目应参照本办法,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补充专业的施工技术资料要求。
第三条成套项目施工技术资料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施工图纸、技术文件、质量记录和有关媒体的总称。
第四条本办法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编制并颁布,具体贯彻本办法时应注意遵守受援国法律、法规和对外实施合同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受援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建筑安装工程规范、规程和相关标准。
第二章技术资料管理职责和管理要求第五条技术资料管理职责(一)成套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派的施工技术组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具体包括:1、施工技术组的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组织管理工作。
2、施工技术组应配备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二)凡经外经贸部批准采取部分分包方式的成套项目,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成套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负全责,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企业编制的全部施工技术资料。
分包企业应各自负责对分包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汇集整理。
(三)受援国政府驻项目监理工程师或工地代表签署同意的各种施工凭据和有关通知、会议纪要等施工技术资料也应收集、整理,并纳入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范围。
第六条技术资料管理要求(一)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具有可追溯性,按规定分别由各级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经施工监理工程师签认。
关于项目部档案及资料管理及移交规定

关于项目部档案及资料管理及移交规定4.10 档案及资料管理4.10.1 项目管理过程资料项目过程资料设专人管理。
现场项目部成立后,首先根据业主或监理的档案管理要求编写适用于本项目的档案管理规定。
档案管理规定中至少要明确:档案管理的范围、职责、存储要求、编号要求、收发文的具体要求等。
4.10.2 项目交付资料工程168试运后30天内,项目部向业主移交档案;45天内(向业主移交后,为保证与公司档案的一致性)向公司移交档案。
4.10.2.1移交业主档案的构成①施工文件:由土建、机务、电气、热控专业技术资料和调试文件及管理性文件组成。
②工艺设备文件有: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技术文件,设备图纸,开箱记录等。
③设计文件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其报批文件,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工程设计计算书,设计评价,设计及审批等。
④竣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工程遗留问题、竣工交接证书、工程决算等。
⑤管理型文件: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工程会议文件、工程统计报表等。
4.10.2.2移交公司档案的构成(分类及文件形成过程)1计经资料①合同资料(包括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
②工程进度款(工程量、产值)报表(包括总承包上报业主、分包上报总包报表)。
③工程款支付申请表(提交业主报表)。
④付款通知单、工程进度付款扣款单(业主批复的付款额及预付款提留、工人工资保证金、质保金额;具备了业主财务部门付款流程的条件)。
⑤工程竣工结算报表。
2财务、税务资料(按照建安、设备、设计与服务分类整理,便于进行阶段性的三方财务核对工作)⑥建安发票开具手续资料(外经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印花税完税凭证,建安合同复印件等。
)注:外经证一式三份到当地税务局备案登记后,一份返回公司,一份地方税务局存档,一份开具发票时使用。
⑦收入发票(与业主往来的,设备增值税发票、设备资金往来收据;设计与服务发票、设计与服务往来收据;建安预付款资金往来收据、建安发票;与收入发票对应的完税证明)附表15⑧成本发票(分包单位提交的发票,复印件、交接单;与成本发票对应的完税证明)⑨银行承兑汇票登记(复印件、交接签字单)⑩业主付款及完税信息登记表(按照设计、设备、建安分别进行登记,反映额度附件)3声像电子资料11现场摄像、摄影资料。
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

对外技术援助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外技术援助项目(以下简称技术援助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援助效益,增强援助效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援助项目,指中方在援外资金项下,综合采用选派专家、技术工人或提供设备等手段帮助受援方实现某一特定技术目标的项目。
技术援助项目涉及提供物资或附带工程内容的,在适用本办法的同时还应参照援外物资或成套项目管理办法办理相关事宜。
第三条商务部负责技术援助项目监督管理,处理有关政府间事务。
援外项目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机构)依据本办法规定组织和监督管理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并接受商务部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机构(以下简称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协助商务部办理技术援助有关政府间事务,负责技术援助项目实施的境外监督管理。
第五条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协助商务部处理技术援助项目实施中有关具体事务。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六条商务部负责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格管理,承担技术援助项目实施任务的单位应在具备相应资格的单位范围内选定。
第七条项目管理机构根据《对外援助项目采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选定技术援助项目实施单位。
第八条技术援助方案是指通过科学设计技术路径和流程,明确项目实施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对项目人员分工、物资设备利用,以及开展技术交流、执行具体技术任务和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等作出统筹规划。
第九条技术援助方案应在项目可研完成之后、立项之前确定,并作为项目报批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对于经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同一技术目标下,技术援助方案简单明确、相对统一的技术援助项目,由可行性研究单位在可研成果文件中确定技术援助方案。
项目管理机构在项目正式立项后,应根据技术援助方案和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选定项目实施单位。
第十一条对于经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同一技术援助目标下,技术援助方案不固定、不明确、差异较大的技术援助项目,商务部应通过招标方式选定技术援助方案。
《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 归档 与移交办法》

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与移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外援助成套项目(以下简称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明确移交验收标准,建立完整、有效的成套项目档案系统,保存与成套项目有关的重要历史资料,满足成套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修、改(扩)建,以及后评估和研究开发利用的需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成套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本办法的依据为《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695-2009)、《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商务部2008年第18号令)、《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管理规定>等八个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商援发[2008]533号)、《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的通知》(商援发[2010]453号,以下简称《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第三条成套项目技术资料是对成套项目在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技术文件和反映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的有关载体的总称。
分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涵盖了重要的经济技术资料和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环节、重要阶段、重大事项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以下简称经济合作局)是商务部授权的成套项目归档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实施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检查、保管、研究及开发成套项目资料;对有关单位在成套项目资料收集、归档、保管过程中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对归档整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督促有关成套项目实施单位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移交资料,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移交资料的单位及时催交。
第五条承担成套项目招投标、考察、勘察设计、设计监理、施工、施工监理、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各有关单位是成套项目原始资料的形成单位,除须按照国家建设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收集并保管规定的资料外,还必须按商务部的有关规定和合同的约定收集、整理并移交招投标、考察、勘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技术合作等资料,并妥善保管备份资料,备份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商务部所有。
项目移交方案

项目移交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项目的完成,项目移交是一个必要的环节。
项目移交是指将项目的结果、成果、文件、知识和责任等交接给项目的接收方,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顺利运营。
本文将详细介绍项目移交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项目移交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移交步骤1. 项目准备阶段在项目准备阶段,项目移交方案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经理应该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成本等关键要素,并与接收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双方对项目移交的期望和要求达成一致。
2. 移交前的准备工作在项目移交之前,项目经理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项目的完成情况:检查项目的交付物和成果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 整理项目文档:整理项目的文件、报告、记录等,确保其完整、准确、易于理解。
- 完成项目评估: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成本的控制情况、项目风险的应对情况等,以便为项目移交提供参考依据。
- 确定移交的时间和地点:与接收方协商确定项目移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确保双方都能参与到移交过程中。
3. 移交过程项目移交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项目交接会议:召集项目交接会议,与接收方共同讨论项目移交的事项,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达成共识。
- 移交项目文档:将项目的文件、报告、记录等移交给接收方,并确保其完整、准确、易于理解。
- 培训接收方人员:对接收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项目的情况、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 提供支持和指导:在项目移交后的一段时间内,项目经理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接收方顺利过渡和运营项目。
4. 移交后的跟踪和评估项目移交后,项目经理需要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 定期沟通:与接收方进行定期沟通,了解项目的进展和运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
- 监督评估:对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项目的运营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与移交办法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与移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外援助成套项目(以下简称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明确移交验收标准,建立完整、有效的成套项目档案系统,保存与成套项目有关的重要历史资料,满足成套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修、改(扩)建,以及后评估和研究开发利用的需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成套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本办法的依据为《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695-2009)、《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商务部2008年第18号令)、《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管理规定>等八个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商援发[2008]533号)、《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的通知》(商援发[2010]453号,以下简称《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及《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第三条成套项目技术资料是对成套项目在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技术文件和反映项目准备和实施情况的有关载体的总称。
分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涵盖了重要的经济技术资料和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环节、重要阶段、重大事项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以下简称经济合作局)是商务部授权的成套项目归档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实施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检查、保管、研究及开发成套项目资料;对有关单位在成套项目资料收集、归档、保管过程中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对归档整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督促有关成套项目实施单位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移交资料,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移交资料的单位及时催交。
第五条承担成套项目招投标、考察、勘察设计、设计监理、施工、施工监理、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各有关单位是成套项目原始资料的形成单位,除须按照国家建设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要求收集并保管规定的资料外,还必须按商务部的有关规定和合同的约定收集、整理并移交招投标、考察、勘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技术合作等资料,并妥善保管备份资料,备份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商务部所有。
凡有分包内容的成套项目,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整理各分包企业编制的全部资料,并对此负全责。
第六条设计监理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应分别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成套项目的归档资料实施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成套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及项目技术组负责人应对资料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岗位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措施;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督促其认真领会、掌握《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及本办法的要求。
第三章资料的形成与收集第八条各有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以商务部核准的工程项目划分为依据,随进度、按专业进行系统收集,并形成种类齐全、份数足够的所有原始资料。
第九条纸质资料形成的要求(一)归档资料所载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与成套项目实际相符合,具有可追溯性,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方面规范、标准和规程。
(二)成套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填写的各种表格,采用本办法中规定的表格样本(见商务部经济合作局网站:最新资讯/ 援外业务/ 援外成套项目档案管理,网页:/static/column/1dhd/yunnan.html/)《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有关配套表格(第一批)》,本办法未涵盖的其他表格,则参照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或本行业规定的标准表格。
(三)归档资料应在签署意见、签名、盖章处,如实填写,且字迹清楚,不得代签。
(四)归档的文字资料应采用A4幅面(297mm*210mm)耐久性强的纸张,并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如纯蓝墨水、圆珠笔、铅笔和复写纸)的书写材料,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五)竣工图纸的编制要求竣工图是成套项目中最重要的工程档案,是成套项目运行、管理、维修、加固和改(扩)建等的重要依据,因此竣工图的编制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编制竣工图,确保竣工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竣工图随工程进度编制,不得滞后。
2、凡按施工图施工,未发生设计变更的,在施工图图签附近的空白处,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图章样本见附件1)。
3、凡发生一般性设计变更的,且图面变更量未超过1/3的,可在施工图上直接改绘,并注明修改的依据,逐张加盖及签署竣工图章。
4、凡发生重大设计变更的,及图面变更量超过1/3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并逐张加盖及签署竣工图章。
5、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是编制竣工图的主要依据,因此,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应按专业分类,并在上面注明修改图纸的图号。
6、凡一条设计变更记录涉及到多张图纸的,每张图纸均应做相应的变更修改。
7、设计代表、施工技术组总工程师、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审核竣工图纸,以确保竣工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真实反映成套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资料的归档整理第十条成套项目竣工后,各有关单位应及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具体内容和分类方法(详见附2-1~2-5),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并向商务部经济合作局移交。
第十一条归档资料(竣工图文件除外)共编制两套(正本一套、副本一套),每套均由纸质资料和规定的电子版资料组成。
正本移交经济合作局,副本由移交单位代商务部实行异地保管。
竣工图文件编制一式三套,正本移交经济合作局,一套副本由移交单位代商务部实行异地保管,另一套副本移交驻受援国使馆经商机构保管。
第十二条正本归档资料必须为原件,确实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复印件代替,但必须注明原件存放处。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复印件须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
制作归档资料副本时,如原件份数不足,可以使用正本资料的复印件。
第五章归档资料的组卷第十三条组卷的原则(一)文字资料和图纸原则上不能混装,如有必要混装组卷的资料,应该文字资料在前,图纸在后。
(二)遵循资料形成的自然规律,保持卷内资料的有机联系。
(三)在按照上述原则的组卷条件下,卷内资料应按商务部核准的项目划分及形成时间有机地进行编排,系统地组卷。
1、工程图纸按专业组卷,同专业的图纸按图号顺序排列。
2、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和单位工程(子单位)顺序逐级编排组卷。
3、钢筋、水泥、砂石等公用材料的有关资料应单独组卷。
4、单位工程的归档资料总量超过20卷的,应编制总目录且独立成卷。
第十四条案卷编制(一)案卷构成案卷应由封面、卷内目录、卷内资料、备考表和封底构成并按此顺序装订(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和备考表的样本详见附件3至5)。
(二)案卷页码编号1、每卷页码独立编号,卷内有书写内容的资料均按页面编号,页号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编写在页面的右下角(背面如有内容,编写在背面的左下角),折叠后的图纸一律编写在右下角。
2、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封底不编写页号。
3、成套图纸或印刷成册的文件材料,自成一卷的,原有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已有页码的不必重新编号。
第十五条案卷规格与装订(一)案卷规格:案卷封面、目录、备考表、封底均应采用70g以上、A4幅(297mm*210mm)尺寸的书写纸张制作,图纸统一折叠成A4幅面,小于A4幅面的要用A4白纸衬托。
(二)不同幅面的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图标栏露出外面。
(三)案卷厚度:文字资料以近40mm为宜,图纸资料以40 mm—60mm为宜。
考察、勘察报告、中期验收、竣工验收报告必须独立成卷。
(四)包括文字和图纸在内的所有零散资料均必须整齐牢固装订成卷,装订前应剔除金属物,建议采用线绳左侧三孔装订法,订结打在背面。
装订线距左侧20mm,上下孔距中孔80mm,避免装订线压占页面上有图、文内容的部分。
必要时,装订线一侧根据案卷薄厚加垫草板纸。
自然成册的资料不必另行装订,但不得带有金属装订物,不得以塑料装订物打孔活页装订。
第十六条案卷的装盒资料移交前不必装盒,正式移交后在经济合作局使用中国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档案专用装具统一装盒。
第六章电子文件收集与整理第十七条电子文件的收集电子文件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纸的电子版本(见附件2-1~2-5中电子文件移交相关部分);二是反映项目实施各方面情况的音像和图片资料的电子文件(归档移交内容和分类目录见附件6)。
第一类电子文件最终版确定并印制相应纸质文件后,应立即将最终版的电子文件存入专用的暂存存储器中(其它无关电子文件不得与此混存),或刻录成盘,妥善保管,供电子文件归档整理时使用。
必要时,向本单位档案部门进行临时归档备案。
第二类电子文件形成后应立即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中备份。
在纸质资料正式装订前,应按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制作电子文件,尤其是需扫描成电子文件的纸质资料,如图纸类电子文件的存储格式要求如下:(一)文字型电子文件以XML、RTF、TXT为通用格式,移交时要求转化为PDF格式。
(二)对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采用非通用文件格式的图像电子文件,收集时应将其转换成通用格式,如无法转换,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扫描型电子文件以JPEG、TIFF、BMP为通用格式。
(三)对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设备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其软硬件环境和相关数据。
(四)对用视频或多媒体设备获得的文件以及用超媒体链结技术制作的文件,应同时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
视频和多媒体电子文件以MPEG、AVI、RMVB 为通用格式。
(五)对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文件,应同时收集其属性标识、参数和非通用格式的相关软件。
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格式。
(六)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
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原则上应转换成通用型电子文件,如不能转换,收集时则应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
第十八条电子文件的整理(一)对拟刻入光盘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鉴定,对其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进行检验和审核。
(二)对照纸质文件逐一核对,确保电子文件与相应纸质文件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一致,存储格式满足本办法的要求。
(三)对归档电子文件的基本技术条件进行检测,检测各电子文件所依赖的硬件环境的有效性、软件环境的有效性、有无病毒感染等。
(四)按附件6的分类目录存储检验合格的音像、图片电子文件,必要时增加子条目。
第十九条电子光盘的刻录及包装要求(一)文字、图纸、音像图片等三类电子文件不能在同一张光盘中混装,须分别刻录在不同的光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