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铅中毒的7个方法
药物中重金属的检查方法分析探讨

综上所述, 在进行药物中重金属铅的检查时, 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 主 要有硫代乙 酰胺法、 灼烧法、硫 化钠法以及 微孔滤膜 法这四种 。 文 中以常见的 十三种中药 材作为研 究对象分析 了其所含 重金属铅的 含量 是否超标。另外, 由于检查方 法多是通过颜色的对 比来确定药物 中铅 含量是否超标, 因此在检查过 程中需要排除其它颜 色对检查的影 响 以及其它离 子的干扰 ,确 保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 。
1 .2 排除干扰:由于检查 是通 过颜色对比来确定重金属是否超标, 当 药物制成的 溶液有颜 色时, 应先 消色以免检 查结果受 到影响。
2 、使 用灼 烧法 来检 查药 物中 的 重金 属铅
含有 杂环、芳 环以及不 溶于乙醇、 水和烯 酸的药物由 于无法制 备成 溶液, 一般选择灼烧法。先通过灼烧来 破坏 药物中的难溶物质,让 药 物中的重金 属游离出 来, 然后再 按照硫代 乙酰胺法进 行检查。
4 、使 用微 孔滤 膜法 检查 药物 中 的重 金属 铅
检查原理: 使用微孔滤膜器将药物中的 重金 属硫化物富集起来,留 在 微孔滤膜器 的滤膜上 , 进而提高 检查的准确 性与灵敏 度。
5 、重 金属 铅的 检测 实 例分 析
以市 售的白术 、当归等 十三种中药 作为研 究对象来检 测铅的含 量。
5 . 1 所用 试 剂以 及检 测原 理 分析 需要使用到的 试剂 有:0. 5摩尔/ 升的硝酸、1 000毫克/ 升的铅标准 溶液 、4 份硝 酸和1 份高氯 酸混合而成的混合酸 以及 浓度分别为1 0. 0 纳克/ 毫升、20. 0纳克/ 毫升、30. 0 纳克/ 毫升的铅标准溶液。 在灼烧样品以 后, 将其置于石墨炉原子 吸收 分光光度计内,在一定 范 围内, 铅含量 的吸收值 与其含量成 正比关系 。 5 . 2 实验 步骤 准确量取0.3 到0.5克药品试样到坩埚中进行灼烧与灰化, 灰化彻底 以后 用0 . 5 摩尔/ 升的硝酸将其 溶解, 然后 移至25 毫升容量瓶 中进行定 容。 此外,还需 要做一组空白试验 作为对照。将铅标 准溶液注入光度 计中, 根据吸收结果绘制出标准曲线, 然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铅浓 度 ,计算 公式如下: X=(C1 - C0)×V/ m×1 0- 3 上式中,X代表样品中的铅含量,单位为毫 克/千克;C1 代表样液的浓 度, 单位为微克/ 升;C0代表空白液浓度, 单位为微克/ 升;V代表样 液的 定 容体 积; m代表样品 的重 量,单位为克。所得计算结果取 平均值,保留两 位 有效数 字。 5 . 3 实 验结 果 实 验中涉 及到 的1 3 种中 药分别 为白 术、大 青叶 、柴胡 、马 齿 苋 、藿 香 、北 沙参 、当 归、 杜仲 、合 欢皮 、紫 苏叶 、五 味子 、桔 梗 、金银花, 每 种药材中的铅含 量检测结果 如表1 。 5 . 4 实 验结 果分析 本实 验所研究 药物中所 含十三种中 药药材 均存在不同 程度的重 金属 铅超 标现象,并且药材产地的不 同, 其所含重金属铅的含量也存 在 一 定差异 。
重金属铅检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重金属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掌握重金属铅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重金属铅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等器官功能受损。
本实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样品中的铅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作用来测定物质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铅在特定波长(283.3nm)下对光有较强的吸收,根据吸收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铅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子天平、离心机、烧杯、移液管、玻璃棒等。
2. 试剂:硝酸、高氯酸、盐酸、硝酸铅标准溶液、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1)称取适量待测样品于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溶解。
(3)冷却后,用盐酸调节溶液pH至2-3。
(4)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
(5)取上清液备用。
2. 标准曲线绘制(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标准溶液。
(2)将标准溶液分别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分离。
(3)取上清液,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其吸光度。
(4)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1)取待测样品溶液,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其吸光度。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铅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曲线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铅的含量,结果如下:样品A:铅含量为X mg/L样品B:铅含量为Y mg/L样品C:铅含量为Z mg/L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样品A、B、C中铅含量分别为X、Y、Z mg/L。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铅的最大允许含量为1 mg/kg。
实验结果表明,样品A、B、C中的铅含量均低于标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重金属铅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铅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铅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铅中毒是一种职业病,由长期接触或吸入铅及其化合物导致的中毒症状。
铅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渗透进入人体。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可引发多种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铅中毒职业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和症状:铅中毒患者的主要体征和症状包括:-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嗜睡等-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肌肉骨骼系统症状:肌肉无力、肌肉痛、骨关节痛等- 造血系统症状: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2. 实验室检查:- 血铅浓度测定: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血铅浓度通常低于40微克/升,而铅中毒患者的血铅浓度通常大于或等于70微克/升。
- 尿铅浓度测定:尿铅浓度也是诊断铅中毒的常用方法。
正常人的尿铅浓度通常低于100微克/升,而铅中毒患者的尿铅浓度通常大于200微克/升。
- 血象检查:铅中毒患者的血象检查通常显示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改变。
3. 工作史和暴露史:了解患者的工作史和暴露史对诊断铅中毒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有长期暴露于铅及其化合物的工作史,比如铅冶炼、电池制造、喷漆、焊接等职业。
4.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肝肾功能检查、骨骼X线检查等。
在诊断铅中毒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如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因此,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非常重要。
治疗铅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停止铅暴露和解毒治疗。
停止暴露包括改变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个人防护设施等措施,以防止铅再次进入人体。
解毒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疗法,如给予解毒剂、增强免疫力、纠正营养不良等。
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避免铅接触。
企业和雇主应制定相关的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症状。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诊断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和公众更好地了解铅中毒的诊断方法。
一、临床症状。
铅中毒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劳、失眠、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肌肉酸痛等。
在儿童中,铅中毒还会导致智力发育受损。
因此,医务人员在诊断铅中毒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综合分析。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手段。
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主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铅浓度应低于25微克/升。
另外,还可以通过尿液、头发等样本进行铅含量的检测,以帮助确认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铅中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X线检查可以发现铅中毒患者骨骼系统的异常情况,如铅积聚在骨骼中的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腹部超声、CT等检查手段了解内脏器官的情况,帮助诊断铅中毒的病情。
四、病史调查。
在诊断铅中毒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
了解患者的职业暴露史、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情况,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铅中毒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个人习惯、生活方式等情况,综合分析患者的铅中毒风险。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诊断手段外,还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进行铅中毒的诊断。
例如,神经系统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都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诊断。
综上所述,铅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调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
对于怀疑患有铅中毒的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医务人员和公众应加强对铅中毒的认识,提高对铅中毒的警惕,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铅中毒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铅中毒演示课件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损害
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最为 显著,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学 习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生长发育迟缓
铅中毒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导致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
同龄人。
免疫系统抑制
铅会抑制儿童的免疫功能,增 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肾脏损害
铅中毒可能导致儿童肾脏功能 受损,表现为尿蛋白、血尿等
生活污染源
含铅汽油
含铅陶瓷和玻璃器皿
过去使用的含铅汽油燃烧后产生的废 气中含有铅,污染环境。
一些陶瓷和玻璃器皿中可能含有铅,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铅中毒。
铅制水管
老旧的铅制水管可能释放铅到饮用水 中,造成生活用水铅污染。
农业污染源
农药和化肥
一些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铅,长期 使用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
污水灌溉
地区性铅中毒
某些地区土壤、水源中铅 含量较高,导致当地居民 通过饮食等途径摄入过量 铅而中毒。
临床表现与分型
01
急性铅中毒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
、肝肾功能损害等。
02 03
慢性铅中毒
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头痛、乏力、失眠、多梦等神经 衰弱症状,以及口腔炎、牙龈炎等口腔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肝肾 损害等。
加强对涉铅行业的监管,减少铅的排放和 污染。同时,避免使用含铅高的化妆品、 玩具等日用品。
个人防护
定期检测
在涉铅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员,应做好 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进行血铅 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05
儿童铅中毒的特殊性
儿童铅中毒的危害
优先选用口服排铅药物,通过促进铅从尿液或胆汁中排出, 达到降低体内铅含量的目的。同时,应注意补充钙、锌等微 量元素,以减少铅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
慢性铅中毒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黄金祥职业性慢性铅(lead,Pb)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一、诊断及分级标准(一)轻度中毒1.血铅≥2.9 μmol/L(0.6 mg/L、600 μg/L)或尿铅≥0.58 μmol/L(0.12 mg/L、120 μ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①尿δ-氨基-r-酮戊酸(δ -ALA)≥61.0 μmol/L(8mg/L、8000 μg/L)者;②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 μmol/L(2 mg/L、2000 μg/L);③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 91 μmol/L (13.0 μg/gHb);④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 μmol/L(0.8 mg/L、800 μg/L)或4.82 μmol/24小时(1mg/24小时、1000 μg/24小时)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二)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三)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铅麻痹;②中毒性脑病。
二、诊断依据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一)职业接触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
职业接触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拆修旧船、桥粱、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等。
此外,在用铅化合物作颜料、釉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工业也可有职业接触。
国内以铅熔炼、蓄电池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
(二)临床表现职业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引起慢性中毒。
因中毒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呈隐匿发展过程,以神经、消化和造血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主。
实习十儿童铅中毒案例讨论

实习十儿童铅中毒案例讨论一、目的要求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和讨论,掌握引起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危害、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诊断、不同血铅水平下对儿童的处理措施,熟悉儿童铅代谢的特点、预防策略。
二、内容1.案例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7岁的小强来就诊。
妈妈说老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不好。
妈妈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
她同时说最近小强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
她曾经买药给他吃,但没有效果。
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
他爸爸是公司司机。
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
小强和姐姐放学后经常到厂里玩。
小强的姐姐有注意力缺陷。
外公患有痛风,而且经常腹痛。
检查发现小强的视力正常,但听觉灵敏度稍差,而且语言能力比一般小朋友稍差。
红细胞压积减至30%。
经询问发现,小强饮食充足、无异食癖,免疫接种正常。
检查显示血红蛋白过少和血红细胞症。
无失血,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诊断为“轻度缺铁性贫血”,补铁治疗3个月。
问题1. 请问小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2. 请问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为什么?贫血的原因有那些?问题3. 应采用什么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果你现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没关系,请在阅读下面的内容后再回答)2.铅接触来源和铅中毒的高危人群铅及其化合物是主要的环境和工业毒物之一,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
铅接触的来源众多,包括汽车尾气(含铅汽油)、含铅油漆、含铅颜料、受铅污染的土壤和饮水、罐头食品、玩具、中药。
职业性接触发生在铅锌冶炼厂、蓄电池厂、铅字印刷厂、铅颜料厂等。
铅中毒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儿童、孕妇及胎儿、铅作业工人,其中儿童最受关注。
儿童成为铅中毒高危人群是由于以下原因:(1)儿童铅接触来源广泛含铅汽油(汽车尾气)、含铅涂料和含铅颜料曾经是发达国家儿童铅中毒的三个首要原因。
之后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的使用无铅汽油和无铅涂料的措施,降低了儿童铅接触水平和铅中毒的发生率。
我国一些城市如上海在上世纪末开始采用无铅汽油。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铅中毒是指人体长期或大量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断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铅中毒。
首先,铅中毒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铅中毒患者常常表现为头痛、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便秘等。
因此,医务人员应当重点询问患者的症状,尤其是与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相关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铅中毒的可能性。
其次,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血铅浓度超过100μg/dl(微克/分升)即可诊断为铅中毒。
此外,尿铅浓度和骨铅含量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对于潜在的铅中毒患者,应当进行定期的血铅、尿铅和骨铅浓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铅中毒的风险。
另外,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暴露史。
铅中毒通常是由于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因此医务人员在诊断铅中毒时,应当询问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以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铅暴露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和社会史也对铅中毒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铅中毒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铅中毒的临床症状并不特异,很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在诊断铅中毒时,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铅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暴露史和鉴别诊断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便及时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铅中毒。
医务人员在进行铅中毒的诊断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全面了解患者的暴露史,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铅中毒的7个方法
铅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分布到骨骼和其他组织中,部分经肝脏和肾脏随尿排出,部分随毛发、指甲脱落排出体外。
因此尿、粪、齿、骨、发和血等组织中的铅含量不同程度反映体内铅负荷水平。
∙尿铅测定法
肾脏是机体排铅的主要通道。
体内铅负荷的升降能在尿铅上得到体现,当肾脏功能正常时,体内铅负荷高时,铅随尿的排出量相对较多,否则排出量相对较少。
而且尿铅与空气、血中铅和症状亦呈一定相关。
因此尿铅含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儿童近期铅接触和体内铅含量的情况,并可用来观察驱铅效果。
但尿铅的浓度和排除规律变化太大,接触铅较久的人体内总铅量虽高但排除的铅并不一定高,肾功能减退者的尿铅排出量也较低,特别是在慢性低水平的铅暴露下,铅自发性从尿中排出的量低,使检测困难。
因此国外对其诊断价值不太重视,认为用其反映体内铅含量可靠性较差。
但作为生物监测指标还是有用的,此外尿铅标本收集容易,取样也对机体无创。
∙粪铅测定法
粪测法能说明接触铅的情况,胎粪铅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儿宫内铅暴露的情况。
粪铅的排出量较尿铅高,但粪铅的排出量不能表示铅的吸收度,因此不可靠。
∙齿铅测定法
牙齿是积蓄铅的骨化组织之一。
铅一旦沉积于牙齿,就不再动员入血,因此齿铅能反映以前铅暴露量的总和。
脱落乳牙的铅含量可反映出生后至牙齿脱落前的累积铅暴露量。
但因测定只能在牙齿脱落时进行,并且不同部位的牙齿、同一牙齿不同解剖部位的铅含量不同,使得齿测法在应用上受限。
∙骨铅测定法
骨骼系统是身体储存铅的主要部位,积蓄着身体所含铅的75~90%。
因此骨铅被认为是反映体内铅负荷的客观指标。
骨测法可精确反映慢性低水平铅接触儿童既往生命历程中的铅积蓄情况,但需要精密、贵重的设备,因此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当感染、创伤、服用酸性药物使体液偏酸性时,骨内不溶解的正磷酸铅可转化为可溶性的铅移动到血液中,使血铅浓度剧升,引起中毒或使原发病症状加重。
另外当食物缺钙、血钙浓度降低或体内钙排出增加时,铅会随钙入血,致使血铅上升。
∙发铅测定法
头发中铅分布的特点是每一小段发中铅含量能反映该段头发生长时的铅暴露量,整根头发能反映数月乃至数年的铅暴露状况。
靠近发根处发中的铅含量反映的是最近铅暴露的情况。
因此发测法可反映某一时期接触铅(环境铅污染)的情况。
发测法具有标本收集运输方便,取样无创等优点。
但因个体之间代谢差异较大,头发样品极易受到污染,不同部位的毛发含铅量不同,只是环境铅沉积量而非体内铅负荷量的反映等缺点,使其不便普遍推广。
∙脐血、乳汁、唾液铅测定法
1.脐血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儿宫内铅暴露情况。
2.乳汁铅与与孩子血铅呈正相关。
3.儿童唾液铅与血铅浓度相关性较小。
血铅测定法
随着测定方法学的成熟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血测法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检测体内铅含量的通用方法。
其实用价值和重要性是其它方法无法取代的。
研究表明全血铅含量能显示铅在体内吸收、停留、释放、排泄的动态,代表骨骼以外软组织的含铅量。
在稳定低水平的铅暴露状态下是反映儿童近期1~3个月内铅接触的最佳指标。
而且血铅浓度与中毒症状密切相关,儿童血铅和其铅接触之间的相关系数亦较高,特别是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血铅能较好地放映铅接触水平。
因此专家认为,在没有环境铅资料的情况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是评价儿童铅接触与铅含量的有效方法。
血测法标本采集较简单、测定也较容易。
但易受污染影响,因此在采样、运输和检测过程中防止污染极为重要。
在检测血铅含量的几种方法中,用抽静脉血来检查血铅浓度最为准确。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尽量带孩子到正规的实验室去检测。
因为正常情况下,血铅含量很低,要求灵敏度高的分析仪器;同时,由于环境中铅无处不在,血铅的测定特别容易受到铅的污染,因此要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分析人员来完成。
合格的实验室才有可能按规范,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下提供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