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记 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古事记 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古事记 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臣万安侣言:

古事记第一章天地开辟

第一段、天地初成

当年天与地刚刚形成之时,在高天原上出现了一名神仙,他的名字被叫做“天之御中主神”。与天一样高,名字读あま(ama)。

然后又出现了神仙,名字叫“高御产巣日神”

再后又出现了一名新的神仙,神产巢日神。这三个神仙,都是独自出现并且没有实体的幻想神。被并称为“造化三神”。

后来,天下就好像漂浮在世间的油脂一样混沌不清。正在此时,有苇原中国的芽体发育成了一名神仙。这个神仙被人称作宇魔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读作“うましあしかびひこぢ”。日本书纪记作“珂美苇芽彦舅尊”。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名叫做天之常立神的神仙。读作とこ。

这两位神,也是没有实体的神。以上这五位神,就是被称作“别天神”那一群。

二、神世七代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两名叫做“国之常立神”与“丰云野神”的神仙,他们也是没有实体的。

再后来又出现六对兄妹神,从大到小依次为“宇比地迩神”与“须比智迩神”(前为兄神,后为妹神。下面以此类推。日文读音与日本书纪称呼我就偷懒不写啦。);“角杙神”与“活杙神”;“意富斗能地神”与“大斗乃辨神”;“淤母陀流神”与“阿夜诃志古泥神”;“伊邪那岐神”与“伊邪那美神”。(暨“伊奘诺尊”与“伊奘円尊”,最初的男女主角登场了。)

从上到国之常立神,下到伊邪那美,被后人称为“神世七代”。(评书:笔者明明数着只有只有六代,古代的霓虹人数死早,要不我就是下到了盗版书。)以上的所谓神世七代,最初两神被记作一个辈分,其余的又分为一个辈分。

段二、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交合生出万物。

一、天地固成和阴阳结合。

最高天神找来伊邪那岐兄妹说“天与地漂浮不定,你们去将其整理一下固定下来。”另外天神还给了他们固定天地所用的天沼矛。兄妹俩得到命令之后站在天浮桥上,用天沼矛向下搅拌着海水,当泥土聚集到矛身时再将其抖落,于是堆积成叫做“淤能基吕岛”的大岛。

兄妹俩定居在自己亲手堆积成的岛上,并建造了天之玉柱和八寻殿等名胜。有一天,二神谈情说爱时,伊邪那岐问道“你的身体造的怎么样了?”伊邪那美说“咱嘛,身体是一遍又一遍的铸成,就是还有一个漏洞怎么也堵不上。”伊邪那岐欣喜若狂的说“我的身体也是层层铸成的,不过与你不一样的是,我身上有块多余出来的地方。我想,用我多余出的那一处,塞到你不足的那一处里面,就完美了。”伊邪那美听到后也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汝的方法听起来真不错。”伊邪那岐最后说“既然如此,咱俩围着天之玉柱转,你往右转,我往左转,遇上咱俩就结婚。”

俩神于是依言而行,就在碰上之时,伊邪那美抢着说“咱靠,汝怎么这么帅呢。”伊邪那岐跟着说“你啊,真——真——漂亮啊。”兄妹俩说完后,兄长又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不过二神还是由兄妹俩成功进化为夫妻俩。

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孩子命苦,发育不完全长得像水蛭,只有被夫妻俩放入框中扔到河里顺流而下的命。

第二个孩子,名叫淡岛,和他哥哥一样命苦。夫妻俩都不承认有这俩孩子。(ps:春日野家的那俩,你们不吸取教训吗?天女目没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夫妻俩商议道:“现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发育不良,我们去天神家里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完,来到天神家里问其原因。天神煅烧龟甲看其纹理或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你们速速回家,重新结婚吧。”

于是两位回家后重新进行仪式,这次伊邪那岐抢着说“你真漂亮啊。”伊邪那美回答说“汝好可爱啊。”说完就回家生孩子去了。俩人生了一堆孩子。

老大:但到智慧之狭别岛;

老二:伊虞岛。

老三:隐妓之三子岛。也叫“天之忍许吕别”

老四:筑紫岛

老五:伊岐岛。又叫“天比登都柱”

老刘:津岛

老七:佐渡岛

老八:大倭丰秋津岛

以上八岛是最先出生的,也称“大八岛国”(ps:伊邪那美辛苦了0.0.)

后来夫妻俩又陆续生了几个孩子。依次为:吉备儿岛;小豆岛;大岛;女岛;知诃岛‘两儿岛。于是,夫妻俩陆陆续续生完了日本列岛。

生众神,伊邪那美之死。

一、家户之神和河海之神

夫妻俩生完各个岛,于是又生出众神。

故生神,名大事忍男神也.

其次生,石土毘古神.

再其次,石巢姬神.

複次者,大戶日別神.

再次生,天之吹男神.

又次生,大屋毘古神.

次者,風木津別之忍男神.

再次生海神,名大綿津見神.

又次生水戶神,名速秋津日子神.

再生水戶神之妹,名速秋津姬神也.以上自大事忍男神至秋津比賣神并計十神坐也.

而其中,速秋津日子,速秋津姬二神,因分治河海而生數神,

長子名,沫那藝神也.

次子名,沫那美神

又次,頰那藝神,

次有神,頰那美神.

再次者,天之水分神.

又次者,國之水分神.

複其次,天之久比奢母智神.

為么者,國之久比奢母智神.而自沫那藝神至國之久比奢母智神者,并有八柱神也.

次生風神,名志那都比古神.

次生木神,名久久能智神.

次生山神,名大山津見神.

次生野神,名鹿屋野姬神,亦名謂野椎神也.此自志那都比古神至野椎并神者,計於四柱.

上所記大山津見神,野椎神二神,因分管山野而生八柱神.

子神名,天之狹土神.

其次,國之狹土神.

又次,天之狹霧神.

再次,國之狹霧神.

複次,天之闇戶神.

於其次,國之闇戶神.

次有子,大戶惑子神.

最終生,大戶惑女神.

次生神名,鳥之石楠船神,此神亦名謂天鳥船.

又次生,名大宜都姬神.

再生火神,名火之夜藝速男神,亦名火之炫毘古神,此神亦謂火之迦具土神也. (我也不想排流水账了,于是照搬。Ps:伊奘诺尊,你禽兽啊!这么好的老婆你不疼,让她生这么多孩子。伊奘円尊嫁我吧,我会好好珍惜妳的。)

二、伊邪那美之死

生火神的时候,伊邪那美的下阴被火神烫成重伤,并且卧病不起。那美在病卧期间的呕吐物变成了两个神——金山比古神,金山姬神。

粪便变成了两个神——波迩夜须比古神,波迩夜须姬神。

排尿变成彌都波能賣神,和久產巢日神二神。

最后伊邪那美还是挺不住去世了。自始至终,夫妻俩共计生了十四个岛,和三十五个天神。伊邪那岐痛不欲生的说:“我亲爱的妻子啊,你怎么能用你高贵的生命去换一个孩子呢!”并留下了悲伤的眼泪,他的眼泪化作了新的神。

那美死后,葬在了出云国,伯耆国边境的比婆山上。

三、伊邪那岐斩杀火神。

由于妻子的死去,伊邪那岐失去理智,拔出十拳剑将儿子“火之迦具土神”的头颅砍下。剑锋所过之处,红光崩裂,鲜血直流。他的血洒在了石头上,变成了石拆神、根拆神和石筒之男神。这就是传说中的三柱坐。

而著刀身之血亦濺,灑落淨石群中,

所成神名,甕速日神,

其次,樋速日神,

又生,建御雷之男神,此神亦名建布都神,豐布都神.凡劍身著血灑落石群所生神者,并三柱.

而著劍柄之血,自伊邪那岐命之指縫漏出.

所成之神,名闇淤加美神,

其次亦生,闇御津羽神.

顧石拆神以下,闇御津羽神以前并八柱神等,皆御刀所生之神也.

而遭殺迦具土神之顱,所生神名,正鹿山津見神,

其胸部所生神名,淤滕山津見神,

其腹所生神謂,奧山津見神,

又陰部所生神喚,闇山津見神,

其左手所生之神,志藝山津見神,

其右而戶山津見神自其右足生,自正鹿山津見神,迄戶山津見神并八神.

尚,以斬火神之十拳劍,名天之尾羽張,亦名伊都尾羽張也

黄泉国的再会。

一、伊邪那岐进入禁地

伊邪那岐想念伊邪那美了,于是不顾一切来到了黄泉国。这时,看到伊邪那美从黄泉国的房子里出来,伊邪那岐喊道:“我亲爱的妻子啊,你和我创造这个世界还没有完成,所以我希望你跟我回去,其完成那未尽的大业。”伊邪那美叹息道:“太遗憾了,汝不早来!咱已经在这里吃了黄泉国的火炒的菜,不好回去了。!不过,既然汝都找到这里来了,咱非常高兴,咱也想回去。这样吧,咱去找黄泉的一把手,让她通融一下。但是这期间,汝千万不能进来看咱,吓到汝咱可不管。”

伊邪那美说完就进入屋内,但过了很长时间还不出来。伊邪那岐等的不耐烦了,于是将自己梳子的一齿掰断做成了一个火把,进入了阎王殿中。不过伊邪那岐看到的景象吓了自己一跳。只见伊邪那美腐朽的身体上布满了蛆虫,全身更是有雷鸣遍布其上。头上有大雷,胸部有火雷,腹部有黑雷,下阴处有拆雷,左右手分别有若雷和土雷,左右脚分别有鸣雷与伏雷。共计八个雷神缠绕在她的身上。

伊邪那岐看到妻子现在恐怖的样子感到非常害怕,立即夺门而逃。伊邪那美看到丈夫居然如此对待她,立刻肝肠寸断。说道:“咱亲爱的夫君啊,咱与汝辛辛苦苦的生活了这么多年,也为汝生了一窝孩子。汝就这么侮辱咱吗?管理灯惠的黄泉女,你去将那位负心汉捉回来。”伊邪那岐一路狂奔,看到黄泉女追了上来,吓得他将头上的发簪摘下来丢黄泉女,发簪掉到地上后变成了山葡萄,并趁黄泉女在吃葡萄时成功逃走。

不过,片刻间黄泉女又追上来,这次伊邪那岐没有发攒了。于是这货有掰了个梳子齿扔在了地上,这次又变成了生筍(芋头??)。同样,黄泉女再次因贪吃再次任务失败。(ps:黄泉女你是多饿啊,永井桐人不给你送吃的吗?)

二、黄泉比良坂相会

过了一会,伊邪那美看到黄泉女没有完成任务,又命令八雷神与黄泉军共计一千五百人去追杀她的夫君。

伊邪那岐拔出十拳剑乱挥,居然杀的一千五百黄泉军毫无办法,从容而退。

伊邪那岐跑到苇原中国与黄泉根之国的边界,叫做黄泉比良坂地方。摘下当地桃树上的桃子丢黄泉军并成功击退他们。伊邪那岐感激地说:“你今天帮了我,以后苇原中国的其他人受难时,希望你也像帮我这样帮助他们。”并且赐予这桃树“意富加牟豆美命”的称号。

最后,伊邪那美亲自追伊邪那岐到比良坂。伊邪那岐害怕家暴,遂拉来一块重达一吨的大石头堵住了比良坂的路。且发誓与伊邪那美断绝夫妻关系。

伊邪那美隔着大石头对伊邪那岐说:“亲爱的夫君啊,俗话说,一如夫妻百日恩,可汝竟然这么不顾夫妻情谊。既然如此,那咱就每天杀你的苇原中国上的一千人。”负心汉答曰:“既然那样,我就天天在苇原中国建设一千五百个产房,出生一千五百个生命。”于是,苇原中国上每天都有人死亡,但每天都有更多的人出生。

事情平淡以后,伊邪那美被封为“黄泉津大神”有名“道敷大神”。堵住比良坂的大石头,被伊邪那岐封为道反大神,也叫黄泉户大神。这都是后话。

黄泉比良坂就是指出云国伊赋夜坂,今位於島根縣八束郡東出雲町。

一.伊邪那岐命禊祓

从黄泉国讨回来后伊邪那岐感到非常的不吉利,于是道温泉里洗去自己身上的污秽。脱下的衣物与搓下的灰变成了十二个神。(这里笔者就偷懒不写这十二位不知名的神仙了,反正只是点名而已,考据党自行百度)

最后的三贵子

到了伊邪那岐清洗左眼,生出了名叫“天照大御神”的女神。洗右眼生出了月读,洗鼻子洗出了建速须佐之男。(ps:天照好像是伊邪夫妻唯一的女儿,貌似家庭生活也不幸福。天照和伊邪那美都嫁给我吧,母女同收多好啊。)

伊邪那岐非常高兴,取下脖子上的勾玉项链赐予天照并让其管理高天原,让月读管理夜之原。并让须佐之男继承苇原中国。

天照与月读都来到了父亲所托付的地方,并勤勤苦苦工作。不过,须佐之男不仅不去海原,而且整天披散着头发痛哭做倾奇着状。且哭的样子很难看,难看到山崩天裂,海枯石烂。伊邪那岐问道:“你为什么不去上任,而整天痛苦呢?”须佐之男答道:“我想去黄泉国去看妈妈,但去不了,所以痛哭。”

伊邪那岐非常生气,并放逐须佐之男。

天照与须佐之男的故事

一、因誓约所生之神

须佐之男被父亲放逐后,边走边自言自语“好了,我先去跟姐姐道个别,再去黄泉国。”说完,就向高天原走去。一路上,山川悉动,国土皆震。天照得到消息后吓坏了,对两边的人说,“我弟弟这次来一定没安好心,是想来过我的高天原啊。”于是穿着巫女服,手拿剃刀,肩扛弓箭,颈挂八尺瓊勾玉,一副武姬打扮拦住须佐之男说:“你为什么来我这。”

须佐之男就将他详见母亲的事告诉了天照并说“我仅仅是来道别的,没有其他的意思。”天照让须佐之男证明他的清白。并立约,生子为证。

开坑中,先行试验版,只有开始一小段,以后再补完全。谢谢支持。

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P384答案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标点: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译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于射箭,当世没有人能跟他相比。康肃公也以此自负。他曾经在家中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用眼睛斜视很久没有离去。看见康肃公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康肃公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技术不是很精湛吗?”老人说:“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很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人说:“根据我的舀油就知道。”于是就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进葫芦里,油从钱孔滴入而钱却没有湿。老人于是说道:“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标点: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国语·晋语八》) 译文: 晋平公射鴳没有射死,命令仆人襄去抓它,没有抓到。平公很生气,把襄抓起来要杀了他。叔向听说了,晚上赶去拜见晋平公,晋平公告诉了他这件事。叔向说:“您一定要杀了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射死了以后,用犀牛皮做了一副铠甲,因此被封在晋。如今您继承我们的先君唐叔,可是射鴳射不死,抓又抓不到,这件事是宣扬我君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了他,不要让这事传扬出去。”晋平公很不自在,就赶快放了竖襄。 标点: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酷吏列传》) 译文: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

(完整版)《学记》全文及翻译汇总

《学记》全文及翻译 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寻找有贤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 于是废除之前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毁各学派的著作,使百姓愚昧。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又派遣)良将手持硬弓,驻守要害之处,派遣忠实的大臣率领精锐的士兵,手执锐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呵问他是谁)。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象回声似的响应他,(很多人)背负着粮食,如影随身般地跟从(陈涉)。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8、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9、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四、(24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敕.造/赦.免逡.巡/竣.工造诣./逃逸.少不更.事/耕.读传家 B.纤.细/鲜.艳炮烙/抛锚不肖./逍.遥六艺经传./传.道受业 C.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穿红着.绿/真知灼.见 D.讪.讪/蹒跚.湖畔./装扮.模.样/模.块度.长絜大/度.日如年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 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 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 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 不刑,其此之由乎!

古事记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古事记第一章天地开辟 第一段、天地初成 当年天与地刚刚形成之时,在高天原上出现了一名神仙,他的名字被叫做“天之御中主神”。与天一样高,名字读あま(ama)。 然后又出现了神仙,名字叫“高御产巣日神” 再后又出现了一名新的神仙,神产巢日神。这三个神仙,都是独自出现并且没有实体的幻想神。被并称为“造化三神”。 后来,天下就好像漂浮在世间的油脂一样混沌不清。正在此时,有苇原中国的芽体发育成了一名神仙。这个神仙被人称作宇魔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读作“うましあしかびひこぢ”。日本书纪记作“珂美苇芽彦舅尊”。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名叫做天之常立神的神仙。读作とこ。 这两位神,也是没有实体的神。以上这五位神,就是被称作“别天神”那一群。 二、神世七代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两名叫做“国之常立神”与“丰云野神”的神仙,他们也是没有实体的。 再后来又出现六对兄妹神,从大到小依次为“宇比地迩神”与“须比智迩神”(前为兄神,后为妹神。下面以此类推。日文读音与日本书纪称呼我就偷懒不写啦。);“角杙神”与“活杙神”;“意富斗能地神”与“大斗乃辨神”;“淤母陀流神”与“阿夜诃志古泥神”;“伊邪那岐神”与“伊邪那美神”。(暨“伊奘诺尊”与“伊奘円尊”,最初的男女主角登场了。) 从上到国之常立神,下到伊邪那美,被后人称为“神世七代”。(评书:笔者明明数着只有只有六代,古代的霓虹人数死早,要不我就是下到了盗版书。)以上的所谓神世七代,最初两神被记作一个辈分,其余的又分为一个辈分。 段二、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交合生出万物。 一、天地固成和阴阳结合。 最高天神找来伊邪那岐兄妹说“天与地漂浮不定,你们去将其整理一下固定下来。”另外天神还给了他们固定天地所用的天沼矛。兄妹俩得到命令之后站在天浮桥上,用天沼矛向下搅拌着海水,当泥土聚集到矛身时再将其抖落,于是堆积成叫做“淤能基吕岛”的大岛。 兄妹俩定居在自己亲手堆积成的岛上,并建造了天之玉柱和八寻殿等名胜。有一天,二神谈情说爱时,伊邪那岐问道“你的身体造的怎么样了?”伊邪那美说“咱嘛,身体是一遍又一遍的铸成,就是还有一个漏洞怎么也堵不上。”伊邪那岐欣喜若狂的说“我的身体也是层层铸成的,不过与你不一样的是,我身上有块多余出来的地方。我想,用我多余出的那一处,塞到你不足的那一处里面,就完美了。”伊邪那美听到后也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汝的方法听起来真不错。”伊邪那岐最后说“既然如此,咱俩围着天之玉柱转,你往右转,我往左转,遇上咱俩就结婚。” 俩神于是依言而行,就在碰上之时,伊邪那美抢着说“咱靠,汝怎么这么帅呢。”伊邪那岐跟着说“你啊,真——真——漂亮啊。”兄妹俩说完后,兄长又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不过二神还是由兄妹俩成功进化为夫妻俩。 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孩子命苦,发育不完全长得像水蛭,只有被夫妻俩放入框中扔到河里顺流而下的命。 第二个孩子,名叫淡岛,和他哥哥一样命苦。夫妻俩都不承认有这俩孩子。(ps:春日野家的那俩,你们不吸取教训吗?天女目没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夫妻俩商议道:“现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发育不良,我们去天神家里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

《学记》翻译

《学记》翻译 《学记》 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启发思虑而求合乎法则,招求善良的人,(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感动众人。亲近贤良的人,关怀疏远的人,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整个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那一定要从学习上入手!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兑命》说:“应该想到有始有终地经常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虽然有鱼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学习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教过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学行不够,这以后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学习。知道自己的学识还有未通达的地方,这以后就能自强不息地求进步。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增长的。《兑命》说:“教人学习,能收到相当于自己学习的一半效果。” 大概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 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国都办学有“学”。每年入学一次,隔一年考试一次。学习了一年,就考察他经文句读的能力辨别他的志向所趋。学习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亲爱同学乐和群众。学习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广博地学习,亲敬师长。学习了七年,就考察他能否讨论学问上的深奥道理和选择朋友;这已可称为“小成”。学习了九年,就能闻一知十,触类贯通,临事独立判断而不惑,不再违背师道;这可以称为“大成”。这样以后才能教化人民,移风易俗,附近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路。古书上说:“蚂蚁时时都在学习衔泥,(然后能垒成大窝。)” 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3.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就让负责的人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让他用蘋藻一类菜蔬来祭祀先圣先师,向学生表示对于道术的尊重。学习并歌唱《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反映君臣宴乐和相互慰劳的诗歌,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以作官各自勉励。入学时要击鼓召集学生,并打开箱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精)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分)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分) 7.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和默写(33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二项是:(5分) A.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突然,加西莫多冲出来抱走了少女,把少女藏在了圣母院。流浪人为了救少女武装起来冲向法院和圣母院,加西莫多不知内情,杀死了很多流浪人。副主教叫来的卫队抓获了少女,把她送上了刑台。 B.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被和食物。爱斯梅拉达看到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虽然害怕但还是激动地向他表示感谢。卡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爱斯梅拉达闭着眼睛听他说话。 C.伽西莫多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外形奇丑,心地善良。他因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的养育之恩而极其感激。在受刑时对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感动不已。他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并深深爱上了她。最后他杀死了邪恶的克洛德,自己也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而死。他是理想化的人物,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人道主义精神。 D.“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的威胁。 E.加西莫多受到副主教支使抢劫爱斯梅拉达,结果被绑在广场上鞭打,痛苦的他发出了“给水喝”的号叫,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哄笑辱骂他,只有爱斯梅拉达不念旧恨,给他送上水,这一举动,唤醒了他沉睡的高尚心灵。 9.下列说法有误的二项是:(5分) A.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此时的隐修女将失去孩子的怒火都倾向爱斯梅拉达,当她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鞋时,爱斯梅拉达也从脖子上挂着的荷包里取出一只小鞋,小鞋上贴着一张羊皮纸,上

《学记》翻译

《學記》翻譯 《學記》 1.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譯文】 啟發思慮而求合乎法則,招求善良的人,(這二件事)能取得小名聲,但還不能感動眾人。親近賢良的人,關懷疏遠的人,能感動眾人,但還不能教化整個的人民。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移風易俗,那一定要從學習上入手! 玉不經過雕琢,就不能成為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設國家和統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學習放在首位。《兌命》說:“應該想到有始有終地經常學習。”大概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雖然有魚肉等美好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就不明白它的美妙。因此,學習過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行不夠,教過人以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還有未通達的地方。知道自己的學行不夠,這以後就能自我反省而更多地去學習。知道自己的學識還有未通達的地方,這以後就能自強不息地求進步。所以說,教和學是相互促進增長的。《兌命》說:“教人學習,能收到相當於自己學習的一半效果。”大概也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吧。 2.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譯文】 古代教學,家裏辦學有“塾”,黨裏辦學有“庠”,遂裏辦學有“序”,國都辦學有“學”。每年入學一次,隔一年考試一次。學習了一年,就考察他經文句讀的能力辨別他的志向所趨。學習了三年,就考察他是否專心致志於學業,親愛同學樂和群眾。學習了五年,就考察他是否廣博地學習,親敬師長。學習

(完整版)《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 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执政者能够尊敬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人和被疏远的人,他就可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但还谈不上教化人民。执政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起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教育办学校才能达到目的。(页6)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今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走上天理伦常的康庄大道。所以,从古以来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尚书·兑命》篇说:“统治者应当始终不忘重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页11-12) 今译:即使有了美好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无从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了极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无从知道它的奥妙。所以说,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发现自已有欠缺;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感到疑难困惑。知道自已有欠缺,才能回头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用心钻研,不敢怠惰。所以我们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相学科占一半”,就是这个意思。(页16) (注:“教学相长”的本意如上所述。但现在也有关于“教学相长”的所谓“引申义,即:“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sui)有序,国有学。 今译:古代的教育体制:每二十五家为闾,设立“塾”。每五百家为党,设立“庠”。每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页22) 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今译:大学每学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

古事记 现代汉语翻译v0.1版

臣万安侣言: 古事记第一章天地开辟 第一段、天地初成 当年天与地刚刚形成之时,在高天原上出现了一名神仙,他的名字被叫做“天之御中主神”。与天一样高,名字读あま(ama)。 然后又出现了神仙,名字叫“高御产巣日神” 再后又出现了一名新的神仙,神产巢日神。这三个神仙,都是独自出现并且没有实体的幻想神。被并称为“造化三神”。 后来,天下就好像漂浮在世间的油脂一样混沌不清。正在此时,有苇原中国的芽体发育成了一名神仙。这个神仙被人称作宇魔志阿斯诃备比古迟神,读作“うましあしかびひこぢ”。日本书纪记作“珂美苇芽彦舅尊”。 再后来又出现了一名叫做天之常立神的神仙。读作とこ。 这两位神,也是没有实体的神。以上这五位神,就是被称作“别天神”那一群。 二、神世七代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两名叫做“国之常立神”与“丰云野神”的神仙,他们也是没有实体的。 再后来又出现六对兄妹神,从大到小依次为“宇比地迩神”与“须比智迩神”(前为兄神,后为妹神。下面以此类推。日文读音与日本书纪称呼我就偷懒不写啦。);“角杙神”与“活杙神”;“意富斗能地神”与“大斗乃辨神”;“淤母陀流神”与“阿夜诃志古泥神”;“伊邪那岐神”与“伊邪那美神”。(暨“伊奘诺尊”与“伊奘円尊”,最初的男女主角登场了。) 从上到国之常立神,下到伊邪那美,被后人称为“神世七代”。(评书:笔者明明数着只有只有六代,古代的霓虹人数死早,要不我就是下到了盗版书。)以上的所谓神世七代,最初两神被记作一个辈分,其余的又分为一个辈分。 段二、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交合生出万物。 一、天地固成和阴阳结合。 最高天神找来伊邪那岐兄妹说“天与地漂浮不定,你们去将其整理一下固定下来。”另外天神还给了他们固定天地所用的天沼矛。兄妹俩得到命令之后站在天浮桥上,用天沼矛向下搅拌着海水,当泥土聚集到矛身时再将其抖落,于是堆积成叫做“淤能基吕岛”的大岛。 兄妹俩定居在自己亲手堆积成的岛上,并建造了天之玉柱和八寻殿等名胜。有一天,二神谈情说爱时,伊邪那岐问道“你的身体造的怎么样了?”伊邪那美说“咱嘛,身体是一遍又一遍的铸成,就是还有一个漏洞怎么也堵不上。”伊邪那岐欣喜若狂的说“我的身体也是层层铸成的,不过与你不一样的是,我身上有块多余出来的地方。我想,用我多余出的那一处,塞到你不足的那一处里面,就完美了。”伊邪那美听到后也高兴的说“好啊好啊,汝的方法听起来真不错。”伊邪那岐最后说“既然如此,咱俩围着天之玉柱转,你往右转,我往左转,遇上咱俩就结婚。” 俩神于是依言而行,就在碰上之时,伊邪那美抢着说“咱靠,汝怎么这么帅呢。”伊邪那岐跟着说“你啊,真——真——漂亮啊。”兄妹俩说完后,兄长又说“女人先说话,不吉利啊。”不过二神还是由兄妹俩成功进化为夫妻俩。 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孩子命苦,发育不完全长得像水蛭,只有被夫妻俩放入框中扔到河里顺流而下的命。 第二个孩子,名叫淡岛,和他哥哥一样命苦。夫妻俩都不承认有这俩孩子。(ps:春日野家的那俩,你们不吸取教训吗?天女目没给你们讲这个故事吗?)

学记原文及翻译word精品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教学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体大思精,要言不烦。 对比今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学记》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学习借鉴,虽然时隔两千多年,用今天的教育理念来解读,仍然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学记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 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通天下--现代汉语翻译稿

现代汉语 一、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时安排 三、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四、分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标准与形成,现代汉语方言概况,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明确语言规范化的意义;提高进行语言规范的理论水平和行动的自觉性。 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第二章语音 明确语音的基本性质与基本概念,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原理,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和音位系统,以及语流音变;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水平和理论水平;具有初步的审音、记音能力;提高语音规范化的意识。 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 第二节声母 第三节韵母

第四节声调 第五节音节 第六节音变 第七节音位 第八节朗读和语调 第九节语音规范化 第三章文字 掌握现代汉语书面符号系统――汉字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及运用汉语汉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规范化的意识。 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汉字概说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汉字的构造 第四节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五节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 通过对词、词汇、词义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词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分析具体的词汇现象,提高析词、辨词、赏词、用词等词汇环节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 各节讲授重点 第一节词汇和词汇单位 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第四节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第五节语境和词义 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上)――词的总汇

学记及其全文翻译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学。 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 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 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①,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发虑宪,求善良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化的三种层次境界 化民成俗教育与个人建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来完成。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 P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治国政策。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一带有本质性的理论问题。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 “长幼” “尊卑” “君臣” “父子” “夫妇” “昆弟” “朋友” (《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 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 (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作业1翻译成现代汉语(精)

一、作业1: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作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辞谢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急。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狼狈不堪。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受到怜惜抚育,何况我的孤苦尤其严重呢。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郎官,本来希望能够得到更为显达的官职,并不自以为清高。我现

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象太阳将要下山的人,生命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由于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而远离。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著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同意我这点微小的愿望,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年。我活著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我怀著象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二、作业2:分析文字的特点及好处 答:围绕一个中心点, 不同的角度去谈论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文章在谈论读书的方法时,就运用了多角度:一是对书的作者,不可诘难,对书的内容不可尽信,也不可只为寻章摘句;二是对有些书可以浅尝,有的可以吞食,少数则须咀嚼消化;三是在具体方法上,可以细研,可以请人代读,也可以摘要等.一个中心,三处落墨,而每一处又有多重考虑.思维之活跃,流畅与缜密,另人叹服.此中方法也见于下文对读书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全文及翻译 《学记》,就是中国古代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与教学问题的论著。它就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就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概括与总结。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与教学的制度、原则与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学记简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 尚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瞧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瞧到自己知识与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瞧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瞧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 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她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历史地位:《学记》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是中国也就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学记》就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学记》全文虽然只有1230个字,但却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经验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认真地研究、借鉴。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就是可以博得一 点小小名气的,但就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就 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瞧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 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就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 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就是这 个意思吧!

现代汉语试题集 翻译班

现代汉语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汉语3.文学语言4.方言5.基础方言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某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它的口语发展的必然产物。() 3.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 4.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5.北方方言区指长江以北的汉民族居住地区。() 6.粤方言等于广东话。() 7.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8.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9.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10.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的词汇进入普通话。() 13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四、简答题: 1.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 3.音素 4.音节 5.音位3 6.音位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1.声调的基本性质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 A.音高 B.音强 C.音色 D.音长 2.不同的音素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 A.音高 B.音强 C.音色 D.音长 13.普通话声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_。 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 14.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_________________。 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

17.发音时候两个发音部位靠近,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的音是 _________________。 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 18. 发音时候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放开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的音是_________________。 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 20.zh、ch、sh、r四个辅音的发音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A.舌尖前 B.舌尖中 C.舌尖后 D.舌面 21.普通话声母中浊音声母有_________________。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22.普通话的单元音韵母共有_________________。 A.6个 B.7个 C.8个 D.10个 34.i和u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C.嘴唇的圆和不圆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圆和不圆 35.e和ê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37.i和o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A. 舌位的前后不同 B.舌位的高低不同 C.舌位的前后、高低、唇形不同 D.舌位的前后与高低不同 38.前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 A. ɑi、ei、uɑ、uo B. ɑi、ei、ɑo、ou C. ɑi、ei、ou、uo D. iɑ、ie、uɑ、ɑi、ue 39.后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 A. ɑi、ei、uɑ、uo B. ɑi、ei、ɑo、ou C. ɑi、ei、ou、uo D. iɑ、ie、uɑ、ɑi、ue 40.中响复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_。 A. iɑo、iou、uɑn、uen B. iɑo、iou、uɑi、uei C. iɑo、uei、uen、iou D. iɑo、iou、iɑn、uɑn 42.汉语的声调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46.“一些、稍微”的正确声调是_________________。 A. yìxiē、shāowěi B. yìxiě 、shāowēi C. yìxiē、shāowēi D. yìxiē 、shāowěi 48.“因此、危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