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眼睛鼻子教案

合集下载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第一篇: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1课时眼耳口鼻

第1课时眼耳口鼻
学生:看。
教师:看老师手里的XX哦!小眼睛看过来,慢慢移动喽。
教师:XX同学有进步哦,会一直看着老师。
3.体验眼睛的重要性。
教师:小眼睛作用大。可是如果小眼睛看不见,那会怎么样?
学生:无反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叫眼罩。我请一个小朋友戴上眼罩。
教师:XX同学你还能看见同学和老师吗?小朋友们眼睛看不见很害怕,眼睛很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
三、巩固练习
游戏:读词语
四、总结回顾
五、布置作业
A类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认本节课所学的词语“眼睛”“耳朵”,会看图说话“我有____。”
B类学生:会听、会读、会认本节课所学的词语“眼睛”“耳朵”。
C类学生:在老师帮助下会听、会读本节课所学的词语“眼睛”“耳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眨眨我的眼睛,眨眨眨。
4.说一说
结合场景仿说句子“我有____。”
我有两只耳朵。
(二)眼睛
教师:小朋友们,眼睛在哪里?指一指。图片中小朋友的眼睛在哪里?指一指。
1.读词语。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1个词语“眼睛”。
教师示范读2遍。
2.眼睛的作用—目光追视的训练。(利用实物)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眼睛可以干什么?
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有两只耳朵。”
难点:学习并理解词语“眼睛”“耳朵”。
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有两只耳朵。”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




词语图片、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六、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教学“口”: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归纳:鼻能闻.【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教学“耳”.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2教读,齐读,指名读.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教学“目”.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说);鼻能();耳能();目能().4、游戏:找朋友: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注:及时肯定表扬.(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1、总结学习内容.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第3课时眼耳口鼻

第3课时眼耳口鼻
理解词语“眼睛”“耳朵”“口”“鼻子”。
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有两只耳朵。”“我有一个鼻子。”
难点:学习并理解词语“眼睛”“耳朵”“口”“鼻子”。
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有两只耳朵。”“我有一个鼻子。”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




词语图片、投影仪、幻灯片




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眼睛”“耳朵”“口”“鼻子”的图片。
3、能跟读词语“眼睛”“耳朵”“口”“鼻子”,理解词语的含义。
4、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眼睛”“耳朵”“口”“鼻子”。
5、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句子“我有两只耳朵。”“我有一个鼻子。”
6、体验生活中脸部主要器官的功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音。
2、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3、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四)我会说
结合场景说词语、句子。
耳朵
我有两只耳朵。
鼻子
我有一个鼻子。
(五)我会认
认识生字:口耳
(六)我会写
描写生字。

三、小结
四、作业
A类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认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眼睛”“耳朵”“鼻子”“口”,会看图说话“我有____。”




我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在课堂里交流,每个人把认的字读给同学听,如果遇到不懂的字,同学可以提醒再认一认。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互教互学,其乐融融,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难认的字再重点指导,提高了识字效率。
B类学生:会听、会读、会认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眼睛”“耳朵”“鼻子”“口”。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教案-图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教案-图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教案-图文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二册《1、眼睛、鼻子》教案-图文牌楼培智学校电子备课课题眼睛、鼻子拟4课时教学技能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目的练习看图说话。

要求情感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们。

A组:会认会读词语“眼睛、鼻子”,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练习看图说话。

分组B组:能读词语“眼睛、鼻子”,能跟读句子;认识并描红笔画“一”;看图目标学说话。

C组:跟读词语“眼睛、鼻子”和句子;认识笔画“一”。

认读词语“眼睛、鼻子”,重点读句子;认识并学写笔画“一”。

教学多媒体课件。

饼干、枣核。

准备第一课时修改意见认知认识眼睛、鼻子,知道它们的功能。

知道眼睛和鼻子的作用,注意保护好它难点们。

一、谈话导入1、师:老师这儿有饼干,一会儿要奖励给上课认真学习的同学,大家来闻闻饼干是什么味儿。

(生逐一闻饼干)2、师:春节期间,你看到放烟花了吗?好看吗?你用什么看到的?3、生:讨论、回答。

4、师:刚才你用什么闻到饼干的香味?生答。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眼睛、鼻子二、(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1)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是的,这是眼睛。

2、看看眼睛是什么样子的?眼睛形状像什么?(出示枣核)(出示图2)师指着图简介眼睛:人的眼睛形状像枣核,上下眼牌楼培智学校电子备课睑(jiǎn),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皮包着眼球(眼珠),两个眼眦(zì)就是眼角,靠近鼻子的叫内眦(内眼角),靠近耳朵的叫外眼角,眼睑内有眼球——白眼球、黑眼球、瞳孔。

指名A生指一指眼皮、眼珠、眼角指名B生指一指眼珠指名C生指一指眼睛 3、学习词语:眼睛 1) 出示词卡“眼睛”,并贴在黑板上。

2) 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三、(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3)指导观察 1、这是什么? 2、3、师简介:鼻梁、鼻翼、鼻尖、鼻孔学习词语:鼻子1) 出示词卡“鼻子”,并贴在黑板上。

【2020】最新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2020】最新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4、游戏:找朋友:
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
注:及时肯定表扬.
(五)课堂总结 积极评价
1、总结学习内容.
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
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
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 说 );鼻能( );耳能( );目能( ).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
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
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
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 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育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二年级生活语文教案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生活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生活用品1.生活用品的分类–食品类:面包、牛奶、水果、蔬菜等–家具类:桌子、椅子、床、沙发等–学习用品类:书包、铅笔、橡皮等2.描述生活用品的外观和功能–颜色、形状、大小等外观特征–用途、作用等功能特点3.制作海报:展示不同类别的生活用品,要求用文字和图片进行描绘第二课:认识身体部位1.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名称2.描述身体部位的功能和特点–头部:听、看、闻、说等功能–手部和脚部:抓、拿、走等功能3.游戏:唤起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提升识别能力–触摸游戏:老师指定一个部位,学生用手触摸相应的部位–看图游戏:老师出示一张图,学生快速指出图中部位的名称第三课:描写四季1.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春天:温暖、花开、鸟叫等–夏天:炎热、晴朗、游泳、吃冰淇淋等–秋天:凉爽、枫叶红、果实成熟等–冬天:寒冷、下雪、过年等2.描写四季的景色和活动–春天的花草树木、妈妈给我们买气球等–夏天的蓝天白云、无尽的游泳池、大口吃冰棍等–秋天的枫叶飘落、香甜的苹果、一年一度的梦幻哈利波特等–冬天的蓝天白雪、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的礼物等3.作文: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包括景色和活动的描述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猜测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功能2.学习:教授生活用品的分类和描述方法,在黑板上绘制分类表格3.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生活用品海报,展示并互相评价4.导入:播放儿童歌曲《头肩膝脚》,引导学生唤起对身体部位的认知5.学习:教授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使用贴纸游戏进行复习6.游戏:进行触摸和看图游戏,巩固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识别能力7.导入:出示四季图片,带领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8.学习:教授描写四季的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用形容词进行描写9.作文: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描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作文10.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展示作文,并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活用品、身体部位和四季的认知程度2.评价学生在制作海报和写作文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3.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参考资源•课本《学好生活语文》•图片和实物:生活用品、四季景色•歌曲:《头肩膝脚》。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耳鼻口目(人教部编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耳鼻口目(人教部编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培智学校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课 耳鼻口 目(人 教部编 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词语你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眼睛、鼻子
2、复习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3、词语已经会读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读句子了。

二、学读句子
(一)读第一句
1、说说眼睛有什么作用?
2、听老师句子:“眼睛看。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二)读第二句
1、鼻子的作用呢?
2、听老师句子:“鼻子闻。


3、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句子。

5、逐一读句子。

三、学笔画——“一”
1、。

2、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鼻子的鼻中间这一笔叫横,写的
时候要从左往右写直,右边可以稍稍高一点点。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生学习握笔及书写姿势。

5、描红、临写。

分层次作业A组:独立读句子,描红、临写笔画一。

B组:跟读句子,描红笔画一。

C组:读词语。

板书设计
眼睛、鼻子
眼睛看。

鼻子闻。

第三课时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学习的句子,你会读了吗?
复习读句子:
2、句子会读了,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听读及看图说话。

二、听一听,读一读
1、听老师读句子。

2、张开嘴巴,跟着老师读一读。

三、书写练习
1、复习笔画“一”。

2、指导看图
(1)图上女孩在干什么?(2)她用什么看书?
3、出示例句练读
眼睛看。

4、出示插图2
5、指导看图
(1)图上女孩在干什么?
(2)她用什么闻花的香味?
6、说句子
鼻子闻。

三、看图和同学一起说一说
1、第一句
(1)出示插图3
(2)指导看图:图上的我在干什么?用什么看书?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我用什么干什么?
(4)练习说话:我用眼睛看书。

(5)同位互说。

2、第二句
(1)出示插图4
(2)指导看图:图上的你在干什么?用什么看图画?(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你用什么干什么?(4)练习说话:你用眼睛看图画。

(5)同位互说。

3、第三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她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图上的她在干什么?用什么闻的?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她用什么干什么?(4)练习说话:她用鼻子闻花的香味。

(5)同位互说。

4、第四句
(1)出示插图5
(2)指导看图: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她该用哪个?他在
干什么?用什么闻?
(3)指导说话:把话连起来说完整---他用什么干什么?
(4)练习说话:他用鼻子闻菜的香味。

(5)同位互说。

分层次
作业
A组:独立看图说句子。

B组:跟着老师说句子。

C组:读词语。

板书
设计
眼睛、鼻子
教后
小记
通过一周的学习,全班8名学生有7人能指出自己的眼睛和鼻子,只有振兴一人指不出。

词语有三名同学能熟练地认读,句子只有蕊蕊和来缘
两人能较完整清晰地读出。

书写“一”,有三人可以独立描红、临写,两
人需老师手把手教写,振兴、彤昱和子杨三人完全没有书写能力,老师手
把手也没能教会,需要家长配合加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