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命令及其嵌套
《让繁琐变方便——重复命令》 学历案

《让繁琐变方便——重复命令》学历案在我们日常使用电脑或者各种软件工具时,常常会遇到需要重复执行相同操作的情况。
这种重复操作可能会让人感到繁琐和枯燥,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出错。
然而,聪明的开发者们早就为我们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重复命令”。
什么是重复命令呢?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够让计算机自动多次执行相同操作的指令。
想象一下,你需要在文档中输入一百个相同的词语,如果一个一个地输入,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但有了重复命令,你只需要告诉计算机要输入的内容和重复的次数,它就能迅速帮你完成任务,是不是非常神奇?重复命令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图像处理中,当我们需要对多张图片进行相同的裁剪、调整大小或者添加水印等操作时,重复命令就可以大显身手。
不用一张一张地手动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编程中,重复命令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 等都提供了丰富的循环结构来实现重复命令。
例如 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它们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和次数来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这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逻辑。
以 Python 语言中的 for 循环为例,假设我们要打印出 1 到 10 这十个数字,代码可以这样写:```pythonfor i in range(1, 11):print(i)```在这段代码中,`range(1, 11)`生成了一个包含 1 到 10 的数字序列,`for` 循环会依次取出序列中的每个数字,并将其赋值给变量`i`,然后执行`print(i)`这一操作,从而实现了重复打印数字的功能。
再比如,在处理数据时,如果我们有一个包含学生成绩的列表,想要计算所有成绩的平均值,也可以使用重复命令来遍历这个列表,将每个成绩相加,最后除以成绩的数量得到平均值。
重复命令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因为计算机在执行重复命令时不会像人类一样出现疲劳或者疏忽导致的错误。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闽教版)

Fd 50 rt 90 fd 100 rt 90 fd 50 rt 90 fd 100 (画长方形) lt 90 fd 50 Rt 30 (画旗杆) (转角定位)
fd 100 rt 120
Fd 100 rt 120 Fd 100 Lt 90 Fd 100 lt 90 (画三角形) (转角度定位)
Fd 100 lt 90
机房重建方案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2、所需硬件:学生机耳麦、音箱、话筒 3、所必需软件:office 2000 (要完全安装) Logo语言 Acdsee 5.0 Flash mx 超级解霸(视频和音频) 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网络环境 4、辅助软件:金山打字通、五笔直通车、压缩 软件、网络播放器、金山画王笔、非常好印等
第9、10课 海龟画多边形和田字图
三、教学建议:
1、重复命令是一个较难的命令,需要通过多列举教 学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循环体。 2、教学时应重点介绍如何归纳循环体,以及什么命 令该放在循环体内,什么命令应放在循环体外。 3、重复嵌套是比较高的要求,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本部分可以不做要求。
教材教法分析
第2课 电脑能干什么
一、存储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建立起电脑能够海量存储 数据的概念,了解信息的价值,认识到信息丢失将会造 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性的后果。 二、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电脑作画,如“画图”、数码相片的合成与调整 2、电脑娱乐,如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 3、电脑网络的应用,如电子商务,收发电子邮件等 4、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如网校,课件等 5、电脑的其它应用,如翻译、制作电影等 教学建议: 本节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教法分析
第4课 图形的复制、旋转
循环语句可以嵌套使用。

循环语句可以嵌套使用。
循环语句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句,它可以让程序重复执行某些操作,从而提高程序的效率。
而循环语句还可以嵌套使用,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程序的流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循环语句的嵌套使用。
1. for循环嵌套for循环可以嵌套使用,这样可以实现多重循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两个for循环来输出一个九九乘法表:```for i in range(1, 10):for j in range(1, i+1):print('{}*{}={}'.format(j, i, i*j), end='\t')print()```2. while循环嵌套while循环也可以嵌套使用,同样可以实现多重循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两个while循环来输出一个九九乘法表:```i = 1while i <= 9:j = 1while j <= i:print('{}*{}={}'.format(j, i, i*j), end='\t')j += 1print()i += 1```3. for循环和while循环嵌套for循环和while循环也可以嵌套使用,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程序的流程。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for循环和一个while循环来输出一个九九乘法表:```for i in range(1, 10):j = 1while j <= i:print('{}*{}={}'.format(j, i, i*j), end='\t')j += 1print()```4. 嵌套循环中的break语句在嵌套循环中,我们可以使用break语句来跳出当前循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两个for循环来查找一个二维数组中的某个元素:```arr = [[1, 2, 3], [4, 5, 6], [7, 8, 9]]for i in range(len(arr)):for j in range(len(arr[i])):if arr[i][j] == 5:print('找到了5,位置是:({}, {})'.format(i, j))breakelse:continuebreak```5. 嵌套循环中的continue语句在嵌套循环中,我们可以使用continue语句来跳过当前循环。
六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绘制旋转图形_电子工业版

第14课绘制旋转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嵌套。
(2)学会使用嵌套的方法画简单图形。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培养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及利用重复嵌套命令设计图形。
三、教学难点:(1)、重复嵌套命令的合理运用。
(2)、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找出复杂图形的组成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重复命令的格式是什么?REPEAT 重复次数[重复内容(命令组)](2)请同学们用重复命令绘出边长为100步的正三角形。
(二)导入新课出示图形小风车。
提出问题:1、这个图形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有几个?(正三角形,四个)2、写出画正三角形的命令。
3、画完一个三角形后,要想画另一个三角形,应该怎么样处理海龟?(将海龟旋转90度)4、画下一个正三角形。
可以总结出画小风车的命令为:repeat 3[fd 100 rt 120] RT 90repeat 3[fd 100 rt 120] RT 90repeat 3[fd 100 rt 120] RT 90repeat 3[fd 100 rt 120] RT 905、简化上面程序:REPEAT 重复次数[重复内容(命令组)]REPEAT 4[repeat 3[fd 100 rt 120] RT 90]6、什么是嵌套?用重复命令画图时,重复内容里又出现了重复命令,这种现象就叫重复命令的嵌套。
有时需要可以嵌套多次。
2、出示图形:学生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操作,注意:在命令没有输完整的时候,千万不要按回车键。
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图形。
(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得出LOGO语言中的绘图步骤。
1、仔细观察研究图形,2、确定组成的基本图形;3、弄清图形组成规律;4、编写绘制图形命令;5、运行测试编写命令教学反思:本课呈现的图形变换内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不同的变换过程,相对来说有一些难度。
第六课 巧妙的套用——重复命令的嵌套教学设计

第六课巧妙的套用——重复命令的嵌套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下)第6课《巧妙的套用——重复命令的嵌套》。
介绍了REPEAT命令嵌套的格式和画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方法,渗透逐级细分的程序设计思想,需要较高的抽象能力和新的程序设计思想。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学会了重复命令,能用重复命令画出正多边形等,已经掌握基本程序语句的重复使用技能。
本课接着学习重复命令的嵌套,让他们发现规律、总结如何嵌套使用重复命令,学会分析复杂图案的基本图形和重复规律,需要较高的抽象能力和逐级细分的程序设计思想,学生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三、设计思想: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的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部分:创设情境导入、师生共同探究新知、任务驱动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欣赏并观察生活中的一组花卉图案,引出“风车”图案,再展示一组用LOGO绘制的图形,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重复命令的嵌套》,怎样画出来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师生共同探究新知通过分析“风车”图案,教师穿针引线,学生细心分析,大胆实践,从而总结归纳出画“风车”图案的方法。
3、任务驱动巩固新知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和练习来巩固本课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提供的任务。
完成之后,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再向班级展示部分作品。
4、课堂小结本课学习情况学生总结这课所学的内容知识,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LOGO的REPEAT命令嵌套的格式。
2、学会将复杂图形简化,并运用重复命令嵌套画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曹晶晶

这节课既定目标比较好,通过学习翻转课堂的知识后,老师做到了少讲精讲,布置任务单,先让学生来完成任务,从而发现集中的问题,教师再来解决。并且让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只是在实现的时候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特别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还有些欠缺,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要注意有待进一步加强。
引导学生将一个总的大任务分为两个任务,锻炼学生将复杂任务简单化的思维。
板书:分为两个任务:一是 画静止的大风车,二是 让这个大风车转动起来。
那如何画一个静止的大风车呢?
再分为两个任务:一是 画黑色的大风车,二是上彩色。
那么如何画一个黑色的大风车呢?导出这节课要做的任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黑色的大风车有什么特点?它是由几个什么图形组成的?
动画制作,其实我们在logo当中也可以画这个美丽的大风车,你觉得可以实现么?
那么老师给同学们演示老师事先弄好的转动的大风车。给同学们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问同学们想学么?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导入新课。
板书:总任务:转动的大风车
二、巩固旧知,获取新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画一个转动的大风车,你会画么?那你觉得如果要想画这样一个大风车应该首先学会干什么?
最后分解成任务:画四个三角形。
那么三角形怎么画?(巩固学习过的重复命令的使用,顺便再复习下重复命令的格式)
教学演示画大风车的步骤,请同学们动手开始画。
师巡视指导。
请生演示你是怎么画这个大风车的?
普通画法,重复用了4次画三角形的命令,有的同学可能直接用了重复命令的嵌套,没有的话,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输入的命令有什么规律?
四、课前任务设计
学生课前完成好任务单,给学生观看视频《大风车》,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一是画静止的大风车,二是让这个大风车转动起来。
重复命令与尾部递归

返回
⑵、位置改变、方向不变。
TO ZFX21 :B :N IF :N<1 STOP REPEAT 4[FD :B RT 90] FD :B ZFX21 :B :N-1 END ? ZFX21 100 4 TO ZFX22 :B :N IF :N<1 STOP REPEAT 4[FD :B RT 90] FD :B ZFX22 :B/2 :N-1 END ? ZFX22 100 4
【基本过程2】
⑸、平行四边形:(:B1、:B2表示两条边长, :J表示其中一个夹角) TO PXSBX :B1 :B2 :J REPEAT 2[FD :B1 RT :J FD :B2 RT 180-:J] END ⑹、圆:(:R表示半径,在LOGO语言中可以直接用PI来代替π的值。) TO YUAN :R REPEAT 360[FD :R*PI/180 RT 1] END ⑺、左弧:(:N表示弧度, :R表示半径) TO LHU :N :R REPEAT :N[FD :R*PI/180 LT 1] END ⑻、右弧:(:N表示弧度, :R表示半径) TO RHU :N :R REPEAT :N[FD :R*PI/180 RT 1] END
⑼、左叶:(:N表示弧度, :R表示半径) TO LY :N :R REPEAT 2[LHU :N :R LT 180-:N] END ⑽、右叶:(:N表示弧度, :R表示半径) TO RY :N :R REPEAT 2[RHU :N :R RT 180-:N] END ⑾、正多角形:(:N表示边数, :B表示边长) TO ZDJX :N :B REPEAT :N[FD :B RT 720/:N FD :B LT 360/:N] END ⑿、正多角星:(正多角星的内角角度为NJ=(N-2K)*180/N,其中K
第6课 巧妙的套用——重复命令的嵌套 教学课件

重复次数(图形个数) 画基本图形长方形 360/图形个数
试一试
旋转画8个长方形
提示:
REPEAT
8
[
画基本图形长方形
360/8 ]
小妙招
单个图形的旋转就是把单个图形用均匀旋转方法画出更复杂 的图形,用重复命令比较简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规律: 1.最内层的重复语句绘制单个图形;每完成单个图形转 360/单个图形个数; 2.该外层重复的次数就是要绘制单个图形的个数。
显身手
你能修改贝贝的两组重复命令的步长,用嵌套的方 法画下面的图形吗?
提示:
REPEAT
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下)
第6课 巧妙的套用
——重复命令的嵌套
学着做
风车是如何画出来的?
第一种方法: 风车是由四个长方形 组成的,每画完一个长方 形,向右旋转90度,画下 一个长方形。
仔细观察这四组命令,有什么共同点?
学着做
风车是如何画出来的?
第二种方法: 画风车的过程是四组相同的命令: REPEAT 2[FD 80 RT 90 FD 20 RT 90] RT 90 相同的命令能使用重复命令完成,上面画风车的四组命令 可以简化成:
REPEAT 重复次数 [绘制单个图形命令 RT(LT) 360 /图形个数]
学着做
贝贝设计了下面两组重复命令: 重复命令画五角星 REPEAT 5 [FD 20 重复命令画六边形 REPEAT 6 [FD 40
RT 144] RT 360/6]
把五角星嵌套到六边形中,分别在三个不同位置嵌套, 产生不同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环境
自主体验
以长方形为例,与学生讨论如何用重复命令画长方形;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长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教师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
注意一步一步的理解转的次数,每次转的角度,重在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转这样的角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以图3-14为例,讲解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复杂图形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课 后
反 思
难 点
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
自
主
探
究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教 学 旁 批
创设情境
主动参与
还记得画出正方形的命令吗?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四个命令串:
FD 60 RT 90
FD 60 RT 90
FD 60 RT 90
FD 60 RT 90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正方形一共用了8个命令,其实就是把FD 60 RT 90这个命令串重复执行了四次。凡是这种有规律的内容,LOGO语言提供了一个“重复命令”来简化它,这就是REPEAT命令
德阳外国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六·下)
教 学
内 容
3、重复命令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主学习体验,了解重复命令的作用,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和画圆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验计算机语言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教 学
重 点
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教 学
自
主
探
究
过
程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探究画正多边形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例子,总结出重复命令中每次转动角度和转动次数之间的关系:
转动角度X重复次数=360度
由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得到正多边形转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转动角度(外角)=360度÷边数
以正十边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例,重复命令应该为
repeat 10[fd 50 lt 36]
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正十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正十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多边形,直到画出圆为止,得到画圆的方法。
应用拓展
促进发展
探究重复命令的嵌套
在重复命令里面又有一个重复命令,就叫做“重复命令嵌套”。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出的图形千变万化,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