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山谷的分辨与运用.

合集下载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怎样识别等⾼线地形图上的⼭峰-⼭脊-⼭⾕-鞍部-陡崖等?怎样识别等⾼线地形图上的⼭峰,⼭脊,⼭⾕,鞍部,陡崖等?等⾼线地图就是将地表⾼度相同的点连成⼀环线直接投影到平⾯形成⽔平曲线,不同⾼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地表显⽰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现平坦开阔的⼭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皆有制作标⽰说明,让使⽤者⽅便使⽤,主要图⽰有⽐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位偏⾓度常见地形:⼀、圆顶丘:等⾼线表⽰宽松,近於环线,表⽰周围低地或接近⾼地⽽凸起的独⽴⼩丘。

⼆、锥形丘:等⾼线成环形线,愈近⾼处,愈密集,多见於⼭地,状如锥形。

三、⼭额:将近⼭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额,由此过后⾄⼭顶等⾼线表⽰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阔⽽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或海岸常见之,等⾼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肩,等⾼线表⽰中部特别宽阔。

七、⼭脊:为⼀条狭长⽽两侧陡急的⾼地,顶上可能平坦,⼴阔或成⼑⼝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致,或⼀侧急直,⼀侧缓和,多见於⼴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耸⽽绵长的,也可视为⼭脊,等⾼线表⽰⼭脊成椭圆形线。

⼋、⼭坳:位在⼀条狭窄上,两⼭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缓斜便於跨越的⼭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道路等⾼线表⽰⼭坳,⾃低地向上弯去。

九、鞍部:也是⼭脊上两⼭间的低浅处,但略⽐⼭坳为⾼,如鞍部地形狭窄⽽深下,⽤来作横跨⼭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隘参考资料:摘⾃百度怎样通过等⾼线辨认⼭顶鞍部⼭脊⼭⾕陡崖⼭顶凹地⼩环圈,区别要看⽰坡线;⼭顶短线向外指,凹地短线向⾥边。

判断山峰

判断山峰

判断山峰、山谷、山脊的方法:
1、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谷。

凸低为脊,凸高为
谷。

如:
2、如下图:XY方向地势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为山脊;MN方向地势特点为中间低两侧
高,为山谷。

学生在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经常会将山谷和山脊判断错误。

怎样区分山谷还是山脊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重中之重。

我觉得在这部分还是要掌握山脊和山谷的本质区别,从剖面上来看,中间高两侧低的为山脊,中间低两侧高的为山谷。

等高线山谷山脊的区别是什么

等高线山谷山脊的区别是什么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高处,就是山谷。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低处,就是山脊。

区别
一、海拔指向不同
山谷山谷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山脊山脊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二、等高线形状不同
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形状是从低往高突。

山脊山脊的等高线形状是从高往低突。

等高线的作用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根据比例尺判断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 - 解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地形图 - 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等高线地形图 -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现河床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亲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山脊、山谷的判断方法

山脊、山谷的判断方法

⼭脊、⼭⾕的判断⽅法
⼭脊与⼭⾕是⼭地的基本地形部位。

⼭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

在等⾼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常相似,⼏乎就是⼀对双胞胎,那么如何来区分⼭脊和⼭⾕呢?⼩巍⽼师给⼤家来⽀招。

利⽤定义加以区分
⼀利⽤定义法加以区分:牢牢抓住⼭脊和⼭⾕的定义。

读图时研究等⾼线凸向⾼处还是低处,等⾼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脊,等⾼线向海拔⾼处凸出为⼭⾕。

画垂线法
⼆垂线法:沿着⼭脊线或是⼭⾕线作⼀条垂线,该垂线与⼭脊线或⼭⾕线两侧的等⾼线相交于⼏个点,观察地形中间部分与两侧地区孰⾼孰低。

由内向外海拔降低的为⼭脊;由内向外海拔升⾼的为⼭⾕。

以河流定⼭⾕
以河流定⼭⾕:⼭⾕为河流的集⽔区,⼭脊为河流的分⽔岭,因此河流流向等⾼线的开⼝处为⼭⾕。

练⼀练
图中河流的⼤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流动
B.由西向东流动
C.由东南向西北流动
D.由西南向东北流动
(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
(2)①②两条⼩河,⽔流⽐较缓的是:
(3)若B⼭顶⽓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顶⽓温为________。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王先⽣是⼀位徒步旅⾏者,某⽇在A⼭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等高线中的山谷和山脊如何区分

等高线中的山谷和山脊如何区分

等高线中的山谷和山脊如何区分
1.先看下面这个模型
模型中的山脊、山谷、山峰、鞍部等地貌想必大家都认识,可想象下如果把模型中的等高线都压到一个平面上不就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吗!再观察下山脊处等高线不就是凸起指向海拔较低的地方吗,这就是“凸低为高”的来源;山谷处等高线凸起指向海拔较高的地方,这就是“凸高为低”的来源。

再看下图:
左图中只有一道山脊,等高线凸起指向较低海拔,中间凸起相连形成山脊;右边有山脊和山谷,所以你一定能看出哪个是山谷。

2.再单列解释一下:
第一幅图:凸低为高
等高线凸向低处,在凸起点连接而成的虚线上选一点A向水平两侧做一直线,与两侧等高线分别交于C、B、E、D,可看出A 的海拔大于C、B、E、D,在虚线上任选一点向两侧做线应该都能得到验证,所以,凸起的点连接而成的虚线应表示的是山脊。

第一幅图:凸高为低
等高线凸向高处,在凸起点连接而成的虚线上选一点A′向水平两侧做一直线,与两侧等高线分别交于C′、B′、E′、D′,可看出A′的海拔小于C′、B′、E′、D′,在虚线上
任选一点向两侧做线应该都能得到验证,所以,凸起的点连接而成的虚线应表示的是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全]高中地理(等高线、山脊与山谷、高差的计算)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等高线、山脊与山谷、高差的计算)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等高线、山脊与山谷、高差的计算)考点详解•山脊、山谷依据等高线,判断山脊、山谷,主要有两种方法:①看凸出方向。

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凸向高处为山谷(凸低为脊、凸高为谷);②看两侧海拔。

沿着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

垂直于山脊线或山谷线,作一条垂线,与两侧等高线相交。

如果中间海拔高、两侧海拔低,则为山脊(下图中的②),中间低两侧高则为山谷(下图中的③)。

图1 山脊与山谷的判断例题下图为某山区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为山谷的地点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乙、戊4、乙、戊两地间的高差可能为()A. 40mB. 80mC. 160mD. 320m答案:B、B精讲精析:(1)分析河谷对应的等高线。

①等高线“凸低为脊、凸高为谷”,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即为山谷;②图中,丁地等高线凸向低处,因此为山脊;甲、丙两地的等高线凸向高处,因此为山谷,选项B正确;。

(2)计算两地的高差。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戊两地间隔了2根等高线,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为50m;②根据计算公式,(2-1)×50<高差H<(2+1)×50,即50m<H<150m,因此选项B的80m符合条件。

总结•高差的计算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分析可能为山谷的地点(等高线凸向高处);②根据两地间的等高线数量、等高距,根据公式计算乙、戊两地的高差。

等高线图中,当两点之间为连续增加(或减小)的等高线时,计算两点的高差H,可以采用以下公式:①最小值H1=(n-1)×d;②最大值H2=(n+1)×d;③最小值H1< H <最大值H2适中,H为高差,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数量,d为等高距(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如下图所示,A、B两点间共有4条等高线,等高距为50m,则两点间的高差:(4-1)×50<H<(4+1)×50,即150m< H <25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山脊线
山脊
山谷 D<E=F 中间低于两侧
4
A>B=C
中间高于两侧
高 低 高 低
(2)等高线特征
纵向比较法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值 凸低为脊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值 凸高为谷
5
2、归纳分辨方法:
(1)、横向比较法:一线三点比大小, 中高脊,中底谷。 (2)、纵向比较法。
你掌握了吗?
口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6
四、生活常识应用
甲 乙
1、若图中 有河流形 成,则是 在甲处还 是乙处?
张村
甲处
2、当图中张村发生洪水时,该村村民最近 的安置点应该选在A、B、C、D哪一处?
D处
7
9
等高线地形图中
山脊、山谷的分辨与应用
何蔓 内江市资中县龙结中学
1
一、等高线的两个基本特点:
同图等距、同线等高 二、
2
三、山脊、山谷的分辨:
1、山山脊: 中间高两侧低
中间低两侧高 山谷:
3
(1)地貌特征
横向比较法 2、比较D与E、F的大小
E D F
山谷线
1、比较A与B、C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