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酵母发酵啤酒实验报告课件.doc

啤酒酵母发酵啤酒实验报告课件.doc
啤酒酵母发酵啤酒实验报告课件.doc

啤酒发酵实验报告

xxx 班xxx

摘要啤酒发酵过程主要包括麦芽汁糖度的测定,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酒精度及原麦汁浓度测定,啤酒后发酵及品质评价;后发酵后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通过实验,了解啤酒发酵的过程,掌握啤酒发酵的方法和条件,学会用传统发酵的方法酿制啤酒

关键字主发酵后发酵酒精度实际浓度原麦芽汁浓度发酵度

前言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

料。其原料包括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啤酒酵母属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类似高等

生物。在正常的营养状态下,啤酒酵母都是无性繁殖。主要以芽殖为主;大麦

提供啤酒酿造所必需的浸出物和适量的蛋白质;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

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

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

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

啤酒发酵的原理如下:

啤酒酵母的可发酵性糖和发酵顺序是: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

糖,通过:

1.EMP—TCA 循环产生酵母繁殖所需能量

C6H12O6 + 6O2 + 38ADP + 38Pi →6CO2 + 6H2O + 38ATP + 热能(有氧呼吸)2822kJ

2. EMP—丙酮酸—酒精发酵途径(人们的目的)

由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2ADP + 2H3PO4 →2CH3CH2OH + 2CO2 + 2ATP + 113kJ

综上,酵母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发酵副产物为醇类、醛类、

酸类、酯类、酮类和硫化物等物质。

工业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

(1)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

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

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 天左右时间。

(2)糖化的步骤为:

糊化:淀粉在60~80℃下,在水溶液中溶胀、分裂、形成糊状溶液,称为糊化作用。

糖化:就是把溶解状态的淀粉、糊精转化为能够被酵母利用的可发酵性物质。结束后进行过滤、煮沸

(3)发酵:整个发酵过程可大致分为酵母适应阶段、有氧呼吸阶段、无氧

发酵阶段。

一、实验材料与实验流程

1.1. 培养基的制备

取麦芽汁滤液加水定容至糖度为10BX ,取50 mL 装入250 mL 三角瓶中,每个小组三瓶。取550ml 麦芽汁装入1000ml 三角瓶中,每个小组 6 瓶,0.05 Mpa 灭菌30 分钟。

1.2 菌种扩大培养

1.3 麦芽汁糖度测定

取100mL 麦汁,放于100mL 量筒中,放入糖锤度计,待稳定后,从糖锤度计与麦汁液

面的交界处读出糖度,同时测定麦汁温度,根据校准值,计算20℃时的麦汁糖度。若糖度较低,糖度计不能浮起来,可多加一些麦汁,直至糖度计浮在液体中,与校正表对比,得到

麦汁糖度。

1.4 主发酵

在1000 mL 三角瓶中进行啤酒主发酵小型试验

1.将麦汁加水,使糖度达到10 Bx ,0.05 Mpa 灭菌30 分钟。冷却后摇动充氧,沉淀。

3.将50mL 酵母菌种接入,在10℃生化培养箱中发酵,每天观察发酵情况。

4.主发酵:10℃,7 天→至 4.0 plato 时结束(嫩啤酒)。

一般主发酵整个过程分为酵母繁殖期,起泡期、高泡期、落泡期和泡盖形成期等五个时期。

仔细观察各时期的区别。

1.5 酒精度、实际浓度、原麦芽汁浓度和发酵度的测定

1.5.1 酒精度的测定

重量法

(1)称得到500ml 圆底烧瓶和100ml 容量瓶的质量。

称取主发酵后的产品100g,全部移入500ml圆底烧瓶瓶中,加水50ml 和数粒玻璃珠,装上球形冷凝管,开启冷却水。称取用100ml 容量瓶接收馏出液,缓缓加热蒸馏收集约96ml 馏出液(蒸馏应在30-60 分钟内完成),取下容量瓶,补加水至100g 总质量),混匀

(2)测量 A

将附温比重瓶洗净,干燥称量至恒重,得C。将煮沸冷却至15℃的水注满恒重的比重瓶中,插上带温度计的瓶塞(瓶中应无气泡),立即浸于20℃的水浴中,恒温达20℃,并保持5min 不变后取出,用滤纸吸去溢出支管的水,立即盖帽,擦干得A。

(3)测量 B

将水倒去,用试样馏出液反复冲洗比重瓶三次,然后装满,按测量 A 同样操作,得B。

(4)计算

20

试样馏出液的相对密度计算:查表, d 20 =(B-C)/ (A-C)

(5)查比重和酒精对照表,求得酒精含量。

1.5.2 实际浓度的测定

实际浓度是指除去酒精后的浸出物浓度。

将上述蒸去酒精的500mL三角烧瓶冷却至室温。加蒸馏水将蒸馏残液调整至100g。用比重瓶法测定蒸馏残液在20℃时的比重。查比重- 浸出物对照表,得出实际浓度。

1.5.3 原麦芽汁浓度的计算

P= (A×2.0665十n)/ (100十A × 1 .0665)

1.5.4 发酵度的计算

麦芽汁经发酵后浸出物减少的百分数称为发酵度。发酵度随麦汁中可发酵

糖与总糖的比例而变化。一般说来,可发酵糖含量越高,发酵度也越高。发酵度

还因酵母菌种的不同而变化。发酵度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1)外观发酵度=(P- m)/P ×100%P 为原麦芽汁浓m 为啤酒的外观浓度

(2)实际发酵度=(P - n )/P ×100%n 为啤酒的实际浓度

浅色啤酒根据其实际发酵度可分为低发酵度、中发酵度、高发酵度

1.6 啤酒后发酵及品质评价

主发酵结束后的啤酒尚未成熟,称为嫩啤酒,必须经过后发酵过程才能饮

用。后发酵在0~2℃下利用酵母菌本身的特性去除嫩啤酒的异味,使啤酒成熟。

还原结束后,应当24 小时内按规定降温至0℃,同时保持罐内压力为0.14Mpa,时间3-5 天。降温规定:5℃以前,以0.5-0.7 ℃/ 小时的速率降温,5℃以后,以0.1-0.3 ℃/ 小时的速率降温至0℃。

啤酒中的成分除了水以外,主要由两大类物质组成:一类是浸出物,另一

类是挥发性成分。浸出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甘油、矿物质、多

酚物质、苦味物质、有机酸、维生素等;挥发性组分包括乙醇、CO2、空气、高级醇类、酸类、醛类,连二酮类等。

二、数据记录及处理

2.1 酒精度的测定

A=83.732g B=83.694g C=35.069g

d20

2 0=(B-C)/(A-C)=0.9992, 查表得酒精度为0.435。

2.2 实际浓度的测定

D=85.246g d 20

20=(D-C)/(A-C)=1.0319, 查表得样品的实际浓度n=8.024

2.3 原麦芽汁浓度的计算

P=(A× 2.0665+n)/ (100+A× 1.0665)

P=8.88%

2.4 发酵度的计算

实际发酵度=(8.88-8.024 )/8.88*100%=9.747%

三、讨论

4.1 啤酒发酵过程是啤酒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

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代谢的产物就是所要的产品--啤酒。由于酵母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不同,发酵的方式也不相同。根据酵

母发酵类型不同可把啤酒分成上面发酵啤酒和下面发酵啤酒。一般可以把啤

酒发酵技术分为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

4.2 麦芽汁经发酵后,浸出物减少的百分数称为发酵度。发酵度随着麦汁中可发

酵的糖与总糖的比例而变化。一般来说,可发酵糖含量越高,发酵度也就越高。

发酵度还因为酵母菌种不同而变化。

4.3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进行发酵试验比较,前者培养2天后其肝糖、脂肪酸、存活率和细胞总数均较高,而其芳香组分含量二者无明显差异。连续通氧与接种后通氧1h

相比,后者对酵母生长和发酵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接种后通氧1h 是最经济的方法。在实验条件下pH 为 4.6 为啤酒酵母的最佳生长酸碱环境。压力对啤酒酵母的生长速度影响明显,普遍出现生长滞后现象。由于压力改变了细胞内的物理化学平衡,阻碍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营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减缓,导致微

生物生长滞后。在高静压条件下,pH 的影响比在常压下pH 的影响要小得多。因此,对啤酒酵母加压灭菌效果,pH 的变化并不是主。

4.4由上面的酒精度可以看出,其酒精含量较高,说明酵母发酵比较正常,无氧

呼吸条件维护的较好

4.5原麦芽汁的浓度和发酵前缘麦芽汁糖度误差较大,说明发酵中可能有野生酵

母或细菌污染。

4.5计算可知,实际发酵度为9.747%,较小,发酵度较

低。浅色啤酒根据其实际发酵度可分为三个类型

低发酵度:50%左右。往往使啤酒保存性差。

中发酵度:60%左右。较合适。

高发酵度:65%左右。较合适。这说明本次发酵的效果不好且保存性能较差。

4.5所谓评酒就是通过对啤酒的滋味、口感以及气味的整体感觉来鉴别啤酒的风

味质量。评酒的要求很高,如统一用内径60mm,高120mm 的毛玻璃杯,酒温以10~12℃为宜,一般从距杯口3cm 处倒入,倒酒速度适中。评酒以百分制计分:外观10 分,气味20 分,泡沫15 分,口味55分。可是由于不是很了解,这方面

积累较差,另外,消化道疾病患者,比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的病人;肝脏病患者,有急慢性肝病的人,其肝脏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及时发挥其解毒等功

能,容易发生酒精中毒,而且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孕妇

也不宜喝啤酒。

参考文献:

[1] 《影响啤酒酵母发酵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赵福雄,张国权,徐谋华

[2] 《啤酒发酵中发酵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万小环夏延斌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 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鑫 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 指导教师:肖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 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 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 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 g玉米粉 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 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 表一 3、扩大培养基 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 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

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 灭菌 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 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 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 (1)玉米粉的筛选 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 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在1000ml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2、将配好的玉米液放于水浴锅中90℃液化3.5h。边液化边搅拌。 (3)玉米粉的糖化 将液化后的玉米液中按照0.3g/100ml加入液化液中。再在水浴锅中,58℃糖化3.5h。 (4)过滤 糖化后的糖化液有可能有没有彻底液化的玉米颗粒,会造成浑浊,这时需要对糖化液进行过滤操作。 操作步骤: 最后与以上培养基一起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清洗16支移液管,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5)活化步骤 器材:酒精灯,接种针,母菌,斜面培养基,消毒酒精。 步骤:1、将器材放于实验台上。对双手合桌面进行灭菌。对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2、在酒精灯旁按照无菌操作步骤在酒精灯火焰旁取

啤酒酿造实验报告

啤酒发酵生产实训报告书 摘要:啤酒生产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一)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二)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三)酵母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这些微量但种类繁多的发酵产物与其它那些直接来自于麦芽、酒花的风味物质一起,组成了成品啤酒诱人而独特的感官特征。(四)水:每瓶啤酒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酿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酿造所需要的水质的洁净外,还必须去除水中所含的矿物盐。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 啤酒生产过程分为麦芽制造、麦芽汁制造、前发酵、后发酵、过滤灭菌、包装等几道工序。(一)麦芽的制备过程:大麦的预处理、大麦的浸制、大麦的发芽、麦芽的干燥以及麦芽除根贮存。麦芽的制备是啤酒生产的开始,麦芽制造工艺决定了麦芽的种类和质量,从而决定了啤酒的类型,并最终直接影响到啤酒的质量。 (二)麦芽汁的制造过程:麦芽的粉碎、糖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麦汁后处理以及糖化工艺计算。麦汁的制备是啤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保证啤酒发酵的顺利进行,通过糖化工艺将麦芽中的非水溶性组分转化成水溶性物质,即将其变成能被酵母所代谢的可发酵性糖,是发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影响啤酒酵母发酵的异常因素及其防治

影响啤酒酵母发酵的异常因素及其防治 酵母是啤酒发酵的灵魂,酵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啤酒质量的好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酵母的性能和管理在啤酒生产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酵母管理,提高酵母质量,酿造高质量的啤酒并保持产品稳定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酵母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啤酒酿造工艺的控制,对啤酒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持接种酵母有旺盛的发酵力是保证啤酒质量稳定的前提,生产酵母一旦发生退化或发酵表现异常,就会影响啤酒酿造工艺的控制和啤酒质量的稳定。 鉴于啤酒酵母对啤酒质量有如此的重要性,如何防止酵母退化,如何预防和控制发酵异常,是我们啤酒厂应时刻关注的问题,应把酵母扩培、酵母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酵母发酵异常的原因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酵母细胞机能的衰退。如麦汁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酵母退化突变,造成发酵异常,也会造成酵母细胞的死亡,导致酵母自容量的增加。酵母的变异会造成各种性能的转变。以下从酵母菌种、麦汁营养成分、发酵过程控制三方面谈谈原因。 ㈠酵母菌种 1.凝聚性受遗传基因和细胞膜的结构影响,跟酵母的类型有关。是一种酵母细胞本身生理机能的衰退。 2.菌种保存条件不好,如培养基干燥,将引起酵母菌种的退化。 3.保种温度升高,也将引起酵母菌种退化。温度越高,高温时间越长,菌种退化越严重。 4.保菌不当,营养丰富致使酵母长得过分肥大,易衰退。 5.有些酵母代数升高,凝聚性较强。 6.留种酵母急着用于扩培,造成代谢慢,易衰老。 7.汉生罐留种量多,新酵母少,酵母易衰老。 ㈡麦汁营养成分 1.麦汁过滤布合理,蛋白质,多酚(或树脂)复合物、酒花中的多酚(单宁)等高分子会大量进入发酵罐,造成酵母吸附成团。 2.麦汁营养组成不合理,导致代谢慢,酵母易衰老,突变机会多。 3.麦汁中的凝固物去除不好。麦汁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类脂、葡聚糖小颗粒的物质与带负电荷的酵母互相作用形成紧密的凝聚物,酵母易早衰。混浊麦汁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或沉淀物会吸附在酵母表面,造成酵母呼吸代谢困难。造成降糖迟缓或产生大量高级醇。 ㈢发酵过程控制

E7双糖多糖(10页48题)

双糖多糖 A组 1.淀粉和纤维素是 A 同分异构体 B 同系物 C 都是葡萄糖的加聚产物 D 组成相同,分子量不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将其区别的是 A 丙酸和乙酸甲酯 B 蔗糖和麦芽糖 C 甲酸和甲醛 D 淀粉和纤维素 3.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丙烯与环丙烷 B 淀粉与纤维素 C 丁醇与乙醚 D 甲醛与乙醛 4.下列各对物质中必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 (C6H10O5)m(淀粉)和(C6H10O5)n(纤维素) B 分子式为C7H8O和C8H10O的含苯环有机物 C CH3CH2CH2OH和CH3CH(OH)CH3 D HCOOH和C17H35COOH 5.具有下列分子组成的有机物中,不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C12H6O6 B C12H22O11 C C2H6O2 D C6H12O6 6.在下列物质中加入浓硫酸共热,浓硫酸不起脱水剂作用的是 A 蔗糖 B 乙醇 C 苯 D 苯、浓硝酸 7.水解前和水解后的溶液都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 A 麦芽糖 B 蔗糖 C 甲酸乙酯 D 乙酸甲酯 8.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醇的是 A 乙烯 B 一氯乙烷 C 葡萄糖 D 蔗糖 9.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 B 蔗糖被还原 C 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 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 B 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D 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1.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两种有机物。X不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色,Y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实验测得:在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X、Y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原有机物是 A C2H5Br B HCOOC2H5 C 蔗糖 D CH3COOC3H7 12.已知氯酸钾与蔗糖反应的产物为KCl、CO2和水,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 B 2︰3 C 8︰1 D 11︰8 13.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是 A HCOOCH3 B 蔗糖 C 葡萄糖 D 麦芽糖

工业酒精的制备实验报告

工业酒精的制备 实验报告 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班级:化工141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2017年6月20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塔的结构和精馏流程,掌握精馏塔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3.掌握精馏过程的基本操作及调节方法; 4.掌握测定塔顶、塔釜溶液浓度的实验方法; 5.掌握精馏塔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6.掌握求取理论板数的方法。 二、应用背景 乙醇( C2H5OH ),俗名酒精,是基本的工业原料之一,与酸碱并重,它作为再生能源尤为受人们的重视。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除用作燃料、制造饮料和香精外,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用乙醇制造乙酸、乙醚等;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 乙醇精馏是生产乙醇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是重要的化工单元。其工艺路线是否合理、技术装备性能之优劣、生产管理者及操作技术素质之高低,均影响乙醇的产量及品质。工业上用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但不管用何种方法生产乙醇,精馏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 三、合成方法 酒精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两大类; (1)发酵法是利用淀粉质原料或糖质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酒精,根据原料的不同,又可分为: A.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这是我国当前生产酒精的主要方法,它是利用薯类、谷物及野生植物等含淀粉的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酵生成酒精。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等工序。 B.糖蜜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酒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C.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造纸原料经亚硫酸盐液蒸煮后,废液中含有六碳糖,这部分糖在酵母作用下可以发酵生成酒精,主要是工业酒精。 (2)化学合成法生产酒精是利用炼焦炭、裂解石油的废气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而制成酒精。生产方法又可分为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两种,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后者。 A.间接水合法又称硫酸水合法,它的生产过程是将乙烯与硫酸经加成作用生成硫酸氢乙脂,再进行水解,生成乙醇和硫酸。此法的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

啤酒发酵酵母扩培学习资料

啤酒发酵酵母扩培学习资料 啤酒厂获得接种酵母的方式有三种方式,其优缺点见图2.1: 这三种方式是:购买酵母泥;购买纯种酵母;自己保存和培养纯种酵母。 图2.1 啤酒获得酵母的方式和其优缺点 第一节纯种酵母的培养 一、培养啤酒纯种酵母工艺原理 酵母是一种兼性微生物,这就是说,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繁殖即可以在有氧的状态下也可以在无氧的状态下进行。 啤酒酵母菌的的繁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见图2.7): 1.迟缓期:在此期间,虽有营养物质存在,但酵母基本不繁殖; 2.对数生长期:此期间酵母繁殖最为迅速; 3.稳定期:此时,代谢产物CO2和酒精的积累使酵母繁殖逐渐变慢,活菌数最高; 4.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大量积累,酵母菌死亡率增加,活菌数减少。 酵母培养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对数生长期,此时的营养、氧气供给及其他条件如:酵母细胞浓度和温度都必须达到最佳。酵母由于不断地消耗氧气,必须连续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因为氧气缺乏时,其中一部分酵母会进行发酵,从而产生CO2和酒精,而不是产生新细胞,这样生成的有活力的细胞数就减少了。 二、啤酒纯种酵母的分离培养 啤酒酵母的分离培养就是利用特殊的分离技术,将优良强壮的单细胞酵母从原菌中分离出来,加以扩大培养,供生产使用。分离培养的方法很多,工厂常用的是平板分离法或划

线分离法。 获得原菌的方法: (1)从实验室保存的原菌种中分离,原菌种必须先经过几次培养活化的再行分离; (2)从生产中的酵母泥或主发酵液中分离。 1.平板分离培养法(又称稀释分离法,见图2.2)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工厂现场使用。 先将盛有麦汁的琼脂试管培养基放在热水中融化,冷却至42~45℃,再将准备分离培养的酵母原菌用白金针移植到已融化的培养基内。如分离培养发酵液的酵母,则先使之静置,倾出上部清液,留少量发酵液,混合均匀后接种。如分离培养酵母泥,需加少量无无菌水或麦汁,稀释后再接种。 将分离培养的酵母移植于融化的培养基内后,充分振荡,使混合均匀,用白金针从该试管挑少许移植到第2支试管中,随即将第1支试管中的培养基倾注在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面,使之凝固。用同样方法再从第2支试管移植到第3支,而后第4支试管内,分别将取样后的培养基倾注在培养皿内,如图所示。然后,将培养皿置25~27℃保温箱中培养2~3天,每天检查菌落生长情况,剔除形态上有改变的菌落,选择菌落形态正常、细胞大小均匀的菌落进行培养。必要时应进行2~3次重复分离。 图2.2 平板分离培养法 2.划线分离培养法 此法和平板分离法的根据是相似的,各有优点。划线法简单,速度较快;平板法在平板上分离的菌落单一均匀,获得纯种的机率略高。 用接种针挑取适当稀释的菌液,直接在已灭菌的平面皿培养基上划线(图2.3),在第3或第4划线区可能得到单一菌落。然后将所需要的菌落移植到斜面培养基上,以待进一步检查。这个方法一般用于分离纯化生产上已有的菌种。 图2.3 划线分离培养法 1,2,3,4-分别表示第1,2,3,4次划线区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练习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2/16 C.3/16 D.4/16 3.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基因工程B.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5.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辐射育种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6.下列方法不能导致人工诱变的是() A.X射线B.激光C.亚硝酸D.低温 7.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 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 8.诱变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A.方法简单易行 B.能产生很多有利的个体 C.节省实验用的材料 D.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9.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型 ③能形成新基因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B.幼苗成活率高 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啤酒酵母的用量

啤酒酵母的用量 提到了啤酒这种较为低度的酒精饮品,相信这是很多男性朋友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饮品之一。尤其是四年一度的盛事—世界杯,这段时间啤酒的销售更是有增无减。而啤酒当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啤酒酵母了,不仅能够使啤酒的口感更好,此外蛋白质的含量是非常多的,同样可以食用,或者药用等。那么到底啤酒酵母的用量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啤酒酵母的用途是非常多而且广泛的,不仅主要在啤酒当中存在,此外还能够用于食品,甚至是瘦身,美容等不同的保健品领域当中,总之啤酒酵母的功效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到底啤酒酵母的用量是怎么样的呢? ★保健应用 瘦身:啤酒酵母中含有很多营养素,在它所含有的众多营养要素当中,其中有一样是能让你瘦下来的关键。啤酒酵母因为很

均衡的含有人体内无法制造的必需氨基酸,所以能加速新陈代谢,自然而然就能帮助你顺利的瘦下来。而酵母菌所含有的大量矿物质-天然碳酸钠,能够使体内保持适当的盐份,所以能预防高血压。 美容:美丽的肌肤来自营养的“培育”,否则会过早衰败。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其中胶原蛋白是构成人体的皮肤的主要成份,弹性蛋白决定人体肌肉的弹性,体内的各种激素没有蛋白质就无法生成,因此,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将有助于增加脸部肌肉的弹性,减缓脸型变形(衰老的特征之一),增加皮肤的光泽,维护皮肤的健康。 ★啤酒酵母的用量 食用方法 1.每次10克,用水冲服,每天3次,饭前服用,有很好的减 肥效果。2.也可以加入麦芽粉,牛奶,豆浆,麦片.一起用开水冲

服,或加入酸奶中,口味会更好 面膜:将100ml原味酸奶加上啤酒酵母粉5克和一小匙蜂蜜,混合搅拌成稀薄糊状,均匀敷在脸上,盖上面膜纸,大约等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即可。定期使用,深层清洁,肌肤水嫩。 关于啤酒酵母的用量,首先如果是用水冲服饮用的话,那么每次的用法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0克,此外最好的减肥饮用,这样有极好的减肥作用。另外如果是作为面膜使用的话,每次5克就可以了。总之啤酒酵母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要注意用法和用量。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 一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原理和方法 2 学习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 3 认识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原理 实验材料: 1 土样溶液0.5ml,无菌生理盐水 2 取液器(1000μL一支,100μL一支),培养箱,培养皿(12个),无菌有帽试管,三角瓶,无菌涂棒,接种环,1000μL无菌吸头若干,记号笔,酒精灯,火柴,试管架 实验步骤: A培养基的制备(已提前制备好) B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检测,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作如下实验 1 取三个平板,用100μL的取液器分别吸取100μL的河水、豆浆、豆奶,均匀加在三个培养基上,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2 再取三个平板,三个同学分别用手指(未洗过)在培养基上涂抹几秒钟,一个同学对应一个平板。 3 再取一个平板,其中一个同学将手用肥皂洗过后,再在培养基上涂抹。 4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一个同学对着培养基咳嗽,使口腔中的气流和飞沫落到培养基上。 5 再取一个平板,打开皿盖,在空气中放置10min左右,关上皿盖。 6 将上述9个平板放置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C土壤中分离微生物 1 采土样,制备土壤稀释液(已准备好) 2 取三个平板,每个培养基上用取液器添加100μL的土壤稀释液,并用无菌玻璃涂棒涂布均匀(要多涂几次,时间约1-2分钟,使细菌均匀分布)。 3 将平板依旧放在35℃的培养箱中培养24h。 D菌落计数 培养24h后,取出培养平板,算出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量。其中,土样中的微生物含量可用以下式子计算 土壤中的细菌含量(个/g土壤)=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 实验结果及数据: 实验结果如附图。

菌种诱变方法

微生物诱变育种的方法 摘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成功案例等,为微生物诱变育种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方法框架。 关键词:诱变; 微生物育种 微生物与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制品工业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其菌株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多种工业产品的好坏,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选育优质、高产的微生物菌株十分重要。微生物育种的目的就是要把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朝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加以引导,或者促使细胞内发生基因的重新组合优化遗传性状,人为地使某些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作为育种途径之一的诱变育种一直被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微生物育种界主要采用的仍是常规的物理及化学因子等诱变方法。 1 物理诱变 1.1紫外照射 紫外线照射是常用的物理诱变方法之一,是诱发微生物突变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DNA和RNA的嘌呤和嘧啶最大的吸收峰260nm,因此在260nm的紫外辐射是最有效的致死剂。紫外辐射的作用已有多种解释,但比较确定的作用是使DNA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1]。二聚体的形成会阻碍碱基间正常配对,所以可能导致突变甚至死亡[2]。 马晓燕[3]等以紫外诱变原生质选育法筛选发酵乳清高产酒精菌株马克斯克 鲁维酵母菌株ZR-20,比优化前的酒精产率提高10.5%,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8%。顾蕾[4]等通过紫外诱变红酵母ns-1原生质体,获得类胡萝卜素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其生物量、色素产量分别为6.15g/L、6.41mg/L,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7.6%、54.1%。 紫外照射诱变操作简单,经济实惠,一般实验室条件都可以达到,且出现正突变的几率较高,酵母菌株的诱变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1.2电离辐射 γ-射线是电离生物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离射线之一,具有很高的能量,能产生电离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DNA结构。其直接效应是可以氧化脱氧核糖的碱基,或者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和糖-磷酸相连接的化学键。其间接效应是能使

药用植物学试题(有答案)

药用植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为( ) 主含的四种色素。 A. 叶绿体 B. 有色体 C. 植物色素 D. 前质体 2. 金毛狗脊属于( ) A. 石松纲 B. 水韭纲 C. 真蕨纲 D. 木贼纲 3. 绿藻门含有叶绿素( ) 光合色素。 A. a,b B. a,d C. a,c D. a,e 4. 根有定根和不定根之分,定根中有主根,主根是从( ) 发育而来。 A. 直根系 B. 不定根 C. 定根 D. 胚根 5. 唇形科的拉丁科名是( ) A. Rosaceae B. Labiatae C. Magnoliaceae D. Liliaceae 6. 植物器官通常由( ) 组成。 A.4 个部分 B.6 个部分 C.7 个部分 D.5 个部分 7. 瓠果是( ) 的主要特征。 A. 桔梗科 B. 葫芦科 C. 忍冬科 D. 菊科 8. 苔藓植物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种植物,其中孢子体( ) 于配子体上。 A. 腐生 B. 共生 C. 寄生 D. 借生 9. 银耳担子纵裂为四个细胞,横切面上呈( ) 字形。 A. 日 B. 目 C. 田 D. 由 10. 大豆的果实是( ) A. 蒴果 B. 瘦果 C. 荚果 D. 角果 11. 次生射线,位于木质部为木射线,位于韧皮部的称为韧皮射线,两者合称为( ) A. 髓射线 B. 维管射线 C. 初生射线 D. 额外射线 12. 柑果、核果、浆果、瓠果属于( ) A. 单果 B. 干果 C. 不裂果 D. 聚合果 13. 啤酒酵母、麦角、冬虫夏草、竹黄为( ) 植物。 A. 担子菌亚门 B. 半知菌亚门 C. 子囊菌亚门 D. 藻状菌亚门 14. 葡萄的卷须属于( ) A. 叶卷须 B. 茎卷须 C. 托叶卷须 D. 不定根 15. 地衣植物是藻菌( ) A. 共生复合体 B. 寄生体 C. 附属体 D. 腐生复合体 16. 茜草科的植物,大多数位于叶柄间的托叶,常( ) A. 合生 B. 缺乏 C. 延生 D. 须状 17. 杜鹃花科植物的花药为( ) A. 顶孔开裂 B. 顶端瓣裂 C. 顶端侧裂 D. 顶端横裂 18. 胚珠裸露于心皮上,无真正的果实的植物为( ) A. 双子叶植物 B. 被子植物 C. 单子叶植物 D. 裸子植物 19. 龙胆科的子房2 心皮组成1 室,有( ) A.3 个侧膜胎座 B.2 个侧膜胎座 C.4 个侧膜胎座 D.1 个侧膜胎座

酒精发酵实验(修改后)

实验五酒精发酵系列实验 5.1 酒精酵母的培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母的培养方法。 3.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作用。酒精发酵的类型有三种:1、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2、通过HMP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即异型乳酸发酵);3、通过ED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是它们的工艺基础。 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或培养基中加有亚硫酸盐时,产物就主要是甘油,这也就是工业上的甘油发酵。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在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器材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培养基、蒸馏水、无菌水、铝锅、电炉、三角瓶、牛皮纸、棉绳、水浴锅、振荡器。 四、方法步骤 4.1 酒母的制备 4.1.1 培养基配方 红糖100g,硫酸铵2.0g,磷酸二氢钾1.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配好后的发酵培养基分装入205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湿热灭菌20min。 4.1.2 酒母扩大培养 根据上诉配方配制培养基,按下述步骤,灭菌、接种、培养。 4.1.2.1 酒母扩大培养 4.1.3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要求细胞形态整齐、健壮、没有杂菌。酵母的细胞数为1亿/ml左右,出芽率在15~30%,酵母死亡率≤1%。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如何培养酒母?酒母培养要点是什么?

啤酒酵母发酵啤酒实验报告课件.doc

啤酒发酵实验报告 xxx 班xxx 摘要啤酒发酵过程主要包括麦芽汁糖度的测定,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酒精度及原麦汁浓度测定,啤酒后发酵及品质评价;后发酵后对其进行品质评价。通过实验,了解啤酒发酵的过程,掌握啤酒发酵的方法和条件,学会用传统发酵的方法酿制啤酒 关键字主发酵后发酵酒精度实际浓度原麦芽汁浓度发酵度 前言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 料。其原料包括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啤酒酵母属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类似高等 生物。在正常的营养状态下,啤酒酵母都是无性繁殖。主要以芽殖为主;大麦 提供啤酒酿造所必需的浸出物和适量的蛋白质;有独特的酒花香味和苦味﹐淡色 啤酒较明显﹐且酒体爽而不淡﹐柔和适口﹐而浓色啤酒苦味较轻﹐具有浓郁的麦 芽香味﹐酒体较醇厚﹔含有饱和溶解的CO2﹐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饮用後 有一种舒适的刺激感觉﹔ 啤酒发酵的原理如下: 啤酒酵母的可发酵性糖和发酵顺序是: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麦芽三 糖,通过: 1.EMP—TCA 循环产生酵母繁殖所需能量 C6H12O6 + 6O2 + 38ADP + 38Pi →6CO2 + 6H2O + 38ATP + 热能(有氧呼吸)2822kJ 2. EMP—丙酮酸—酒精发酵途径(人们的目的) 由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2ADP + 2H3PO4 →2CH3CH2OH + 2CO2 + 2ATP + 113kJ 综上,酵母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发酵副产物为醇类、醛类、 酸类、酯类、酮类和硫化物等物质。 工业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 (1)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 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 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 天左右时间。 (2)糖化的步骤为:

糖发酵实验报告

糖发酵试验 一、目的 1.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二、原理 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或产酸产气)?ph下降?指示剂呈酸性变色(若产气者有气泡出现)。 不同的细菌可根据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通常为溴甲酚紫,即b.c.p,其ph在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小倒管观察。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类,所以发酵途径及发酵产物各不相同。例如:大肠杆菌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而伤寒杆菌则不能;大肠杆菌能使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而伤寒杆菌则只产酸、不产气。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三、器材 1.菌种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斜面各一支。 2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和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各3支(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 3仪器或其他用具试管架,接种环等。 四、操作步骤 1.用记号笔在各试管外壁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菌名。 2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种,作为对照。另取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同样分别接人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在接种后,轻缓摇动试管,使其均匀,防止倒置的小管进入气泡。 3将接种过和作为对照的6支试管均置37℃培养24~48h。 4.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及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篇二:发酵实习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实验部分 实验一、酸乳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乳的制作方法、基本原理; 2、了解发酵剂制备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3、对最终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及理化检测,并进行品质比较。 二、基本原理 酸乳也成为酸牛奶,是人们喜欢的饮用发酵乳。所谓发酵乳、鲜乳或乳制品等主要原料添加乳酸菌,发酵以后形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乳制品。乳经过发酵制成发酵乳以后营养价值提高,发酵乳中的蛋白质、钙盐容易消化吸收,具有消化、抑制肠道内异常的发酵和杀死肠

大学生管理实验报告-精选【新版】

管理实验报告(1) 一、实验名称与目的 实验名称:雪地生存 实验目的:验证影响决策的因素,以及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正确性大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两个班的人随机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研读管理实验经典案例:雪地生存。 2.案例简介:一架载有12名旅客的民航飞机在飞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于11点14分机组宣布燃料将尽,于11点32分飞机在小湖水面硬着陆,正副驾驶当场身亡,飞机沉入湖底,12名旅客无一伤亡,衣服都未被打湿,基本保持干燥,12名幸存者在离开飞机时,都顺手从飞机中带下来一件物品,物品如下:一团粗毛线,一只打火机但已经没油了,一直满匣子弹的手枪,一垛报纸,半张已破裂的航行地图,一个装有衬衫内衣裤的箱子(是女性的物品,所以都是些花花绿绿的衣服),一柄手斧,一块儿6×6平方米的厚帆布,一大盒巧克力糖,一具磁罗盘,一大听猪油罐头,一瓶烧酒。 3.先每个人独立判断,将上述12件物品按重要性递减列出顺序,时间10分钟。

4.然后是小组决策,每个人充分说明理由,不轻易妥协,但也要客观冷静,在放弃自己意见的同时要记下在哪一点上,为什么要这么做,时间25分钟。 5.老师公布专家意见,专家是一位常年做野外特训的军官,野外求生经验丰富,其意见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将每个小组的,个人平均的与专家的排序进行差值比较,得出数据传达现象。 三、实验过程与分析 1.先是个人决策: 在我的个人决策中,我先分析了大体环境,中午11点32分迫降,处于丘陵雪地地段,基本无乔木,最高零下25度,基本防寒服,路段不好,基本无法行走,所以决定要留守此地等待救援,所以防寒保暖是第一步的,然后是安全性是第二重要的,要走的东西是最不重要的,比如地图和磁罗盘,然后我的排序就是:一块6×6平方米的厚帆布,一大盒巧克力糖,一柄手斧,一个装有衬衫内衣裤的箱子,一瓶烧酒,一大听猪油罐头,手枪,粗毛线,报纸,磁罗盘,地图,没油的打火机。 2.集体决策中: 我们小组统一认为留下是合适的,要是行走的东西是最不重要的,如上面的分析,所以排名最前面的是厚帆布,排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

酵母扩大培养过程关键控制点 金星集团信阳啤酒有限公司黄华龙465100 啤酒工厂从单细胞分离得到一个酵母细胞,经过鉴定确认、生产试验,得到优良菌株,然后经过若干次扩大培养,最后制备成107~108个细胞/ml后供发酵用,酵母扩大培养关键在于:第一,选择优良的单一细胞出芽菌株;第二,在整个扩大培养中保证酵母菌种的强壮、无污染。近代由于发酵规模越来越大,对接种酵母要求越来越严。各工厂扩大培养方式和顺序大致相同,而扩陪的结果得到种酵母的纯度、强壮情况、污染情况却差异很大,其原因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无菌的扩培技术管理。 一、出芽菌株的选择 作为扩大培养的出芽菌株,,无论是实验室保藏菌株还是生产现场(主酵或酵母泥)分离得到的菌株。一般均需进行单细胞分离,并通过一系列生理特性和生产性能测定,包括酿酒口味鉴评后,确认是工厂生产需要的优良纯种后才允许投入生产扩大培养。此单细胞分离和菌株鉴定,需要在有丰富微生物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扩陪过程的无菌操作 扩大培养应严格建立在纯种的基础上,扩大培养过程的无菌技术是扩陪成败的关键。它包括:培养器皿、设备的无菌,移种操作的无菌,培养过程中通风调节温度的无菌。在汉生罐以后从麦汁进罐至移种结束,必须保证汉生罐处于正压状态,这是杜绝吸入有菌空气的先

决条件。 三、优良的培养基 麦汁是啤酒厂最方便的酵母培养基,但绝对不是“凡可以用来酿造啤酒的麦汁均是优良的培养基”。许多工厂,常常从大生产麦汁中分割作为任何一级扩陪培养基,由于麦汁组成太差,会造成扩大培养失败。无论是哪级扩陪,培养基均需要有特殊要求的麦芽汁。 实验室(从试管至大锥形瓶)培养用麦汁,一般应有实验室自己制备,可按以下方式制备成10°P全麦芽麦汁用于试管活化及菌种保藏。 1.麦汁制备: 1)称取优级麦芽约200g,除去铁屑、石粒等坚硬杂质,采用EBC 粉碎。 2)调EBC粉碎机的磨间距,使细粉颗粒直径为0.2㎜。 3)料水比例:1:3~3.5 4)称取细粉适量(准确至0.1g),于已知重量的糖化杯(500~ 600ml专用金属杯中),加入46℃水200ml,在不断搅拌下于 45℃水浴中保温30min。 5)把温度数显表调至70℃,设定。使醪液以1℃/min的速度升 温,在25min内升至70℃,此时于杯内加入70℃水100ml(加 水时注意冲洗杯壁和搅拌棒)。 6)醪液在70℃下保温1hr,在保温10min时开始碘检,用玻璃 棒取一滴麦汁,置于白瓷滴板上,冷却后加一滴碘溶液,混

啤酒酵母 的介绍

导言: 啤酒酵母是啤酒生产的灵魂,啤酒酵母的种类和质量的不同将影响啤酒的发酵和成品啤酒的质量。本章主要介绍啤酒酵母、啤酒发酵机理、啤酒发酵技术等内容。啤酒酵母部分主要包括啤酒酵母的分类、结构和组成,啤酒酵母的新陈代谢、特性,酵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啤酒酵母质量的鉴别方法。重点是酵母的扩大培养和啤酒酵母质量的鉴别;啤酒发酵机理主要涉及发酵过程中主要物质的转化、代谢主产物(乙醇)的合成途径和副产物(高级醇、双乙酰、酯类、醛类、有机酸、含硫化合物等)的合成与有关控制理论,要求重点掌握啤酒发酵过程中糖类和含氮物质是如何转化的?代谢主要副产物高级醇、双乙酰等是如何形成的?对啤酒质量有何影响?如何控制其产生量?啤酒发酵技术主要包括传统发酵技术、现代发酵技术(以圆柱锥形发酵罐发酵法为主)和其他发酵技术。重点学习锥形罐发酵技术及其相关知识。 第一节啤酒酵母 一、酵母的分类、结构和组成 (一)啤酒酵母的分类 在微生物分类学上,通常将微生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种以下有变种、型、品系等。啤酒酵母属于真菌门,子囊菌纲,原子囊菌亚纲、内孢霉目,内孢霉科,酵母亚科,酵母属,啤酒酵母种。酵母采用双名法命名,前一个是属名,后一个是种名,后面还跟有首次描述这个种的科学家名字。根据啤酒酵母的发酵(棉子糖发酵)类型和凝聚性的不同可分为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 凝聚性酵母与粉状酵母:发酵时容易相互凝聚而沉淀的酵母称为凝聚性酵母。一般发酵期间,酵母由于带相同电荷不会相互凝聚,发酵快结束时pH降至4.3~4.7接近酵母细胞的等电点,使酵母细胞相互凝聚而沉淀。使用凝聚性酵母,啤酒澄清快,但发酵度较低。酵母的凝聚性既受基因的控制,又与环境条件有关且凝聚作用是可逆的;粉状酵母在发酵期间始终悬浮于发酵液中,不易沉淀,酵母回收困难,啤酒难以澄清,但发酵度高。 (二)啤酒酵母的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啤酒酵母的细胞,可以看到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内质网膜、线粒体、颗粒等。 (三)酵母细胞的组成

啤酒发酵罐的温度控制设计与仿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啤酒发酵罐的温度控制设计与仿真学生姓名:张胜男 学号:1167112232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1-2 指导教师:左鸿飞 2014年12 月14 日

前言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次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主题为啤酒厂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我们了解发酵罐温度控制的工艺背景、设计控制方案以及仪表选型等。啤酒生产是一个利用生物加工进行生产的过程,生产周期长,过程参数分散性大,传统操作方式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啤酒发酵对象的时变性、时滞性及其不确定性,决定了发酵罐控制必须采用特殊的控制算法。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糖度的控制是由控制发酵的温度来完成的,而在一定麦芽汁浓度、酵母数量和活性的条件下时间的控制也取决于发酵的温度。因此控制好啤酒发酵过程的温度及其升降速率是解决啤酒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在本次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控制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实现,主要控制锥形发酵罐的中部温度,采用常规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来实现温度及其他参数的检测与控制、显示。

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工艺简介及控制系统设计 (4) 1.1. 啤酒生产工艺 (4) 1.2被控对象特性及控制要求 (4) 1.2.1被控对象特性 (4) 1.2.2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5) 1.3啤酒发酵温控系统设计 (5) 1.3.1发酵温控系统主、副被控参数的选取 (6) 1.3.2主、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7) 1.3.3主、副调节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 (7) 1.3.4串级系统的整定 (8) 2. 控制系统的建模 (8) 2.1 数学模型的定义及特征 (8) 2.2 建模应用 (9) 2.3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9) 3. 系统仿真技术 (10) 3.1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10) 3.2使用MATLAB对实验结果进行仿真 (10)

发酵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结果 1.详细描述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培养物(外观、气味、培养物状态等) 答:枯草芽孢杆菌淡黄色,中间色深,表面较平整,无光泽,边缘不整齐,形成的菌落为圆形。培养基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有腥臭味,长势良好,观察培养基,无明显染菌现象。 2.记录个人活菌测定中各平行数据,计算最终平均值。 答:平行试验中,其他几个由于菌落连成一片,无法计数。只有如图一个平板中大约有100 个透明圈,因为是稀释了5亿倍,所以600亿\克。 (二)思考题: 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霉菌与酵母的污染,可采用什么方法? 答:可以加入抗真菌制剂。 (三)注意事项 1. 实验所用稻壳应尽量剪碎,使固体发酵培养基混合均匀 2. 无菌水高压灭菌时,应向三角瓶中加入玻璃珠防止暴沸。 3. 使用涂布器时,注意使用用酒精灯灭菌,待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以免杀死菌体。

(一)实验结果 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及数据。 结果记录如表: 糖化后,加入可乐瓶中的上清:400ml, 活化的酵母种液:10ml ,置于28℃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6h左右。 2、对实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 实验结果检验:○1二氧化碳生成的检验培养约48h后,观察瓶中混合液,淀粉大部分沉降在瓶底,上清浓度较稀,靠瓶壁边缘有一连串微小气泡 ○2酒精生成的检验打开瓶塞,闻到有浓重酒精气味。取发酵液5ml, 加10%硫酸2ml,加1%K2Cr2O7溶液10-20滴,颜色由黄色变为黄绿色,稍加热后现象产生更快,更明显。 图示:酒精生成的检验结果左侧:蒸馏水5ml,颜色偏黄,透明度高右侧:发酵液5ml,黄绿色,与对照管有明显差异 1、思考题:现有3株不同来源的酒精酵母,请设计实验判断哪株酵母发酵酒精能力最强?

啤酒发酵实习报告

石家庄学院 生工生产职业培训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3日-2014年1月6日

啤酒发酵工艺 前言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3日到2014年1月6日,共2周时间。 实习地点:生工食品实验楼3楼。 实习目的:了解啤酒发酵的全过程,熟悉啤酒生产用菌种的特性、原料种类及特点;掌握啤酒生产的工艺原理和发酵机理、以及工艺过程及其控制,能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了解工艺对设备的要求。 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啤酒发酵的全过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设备,最终酿成一罐啤酒。熟悉工厂的生产线操作流程。 工作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酵母发麦汁产生酒精,最终酿成啤酒。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麦芽制造有以下6道工序,大麦贮存、大麦精选、浸麦、发芽、焙燥、贮存。啤酒酿造有以下5道工序,麦芽的粉碎、糖化、糊化、发酵和贮酒后熟,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后熟3个过程。 取得主要成果:酿制成功一灌口感极佳的啤酒。 主体 一、啤酒的定义及啤酒生产原料的种类 (1)啤酒的定义: 以麦牙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发酵酒。 (2)啤酒的生产原料: 主要有大麦、大米(或玉米)、糖浆和糖类、酒花、水和酵母。 二、本啤酒生产系统主要设备构成 1.粉碎系统:包括粉碎机。 2.糖化系统:包括糊化锅、糖化锅、过滤槽、煮沸锅、旋沉槽、板式换热器、麦汁泵。 3.发酵系统:包括发酵罐。 4.CIP清洗系统:碱罐、消毒罐、洗涤泵(消毒车)。 5.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组、冰水罐、冰水泵。 6.蒸汽系统:电热蒸汽发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