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知识分享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

治疗肩周炎的各种方法特全治疗肩周炎的中医药偏方1六十克老桑枝,一整只老母鸡,加盐少许。
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
桑枝鸡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
桑枝鸡汤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的患者。
2三十克黄芪,十克桂枝,十五克白芍,十克防风,十二克当归,十克威灵仙,十克羌活,十二克桑枝,六克甘草。
用水煎,每天一剂,分两次服。
若痛甚者加九克乳香,九克没药。
黄芪桂芍汤的功效是补益气血、祛风胜湿散寒,适用于寒湿阻滞,患侧肩部疼痛,遇寒加剧,活动时加剧,甚至不能梳头、穿衣。
肩周炎的锻炼方法1.患者在床上仰卧或者是背部靠墙,上臂靠在身体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屈肘,做外旋活动。
2.肩周炎患者可以面壁而立,用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指爬墙,尽量爬的越高越好,到最高的地方可以画一个印记,然后再重复上面的动作,每次争取比前一次爬的更高,这样反复锻炼对肩周炎很有效。
3.患者可以自然站立,将患有肩周炎的一侧手臂向内旋转并且用健康的一侧手拉住患侧,向健侧拉并且向上拉,尽量向上向健侧,对肩周炎比较有疗效。
4.患者自然站立手臂贴着身子,然后将手心向下,手臂尽量向上抬起,抬到最高位置,静止十分钟,然后回到原处,再重复。
5.患者站立或者是仰卧都可以,然后用患病的一侧屈肘,手心向上向后,前臂向前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头,也就是擦汗动作,反复做。
6.将双手放在头部的后面仰卧,然后将肘部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这样反复做,有利于肩周炎的好转。
7.患者自然站立,然后将肘部伸直,手臂向前向上向后旋转,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可以有效的治疗肩周炎。
以上是几个肩周炎锻炼的动作,长期锻炼才能够有效果哦!要想不再被肩周炎所烦恼,就积极的锻炼起来吧,可能一开始做动作肩部...查看更多>>肩周炎锻炼方法有哪些?肩周炎的锻炼方法肩周炎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是有下边的几种:1、穴位按摩一是按摩手三里。
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上下左右揉动1分钟,然后在用右手同样按摩左手三里。
航天康养各种病调理手法

肩周炎调理脚法之阳早格格创做1、面刺三穴特效穴位:肩贞穴、肩髃穴、肩髎穴.2、面刺梳理岗上肌肉大椎到肩头(肩缝)通过岗上肌,先面刺横背过去,再滑指.注:岗上肌痛面面刺圆揉.3、干肩胛骨缝肩胛骨缝,先面刺后滑指.诊病:沉干阿是穴痛面上8、2、11号油.4、面刺天宗穴天宗穴为气血的枢纽,持绝1分钟.注:电从小到大缓缓渗透上油8、2、11号油.5、“米”字滑指滑指三个目标皆通过天宗穴(5—10下),大椎——腋下、中间——腋下(天宗穴仄止)、肩胛骨下缘——肩头.6、梳理三角肌三角肌侧身前中后肌肉横背梳理,单脚接错梳理(千万不要对于刺)肩缝面刺,可对于面.7、梳理大、小圆肌大、小圆肌,从腋下中间往二边滑指(需要有人帮抬胳膊45°往上)8、梳理胸大肌肩前穴大电面刺,(肩前穴是经中偶穴)梳理胸大肌.9、抚慰、搁紧抚慰小范畴顺时针抚慰;大范畴顺时针抚慰(上、中、下焦).10、捋脚臂排风颈椎病调理脚法1、先背养,面刺重心透,脚法要到位.2、推夹背单脚并做型天状,推透为止.3、从风池穴,丁字脚,推到大椎穴即可,有结节面刺上油8.2.11号油.4、回风池,从大椎到风池(不风府)电要缓支缓支(注风池少刺10秒)5、梳理肩井及肩肋骨缝:推透6、梳理大椎,找出病灶痛处上油(8.2.11),只用大鱼际.7、掌根推:以脚臂少为度,注意空电.8、大梳理:从大椎背下3步走从下到上,四指并扶到极泉.9、梳理肩部到中闭(不内闭)10、极泉排风(一脚内中闭,一脚极泉穴)11、合谷支电(合谷后溪穴)腰椎病调理脚法1、先干背养,(脚法到位,技能到位).2、正在肾俞面刺,上8、2、11号油,(上油以去干圆揉,而后安排滑指梳理,不过腋中线).3、八髎、环中、环跳面刺找痛面,痛面上8、2、11号油,再梳理.4、正在肾俞上2、11号油,用单脚捂热,而后赶快搓热.5、梳理戴脉6、大抚慰.一、前突正在肚子下搁枕头,启夹背穴,正在痛面上8、2、11号油,再圆揉,沉面:梳理夹背穴,而后戴脉梳理干抚慰.二、后突启夹背穴,正在痛面上8、2、11号油,用掌根搁正在痛处先揉后压,力不要大,而后圆揉,抚慰.三、侧突左边侧突,先启左侧夹背穴,再启左侧,痛面上8、2、11号油,先背反目标梳理,把痛处背里推,再把侧突的场合背里推,圆揉抚慰.四、腿1、膀胱经:启扶、殷门、委中、委阳、启山、昆仑.2、胆经:风市、阳陵泉、悬钟.3、脾经:三阳接、阳陵泉、血海.4、梳理排风①梳理:腿部中侧由上到下,内侧由下进取.②排风:一脚正在启扶穴,一脚昆仑穴.脚段:疏紧膝闭节调理脚法一、启背,沉干肝胆区;脾胃区战肾区.二、后四、前五后四:①启扶少刺②委中、委阳滑指对于搓,有结节即是病灶,扫除为止.③足三里、三阳接面刺、对于刺.④启山面刺前五:①髀闭少刺②阳陵泉、委阳③阳陵泉、委中④足三里、三阳接面刺.⑤涌泉面刺.干膝闭节:1、面刺血海穴2、正在膝闭节周围找阿是穴,面刺圆揉.上油梳理,少刺髌骨中缘(一分钟以上).3、排风、提髌骨,依次犊鼻、昆仑、八风排风.4、抚慰,大腿二侧阳上阳下.5、捂住膝盖,大小腿,沉上沉下梳理.风干、类风干调理脚法1、挨通督脉:补阳气、调浩气,沉干大椎穴3分钟(上8、2、11号油).2、通膀胱筋:调净腑、调阳阳,安排营卫之力.3、沉干脾胃区(上1、11号油).4、沉干肾区(上2、11号油).5、患处调理(上8、2、11号油)面刺.梳理掌控阳上阳下的目标举止梳理6、排风、热、干.(上肢、下肢、神阙;排完后可通电自排).《消化系统》调理脚法第一步:背养沉干肝胆、脾胃区.第二步:梳理背三线,先左后左.1、任脉:从天突下至荣骨共同上,3—5遍,干透.2、胃经:任脉旁启2寸,从肋下至荣骨共同上,3—5遍,干透.3、脾经:胃经旁启2寸,从肋下至背股沟,3—5遍,干透.第三步背部面穴上、中、下腕、闭元、气海、天枢穴,每个穴位面刺5—10秒.第四步胃部面刺圆揉找痛面上油梳理(胃部胀谦者可梳理肋间隙).第五步背部面刺圆揉找痛面,揉背,先顺后顺,顺为顺的2倍(如顺时针20圈,顺时针40圈).第六步:神阙排风第七步:腿部启穴足三里穴、上巨实穴、下巨实穴、解溪穴、、三阳接、阳陵泉、阳陵泉少刺一分钟.第八步:梳理胃经战脾经(以阳上阳下的目标举止梳理)2分钟中断.《免疫呼吸系统》调理脚法第一步:背养,干透.少刺大椎穴、陶讲穴、定喘穴、风门穴、肺腧穴、膏盲穴、肾俞穴、命门穴各5—10秒钟,沉干肺区上2、3、11号油.第二步:启任脉,从天突穴到荣骨共同上,男九女八,启透.天突穴、膻中穴、气海穴、闭元穴各5—10秒钟.第三步梳理肺经合大肠经,阳上阳下.少刺中府穴战云门穴、尺泽穴战直池穴、太渊穴战列缺穴各5—10秒钟.第四步合谷穴排风.时间允许少刺足三里穴5分钟效验更好.注:如果痰多加胃经梳理,少刺足三里、半隆.《神经系统》调理脚法一、里疗(好容)脚法1、先干背养,沉干颈椎1、2、3节战大椎,少刺风池1分钟.2、面穴:太阳穴、启浆、人中、天仓、颊车、迎香、颧髎、启泣、四黑、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印堂,每个穴位少刺1分钟安排.3、里部梳理四条线①下颌至耳后②启浆至耳中③迎香至角孙④梳理眼部至太阳穴4、单脚抱脸加电1分钟.5、颈部淋巴排毒6、合谷、后溪排风支电.二、头疗脚法1、背养:沉干第一第二颈椎、大椎穴.2、一横一横三抓一面.3、太阳穴少刺,由小到大,本领受,脆持3分钟4、干耳部(耳鸣、耳聋)面刺耳门、听宫、听会、角孙、翳风各10秒钟,夹耳摩揩1分钟(如有耳鸣、耳聋中指插耳孔加电三分钟)5、干眼部面刺攒竹、鱼背、丝竹空、瞳子髎、睛明、印堂各10秒钟.6、干前额三条线7、少刺太阳穴战四神聪,抱额头支电.《乳腺徐病》调理脚法一、乳腺炎调理脚法1、背养:沉干乳腺反射区,肝俞、肾俞战八髎,用9号油.2、启任脉:沉干膻中穴.3、面刺乳根:沉干乳根穴.4、梳理乳腺:从乳根到乳头目标依次梳理,找到结节、囊肿、肿块、痛面、沉干病灶干硬干出.病灶处搁9、11号油.5、挤压乳房:二脚呈C字形从各个目标挤压乳房,如有分泌物,举止浑理.6、梳理胸背部肝胆经.二、催乳七大步调1、启任脉:沉干膻中穴.2、挨硬乳晕:小电挨乳晕的结节.3、提推乳头:小面提推乳头.4、面刺乳根.5、梳理腺管:从乳根背乳头目标梳理腺管.6、大梳理.①从腋下至乳头②从肩井到乳头⑤从乳房下沿至乳头7、挤压乳房:单脚C字形抱住乳房举止挤压.三、歉胸1、启任脉2、面刺乳根(所有乳腺局部涂谦9号油).3、梳理乳腺,顺着腺管的目标从乳根背乳头目标面刺梳理,激活腺体.4、脂肪变化①从乳房正里腋下至乳房目标举止推脂.②从背部背乳房目标推脂.5、抱乳支电.《脑卒中偏偏瘫》调理脚法1、小电背养(果患者趴不下,可坐着干背养)沉干天宗穴、肝腧穴、胆腧穴、膈腧穴.背部使用5号油.2、头里颈项面穴:印堂、睛明、太阳穴、角孙、风池、风府、肩井、干患正里部提推.3、上肢面穴:尺泽、直池、脚三里、合谷.4、上肢肌肉梳理:肌肉痉挛处干小电圆揉,一恬静为主,随时取患者相通,末尾梳理脚指(要领:一只脚握着患者的脚,一只脚举止梳理).5、上肢经络梳理,阳上阳下2分钟.6、下肢面穴(不妨侧身干):环跳、阳陵泉、委中、启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7、大腿肌肉梳理,以推拿办法按揉大腿肌肉,革新偏偏瘫病人的“绘圈”动做.8、推拿足裸,以推拿办法活动足裸,以革新顽固性足下垂.9、下肢经络梳理:阳上阳下2分钟.咳嗽、流鼻涕、下烧1、百病先启督,干一个仄常的启背,对于背部肺腧.2、大椎穴位面刺圆揉,少刺1—2分钟,沉面肺部梳理.3、咳嗽,干任脉,少刺天突穴.4、头痛头晕,干头部穴位,太阳穴、风池、肩井、百会.5、流鼻涕,沉干迎香面刺,梳理鼻翼二侧,小电面刺印堂.《电量采用女童相宜的电量,10个电安排即可》静脉直弛调理脚法1、先干背养,通督脉、膀胱经.2、沉干肾俞、八髎.3、面刺启扶、殷门、血海、复溜、委中、委阳、启山、三阳接、涌泉.4、顺启扶以下膀胱经往下滑指最少十次以上,注意以下几面:①最佳正在干前用热火泡一下足,有好处面按涌泉穴.②其余穴位不妨记面,但是启山战涌泉涌泉您若记面,将事倍功办.③启山战其余辅帮穴先面,其次滑指往下捋小腿,末尾面刺涌泉穴,以爆收胀痛感为度.④正在此历程中从肾经太溪穴分别背足跟目标指拇指尖目标滑频频指,会有偶效的.⑤滑小腿时勿大电,适中偏偏小为相宜,以渗透为主.5、节面重心刺沉干梳理患处.6、完齐梳理,从足排风.。
不花分文治疗颈椎肩周炎 偏方大全

不花分文治疗颈椎肩周炎偏方大全朋友们不妨试试。
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请揉此穴,百用百灵,受用无穷!!!你可能不相信,但可以试试(后溪穴的位置图)颈椎、腰椎有病,揉后溪穴百用百灵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
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
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
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坚持。
我们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
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同时,你会发现眼睛也比以前好使了。
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导语:肩周炎的问题是困扰我们很多老年人的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由于日常不注重身体保养,到了老年就非常容易出现肩周炎的问题,肩周炎会给我们肩周炎的问题是困扰我们很多老年人的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由于日常不注重身体保养,到了老年就非常容易出现肩周炎的问题,肩周炎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大的疼痛感,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行动能力,可能很多人对于肩周炎怎样锻炼最好呢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点压六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都可以。
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有滑膜炎的腿部6处穴位,力度要由轻入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
6处穴位顺序如下:环跳穴、伏兔穴、风市穴、膝眼穴、委中穴、血海穴。
每处穴位点压2分钟。
2、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
搓热双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双手从大腿根部往膝盖方向缓慢推按,力度由轻开始慢慢加重。
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推过的部位,意念气血被手推向了膝盖部位。
推按3分钟。
3、按压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
搓热双手,双手按压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对按压(左手在膝盖左边,右手在膝盖右边)1分钟,然后上下按压(一只手在膝盖上部,另一只手在膝盖下部)1分钟,接着全方位的按压膝部关节(用双手掌心从各个角度揉按膝盖至膝部发热)2分钟。
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和膝部接触的部位。
注意:按压时要用手掌心使劲,类似揉面那种力道。
4、足腿导引:平坐在床上。
以左腿患膝关节滑膜炎为例: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完整版)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

七个穴位治疗肩周炎这里指的是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如果是颈肩综合征所选穴是不同的。
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肩外后侧的疼痛取中渚穴肩重不能举取肩髎穴按摩肩髃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肩臂疼、肩关节周围炎、上肢不遂、项强、瘰疬、瘾疹等,肩髃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肩髃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肩髃穴】(Jianyuxue)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阳蹻之会。
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
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配伍应用】背及肩臂肿痛:肩髃、风门、中渚、大杼(《针灸大成》)。
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肩髃、臂臑(《针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环跳、风市、委中、绝骨、丘墟、阳陵泉、昆仑、照海(《神应经》)。
隐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泽、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瘰疬:肩髃、支沟、足三里、手三里(《简易普济良方》)。
瘿气:肩髃、大空(《世医得效方》)。
保健养生: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
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
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

穴位调理缓解肩周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穴位调理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帮助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1. 风池穴(GB20)风池穴位于头颈交界处,肩膀外侧,约在耳后发际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舒缓肩部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2. 臂丛(肩井)穴(LI15)臂丛穴位于上臂前侧中部三角肌外缘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疼痛和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
按摩时要适度,并避免用力过猛。
3. 鱼际穴(TE16)鱼际穴位于肩关节外侧,手臂抬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好。
4. 肩髃穴(GB21)肩髃穴位于肩关节中央,前缘和后缘之间。
用手指按压或旋转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膀的疼痛和舒缓肩部的紧张感。
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身体。
5. 天宗穴(SI12)天宗穴位于肩胛骨的中央,内侧缘。
用手指按压或遥控按摩器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胛骨周围疼痛和僵硬。
每天按摩5-10分钟,效果更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穴位调理方法,可以配合每日的饮食和锻炼来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加重肩部的负担。
总之,穴位调理是一种有效的缓解肩周炎的方法。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建议在使用穴位调理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不当的方法带来不良后果。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肩周炎的调理,保持健康的肩部。
肩周炎的治疗 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肩周炎的治疗中医8方缓解肩膀疼痛
导语: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
现今肩周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肩周炎的病症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逐渐加重,最终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那么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缓解肩周炎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推荐中医疗法吧!
肩周炎的治疗中医疗法治疗肩周炎
1、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
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
每日1次。
两周为1疗程。
2、拔罐治疗
拔罐比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侧和后部。
寻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气罐。
每次留罐大约5分钟。
拔罐之后要活动肩部,否则反而不利于治疗。
隔天治疗一次即可。
3、刮痧
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
4、药浴治疗
组成:鬼箭羽15克,海桐皮15克,木瓜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麻黄6克,威灵仙10克,黄酒250毫升。
用法:上述药先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并倒入黄酒,煎沸后取汁趁热熏洗患侧肩部处,冷则加热再熏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
每服药可连续使用3天。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肩周炎用这6个穴位都很有效肩周炎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针灸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常规治疗方法是针灸肩部的穴位,如肩三针等,配合电针、TDP照射、拔罐等方法,虽然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取效较慢,难收速效。
我在临床上治疗肩周炎常运用一针疗法,但是不同的病人我针的穴位也不一样,常常一针扎下去,许多病人的疼痛立刻缓解,活动即刻改善。
一些亲眼目睹的年轻医师和跟我上门诊的学生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得好,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肩周炎的经络辨证方法,早在《灵枢·经脉第十》和《灵枢·经筋第十三》等篇中已经有较详细的论述,我用的一针疗法的方法,多半是从《灵枢》无字中求字悟出来的,只不过是这些记载的现代验证而已。
”下面谈一谈我常用的穴位。
(1)阳陵泉我原来治疗肩周炎,最常用的穴位就是阳陵泉,用阳陵泉治疗肩周炎其他医师早有报道,我也是看了别人的报道后才试用了此穴,果然效果不错。
医案我刚工作没几年的一天下午,本医院的一位老职工因右侧肩周炎来诊,但不巧,她要找的几位老大夫都休班,诊室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她便说要不你给我针针吧,说着便开始脱上衣。
我说您不用脱,躺在床上就可以了,我在她左侧的阳陵泉处找了个很显著的压痛点,使劲按压了几下,然后说您活动一下肩部试试,她试了下说好一点,我说我数一二三,数到三的时候您大声咳嗽同时活动肩部,等我说到三的时候我把针扎了下去,等病人咳嗽和活动完了后,告诉我,你这个小大夫怎么这么厉害,怎么一针下去咳嗽几声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呢!解析针阳陵泉治疗肩周炎的道理并不难理解,《灵枢·终始第九》说:“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
”肩周炎其病就是在筋,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可以统治一切筋病,所以就可以用阳陵泉治肩周炎。
至于先按压看看有无疗效再扎针,这也是《灵枢》的方法叫“按已刺”,即按压穴位症状减轻了后再针刺,按压有效,针刺自然效果就更好了。
我的体会是,压痛点多在对侧阳陵泉下0.5寸再稍后处,具体位置可能会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揣穴”。
针刺时让病人咳嗽几声,也不是我的发明,这叫随咳进针,记载于窦杰的《讲经指南》,有两个作用:一是转移病人注意力,缓解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避免晕针;二是咳嗽可以宣散气血,提高疗效。
针刺的同时让病人活动患部,更是取效的关键,这也正是《灵枢·周痹第二十七》所说“故刺痹者······其瘛坚,转引而行之”的具体应用。
找准穴位,随咳进针,用对手法,活动患部是一针疗法取效的关键在。
本书所用的一针疗法,一般都是采取这些方法。
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只要病人有明显的疼痛点,我就按经络辨证分别用其他穴位,疗效会更好;如果疼痛点不明确,又有活动障碍,就多用阳陵泉。
(2)条口我早些年治疗肩周炎,除了用阳陵泉外,条口也是常用的穴位。
杂志的报道也不少,张登部教授常用条口透承山穴,简称条山穴,疗效也不错,但对针条口为什么可以治疗肩周炎这一问题,刚开始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胃经不到肩部,无法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来解释,后来问了不少专家教授,也没有满意的答复。
医案陈乃明教授治疗肩周炎通常也是只针1针,针后往往立即见效,这个穴位就是同侧的解溪,许多进修和实习的医师问陈教授取效的原因,陈教授笑而不答,转而问我,我见陈教授不说,也不便直接回答,便说:“我们做个实验吧。
胃经的陷谷穴我从来没用它治疗过肩周炎,我也没见陈主任您用过,我的预言是针陷谷穴同样有效。
”陈教授说:“好吧。
待会另一个病人来的时候你给他针陷谷穴看看。
”我说:“针刺的疗效与手法关系很大,您的手法比我高明得多,您相信我我也相信您,就请您与针解溪穴同样的手法针陷谷,这样才有说服力。
”不一会儿,一位女性肩周炎患者来复诊,陈教授和我相对一笑,让病人坐在床上,其他的七八位进修和实习医师也一声不吭地把病人围了个严严实实,陈教授先让病人抬了下肩部让大家看看活动受限的程度,接着一针下去,运针不过十秒,就让病人再抬肩部,结果活动幅度立刻明显改善,疼痛也立即缓解了,实验成功后,我说:“据我所看到的资料,还有人报道针胃经的另外几个穴位对肩周炎也有效,至于到底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去思考。
”解析下面简要谈谈我的看法。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一般书籍认为是由于风寒侵袭肩部,寒凝血瘀,不通则痛,属于实证。
我行医之初也是这种看法,但发现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中药内服和外用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我又想,肩周炎又叫“五十肩”,为什么会五十岁左右发病呢?为什么年轻人很少见肩周炎呢?后来看的书多了,才知道肩周炎并非纯实证,而是本虚标实证,这个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阳气虚。
到50岁左右肝肾阴虚学过中医的人都好理解,但阳气虚有的人就不一定认同。
实际上人的衰老不仅是从肾虚开始的,肾虚的同时阳气也虚,特别是阳气最多的阳明胃经也虚,这并不是我的新观点,而是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如女子的衰老过程是“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都与阳明脉衰有关系(冲脉并足阳明胃经上行,且冲脉隶于阳明,所以冲脉衰也与阳明脉衰密不可分);男子的衰老过程是“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四十八岁以后也是阳气衰。
正因为人的衰老是阴精和阳气都衰,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才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这个“阴气”指的就是“阴精”和“阳气”。
经脉分为三阴经和三阳经,三阳经阳气较多,而在三阳经中,阳明经阳气最多,尤其是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阳气在六阳经中是最多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这就说明,在50岁左右,肝肾阴虚筋失所养,阳明气虚筋失温煦,都会出现肩部的不荣则痛和活动障碍,因此,肝肾阴虚和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病机。
等我搞清楚阳明脉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在原因时,我也就同时明白了针胃经的条口、解溪、陷谷等穴治疗肩周炎为什么有效了,甚至还曾为自己的这一独到见解而暗自得意。
但当我有一天重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时,不禁大吃一惊,为叶天士能先夺我心而拍案叫绝!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叶天士治的两例肩周炎的医案吧:邹,五旬又四,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治当通补脉络,莫进攻风。
”“俞妪,高年阳明气乏,肩胛痛难屈伸,法当理卫阳通补。
”当代已故名医李克绍教授,治疗肩周炎重用生白术30~90克,配熟附子15克水煎服;朱良春先生以补肝肾脾胃之法恒愈此病,也是肩周炎属本虚之证的明证。
所以,当肩周炎阳气虚衰表现明显时,条口为常用效穴。
(3)鱼肩鱼肩穴是我发现并命名的治疗肩周炎的一个穴位,在其他的针灸书中查不到,此穴位在鱼际穴向下(拇指方向)约0.5寸赤白肉际处,在第一掌骨桡侧肩部的全息对应部位,可以找到火柴头大小的条索状物,并有明显的压痛点,因为此穴在鱼际附近又能治疗肩周炎,故名鱼肩,见图。
医案我第一次用此穴是在10多年前,这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是农历九月初九的下午,正值济南千佛山山会。
一位女性肩周炎拿着其他医生开的针灸处方请我针灸(当时四五个医生在一个诊室,只要有处方,本诊室的大夫谁都可以针),并说已针灸半个多月疗效不明显,我看了下针灸处方,是肩三针、阿是、曲池、外关、合谷等常用穴再加电针和TDP照射,针后局部拔火罐,是治疗肩周炎的常规方法,怎么会无效呢?我便又仔细检査了一下她的疼痛部位,是在肩的前面,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我便想在手太阴肺经的远端找一个有压痛的穴位针针试试,结果发现同侧的鱼肩穴处有一条索状物并且压痛非常明显,便用随咳进针法针刺此穴并让病人活动肩部。
病人活动了不到一分钟后,突然放声大哭,我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吓了一跳,没想到病人接着对陪她来的家人说:“姐姐,今天我们去千佛山山会上烧的香没白烧了,你看我的病原来针了半个多月,每次扎几十针都止不住痛,咱烧了香后只扎一针就怎么活动也不痛了······”听到这些话,我不由自主地笑着摇了摇头,心想:她怎么能想到这是针鱼肩穴的作用呢!解析《灵枢·经脉第十》说:“肺手太阴之脉······横出腋下,下循臑内······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灵枢·经筋第十三》载:“手太阴之筋······结肩前髃······其病当所过并支转筋痛······”可见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肩前者,属手太阴经经脉和经筋不通,肺经不通不治肺经,针再多的穴位也没用。
鱼肩穴就是治疗肩周炎疼痛在肩的前面、经络辨证病在肺经者,因其既对应于肩部,又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所以每用必效。
(4)三间我刚参加工作时,试用第二掌骨侧的全息肩穴治疗肩周炎,效果不错。
同诊室一位年长的老师以为我针的是三间穴,告诉我原来张善忱老师生前就经常针三间穴治疗肩周炎。
之后我发现,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既符合经络理论,又符合全息理论,对各种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疼痛在肩髃穴处的肩周炎疗效更好,常一针下去,立即见效。
我的体会选用针柄或火柴头或者直接用拇指指甲在三间穴处向第二掌骨侧按压,可以找到一个王不留行籽大小的显著压痛点,多数病人还有条索状物,用28~30号0.5寸毫针(针太细了不行,疗效受影响)先向压痛点斜刺,穿过条索状物后再将针直刺于条索状物和第二掌骨侧之间,同时让病人咳嗽和活动肩部,针后再用手沿着手阳明大肠经自三间至肩髃穴处来回循按敲打数次,然后让患者断续活动肩部,一般留针30~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