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肾衰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高峻钰;时振声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肾衰胶囊是著名中医肾脏病学专家时振声教授临床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确实有效的方剂。

为探索其作用机理,我们在切除大鼠5/6肾脏的 CRF 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现报告下。

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动物 SD 系雄性大鼠50只,体重200.0±37.5g,第四军医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用药肾衰胶囊由黄芪、女贞子、生大黄、制大黄组成2.5g生药/胶囊。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胶囊;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应用治疗;雄性大鼠;中国中医研究院;时振声;作用机理;军医大学
【作者】高峻钰;时振声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肾衰保肾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5例临床研究 [J], 孔立滨;邰国明;苑天彤
2.肾衰康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王中奇;曹晶
3.肾衰保肾胶囊延缓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J], 张佩青;刘锂;乔
会秀
4.肾衰胶囊延缓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J], 王少华;陈晶;张晶瑜;刘侠;付强
5.肾衰方和肾衰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J], 叶景华;王新华;朱雪萍;王莉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评价及探讨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评价及探讨
2 0— 0 1 由 内蒙 古 大学 实 验动 物 中 心提供 。 06 00 , 1 实 验 方法 与步 骤 . 2 与 空 白组 比较 :P O0 , P O 1 <. < . 5 0
23 . 腺嘌呤对大 鼠模型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模型组与空 白组 比较
表 3 腺 嘌呤对大鼠模型 血生化指标 的影响( 土s。 l ) 又 n O =
阳性 (+ 1 + +: 阳性颗 粒 大 于 23颜色 呈 棕褐 色 。分 别 对结 果 赋 分 , 的重要作用为增加 E M的合成 , ,, C 抑制 E M的降解 , E M 在 C 而 C () 分 ; ) 一: ( : (+: (+ ) 1 + 2分; ) + 3分; +: 十 4分。每 张切 片 观察 3 视 野, 个 实 肾问质的异常沉积与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 ,是 肾功能受损的 验结 果 见表 4。
2 . 2腺嘌呤对大鼠模 型 B N、c 的影响 :给大鼠予腺 嘌呤灌 胃 U Sr 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 比较 , U Sr B N、c 显著增高 , 有极显著性差异 < .1, 表 2 00)见 。
表 2 腺嘌 呤对大 鼠模 型 B UN、 c 的影响 ( Sr ±s,= O) nl
模型组 。以腺"%- 0 ・s・ 胃建立c F  ̄ '0mgk- d灌 2 ' R 模型, 连续灌胃2天后 , 4 检测生化学指标( U 、c、 a 、 a、 )观察肾组织病理改 B N SrN * C 2 p ; 、 + 变;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肾组织  ̄ G — ' F B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 T 给大鼠予腺嘌呤 灌胃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 比较。U 、c ̄ 著增 高, B N Sr _
11 验 材 料 .实
11 药 品 : 嘌 呤 ( dnn )购 自上海 源 聚生 物 科技 有 限 公 司 , .. 1 腺 A eie ,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及病理变化比较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及病理变化比较

两种造模方法致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及病理变化比较李天祎杨扬杨素萍李嘉琦马逸群王家平摘要目的探究两种造模方法对大鼠慢性肾病模型的肾功能影响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ADR)法(A组)和二次尾静脉注射ADR法(B组)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N组)进行比较°结果在4、8、12周末,A、B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值均有显著上升(P<0.05),白蛋白降低(P<0.05),表现为低蛋白血症,部分大鼠合并腹腔积液°光镜下,A、B两组肾小球均有不同程度萎缩、硬化,肾小管受损不均,肾间质均出现炎性改变°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肾脏损伤更为严重°结论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慢性肾病模型与二次尾静脉注射ADR法,均可使大鼠成模,两种方法比较,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诱导的病理改变相对较为典型°关键词慢性肾病阿霉素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9/j.issn.1673-548X.2020.12.014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ats with Chronic Nephropathy Induced by Two Methods.Li Tianyi,Yang Yang,Yang Suping,et al.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Yunnan650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n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odel in rats by two meth­ods.Methods The methods of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injection of adriamycin(ADR)in to caudal vein(Group A)and sec­ond injection of ADR into caudal vein(Group B)were used.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the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Group N).Results At the end of4,8,12weeks,the blood urea ni­trogen(BUN)and serum creatinine(CR)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n(P<0.05),and the albumin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lower(P<0.05),showing hypoproteinemia.Some ra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ascites.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the glomeruli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atrophic and sclerotic in varying degrees,the renal tubules were damaged un­evenly,and the renal interstitium showed inflammatory changes.The renal injury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 is more serious and typical.Conclusion The chronic nephropathy model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iamycin can change the renal function of pared with the two methods,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unilateral nephrectomy and repeated tail vein injection of adriamycin are more typical.Key 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Adriamycin;Renal function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发生率约为8%~16%[1]°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等°因CKD发生率逐渐增高,病程迁延,很难治愈,末期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只能依靠透析、换肾等仅有的治疗方式缓解,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慢性疾病°随着人们对慢性肾病基金项目: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D-201647)作者单位: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通讯作者:王家平,电子信箱:1603642110@ 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研究的深入,建立慢性肾病动物模型对研究CKD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及探究治疗CKD的新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模拟慢性肾病效果较好的为阿霉素(adriamycin,ADR)大鼠模型°ADR在大鼠体内代谢较为缓慢,对心脏、肝脏、骨髓、胃肠等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但经尾静脉注射后,其毒性可主要积累于肾脏[2]°因此,应用ADR造模时,应注意注射的方式、剂量等°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主要有尾静脉注射法(单次或多次)、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和肾动脉注射法等°本研究比较单侧肾切除+重复尾静脉注射ADR及二次尾静脉注射-53-ADR 这两种方法,旨在为更好地复制慢性肾病模型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依据。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积 导致 动 物 亚 急 性 中 毒 性反 应 的结 果 。
11 恐 伤 肾致 肾 阳虚 动 物模 型 沈 雁 等 … 据 该 理 论 建 立 惊 恐 . 根 伤 肾 肾虚 证 动 物 模 型 。主要 有 猫 吓 鼠 。人 吓猫 及 爆 竹 吓 狗 等 方 法。 以猫 吓 鼠致 恐 伤 肾较 为 常 用 。 种 建 模 方式 也是 基 于 传 统 中 这 医病 因学 理 论 的 。 这种 方 法 利 用 长期 恐 惧 刺 激 引 起 模 型 动 物 一
肾 阳虚 动 物 模 型 的 造模 方 法 , 旨在 为 同类 研 究 提供 参 考 。
【 键 词 】 肾 阳虚 证 关
动 物 模 型 造模 方 法
研究进展
综述 外 源性 糖 皮 质 激 素 ( 如氢 化 可 的 松 、 质 酮 、 尼 松 、 的松 、 皮 泼 强 地
塞 米 松 等 ) 垂 体 前 叶 的 促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C H) 放 受 抑 , 使 AT 释
30 0 ) 1 0 5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R 5 .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 0 4 7 5 2 1 ) 8 1 9 — 2 5 A 1 0 — 4 X( 0 2 0 — 2 3 0
【 要 】肾 阳 虚 证 动 物模 型是 建 立 最 早 的 中 医证 候 动 物 模 型 , 中 医 界 的 研 究 热 点 之 一 , 文 总 结 了 近年 来 摘 是 本
鼠 肾 阳 虚型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模 型在 生 化 研 究 方 面达 到较 理 想 的
神 经 内分 泌 一 效 应 器 之 间相 互 关 系 紊 乱 而 导致 结 构 功 能 与 代 谢
上 的病 变 。 1 老龄 大 鼠 肾 阳虚 模 型 [ . 2 “] 这是 生理 性 肾 阳虚 , 下 丘 脑 的 其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研究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6 25 R 9 . 文 献标 识码 : A R s rhO a d l i dnn- d cdC rncR n l a ue LUH n-a ,A GA—u , ee c nR t a Mo e wt A eie nu e ho i ea F i r I ogy n YN i a HUX em ie a. 一 h i l h u- e,t 1(
腺 嘌呤 10m / k ・) 胃 1 周可成 功构建 具备多 5 s ( d 灌 s 2
种并发症 的慢性 肾衰大 鼠模型 , 是慢性 肾衰进 展机制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 的理想动物模 型。
p r etfNp roy Te f ie o i 咖 at n o eho g , h da dH s t o m l A t pa f l
i e M  ̄o s nn . e d T ee w r w d e r u so t M1 a d M2 M1 w sgv n 1 e k ’a e n a t c g v g ta d s 5 h r e t o mo lgo p r : n . a ie 2 w e s d n e g sr a a e a o e o 1 0 e f a i i f
o h we n ic e e o l1 r ai n n lo 弛a n t g n b tn e a o y e e in T e c a a tr t fr n l f M2 s o d a n r a s 2 n c t e a d bo d u r e u o a m r h p r n o . h rce s c o a s f e 1 e n i i o n i ts h i i e
模 型组 大鼠分为 M1M 、2两组 , 以腺 嘌呤 10m / k ・) 胃 1 周 , 2以腺嘌呤 30m / k 。 ) 胃 3 M1 5 s ( d 灌 s 2 M 0 s (s d灌

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要 】建 立 两 种 慢性 肾功 能 衰 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F动 物 模 型 :1 大 鼠 肾 大 部 分 切 除诱 发 肾 衰 ( l t ) ( ) 嘌 呤 诱 发 大 摘 R () Pa 法 ;2 腺 t
鼠慢 性 肾功 能 衰竭 的 动 物 模 型 ( o o a 法 ) Y k zwa 。分 别 测 定 血 清 中血 尿 素 氯 ( UN) 血 肌 酐( c ) a 十 P 等 含 量 。取 B , S rC z 、 " 肾脏 组 织 , E 染 色 , 察 两种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大 鼠 模 型 肾脏 组 织 的 损 伤 情 况 。 结 果 模 型 组 大 鼠 血 清 中 血 尿 素 氮 H 观 ( BUN) 血 肌 酐 ( c) 含 量 明 显升 高 , 、 Sr等 HE 染 色显 示 两种 模 型 大 鼠 肾脏 组 织 不 同 程 度 的损 伤 。 通 过 对 两种 制 备 方 法 的 可行 性 和 操 作性 、 备 原 理 、 变特 点 以 及 模 型 应 用 范 围 的 对 比 , 找 建 立 接 近 临 床 实 际 , 用 广 泛 , 一 、 制 病 寻 适 统 简便 、
稳定的 C RF 动 物 模 型 。 制 作 符 合 人 类 CRF 的 动 物 模 型 , 研 究 CRF 的 发 病 机 理 , 讨 组 织 形 态 的 变 化 与 生 化 指 标 对 探
及 临床 表 现 的 相 互 关 系 , 选有 效 药 物 , 筛 阐明 疗 效机 制 均 有 重要 作 用 。 关 键 词 :慢 性 肾功 能 衰竭 ( RF) 尿 素 氮 ( UN) 血肌 酐( c ) HE 染 色 C ; B ; Sr ; 慢 性 。 能 衰 竭 ( R ) 各 种 原 发 或 继 发 肾 脏 病 晚 期 肾功 C F 是 的一 种 共 同归 宿 , 一 组 进 行 性 肾单 位 毁 损 从 而 使 肾 脏 的 排 是 泄功能 、 内环 境 稳 定 功 能 和 内分 泌 功 能 紊 乱 为 特 征 的 I 综 临床 合 群 。 目前 ,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的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 研 究 慢 为 C F的发 病 机 理 , 讨 组 织 形 态 的变 化 与生 化指 标 及 临 床 表 R 探 现 的相 互 关 系 , 选 有 效 药 物 , 明 疗 效 机 制 , 要 制 造 一 种 筛 阐 需 适 宜 的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的 动 物 模 型 。 近年 来 国 内外 许 多学 者 对 C F的 动 物 模 型 进 行 了 研 究 R 并 取 得 了长 足 的 进 展 。 目前 C F在 许 多 动 物 ( 、 鼠 、 、 R 猪 豚 兔 羊、 、 鼠、 鼠) 狗 大 小 已诱 导 成 功 , 用 的 方 法 有 外 科 手 术 、 所 冷 冻、 电凝 、 扎 、 物 、 疫等 。造 模 技 术 不 断 完 善 , 目前 仍 结 药 免 但 较多 偏 于 细 微 局 部 的 观 察 研 究 , 有 关 其 全 方 位 、 系 统 的 而 各 实 验 研 究 相 对 开展 较 少 , 断 与 疗 效 标 准 界 定 模 糊 。统 一 、 诊 简便 、 定 的 C F动 物 模 型 对 研 究 慢 性 ’ 实 验 过 程 非 常 稳 R 肾衰 必要 且 急 需 。 本实 验对 Pat 即 肾 5 6切 除 加 对 侧 肾 摘 除 l 法 t / 法 制 作 的 C F模 型 和 Y k zwa法 即 腺 嘌 呤 诱 发 大 鼠 慢 性 R o oa 肾功 能 衰 竭 的 动 物 模 型 进 行 细 微 比较 , 过 对 两 种 方 法 的 制 通 备 方 法 的 可 行 性 和 操 作 性 、 备 原 理 、 变 特 点 以及 模 型 的 制 病 应 用 范 围 的对 比 , 找 建 立 接 近 临 床 实 际 , 用 广 泛 , 一 、 寻 适 统 简便 、 定 的 C F动 物 模 型 。制 作 符 合 人 类 C F 的 动 物 模 稳 R R 型 , 而 研究 C F的 发病 机 理 , 讨 组 织 形 态 的 变 化 与 生 化 进 R 探 指标 及临 床 表 现 的 相 互 关 系 , 选 有 效 药 物 , 明 疗 效 机 制 。 筛 阐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研究

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2月第28卷第6期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2016 Vol. 28 No. 6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研究★连琦黎倩3谢媛媛2黄晓玲3冯燕燕2郑兆广3曹便利2王义明1>2**罗国安u(1.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2.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3.广东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广州 510530)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腺嘌呤灌胃不同时间对模型大鼠一般体征、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的改变,以确定制备具有多种并发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方法。

方法:腺嘌呤250mg/(kg • d)分别对模型大鼠灌胃3周和6周,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

观察对比大鼠的一般体征、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的改变。

结果:腺嘌呤诱导2周时模型大鼠开始出现多尿、精神萎靡、体征增长缓慢等肾阳虚症状,血清、全血和尿中生化指标已显著变化,肾功能损伤,4 ~5周时模型大鼠肾功能重度损伤,造模6周时模型大鼠已进入终末期的尿毒症阶段。

结论腺嘌呤250mg/(kg • d)灌胃5周可成功构建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是慢性肾衰进展机制及其并发症防治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腺嘌呤;大鼠模型;肾阳虚;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Rat Model with Adenine - induced Chronic Renal FailureLIAN Qi12, LI Qian3, XIE Yuan - yuan2, HUANG Xiao - ling3, FENG Yan - yan2, ZHENG Zhao - guang3, CAO Bian -li2, WANG Yi - mii^12, LUO Guo - an1 21.College o f Pharm acy, Jiangxi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N anchang,330004, China \2. Department o f Chemistry, Tsinghua University, B eijing,100084, C hina;3. Guangzhou Consun Drug Research Ltd., Guangzhou51053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select a suitable rat model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 th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kidney tissue changes induced by adenine for different times we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 There were two model groups of rats:Ml and M2. Ml was given 3 weeks,adenine gastric gavage at a dose of 250mg/(kg • d) while M2 given 6 weeks at the same dose. The basic physical situation of tested rats had been observed daily. Serum and urine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determined, including serum creatinine, blood urea nitrogen, 24 - hour urinary protein and so on. And all the kidneys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T he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of models rats have been significant changes when model­ing 2 weeks, the kidney function began to injury.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l rats began to appear symptoms of kidney - yang defi­ciency, like more urine, slow growth and other signs. When modeling 4 to 5 weeks rat model of renal function was severe injury, when modeling 6 weeksJ rat model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end - stage uremia. Conclusions: 12 weeks, adenine gastric gavage at a dose of 250mg/(kg • d) can develop an ideal rat model, which has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is suitable to make re­search on pathogenesis and complications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Key words: Chronic renal failure ;A denine ;R at model ;K idney - yang deficiency ;E xperiment research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以腎脏的排泄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代谢 功能等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 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兔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兔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兔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周敬;潘兴华;庞荣清;魏洪林;周平;蔡学敏;李自安【摘要】目的建立兔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普通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UUO组于输尿管结扎后2、4、6、8周进行血生化肾功能指标检测,并取肾组织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通过SPECT动态观察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UUO组术后第2周,出现明显的血肌酐升高,尿素氮术后第8周开始升高(P<0.01).②UUO组术后第4周,肾脏组织出现了早期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术后第8周肾小球开始出现硬化,间质纤维化明显,皮质明显变薄.术后第12周,肾小球硬化比例增加,肾小管玻璃样变性,间质纤维化进一步加重(P<0.05).③SPECT动态观察肾小球滤过率,UUO组第4周GFR值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到第8周时,GFR值进一步下降,结扎侧肾脏功能降低甚至丧失.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GF-β1在术后第4、8、12周均明显增强,并且各时间点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结扎法成功制作比较稳定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UUO后第8周符合肾脏间质纤维化模型标准.【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0)010【总页数】5页(P48-51,后插5)【关键词】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动物【作者】周敬;潘兴华;庞荣清;魏洪林;周平;蔡学敏;李自安【作者单位】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昆明医学院昆明总医院临床学院,昆明,650031;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昆明总医院曲靖医疗所,曲靖,655400;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干细胞与组织器官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是肾间质纤维化,间质纤维化也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进行性肾脏疾病最重要的病理特点之一[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陶琦姚源璋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第16期[摘要]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建立CRF动物模型的操作方法、模型特点与临床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了CRF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归纳出物理、化学、生物学三大类造模方法,为进一步规范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寻求统一、稳定、简便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不同的CRF动物模型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及运用范围,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自研究的侧重点来选用,以助于研究者更好地探讨肾脏病组织形态、生化指标的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阐述CRF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药物及阐明疗效机制。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物理;化学;生物[中图分类号] R6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a)-0031-03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运用动物模型有助于有效地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CRF实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有了更多的经验和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对近年来建立CRF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做一综述。

1 物理方法1.1 肾大部分切除法肾切除模型历史悠久,早在1952年Platt等[1]利用大鼠行5/6肾切除成功制作了CRF动物模型。

我国沙朝晖等[2]报道的大鼠5/6肾切除法采用二期手术:大腿肌内注射麻醉大鼠,选取背左侧切口,暴露左肾,剥离肾包膜,将肾的上下极各1/3切除,明胶海绵压迫切面止血。

一期手术后7 d,行二期手术,摘除右肾。

术后90 d稳定于氮质血症期。

王瑞强等[3]采用弧型切除2/3肾组织,主要切除皮质部分。

1周后切除整个右肾,2次手术共切除肾脏80%左右,8周后造模成功。

5/6肾切除制备CRF模型符合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高压力致肾衰的学说,本模型以肾小球肥大、硬化为主要特点,表现出与人类肾脏纤维化一致的过程,故模型表现接近临床,研究减轻肾组织灌注、高滤过及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药物可采用此模型。

本模型到实验8周时可出现低钙高磷等一系列肾性骨病改变,提示本模型亦可作为一种肾性骨病的研究模型[3]。

但本模型需要做二期手术,手术操作复杂,需掌握切除肾组织技术,不应切到肾盂,以免尿液外漏。

且该造模方法易引起出血、感染甚至死亡,模型制备时间长。

另外亦有3/4、6/7、7/10等肾切除法,不同模型的生化指标及病理损伤均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但模型不如5/6肾切除模型稳定。

1.2 冷冻加切除法成年健康雄性大鼠,以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左侧背部切口分离肌层,暴露出左肾,剥离肾筋膜,将已浸入液氮瓶内的冷刀依次对肾脏外侧前、后及上、下极4个部位冷冻,每处冷冻40 s,复位肾脏,缝合手术切口,2周后摘除右肾。

术后6~12周呈现稳定的CRF模型。

王刚等[4]报道了采用大耳白兔,使用上述方法冷冻45 s或60 s,该方法术后4周即可造模成功。

杨鹏等[5]采用改良的左肾上下极结扎加外侧皮质冷冻加右肾切除法,虽然血清肌酐(Scr)水平较高,但8周后动物病死率明显增高。

此模型是针对5/6肾切除模型对切除技术要求高和易出血、易感染的缺点而设计的。

本模型可通过控制冷冻时间来制备不同病变程度的CRF,但有研究表明肾冷冻后有自身抗体产生,其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亦会导致肾脏病变。

另一方面冷冻时间、冷刀放置位置及接触面积大小均可影响病变,造成差异,需寻求一个统一标准,减少病变差异。

1.3 热透加切除法1973年Souhami[6]建立了单纯透热法模型,1985年Gibb 等[7]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透热右肾加左肾切除的方法。

我国肖炜等[8]报道运用该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为腹腔麻醉小鼠,做背右侧切口,暴露右肾被膜后,用电灼烧器简单烧灼肾皮质,然后用丝线结扎,切除上、下极,2周后行左肾全部切除,模型成功约需10周。

王耀光[9]进一步改良,从肾的上极开始,点刺烧灼肾的上下极、前后两面除肾蒂以外的所有皮质部分,前后2次烧灼的间距约1 mm,1周后切除右肾。

手术10 d后SCr、尿素氮(BUN)均显著升高。

本模型造成大部分肾小球、肾小管组织结构破坏,最终形成肾小球硬化。

因其贫血在肾衰后第1周出现,第2周可达最低点,尤其适合CRF贫血的研究。

本模型制作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模型成功率高,一般可达到中重度CRF程度。

其不足之处是电凝面积、深度难掌握,若灼刺过深则使组织炭化,BUN波动大,坏死组织存留体内所致的干扰因素不能排除。

若透热程度掌握不佳,亦可导致动物死亡。

2 化学方法2.1 腺嘌呤模型高浓度腺嘌呤在体内通过酶促反应形成2,8-二羟基腺嘌呤,沉积在肾小管,影响氮质化合物的排泄,导致氮质血症,最终引起CRF。

该造模方法由Yokozawa于1986年首先报道,目前应用广泛。

耿静[10]按腺嘌呤300 mg/(kg·d)对Wistar雄性大鼠灌胃21 d,结果发现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纤维化,炎症细胞浸润,少数小球废弃,符合人类肾衰竭疾病模型。

李根林等[11]认为2.5%腺嘌呤混悬液按250 mg/(kg·d)连续灌胃14 d后,再改为隔日给药14 d,Wistar雄性大鼠模型可出现肾功能中重度损伤,酸中毒,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表现。

刘洪彦等[12]报道雄性Wistar 大鼠腺嘌呤150 mg/(kg·d)灌胃12周可成功构建具备贫血、高血压、脂代谢及钙磷代谢紊乱多种常见并发症的CRF大鼠模型,并发现肾功能为不可逆转的慢性进展;而以腺嘌呤300 mg/(kg·d)灌胃的大鼠则出现急性肾损害的特点,未出现CRF常见并发症。

不同的腺嘌呤给药剂量及疗程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临床研究CRF钙磷代谢紊乱、高血压等慢性并发症,最好腺嘌呤150 mg/(kg·d)灌胃,而且疗程应较长;还应注意大鼠品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同品系的大鼠可能对腺嘌呤反应不同。

此外,该模型以肾小管破坏为主要病变特征,可运用于对一些恢复肾小管功能的新药的研究。

但本模型因剂量加大可造成其他脏器的损害而受到限制,造模有时需加肾部分切除。

2.2 阿霉素模型阿霉素可使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基质和膜性细胞器变性,溶酶体功能超负荷,细胞核崩解。

脱落的小管上皮细胞与管腔内的蛋白质构成管型,堵塞管腔,引起肾小管内压增高,最终形成CRF。

目前采用的多是改良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杨维娜等[13]在实验开始第4、18天时分别于SD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12周末可见部分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SCr、BUN明显升高,出现肾功能衰竭。

刘韵璐等[14]比较了二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及单侧肾摘除加术后重复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所致大鼠肾病模型,认为后者临床表现更典型,稳定性及重复性更好。

本模型病理改变为进展性肾小球肾病,此模型用于药物的开发及药效学研究,研究降低肾小管压力,改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以及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等机制。

同时有报道该模型根据阿霉素注射次数及剂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肾脏改变[15],临床工作者可根据自身要求合理选择。

考虑到阿霉素较强的毒副作用不推荐单次大剂量注射阿霉素造模,二次尾静脉注射法动物死亡率低,简便,能够动态观察从微小病变肾病到局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进展过程;单侧肾摘除加术后重复尾静脉注射法可以进一步减少阿霉素的毒副作用,但可能会因手术意外增加病死率。

2.3 柔红霉素模型阿霉素为柔红霉素的衍生物,故该模型制备原理与阿霉素相似。

传统方法采用柔红霉素12 mg/(kg·d)给大鼠做尾静脉注射,4~6周成模。

林娜等[16]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左侧肾脏切除术后第7、14天分别由尾静脉注射12 mg/kg柔红霉素,后按每天1次灌胃给药,6周后造模完成。

该模型可以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后期可见氮质血症。

肾脏病理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透明变性、萎缩甚至坏死。

本模型制作周期较短,稳定性较好,也可以观察到自早期的微小病变到后期的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2.4 氯化镉模型镉主要经肾脏排泄,慢性镉中毒时,镉滞留于肾脏,损伤肾小管及肾小球,而成CRF。

袁立焕等[17]用含氯化镉1 g/kg的混合饲料喂养小鼠,结果小鼠肾功能和肾组织损害明显,并呈进行性加重,成功制作了CRF模型。

用药15 d后,模型动物SCr、BUN上升,肾脏病理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间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有核细胞数目增多。

用药125 d后可见部分肾小球纤维化。

2.5 消痔灵模型章如虹等[18]报道该模型的具体造模方法:腹腔麻醉大鼠,分别用消痔灵稀释液注入双侧肾脏,需一次注射完成。

从肾脏下极进针至中极偏上极处,尽量朝向肾皮质,针尖斜面朝向皮质,注射速度要缓慢(每次至少注射1 min),拔针后碘酒棉球压迫针孔3 min以上。

术后10周后造模成功,SCr及BUN进行性升高。

16周时病理检查可见普遍的肾小球纤维化、间质纤维化,残存肾小球相互靠拢。

消痔灵注射模型简便易行,无感染,造模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可通过控制注射剂量来制作轻、中、重不同程度的CRF模型,其病理改变符合人类CRF固缩肾的特点,但该方法所需的注射技木给造模造成难度,且仍不能避免坏死组织存留体内所产生的干扰因素。

3 生物学方法本模型在1982年由Border等[19]成功建立,因该模型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故早期主要运用于肾炎的实验研究。

我国由何立群等[20]首次运用于CRF的研究,采用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C-BSA及大肠杆菌内毒素做预免疫,1周后注射C-BSA 25 mg/d,持续5周,然后隔日注射C-BSA 25 mg,再持续5周造模成功。

周宝宽等[21]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由耳静脉注射C-BSA 25 mg/d,第4周起注射剂量增至50 mg/d,共6周后造模成功。

薛继平等[22]报道,将C-BSA 25 mg溶于2 mL磷酸盐缓冲液中,经耳缘静脉每日注射1次,持续8周模型建成。

此种方法与物理方法相比,它能模拟人类疾病的自然发病和病程及转归,是研究疾病自然发展转归及检测药物疗效的良好实验对象。

本实验中,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和C-BSA在体内的蓄积量逐渐增加,家兔日渐消瘦、蜷缩弓背、精神萎靡、体毛脱落。

肾脏的形态学结果显示,肾脏体积变化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缩小的过程。

该模型的制备过程中C-BSA的制备工艺相当重要,周宝宽等[21]优化了传统的C-BSA制备工艺,加入硫酸铵增强阳离子化的稳定性,提高了C-BSA的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