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板鸭的故事传说

合集下载

关于鸭子的传说故事

关于鸭子的传说故事

关于鸭子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鸭子和鸡、鹅一样,都会抱窝孵化蛋。

但是后来,鸭子却只下蛋不抱窝孵化了。

这个故事还涉及到了八仙中的一个外传故事。

相传,张果老因偷喝仙酒被何仙姑发现,报告给玉帝后被罚在下界吃斋三年。

张果老心怀怨恨,总想着报复何仙姑。

一天,何仙姑带着五百只仙鸭来拜访张果老。

原来,八仙升天后还未正式封位时,王母娘娘命仙姑到人间放鸭子,一来是回忆过去,二来是顺便看望仙友张果老。

张果老虽然表面上很热情地招待了仙姑,可心里却在秘密筹划着如何报复。

这一天终于来了。

何仙姑带着五百只仙鸭前来拜访,虽然张果老表面上热情接待,却暗中谋划着如何陷害何仙姑。

第二天,何仙姑暂时回家探望亲人,将鸭子交给了张果老看管。

正巧此时,王母娘娘派人前来通知何仙姑,她需要将500个鸭蛋送到天宫。

张果老看到这个机会,心生一计,让自己的弟子将鸭子赶到白露河,并不允许它们抱窝孵化。

下午,何仙姑回来的时候,看到鸭子都不在原地了,以为张果老已经换了地方放鸭子,毫不怀疑地继续了自己的事情。

张果老看到何仙姑回来后,高兴地笑着,认为自己成功地忽悠了对,何仙姑回来后,扮作失望的样子,告诉何仙姑是因为一股黑风卷走了鸭子,所以无法交给王母娘娘。

何仙姑听后心生疑惑,但没有表露出来。

她假装出去寻找鸭子,实际上却赶紧回到白露河。

在她的精心计划下,她使用仙术让鸭子把守河岸的弟子都倒下了,然后将鸭子赶回了仙庄。

鸭子没有办法下蛋,只能等到晚上回来后才有机会下蛋。

不久之后,何仙姑就收集到了500个鸭蛋。

张果老回到仙庄后,发现鸭子都回来了,但却无法抱窝孵化蛋,因为张果老命令白天鸭子不能上岸。

于是鸭子只能在晚上下蛋,也不再抱窝孵化了。

当王母娘娘接到侍卫的回报后,得知何仙姑确实没有违抗圣旨,而张果老却违犯天规、搬弄是非,王母娘娘大怒,决定给予何仙姑功劳并封赏,同时惩罚张果老。

她传达口谕,让何仙姑进入宝殿。

何仙姑进来后,王母娘娘责问她是否知罪。

何仙姑虚心地跪下并表示不知情,王母娘娘责问她关于500只鸭蛋的事情。

湖南传统文化美食酱板鸭的中考作文

湖南传统文化美食酱板鸭的中考作文

湖南传统文化美食酱板鸭的中考作文
酱板鸭是湖南的一道传统美食,它的味道鲜美,肉质细腻,香气浓郁,色泽诱人。

说到酱板鸭,还有一个传说呢!
清朝时期,长沙有个叫沈万山的人,他在一家酒馆里当伙计。

有一天晚上,他和老板在喝酒。

他们喝了一会儿就谈起了生意上的事。

这时沈万山一不小心把半坛酒都倒进了锅里,这下可怎么办呢?正在这时,一个客人走了进来。

沈万山觉得奇怪,就问:“你怎么也进来啦?”客人说:“我也是来喝酒的呀!”沈万山一听,心里不禁吓了一跳:这位客人会不会把我的酒都喝完了呢?于是他马上叫伙计去问客人要酒。

伙计出去后,沈万山问客人:“你要什么酒?”客人回答说:“我要一坛酱板鸭。

”沈万山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人怎么这样不懂事呢?想喝酱板鸭就
自己买去啊!”那个客人听了沈万山的话以后觉得很不好意思,
就马上跑出去买酒去了。

过了一会儿,沈万山端着一坛酱板鸭回来了。

—— 1 —1 —。

揭秘湖南一绝“酱板鸭”的正宗做法!

揭秘湖南一绝“酱板鸭”的正宗做法!

揭秘湖南一绝“酱板鸭”的正宗做法!一个美丽的传说“落霞与孤鹜(野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

相传湘君和湘夫人是一对恋爱之神,湘君为了与湘夫人的一次约会,用竹片把野鸭撑开,橘皮引火熏干,用湖边的香芷、紫贝、桂皮、木兰、辛夷、辣椒同煮,做成酱板鸭,又用荷花、桂树、木兰、薜荔,构造一幢芳香泗溢的水中宫室,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酱板鸭堪称湖南一绝,究竟绝在何处呢?中药配方安息香18克、花椒100克、丁香10克、干草19克、砂仁19克、黑胡椒25克、当归5克、香叶13克、白蔻18克、桂圆25克、草果30克、白果10克、山奈15克、草寇14克、茴香35克、木香10克、沙参10克、大料50克、桂皮35克、良姜50克、白胡椒20克、辛夷15克、筚拨5克、陈皮30克。

辅料100斤生货、放盐1000克、味素300克、大酱200克、大蒜30克、糖约500克、蜂蜜100克、树椒150克、红曲米150克、药料3天更换一次。

调卤水100斤水放老母鸡3只、猪肉皮3斤、猪前腿骨20斤。

全部切块大火烧开10分钟,改小火12小时成奶白色(剩汤的三分之一)调老油锅中加老汤(一般老师傅那里有),倒入辣椒片,色拉油1500克煮沸15分钟过滤到卤水。

选鸭必须一年以上吃谷物生蛋麻鸭最佳。

做法1、杀鸭退毛,去内脏,鸭脚,从胸脯剖开洗净,再吊起滴干水份;2、擦盐,将精盐花椒于锅中炒干,并加入0.125%的茴香,炒至水气蒸发后,取出磨细。

其后将鸭称重,用其重的6.25%的干盐。

将盐的3/4从颈部切口中装入,反复翻揉,务使盐均匀地粘满腹腔各部。

擦盐后依次码在缸中,经盐渍12小时后取出,提起后翅,撑开肛门,使腔中盐水全部流出;3、复腌,把花椒,五香粉,玫瑰露酒,白糖混合均匀,抹在鸭子身上,肉厚处多抹。

加上辣椒粉,然后置缸内腓渍十个小时,中间翻一次,如果鸭大,腌的时间更长;4、鸭子出缸后吊起滴干盐水,用热纱布把鸭子身内处擦干,再用两根篾架成十字形撑于鸭子腹中,压成板状,晾干水分;5、用谷草引火,撒上糠壳,待初烧青烟散去,将鸭子反复熏烘至金黄色即成。

常德酱板鸭

常德酱板鸭

常德酱板鸭湖南的湘菜是一绝,其中又以辣出名。

我不仅喜欢吃辣还很爱吃香料和调味品,这使得妈妈做的湘菜更加美味了。

妈妈说家里人都很喜欢她做的湘菜,每次回到家乡总要给爸爸妈妈带点土特产什么的。

可有些事情往往没那么如意,所以现在只能去外面买了。

但外面毕竟不像自己做的好,总觉得少了一份心意。

为此,妈妈也下了许多功夫研究怎样才能把菜做得更好吃,于是就发明了这道——酱板鸭!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上游,东邻省会长沙市,南接张家界市,西抵怀化地区,北与岳阳市接壤。

因“城头山”的“常”字和“君子”的“德”字同音,故取名常德。

它既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城,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常德是大后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为支援前线输送了20万吨食盐,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常德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素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称。

境内有桃花源,夹山寺等风景名胜。

常德是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最著名的当属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

据《史记》载:“楚庄王(?-前591),芈姓,熊氏,名侣,又名荆。

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

他任用贤臣伍举、苏从等人,励精图治,使楚国国力强盛。

公元前597年,率军攻打陈国,大败陈军,杀死陈国国君,灭亡陈国。

公元前591年,率师围宋,与晋国争霸。

后因骄傲轻敌,被晋军击溃,兵败被杀。

”酱板鸭是将鸭肉放入卤汤中浸泡、熏烤而成,制作简单,营养价值高,口感良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经过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和调料的浸润,慢火烘干,酱香浓郁,咸淡适宜,肉质细嫩,滋味悠长,是佐餐、馈赠亲友之佳品。

由于该产品是采用传统工艺,保持原汁原味,具有醇香可口,色鲜味美,低脂不腻,回味无穷,食用方便,易于携带等优点,是居家旅行必备之休闲食品。

“看见过卖麻辣烫的吗?那叫一个热闹啊!一锅红油翻滚着,几根竹签穿梭其间……”耳边响起了这段熟悉的旋律,脑海浮现出小学课本上描写的场景。

嘉兴特产文虎酱鸭的介绍小学作文

嘉兴特产文虎酱鸭的介绍小学作文

嘉兴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是最著名的特色食品之一——温胡娇鸭。

这道菜几代以来都是个打击,不怪为什么!图片:寿司鸭肉,用酱油、糖和调味料混合制成的绝密酱汁制成。

鸭子被烤成脆脆的,多汁的完美,产生一种味道爆炸,让你的味蕾做一个快乐的舞蹈。

相信我,
你无法抗拒这种温柔和美味的快乐的诱惑!
温胡娇鸭的迷人故事可以追溯到清朝,当时一个叫温胡娇的烹饪天才
鞭打出了这个可敬的菜肴。

传说这种口香糖的喜悦原本是为皇室创造的,但是没有多久,它的不可抗拒的味道捕捉了王国中的每个人的心(和味道)快速前进今日温胡娇鸭是佳兴镇最热门票。

每个餐馆和
街角小贩都有自己在这种标志性的菜肴上旋转的温胡乔鸭的口味很诱人,也非常小心,任何路过佳兴的人都要这样相信我你不会想错过
这个烹饪奢侈品的滋味!
温胡娇鸭不仅口味惊人,而且对你也很有好处。

鸭肉包着蛋白质,脂
肪含量低,因此是健康饮食的绝佳选择。

这道菜中所用的特制马里纳
德不仅使鸭子的口味超乎寻常,还从所有香料和草药中增加了额外的
健康效益。

无论是自己吃还是用一些米饭和蔬菜吃,温胡娇鸭是佳士
菜文化的美味品味。

家乡的美食酱板鸭作文

家乡的美食酱板鸭作文

家乡的美食酱板鸭作文
作文一
《家乡的美食酱板鸭》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有一种超级好吃的美食,那就是酱板鸭!
酱板鸭的样子可好看啦!它的皮是深红色的,油亮亮的,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每次我路过卖酱板鸭的店,那浓浓的香味就像一只小手,把我使劲往店里拉。

妈妈总会给我买上一只,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哇,鸭肉又香又有嚼劲,咸咸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好吃得不得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酱板鸭!
作文二
《家乡的美食酱板鸭》
在我的家乡,有一道让人一想到就流口水的美食,那就是酱板鸭。

酱板鸭的味道,那叫一个香!每次我走在街上,只要闻到那股香味,我的脚就像被钉住了一样,走不动路啦。

有一次,爸爸买了一只酱板鸭回家。

我一看到,眼睛都亮了,赶紧跑过去。

我拿起一块鸭肉,放进嘴里,哇,甜甜的,辣辣的,好吃极了!我吃得满脸都是油,像一只小花猫。

我们家乡的酱板鸭可有名了,好多外地的叔叔阿姨来我们这,都会买上几只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这就是我家乡的酱板鸭,你们喜欢吗?。

南京板鸭的传说

南京板鸭的传说

南京板鸭的传说南京板鸭的传说南京板鸭是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其做法是选用皖北、苏北及南京周围秋天的肥鸭,杀后洗净,再配以佐料腌制,等香料盐味都沁入肉骨之中后,再挂出来吹干晾透。

由于腌制时是将很多鸭排放在缸里,压得板板扎扎,故称板鸭。

食用时用文火煮,滚水浸,直至熟烂,然后捞起刀切。

板鸭被刀切开后,骨绿肉红,香味扑鼻,吃起来可口香醇,真是色香味俱佳,人人爱吃,用南京话说是“打嘴巴子不丢手”。

?南京板鸭的传说传说一?清初的时候,南京汉西门外有一地名叫车板桥。

桥的南面通着秦淮河,桥的西面是大片河塘。

当地有一个居民叫沈大,他既无财产,又无职业,只能靠水吃水,每逢春夏雨季,每天到河边去捞螺蛳,卖些钱维持生活。

但入冬以后,河水被冻,螺蛳无处可捉,便要饥一顿饱一顿,并受饥寒之苦。

一天,忽然由螺蛳身上想到吃螺蛳的鸭上,自念我要养一些鸭子,冬天也许就不愁没有饭吃了。

于是在夏初的时候,用春天卖螺蛳节省下来的钱,买了几十只小鸭子,起初在家中眷养,每天吃些嫩草,等到鸭子渐大,便赶到河沟里,使之自觅食物,到了冬天,鸭子都很肥了,这时沈大把公鸭先行卖去换一些钱生活,留下来的母鸭等生完蛋了再拿去卖。

第二年,资本比较充足了,买的小鸭也较上年多了些,第三年养的鸭子更多,但带来的麻烦也大了。

住在附近居民也开始烦他,因为这些鸭子整天在河里游来游去寻觅食物,把河水都搅得成了泥汤;有时甚至成群的鸭子跑到河滩上夺食人家的洗涤好的蔬菜。

住户中有一个名叫陆阿泉的,一天在河边淘米,这些鸭子都跑来啄食,阿泉忙着用手驱散,不料把米箩碰翻,所有的米都洒在河底了,这时沈大并未在那里,阿泉怒不可遏,奔回家中寻来一根木棍向众鸭击去,一下就打死了三只。

阿泉见打死了鸭子,忙嘱咐旁边看热闹的人,不要告诉沈大;那些居民也讨厌他养鸭子,都答应代他保密,相互离去。

过了一刻,沈大来了,阿泉告诉他近来市面上都在传说闹鸭瘟,起初不信,刚才看见你的鸭子好好在河里觅食,转眼之间,有三只都倒死在河边上,趁早你把几十只鸭子卖掉,不然染上瘟病,全死了岂不赔钱,沈大听了信以为真,说既然闹鸭瘟,不如索性杀死用盐腌上,等到年底拿出去卖,说不定能卖到好价钱呢!阿泉恐怕迟则生变,主动帮助他宰鸭子,于是把鸭子全都驱回家中一一杀死,退去毛,剖开鸭肚,掏出内脏,用花椒和盐腌上,并放在大瓦缸里盖上盖子;再把肫和鸭毛都卖了,其余的碎件都分给阿泉和邻居,大家拿着分得的鸭子的碎件都讲沈大好,高高兴兴回家了。

你知道酱鸭、卤牛肉等酱卤菜的历史渊源吗?中国酱卤文化探究

你知道酱鸭、卤牛肉等酱卤菜的历史渊源吗?中国酱卤文化探究

你知道酱鸭、卤牛肉等酱卤菜的历史渊源吗?中国酱卤文化探究在中国,可以在哪个城市随处都可以见到卤菜店或者摊子,摆放着大大小小,品种丰富的卤菜食品等待着食客们的挑选。

一份酱鸭,或者一份酱牛肉……打包切好,回家就可以做餐桌上的下酒下饭美食,十分方便。

在我们品尝着这些酱卤美味时,有没有考虑过它们的历史渊源呢?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酱卤菜?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酱卤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和平精英外挂何谓“ 酱卤“?酱卤肉制品是原料(包括肉类,蔬菜等)经预煮后,再用香辛料和调味料加水煮制而成。

这其中比较经典多的就是酱卤肉制品。

酱卤肉制品是我国典型的民族传统熟肉制品,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酥润,风味浓郁,但有的带有卤汁,不易包装和保藏,适于就地生产,就地供应。

几乎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但由于各地的消费习惯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配料、操作技术不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的多个品种,有的已成为地方名特产,如苏州酱汁肉、北京月盛斋酱牛肉、河南道口烧鸡等。

酱卤肉制品香气浓郁,食之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随地区不同,酱卤肉制品在风味上有甜、咸之别。

北方的酱卤肉制品咸味重,如道口烧鸡;南方的制品则味甜、咸味轻,如苏州酱汁肉。

由于季节不同,制品风味也不同,如夏季口重,冬季口轻。

酱与卤有区别吗?酱和卤的烹调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故人们往往将两者并称为“酱卤”。

其实不然,酱制所用的酱汁,原先必用豆酱、面酱等,现多改用酱油或加上糖色等,酱制成品色泽多呈酱红或红褐色,一般为现制现用,不留陈汁,制品往往通过酱汁在锅中的自然收稠裹附或人为地涂沫,而使制品外表粘裹一层糊状的,许多原料角面经腌渍或过油等,酱的烹调方法盛行于北方,而卤的烹调方法则盛行于南方,故有“南卤北酱”之说。

卤制可以使用动物性原料,如牛肉、鸡、鸭、内脏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如豆腐干、冬笋等,而酱制主要选用动物性原料,具体的说是动物的肉、内脏、骨头、头蹄、尾等。

中国酱卤食品的起源?没有可考的历史证明是谁发明了卤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酱板鸭的故事传说
楚昭王时,楚国郢都宫廷里有一位名叫石纠的厨师,手艺高超,经他烹制的菜肴,精美无比,深得楚王和内臣外宾的喜爱。

石纠家住宜城蛮河岸边,家中只有六十多岁的老母独自生活。

一天,石母在洗衣时不慎滑入蛮河,多亏几个放鸭人将她救起;石母上岸后就病了,又多亏乡亲们细心照料,才得好转;乡亲们又捎信到宫中,将事情告诉了石纠。

石纠是个孝子,他闻讯后急忙告假,连夜赶回家里看望母亲。

对救他母亲的放鸭人和照料母亲的乡亲,他一一上门酬谢。

为怕母亲再发生意外,石纠从此再不敢离家。

石纠一边照料母亲,一边谋划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他见乡亲养了不少鸭子,可是鸭蛋和鸭肉都不值钱,便将自己的手艺用上了:他把在宫中酱制天鹅和禽蛋的手艺,用来加工成酱板鸭和酱蛋(松花蛋的前身),谁吃了都说好。

弄到集市上去卖,很受欢迎,还能卖得好价钱。

自石纠回乡后,楚宫中的烹饪质量不如以前,楚王食欲下降。

于是宫中派人寻访,找到了石纠,要他回宫去。

石纠为了尽孝和报答乡亲,请求来人帮他辞掉宫中的差事,还请他带回去一些自己制作的酱鸭和酱蛋给楚王。

楚王品尝后大加赞赏,对石纠孝敬老母、报答乡亲的情分,更是赞不绝口。

他传令下去,将酱板鸭和酱鸭蛋赐名为“贡品酱板鸭”、“贡品酱鸭蛋”,常年生产,供应楚宫。

石纠领着乡亲们,靠着生产贡品致了富。

这贡品酱板鸭、酱鸭蛋的美食和独特制作工艺,也传到了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