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香玉
香玉(《聊斋志异》)译文

香玉(《聊斋志异》)译文崂山下清宫,美丽幽静。
院内有耐冬树木高达两丈,大数十围;一株牡丹高达丈余,花开时节璀璨似锦。
胶州黄生在崂山下清宫读书。
一天,黄生正在窗下读书,读得久了,有些疲惫,于是向窗外观看。
忽然发现有一穿着素衣的年轻女郎,掩映在百花丛中。
他心中疑惑:这深山古寺怎么会有这少女出现呢?于是开门出去,想看个究竟,又哪有女郎的影子?从此,黄生经常看见这素衣女郎,但每次都找不到她。
于是黄生决定偷偷的隐身树丛之中等候着女郎的到来。
不大一会,果然见那素衣女郎和一位红衣女郎来了,远远地望,具可谓艳丽双绝。
她们二人慢慢地越走越近,忽然,那红衣女郎向后退了两步,说:“不好,这里有生人!”说着,就要离开。
黄生怕错过这次见面良机,急忙从树丛中钻出来。
两位女郎大惊,急忙往回奔跑,袖裙飘拂,香气洋溢,沁人肺腑。
黄生追过一堵短墙,发现她们已踪影皆无。
黄生对女郎的爱慕之情更加强烈,于是取来笔硕,在树下题短诗一首: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黄生回到房间,苦思冥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忽然,那素衣女郎推门进来,黄生又惊又喜,急忙站起身来迎接。
她微微一笑,说道:“看你刚才简直象个气势汹汹的强盗;看了你的诗,才知你乃骚雅之士,不妨相见。
”黄生受宠苦惊,急忙问女郎的生平。
她说:“我名叫香玉,原是洛阳人氏。
只中被宫中道士强迫来这里,其实并不是我的愿望。
”黄生问:“那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为你排忧解难。
”女郎说:“不必了,其实道士也不敢强逼我什么。
在这里若能够长期和你幽会,也好啊!”黄生又问那红衣女郎,她说:“她是我的干姐姐,名叫绛雪。
”二人越谈亲密,情意缠绵,不觉曙色已红。
香玉急忙起身,临走说道:“我作了一诗,以酬君作,你不要笑我啊。
”于是念道: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缸。
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生听说,情不自禁地握住香玉的手腕,说:“你真是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啊。
想到你匆匆离去,真如千里之别。
你有时间一定要来,与我相会。
聊斋志异《香玉》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香玉》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香玉》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香玉》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香玉

“花仙系列”概说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
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 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 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 花仙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 巾》,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 三娘子》等四篇,而《香玉》和《黄英》是 其中不朽的杰作。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
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 “集腋为裘,妄续幽 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 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 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 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我知道你们又忍不住了
现在的你们 大概就是这样➡
好了,让我可爱的组员们
开始吧~
《香玉》一文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个香艳而凄美的故事。一个姓黄的书生坐在崂山 下清宫里读书。院里有几棵耐冬和几株牡丹。一天,黄 生看见一穿白衣的女子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后来又看见 一个穿红衣的女子。于是他对白衣姑娘顿生爱慕之心。 并且作诗数首以寄相思之情。终于感动女郎并与其成其 好事。 女郎告诉他,自己叫香玉,红衣的叫绛雪。有一天, 园里的一株牡丹被买走,黄生方知香玉是花精。后来, 黄生得知牡丹枯萎死去,就作了50首情诗悼念香玉。 终于感动花神,让香玉重生。在香玉柔弱生长的时候, 绛雪就陪黄生读书。最终,香玉完全恢复,和黄生过上 了夫妻一样的生活。10年后,黄生死去。他死前说,我 死了会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红色花芽,长五瓣叶子。果 然如他所说。3年后,道士的徒弟把黄生化身的牡丹砍 掉,随后,园里的耐冬和牡丹相继徇情而死。
原创2: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首先,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放过了素昧平生的妇 女的行为,许姓渔夫是极为认同的,他感叹道:“此仁 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当听说王六郎升为神祇时, 称赞道:“君正直为神,甚慰人心。”又表现出真心的 喜悦。虽然语句不多,却也表明二人情笃非常。
其次,王六郎上任之后,许氏“即欲治装东下”, 前往探视故友。这在常人看来,事属虚妄,但许氏坚信 不移。果然,到达邬镇之后,备受款待。而王六郎也通 过托梦、送别的形式,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香玉》:开端:黄生与香玉相恋 发展:香玉离去,绛雪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生 再发展:至情感天,黄生精心护牡丹 高潮:香玉再生,与黄生团聚 结局:眷眷深情,黄生死后化为花
《王六郎》:开端:许姓渔人与六郎结为好友 发展:六郎善举感帝天,被封为土地神 高潮、结局:六郎为神不忘旧交情,款待 旧友 作者评价:置身青云,勿忘贫贱之交
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 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 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 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4.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 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1.助桀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2.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3.秀外惠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惠” 也写作“慧”。 4.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 蜀。比喻贪得无厌。
见到黄生的题诗后,主动前往相会黄生,笑曰:“君 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 见。”真是快人快语,爽直率真。
绛雪含蓄内敛。她对黄生说:“妾以年少书生, 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 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绛雪对黄生之 情温而不热,张弛有度,体现了她矜持庄重的个性。
课件5:第4课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内容提要
1.香玉 《香玉》以劳山下清宫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住 在宫中的胶州书生黄生与宫中的白牡丹花仙香玉恋 爱的故事,描写了纯真的爱情。 2.王六郎 《王六郎》描写的是一个贫贱的渔夫与河中溺 鬼王六郎之间的友情,赞颂了人与人应当知恩图报 等善良的品德。
结构图解
1.《香玉》
2.《王六郎》 王六郎:驱鱼—托梦—相送
(2)奇诡莫测的幻化美。 本文写的是妖狐鬼怪,作者赋予他们以浓厚的人情 味,使人觉得可亲,且形象很美,用鲁迅的话说就 是“多具人情,和易可亲”。这种具有人情美的形象 是作者以奇诡莫测的故事形式展示出来的,想象丰 富奇特,境界神异迷人。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2)①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 涕洟”。②绛雪主动见黄生,“少慰君寂寞耳”,友谊 产生。③绛雪突有大难临头,黄生前去解救,友谊渐 笃。(3)①一年之后,香玉复生,“款洽一如从前”。② “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三人相谈甚欢。(4) 黄生为陪伴香玉而化为牡丹,香玉因之憔悴而死,绛 雪亦为友情而逝。
第4课 《聊斋志异》—— 香玉 王六郎
蒲松龄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字留仙, 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自幼喜 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 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 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 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 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 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经人搜集编定为《蒲 松龄集》。
相关背景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清贵族入关后,下 剃发令,圈占民田,血洗扬州、江阴,中原人民的反 抗始终没有停止,蒲松龄的故乡山东曾经发生过七次 起义,结果都被残酷镇压。统治者杀人如麻,殃及妇 孺。在“康乾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都极力回避 那些事,他们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 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都要 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和蒲松
聊斋志异__香玉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 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 的痛苦无奈,怀着对现实社会的
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
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
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
《促织》《席方平》《商三官》
等篇最有代表性。
2.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的腐
败和弊端。
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
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
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 去世的两年之后,倚窗危坐逝世。
艺术手法
•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的基本样 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 奇”的结合。 • 体裁上,大部分作品有完 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 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 篇小说的体制。
•
在与渔夫相识,交往之后二人友谊深 厚。在去上任之后为了报答渔夫,他通过 索要当地百姓的财物,资助渔夫“资斧” ,虽然显得很不厚道,但却不是为了私利 ,而是要帮助朋友,可见他有情有义。 • 在送别渔夫时,刮起了羊角风,“随行十 余里”。应该说着“羊角风”,寄托了他 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舍己救人、善良高尚。 • “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抛岸上 ,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 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 • 在亭午时分,一名妇人怀抱婴儿前来,行至 河畔,旋即失足坠入河中,在该妇人载沉载 浮的奋力挣扎中,伴随着河岸幼儿扬手掷足 的高声哭啼。结果是妇人没有沉下去,而是 “忽淋淋攀岸以出”,抱着儿子回去了。当 晚,二人照常来到河边聚会。渔夫向他询问 了这件怪事。王六郎回答说:“女子已相代 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 舍之。”
其实当妇女“沉浮者屡矣”的奋力求生状 ,实际上也是王六郎内心波涛汹涌的心理挣 扎的写照。到底是“利人之死,求己之生” ,还是“致人之危,求己之安”?王六郎必 须立马做出抉择。让妇人代替自己去死,虽 说是“命中注定”的,但可能会“残二命” ,自己会带着罪责投胎转世;牺牲自己,放 掉无辜的妇女,自己将面对“更代不知何期 ”的痛苦煎熬。当该名妇女“忽淋淋攀岸以 出”之际,水面归于平静,我们知道王六郎 已经作出了自己合乎道德的选择。
聊斋志异__香玉

3.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
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立意在于劝诫, 阐释伦理道德,总结生活中 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 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 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
义。如《种梨》《画皮》
《崂山道士》《瞳人语》
《狼》等。
4.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 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 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 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 出的幻影。如写牡丹花的 《香玉》《葛巾》,写菊 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
说聊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到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重,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作者介绍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 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荷花三娘子》等。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 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 恋爱的美丽故事。约占全书四分之一,构 成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幻想是对现实的超 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 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 蒲松龄借着这种自由,写出了众多带着非 人的符号、从而摆脱了妇道闺范的拘束、 同书生自主相亲相爱的女性,也写出了为 道德理性所禁忌的婚姻之外的男女情爱。
• 作哭花诗, 临穴涕洟
• 黄生与绛 雪共同凭 吊香玉
• 营救绛雪
• 培植牡丹
• 为爱而死
• 黄生: 作哭花诗,临穴涕洟 培植牡丹,挽救耐冬 • 寄魂赤芽,长相厮守
• 香玉:香消玉损; • 死而复生
• 绛雪:慰生寂寞 •
为 爱 而 生 , 为 爱 而 死
(二)人物之美——性格
鲜明,色彩特异
聊斋志异香玉故事翻译

《聊斋志异》中的《香玉》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黄生的书生在崂山太清宫附近读书时,与一位化作白牡丹的仙女香玉相恋,后来香玉被人偷走,黄生十分悲痛。
他在凭吊时遇到了化作红衣女子的山茶花精绛雪,与她一起哭泣。
最终,花神被他们的痴情所感动,使香玉复活。
黄生与香玉和绛雪结为好友,共度美好时光。
然而,十年后黄生病死,化作牡丹花下的一株赤芽。
不幸的是,这株牡丹被道士的徒弟砍掉,随后耐冬和牡丹相继死去。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虽然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了生死离别,但他们的爱情和友情仍然令人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通过咀嚼、品读小说语言、动作、 细节等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细读《香玉》,欣赏《聊斋志 异》感人至深的人妖之恋,初步感受《聊 斋志异》的独特风貌。
开端(1):
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发展(2):
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3-4):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潮(5):
物 性 与 人 性 完 美 结 合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 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 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 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 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血精精的赤膊身躯,红媸媸的 弯环腿足,火焰焰的两鬓蓬松,硬 搠搠的双眉直竖,白森森的四个钢 牙,光耀耀的一对金眼。气昂昂的 努力大哮,雄赳赳的厉声高喊,”
结局(6): <7>:评述香玉再生,两情依依再续缘
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死生
人之个性
香玉 绛雪
妖性、物性
热烈多情 如身为白牡丹,则写她身着“素 衣” 牡丹“花时璀璨似锦”,暗示其热烈 冷静、善解人意 如耐冬高大,“性殊落落”,暗 示其冷静
在描写精怪时,常常在它们幻化为人的性 情、形神中保留它们作为异类的特殊属性。
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 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序幽冥之录;浮白 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 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聊斋自志》
有太多的魂魄既承载了人间的千情 百态,又延展了凡人的能力,使人间很多 的无奈无助在灵异世界中得到了一种审美 的延伸。所以,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审视 灵异之戏,我们就会少一些真实与虚幻之 间的纠缠,从而获得一种纯净的审美以及 这种审美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触动。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虫鸟花卉畜与鱼,
百千情态足愉娱。”
—— 吴组缃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 作品将近500篇。除了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其他还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 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 映。如《促织》、《席方平》。
“读聊斋不作文章看, 而作故事看,便是呆汉。”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 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 代品,如果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 味,一定要啃原著啊!”
——老愚《<百家讲坛>拉开了“文化奶妈”的时代》
谢 谢 指 导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老鼠精)
邪恶 凶残
兽性
人性
妖
美丽 善良
蒲松龄用短篇形式塑造 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是 中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的空 前收获。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 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是他 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 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 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黄风怪)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闺性坚似石,兰性喜如春。娇脸红霞衬, 朱唇绛脂匀。蛾眉横月小,蝉鬓迭云新。若到花 间立,游蜂错认真。”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蜘蛛精)
“发盘云鬓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 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团团粉面若 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 嫦娥还喜恰。”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 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 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 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如 《司文郎》、《素秋》。
3.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 类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 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 则。如《乔女》、《田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