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和转录后加工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ppt课件

第十三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ppt课件

◆真核生物启动子 (1)DNA序列在转录起始点的5’端区(上游 区)(2)-25bp :TATA盒(Hogness box) (3)-90bp :GC盒 (4)-70bp :CAAT盒
-90
-70
GC
CAAT
RNA聚合酶Ⅱ催化的转录起始
RNA聚合酶Ⅱ催化各种前体mRNA的合 成
需要多种TF参与:TFⅡA-J
第一节 参与转录的酶
RNA聚合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DDRP)
以DNA为模板,催化2个游离的NTP 形成3’,5’-磷酸二酯键
一、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1、大肠埃希菌RNA聚合酶的组成 (1)全酶(holoenzyme)
由4种(5个)亚基α2ββ’σ组成 (2)核心酶(core enzyme)
作用位置
步骤1 步骤2
200~250
(3)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加工—剪接
内含子
外显子
DNA
hnRNA
●剪接所需条件
snRNA (U1-U6) + 蛋白质 (核内小分子核酸)
多种snRNP (核内小核蛋白颗粒)
多种snRNPs装配成
剪接体 (参与剪接过程)
4、RNA编辑(RNA editing)
二.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 1、rRNA转录后的加工
真核生物rRNA 的基因
(rDNA)
转录产物
成簇纵列串联排列
高度重复序列DNA
核质:(Ⅲ)--不需加 工
5s rRNA
核仁:(Ⅰ)--加工
5.8s rRNA 28s rRNA 18s rRNA
rDNA 内含子
基因间隔

转录后加工名词解释

转录后加工名词解释

转录后加工名词解释
转录后加工是指在基因组中进行转录的过程后,对转录产物(RNA分子)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的过程。

转录是指在DNA模板上合成RNA分子的过程,而转录后加工则是在RNA分子合成完成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修饰和处理。

转录后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成熟的RNA分子,使其能够发挥特定的功能。

在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分子经历剪接、修饰和运输等多个步骤,以形成成熟的RNA分子。

剪接是转录后加工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剪接过程中,RNA 分子的内含子(非编码区域)会被剪除,而外显子(编码区域)则会被保留下来。

这样一来,通过剪接,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的成熟RNA分子,从而扩大了基因的功能和多样性。

除了剪接,转录后加工还包括其他的修饰过程。

例如,RNA分子可能会经历5'端帽子的添加和3'端的聚腺苷酸尾巴的加入,这些修饰可以保护RNA分子免受降解,并有助于其在细胞内的稳定性和转运过程中的识别。

此外,转录后加工还可以包括RNA编辑、互补RNA合成和核糖体扫描等过程。

RNA编辑是指在转录后,R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导致RNA分子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

互补RNA合成是指利用RNA分子作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分子。

核糖体扫描是指RNA分子被核糖体识别并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总的来说,转录后加工是一系列对转录产物进行修饰和加工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RNA分子可以获得特定的功能和稳定性,从而发挥其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RNA转录和加工

RNA转录和加工

套索结构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 套索结构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内含子的剪接是通过 两次转酯反应完成的。在第一次转酯反应中, 两次转酯反应完成的。在第一次转酯反应中,分支位 进攻5 剪接位点, 点A的2’-OH进攻5’剪接位点,使其断裂,同时这个A -OH进攻 剪接位点 使其断裂,同时这个A 与内含子的第一个核苷酸( 形成2 与内含子的第一个核苷酸(G)形成2’ , 5’ -磷酸 二酯键,内含子自身成环,形成套索结构。 剪接位 二酯键,内含子自身成环,形成套索结构。3’剪接位 点的断裂依赖于第二次转酯反应。上游外显子的3 - 点的断裂依赖于第二次转酯反应。上游外显子的3’- OH末端攻击3 剪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 促使其断裂, OH末端攻击3’剪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促使其断裂, 末端攻击 剪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 使上游外显子的5 -0H和下游外显子的 - 和下游外显子的5 使上游外显子的5’-0H和下游外显子的5’-磷酸基团 连接,并释放出内含子,完成剪接过程。 连接,并释放出内含子,完成剪接过程。被切除的内 含子随后变成线性DNA 随即被降解。 DNA, 含子随后变成线性DNA,随即被降解。
通过分析体外剪接反应中形成的中间体, 通过分析体外剪接反应中形成的中间体,发现内含子 是以一种套索结构( 是以一种套索结构(lariat structure )的形式被切除 即内含子5 端的鸟苷酸依靠 , - 端的鸟苷酸依靠2 的,即内含子5’端的鸟苷酸依靠2’,5’-磷酸二酯键与 靠近内含子3 末端的一个腺苷酸连接在一起 末端的一个腺苷酸连接在一起。 靠近内含子3’末端的一个腺苷酸连接在一起。该腺苷 酸被称作分支位点 分支位点, 酸被称作分支位点,因为在套索结构中它形成了一个 RNA分支 分支。 RNA分支。
在内含子的剪接过程中, 在内含子的剪接过程中,剪接装置必须识别正确的 剪接位点,以保证外显子在剪接的过程中不被丢失, 剪接位点,以保证外显子在剪接的过程中不被丢失, 同时荫蔽的剪接位点要被忽略。 同时荫蔽的剪接位点要被忽略。所谓隐蔽剪接位点 (cryptic splice site )是指与真正的剪接位点 相似的序列。已经知道一类被称为SR蛋白( 相似的序列。已经知道一类被称为SR蛋白(SR SR蛋白 protein)的剪接因子在剪接位点的选择中发挥重要 protein) 作用。 作用。

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

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
2. RNA聚合酶II催化转录起始的过程及与原核转录起始的不同点,各转录因子的作用。
一、mRNA的转录后加工(0.3学时)
tRNA的转录后加工(0.1学时)
第___2___页












第四节逆转录、逆转录病毒及癌基因(0.5学时)
逆转录病毒及逆转录酶
(一)发现(0.1学时)
(二)ASV的基因组(0.1学时)
生物化学(第五版)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课老师第___3_页
课程名称___生物化学________
授课题目
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1.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
2.参与转录的酶
3.转录过程(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催化转录的起始)
4.转录终止中的两种方式
5.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6.逆转录现象与逆转录酶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0.5学时
第一节 参与转录的酶类(1.0学时)
1.核心酶α2三种类型RNA聚合酶 、 、 、
各自所在部位、转录产物、以及对鹅膏蕈碱敏感度。
第___1___页












4.待转录基因的选择与转录的进行方向(0.1学时)
(三)逆转录病毒的生活周期(0.2学时)

第三章RNA合成

第三章RNA合成


3
3


四、转录后加工
• 1.mRNA前体:原核生物的mRNA一经转录,通常立 即进行翻译,一般不进行转录后加工,只有少数多顺 反子mRNA需由核酸内切酶切成较小的单位。
• 2.rRNA前体
• 3.tRNA前体
2. rRNA的前体加工
• E.coli 的rRNA有三种:16S,23S和5S。
1
1
核心酶
σ 因子

存在多种σ 因子,用于 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2. 真核细胞RNA聚合酶
类型 细胞内定位 催化转录产物 对鹅膏蕈碱的反应

Ⅱ Ⅲ
核仁
核质 核质
rRNA前体
mRNA前体 5SrRNA tRNA
耐受
极敏感 中度敏感
第三节 与转录有关的调控序列
转录单位
• 被转录成单个RNA分子的一段DNA称为一个转录单位。
– RNA链的生物合成起始于DNA模板的一个特定位点,并在另一位点处终止。 – 转录单位可以是一个基因,也可以是多个基因。 – 转录单位包括启动子和终止子。
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DNA结构
• 启动子(promoter)
–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 终止子(terminator)
• 复制与转录的区别还体现在:
– 忠实性; – 进行性; – 调控区;
第二节 RNA聚合酶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1.RNA聚合酶的特点
• • • • • • • • 不需要引物,直接合成RNA; 只转录模板链; 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5’→3’方向合成RNA; 催化合成RNA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识别转录终止信号; 没有水解酶活性,缺乏校对功能; 与基因表达调节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的表达;

RNA的合成与加工

RNA的合成与加工
真核生物的rRNA含有4种分子,分别称为5s、 5.8s,18s和8srRNA。在典型动物细胞的核仁中有 一段几百个拷贝的DNA顺序(核糖体DNA或rDNA)由它 47S前体 编码18s,5.8s和28srRNA分子。5srRNA基因位于核 仁之外,处在另一个转录单位中,基因长24000个 拷贝。 所有的rRNA转录物都需要加工,即剪切5‘和3’ 末端和切除转录物中不需要的区域。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RNA Biosynthesis(Transcription)
本章主要内容
转录 RNA转录后的加工成熟 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成熟 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成熟 催化活性RNA的发现
RNA合成方式
在生物界,RNA合成有两种方式:一是DNA 指导的RNA合成,此为生物体内的主要合成 方式。
ρ结合上来追赶 RNApol ρ追赶上来 (暂停) ρ与RNApol相 互作用使杂交链 解链
ρ
终止子
(五)DNA模板上的启动子
RNA聚合酶结合模板DNA的部位叫启动子(promoter), 是20-200个碱基的特定顺序。 原核生物起始区域的共同序列
-10顺序:TATAAT一致性序列(Pribnow box)是双 螺旋打开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区域 -35顺序:TTGACA一致性序列,是RNA-pol对转录起 始的辨认位点
3、延长 在转录泡上进行
4、转录终止
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遇到终止结构,停顿下来 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 来,核心酶脱落,转录终止。
转录终止有两种形式: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和 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
IR
不 依 赖 于 因 子 的 终 止
IR
茎部富含GC
ρ
依 赖 于 因 子 的 终 止

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后加工

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后加工
• 内含子
– 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 核酸序列。


鸡卵清蛋

白基因



hnRNA


首、尾修饰
其 转


hnRNA剪接



成熟的mRNA


3. 内含子的分类
I: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及某些低等真核生物 的 rRNA基因; II:也发现于线粒体、叶绿体,转录产物是mRNA; III:是常见的形成套索结构后剪接,大多数mRNA基
ppi
mRNA鸟苷酰转移酶 5` GpppN
pppG pi
mRNA
甲基化酶
(S-腺苷甲硫氨酸)CH3
5` m7GpppN
mRNA
注:帽子结构中G未甲基化,翻译效果差,但稳定性不变
帽子结构
3`-末端多聚腺苷酸的合成
• 先于剪接加工 • poly A polymerase 催化,转录后修饰
点序列(AAUAAA)提供信号 • 一般长度为100~200个腺苷酸
1. 转录起始前的上游区段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 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AATAAA
OCT-1
翻译起始点
外显子
转录起始点


TATA盒

转录终止点
CAAT盒
GC盒
解聚现象。

核小体



RNA-Pol
长 转录方向

第六讲 RNA的转录与转录后加工(二)

第六讲  RNA的转录与转录后加工(二)

RNA的剪接 RNA的剪接
真核生物的大部分基因都是不连续的断裂基因, 真核生物的大部分基因都是不连续的断裂基因, 这些不连续基因之间的序列称为居间序列, 这些不连续基因之间的序列称为居间序列,它们需 要在转录后通过RNA的剪切才能被去除。 要在转录后通过RNA的剪切才能被去除。 RNA的剪切才能被去除 RNA的剪接有4种方式: RNA的剪接有4种方式:①Ⅰ型自我剪接;②Ⅱ 的剪接有 型自我剪接; 型自我剪接; 型自我剪接;③核mRNA剪接体的剪接;④核tRNA的 mRNA剪接体的剪接; 剪接体的剪接 tRNA的 酶促剪接。 酶促剪接。
RNA病毒分类
含有正链RNA RNA的病毒 (1)含有正链RNA的病毒 含有负链RNA RNA和病毒 (2)含有负链RNA和病毒 含有双链RNA RNA的病毒 (3)含有双链RNA的病毒 致癌的RNA RNA病毒 (4)致癌的RNA病毒
RNA的反转录
在生命过程活动中有一个从RNA 在生命过程活动中有一个从RNA 到D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与通常所 DNA的复制过程, 的复制过程 谓的转录过程相反,即反转录过程, 谓的转录过程相反,即反转录过程, 催化这一过程的酶称为反转录酶。 催化这一过程的酶称为反转录酶。
RNA的剪接 的剪接
Ⅰ型自我剪接
RNA的剪接 的剪接
Ⅱ 型 自 我 剪 接
RNA的剪接 的剪接
mRNA剪接体的剪接 核mRNA剪接体的剪接
RNA的剪接 的剪接
核 内
tRNA
前 体 的 酶 促 剪 接
RNA选择性剪切形式
不连续转录与反式剪接
RNA的编辑
RNA的复制
RNA复制酶以病毒RNA为模板, RNA复制酶以病毒RNA为模板,4种5'-三磷酸核 复制酶以病毒RNA为模板 5'苷为底物, 5'→3'方向合成互补的RNA分子, 苷为底物,按5'→3'方向合成互补的RNA分子,但 方向合成互补的RNA分子 RNA复制酶中缺乏校正功能,因此RNA复制时错误率 RNA复制酶中缺乏校正功能,因此RNA复制时错误率 复制酶中缺乏校正功能 RNA 很高,这与反转录酶的特点相似。RNA复制酶只对 很高,这与反转录酶的特点相似。RNA复制酶只对 病毒本身的RNA起作用, 病毒本身的RNA起作用,而不会作用于宿主细胞中 RNA起作用 的RNA分子。 RNA分子。 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p promoter mutations look more like the consenus:
lac UV5 lac wild-type
TTTACA -- 18 -- TATAAT TTTACA -- 18 -- TATGTT TTGACA -- 17 -- TATAAT
λ PRM Up-1
TAGACA -- 17 -- TAGATT
2
a
3
• 不对称转录:在DNA双链分子中,转录通常 只在DNA的一条链上进行,另一条链则不 能转录,但可能对转录起调节作用,这种 转录方式称不对称转录。
a
4
转录起始位点
a
5
二、细菌的RNA聚合酶及其转录
1、 E.coli RNA聚合酶
• E.coli只有一种聚合酶; • E.coli RNA pol全酶由5种亚基组成,即
α2ββ’ωσ,480kD; • α2ββ’ ω构成核心酶,核心酶与σ因子构成全
酶。
a
6
➢Two functional forms
Core enzyme
Holoenzyme
4 subunits: α2ββ'ω can bind to DNA can catalyze RNA synthesis but has no specificity.
The araBAD promoter is a weak promoter:
CTGACG -- 18 -- TACTGT
a TTGACA -- 17 -- TATAAT
16
Promoter efficiencies can be increased or decreased by mutation
A/G
-35 (R)
-10 (B)
a
+1 (I) RNA 15
There are STRONG promoters There are WEAK promoters
The recA promoter is a strong promoter: TTGATA -- 16 -- TATAAT TTGACA -- 17 -- TATAAT
• 利链菌素( streptolydigin):与细菌 RNA pol β亚基结合,抑制转录的延伸。
• 肝素:与细菌RNA pol β’亚基结合,阻碍 β’与模板DNA的结合。
a
11
2 细菌的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起始转录的 一段DNA序列。
a
12
➢共有序列(A consensus sequence): an idealized sequence in which each position represents the base most often found when many actual sequencesaare compared 13
2.1 E.coli启动子的基本元件:
1)、 -35 ~ -10: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 RNA pol结合位点
2)、 -70 ~ -40 :上游元件(up element)
CAP-cAMP 结合位点
基因表达调控的正控制位点
CAP :cAMP Acceptor Protein (cAMP受体蛋白) 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 (分解代谢基因激活蛋白)
间距趋近于17 bp,up mutation 间距远离于17 bp,down mutation 17bp的间距比17bp的序列对转录更为重要
第六章、RNA转录和转录后加工
a
1
第一节、RNA转录
一、转录概述
• 转录: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下,以DNA 链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RNA链 的过程。
• 模板链:用于转录RNA的链称为模板链,或负(-) 链,又称无义链。
• 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称为编码链,或正
(+)链,又称有义链。a
λ PRM wild-type TAGATA -- 17 -- TAGATT
TTGACA -- 17 -- TATAAT
down promoter mutations look less like the consensus
a
17
l -10 Box与-35 Box间距17bp,有利于RNA pol启动
subunit alpha (α)
beta (β)
beta' (β ') sigma (σ) omega (ω)
size aa 329
1342
1407 613 91
function
核心酶的组建因子、促进双链的解
开和重新聚合、启动子识别、促进 RNA pol与DNA 模板链上游转录因 子结合
结合核苷酸底物,催化磷酸二酯键
5 subunits: α2ββ'ωσ σ reduces the affinity of RNA polymerase for non-specific DNA and greatly increases its affinity for promoter
a
7
RNA polymerase in prok.
βα σ
α β’
Core Enzyme for elongation 依靠静电作用力 非专一性与非特异DNA 结合 半衰期;60’
βα
σ
α β’ cover6 0bp
Holo Enzyme for initiation 依靠空间结构 专一性与 特异DNA结合
半衰期;数小时
a
8
1.1 RNA聚合酶各亚基的功能
的形成;链合成的起始与延伸 碱性强,与模板链结合 识别启动子
a
9
➢σ因子:
✓Reusable; ✓修饰 RNA pol 的构型; ✓识别启动子,但无催化活性。
不同原核生物具有基本相同的核心酶,但σ亚基 有所差别,决定了原核生物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
10
1.2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抑制剂:
• 利福平(Rifampin):与细菌RNA pol β 亚基结合,阻碍转录的起始作用;
a
14
1)、 核心启动子
-35 site:RNA 聚合酶的松弛结合位点 (R site) TTGACA(Sextama Box)
间距:17bp
-10 site:RNA 聚合酶的紧密结合位点(B site)
TATAAT(pribnow Box)
间距:7 b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nitiation site :+1 site。 RNA transcriptional startpoint (I si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