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双宾句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双宾句语义分析

(96三价 动词及 其句 型 , 士论 文 ) 为 三价 动 18 硕 认 词可 以有三个 受 支 配成 分 的动 词 , 可 以进 入 基 都 本句 型 : + N N 即都 可 以 构 成 双 宾 句 。 s V+ P + P , 并依 据形式 特征 对 三 价动 词 进 行 了下 位 区分 : 第
实际上是一种分析的方法 。 “ 而 句式的配价” 实际
上是 一种综 合 的方 法 ( 家 煊 20 。句 式 的 配 沈 00) 价要 求要 大于 动词 本 身 的 配价 要 求 , 些 能够 构 那
成 双宾句 的二 价 动词 身 还是 二 价 的 , 种 二 价 这
间没有结构关系, 有些 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之间
L - - -一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一 __ __ _- __ _・ ・_ _ I_ _一
二 、 于双 宾句 的句 法 结 构 问题 关
双 宾语 句 是 句 法 分 析 中 比较 麻 烦 的一 类 句 型 , 于 双宾 句外 延 的大 小 、 对 内部小 类 的 划分 、 结 构 层次 的切分 等 问题学 者们 的意 见还很 不 一致 。
在 对双 宾语句 的结 构层 次分 析这一 问题 上一
老 师 送 了我 两本 书 。
1.-. - 一 ..-. _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 . . ..一 . . . .. . I . . . . . . . . . J 1 . . . . . - - . . - J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作者:吕永海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3年第04期我们先来简要分析下面的例句:①老师叫大家安静。

(兼语句)②吕老师教过我们语文。

(双宾句)例句①中,整句话的主语是“老师”,谓语是“叫大家安静”。

其中“叫大家安静”是兼语式,“大家”是兼语。

前一个动词“叫”含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安静)。

在兼语式部分中,“大家安静”又是主谓结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安静”。

例句②中,整句话的主语是“吕老师”,谓语(广义)是“教过我们语文”。

谓语动词是“教过”,两个宾语分别是“我们”和“语文”。

其中,“我们”离动词较近,是间接宾语,“语文”离动词较远,是直接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句与双宾句是两种较常见的特殊句式,由于这两种句式的形式和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同学们常常会因辨析不清而导致误用。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呢?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从理解概念和把握句式的特点入手1.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兼语?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有什么特点?所谓兼语,就是指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

例如:他鼓励我好好学习(在这个句子中,“我”既是“鼓励”的宾语,又是“学习”的主语,身兼二任,所以叫兼语)。

兼语句就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或者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非主谓句(无主句)。

从形式上来看,兼语短语的结构格式通常是“动+名+动”。

从结构上来看,兼语句大都可拆分成两个单句,都是前一个宾语成为后面的主语。

如“轮到你值班了”,就可分为“轮到你”“你值班”。

兼语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包含有“兼语”成分,“兼语”成分对前边的动词来说是宾语,对后边的词语来说又是主语。

作谓语的兼语短语通常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的,动宾短语中的动词大多是使令性动词。

例如:“老师教我们学语文”,“我们”既是“教”的宾语,又充当了“学”的主语,是兼语。

“我们学语文”就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学语文”)和一个主谓短语(“我们学语文”)套叠起来充当了整个句子的谓语。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我们先来简要分析下面的例句:①老师叫大家安静。

(兼语句)②吕老师教过我们语文。

(双宾句)例句①中,整句话的主语是“老师”,谓语是“叫大家安静”。

其中“叫大家安静”是兼语式,“大家”是兼语。

前一个动词“叫”含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果(安静)。

在兼语式部分中,“大家安静”又是主谓结构,主语是“大家”,谓语是“安静”。

例句②中,整句话的主语是“吕老师”,谓语(广义)是“教过我们语文”。

谓语动词是“教过”,两个宾语分别是“我们”和“语文”。

其中,“我们”离动词较近,是间接宾语,“语文”离动词较远,是直接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句与双宾句是两种较常见的特殊句式,由于这两种句式的形式和结构非常相似,所以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同学们常常会因辨析不清而导致误用。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呢?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从理解概念和把握句式的特点入手1.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兼语?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有什么特点?所谓兼语,就是指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

例如:他鼓励我好好学习(在这个句子中,“我”既是“鼓励”的宾语,又是“学习”的主语,身兼二任,所以叫兼语)。

兼语句就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或者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非主谓句(无主句)。

从形式上来看,兼语短语的结构格式通常是“动+名+动”。

从结构上来看,兼语句大都可拆分成两个单句,都是前一个宾语成为后面的主语。

如“轮到你值班了”,就可分为“轮到你”“你值班”。

兼语句最明显的特点是:包含有“兼语”成分,“兼语”成分对前边的动词来说是宾语,对后边的词语来说又是主语。

作谓语的兼语短语通常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的,动宾短语中的动词大多是使令性动词。

例如:“老师教我们学语文”,“我们”既是“教”的宾语,又充当了“学”的主语,是兼语。

“我们学语文”就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学语文”)和一个主谓短语(“我们学语文”)套叠起来充当了整个句子的谓语。

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

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

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在结构及意义上的相似性,对比了不同类型的复合宾语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结构,并且将几种特殊汉语兼语句与相应的英语结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并不完全对等,在某些情况下,它对应的不是汉语兼语句而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结构。

因而,英语复合宾语与这两种汉语结构形成一种交叉关系。

[关键词]复合宾语:兼语句;对比研究一、英语复合宾语句在英语中宾语及其补足语统称为复合宾语。

复合宾语的第一部分是宾语,即动作的承受者,第二部分是宾语补足语,对宾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在逻辑上两者是主谓关系。

复合宾语中的宾语部分,通常由名词或代词表示;而补足语部分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分词、不定式、副词或介词短语等表示。

二、兼语句及其相关句式在汉语中,兼语词组作谓语的主谓句或兼语词组独立成句的非主谓句叫兼语句。

兼语短语的核心部分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连环构成,其"主宾合一"形成兼语,由此构成汉语中以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逻辑严谨,句式紧凑简短的优点。

兼语句有不同类型,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1)第一个谓语表示"使令"的意思,第二个谓语表示相应产生的目的或结果,如:这消息使他很高兴。

(2)第一个动词表示心理活动或者带感情色彩,第二个动词表示前一动词产生的原因,如:小莉嫌他不勤奋。

(3)有无式。

如:我有几个朋友在北京工作。

在汉语中还有一些与兼语句结构相似的句式,如主谓短语作宾句,连动兼语混合句等。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型,简称"主谓短语作宾句",在结构形式上与兼语句很相似,由于本文涉及到的英语中的复合宾语所对应的汉语结构主要为兼语句或主谓短语作宾句这两种句式,所以有必要在此提及相关句式。

三、对比分析无论是英语中的复合宾语句还是汉语中的兼语句,宾语后面都带有对宾语的陈述部分,两者所表达的逻辑意义相近,它们的结构形式也有相对应的规律可寻。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

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

【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

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

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

“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

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

“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

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

辨析古代汉语中双宾语和兼语式作者:彭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1期摘要:相较于双宾语句式,兼语式的发展相对不足,有些研究人员甚至把兼语式划归为一些已经存在的特殊句式当中。

对于兼语式的研究产生于现代汉语,而对古代汉语中的兼语式研究不足,本文试图更进一步地说明兼语式在古代汉语中就存在的事实,并且和双宾语句相比较,辨析二者区别联系。

关键词:辨析;古汉语;双宾语;兼语式作者简介:彭星,女,安徽滁州人,硕士,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一、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与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谓语动词后面的两个宾语叫双宾语(近宾语和远宾语,区分标准为距离动词的远近,有时也被称为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

(1)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给予的动词可以带双宾语,比如“赐”、“与”、“予”等等。

而在双宾语中,需明确的是直接宾语表示内容,间接宾语表示目标物件或者人。

例如:公赐之食。

(《郑伯克段于鄢》)。

在这个例子里,“公”为主语,“赐” 谓语动词,之后的“之”为间接宾语,“食”为直接宾语。

(2)除了给予,在古汉语中,告知类动词比如“告”、“教”、“示”等等也可以带双宾语。

例如: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

(《庄子·秋水》)。

在这个例子中,“之”是告知的对象,为间接宾语;而“海曰”为告知的内容,因此为直接宾语。

二、古代汉语中的兼语句定义:在古代汉语中,兼语句的谓语部分是连用的动词或者是形容词,但不属于同一个主语。

特色为前一个谓语的宾语是另一个谓语的主语的嵌套结构。

它是相当于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衔接在一起的格式。

可以理解为(主语+谓语+兼语+谓语)这种组成结构,以下将介绍六个古代汉语中,兼语句出现的分类以证明兼语句式确实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1、命令型兼语式。

这种类型的第一个谓语动词一般是“使”和“令”,而兼语后谓宾结构通常是表达主语对于兼语的要求。

特殊句式——兼语句

特殊句式——兼语句

932016年第12期总第169期No.12. 2016Sum 169哲学文史研究作者简介:钱 琼(1989-),女,汉族,浙江宁波人,沈阳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研究。

兼语句这种特殊句式由来已久,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但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却开始于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1997)把兼语句定义为:“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现有的研究,有很多事从分析兼语句的定义入手,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

同时许多学者也对兼语句的结构和与之相类似的相关句式做了不同角度的比较研究,主要与下列相关句式进行过对比:一、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双宾语句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作远宾语时,就容易与兼语句相混淆。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双宾语的动词是三价动词,两个宾语之间不构成结构关系,但兼语句中 N2 和 V2之间存在结构关系。

兼语句中 V2 回答V1+N2“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提问,而双宾语句回答V1+N2什么的提问。

在双宾语句中,当远宾语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小句的谓语,它所表示的含义其实是动态的,而兼语句动词所表现的是静态的;其次,由于双宾语的V1是三价的,是可以带三个名词的,而兼语句的 V1 却只能带两个名词。

二、兼语句和连动句的区别连动句是指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它所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都可以分别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是陈述同一主语的;兼语句则是V2和N2构成主谓关系,不与N1构成主谓关系。

由于连动句动词之间结构紧凑,几个动词之间是没有停顿的。

三、兼语句和主谓宾语句的区别:主谓宾语句是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句子,整个主谓短语一起充当V1的宾语,N2与主谓短语的动词不构成关系。

而兼语句的N2与V2是构成关系的。

例如“我请他来”和“我知道他来”两个句子分别是兼语句是主谓宾语句。

仔细比较能够发现两者有明显区别:(1)停顿处和可加状语的地方不同;(2)第一个动词的性质不同;(3)句子的变换式不同。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
兼语句和双宾句都是在句子中出现两个宾语的句子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和语义功能。

兼语句:
1.结构:主语+动词+宾语+间接宾语
例子:他送给我一本书。

解释:动词"送"后面跟着的是直接宾语"一本书"和间接宾语"我"。

2.语义功能:兼语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受益者或受事者,即接受直接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或行为。

例子:他送给我一本书。

这里的"我"是受益者,表示接受了直接宾语"一本书"所代表的礼物。

双宾句:
1.结构:主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例子:他给我一本书。

解释:动词"给"后面跟着的是直接宾语"一本书"和间接宾语"我"。

2.语义功能:双宾句中的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者行为的结果,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受益者或受事者。

例子:他给我一本书。

这里的"我"是受益者,表示接受了直接宾语"一本书"所代表的礼物。

总结:
1.结构上,兼语句中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前,而双宾句中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之后。

2.语义上,兼语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受益者,双宾句中的间接宾语表示受益者或受事者,直接宾语表示行为对象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动词比较特殊,既可以构成兼语句也可以构成双宾句,具体情况需要根据语义来判断。

例如,"送"和"给"可以构成兼语句或双宾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