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价值观比较课件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价值观

中西文化价值观

中西文化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东方文化则注重团体和共同体的利益。

2. 独立思考 vs. 接受权威
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而东方文化更注重传统、长辈和权威的意见。

3. 面子文化 vs. 实质文化
东方文化往往注重“面子”,即表面上的尊重和礼貌;而西方文化更注重实质结果。

4. 感情表达 vs. 理性思考
东方文化注重感情的表达,而西方文化偏向于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5. 重视家庭 vs. 重视个人
东方文化重视家庭和亲情,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实现。

6. 尊重传统 vs. 创新进取
东方文化更强调尊重传统和守旧,而西方文化更注重创新和进取。

7. 超自然 vs. 科学理性
东方文化注重超自然、灵性和宗教信仰,而西方文化强调科学、理性和实证。

8. 勤奋节俭 vs. 纵享福祉
东方文化注重勤奋节俭,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享受生活和纵容自我。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正文:一、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

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

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

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

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

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

第三层是礼仪。

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

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ppt(共52张PPT)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异ppt(共52张PPT)

家庭教育
• 在美国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并富有开拓精神 的人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西方国家的父母从 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 ,让孩子自己动 手修理、 装配摩托车、 改造玩具及家具 ,到外边参加劳 动 ,参加一些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即使是富家子弟 ,也要
自谋生路。
• 中国家庭的“ 比较”往往重学习,“ 比较”的方面较为 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 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
又抽象,让人(一个小学生而已)觉得一时摸头不着,终于到头来谁
也不知道从何处实行这番大道理的奥义。
中西教育观念的渊源分析
• 中国古代出现三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 孔孟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以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华民族 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 古代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是毕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 想对以后两千多年西方(主要是以欧美为主体)教 育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后世发展了的许多重 要教育观点都可以从古希腊三哲的思想中找到最初 的痕迹。
断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
人的指挥。】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面对侵害不遵守诺言的权力。告诉儿童,即使他曾发 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 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
10、坏人可以骗。 【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力。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
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中国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很稳重地站在讲台上, 对知识逐条逐点地解释, 讲究课堂秩序,不说与课文无关的话。 二、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师者,所以叫传道、、授业大、解闹惑者、也” 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司马光打破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果断逃生的权力。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 between Man andNature)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无论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都是如此。

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

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二分对立。

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并不是天命,顺从命运的人会遭到唾弃。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的原子的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的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东方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演绎式归纳式线性圆周式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重形合重意合写作:开门见山(演绎式思维)往往不开门见山(归纳式思维)2. 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Group vs. Individualism Orientation)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ppt课件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ppt课件
2020
结论:
东亚人看到的是一片森林,而美国人看到的是 一些树木 美国人关注的是突出的物体和明显的差异 亚洲人习惯全面地看问题,注意的是物质与意 识之间的关系
2121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1.历史文化原因 两种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时期也不相同 两种价值观产生的文化渊源不同 2.不同的环境因素 3.不同的经济政治原因 两种相互对立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即资本主义经
中西方文化差异
11
22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formed the Chinese religious systems 中国 儒释道(即:儒 家 佛家 道家)
The most important religion in west is Christian 西方 基督教
2323
(一)价值观核心之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 主义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理念:重集体轻个 人
西方价值理念基础:以个人为本位,强调 个人大于集体,在两者关系中,个人高于一切
2424
(二)价值观目标之差异:道义与功利 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
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 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幸 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 利益的工具,即道德只是手段,利益才是 目的
他们向被试展示了一副鱼在水底游动的电脑图片, 要求他们在看后对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描述,结果,大多数 美国人只描述了图片上最大的物体大鱼,而中国人和日本 人则描述了超过70%的图片内容,包括河床、鱼和植被, 并详细了描述了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表了两段表面上很对立的陈词,然后询 问被试更相信哪一段陈词,多数美国人对其中一段陈词加 以肯定,同时否定另外一段陈词,而中国人却在努力寻找 一个中间位置,使两段陈词都具有正确性。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平等和竞争。这种价值观差 异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与保守
西方文化鼓励创新和冒险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和社会进步;而中国传统文 化较为保守,注重稳定和传统。这种价值观差异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一定影响。
自尊
在西方文化中,自尊心被强调。人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力和成就, 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家庭观念与职业观念
家庭观念
在中华文化中,家庭观念深厚。家庭 成员之间的关系、亲情和孝道被视为 极为重要。家庭幸福和和谐是许多人 的首要目标。
职业观念
在西方文化中,职业观念更为突出。 许多人更注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成功, 并将其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感的 重要途径。
传统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强调传统的价值和意 义。西方文化则更注重创新和变革,鼓励个人突破传统束缚,追 求个人发展和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传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应该得到保护和传 承。西方文化则认为传统是一种限制,应该被打破和创新所取代。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认为传统与现代并不是 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现代与传 统的区别,认为现代与传统应该有所区分和界限。
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西方价值观强调个 人自由和权利,重视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而中 国价值观则更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精神,强调个 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在自由与纪律方面,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自由和 选择的权利,重视个体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而中 国价值观则更注重纪律和秩序,强调规矩和传统 。
对未来的展望
谢谢
THANKS
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PPT课件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PPT课件

柏拉图
他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 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描绘了理想的乌托邦,他认为国家应该由哲 学家统治。
柏拉图
他的《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 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 产和家庭。
提出了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 教育体系。
倡导“精神恋爱”,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 对立的俩种状态。
儒 墨 法 道 阴阳
西方的思想家
公 元 前
469 前
399 年
哲学思想:
〈1〉提倡哲学研究要作“心灵的转变”, 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他认为对于自 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 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 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 研究自我。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独立性 • 竞争性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金钱的运用模式 • 朋友模式 • 公众场合应有的礼数
中西文化思想对比
• 世界观 • "以本国为中心",对于别国的认识十分
肤浅
• 在美国流传一个笑话:东北部的某 一个州的某居民,写信去州政府询 问关于New Mexico的情形,答复 居然是:关于别国的情况我们不大 熟悉,无可奉告。
中西方文化思想对比
学习标准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的思想家,西方的思想 家,其中孔子、 要重视
技能与方法:概括总结中西文化思想,学会概 括总结,
情感价值观:客观的认识中西方文化,通过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思想家
• 孔子(生平) • 公元前551——前479 • 中国思想家、哲学家、
• 西:崇尚个人主义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PPT34页).ppt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PPT34页).ppt
幼有等,贫富有度”;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 在西方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 •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父母与子女是依赖与被依赖
的关系,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
• 3.时间观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 • 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一去不复返。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
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
• 4.年龄观
• 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 • 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
——“主客效用关系”的解释模式
价值观:
•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 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 行判断的标准。
•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 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 与之适应的活动。
• 一个社会群落的基本价值观念一旦形成, 就会牢 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坚若盘石,挥之不去,而 且代代相传。
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主讲人:王荣荣 组员:马静
美国人与亚洲人的价值观上的思维差异
☆研究人员对成年的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进行了测 试:
他们向被试展示了一副鱼在水底游动的电脑图片, 要求他们在看后对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描述,结果,大多数 美国人只描述了图片上最大的物体大鱼,而中国人和日本 人则描述了超过70%的图片内容,包括河床、鱼和植被, 并详细了描述了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
• 5.家庭观
• 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 • 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主要内容:
• 一、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重点) • 核心,目标,维护,实现,以及其他差异 • 二、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的原因 • 历史文化、环境因素、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 •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 ☆了解“价值”与“价值观”
2、生活方式
3、守时
4、人际关系
5、排队
6、星期日街景
7、聚会
8、旅游时
9、处理问题的方式
10、交通工具ຫໍສະໝຸດ 11、晚年生活12、领导
13、孩子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原因
• 1.历史文化原因 • 两种价值观产生的历史时期也不相同 • 两种价值观产生的文化渊源不同 • 2.不同的环境因素 • 3.不同的经济政治原因 • 两种相互对立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即资本主义经
幼有等,贫富有度”;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 在西方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较为平等。 •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父母与子女是依赖与被依赖
的关系,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
• 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幸 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 利益的工具,即道德只是手段,利益才是 目的
• (三)价值观实现之差异:求稳与求变
•中国人求稳,强调“天人合一”、 “以和 为贵”等
• 西方人具有强调“主客二分”,具有很强 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
• ◇自然观上的不同,中国注重人与自然的 和谐,西方注重自然服从于人的利益,认 为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 征服自然
求政治上的民主
2、西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①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 ② 功利主义注重行为的结果是否对主体需要进行
满足,但往往只看到物质需要,而忽视精神追 求,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 • ③ 强调个人、崇尚竞争,而导致“大鱼吃小 鱼”“小鱼吃虾米”的恶性竞争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济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 • 4.思维方式的差异(哲学)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 1、西方价值观的积极效应
• ①唤醒了中国人的个体意识,增加了竞争意识 • ②诱发了中国的求利动机,开始形成注重实效、务
实的作风 • ③使中国不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 ④增强了中国人的法制观念,改变传统的人治,追
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美国人与亚洲人的价值观上的思维差异
☆研究人员对成年的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进行了测 试:
他们向被试展示了一副鱼在水底游动的电脑图片, 要求他们在看后对所看到的画面进行描述,结果,大多数 美国人只描述了图片上最大的物体大鱼,而中国人和日本 人则描述了超过70%的图片内容,包括河床、鱼和植被, 并详细了描述了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
• 5.家庭观
• 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 • 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图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蓝色代表西方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
红色代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1、表达个人观点
• (四)价值观维护之差异:人治和法治
中:宗法等级制度 重人情 重关系 西: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西方人以个人主
义为基础的功利主义的价值目标。只有法 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 权利。 重理性,重独立
其他差异表现
•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强调“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
• 3.时间观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推崇一种环形的时间观念。 • 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一去不复返。因此,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
强烈,做任何事都有严格的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紧张”的时间观念。
• 4.年龄观
• 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 • 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
• (一)价值观核心之差异:个人主义与集体 主义
•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理念:重集体轻个 人
• 西方价值理念基础:以个人为本位,强调 个人大于集体,在两者关系中,个人高于一切
• (二)价值观目标之差异:道义与功利
• 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 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 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研究人员发表了两段表面上很对立的陈词,然后询 问被试更相信哪一段陈词,多数美国人对其中一段陈词加 以肯定,同时否定另外一段陈词,而中国人却在努力寻找 一个中间位置,使两段陈词都具有正确性。
结论:
东亚人看到的是一片森林,而美国人看到的是 一些树木 美国人关注的是突出的物体和明显的差异 亚洲人习惯全面地看问题,注意的是物质与意 识之间的关系
一、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 中西价值观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 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差异。从本质上看,东西 方价值观并无优劣之分,只是特质上的差异,都有积 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比较之目的在于立足现 实,吸取中西传统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剔除其消极 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借 鉴。
• 价值:(三个角度)
一是以客体自身的功能或属性来规定价值, 即突 出和强调价值的“客观性”;
二是以主体和主体需要来规定价值,即突出和强 调价值的“主观性”;
三是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规定价值,即突 出和 强调价值的“关系性”。
• 立足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考察价值,总体把价 值看作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主客效用关系”的解释模式
价值观:
•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 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 行判断的标准。
•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 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 与之适应的活动。
• 一个社会群落的基本价值观念一旦形成, 就会牢 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坚若盘石,挥之不去,而 且代代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